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合成法制备莫来石粉体
高温合成粉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高温合成粉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高温合成粉体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
高温合成粉体材料是指在高温(通常是1200-1700℃)下进行反应,产生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这些特殊性能可以包括高温稳定性、高硬度、高导热性、抗氧化性等。
一、高温合成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高温合成粉体材料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包括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热处理法、气相沉积法等。
这些制备方法在应用中各有优缺点。
1. 固相反应法固相反应法是一种传统的制备高温合成粉体材料的方法,通常是将粉末混合均匀后在高温下进行反应。
这种方法最常见的应用是制备陶瓷材料,如氧化铝等。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较新的制备高温合成粉体材料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溶胶(溶解的化合物)和凝胶(固体化合物)之间的反应产生粉末材料。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备新型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
3. 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一种将预先合成的材料在高温下进行处理的方法。
此方法常用于制备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
4.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将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底表面上,形成材料的方法。
此方法常用于制备薄膜材料和涂层材料。
二、高温合成粉体材料的应用高温合成粉体材料在很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其中一些。
1. 金属材料高温合成粉体材料可以制备出高硬度、高导热性和高耐磨性的金属材料。
这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速车辆、航空航天、武器制造等领域中。
2. 陶瓷材料高温合成粉体材料可以制备出高温稳定性、高强度、高抗氧化性的陶瓷材料。
这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等高温应用中。
3. 电子材料高温合成粉体材料可以制备出高电导率、高储能密度、高绝缘性的电子材料。
这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超导材料、高温超导体、锂离子电池等领域。
4. 生物医学材料高温合成粉体材料可以制备出具有高生物相容性、抗菌性、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生物医学材料。
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人工骨、人工关节、生物陶瓷等领域。
实验一固相法(solid-phasemethod)合成粉体

实验一固相法(solid-phase method)合成粉体粉体(powder)是大量固体粒子的集合系,是在物质本质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分散或细化而得到的固态颗粒,但具有与固体不尽相同的性质。
粉体的特性,诸如颗粒度、颗粒形状、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团聚状态、吸附性质等对技术陶瓷的烧结性及显微结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影响技术陶瓷的性能。
因此,制备质量优良的粉体是获得性能优越的技术陶瓷制品的重要基础。
固相法是制备技术陶瓷粉体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固相反应得到粉体。
固相法制备粉体技术在技术陶瓷粉体的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
固相法制备的粉体颗粒一般为几个微米~数十微米之间。
下面以BaTiO3粉体的制备为例,介绍固相法制备粉体的工艺过程。
一.原料碳酸钡(BaCO3) ,分析纯:二氧化钛(TiO2),分析纯。
二.仪器和设备氧化铝坩埚,烧杯,球磨机,高温炉(硅碳棒作发热体,Tmax = 1350 ℃,Pt-Rh-Pt热电偶测温), 干噪箱,电子天平。
三.实验步骤1 .配料计算预制备20 克BaTiO3粉体,计算所需要的BaCO3和TiO2用量。
其中,Ba /Ti (摩尔比)= l : 1 。
2 .称料在电子天平上分别称取所需要的BaCO3和TiO2,精确到0.01 克,放入烧杯中备用。
3 .混料采用湿式球磨混合的方法,将BaCO3和TiO2粉末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球磨过程中,应采用玛瑙球,盛料容器应选用玻璃质或塑料质,避免使用铁质容器,以免铁质等受主杂质的混入,对BaTiO3陶瓷的电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料:球:水(质量比)=1 : l.5 : 2 ,球磨时间为20 -24 小时。
所用的水选用蒸馏水。
4 ,干燥将经球磨混合的原料放入烧杯中,然后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T=105℃,t = 12h 。
5 .焙烧将干混合料放入坩埚中,然后移入高温炉中进行熔烧。
焙烧的温度和时间为:T =1100-1150 ℃,t =2-4h,从而得到BaTiO3粉体。
Sol_Gel法制备莫来石超微粉

№.6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Dec.2003 Vol.21 JOURNAL OF SHAANXI UN IV ERSIT Y OF SCIENCE&TECHNOLO GY ・53・Ξ 文章编号:1000-5811(2003)06-0053-03Sol2Gel法制备莫来石超微粉曹丽云,黄剑锋(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 712081)摘 要:以正硅酸乙酯(TEOS)、氯化铝等为起始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Sol2G el)制备了高纯莫来石粉体,并通过XRD及SEM对莫来石粉体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莫来石;机理中图分类号:P578.94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莫来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结构和功能材料,被广泛用于制作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及保护涂层材料,以莫来石为主晶相的莫来石瓷则由于低的介电常数、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被认为是现代新型计算机元件封装的理想材料〔1〕。
莫来石的合成方法很多,通常多采用固态粉末混合法和电熔法,但由这些方法所得到的莫来石材料纯度不高,通常含有残余的石英和α2Al2O3等〔2〕。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可以制得较高纯度的莫来石〔3〕,但是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Sol2G el法是低成本合成高纯莫来石的理想方法〔4,5〕。
本文用正硅酸乙酯(TEOS)、氯化铝等为起始原料,采用化学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纯的莫来石粉体,并对莫来石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
1 实验方法及测试1.1 原料正硅酸乙酯、AlCl3、硝酸锌、硝酸镁、乙醇、盐酸等均为分析纯化工原料。
1.2 粉体制备将一定量的TEOS溶于一定量的乙醇中配成1mol/L的溶液,用稀盐酸调溶液p H值为2,置于密闭容器中,然后将容器置于30℃的水浴锅中搅拌水解24h。
将上述溶液与适量的氯化铝水溶液(0.5mol/L)混合配成溶胶,加入少量的聚乙烯醇分散均匀,搅拌2h后置于25℃环境中直至胶凝,然后将其移至烘箱中于60℃烘干成粉末。
莫来石浇注料配方

莫来石浇注料配方莫来石(Mullite)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浇注料是用于铸造和浇注的材料,常用于制作炉窑、炉衬和其他高温设备的内部结构。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莫来石浇注料配方,供参考。
配方成分:1.莫来石粉体:莫来石是浇注料的主要成分,通常使用莫来石粉体作为基础材料。
选择高纯度的莫来石粉体,粒度大小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2.硅酸铝泡沫:硅酸铝泡沫是用于增加浇注料的浇注性能和耐火性能的添加剂。
它可以增加浇注料的浇注度,并提高其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3.粘结剂:粘结剂用于固化和粘结浇注料中的颗粒,以提高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粘结剂包括高铝水泥、硅酸盐水泥等。
4.流动剂:流动剂是用于改善浇注料的流动性和可塑性的添加剂。
通常使用一些有机物质作为流动剂,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碳酸钠等。
5.抗聚结剂:抗聚结剂用于防止浇注料发生结块和团聚。
常用的抗聚结剂包括聚丙烯酸、磷酸盐等。
6.其他添加剂: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性能要求,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的辅助剂,如抗氧化剂、防水剂等,以增强浇注料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制备工艺:1.将适量的莫来石粉体和硅酸铝泡沫混合均匀,使其形成颗粒状的干混料。
2.在干混料中添加适量的粘结剂和流动剂,搅拌均匀,使其形成均匀的湿混料。
3.在湿混料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抗聚结剂,继续搅拌均匀,直到形成具有一定粘度和流动性的浇注料。
4.在浇注料中添加其他辅助剂,控制其含量和混合时间,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5.将浇注料倒入预先制备好的模具中,进行振实和震动,以排除空气和提高浇注料的密实性。
6.将浇注料放置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和固化,直至成型。
《粉末工程》课件——4 超微粉体制备之固相法

采用同一粉碎机械,在相同物料尺寸变化 条件下。某一物料的易碎系数Km:
强度还与测定条件(如试样的尺寸、加载速 率及所处环境等)有关。
材料名称 金刚石 石墨 钨 铁 氧化镁 氧化钠 石英玻璃
理论强度/GPa 200 1.4 96 40 37 4.3 16
实测强度/MPa 约 1800 约 15
3000(拉伸的硬丝) 2000(高张力用钢丝)
100 约 10
50
④易碎(磨)性
当分别以n=1、1.5、2代入
dE cxndx
分别为基克、邦德定律和雷廷格尔定律
适用范围
• 据芬兰R.T.Hukky等人的验证研究: 基克学说适用于产物粒度大于50mm的粉碎 邦德学说适用于产物粒度为50~0.5mm 的粉碎 雷廷格尔学说适用于产物粒度为0.5~0.075mm
原因
• 超微粉粉碎作业中,外加的机械能不仅仅 用于颗粒粒度的减小或比表面积的增大, 还有颗粒因强烈和长时间机械力作用导致 的机械化学变化以及机械传动、研磨介质 之间的摩擦、振动等消耗。
4. 超微粉体制备之固相法 (6课时)干式粉碎 机械来自碎法 湿式粉碎热分解法
固相法 固相反应法
其它方法 共沉淀法
粉
沉淀法 化合物沉淀法
体 制
水热法 水解沉淀法
液相法 溶胶-凝胶法
冷冻干燥法
备
喷雾法
气相分解法
方
化学气相反应法 气相合成法
法
气-固反应法
固相合成法制备莫来石粉体

固相合成法制备莫来石粉体实验10 固相合成法制备莫来石粉体一、实验目的1. 掌握固相合成制备技术及其形成机理。
2. 学习并掌握体积密度和气孔率计算并掌握莫来石表征方法。
二、实验原理莫来石是生产一般耐火材料广泛应用的铝硅酸盐材料,常压条件下,仅在Al2O3·SiO2,系统中才存在其稳定晶相。
莫来石的化学组成范围从3Al2O3·2SiO2到接近2Al2O3·SiO2。
其晶体属斜方晶系,除非在无液相的条件下烧结,通常晶体都为拉伸的针状结晶。
一般来讲,莫来石是由各种天然形成的铝硅酸盐材料,诸如众所周知的硅线石、蓝晶石或红柱石是通过高温处理而生产出来的。
这些矿物因产地不同,其组成也不同,其铝、硅比及微量杂质含量也不同。
为确保获得莫来石最佳产量进行的热处理,常常会产生大量的不均匀硅质玻璃,如加入铝矾土来提高Al2O3含量,则会混进诸如二氧化铁,氧化铁等杂质,实际上进一步改变了组分,就会极大地影响耐火度。
合成莫来石的高温性能不仅要简单地寄托在组成物(整个加工阶段中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固有的高温稳定性上,而且要在转化过程期间,能够控制结晶的生长。
莫来石的耐高温及物理损坏性能和它的最初的结晶尺寸有直接关系,结晶大,会使耐火材料全部性能良好,而这也是高温处理过程的作用。
晶体的增长依赖于原料的整体性、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混合料在高温下的停留时间。
通过对合成莫来石的微观结构及性能进行控制,由于它具有高熔点,低热膨胀性、抗蠕变、化学惰性、高温时略微提高的抗折强度及良好的介质性能,在对各种结构及电学性能有所要求的不同材料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莫来石合成工艺、方法、原料的选择等方面的控制,并借助改进其微观结构(通过改变粒度、外形、组成、基质分布、界面特征,以及其他方面来控制其微观结构或性能),可以使其性能满足所需要的标准和要求。
大量的成果是用于合成高纯度莫来石,直接地应用在各种结构和电学要求的领域中。
化学法制备粉体的原理

化学法制备粉体的原理粉体是一种颗粒很细的固体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表面。
粉体制备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制备粉末材料的工艺过程,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气相法、固相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化学方法的原理。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重要的粉体制备方法,它主要是指通过溶胶的化学反应将溶液中的物质聚合成凝胶,然后通过加热或干燥等方法将凝胶转化为粉体。
在溶胶-凝胶法中,首先要准备溶胶,即将原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如水解、缩聚等,使溶液中的物质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凝胶;最后通过加热、干燥等方式,将凝胶转化为粉体。
这种方法制备的粉体颗粒细小、分散性好,适用于制备纳米级粉体材料。
气相法是指通过气相反应将气态原料物质转化为粉末材料的方法。
在气相法中,通常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将气态的原料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气氛条件下反应,生成固态的粉末材料。
气相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粉体形貌可控等优点,适用于制备高纯度、复杂形貌的粉体材料。
固相法是指通过固态反应将固态原料物质转化为粉末材料的方法。
在固相法中,通常采用高温固相反应(例如煅烧、熔融法)将原料固态混合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形成粉体材料。
固相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制备陶瓷粉体、金属粉体等材料。
除了以上常见的粉体制备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粉体制备方法,如超声波法、微波法、离子束溅射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不同的化学原理和工艺条件将原料物质转化为粉末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粉体性能可调控等优点。
总的来说,粉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原料物质转化为粉末材料。
不同的制备方法具有不同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质和制备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制备。
通过粉体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尺寸和性能的粉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等领域。
莫来石合成反应方程式

莫来石合成反应方程式
摘要:
1.莫来石的概述
2.莫来石的合成反应方程式
3.莫来石的应用领域
正文:
1.莫来石的概述
莫来石(Al2(Si2O5)),又称硅酸铝,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它是由铝、硅、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热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莫来石的合成反应方程式
莫来石的合成通常采用硅酸铝粉末和氢氧化铝粉末作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固相合成。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2Al(OH)3 + SiO2 → Al2(Si2O5) + 3H2O
其中,氢氧化铝(Al(OH)3)和二氧化硅(Si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莫来石(Al2(Si2O5))和水(H2O)。
3.莫来石的应用领域
莫来石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因此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高温陶瓷:莫来石的高熔点和高热稳定性使其成为制造高温陶瓷的理想材料。
(2)耐火材料:莫来石的耐高温性能使其在耐火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
用,如制造耐高温砖、耐火纤维等。
(3)砂轮和砂纸:莫来石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其成为制造砂轮和砂纸的理想材料。
(4)电子行业:莫来石的高纯度和低杂质含量使其在电子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制造光刻胶等。
总之,莫来石是一种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的硅酸盐矿物,广泛应用于高温陶瓷、耐火材料、砂轮和砂纸、电子行业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相合成法制备莫来石粉体
实验10 固相合成法制备莫来石粉体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固相合成制备技术及其形成机理。
2. 学习并掌握体积密度和气孔率计算并掌握莫来石表征方法。
二、实验原理
莫来石是生产一般耐火材料广泛应用的铝硅酸盐材料,常压条件下,仅在Al2O3·SiO2,系统中才存在其稳定晶相。
莫来石的化学组成范围从3Al2O3·2SiO2到接近2Al2O3·SiO2。
其晶体属斜方晶系,除非在无液相的条件下烧结,通常晶体都为拉伸的针状结晶。
一般来讲,莫来石是由各种天然形成的铝硅酸盐材料,诸如众所周知的硅线石、蓝晶石或红柱石是通过高温处理而生产出来的。
这些矿物因产地不同,其组成也不同,其铝、硅比及微量杂质含量也不同。
为确保获得莫来石最佳产量进行的热处理,常常会产生大量的不均匀硅质玻璃,如加入铝矾土来提高Al2O3含量,则会混进诸如二氧化铁,氧化铁等杂质,实际上进一步改变了组分,就会极大地影响耐火度。
合成莫来石的高温性能不仅要简单地寄托在组成物(整个加工阶段中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固有的高温稳定性上,而且要在转化过程期间,能够控制结晶的生长。
莫来石的耐高温及物理损坏性能和它的最初的结晶尺寸有直接关系,结晶大,会使耐火材料全部性能良好,而这也是高温处理过程的作用。
晶体的增长依赖于原料的整体性、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混合料在高温下的停留时间。
通过对合成莫来石的微观结构及性能进行控制,由于它具有高熔点,低热膨胀性、抗蠕变、化学惰性、高温时略微提高的抗折强度及良好的介质性能,在对各种结构及电学性能有所要求的不同材料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莫来石合成工艺、方法、原料的选择等方面的控制,并借助改进其微观结构(通过改变粒度、外形、组成、基质分布、界面特征,以及其他方面来控制其微观结构或性能),可以使其性能满足所需要的标准和要求。
大量的成果是用于合成高纯度莫来石,直接地应用在各种结构和电学要求的领域中。
莫来石主要的合成方法有醇盐沉淀法,化学湿混法、溶胶法及烧结反应、结合反应法,莫来石可以采用工业原料合成,也可以采用天然矿物原料合成,电熔法合成的莫来石晶粒发育良好呈针状或柱状解理明显,易于破碎;烧结法合成的莫来石晶粒细小,通常呈粒状,无明显解理存在,破碎
比较困难;采用工业原料合成的莫来石纯度较高,而采用天然矿物原料合成的莫来石通常含有较多的杂质。
为了降低莫来石的合成温度,采用如下两条途径。
①采用湿化学方法。
主要是Sol-Gel方法来制备颗粒尺寸更小,反应活性及混合性更好的莫来石先驱体,以实现莫来石的低温合成。
主要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铝为起始原料,用来合成莫来石先驱体。
这种双相凝胶的莫来石生成反应一般认为按以下两条途径进行:一是莫来石由无定形SiO2和过渡态Al2O3之间反应进行;二是凝胶首先在1000℃生成Al-Si尖晶石香,然后在1200℃以上同无定形SiO2反应生成莫来石。
②通过加入LiF、AlF3、V2O5添加剂等来实现莫来石的低温合成。
虽然采用Sol-Gel法能较大程度地降低莫来石的合成温度,但是工艺参数不易控制,生产周期长,难以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为此,本工作仍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合成方法,固相反应是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反应物开始呈现显著扩散作用,发生物质迁移和传递的过程,反应物之间直接进行化学反应。
合成莫来石固相反应主要有一次莫来石化和二次莫来石化反应。
用不同原料合成莫来石其所发生的固相反应也尽不相同,如用氧化铝和高岭土作原料,固相反应主要有一次莫来石化和二次莫来石化反应。
固相合成莫来石主要依靠Al2O3与SiO2之间的固相反应来完成,提高原料的细分散度,将会加速固相反应的进程,改善烧结特性。
因为,粉体在粉碎与研磨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以表面能的形成储存在粉体中,使粉状物料与同质量的块体材料相比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相应地粉料也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的过剩能量;此外,粉碎和研磨也会导入晶格缺陷,使得粉体具有较高的活性;随着粉料的颗粒尺寸的减小,键强分布曲线变平,弱键比例增加,反应和扩散能力增强。
因此,烧结使用的粉末颗粒具有非常大的表面能量和反应活性。
本实验以廉价的α-Al2O3和硅灰为起始原料,通过加入V2O5、CaF2、MgF2等添加剂来实现固相合成莫来石,考察这些添加剂和工艺条件对莫来石合成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莫来石的形成机理。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1.实验设备:有机玻璃球,研钵,电动搅拌机,鼓风干燥箱,数显恒温水浴锅,高温煅烧炉,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天平,透射电镜。
2.实验材料:α-Al2O3,硅灰(SiO2),无水乙醇,,五氧化二钒,氟化镁,氟化钙。
四、实验内容与制备
(一)莫来石粉体的制备
(1)粉体制备按Al2O3:SiO2=3:2(物质的量之比)称取一定量的α-Al2O3和硅灰(SiO2),另外分别加入上述粉体质量分数2%的添加剂(V2O5,MgF2,CaF2)溶于定量无水乙醇(达到混合效果即可),搅拌混合均匀,静置8h后用78℃水浴加热蒸干乙醇。
(2)粉体研磨上述混合过后的粉体放入金属研钵内,用有机玻璃球进行手工研磨,研磨15min。
(3)粉体煅烧将研磨后的固体复合物置于坩埚,并送入高温煅烧炉中,煅烧温度1000~1500℃之间。
保温时间6h,然后按5℃/min的速度降温至200℃以下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终产物。
(二)莫来石粉体体积密度气孔率测试及形貌表征。
1.体积密度测试
(1)试样质量的测定试样称重前先把其表面附着的灰尘及细碎颗粒刷净在电热干燥箱中于(110±5)℃烘干2h或在允许的更高温度下烘干至恒温,并于干燥箱中自然冷却至室温,称量每个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01g。
(2)浸渍将试样放入容器中,并置于抽真空装置中,抽真空至剩余压力小于20mmHg,试样在此真空度下保持5min,然后在5min内缓慢注入供试样吸收的蒸馏水,直至试样完全被淹没。
再保持抽真空5min,然后停止抽气,将容器取出在空气中静置30min。
(3)饱和试样表观质量的测定将饱和试样迅速移动至带溢流管容器的浸液中,当浸液完全淹没试验后,将试样吊在天平的挂钩上称量,精确至0.01g。
(4)饱和试样的质量的测定从浸液中取出试样,用饱和了液体的毛巾,小心地擦去试样表面多余的液体(但不要把气孔中的液体吸出),迅速称量饱和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精确至0.01g。
(5)气孔率。
体积密度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显气孔率(P a)
(10-1)体积密度(D b)
(10-2)式中m1—干燥试样质量,g;
m2—饱和试样的表现质量,g;
m3—饱和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g;
D1—实验温度下,浸渍液体的密度,g·cm-3。
在体积密度和气孔率的测定中,莫来石在常温下置于水中,不会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根本的改变,所以本次测定过程中,浸渍液体选用水即可,所以式(10-2)就变为
(10-3)
2.莫来石粉体的表征
(1)X射线衍射(XRD)通过对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其衍射图谱,分析材料的成分和含量等。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莫来石颗粒表面形貌。
(3)粒子尺寸测试采用透射电镜测试粒子尺寸。
五实验结构与讨论
1.按上述测定内容撰写实验报告。
2.分析V2O5、CaF2、MgF2等添加剂对于固相合成莫来石粉体的影响。
3.分析不同添加剂的固相合成莫来石粉体的体积密度和气孔率
六、问题与讨论
1. V2O5、CaF2和MgF2的熔点分别为690℃、1360℃和1266℃,不同的添加剂对于莫来石形成什么相起重要的作用。
2.对于添加V2O5、MgF2得到的莫来石颗粒出现异常长大,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