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题原创:中石化利用地沟油首创生物航空煤油“地沟油”检测试剂盒面市 答案和解析

合集下载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2)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2)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2)一、选择题1.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发为航空燃油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常产生气体污染物和烟尘等产生雾霾,但化石燃料属于重要的能源,不可能禁止,A错误。

考点:化学与环境2.据有人估计目前我国每年回餐桌的“地沟油”超过200万吨,消费者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地沟油”的主要危害物之一是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对热、酸、碱有一定的耐性.下列关于黄曲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烹调能使黄曲霉素转化为无毒物质B.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12克C.黄曲霉素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D.黄曲霉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2:6【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生活常识黄曲霉素性质很稳定,加热不会被破坏,所以毒性很强,故A错误;B、根据黄曲霉毒素的化学式C17H12O6,其相对分子质量=12×17+1×12+16×6=312,由于是相对值,所以为无量纲量,单位为1,故B错误;C、根据黄曲霉毒素的化学式C17H12O6,可知它由C、H、O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故C正确;D、黄曲霉毒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2×17):(1×12):(16×6)=204:12:96=17:1:8;17:12:6是黄曲霉毒素中碳、氢、氧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故D错误。

故选:C。

3.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温度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

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

201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九年级上册按章节)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变化1、(2013台州卷-3)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2、(2013宁波-9)2013年4月,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

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此项技术有助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B.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地沟油”流人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3、(2013衢州-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4、(2013义乌-1)我们家乡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1、(2013台州- 20)科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科学量,常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科学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B ()2、(2013金丽卷-6)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

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2013丽水卷-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

如图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C )4、(2013丽水卷-15)遂昌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制成竹炭制品,实现增收致富。

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具有的性质是( )A .无色固体B .易溶于水C .不能燃烧D .有吸附性5、(2013宁波卷-4)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pH 4.7~8.4 0.9~1.5 7.35~7.45根据上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 )A .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B .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C .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 .pH 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6、(2013绍兴-10)下列用途与物质的性质不对应的一项是( )选项 物质的性质 用途A 氮气较不活泼 食品防腐B 铜有导电性 做导线C 汽油易挥发 作燃料D 稀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 除铁锈 第12题图A B C D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石蕊试液 氯化钡溶液7、(2013宁波-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8、(2013舟嘉-10)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SO4。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十一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根据信息地沟油的再利用分析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例如氧气,化学式为O ;利:2可用于金属的冶炼或焊接;弊:使金属制品锈蚀。

解:地沟油烹饪食品损害人类健康,有的人则利用它制造生物柴油造福人类。

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废餐饮用油等为原料与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制成的液体燃料。

它是一种洁净的生物燃料,由此说明地沟油也有“可爱”的一面,因此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垃圾是发错位置的资源;故答案为:B。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

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保护环境的措施: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减少PM2.5排放;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的利用;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等;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不可行,不是禁止使用,而是合理使用。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减少PM2.5排放,因为焚烧秸秆会出现烟尘,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使用清洁能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的利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不可行,不是禁止使用,而是合理使用,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D。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3.【答案】D【解析】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去分析。

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

A.SO N NO 其中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错误;2 2 2B.CO CO、N 其中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错误;2 2D.SO CO、NO 都是污染空气的气体;故正确;2 2故答案为:D。

湖北省武汉市化学中考2025年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化学中考2025年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化学中考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可作为航空燃油,属于油脂的皂化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C.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2O3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化学成分不同答案:D解析:A选项:“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可作为航空燃油,这个过程主要是油脂的裂解或加氢处理,而不是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生成的是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与航空燃油的制备不符,故A错误;B选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个过程中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溶解到水中,然后通过绞取的方式得到青蒿素的溶液,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选项:“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中的“杓”能指南北,说明它具有磁性,而Fe2O3是氧化铁,没有磁性,司南中的“杓”应该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Fe3O4),故C错误;D选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指的是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泪”指的是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主要成分是烃类,所以“丝”和“泪”的化学成分不同,故D正确。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造耐火材料B.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浓硝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钝化铁、铝答案:A解析:A选项:氧化铝(Al2O3)的熔点非常高,这意味着在高温下它也能保持稳定,不易熔化。

因此,氧化铝常被用作制造耐火材料的原料,这些材料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使用而不会损坏。

所以A选项中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A正确;B选项:二氧化硅(SiO2)确实是一种硬度较大的物质,但它在光导纤维中的应用并不是基于其硬度。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解析)(试题分值:50分测试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煤B.风能C.石油D.天然气【答案】B【解析】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煤属于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风能不属于化石燃料,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2、【原创题】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一一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B.油锅起火一一用锅盖盖灭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一一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汽油着火一一用水浇灭【答案】D【解析】A、森林起火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能够防止火势的蔓延,最终实现灭火,选项正确;B、油锅起火时,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用锅盖盖灭,选项正确;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二氧化碳挥发,不会污毁图书等,选项正确;D、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汽油着火用水浇,会导致汽油浮在水的上面继续燃烧,造成火势蔓延,选项错误,故选D。

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日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B.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遭遇火灾要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等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答案】B【解析】A、“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煤充分燃烧,说法正确;B、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B说法错误;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说法正确;D、面粉厂、加油站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的粉尘或可燃的气体,它们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要严禁烟火,说法正确。

浙江省2013年中考科学试题汇编 九上按章节

浙江省2013年中考科学试题汇编 九上按章节

2013年某某省中考科学试题汇编(九年级上册按章节)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变化1、(2013某某卷-3)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2、(2013某某-9)2013年4月,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

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此项技术有助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B.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地沟油”流人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 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3、(2013某某-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4、(2013义乌-1)我们家乡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1、(2013某某- 20)科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科学量,常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认 识或用易测量的科学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B ( )2、(2013金丽卷-6)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

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2013某某卷-10)规X 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

如图实验操作规X 的是( C )4、(2013某某卷-15)遂昌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制成竹炭制品,实现增收致富。

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具有的性质是( )A .无色固体B .易溶于水C .不能燃烧D .有吸附性5、(2013某某卷-4)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pH第12题图 A B C D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石蕊试液 氯化钡溶液根据上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2013某某-10)下列用途与物质的性质不对应的一项是( )选项物质的性质用途A 氮气较不活泼食品防腐B 铜有导电性做导线C 汽油易挥发作燃料7、(2013某某-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D 稀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除铁锈的是()A8、(2013舟嘉-10)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SO4。

湖北初三初中化学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湖北初三初中化学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湖北初三初中化学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看油是否透明 B .闻油是否有异味 C .问油的生产厂家 D .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2.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纯净物的是( ) A .合成纤维油脂 B .天然气水银C .冰水干冰D .医用酒精碘盐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面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酸中都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 .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D .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5.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 4H 8O 2)等物质。

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由4个碳元素 、8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的B .1个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4个水分子C .乙酸乙酯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4:8:2D .乙酸乙酯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6.化学反应不但提供新物质和能量,有时利用反应还会产生其他的作用。

下图是学生自制的装置,向试管中加入试剂可以使小车向左移动。

下列反应不能实现这一现象的是( )A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B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C .锌和稀硫酸反应D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7.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O 2+3H 2 CH 3OH+H 2O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CO 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B .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C .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D .属于复分解反应8..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9.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加入大量水B .向硝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C .向两份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镁粉D .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10.某K 2CO 3样品,可能含有Na 2CO 3、MgCO 3、NaCl 中的几种杂质.取该样品6.9g ,加入5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2.2g 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样品中一定没有MgCO 3B .NaCl 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C .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D .Na 2CO 3和MgCO 3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样品中一定有Na 2CO 3和MgCO 3二、简答题(3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中考题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中考题
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
第23题图
• D.把三种金属和它们的可溶性盐溶液之间两两反应,观 察金属表面是否有金属析出
酸碱性质
• 36.阿莫西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化学 式为C3H2O4),具有抑制血小板发挥作用的功 能,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 (1)乙酰水杨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 比为___1_:8_____
• (2)乙酰水杨酸具有酸性,若在其无色溶 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呈 ___红___色。
• C.冰熔化
D.气球充气变大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 3.(12宁波-21)今年5月,广州某果蔬批发市 场检出来自某地的“甲醛白菜”(喷洒甲醛溶液保鲜 的大白菜)。甲醛(HCHO)有毒,可经呼吸道、消 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蛋白质变性。
• (1)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这些属于甲醛的__物_理__性质。
• C.Ca(OH)2、KNO3、Na2CO3 D.Ba(OH)2 、NaOH、HNO3
酸碱性质
• 21.高氯酸是己知酸中最强的酸.一定溶质质盘 分数的高氯酸加热到92℃ 以上会发生爆炸,其 化学方程式为:4HClO4 =2Cl2↑+7O2↑+2H2O, 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B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B.反应前后,银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 C.生成的硫化银是一种盐 • D.反应前后,银簪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酸碱性质
• 13.下列各组内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所得 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C )
• A.KOH、Na2CO3 、HCl B.BaCl2 、NaCl 、H2SO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题原创:中石化利用地沟油首创生物航空煤油“地沟油”
检测试剂盒面市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不完全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

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看油是否透明B.闻油是否有异味
C.询问油的生产厂家D.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2.“地沟油”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统称。

实验中学化学课外探究小组组
织调查当地地沟油是否流入市场的综合实践活动,他们的认识和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检验花生油中是否掺有少量“地沟油”
B.不允许把含黄曲霉素的“地沟油”用作食用油
C.支持废油回收技术,提高地沟油检验手段
D.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作为化工原料
3.我国卫生部正在建立地沟油检测机制,从源头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

消费者自检“地沟油”检测试剂盒正式面市,检测流程图见下图,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
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看油是否透明
B.闻油是否有异味
C.询问油的生产厂家
D.取油加入检测液中再煮沸,看是否显红色
4.“地沟油”是指将厨房垃圾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废弃油等各类劣质油的统称,
我们参与调查当地地沟油是否流入市场的综合实践活动,下列认识和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食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B.地沟油中富含有蛋白质
C.支持废油回收技术,提高地沟油检验手段
D.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作为化工原料
二、简答题
5.近日,中石化利用地沟油首创生物航空煤油,积极拓展原料来源,加强与国际、国内著名餐饮公司合作,采用餐饮废油深加工,并开发海藻生产航空煤油技术。

则回答:(1)中国中石化将有害的“地沟油”变身为高附加值的航空煤油。

则积极推广使用生
物航空煤油的优点是_________,生物航空煤油和生物柴油属于________(“可再生”
或“不可再生”)绿色能源。

(2)中石化启动生物航空煤油研发计划,在原料筛选时使用活性炭除异臭味,则此时
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

采用加氢技术和催化剂工艺条件,生产出自主品牌的生物航空煤油,则该过程中发生____(“物理”或“化学”)变化。

(3)荷兰航空公司率先使用回收利用的地沟油作为新型生物燃料,【最新】11月在我国青岛采购20吨生物柴油试用。

你设想一下废弃油脂还可用作____________。

(4)为杜绝地沟油流入餐桌,我国卫生部正在组织开展“地沟油”检测方法研究与论
证工作,并向社会征集检测方法。

我们在生活中鉴别、购买、食用正规的食用油,必须注意要做到哪些方面____?
三、填空题
6.中国农业大学开发出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通过检测地沟油中的极性标
志物含量多少,可判断是否属于地沟油的重要指标。

则:
(1)地沟油的主要危害物之一是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其毒性是砒霜的100 倍,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黄曲霉素是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 高温烹调能使黄曲霉素转化为无毒物质
C 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12g
D 黄曲霉素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2:6
(2)合格的食用油属于人体所需的六种营养素中______类。

如果人体内摄入油脂过多,饮食结构受到一定的破坏,可能出现_______等慢性病。

富含油脂的花生、豆类保存不
善易发生霉变,因此储存油脂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避免滋生黄曲霉素。

(3)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一般适合监管部门执法使用,由于价格昂贵、检测繁琐,不倡导百姓日常使用。

鉴别、购买和使用合格的食用油时,应当注意要做到哪些方面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看油是否透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B、闻油是否有异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C、问油的生产厂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D、油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A
【详解】
A、花生油和地沟油都是呈液态,二者互溶,都不能溶解于水,其性质很相似,所以花生油中掺有地沟油,很难在家庭条件下检验并证明得到,故错误,符合题意。

B、地沟油中含有毒的黄曲霉素,且通常加热条件不能破坏,对人体有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燃料油,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但加工成食用油会使人中毒,使用就要提高地沟油的检验手段,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实现废物在利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
A、看油是否透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B、闻油是否有异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C、问油的生产厂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D、取油加入检测液中再煮沸,看是否显红色过程中检测液与油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地沟油中富含油脂,故错误,符合题意。

C、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燃料油,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但加工成食用油会使人中毒,使用就要提高地沟油的检验手段,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是可以作为化工原料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节约石油等化石能源、利用生物质能、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可再生吸附化学生产肥皂、润滑油、橡胶、饲料添加剂、甘油、生物增塑剂等一看透明度;二闻气味;三尝味道;四听燃烧响声;五问进货渠道等
【详解】
(1)推广使用生物航空煤油,可以节约石油等化石能源,同时利用生物质能、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生物航空煤油和生物柴油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

故填:节约石油等化石能源、利用生物质能、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可再生;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具有吸附作用;以油脂为原料,采用加氢技术、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航空煤油是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填:吸附;化学;
(3)废弃的油脂可用作化工原料,如生产肥皂、润滑油、橡胶、饲料添加剂、甘油、生物增塑剂等。

故填:生产肥皂、润滑油、橡胶、饲料添加剂、甘油、生物增塑剂等。

(4)地沟油对人体有害,购买时要通过看透明度、闻气味、尝味道、燃烧听响声、问进货渠道等方式辨别是否为地沟油。

故填:一看透明度;二闻气味;三尝味道;四听燃烧响声;五问进货渠道等。

6.A 油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症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一看透明度;二闻气味;三尝味道;四听燃烧响声;五问进货渠道等
【详解】
(1)A、根据黄曲霉毒素的化学式C17H12O6,可知它由C、H、O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

故正确;
B、根据生活常识黄曲霉素性质应该很稳定,加热不会被破坏,所以毒性很强,故错误;
B、根据黄曲霉毒素的化学式C17H12O6,其相对分子质量=12×17+1×12+16×6=312,由于是相对值,单位为1,故错误;
D、黄曲霉毒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2×17):(1×12):(16×6)=204:12:96=17:1:8,故错误。

故选:A。

(2)食用油中富含油脂;如果人体内摄入油脂过多,可能出现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症等慢性病。

富含油脂的花生、豆类保存不善易发生霉变,要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滋生黄曲霉素。

故填:油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症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3)地沟油对人体有害,购买时要通过看透明度、闻气味、尝味道、燃烧听响声、问进货渠道等方式辨别是否为地沟油。

故填:一看透明度;二闻气味;三尝味道;四听燃烧响声;五问进货渠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