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与内涵2. 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点3. 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4. 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5. 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特点、意义、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的实践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等相关书籍和资料。

2. 教学工具:投影仪、幻灯片、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环境艺术设计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与内涵,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环境艺术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和意义。

4. 知识拓展:讲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给予反馈和建议。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一些环境艺术设计的实例,进行分析和思考。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和意义。

3. 实践教学法:分组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设计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安排:按照教案进行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知识。

八、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案教案一: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理解环境艺术设计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3.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培养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内涵;2.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3.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原则和方法;4.环境艺术设计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5.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实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内涵(40分钟)1.介绍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和特点;第二课时: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40分钟)1.回顾环境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2.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和艺术家;3.探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课时: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原则和方法(40分钟)1.介绍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原则,如统一性、连续性、平衡性等;2.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的常用创作方法,如空间布局、色彩运用、材料选择等;3.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原则和方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课时:环境艺术设计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40分钟)1.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2.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在提高城市品质、创造良好居住环境方面的意义;3.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在社区建设、商业空间、公共艺术等领域的应用。

第五课时: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实践(40分钟)1.分组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创作项目;2.利用先前学习到的核心原则和方法,进行创作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制定;3.展示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学资源:1.课本:《环境艺术设计概论》;2.画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3.环境艺术设计案例和图片资料;4.创作材料和工具。

评估方式:1.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创作的积极性和贡献度;2.创作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和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意性;3.创作成果的完成度和艺术效果。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制图教案(第一章)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制图教案(第一章)

教案首页编号:YJQD-0507-07 版本:B/O 流水号:编制:审核:批准:课题:第一章制图基础第一节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目的、要求:本节主要介绍正确使用手工绘图工具和仪器,这是保证手工绘图质量和加快绘图速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使用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比例尺、铅笔、分规、墨线笔和针管笔等。

授课方法:讲授法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一、导入新课室内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

工程图是设计师的语言,绘制与阅读设计图、施工图是设计师的重要基本技能。

二、讲授新课第一章制图基础第一节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一)、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要提高绘图的准确度和绘图效率,必须掌握正确使用各种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方法。

常用的手工绘图工具有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比例尺、圆规、分规、铅笔、直线笔、曲线板等。

图1-1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用法图板是用来安放图纸进行画图的工具。

图板有几种规格,可根据需要选用。

一般有0号图板(900MM*1200MM)、1号图板(600MM*900MM)及2号图板(450MM*600MM)等。

图板均用木料制成,板面要求光滑平整,软硬适合。

图板的四个边(特别是左边及工作边)必须平直,这样才能确保丁字尺移动和所画线条平直。

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构成,尺头与尺身的工作边必须垂直。

尺头与尺身的连接必须固定,两者的相对活动将使画图不准确。

三角板是制图的主要工具之一,包括45º角和30º、60º角各一块。

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可以画出垂直以及与水平方向15º或15º倍角的斜线。

(二)圆规和分规圆规是画圆及圆弧的工具,也可以当作分规来量取长度和等分线段。

圆规种类有:大圆规、弹簧圆规、点圆规。

分规是用来正确量取线段和分割线的工具。

为了量取尺寸的准确,分规的两个针尖应调整得一样长,并使两针尖合龙时为一点。

环境艺术设计(宾馆空间设计)课程教案

环境艺术设计(宾馆空间设计)课程教案

环境艺术设计(宾馆空间设计)课程教案第一章:宾馆空间设计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宾馆空间设计的概念与意义掌握宾馆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熟悉宾馆空间设计的流程与步骤1.2 教学内容宾馆空间设计的定义与分类宾馆空间设计的作用与价值宾馆空间设计的流程与步骤(如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宾馆空间设计的概念、原则、流程等基本知识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宾馆空间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设计原则与方法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检验对宾馆空间设计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份简单的宾馆空间设计方案,检验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第二章:宾馆空间设计与规划2.1 学习目标掌握宾馆空间设计与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了解宾馆空间设计与规划的流程与步骤熟悉宾馆空间设计与规划的关键要素2.2 教学内容宾馆空间设计与规划的流程与步骤(如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宾馆空间设计与规划的关键要素(如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照明设计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宾馆空间设计与规划的基本原则、流程、关键要素等基本知识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宾馆空间设计与规划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设计原则与方法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检验对宾馆空间设计与规划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份简单的宾馆空间设计与规划方案,检验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第三章:宾馆空间设计与创意3.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掌握宾馆空间设计与创意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了解宾馆空间设计与创意的流程与步骤3.2 教学内容宾馆空间设计与创意的基本原则(如创新性、独特性、实用性等)宾馆空间设计与创意的流程与步骤(如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宾馆空间设计与创意的关键要素(如设计风格、色彩搭配、材料选择、艺术装置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宾馆空间设计与创意的基本原则、流程、关键要素等基本知识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宾馆空间设计与创意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设计原则与方法创意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宾馆空间设计的创意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检验对宾馆空间设计与创意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份创新的宾馆空间设计方案,检验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第四章:宾馆空间设计与实施4.1 学习目标掌握宾馆空间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了解宾馆空间设计与实施的流程与步骤熟悉宾馆空间设计与实施的关键要素4.2 教学内容宾馆空间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如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宾馆空间设计与实施的流程与步骤(如设计方案评审、施工图设计、施工管理等)宾馆空间设计与实施的关键要素(如施工技术、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宾馆空间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流程、关键要素等基本知识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宾馆空间设计与实施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设计原则与方法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检验对宾馆空间设计与实施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份简单的宾馆空间设计与实施方案,检验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第五章:宾馆空间设计案例分析5.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分析能力掌握宾馆空间设计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了解典型宾馆空间设计案例的特点与启示5.2 教学内容宾馆空间设计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如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第六章:宾馆空间设计的材料与技术6.1 学习目标了解宾馆空间设计中常用的材料与技术掌握材料选择与搭配的原则和方法熟悉各种技术的应用和效果6.2 教学内容宾馆空间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如木材、石材、金属、玻璃等)材料选择与搭配的原则(如安全性、环保性、美观性等)各种技术的应用(如照明技术、空调技术、音响技术等)实际案例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来实现设计目标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材料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展示材料和技术的具体应用实验室实践:学生亲自体验不同材料和技术的实际效果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检验对材料和技术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份材料和技术选择方案,检验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第七章:宾馆空间设计的色彩与照明7.1 学习目标掌握色彩和照明在宾馆空间设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习色彩和照明的基本理论学会如何运用色彩和照明来营造宾馆空间的氛围7.2 教学内容色彩理论: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心理、色彩搭配等照明理论:照明的基本概念、照明效果、照明设计原则等色彩和照明在宾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如何通过色彩和照明来提升空间氛围、增强功能区、突出装饰元素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色彩和照明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展示色彩和照明的具体应用实验室实践:学生亲自进行色彩和照明的实验,体验效果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检验对色彩和照明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份色彩和照明设计方案,检验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第八章:宾馆空间设计的可持续性8.1 学习目标理解可持续性在宾馆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习可持续性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如何在宾馆空间设计中实现可持续性目标8.2 教学内容可持续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生态性、节能性、环保性等可持续性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如使用环保材料、节能照明、绿色通风等可持续性设计在宾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如何通过设计来实现节能、环保和生态的目标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可持续性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展示可持续性设计的具体应用实地考察:学生亲自考察具有可持续性设计的宾馆空间,体验效果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检验对可持续性设计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份可持续性设计方案,检验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第九章:宾馆空间设计的经济性9.1 学习目标理解经济性在宾馆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习经济性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如何在宾馆空间设计中实现经济性目标9.2 教学内容经济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成本控制、投资回报等经济性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如合理预算、优化设计方案等经济性设计在宾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如何通过设计来实现成本控制和投资回报的目标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经济性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展示经济性设计的具体应用模拟练习:学生亲自进行经济性设计的模拟练习,体验效果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检验对经济性设计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份经济性设计方案,检验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第十章:宾馆空间设计的评估与优化10.1 学习目标理解评估和优化在宾馆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习评估和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如何在宾馆空间设计中实现评估和优化的目标10.2 教学内容评估和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用户满意度、功能完善等评估和优化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如用户调研、功能测试等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四章中的“教学内容”部分,介绍了宾馆空间设计的概念、原则、流程与关键要素。

环境设计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环境设计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环境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室内外环境设计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环境设计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环境设计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设计的认识和理解。

二、讲授新课1. 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介绍环境设计的定义、范围和分类。

- 讲解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和谐、实用、美观、安全等。

2. 环境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介绍环境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等。

- 讲解环境设计的方法,如手绘、电脑绘图、模型制作等。

3. 环境设计的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环境设计案例,如室内外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

- 分析案例中的设计亮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设计项目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等环节。

3. 学生汇报实践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就环境设计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如环保材料的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等。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所选择的实践操作项目,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等。

2. 撰写一篇关于环境设计的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参与度、课堂纪律等。

2. 实践操作:学生的设计方案、施工图绘制等成果。

3. 小组讨论: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发言质量等。

环境生态保护美术教案设计

环境生态保护美术教案设计

环境保护美术教案保护环境的撕纸画一、引入纸是人类的好朋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如(让学生回答):书、本、报纸、挂历等。

提问:造纸对环境有影响吗?有什么样的影响?为了了解造纸业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现代人是如何造纸的:二、纸的制作过程及其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1、纸的发明:西汉蔡伦步骤:(1). 一是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物:树皮、麻头、旧布、渔网等,用水浸泡,剥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

(2). 二是掺入辅料,制成纸浆。

(3). 三是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2、现代造纸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植物纤维,如木材制浆:在原料中加入一些化学药品等进行蒸煮;或者将原料直接用机械打碎、研磨;然后洗涤,去除不必要成分,保留纤维,制成浆料;再加入药剂进行漂白。

造纸:把浆料用网格捞起,脱水压榨干燥,最后整理城纸。

3、造纸对环境的影响造纸的环境污染与危害:首先,树木被大量砍伐另外,造纸工业排放的一些固体废物如腐烂浆料、浆渣、树皮、碎木片、草根、煤灰渣等,占用场地,发酵变质,放出臭气,下雨时还会流出毒臭水,污染地面和地下水源。

生产过程中锅炉燃煤产生的废气和烟尘及机械的噪声也影响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健康。

造纸工业是世界上六大污染工业之一。

三、我们该怎么做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能做什么呢?不用纸行不行?答:不行所以尽我所能,节约用纸,对纸进行重复利用,就是对环境的保护。

以下介绍一种用废旧纸制作的艺术品——撕纸画。

四、撕纸画撕纸画时中国一种民间流行的艺术创作形式,利用五颜六色的旧挂历纸和各种废纸等撕成。

它比用彩色笔作画更加自由、随意,简便易行,更加生动、自然,更能体现作者率真的天性。

欣赏几别人的撕纸画作品。

撕纸画很简单,就是用指头代替剪刀,把彩色纸撕碎变成颜料,然后我的手指就成了画笔。

一般都是别人作为废品的东西,到我这里它就变成了宝贝。

环境艺术设计教案

环境艺术设计教案

环境艺术设计教案第一章:环境艺术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教学内容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和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和内涵,引导学生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环境艺术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第二章: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要素让学生掌握各个要素的设计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运用各个要素进行环境艺术设计2.2 教学内容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要素:空间、色彩、材质、形态、光影各个要素的设计方法和技巧运用各个要素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案例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要素,引导学生理解各个要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让学生掌握各个要素的设计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环境艺术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各个要素进行设计第三章:环境艺术设计的流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流程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各个步骤的设计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环境艺术设计项目3.2 教学内容环境艺术设计的流程和步骤:调研、分析、设计、实施、评估各个步骤的设计方法和技巧独立完成环境艺术设计项目的实践案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流程和步骤,引导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让学生掌握各个步骤的设计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环境艺术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独立完成项目第四章: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领域和应用范围让学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将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到实际项目中4.2 教学内容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领域和应用范围:城市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实践的技巧和方法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领域和应用范围,引导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让学生掌握实践的技巧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环境艺术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第五章: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与趋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方法和趋势让学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创新的理念和技巧让学生能够预测和引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5.2 教学内容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方法和趋势:跨界合作、可持续发展、科技应用、个性化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创新的理念和技巧预测和引领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方向的实践案例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方法和趋势,引导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实践,让学生掌握创新的理念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预测和引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第六章:环境艺术设计的材料与工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和工艺让学生掌握材料和工艺的选择方法和应用技巧让学生能够根据设计需求合理选择材料和工艺6.2 教学内容环境艺术设计中常用的材料:金属、木材、石材、玻璃、塑料等环境艺术设计中常用的工艺:雕刻、铸造、焊接、打磨、涂装等材料和工艺的选择方法与应用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艺术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和工艺,引导学生了解材料和工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材料和工艺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选择方法与应用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环境艺术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设计需求合理选择材料和工艺第七章:环境艺术设计的案例分析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典环境艺术设计案例的背景和设计理念让学生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提升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力7.2 教学内容经典环境艺术设计案例:城市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的实践操作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经典环境艺术设计案例的背景和设计理念,引导学生了解案例的重要性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讨论,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提升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力第八章:环境艺术设计的批判性思维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环境艺术设计8.2 教学内容环境艺术设计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案例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艺术设计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批判性思维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环境艺术设计批判性思维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第九章:环境艺术设计的职业规划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职业前景和发展趋势让学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9.2 教学内容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职业前景和发展趋势环境艺术设计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技巧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的实践案例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职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职业规划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环境艺术设计职业规划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第十章: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实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综合实践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运用综合实践提升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力10.2 教学内容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实践的重要性综合实践的方法和技巧运用综合实践提升环境艺术设计能力的实践案例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实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综合实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实践的操作,让学生掌握综合实践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综合实践提升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基础理论教学:这部分内容涵盖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要素、流程、实践领域和应用范围,以及创新趋势。

现代环境艺术教案

现代环境艺术教案

现代环境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环境艺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现代环境艺术的核心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实践提高其艺术表现水平;4.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环境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环境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作品;3.环境艺术的核心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4.环境艺术的创作过程和方法;5.环境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环境艺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特点,深入分析代表性作品,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实践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尝试环境艺术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3.对话式教学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促进思想的碰撞和创新。

四、教学准备1.课堂教具:投影仪、电脑;2.环境艺术相关的课件、视频或图片素材;3.创作工具和材料如纸张、绘画工具、模型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境艺术的概念和特点1.导入:通过展示现代环境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介绍环境艺术的定义和特点,解释环境艺术与传统艺术的不同之处;3.分析讨论环境艺术的基本特征,如参与性、媒体多样性等。

第二课时:环境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作品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历程;2.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介绍和分析环境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如克里斯汀的《阳光海滩》、基米奇的《永恒剧院》等。

第三课时:环境艺术的核心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1.引导学生思考环境艺术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如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2.通过分析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

第四课时:环境艺术的创作过程和方法1.分组讨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表达方式;2.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艺术创作实践,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媒介进行创作;3.学生分组展示和讨论创作成果。

第五课时:环境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1.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分析环境艺术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2.讨论环境艺术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变革的推进作用;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象征性设计符号
这种符号与它所指涉的对象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一种人为的约定俗成的关系所构成。如故宫、天坛建筑中以圆象征天,以方象征地。
本章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空间的关系,尺度,比例关系,韵律的运用等基础知识,先通过理论的讲解,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最后通过实际训练,让学生从印象的感知,到清晰的画面,最后到深刻的认识。为后面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韵律美形式和规律在空间构成和创造中的运用是极为广泛、普遍的。(山波剧院)
(六)比例与尺度
比例则是指一个部分与另外一个部分或整体之间的适宜或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可能仅仅是重要性大小的关系,也是数量大小和级别高低的关系。在决定事物的比例时,设计者通常有一个选择范围,有些是通过材料的性质,或通过空间要素的应力方式及事物的构成方式呈现给我们的。
第三节 环境符号,语言
一、环境符号的分类
1.图像性设计符号
这是一种直觉性符号,它是通过模拟对象的造型而构成的。例如中国古建筑中具象的"云龙"纹饰。具象的门式,窗式,乃至脸谱画住宅、壁画、雕塑等都属于图像性符号或复合体。
2.指示性设计符号
与指示对象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如门的形象成为了入口的指示,表征着出入活动的意义。
细实线一般包括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折断线和波浪线,线宽一般取—。
规定用不同的线型绘制图纸,每一种线型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其种类一般有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折断线和波浪线等。
(4)方向渐变
在一个平面上左右旋转一个形,或在三维空间内前后旋转一个形,同时保持其形状不变,其效果是方向上的变化。
(5)比例的渐变
在渐变的柜架中缩小或放大部分要素。(德国新国会大厦)
(四)主从与重点
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每一要素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和所处的地位,都会影响到整个的统一性。倘若所有要素都竞相突出自己或者同处同等地位、不分主次都会影响整体的完整统一性。因此,为了达到统一,应处理好主次关系以把作为主体的大体量要素置于突出地位,而把其他次要素从属于主体,这样就可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具体的空间组织中,其空间的艺术处理时必须的,但还是要在充分利用功能的原则和特点下突出其中重点的空间为中心(斯图加特火车站)。
3.在一个已知的建筑立面上配上门,窗,使其立面形式具有韵律美。
辅导计划
课堂讲解演练引导学生思考,课后学生以作业来进行巩固加深。
课题/项目
/任务
第三章 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基础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相应的设计表现技能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设计的基本素养,具备能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的基本素质。
1. 图纸幅面、格式和标题栏
手绘制图所用的纸,以质地坚实,橡皮擦试不易起毛,上墨线时不浸渗开的白纸为宜。
纸幅面根据需要和有关制图标准,可选用大小不等的几种规格尺寸。
图纸要应用墨线(宽1mm)构框,一般宜横式使用,必要时也可立式使用。
标题栏的位置位于图框的右下脚,其格式、尺寸及各项内容,在国家建筑制图标准中有规定,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制图作业标题栏建议采用这种格式和尺寸。
2.渐变
渐变通常用于在构图内创造逐渐变大变多的手法。这些形通常按规则间距排列,也可以按照增加或较小的密度来排列。渐变也指一个形在形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置、方向或比例系统上的转换。
(1)形状的渐变
形在内部和外部的逐步变化。
(2)尺度的渐变(膨胀)
形的放大或缩小。
(3)位置的渐变
在重复的空间里,活动的结构线拦截或部分切断形。
天花造型的弧形体群组和地面弧形排列的坐椅交相辉映,使该空间的形调得到了很好的统一。统一也是一种秩序,是秩序、有机、和谐统一完整的,一般来说统一和秩序是绝对的,变化是相对的。
在具体的设计中,常常使用一种形调、色调的手段得到较好的的统一效果,或者以简洁明确的一两种几何形来做基调变化也能获得严格的制约关系。如我国的天坛、埃及的金字塔,近代的大型体育馆等等均是采用了上述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而构成的,从而达到了高度完整和统一的美感。
(五)韵律与节奏
特点是由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并从中体现出的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具有的韵律美感和节奏美感,犹如音乐旋律中音调起伏的节奏感。在自然界中许多事物或现象,也是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并激发人的美感的,如简单的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就会激发一起圈圈的波纹由中心向四外散,从而产生了一种富有韵律和节奏的美感。人们根据这种美的规律创造了许许多多具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美的形式韵律美。
课题/项目
/任务
第一章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能力目标
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基本范畴,行业的相关领域有一定的了解,认知。
知识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该课程有整体的认知,了解,产生学习兴趣。
素质目标
具有专业基本的认知,常识。
重 点
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原则
难 点
环境艺术的构成要素
教学方法
讲授+实践
课 时
着名建筑家拉斯姆森在《体验建筑》书中形象地描述了比例和尺度在实际空间中的意义和感觉。任何物体,不论呈何种形状,都必然存在着三个方向长、宽、高的度量,比例所研究的就是这三个方向度量之间的关系问题。所谓推敲比例,就是指通过反复比较而寻求出这三者之间最理想的关系。
一切造型艺术,都存在着比例关系是否和谐的问题,和谐的比例可以引发人的美感。公元前六世纪,希腊曾有一个哲学流派为毕达哥斯拉学派,在这个学派看来,万物最基本的因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一切现象。他们不仅用这个原则来观察宇宙万物,而且还进一步用来探索美学中存在的各种现象。他们认为美就是和谐,并首先从数学和声学的观点出发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认为节奏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强弱各种不同音调按照一定数量上的比例组成的。毕达哥斯拉学派还把音乐中和谐的道理推广到建筑、雕塑等造型艺术中去,探索什么样的数量比例关系才能产生美的效果,着名的“黄金分割”就是由这个学派提出来的。如图所示,雅典帕蒂农神庙的正立面在划分比例时运用了黄金分割率。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将学生分组到市区商业步行街体验调研,观察沿街建筑与街道空间视觉吸引力是如何构成的调研商业步行街空间序列如何进行动线设计,用图文分析说明。
2.细心体验你真实的家居空间,测出门、窗、地面、顶面、墙、楼梯及踏步、阳台的尺度,然后想像一下,如果把其中一部分的尺度改变一下,如把门变高、变宽或窄,会使人产生何种感觉,是否影响人的行为模式。
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的设计素养和设计思维能力,为专业课和设计创作活动奠定基础
重 点
空间的处理,设计的形式规律
难 点
空间的处理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实践训练
课 时
8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评 价
第一节 环境与空间
一.空间的概念
空间从心里学上讲,是由物体与感觉到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
环境空间设计实际上就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需要,使用某些实体要素,在原“空间”中限定出一部分新的使用空间的过程。
二、空间的分类
1.从使用性质上分
(1)公共空间 (2)私密空间 (3)半公共空间
2.从边界形态上分
(1)封闭空间 (2)开敞空间 (3)过渡空间
3.从空间态势上分
(1)动态空间 (2)静态空间 (3)流动空间
4.从结构特征上分
(1)单一空间 (2)符合空间
5.从空间的感觉上分
(1)肯定空间 (2)模糊空间 (3)虚拟空间
的拱肋结构
工程技术与材料
框架结构
现代建筑 网架结构
的结构体 悬索结构
系 薄壳结构
充气结构
本章节主要是通过理论介绍,图形结合认识环境设计的基本内容,环境设计的范畴,对专业有基本的认知。
图形记忆、推理等基本能力是环境形式创造的基础,因而对建筑形式表现特征的记忆和联想是课程训练的重要内容。本教学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全面提高把握整体、刻画细节和丰富想象力三方面的能力。
(二)对称与均衡
1.对称
对称是一种控制重复图形在构图中位置和方向的特殊规律。对称形体若划分成全等组成的数量所决定,如图所示。
2.均衡
是指通过对空间构图要素的安排达到视觉上动态或静态的稳定感。均衡可以通过对称,非对称或中性配置实现。在视觉上改变构图形状、质感、颜色、明暗配合和或样等都可以达到均衡。同样的形状和空间。相对一个公共轴或中心点对等分布,称为对称均衡;不同数量和特征 元素在平衡点两边达到视觉重量上的平衡,称为非对称均衡,也称动态的平衡;消极的,缺乏重点或对比的平衡称为中性平衡, 以偶然性和模糊性为特点,如图所示。
4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评 价
讲授
第一节 环境艺术的基本内涵
一、环境的基本概念
人类生活的环境,其概念的涵盖范围非常大。行为学上的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一般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环境艺术的特征
1.环境艺术是多层面的有机统一的实用艺术
2.环境艺术是多学科融合的系统艺术
2、设计中,于空间的审美十分关键。
3、设计中形式的变现是设计美感的重要体现。
4、技术是建筑环境空间的保障系统。
5、注重几者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地理环境
东方传统木构造
一、风格与流派形成 人类文化传承
与演变的条件
西方传统石构造
中国式木结构
系、斗拱结
古代建筑构
的结构体
罗马的拱券结
构、哥特教堂
重 点
制图的基础知识,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
难 点
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