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学生是一门艺术
批评是一门艺术

4 群 攻式 。 即 一 个 学 生 犯 错 , 师 让 全 班 同学 . 教 批评 他 。 由于不 同的学 生 有 着不 同 的个性 特 点 , 因此 , 根 据学 生不 同的个性 特 点 , 取 相应 的批 评 方式 , 采 就显 然迫 切 而重要 。一般来 说 , 这些 批评 方式 主要 有 : 1 疏导 式。 这里 主要 是 指 心 理疏 导 。 因为 健康 . 的心 理是 形成 健 全 人格 的基 础 。现 代教 育 越 来 越重
维普资讯
20 0 6年 3月 第2 2卷 第 2期
江苏 教育 学 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un l f ins ntueo d ct n( oi ce c ) o ra o a guIsi t f u ai S ca S i e J t E o l n
的 。一般 而 言 , 人们 总 是 不 愿 听 到 别 人 对 自 己 的批
评, 青少 年 学 生 更 是 如 此 。但 若 教 一 邑 究 批 评 的 I 讲 方式 , 注意批 评 的方 法 , 一 把 钥 匙 开 一 把 锁 ” 实 践 “ ,
证 明是 能 收到较 好 教育 效果 的 。
才 能 收 到 事 半 功 倍之 效 。
[ 关键词 ] 批评 ; 教师 ; 学生 [ 中图分类号 ] G 4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19 ( 06 0 0 2 0 6 1 6 6 2 0 ) 2— 13— 2
俗语 说 : 忠 言逆 耳利 于行 ” “ 。对 中学 生而 言 , 他 们 在成 长道路 上 犯些 这 样 或那 样 的错 误 是 不 可避 免
求, 另一 方 面 又不 能 一 下 子 从 对 长 辈 的依 赖 中走 出
注重批评艺术优化教育效果论文

注重批评艺术优化教育效果【摘要】批评,和表扬一样,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如果用之得当,能促进学生认识并改正缺点、错误,有效地把他们引导到学校和社会所要求的轨道,反之,则不但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导致教育的失败。
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十分重视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务必讲求批评的艺术。
【关键词】学生教育,批评,作用,艺术,运用方法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
”读罢产生了心里共鸣。
确实如此,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
批评学生也是一门艺术,我们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并把握好以下几点:1.批评要饱含着关爱“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饱含着对学生的爱。
教师只有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为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
比如,看到学生在教室的走廊上玩篮球,打破了窗户的玻璃,还差点打到了同学,如果此时教师不问具体情况,张口就训斥学生:“你总是违反校规校纪,做事莽撞,惹是生非!”这种斥责式的批评,学生一般难以接受。
如果此时换一种方式,对学生说:“教室的走廊上场地小,玩球很危险,不但容易伤到别人,同时也容易伤到自己,还会给同学的行走带来不便,你课间喜欢运动是好事,老师希望你选一个能尽情玩又不会有太大危险的地方,好吗?”这样,被批评的同学会认为教师完全是为自己和同学的安全考虑,自然会主动承认并改正错误。
2.批评要蕴含着尊重处在初中年龄段的学生,他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
教师在批评中应注意把握批评的尺度,才能收到批评的效果,反之,不仅没有效果,甚至会激化师生的矛盾。
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不同性格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指课堂上或课堂下),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不能随心所欲和信口开河,尤其不宜在大庭广众的课堂上和异性面前指名道姓批评学生,令其尴尬和难堪。
批评学生是一门艺术

黑龙江省讷 河市同义镇 中心学校
摘要 :批评 要讲策略 。 是 一门艺术 。要学会宽容、尊重、对症下药。 关键 词 : 批评 学 生 艺术
过 。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 。 二、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 。对症下药。
批评是一 门艺术 ,既要批评 了学生的错误,又要保护好学生 的
自尊心 。如果力度不够 ,轻描淡写 ,学生就会敷衍塞责 ,达不 到教 育 的目的;如果语言或行为过重 ,就会伤害学生 的 自 尊心 ,影 响学 生 的个性发展 。要想真பைடு நூலகம்起到教育效果 ,必须要充分 的了解学 生的
性格特征 ,从细微之处去找到他 的情感共 鸣之处 ,再对症 下药 ,分
析利害和可能的后果 。注意老师 的态度一定要亲切而真诚 ,切不 可 让学生觉得你对他有成见、看不上他 ,不然,一定会 产生抵触情绪 。 三、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宽容 。给他们改过的机 会。 在休斯顿与火箭 队的一场 比赛 中,有一 名主 力队员因为迷 恋赛 车迟迟未到 。迟 到是体育 比赛 的大 忌。在赛场 已经进行 到三十 分钟 时 ,该队员才匆匆赶到 。主教练范凡迪把他带到会议室 ,表情严肃 的说: “ 我知道你迟 到的原 因, 你现在怎样用百分百的努 力打好 下一 场球才是你的道歉 ” 。 接下来在休斯顿火箭队对底特律活塞队的激 烈 比赛中 ,该队员 以 2 2 分 2 O 个篮板分的成绩使火箭队获得了关键的 比分, 最后 终于 以 8 6 : 8 0战胜 了底特律活塞队 , 赢得 了比赛 的胜利 。 这位迟到者就是姚 明。主教练范甘迪 的批评是最成功 的,他没有对 姚 明大喊大叫 ,也没用其他惩罚方式 ,而是让他通过全力拼搏获得 比分,夺取 比赛 的胜利来弥补 自己的过失 。队员只有全力 以赴 的在 球场中拼搏,才 会使心理得到些安慰 。我觉得这才是批评 的艺术 。
指点迷津 启迪心智

指点迷津启迪心智【摘要】批评不仅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爱的艺术。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的一贯主张是多鼓励少埋怨,多表扬少批评,但“人非圣贤,熟能无过。
”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还能用表扬来蒙蔽他们的过错吗?这样下去的结果还会好吗?其实,批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老师批评学生,是为了唤起学生的警觉,限制和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并使之及时纠正,从而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常规方法”。
艺术的批评教育,不仅能指点迷津,更能启迪心智。
【关键词】教育;批评;方法;艺术班主任表扬学生,这是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班主任乐意做,学生乐意听,可真谓“你情我愿”。
但是,小学生活泼、顽皮,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不同,经历不同,所受到社会、家庭的影响不同,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再加上班主任扮演的角色具有多重性:是老师,要传道、授业、解惑;是保姆,,要知冷知热;是保健医生,学生身体不适,你得忙碌……所以,班主任批评学生也是家常便饭。
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做为表扬的辅助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促使学生自觉认识缺点,改正错误。
如果运用不当,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更重要的是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看今日的教育和学生,我觉得教师批评学生是很为难的。
首先,生活在新形势下的孩子自尊心较强,身边萦绕着太多的赞美之声,他们不愿意接受批评;其次,批评,不是表扬,他给受批评者带来的是心理上的不情愿和不愉快。
第三,回顾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发现,受批评厉害的几乎都是违犯校规校纪的“惯犯”。
他们基本上是说一回不改,说两回不听,说三回不服的屡教不改型。
面对这样的学生,叫我们当班主任的如何不头痛,又怎么能够做到和颜悦色呢?第四,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你说,在上课中,一个“惯犯” 他扰乱了课堂纪律,老师打吧,不行,那叫体罚,犯法;叫他站起来吧,也不行,那叫变相体罚;赶他出教室吧,更不行,那叫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
谈批评学生的艺术

里 , 应该选 择人 少 、 围环 境悠 静 、 够让 人心 情愉 悦 的场 所进 而 周 能
行 , 样体 现 了教 师对于学 生 的人格 的尊重 , 这 学生 对于老 师的批评 也 容易 接受 。 人和 ” “ 即需要老 师 以商量 问题的 态度 , 批评 的信息 把
传 递给 学 生 , 学生 交谈 时 , 与 平心 静气 , 创造 一 种 宽松 、 快 的气 愉
会 让学 生感 到更加 不好 意 思 ; 学生 在黑 板上 写 了一 行字 。 了 。 歪 一 边高, 一边 低 , 满以 为老师会说 让他 注意 , 以后把 字写正 点 , 你却 而 大 加赞赏他 的 书法富 有诗意 :一行 白鹭上 青天 ……”这 一幽默 式 “ 的批评 更 能给他 们 留下深刻 印象 。
程 中, 用 富有哲理 的故事 、 使 有趣 的双 关语 、 象的 比喻 、 形 诙谐 的发
批评学生艺术

试论批评学生的艺术批评教育学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求教师讲究科学性,也要求讲究艺术性。
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是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
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
但事物总是辩证的。
“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
可“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若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产生。
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
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
一、批评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和信任,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
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
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
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如果批评的时候没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是表情呆板、态度生硬、语言过激,再加上盛气凌人的气势,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压力,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
适当批评,实际上是为学生创造自我认识、自我放松、自我行为调节、自我教育的空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批评要对事不对人不恰当的批评教育会产生副作用,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及时发现学生的缺点与不足,予以制止并帮助其改正,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个必可少的环节。
但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能让学生乐意接受,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教育效果,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方式主要有:1、一针见血式。
部分学生犯了错误很难自我认识,而且性情固执,不愿意认识和改正错误。
对这类学生的批评,不要含糊其辞,应把错误直截了当的指出来,使批评富于针对性,从而达到快速教育的目的。
2、启发暗示式。
对于不易接受“一针见血”式批评且缺点错误又不十分严重的学生,应该采取启发、暗示、诱导的方式,用委婉的言语达到批评的目的。
3、点到为止式。
对于自尊心很强、自觉性和悟性较高的学生,批评尽量不用激烈的言辞,也不能喋喋不休,只须指出问题,指出危害性,点到为止。
4、鼓励批评式。
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宜通过鼓励达到批评的目的,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足,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5、春风化雨式。
通过促膝谈心,在双向交流中,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批评。
此法回避了大庭广众面前对学生的批评,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意识。
在谈话中,教师应表情自然、态度温和、富有人情味,应说理充分、语言确切、恰如其分,不夸张、不上纲、不讽刺、不挖苦,当然也要不护短,教育要深刻。
虽不声色俱厉,却能触及心灵。
6、幽默风趣式。
批评学生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用富有趣味、令人发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言语,来引发学生的深思,激发起深深的内疚和进取的驱动力。
在轻松的气氛或笑声中,从幽默含蓄的批评中,让学生知错明理、自我谴责。
当然,幽默含蓄不等于讽刺挖苦,应该让学生在幽默的交谈中体验到教师的爱。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批评学生的艺术“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需及时表扬,也需要及时批评。
在批评中,教师要明确批评学生的目的,要讲究艺术,视批评为学生成长中的一剂良药。
1、先表扬后批评:在批评前,教师要找到犯错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再指出其问题.这样,犯错学生往往易于接受批评。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批评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教师要以关爱学生的目的出发,对学生要和蔼可亲,语气温和;要平等商讨,消除对抗;要正确引导,多加鼓励和希望;要注意语言分寸,留有余地;要换位思考,切忌讽刺挖苦,枉下结论。
3、刚柔相济,把握火候:教师要准确掌握犯错学生的个性和错误的性质,恰当地选择批评时犯错学生的态度。
如果犯错学生是无理取闹,明知顾犯,屡犯不改,不妨采取先严厉的批评,这样能“杀一儆百”,然后讲清道理,最后和颜悦色地提出希望,这种方法容易被犯错学生接受。
4、要注意犯错学生的情感变化,批评要适时适度。
在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犯错学生的态度和心理变化,要根据其态度与心理变化而适时调整批评的策略,不能将准备好的方式、方法和语言一成不变地进行下去。
要以变应变,灵活准确地把握批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批评取得最佳效果。
5、要注意批语的语言艺术:同样的批评,语言的艺术风格不同。
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的。
教师在批评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风趣的批评语言能给犯错的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心理氛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风趣幽默的批评语言艺术其实是取难掌握的,这不但需要教师要以事实为基础,还需要教师要把握运用的恰当时机,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教师要有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
总之,批评学生的艺术远比表扬学生的方法难以掌握,因此,批评学生一定要适事、适人、适时、适度、适情。
在批评学生前,一定要冷静,压住自己的脾气,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场合,讲究批评的艺术,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批评有法,而无定法,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探讨的教育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评学生是一门艺术
摘要:批评要讲策略,是一门艺术,要学会宽容、尊重、对症下药。
关键词:批评学生艺术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学生就像一颗小树,朝气蓬勃,枝繁叶茂。
但总有一两只枝“旁逸斜出”,如果不及时修剪,渐渐地会影响到整株树的美观,甚至会影响到最后成材。
所以批评教育学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批评和表扬同等重要。
如果说表扬是加油站,那么批评就是防疫站。
恰当的批评,能使学生扬长补短,及时意识到思想和行为的不足和偏差之处,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起到重大的作用。
但是不恰当的批评方式,不恰当的态度,或者不恰当的时机,都会影响批评的效果,甚至会激化问题,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会导致不良后果,那么,怎样才能使批评更加有效呢?一、改变批评策略,让学生在表扬中受到批评,得到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在当帕普雷什中学校长时,校园里种了好多玫瑰花,其中有一朵最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学生来看,一天早上,他在校园里散步,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摘那朵玫瑰花,他很想知道为什么,他俯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她想给她病重的奶奶看,看过后再把花送回来。
”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批评小女孩,反而又奖励了小女孩两朵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励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
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给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我想,这个小女孩再也不会摘花了,她知道花一摘下来就会很快枯萎。
但是她的爱心却得到了很好地保护。
我记得还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的时侯,有一天,他看到一名学生用砖头砸向别人,忙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批评。
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违纪学生已在等候。
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
’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说明你很尊敬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陶先生又说:‘根据我的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
’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
这时男生哭着低下了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应该结束了。
”陶行知用他对学生的爱非常艺术的批评了学生,使学生自己发觉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教育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告诉我们,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如果疾言厉色的批评,只能表面上制造声势,暂时起到震慑作用,并不能让学生从心里认同,并彻底改变错误想法。
要想起到根本性的改变,必须让学生服你、信你,才会愿意接受你的教育批评。
亲其师信其道。
不要认为,只有给以必要的惩戒,才会知错改错。
那些犯了法的人,他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做人的许多权利,受到的惩罚够重的了,可屡罚屡犯的还在少数吗?学生作业不写,批评完之后还是不写的也大有人在。
犯错是学生的天性,不能一犯错就罚,就训斥,至于其他过激做法就更不可取了。
如果能坐下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平心静气的考虑问题,先去欣赏他,喜欢他,再设法理解学生的想法,那么,自然而然的犯错误的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期望、关心,会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样的改正不只是口头上的应付,而是真心悔过。
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对症下药。
批评是一门艺术,既要批评了学生的错误,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如果力度不够,轻描淡写,学生就会敷衍塞责,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如果语言或行为过重,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想真正起到教育效果,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从细微之处去找到他的情感共鸣之处,再对症下药,分析利害和可能的后果。
注意老师的态度一定要亲切而真诚,切不可让学生觉得你对他有成见、看不上他,不然,一定会产生抵触情绪。
三、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宽容,给他们改过的机会。
在休斯顿与火箭队的一场比赛中,有一名主力队员因为迷恋赛车迟迟未到。
迟到是体育比赛的大忌。
在赛场已经进行到三十分钟时,该队员才匆匆赶到。
主教练范凡迪把他带到会议室,表情严肃的说:“我知道你迟到的原因,你现在怎样用百分百的努力打好下一场球才是你的道歉”。
接下来在休斯顿火箭队对底特律活塞队的激烈比赛中,该队员以22分20个篮板分的成绩使火箭队获得了关键的比分,最后终于以86:80战胜了底特律活塞队,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这位迟到者就是姚明。
主教练范甘迪的批评是最成功的,他没有对姚明大喊大叫,也没用其他惩罚方式,而是让他通过全力拼搏获得比分,夺取比赛的胜利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队员只有全力以赴的在球场中拼搏,才会使心理得到些安慰。
我觉得这才是批评的艺术。
陶行知先生一直主张仁爱教育,他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尊重学生才会批评学生。
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经常淘气捣蛋的学生更要努力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差生时,一定要冷静沉着。
如果我们把指责、气愤、抱怨,换成鼓励、表扬、激励一定会是另一番情景。
总之,教师既要有一套教育教学的真实本事,又要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有效策略。
面对犯错的学生,给一个真诚的微笑,给一个善意的眼神,做一个轻轻的拍拍肩膀的动作,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批评真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