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突触核蛋白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
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仅一 s y n的结 构 和 功 能
仪一s y n是 一个 由 1 4 0个氨 基酸组成 的蛋 白 , 在水溶液 中 并没 有特定的 结构 , 因此称 为天 然展 开蛋 白 ( n a t i v e l y u n f o l — d e d p r o t e i n ) 。然而 , —s y n可形成 一螺 旋 结构 , 绑定 到 带 负电荷 的脂类 , 存在 于细胞膜如磷 脂 , 也 可 以在 长时期 的孵
不 清 楚 。
当在 罕见的 家族性病例 中识 别到一 个特 定的遗传缺 陷 , 研 究者立即就会研 究该基 因在散发性病例 中的情 况, 希望确
定 该 基 因 多 态性 与 该 疾 病 的 关 联 。对 于 P D 和 一s y n , 早 期 的研 究 集 中在 S N C A的 R e p l多 态 区 域 上 , R e p l 区 定 位 于
到 确认 。其 他 P D 家 族 研 究发 现 存 在 二 倍 体 的 S N C A, 同
样 与 常 染 色体 显 性 遗 传 P D相 关 ” I 。值得注意的是 , 多倍 体
重复存 在基 因剂量效 应 , 与 二倍体 相 比, 在 三倍体 病例 中症 状 出现 更早更重 。发 现 P D与 O _ r 一s y n之 间的存在 联 系,
P O L Y ME R O P O U L O S等 报 道 了在 一 个 大 型 的 意 大 利 家 族
诊 断和治 疗手段 的探 索 , 都 有 了长足 的进 步。迄今 为止 , P D 的发病机制仍 不完全清楚 , 但 P D典型 的病理 改 变是 形成路
易体 ( L e w y b o d y , L B ) , 而 一突触 核 蛋 白 ( 一s y n u c l e i n , d— s y n ) 是L B 的 主要 成 分 , 仪一s y n可 能 从 多 个 方 面 影 响 P D 发
α-synuclein基因

α-synuclein基因
α-突触核蛋白( alpha-synuclein)基因是编码(α-突触核蛋白 alpha-synuclein)蛋白质的基因。
这个蛋白质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α-突触核蛋白是一种神经元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神经末梢的突触前区域。
它可能对神经元的可塑性、突触传递和突触囊泡的运输与释放等过程有影响。
然而,α-突触核蛋白也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特别是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中,发现了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沉积,这导致了称为Lewy小体的异常蛋白质聚集。
这些异常的聚集体与神经元的退化和帕金森病的发展有关。
因此,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人类α-突触核蛋白基因(SNCA基因)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
突变、过度表达或异常的SNCA基因与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某些SNCA基因突变与家族性帕金森病有关,而SNCA 基因多态性和SNCA基因表达的变化也被认为与帕金森病的发展有关。
尽管α-突触核蛋白基因和蛋白质与帕金森病的关联已经得到了研究的广泛关注,但帕金森病的具体机制仍然复杂,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
对SNCA基因和α-突触核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也有望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线索。
1/ 1。
帕金森病相关基因异常诱导自噬障碍

帕金森病相关基因异常诱导自噬障碍李佳昱;于兰;陈敏【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多因素和基因异质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自噬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代谢途径,具有细胞保护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自噬与PD密切相关,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PINK1和Parkin 等PD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都可以参与自噬的调控,被认为与PD的发病机制相关.本文阐述了几种重要PD相关基因在自噬途径中的作用,为PD发生发展并最终靶向PD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线索.【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9(040)010【总页数】5页(P1351-1355)【关键词】帕金森病;自噬;α-突触核蛋白;PINK1;Parkin【作者】李佳昱;于兰;陈敏【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科研科广西桂林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Q75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1],具有以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
过去PD被认为是一种完全特发性疾病,但近20年的研究表明遗传学对该疾病也有重大贡献,所有PD病例中估计有15%是家族性的[2]。
尽管PD的发病机制复杂,但目前公认的氧化还原失衡、线粒体功能损伤、受损蛋白质稳态异常,甚至是家族性PD的相关致病基因突变,都被证实涉及自噬相关途径障碍[3-4]。
类似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对神经元存活至关重要,其失调导致神经变性[5]。
1 自噬途径与PD1.1 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lysosome pathway,ALP)的分子机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和ALP是机体正常生理状况下修复或消除异常蛋白质的两种最主要的途径[6]。
α-突触核蛋白

研究表明,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研究α-突触核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揭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α-突触核蛋白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探索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机制
α-突触核蛋白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来调节信号转导、细胞骨架构建和细胞凋亡等过程。深入研究α-突触核蛋白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方式和机制,有助于了解其在神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
β淀粉样蛋白沉积
α-突触核蛋白可与β淀粉样蛋白相互作用,促进其在脑内沉积,形成老年斑,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神经元信号转导异常
α-突触核蛋白异常可导致神经元信号转导异常,引起神经元功能紊乱,进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α-突触核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
α-突触核蛋白还与一些运动障碍性疾病相关,如亨廷顿病、肌张力障碍等。
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
通过对α-突触核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潜在的药物分子和干预策略。已有一些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些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将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的希望。
药物开发和治疗策略
α-突触核蛋白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THANKS
感谢观看
功能
定义与功能
结构
α-突触核蛋白由50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55kD,其结构分为N端、膜结合区、C端三个部分。
特点
α-突触核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和特异性,是神经元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对维持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结构与特点
分布
α-突触核蛋白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细胞内,特别是在前脑、中脑和后脑的神经元细胞中表达较高。
红细胞来源α-突触核蛋白作为早发型帕金森病生物标记物的研究

·论著·红细胞来源α-突触核蛋白作为早发型帕金森病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柳欣,蔡慧慧,郑元初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运动障碍性疾病科北京100070收稿日期2023-03-19通讯作者郑元初yuanchuzheng@摘要目的:研究早发型(发病年龄<50岁)帕金森病(PD )患者红细胞中是否存在α-突触核蛋白(α-Syn )异常沉积,以及红细胞来源α-Syn 能否作为早发型PD 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早发型PD 患者26例纳入早发型PD 组,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受试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所有入组受试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
对早发型PD 组的患者进行国际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MDS-UPDRS )和Hoehn&Yahr (H-Y )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测评。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2组红细胞中的α-Syn 单体和α-Syn 聚集体浓度,并分析早发型PD 患者红细胞来源α-Syn 单体和α-Syn 聚集体浓度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早发型PD 患者的α-Syn 单体和α-Syn 聚集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 =0.009、P <0.0001)。
在诊断效力方面,红细胞α-Syn 聚集体优于α-Syn 单体,红细胞α-Syn 聚集体诊断早发型PD 的AUC 为0.887(95%CI 0.794-0.981),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96.2%。
早发型PD 组红细胞来源α-Syn 单体和α-Syn 聚集体浓度与患者年龄、病程、H-Y 分期、MDS-UPDRS-Ⅲ评分、MMSE 评分、MOCA 评分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
结论:早发型PD 患者红细胞中存在α-Syn 异常沉积,红细胞来源α-Syn 特别是α-Syn 聚集体可作为早发型PD 的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早发型帕金森病;生物标记物中图分类号R741;R741.02;R742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780/ki.sjssgncj.20230364本文引用格式:柳欣,蔡慧慧,郑元初.红细胞来源α-突触核蛋白作为早发型帕金森病生物标记物的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3,18(6):311-315.Alpha-Synuclein Species in Red Blood Cells as Biomarkers for Early-onset Parkinson ’s Dis⁃ease LIU Xin,CAI Hui-hui,ZHENG Yuan-chu.Center for Movement Disorders,Department of Neurology,Beijing Tianta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7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ce of abnormal α-synuclein (α-Syn)deposition in red blood cells (RBCs)in patients with early-onset Parkinson ’s disease (PD)and determine whether RBC-derived α-Syn could serve as a biomarker for early-onset PD.Methods:A total of 26patients with early-onset PD (onset age<50years)were included in the early-onset PD group,and 30age-and sex-matched healthy control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HCs).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all participants.The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Unified Parkinson ’s Disease Rating Scale (MDS-UPDRS),Hoehn and Yahr (H-Y)scale,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and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were used to as-sess the patients in the early-onset PD group.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was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levels of α-Syn monomers and aggregates in the RBCs of both group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BC-derived α-Syn levels and clinical indicators in patients with early-onset PD was analyzed.Results:The levels of both α-Syn monomers and aggregates in RBC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early-onset PD than in HCs (P =0.009,P <0.0001).In terms of diagnostic performance,RBC-derived α-Syn aggregates showed superior performance over monomers,with an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of 0.887(95%CI 0.794-0.981),73.3%sensitivity,and 96.2%specificity for diagnosing early-onset PD.The levels of RBC-derived α-Syn monomers and aggregat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patient age,disease duration,H-Y stage,MDS-UPDRS III score,MMSE score,or MoCA score (P >0.05).Conclusion:Ab-normal α-Syn deposition was found in the RBCs of patients with early-onset PD.RBC-derived α-Syn,particular-ly α-Syn aggregates,could serve as a biomarker for early-onset PD.Keywords erythrocyte;α-synuclein;early-onset Parkinson ’s disease;biomarker0引言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 ,PD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平衡障碍[1]。
α—Syn寡聚体在帕金森症中的毒性及潜在生物标识物的功能分析

α—Syn寡聚体在帕金森症中的毒性及潜在生物标识物的功能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的蛋白聚集被认为是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特征。
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症(PD),阿尔兹海默症(AD),都与特殊病原蛋白错折叠形成寡聚体相关,这些小分子蛋白的聚集体,可能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原因,α-synuclein(α-突触核蛋白,简称α-syn)蛋白被认为是导致PD的发病机理,然而,α-syn同样会形成特定的对细胞具有毒性的寡聚体结构,这些蛋白寡聚体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能成为研究PD及相关混乱的新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策略。
本文将讨论α-syn寡聚体在PD中的毒性机制,并且讨论其成为PD 中生物标识物的可能性。
标签:α-synuclein;寡聚体;生物标识物;毒性“突触核蛋白”这一名词是在1988年首次被提出来的,它是一类新的含有140个氨基酸的膜蛋白,主要是从神经组织的突触前末端和神经元细胞核中分离出来的。
突触核蛋白家族包括α-syn、β-syn和γ-syn三类高度同源的蛋白质,其中α-syn 异常的聚集行为与帕金森病(PD)有一定的关系。
当前,临床上对P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依赖于患者的基本运动面貌:休息性震颤,僵硬,运动徐缓,并且丧失姿势反射。
该方法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是有限的诊断方法中最好的,其准确率是可以达到90%。
更重要的限制是与PD相关的神经退行性过程之前的约70%的神经元在腹侧中脑黑质在电机的特点是电机症状开始出现了。
越来越多的认识确定非运动性的特征可以先于运动性特征,这可以为PD的治疗提供早期的诊断[1]。
在生理条件下,α-syn富集在突触前端被认为对神经传递素的弃放起重要作用,还具有保护神经终端不受伤害的功能[2]。
在临床诊断之前,α-syn寡聚体可以作为个人PD鉴定的风险性因子。
α-syn寡聚体的检查也可以监控疾病级数,并且对治疗作回应的标识。
如果α-syn寡聚体毒性可以引起PD中神经元的死亡,那么,这些寡聚体在临床症状出现以前就已经呈现出来,这些呈现出来的特点就可以为PD患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暗示。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翟骁;段国礼;沈下贤;陈晓【摘要】帕金森病(PD)患者的路易小体中存在大量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目前认为,寡聚体的形成和增多与氧化应激损伤及氧化修饰息息相关.氧化修饰包括硝化修饰和多巴胺氧化加合.α-突触核蛋白作为分子标志物,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新途径.%Alpha-synuclein oligomers are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the Lewy body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 they may be associated with oxidative stress damage and oxidative modification. The oxidative modifications include nitrative modification and dopamine oxidative adduction. Serving as a biomarker, a-synuclein may become a new target for clinical treatment.【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2(032)012【总页数】3页(P1481-1483)【关键词】α-突触核蛋白;氧化应激;氧化修饰;帕金森病【作者】翟骁;段国礼;沈下贤;陈晓【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Abstract:Alpha-synuclein oligomers are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the Lewy body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they may be associated with oxidative stress damage and oxidative modification.The oxidative modifications include nitrative modification and dopamine oxidative adduction.Serving as a biomarker,α-synuclein may become a new target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α-synuclein;oxidative stress;oxidative modification;Parkinson's disease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
促进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而致帕金森病的因素

促进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而致帕金森病的因素赵小芹;牛海晨;李雷;杨荣礼【摘要】帕金森病(PD)为多发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高发病率及致残率使其备受社会关注.PD的发病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路易小体的出现是PD的特征性改变,而异常聚集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是路易小体的主要构成成分,所以α-syn的异常聚集是PD发病的核心机制.α-syn由单体形式转变为聚集状态受诸多因素影响.通过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使学者们更好地了解PD的发病,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Parkinson disease(PD) is a common chronic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in the elderly,and its incidence is only inferior to that of Alzheimer disease.High morbidity and disability rate make it receive high social attention.The incidence of PD is determined by both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nd the Lewy body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PD,and the abnormal aggregation of αsynuclein(α-syn)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Lewy body,so the abnormal aggregation of α-syn is the core mechanism of PD.The conversion of α-syn from monomer to aggregation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Understanding these factors can enable schola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cidence of PD,so a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10【总页数】5页(P1914-1918)【关键词】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路易小体【作者】赵小芹;牛海晨;李雷;杨荣礼【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徐州 221004;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生物教研室,江苏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江苏徐州 221004;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江苏徐州 2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病程长、致残率高的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ynuclein and Its Probable Mechanisms in Pathogenesis of Parkinson’s Disease
Kang・Yong,CAI Zeng—Lin,LIU Chun—Feng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 1 5004,China Department of Neurology,Second
65 years old has inherited in
PD.While
the
majority
of the
cases
appear to be
cases,the disease
can
an
antosomal dominant fashion.An Italian family that
a
allowed the first such mutation to be identified carried synuclein.Subsequently,a second in
a
point mutation(A53T)in the gene encoding 0c-
PD—linked autosomal
a
dominant mutation inⅨ一synuclein(A30P)was found with autosomal
German family;The E46K mutation Was found in
变性疾病称为AS病,其中包括帕金森病(Parkinson 7S
disease,PD),路易体痴呆(dementia DLB),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with Lewy bodies,
之一是在神经元细胞内以超磷酸化的tau蛋白为核心形
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tau蛋白在神经系统含量丰富,是
分为3类:AS,p一突触核蛋白(p—synuclein)和,突触核
蛋fj(T-synuclein)。突触核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 都有一个两性结构域,可以与脂质双层结合。AS和B一 突触核蛋白在神经组织中广泛表达,以新皮质、海马、嗅
变的tau蛋白抑制了tau蛋白手IJAS之间的相互作用u1I。在
monoamine transporter 2,
乱了细胞内离子平衡状态,继而激活caspase系统,导 致细胞死亡。 AS积聚和解聚过程 AS纤维形成的早期阶段经历了5 ̄9个中间产物脚J。 在积聚过程中,蛋白单体先后形成寡聚颗粒、短纤维和 长纤维,而当蛋白浓度降低时,蛋白纤维会自发地发生 解聚,这种解聚往往是从纤维的中间出现断裂开始。这 说明在长纤维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一些微观因素的影 响,导致纤维内部一些亚单位的结合并不是很牢固(纤维 内部的亚单位可能是短纤维,也可能是蛋白寡聚颗粒,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当蛋白浓度降低,又受溶 液中各种小分子的影响,随着时间延长,这些不牢固的 相互作用就会被破坏,最终导致纤维的断裂。因此,观 察到的蛋白纤维解聚往往是在纤维中间开始。在溶液中 各种小分子的作用下,蛋白纤维的亚基也会逐渐从纤维 的两端解离下来,由于实验体系中蛋白浓度很低,远远 低于它发生积聚时的浓度,解聚下来的蛋白也就很难再 积聚起来。蛋白酶K不能完全水解AS聚集体,只能切 除肽链的c端和N端,保留中央的丝状核心。在云母表 面,蛋白酶在AS纤维丝的不同部位剪切数个缺口,而 纤维丝的长度与完整的纤维丝相近。变性剂尿素能打断 纤维丝核心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迅速将纤维丝切短, 之后切成分离的小片段,最终解聚形成颗粒曙71。 AS基因的功能、表达和调节 AS在神经组织中高度表达:新皮质、海马、嗅球、 纹状体和丘脑含量较高,脑干则含量较低。由于AS主 要分布在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推测它与突触前膜功能 有关。Senior等口引报道AS直接与多巴胺转运体(DAT)的 羟基端偶连,形成AS/DAT蛋白质复合体,参与调节多 巴胺(dopamine,DA)的合成/摄入和释放。 目前,AS的生理功能还不完全清楚∞】,它的表达调 控研究刚刚起步。AS的表达是随着发育调节的。在啮齿 类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AS mRNA的表达水平在胚 胎晚期开始上升,出生后数周达到峰值,在成年期,AS mRNA的水平下降‘301。参与AS发育性转录调节的机制 在成年期维持AS的水平,在成年啮齿类动物活体内,可 以观察到多种刺激(如兴奋性毒性,MPTP或者百草枯) 在转录水平上调黑质致密部的AS水平口卜331尽管调节的 机制不明确,适应可塑性反应可能参与其中。适应可塑 性反应概括了AS发育性转录调节的特征。此外,随着 年龄增长,AS稳定性也增加m1。
小体内,AS结合蛋白synphilin一1位于路易小体致密核心
的丝状及环状结构中。Synpllilin-l可被泛素连接酶SIAH,
万方数据
中围临床神经科学2008年第16卷第5期
parkin及doffin泛素化与AS相互作用形成核心,促进AS 的聚集和泛素化¨71I脑特异蛋白质p25 0c正常时由少突 胶质细胞表达,在多系统硬化,PD,DLB中,p25tx在 神经元内异位表达。人重组p25 0【在体外与AS结合,刺 激AS聚集¨引,推测在AS病中,可以促进AS的异常聚 集。Rab3ix,synphilin—l以及p250【都和AS共存在于路 易小体中¨41。ASl 12是AS的选择性剪切产物,保留了 完整的膜.蛋白和蛋白-蛋白结合结构域,是核周AS积 聚的构成成分。AS儿2的膜结合能力更强,更易聚集。在 聚集的早期过程,与膜结合的AS募集了更多的细胞胞 质内AS,并使其靶向ASll2膜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 ¨91。突变的AS(A30P,E46K,A53T)改变了AS的内在 结构,突变区从0c螺旋转换为B折叠,强化了AS的聚 集倾向口…。氧化应激可以诱导AS的聚集过程,纹状体 的囊泡单胺转运体2(vesicular
Spanish family
dominant
parkinsonisrn,
dementia,and
visual hallucinations of variable severity.Recently,other
PD—linked mutations
in genes encoding
p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kin,UCH—L1,and
氨酸残基被磷酸化¨51。AS过度磷酸化可能是AS异常聚
酸被赖氨酸替代;此外,基因的二倍体及三倍体也可导
致家族性PD 16.71。因此,AS基因作为遗传因素在家族性 PD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AS和tau蛋白的相互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特征
集的一个重要或必需的步骤。rab3ct是小分子G蛋白,在 DLB患者脑内观察到rab30t通过rab亲和蛋白与AS间接 结合,而该现象在正常脑内不出现¨61;在PD的脑干路易
完整活细胞内观察到AS与tau蛋白在细胞内除了细胞核 外大部分是共定位的,在靠近细胞膜的细胞质边缘,两 者的相互作用最强烈。A30P突变的AS与tau蛋白的相
球、纹状体和丘脑含量较高。,突触核蛋白在周围神经 系统,嗅上皮,卵巢肿瘤及乳腺肿瘤中表达。
AS基因突变与家族性PD PD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步态 异常为临床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PD患者中绝大多数 为散发病例,仅10%为家族性PD。Polymeropoulos等"1 对一个意大利Contursi家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进行家 系连锁分析,这个家系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典型的PD, 病理检查发现路易小体(Lewy body),发病年龄相对较 早,基因外显率达85%,属于单基因缺陷产生的PD临 床表型。对AS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 AS基因209位的鸟嘌呤变成了腺嘌呤,导致氨基酸序列 53位的丙氨酸被苏氨酸替代。除1例PD患者外,该家 族的其余患者均为AS基因错义突变(G209A,Ala53Thr) 的杂合体。该突变也在3个源于希腊的家族性PD中被 发现,并且发病年龄也相对较早,提示该突变很可能是
・556・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年第16卷第5期
,+。’+’+’’’’++’
i进
0C一突触核蛋白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
张
展;
{.“h...・..・。...・・・・・0●
萍,刘康永,蔡增林,刘春风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15004)
关键词a一突触核蛋白;帕金森病;Lewy体;
自噬
摘要0【-突触核蛋白(As)是Le、w体的重要组成成分。As基因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其突变型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帕金森病(PD)的发病密切相关。在PD中,AS出现了折叠错误和排列混乱。AS的聚集能力,特别是在氧化应激状态下, 被认为是其病理机制的核心,AS的异常聚集和降解障碍导致蛋白酶的抑制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因此,AS致病形 式对认识P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文章编号】1008.0678(2008)05.0556—06
【中图分类号】R742.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张萍,女(1984一),汉族,四川省德阳市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帕金森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刘春风,E—mail:liucf20@hotmail.COrll
万方数据
中国i临床神经科学2008年第16卷第5期
ZHANG Ping.UU Hospital of
Affiliated
KEY WORDS ABSTRACT
were
a-synuclein;Parkinson’s disease;Lewy body;autophagy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arkinson’S disease(PD)including tremor,rigidity,and bradykinesia
和PD发病过程中可能有某些共同的通路¨引。
AS的聚集
导致家族性PD的原因。Kruger等H1在研究192例散发性 PD患者和7个家族性PD患者时,在德国PD家系中发 现4例患者的基因的第3号外显子中存在另1个突变 (G80C,Ala30Pro)}Zarranz等睁1报道了一个西班牙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