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蒲军校
出身黄埔军校的9位共和国名将

出身黄埔军校的9位共和国名将黄埔军校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军事学校。
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日后成了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
共和国元帅:徐向前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一个农民家庭。
他一生说山西话,爱吃山西饭,平生没有官气,平常话不多,生活简朴,不讲究吃穿,给人的印象比较“土气”,人称“布衣元帅”。
这位“布衣元帅”的革命生涯就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
1924年4月,徐向前从上海报考黄埔军校,5月初到广州入学,编入第一期第一队。
6月16日,学校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
孙中山亲自主持开学典礼,并作演讲。
他说:“……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一个革命军人要有舍身精神,要不怕死。
”孙中山先生一席话,徐向前深以为然,牢牢记在心中。
从此他正式成为一名革命军人。
军校的学习生活严格紧张。
每天天还没亮,学员们就起床出操,穿衣服、打绑腿,紧急集合要在三分钟内完成。
操场紧靠珠江口,江水涨潮时,操场上的水漫过了学员的脚面,还照样出操。
课程分为政治教育和军事课两大类。
在这里,徐向前第一次接触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不过他“还分不清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区别”。
在同宿舍的蒋先云的影响下,徐向前积极地参加“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活动,接受共产主义的宣传教育,同国民党右派和“孙文主义学会”中的反共分子进行斗争。
在军校的学生中,徐向前学习努力,但寡言少语,喜欢静静地看书、思考,被看成是一个腼腆的青年。
校长蒋介石每月要找十几个学生当面测试和谈话,从学生中网罗人才。
一天,轮到徐向前了,他被叫进去,对话是这样的:问叫什么名字,答曰徐象谦;问是什么地方人,答曰山西五台县人;问在家干过什么,答曰当过教员……一问一搭,机械刻板。
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校长没看中眼前这个腼腆语讷的山西青年,更不会料到若干年之后这个学员会成为威震中国的著名革命军事将领。
黄埔军校课程设置

黄埔军校课程设置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军事学校,也是中国国民党军事教育的主要机构。
它的创建不仅为中国军事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具有前瞻性的。
首先,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学员们在接受军事课程的同时,还要参与实地演习和实战训练,以提高战斗力和实战能力。
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学员们在完成学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实际作战环境,胜任各种军事任务。
其次,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学员们在接受军事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学习革命传统和理论,了解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意识。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使学员们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责任感,能够忠诚于党和国家,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
此外,黄埔军校还注重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军事技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外,学员们还要接受文化、体育、外语等方面的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这种全面培养的教学理念,使学员们不仅能够在军事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能够在其他领域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的来说,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是非常科学和全面的。
它不仅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还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同时还注重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学员的能力和素质。
这种课程设置理念,为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为中国军事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黄埔军校能够继续秉承这种优良传统,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分校简介

黄埔军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分校简介
王玲
【期刊名称】《民国档案》
【年(卷),期】1990()3
【摘要】黄埔军校于1924年6月16日在广洲黄埔长洲岛正式开学。
自1925年3月至1947年3月共开办了十二所分校,毕业学员生约17万余人,其中女生1100余人。
以下按各分校成立的时间简介其历史发展。
一潮州分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是黄埔军校开办的第一所分校,创办于1925年3月,是为给随同第一次东征的军校第2期学生补习课程而开设的。
1925年5月23日分校即停办。
【总页数】7页(P116-121)
【关键词】军官学校;军事政治学;政治部;训练班;黄埔军校;副主任;分校;副校长;毕业学员;毕业学生
【作者】王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8
【相关文献】
1.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始末 [J], 吴明堂
2.我收藏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昌分校同学录 [J], 于岳;
3.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湘籍女兵事略——为纪念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创办90
周年撰文 [J], 陈予欢;
4.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抗战期间在黔办学二三事 [J], 高林;
5.山村里的军校课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在贵州平寨办学侧记 [J], 苏伯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浦军校课件ppt

重要事件
黄埔军校在创立和发展过 程中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 ,如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等。
主要贡献
培养人才
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 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 了重要贡献。
推动军事现代化
黄埔军校引进西方先进的 军事理念和制度,推动了 中国军事的现代化进程。
促进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为国共合作培养 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国共 两党的合作。
团结协作
总结词
黄浦军校课件中强调的团结协作精神,是黄浦精神的重要组 成部分。
详细描述
黄浦军校通过集体训练、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员的团结 协作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军事行动中至关重要,也是个人 和组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严谨求实
总结词
黄浦军校课件中强调的严谨求实精神,是黄浦精神的又一重要特质。
详细描述
社会名人
戴笠
01
黄埔军校学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
长。张灵甫02来自黄埔军校学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
谢晋元
03
黄埔军校学生,抗日英雄。
04
黄浦精神
爱国奉献
总结词
黄浦军校课件中强调的爱国奉献精神,是黄浦精神的基石。
详细描述
黄浦军校课件中,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向学员传递了爱国奉献的精神。 强调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黄浦军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
现代国防也需要注重纪律和团队精神,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03
实战化训练
黄浦军校注重实战化训练,认为只有在实战中才能真正提高部队的战斗
力。现代国防也需要注重实战化训练,提高军人的实战能力。
黄浦军校注重培养学员严谨求实的态度和精神,要求学员在训练和学习中严格遵 守纪律,追求真实、准确和高效。这种精神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 。
黄埔军校史料

黄埔军校史料
黄埔军校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军事学院,也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源地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黄埔军校的常见史料:
1. 《黄埔军校史》:这是黄埔军校的官方历史著作,由曾任黄埔军校校长的陈诚和程潜编撰而成,全面记录了黄埔军校的创建、发展和毛泽东等著名革命家在军校的教育工作。
2. 《黄埔军校校歌》:由黄埔军校教员杨铭编曲,陈毅和叶剑英填词的校歌,表达了革命军人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3.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中国革命烈士和政治家,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记录了这些学员的姓名和后续的活动经历。
4. 《毛泽东在黄埔军校的讲话和指示》:毛泽东在黄埔军校任教期间,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和指示,这些文献记录了毛泽东丰富的军事理论和对中国革命的思考。
5. 《黄埔军校教材》:黄埔军校为培养革命军人而编写的教材,包含了军事理论、政治教育、军事战术等方面的内容,深受当时学员的重视。
以上是黄埔军校常见的一些史料,这些史料不仅是研究黄埔军
校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对研究中国革命和中国军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的兴起和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黄埔军校的兴起和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黄埔军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名词,黄埔军校的产生标志着近代中国建军事业走向新的历史阶段,同时在国共合作的历史进程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黄埔军校的兴起及其在国共合作中的历史意义。
一、黄埔军校的兴起黄埔军校是中国革命时期的一所著名军事学院,它的创办者是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将军,成立于1924年,位于广东省黄埔镇。
黄埔军校在其创立之初,规定了三大基本任务,分别是培养拥护国民革命、熟悉军事及政治工作和掌握实际斗争的指挥。
黄埔军校的正式授课由前苏联教官任教,许多留学苏联的中国革命领袖也回到国内来任教。
黄埔军校的教育特点是“三大关口”,即军事教育、技术教育、政治教育。
在黄埔军校,学员们学到了革命理论、军事战术、篮球排球、电机制造以及自然地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学习期间,学员们要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的独立和发展进行奋斗。
随着学员们的不断壮大,黄埔军校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军事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这个理念和制度对近代中国的军事建设起到了相当的促进作用。
二、黄埔军校的国共合作意义黄埔军校的兴起恰逢国共两党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合作,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的作用也体现在了这段历史进程中。
1.新式军事力量的壮大在新式军事力量的壮大过程中,黄埔军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众多的革命家和军事家都是在黄埔军校学习的。
黄埔军校所培养的新式军事人才,不仅在国共两党联合抗外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联合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期间,黄埔军校培养的将士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军事力量。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冯玉祥、胡宗南、李宗仁等红军转入国军的部队,是黄埔军校的精英学员。
在战争中,黄埔军校的新式军事理论和实战指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3.中国革命思想的发展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思想的发展也有重要的贡献。
黄埔军校将领名录

黄埔軍校將領名錄第一期黄埔军校一期,1924年5月入学499人,11月底毕业,及格者456人。
由湘军讲武学堂合并到军校的158人及四川送来的20余人编成的第6队学生也归入第一期,因此毕业生实际为645人。
组成学生总队,邓演达为总队长,后严重接任。
全部分为4个队,均为步兵科。
除部分留军校外,大多数分配到新成立的教导团,其余派往海军、空军、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等任军事教官或从事政治工作。
在这一期里,有入学试和毕业试都考第一名的蒋先云,还有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在北伐中终以舍生忘死取义实践了“誓以我血浇灌革命之花”誓言的曹渊。
1924年6月★ 第一队[130人]王公亮1901-1972 四川叙永国民党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第六纵队中将司令官王尔琢1903-1928 湖南石门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王治歧1901-1985 甘肃天水国民党第五兵团中将副司令官王国相1900- 山西右玉国民党晋军新兵补训处副总队长王声聪1900-1925 海南文昌黄埔军校教导二团四连连长王逸常1896-1986 安徽六安共产党第一战区政治部少将副主任王泰吉1906-1934 陕西临潼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师长韦祖兴1901- 广西贵县国民党服务社会毛焕斌1904-1925 陕西三原国民党黄埔军校入伍生队副连长邓文仪1905-2001 湖南醴陵国民党国防部新闻局中将局长邓春华1900-1970 海南临高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部第三路中将副司令官石祖德1900-1972 浙江诸暨国民党第二十二兵团中将副司令官龙慕韩1898-1938 安徽怀宁国民党第八十五军第八十八师中将师长古谦1904- 广东茂名国民党服务社会甘达朝1900-1951 广东信宜国民党第三军第二十五师政治部主任田毅安1899- 陕西临潼国民党陕西全省党政军联合办公厅中将副主任丘宗武1899- 海南澄迈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南部防守区少将副司令白龙亭1899- 山西五台国民党冀察战区第五游击纵队少将司令官冯毅1900- 湖南湘乡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战地党政指导委员会少将总务处长冯剑飞1900- 贵州盘县国民党贵州省保安处少将处长帅伦1900-1926 江西铜鼓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第六团三营中校营长伍翔1901- 福建晋江国民党中央党部军队党务处少将副处长伍文生1899-1927 湖南耒阳共产党第二十军第一师第一团党代表印贞中1899-1937 浙江浦江国民党中统局军队党务处上校副处长邬与点1905- 湖北阳新国民党服务社会朱一鹏1900-192。
最全黄埔军校将领名录

最全黄埔軍校將領名錄黄埔軍校將領名錄(一)★★★★★★★★★★★★★★★第一期黄埔军校一期,1924年5月入学499人,11月底毕业,及格者456人。
由湘军讲武学堂合并到军校的158人及四川送来的20余人编成的第6队学生也归入第一期,因此毕业生实际为645人。
组成学生总队,邓演达为总队长,后严重接任。
全部分为4个队,均为步兵科。
除部分留军校外,大多数分配到新成立的教导团,其余派往海军、空军、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等任军事教官或从事政治工作。
在这一期里,有入学试和毕业试都考第一名的蒋先云,还有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在北伐中终以舍生忘死取义实践了“誓以我血浇灌革命之花”誓言的曹渊。
1924年6月★ 第一队[130人]王公亮1901-1972 四川叙永国民党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第六纵队中将司令官王尔琢1903-1928 湖南石门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王治歧1901-1985 甘肃天水国民党第五兵团中将副司令官王国相1900- 山西右玉国民党晋军新兵补训处副总队长王声聪1900-1925 海南文昌黄埔军校教导二团四连连长王逸常1896-1986 安徽六安共产党第一战区政治部少将副主任王泰吉1906-1934 陕西临潼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师长韦祖兴1901- 广西贵县国民党服务社会毛焕斌1904-1925 陕西三原国民党黄埔军校入伍生队副连长邓文仪1905-2001 湖南醴陵国民党国防部新闻局中将局长邓春华1900-1970 海南临高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部第三路中将副司令官石祖德1900-1972 浙江诸暨国民党第二十二兵团中将副司令官龙慕韩1898-1938 安徽怀宁国民党第八十五军第八十八师中将师长古谦1904- 广东茂名国民党服务社会甘达朝1900-1951 广东信宜国民党第三军第二十五师政治部主任田毅安1899- 陕西临潼国民党陕西全省党政军联合办公厅中将副主任丘宗武1899- 海南澄迈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南部防守区少将副司令白龙亭1899- 山西五台国民党冀察战区第五游击纵队少将司令官冯毅1900- 湖南湘乡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战地党政指导委员会少将总务处长冯剑飞1900- 贵州盘县国民党贵州省保安处少将处长帅伦1900-1926 江西铜鼓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第六团三营中校营长伍翔1901- 福建晋江国民党中央党部军队党务处少将副处长伍文生1899-1927 湖南耒阳共产党第二十军第一师第一团党代表印贞中1899-1937 浙江浦江国民党中统局军队党务处上校副处长邬与点1905- 湖北阳新国民党服务社会朱一鹏1900-1925 湖南湘乡黄埔军校教导二团区队长刘钊1900- 江苏奉贤国民党服务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蒲军校
黄蒲军校位于山恋起伏,四面环水的黄埔区长洲岛。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为培养军事干部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
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齐名,是世界著名四大军校之一。
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
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还聘请布留赫尔(1889―1938)等苏联红军将领为军事顾问。
早期的黄埔军校是革命的熔炉,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
当时,军校大门上贴着立场鲜明的校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孙中山勉励军校学生要立大志做革命军人,“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完成革命事业而奋斗。
黄埔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在民主革命时期,军人爱国的具体体现,就是投身革命、献身革命。
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现在军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军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东征烈士墓前临珠江,气势雄伟,有“小黄花岗”之称。
孙中山纪念堂,现辟为黄埔军校史料陈列室。
黄埔军校旧址和校史,生动地展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共同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
黄埔军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