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全

合集下载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

四年级:第一讲算式之谜(略)第二讲:简单应用举一反三(1-8)举一反三1(1)食堂买来300千克大米,已经吃了85千克,剩下的要在5天内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大米?向阳小学四(3)班有男生25人,女生18人。

在为灾区捐款的活动中,共捐款946元,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举一反三2“夫妻肺片”是一道XX名菜,主要选料有牛肉,牛肚和牛百叶。

牛肉每千克18元,牛肚每千克26元,牛百叶每千克25元,如果取同样的重量混合成“夫妻肺片”每千克多少元?商场把每千克15的薄饼和每千克12元的脆心菜混合在一起出售,如果1千克薄饼混合2千克脆心菜,混合后的售价是多少元?举一反三3李伯伯家养了218只山羊和78只绵羊,还养了37头奶牛。

李伯伯家养羊的只数是牛的几倍?公园里有松树25棵,柏树77棵,松树和柏树的总数是杨树的2倍,杨树有多少棵?举一反三4游泳池的面积是4000平方米,长是80米,宽是多少米?市民广场的一块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90平方米,长是15米,现在将长延长了5米。

面积变成了多少平方米?举一反三5从学校到图书馆要走12分钟,以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电影院一共要走多少分钟?从图书馆到电影院又要走多少分钟?图书馆840米490米学校电影院980米X师傅用15分钟做了450个零件,照这样的速度,如果他再做20分钟,一共可以做多少个零件?如果做900个零件需要多少分钟?举一反三6学校买了3箱排球,每箱10个,已知每个排球28元,一共用了多少元?食堂买来一批大米,如果每天吃24千克,够吃10天,如果每天吃20千克,这批大米能吃多少天?举一反三7校篮球队买来24个篮球,一共用去960元。

平均每个篮球多少元?如果集中购买可以享受半价优惠,用960元可以买到多少个篮球?校运动队的26个队员去商场买运动服,每一次每人单独购买,每人都花了38元。

第二次集体购买时,享受了半价优惠,这样,买回这些运动服一共只要花多少元?举一反三8大船限坐6人,中船限坐4人,小船限坐3人。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全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全

四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至第40讲全目录第1讲找规律(一)第2讲找规律(二)第3讲简单推理第4讲应用题(一)第5讲算式谜(一)第6讲算式谜(二)第7讲最优化问题第8讲巧妙求和(一)第9讲变化规律(一)第10讲变化规律第11讲错中求解第12讲简单列举第13讲和倍问题第14讲植树问题第15讲图形问题第16讲巧妙求和第17讲数数图形第18讲数数图形第19讲应用题第20讲速算与巧算第二十一周速算与巧算(二)第二十二周平均数问题第二十三周定义新运算第二十四周差倍问题第二十五周和差问题第二十六周巧算年龄第二十七周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第二十八周周期问题第二十九周行程问题(一)第三十周用假设法解题第三十一周还原问题第三十二周逻辑推理第三十三周速算与巧算(三)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二)第三十五周容斥原理第三十六周二进制第三十七周应用题(三)第三十八周应用题(四)第三十九周盈亏问题第四十周数学开放题第1讲找规律(一)一、知识要点四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

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

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教材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教材

目录♦第一讲找规律(一) (2)♦第二讲找规律(二) (5)♦第三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一) (8)♦第四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二) (11)♦第五讲算式谜(一) (14)♦第六讲算式谜(二) (17)♦第七讲植树问题(一) (19)♦第八讲植树问题(二) (22)♦能力测试(一)25♦第九讲和差问题(一)28♦第十讲和倍问题(一)31♦第十一讲和倍问题(二)33♦第十二讲差倍问题35♦第十三讲年龄问题(一)38♦第十四讲年龄问题(二) (41)♦第十五讲还原问题(一)43♦第十六讲还原问题(二)45♦能力测试(二)48♦第17讲周期问题(一) (2)♦第18讲周期问题(二) (7)♦第19讲假设问题(一) (12)♦第20讲假设问题(二) (16)♦第21讲计数问题(一) (17)♦第22讲计数问题(二) (19)♦第23讲容斥问题(一) (23)♦第24讲容斥问题(二) (26)♦能力测试(一) (26)♦第25讲行程问题(一) (28)♦第26讲行程问题(二) (31)♦第27讲平均数问题 (35)♦第28讲推理问题(一) (37)♦第29讲推理问题(二) (39)♦第30讲巧算(一) (40)♦第31讲巧算(二)45♦第32讲巧算(二)45♦第33讲巧算(三)45♦第34讲等量代换 (45)♦第35讲拼拼算算 (45)♦能力测试(二) (63)练习与思考1 •找出下面各组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1, 4 , 3 , 6 , 5 ,(),()。

(2) 1, 4, 16, 64,()。

(3) 11 , 3, 8, 3, 5, 3,(),()。

(4) 0, 1, 3, 8, 21,()。

2 •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8175第一讲找规律(一)事物的发展中有规律的,只有认为观察事物,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 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数学竞赛中,常常出现 按规律填数的题目找规律的方法是根据已知数的前后(可上下)之间的联系,找 出其中的规律,求得相应的数。

四年级上册举一反三奥数题

四年级上册举一反三奥数题

以下是几个四年级上册举一反三的奥数题:
1. 题目: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54,这4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多少?
2. 题目:小虎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7看作了1,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所得差是76.你知道正确的答案是多少吗?
3. 题目:一本书有120页,排版工人在编这本书的页码时,一共要用多少个数字.
4. 题目:一只蜗牛从12厘米深的杯底往上爬,每爬3厘米要用3分钟,然后停1分钟,这时蜗牛从杯底爬出杯口时要用多少分钟?
5. 题目:有47位小朋友,老师要给每个人发一支红笔和一支蓝笔.每支笔都是3元5角钱.那么老师至少要带多少钱才能买到足够的笔?(可以用计算来帮忙)
答案:
1. 10
2. 26
3. 297
4. 13分钟
5. 149元。

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

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

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1.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篇一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思路导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2.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篇二A、B两地之间是山路,相距60千米,其中一部分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某人骑电动车从A地到B地,再沿原路返回,去时用了4.5小时,返回时用了3.5小时。

已知下坡路每小时行20千米,那么上坡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析】由题意知,去的上坡时间+去的下坡时间=4.5小时回的上坡时间+回的下坡时间=3.5小时则:来回的上坡时间+来回的下坡时间=8小时所以来回的下坡时间=60÷20=3(小时)则:来回的上坡时间=8-3=5(小时)故:上坡速度为60÷5=12(千米/时)3.小学四年级举一反三奥数题篇三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长125厘米,宽40厘米,高25厘米。

把它锯成若干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然后再把这些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这个大正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与解一般说来,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一定要知道正方体的棱长。

题中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正方体的棱长又没有直接联系,这样就给解答带来了困难。

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

按题意,这个长方体木块锯成若干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后,又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全之欧阳与创编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全之欧阳与创编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至第40讲全目录第1讲找规律(一)第2讲找规律(二)第3讲简单推理第4讲应用题(一)第5讲算式谜(一)第6讲算式谜(二)第7讲最优化问题第8讲巧妙求和(一)第9讲变化规律(一)第10讲变化规律第11讲错中求解第12讲简单列举第13讲和倍问题第14讲植树问题第15讲图形问题第16讲巧妙求和第17讲数数图形第18讲数数图形第19讲应用题第20讲速算与巧算第二十一周速算与巧算(二)第二十二周平均数问题第二十三周定义新运算第二十四周差倍问题第二十五周和差问题第二十六周巧算年龄第二十七周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第二十八周周期问题第二十九周行程问题(一)第三十周用假设法解题第三十一周还原问题第三十二周逻辑推理第三十三周速算与巧算(三)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二)第三十五周容斥原理第三十六周二进制第三十七周应用题(三)第三十八周应用题(四)第三十九周盈亏问题第四十周数学开放题第1讲找规律(一)一、知识要点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

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

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2)3,6,9,12,(),18,21(3)33,28,23,(),13,(),3(4)55,49,43,(),31,(),19(5)3,6,12,(),48,(),192(6)2,6,18,(),162,()(7)128,64,32,(),8,(),2(8)19,3,17,3,15,3,(),(),11,3..【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完整word版)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

(完整word版)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
小虎算错的原因是将其中一个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两个0漏掉了。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3、小梅把6×(□+8)错看成6×□+8,她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
例3、学校三个兴趣小组共有学生180人,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科技兴趣小组和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总和还多12人,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兴趣小组多4人。三个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
1、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6筐梨子剩下的个数总和正好和原来两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有多少个?
2、在5个木箱中放着同样多的橘子。如果从每个木箱中拿出60个橘子,那么5个木箱中剩下的橘子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木箱里橘子个数的和。原来每个木箱中有多少个橘子?
3、某食品店有5箱饼干,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20千克,那么5个箱子里剩下的饼干正好等于原来3箱饼干的重量。原来每个箱子里装多少千克饼干?例题4、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1、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可以按期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前1天完成任务。这批电视机共有多少台?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8页,结果提前2天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3、有9只外形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其中8只是正品,另一只是次品,且正品与次品重量不相同。如果用天平(无砝码)称,至少几次可把次品找出来?
1、某电冰箱厂要生产1560台冰箱,已经生产了8天,每天生产120台。剩下的每天生产150台,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2、某工厂计划生产36500套轴承,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2100套,后来改进操作方法,平均每天可以生产2600套。这样完成这批轴承生产任务共需多少天?

四年级奥数解决问题举一反三ppt课件

四年级奥数解决问题举一反三ppt课件
每把椅子的价=钱:195÷(5+2x4)=15(元) 每张桌子的价钱:15X4=60(元)
9
3. 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款156 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 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
每千克荔枝的价钱:156÷[3+5X(4÷2)]=12(元) 每千克桂圆的价钱:12X5÷2=30(元)
搞清楚:拿出部分相当于原来的什么
17
【练习3】 1.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 40个,6筐梨子剩下的个数总和正好和原来2筐的个数 相等。原来每筐有多少个?
6筐梨子剩下的个数=原来2筐的个数 6筐梨子拿出的个数=原来4筐的个数
40×6=240(个) 6-2=4(筐) 240÷4=60(个) 答:原来每筐有60个。
【思路导航】 由条件可知,甲盒比乙盒多72-48=24只。要盒两盒 中的图钉相等,只要把甲盒比乙盒多的24只图钉平均 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放入乙盒就行了。所以应拿出 24÷2=12只。
72-48=24(只)——差距 24÷2=12(只)——差距的一半
28
【练习5】 1、有两袋面粉,第一袋面粉有24千克,第二袋面粉 有18千克。从第一袋中取出几千克放入第二袋,才 能使两袋中的面粉重量相等?
为塑料箱,相当于7个塑料箱。 • 由此,可求出一个塑料箱装多少件。
4
【例题1】 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
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 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
【知识点睛】
如果全部装在塑料箱里
1、6个纸箱里的玩具可以装到几个塑料箱里? 6÷3=2(个)
2、也就是说630件玩具可以装到几个塑料箱里? 2+5=7(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至第40讲全目录第1讲找规律(一)第2讲找规律(二)第3讲简单推理第4讲应用题(一)第5讲算式谜(一)第6讲算式谜(二)第7讲最优化问题第8讲巧妙求和(一)第9讲变化规律(一)第10讲变化规律第11讲错中求解第12讲简单列举第13讲和倍问题第14讲植树问题第15讲图形问题第16讲巧妙求和第17讲数数图形第18讲数数图形第19讲应用题第20讲速算与巧算第二十一周速算与巧算(二)第二十二周平均数问题第二十三周定义新运算第二十四周差倍问题第二十五周和差问题第二十六周巧算年龄第二十七周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第二十八周周期问题第二十九周行程问题(一)第三十周用假设法解题第三十一周还原问题第三十二周逻辑推理第三十三周速算与巧算(三)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二)第三十五周容斥原理第三十六周二进制第三十七周应用题(三)第三十八周应用题(四)第三十九周盈亏问题第四十周数学开放题第1讲找规律(一)一、知识要点四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

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

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2)3,6,9,12,(),18,21(3)33,28,23,(),13,(),3(4)55,49,43,(),31,(),19(5)3,6,12,(),48,(),192(6)2,6,18,(),162,()(7)128,64,32,(),8,(),2(8)19,3,17,3,15,3,(),(),11,3..【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4,7,(),16,22【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

由此可以推算7比括号里的数少4,括号里应填:7+4=11。

经验证,所填的数是正确的。

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

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2)1,4,9,16,25,(),49,64(3)3,2,5,2,7,2,(),(),11,2(4)53,44,36,29,(),18,(),11,9,8(5)81,64,49,36,(),16,(),4,1,0(6)28,1,26,1,24,1,(),(),20,1(7)30,2,26,2,22,2,(),(),14,2(8)1,6,4,8,7,10,(),(),13,14【例题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3,4,20,6,17,8,(),(),11,12【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第一个数减去3的差是第三个数,第二个数加上2的和是第四个数,第三个数减去3的差是第五个数,第四个数加上2的和是第六个数……依此规律,8后面的一个数为:17-3=14,11前面的数为:8+2=10练习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6,5,10,9,14,13,(),()(2)13,2,15,4,17,6,(),()(3)3,29,4,28,6,26,9,23,(),(),18,14(4)21,2,19,5,17,8,(),()(5)32,20,29,18,26,16,(),(),20,12(6)2,9,6,10,18,11,54,(),(),13,486(7)1,5,2,8,4,11,8,14,(),()(8)320,1,160,3,80,9,40,27,(),()【例题4】在数列1,1,2,3,5,8,13,(),34,55……中,括号里应填什么数?【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不难发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

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8+13=21或34-13=21 上面这个数列叫做斐波那切(意大利古代著名数学家)数列,也叫做“兔子数列”。

练习4: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2,4,6,10,16,(),()(2)34,21,13,8,5,(),2,()(3)0,1,3,8,21,(),144(4)3,7,15,31,63,(),()(5)33,17,9,5,3,()(6)0,1,4,15,56,()(7)1,3,6,8,16,18,(),(),76,78(8)0,1,2,4,7,12,20,()【例题5】下面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4)(5,7)(10,2)(□,9)【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不难发现: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相加的和都是12。

根据这一规律,□里所填的数应为:12-9=3练习5:下面括号里的两个数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9)(7,8)(10,5)(□,)(2)(1,24)(2,12)(3,8)(4,□)(3)(18,17)(14,10)(10,1)(□,5)(4)(2,3)(5,9)(7,13)(9,□)(5)(2,3)(5,7)(7,10)(10,□)(6)(64,62)(48,46)(29,27)(15,□)(7)(100,50)(86,43)(64,32)(□,21)(8)(8,6)(16,3)(24,2)(12,□)四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2讲找规律(二)一、知识要点对于较复杂的按规律填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对于几列数组成的一组数变化规律的分析,需要我们灵活地思考,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其他知识,一种方法不行,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换一种方法再分析;2.对于那些分布在某些图中的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往往与这些数在图形中的特殊位置有关,这是我们解这类题的突破口。

3.对于找到的规律,应该适合这组数中的所有数或这组算式中的所有算式。

二、精讲精练【例题1】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数可以发现:12+6=18,8+7=15,即每一横行中间的数等于两边的两个数的和。

依此规律,空格中应填的数为:4+8=12。

练习1: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例题2】根据前面图形中的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括号里应填什么数?【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前面两个圈中三个数之间有这样的关系:5×12÷10=64×20÷10=8根据这一规律,第三个圈中右下角应填的数为:8×30÷10=24.练习2:根据前面图形中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空格里应填什么数。

(1)(2)(3)【例题3】先计算下面一组算式的第一题,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得数。

12345679×9=12345679×18=12345679×54=12345679×81=【思路导航】题中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都是12345679,它是有趣的“缺8数”,与9相乘,结果是由九个1组成的九位数,即:111111111。

不难发现,这组题得数的规律是:只要看每道算式的第二个因数中包含几个9,乘积中就包含几个111111111。

因为:12345679×9=111111111所以:12345679×18=12345679×9×2=22222222212345679×54=12345679×9×6=66666666612345679×81=12345679×9×9=999999999.练习3:找规律,写得数。

(1)1+0×9=2+1×9=3+12×9= 4+123×9=9+12345678×9=(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3)19+9×9=118+98×9=1117+987×9=11116+9876×9=111115+98765×9=【例题4】找规律计算。

(1)81-18=(8-1)×9=7×9=63(2)72—27=(7-2)×9=5×9=45 (3)63-36=(□-□)×9=□×9=□【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可以发现:一个两位数与交换它的十位、个位数字位置后的两位数相减,只要用十位与个位数字的差乘9,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差。

练习4:1.利用规律计算。

(1)53-35(2)82-28(3)92-29 (4)61-16(5)95-592.找规律计算。

(1)62+26=(6+2)×11=8×11=88(2)87+78=(8+7)×11=15×11=165(3)54+45=(□+□)×11=□×11=□【例题5】计算(1)26×11(2)38×11【思路导航】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只要把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的和插入这两个数字中间,就是所求的积。

(1)26×11=2(2+6)6=286(2)38×11=3(3+8)8=418 注意:如果两个数字的和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四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5:计算下面各题。

(1)27×11(2)32×11(3)39×11(4)46×11(5)92×11(6)98×11第3讲简单推理一、知识要点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