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晚期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关键词】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上常见致盲的眼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方法,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滤过性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后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早期低眼压,浅或无前房,远期滤过泡纤维化是主要并发症,如何尽可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形成功能良好的滤过泡。

我院从2009-1/2010-12对89例92眼青光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可调节缝线,取得良好疗效。

对象:我院2009-1/2010-12收治青光眼89例92眼,男38例39眼,女51例53例,年龄45-66岁(平均55.5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5例4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0例42眼,继发性青光眼4例4眼。

方法:术前20%甘露醇250ml静滴,尽量降眼压降至正常,表面麻醉采用5g/L爱尔凯因(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术前结膜囊给药,1-2滴/次,每次间隔5min,共3次开始手术,与眼球上方以穹窿为基底的“L”型结膜瓣,烧灼之血,作以角膜为基底1/3-1/2厚,4mmx5mm大小梯形巩膜瓣,向前剥离至角膜缘,中间潜行分离至透明角膜1.0mm-1.5mm,将浸有0.2-0.4g/L的丝裂霉素(MMC)的棉片放于巩膜瓣下1-3min移去,生理盐水冲洗残留的丝裂霉素,与10:00处角膜缘作前房穿刺,缓慢放出部分房水,切除2.0mmx1.5mm小梁组织,并做宽基底虹膜周边切除,巩膜瓣复位,将巩膜瓣两柱角各缝合一针,前方穿刺口注入生理盐水恢复前房,观察渗漏情况,决定做一根或两根可调节缝线。

密闭缝合球结膜瓣,下方球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液,包术眼。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有禁忌者除外)3天,典必殊滴眼,复方托吡卡胺滴眼。

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房闪,瞳孔,虹膜周切口。

对于前房恢复,眼压不高,滤过泡形成患者进行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活动瞳孔减少前房的渗出及术后反应;2例出现浅前房,均为I度浅前房,给予加压包扎及散瞳,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进行 有 效改善 口 】 。对 2 0 1 1 年1 月~ 2 0 1 3 年2 月 收治 的 1 1 4 例青光 眼 患
观察 。术 后 把2 万u 庆 大霉 素 以及 2 mg 地 塞米 松 注 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典 必 殊涂 抹 在表 层之 后对 术侧 进行 包 扎 ;对 照组 患者 给 予传 统 的小梁
1 . 2 方法 :① 观 察 组患 者 使 用 复合 式 小 梁切 除 术 治疗 ,术 前使
用0 . 7 5 %布 比卡 因和2 %的利 多 卡 因进行 球周 麻 醉治 疗 ,在 患者 的 角膜 上 缘 1 r n m左 右 透 明角 膜板 层 位 置缝 人 悬 吊线 ,把 眼球 往 下
青 光眼 在眼 科 中是一 种较 为常 见 的疑难 问题 ,发病 急 ,对 患
牵引 ,把 上穹 窿作 为基 地置入 厚度 为正 常值 1 / 2 的结 膜瓣 ,术 后把 位 于巩膜瓣 和结 膜之 间的丝 裂霉素 C 棉 片取走 ,使用 5 0 —1 0 0 ml 的
缓 冲液 对角 膜瓣 进行 充 分冲 洗 ,在角 膜缘对 小 梁组 织进 行穿 刺切 除 ,进行 虹 膜 周 切 除 手 术 。缝 线 结 口之 后经 过 切 口把缓 冲液 注 入 ,恢 复前 房 ,对术 后前 房 深度 以及 滤过 泡形态 的情况 进行 密切
者分别使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治疗 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
临床 疗效 进行 对 比观察 ,现 报告 如下 。
切除术治疗 ,术 中给予常规的麻醉以及抗感染等治疗 ,和观察组

致 。②把 两组 患者 经 过治 疗后 视力 的恢 复情 况 、眼压 情况 、滤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我 院2 0 1 1 年1 月 ~2 0 1 3 年2 月收 治 1 1 4 例 ( 1 2 2 U 1  ̄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余 克霖 青 海省 民和 县人 民医院眼科 。青 海 民和 8 1 0 8 0 0
摘要 : 目的 :对 难治性 青光眼采 用复合 式小梁切除术 治疗 ,分析该手术的 临床疗效 。方 法:回顾性分析 2 0 1 2年 2月 2 0 1 5年 2月在 我院接 受治疗的难治性 青光眼患者 7 5例 ( 1 1 4眼 ) , 对所有 患者均采 用复合 式小梁切除术 治疗 。 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后 , 视 力 变化、眼压 变化 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通 过分析 ,所 有患者 均手术成 功,顺 利完成 治疗。其 中能够光感到 眼前手动有 9眼,视力达到 0 . O 1 0 . 1 有6 5眼,视 力在 0 . 2  ̄ 0 . 4有 2 4眼,视 力 0 . 5以上有 1 6眼。眼压、滤过泡等相关指标 均 得 到 了好 转 , 均 没 有 出现严 重 并 发 症 。 结论 :临 床上 对 难 治性 青 光 眼 患 者使 用 复 合 式 小 梁 切除 术进 行 治 疗 , 不仅 能 够提 高 患者 的 视 力 , 也 可 以改 善 眼 压 、 滤 过 泡 的 情 况 ,且 无严 重 并 发 症 , 安 全 性 非 常 高 。 因此 可 以在 临 床 上进 一 步 推 广 应 用 。 关键词 :难 治性青光眼 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疗效 中图分 类号 :R 7 7 9 .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5 8 3 7 ( 2 0 1 5 ) 0 6 . 0 0 8 8 . 0 1
难治性青光眼是外伤后继发性青 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 眼 以及无 晶状体眼等一系列青光 眼疾 病统称 ,因病情 比较复 杂,因此 治疗过程也十分复杂 ,治疗效果和所选手术方式有 密切关系 。复合式小梁切 除术是 十分 常见的治疗方法 ,操 作简单 ,安全 性高。本文主要 以 2 0 1 2 年 2月至 2 0 1 5年 2月 在我 院就诊 的 7 5例难 治性青光 眼患者 ,总计 1 1 4眼,将其 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均采用 复合式小梁切 除术 治疗 ,分析其 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 1资料及方法 1 . 1资料 选择 2 0 1 2年 2月至 2 0 1 5年 2月在我院就诊 的 7 5例难 治性青光 眼患者 ,总计 1 1 4眼,其 中男 4 5 例 ( 6 7眼 ) ,女 3 0例 ( 4 7眼 ) ,年龄 最大 7 1岁 ,最小 6岁,平均年龄为 ( 4 9 . 6 8 5 = 6 . 2 5 ) 岁。 2 5 例 患者青光 眼类型为外伤后继发性青 光 眼,1 8例患者青光眼类 型为新生血管性青光 眼,1 7例患 者青光 眼类型为无 晶状体眼青光 眼, 1 5 例 患者接 受滤过术手 术后手术 失败 。 1 . 2方法 所有 患者采用 复合 式小梁切 除术进行治疗 ,将 常规 小梁 切 除术 、M M C与巩膜可调节缝线 联合应用 于整个治疗 中。对 所有 患者在手术 治疗前均按 照常规要求进行相关检查 ,做好 手术相关准备 工作 ;常规麻醉后 ,对 眼球进行 大约 l O m i n的 压迫 ,从而降低眼压 。对颞上方角巩膜缘 内进 行前房 穿刺 后,适当释放 房水,确保眼压维持在 2 0 m m H g 。将 M M C棉片放 在巩 膜瓣下,防放置 3 分钟后用 B S S 冲洗 ,避免 I  ̄  ̄ V l C 和结膜 瓣边缘触碰。当前房变 浅之后再进行 l m m ×3 m m小梁切除与 虹膜周切 。对巩膜瓣进 行缝合 ,完成后要适当剪除紧贴角膜 的线尾,可以避免线头刺激 眼部 。从前房穿刺 口注入 B S S观 察液体流 出速度的快慢。如 果液体流速 比较慢 ,指测眼压正 常 ,提示缝线合适 ;如果液体流速较快,说明缝线 比较松, 要及 时调整;如果 没有流 出液体 ,提示缝线 比较紧 ,需要调 整 。手术完成 后,需要对结膜进行抗炎处理 。术后要根据眼 压、滤过泡形态等指标决定拆线时间 。 2结果 2 . i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1 1 4眼均成功完成手术 。其 中能够光感到眼前手动有 9 眼 ,视力达到 0 . 0 1 ~ 0 . i 有6 5眼,视力在 0 . 2  ̄ 0 . 4有 2 4眼, 视力 0 . 5以上有 1 6眼 。

结膜下褥式缝合复合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比较

结膜下褥式缝合复合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比较

结膜下褥式缝合复合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比较目的观察结膜下褥式缝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7例共102眼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手术,观察比较临床疗效。

结果结膜下褥式缝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 3.8%,术后发生功能型滤过泡为96.2%,术后眼压在17 mm Hg以下占92.3%,未观察到明显并发症。

结论结膜下褥式缝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有效减少滤过泡穿破,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能提高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有效地挽救和保留患者的视功能。

标签:结膜下褥式缝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单纯小梁切除术;效果比较单纯小梁切除术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复合小梁切除术更是能有效地减少了一些单纯小梁切除术的并发症[1]。

但术后常见滤过泡穿破或缝合切口漏水而造成术后术眼前房变浅、低眼压等情况,使手术效果下降甚至青光眼反复发作。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结膜下褥式缝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进行效果比较,显示结膜下褥式缝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使术后功能型滤过泡增加,提高术后眼压长期平稳控制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97例共102只眼。

其中男43例共44只眼,女54例共57只眼;年龄20~66岁,平均(49±2)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共37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共38只眼,原发慢性开角型青光眼23例共25只眼,青光眼二次手术患者2例共2只眼。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为采用结膜下褥式缝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49例患者52只眼,对照组为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49例50只眼。

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1.5±0.5)个月。

1.2?手术方法1.2.1?对照组?单纯小梁切除术,用2%利多卡因针于10:30至1:30范围作球结膜下侵润麻醉,于上述钟点沿剪开角巩缘形成结膜瓣[2],巩膜止血,作以角膜缘为基底、1/2巩膜厚度,约4 mm×4 mm三角形巩膜瓣,切除巩膜瓣下角膜小梁组织1 mm×1.5 mm,剪除小部分虹膜形成周切口,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巩膜瓣尖角1针,两侧0~2针,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双侧结膜切口共2针。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研究
年6 月 收 治 的糖 尿病 并发 新 生血 管性 青 光 眼患 者 1 7 2 例( 1 8 2 眼) , 随机 分 为 两组 各 8 6 例, 两组 均 给予 糖 尿病 治 疗 。
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 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 , 比较两组术后视力 、 眼压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
c a  ̄ , e s f o r c o l l e c t i n g ( 1 8 2 e y e s ) a n d w e r e r a n d o ml y a s s i g n e d t o 2 g r o u p s ( e a c h ro g u p f o 8 6 c a s e s , t w o ro g u p s w e r e g i v e n
De p a r t me n t o f Op h t h a l mo l o g y ,C h a n g c h u n Co n n a u g h t Ho s p i t a l ,C h a n g c h u n ,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e ,1 3 0 0 0 0 C h i n a
d i a b e t i c t r e a t me n t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i t h c o mp o u n d t r be a c u l e c t o my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u s i n g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科研 专 栏 ・
糖 尿 病 新 世 界2 0 1 5 年 9 月
复合式小梁切 除术治疗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 眼疗效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护理效果观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护理效果观察

性 失明。 I 临床传统 方式 常持 续采用降压 眼药治疗, 但 治疗 效果不
够 明显 , 随 着 临 床 医 学 的不 断发 展 , 手 术 方 式 挽 救 患 者 发 病 后 残 存
以形 成 前 房 , 保 证 眼 内 压 适 中, 防止 发 生 感 染 。 最 后, 询 问患 者 术 眼 是 否 出现 感 光 , 一旦 患者具有感 光 , 应及 时进 行抢救 , 以 争 取
2 ~ 3 d , 且 发 生 青 光 眼 后 一般 均 会 出现 失 明。 另外 , 青 光 眼 发 病 后 止 出现 感 染 。 手术 最 后 应 准 备 一 次 性 使 用 的进 口纤 维 尼龙 针 线 一 失 明 为双 眼性 失 明 , 对 于 起 病 为 单 眼 的患 者 , 另 一 眼 也 会 出现 继 发 条 , 在缝合可拆除缝 线两针。 手术完毕在角膜穿刺 口注入BS S 液,
回顾2 0 1 0 年1 月一2 O 1 2 年6 月在该院接受治疗 的晚期 青光眼患
【 中图 分 类 号 】R 7 7 9 【 文 献 标 识 码】A 【 文 章编 号 】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0 3 ( c ) 一 0 1 0 4 — 0 2 镜 以及手 术 机 械 。 布 比卡 因 ( 0 . 5 %) 因对 患 者 的 视 神 经 毒 性 相 对 比 较 小 可作 为 眼 球 周 边 进 行 局麻 的药 物 。 另外, 术 中需 要 准 备 一 次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复合 式 小 梁 切 除 术 治疗 晚 期 青 光 眼 的 护 理 效 果 及 原 则 。 方 法 回顾 2 0 1 0 年1 月一 2 O 1 2 年6 月 在 该 院 接 受 治 疗的晚期青 光 眼 患者 3 6 例, 所有 患 者均 给 予 复 合 式 小 梁切 除 手 术 治疗 , 对术前 、 术 中、 术 后 以 及 术 后 远 期 随 访 过 程 的 护理 效 果与 技 术进 行 评 价 。 结果 在 术 后 随访 的1 0 个月~ 2 年 中, 在 护 理 措施 配合下, 术后1 年 眼压 控 制 率为 9 1 . 6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持续高眼压26例临床分析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持续高眼压26例临床分析

任何类 型青光 眼高 眼压时 经各种 药物治疗 不 能 缓解 , 持续 3天 以上者 称 为 持续 性 高 眼压 或 高 眼 压
5眼 , 0 0 > .53眼 ; L 瞳孑均散 大 固定 。
12 手术方法 术前 3 i 静脉滴注 2 %甘露醇 . 0rn a 0 状态 。在高 眼压状 态下行 青光 眼手术 , 中 、 术 术后都 20m , 5 l常规应用镇静剂及抗生素。 / 4gL奥布卡因 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在持续高眼压情况下, 如 表面麻醉或 2 /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 , 0g L 做以穹隆 充分止血后做 4 f l 5m i m× m、 不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降低 眼压 , 将导致严重的视神 部为基底 的结膜瓣 , 经损伤 , 造成 不可 逆 的视 功 能下 降 J 。一 般 认 为 眼 12 13 / — / 巩膜厚度 的巩膜瓣。1 0点方位透明角膜 压控 制 在 2 H 1mm g以下 再 进 行 手 术 较 为 理 想 J 。 缘处行前房穿刺, 缓慢放 出房水以降低眼压。结膜 巩 . gm 丝 20 年 3月至2 0 年 4 , 06 08 月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瓣 、 膜瓣 下放 置 0 4 m / l 裂 霉 素 c棉 片 n用 mx 院对 2 例持续性高眼压的青光眼患者施行复合式 3mi, 生 理 盐 水 反 复 冲 洗 干 净 。切 除 1m 6 2m J梁组 织 , 除 1 m/  ̄ 剪 2点方 位 基 底 较 宽 的虹膜 组 小 梁切 除术 , 得较好 效果 , 取 现作报 道 。 织 ,00尼龙 线 间断缝 合 巩 膜瓣 顶 部侧 角 2针 。视 1- 1 资料 与方 法 滤过情况 , 在巩膜瓣两侧边缘缝合 1 2 — 针可拆除的 调节 缝线 。具体 操作方 法 : 透 明角膜进 针 , 从 沿巩膜 11 一般 资料 本组 2 . 6例 (6眼) 男 1 2 , 0例, 女 在巩膜瓣侧边 中段 1 ; 6例 年龄 5 7 岁。青 光 眼 发 病后 局 部 和全 身 板层平行巩膜瓣边缘潜行进针, 1— 6 再从巩膜瓣边缘垂直巩膜瓣侧缘进针, 潜行至 综合应 用 降 眼压 药 物 7 2h后 , 眼压 均 不 能降 至 出针 , 在巩膜瓣表面穿行至巩膜面进针 口附 4 m g以下 , 中 4 0m H 其 O一5 mH 0 m g者 1 5例 ,0~ 5 巩膜瓣 出针 , 近再进 针 , 巩膜板 层平 行巩膜 瓣边缘 潜行进 针 , 沿 透 6 m g 9例, 6 m g 例。术前视力 : 0m H 者 > 0m H 2 光感 调节缝线松紧度 , 使之达到紧密 2 眼 , 动 7 眼 , 数 9 眼 , .0 —0 5 者 明角膜缘出针打结 , 手 指 0 1 .0 缝合。8 - 0可吸收缝线原位分层缝合筋膜囊及球结 膜瓣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探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探讨
1 ・临床研究 ・ 7 2
M r 1,o1, o a h 02V 10N . c2青光眼临床疗效探讨
高志钢 乔 秀娟 姜 丽 莉
( 山东省莱 阳市 中医院眼科 ,山东 莱 阳2 5 0 ) 6 2 0
【 要 】 目的 观 察并探 讨 复合 式小 梁 切除 术治疗 原 发性 闭 角型青 光 眼,床 效果 及安 全 性。方 法 选取 我 院 2 0 摘 J 盘 07年 5月至 2 1 6月收治 00年
参考文献 ’
【] 吴敌 , 龙 , 泉 , . 国七 城市 脑 卒 中伴 2 糖 尿病 患 者 1 王伊 赵性 等 中 型
血糖 和 血压 控 制状 况调 查 [] J. 老 年 心脑 血 管病 杂 志,0 8 中华 20 ,
1 ( 1:2 —2 . 02 ) 72 9 2
【】 北 京 神经病 学学 术 沙龙 .NC 血管 病 临床 指南 【 . 京 : 民 2 B 脑 M】 北 人
对血糖进 行合理控 制,防止高血糖对脑组 织的损害 ,使 急性 期并发症 减少 ;③产生 良好心理作用 ,使患者 战胜疾病 的信 心显著增 强 ,进 】

不 良反应现象 ,统计学差异并不 明显 ( . )。见表 1 P>0 5 0 和表2 。
表 1两组 患者 临床 治疗效 果 比较 [/( I %)】 1
原 发性闭 角型 青光 眼患者 16例 14眼 ,随 机分 为两 组 ,其 中对 照组 9 例 9 眼 ,采用传统 小 梁切除 术治 疗 ;实验 组 8 例 8 7 8 1 5 5 9眼 ,采 用复
合 式小 梁切除 术 治疗 ,比较 两组患者 术后 眼压 、 浅前房 发 生率 、功 能性 滤过 泡形成 以 及并 发症情 况 。结果 术前及 术后 l ,对 照 组 与实 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晚期青光眼的临床研究目的探究传统小梁切除术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晚期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晚期青光眼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据随机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每组63例。

实验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传统组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视力、眼压、视野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为(115.21±34.56)优于传统组(102.25±23.51),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对晚期青光眼患者可提高其视力,恢复眼压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提高视野和视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raditional trabeculectomy and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laucoma.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December 2016,12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laucoma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6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ompound trabeculectomy,traditiona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rabeculectomy,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of visual acuity,intraocular pressure,vision and the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 of retinal nerve fiber thickness (115.21±34.56)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group (102.25±23.51).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can improve the visual acuity,restore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retinal nerve fiber thickness,improve the visual field and optic ner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laucoma,and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linicians.Key words:Compound Trabeculectomy;Traditional Trabeculectomy;Advanced Glaucoma作為眼科常见疾病,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该疾病因持续的高眼压会对患者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造成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后形成晚期青光眼[1]。

晚期青光眼因病程长、视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等因素,往往会造成药物控制眼压不理想等情况[2]。

因此,临床为保护患者残存的视神经功能会采取手术治疗方式。

本研究拟定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进行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晚期青光眼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据随机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每组63例。

实验组男39例、女24例,年龄在44~62岁,平均年龄(53.41±7.91)岁,患病类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1例、混合型青光眼10例、继发性青光眼7例;传统组男36例、女27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为(54.25±7.91)岁,患病类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7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8例、混合型青光眼10例、继发性青光眼8例。

患者性别、年龄、患病类型等临床基础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生命体征检查,如血压、血糖、凝血功能等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对患者进行术前眼科检查,如视力、眼压、眼底、视野以及房角镜等。

术前心降眼压药物使其到正常范围。

对冲血患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等。

传统组给予常规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并进行术前、术后观察治疗。

实验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

开眼睑暴露眼球,如暴露情况不好可行上方或下方角巩膜缘牵引线。

以穹隆为基底做结膜瓣和三角形巩膜瓣,给予部分患者结膜瓣和三角形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后,用平衡液冲洗干净。

在前房做穿刺口缓慢分次释放房水,做小梁切除和宽基底的虹膜周切,缝合三角形巩膜瓣顶端、侧部以及中央处,打结在周边透明角膜表面,并经预置的前房穿刺口注入平衡溶液重建前房,调整缝合线张力。

医生在手术时可根据情况进行增加巩膜瓣间缝线,保持前房良好状态和轻度的房水渗漏功能,缝合球结膜并给予抗生素及阿托品眼膏涂眼后包扎术眼。

所有患者术后行常规检查和换药。

1.3观察指标[3]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眼压、视野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1.4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8.0软件计算两组数据,采用χ2检验、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x±s)表示计量资料。

P<0.05,证明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眼压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视力与传统组对比,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为优于传统组,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实验组和传统组治疗后并发症比较传统组视力丧失4例,并发症率为6.35%,实验组视力丧失0例,并发症率为0%,χ2=6.558,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青光眼治療中唯一经过多中心验证、有确切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案是降低患者的眼压。

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药物治疗在青光眼的早期阶段具有确切的疗效,但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考虑到大部分就诊患者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药物已经不能满足“靶眼压”的需要。

我国手术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青光眼手术以小梁切除术为代表,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仍然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最近一些微创、无滤过泡及植入物的新型手术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为青光眼“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晚期青光眼患者存在高眼压、眼压波动大等特点,会造成患者视神经损伤等表现。

此外,患者年龄、家族史、高度近视、糖尿病以及低血压等因素也会对其眼压耐受能力造成影响[4]。

因此,治疗时必须将患者靶眼压控制在较低范围,但药物作用往往不理想。

原因在与晚期青光眼患者视盘供血不足,视神经功能损伤,造成多数患者仅存留管状视野或颞侧视岛,使其手术耐受能力非常有限,更易造成手术后视力的丧失[5]。

本研究实验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果显示,传统组视力丧失4例,并发症率为6.35%,实验组视力丧失0例,并发症率为0%,χ2=6.558,比较较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中,降低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表面麻醉。

本研究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可耐受的最大限度的药物降眼压治疗,并减轻局部充血,保证术前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以及球结膜无明显充血。

此外,本研究选用表面麻醉原因在于,以往晚期青光眼手术中因利多卡因会组织存在较强的穿透性,使其迅速扩散,当注射到球后间隙后,会在神经的鞘膜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使球后阻滞麻醉会造成一过性视力丧失等可能[6]。

表面麻醉因作用迅速、操作方便,麻醉时间长等优势,促使在结膜面给药后,降低手术结膜、巩膜和虹膜疼痛感,并满足手术需求[7]。

小梁切除手术(trabeculectomy)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永久性的,经过巩膜引流房水至前部结膜下的手术方式,是具有代表性的防护性滤过术,其理想的成功手术应是建立一个永久性的中等度隆起、较弥散、无瘢痕形成的滤过泡。

经过改良后的小梁切除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眼压控制效果,其手术的成功率提高到50%~90%(术后1~5年)。

虽然新型抗青光眼手术不断应用于临床,但国内、青光眼医生在现阶段进一步熟练掌握小梁切除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步骤,完美掌握小梁切除手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必要的。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因其主要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联合抗纤维增生药物,运用巩膜瓣缝线治疗晚期青光眼[8]。

因抗增生药物可抑制纤维细胞增殖,降低瘢痕形成。

实验组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可有效形成房水滤过通道,控制房水速度,有效帮助其回复,并对患者术后视力和视神经功能进行保护[9]。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为优于传统组,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对晚期青光眼患者可提高其视力,恢复眼压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提高视野和视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郭娟,秦岭.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晚期青光眼的疗效[J].四川医学,2015,12(02):198-200.[2]杜青卫,杨林声.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国际眼科杂志,2015,25(12):1766-1768.[3]李新宇.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4(04):71-72.[4]张庆,郝艳洁.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40例临床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64(17):89-90.[5]石彩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2,34(12):242,245.[6]刘武装,寇婷.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1,24(19):1640-1641.[7]郭晓龙.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31(04):385-386.[8]张远航.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34(14):31-32.[9]樊江波.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12(29):195-1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