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宇宙看地球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 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 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分类
纵波 横波
地球内部的“使者” 地震波(横波、纵波)
传播速度 较快 较慢
特点 所经物质状态 固、液、气
固
运动方向 上下 左右
7
横波
纵波
8
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底部) 岩石圈(上部)
水圈(全部)
意义: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 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 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 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 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 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莫霍界面 (33千米)
地壳
位于莫霍界面之外,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 壳 薄 , 一 般 为 5-10km ; 大 陆 地 壳 厚 , 有 高 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最厚处达70km。
地幔
从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 可分为上下地幔两层,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摆
3.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判断两个不连续面: A为__莫__霍__界__面__ ,B为_古__登__堡__界__面_, 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 C__地__壳___,D+E__地__幔____,F+G___地__核____。
《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宇宙看地球PPT(完美版)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宇宙看地球PPT 课件- 教育学 生,从 爱出发 ,爱是 一种特 持久而 深刻的 感情。
《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宇宙看地球PPT 课件- 教育学 生,从 爱出发 ,爱是 一种特 持久而 深刻的 感情。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总是先感到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 摇晃,为什么?轮船上船员的感觉与陆地上是否一样? (2)在陆地地下约33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如何变化? (3)地壳与岩石圈有何区别和联系? (4)上地幔的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源地,其物质状态是否为液态? (5)在陆地地下2 900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这种 变化说明地幔和外核的物质组成有何差异?
答案:4.B 5.C
《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宇宙看地球PPT 课件- 教育学 生,从 爱出发 ,爱是 一种特 持久而 深刻的 感情。
《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宇宙看地球PPT 课件- 教育学 生,从 爱出发 ,爱是 一种特 持久而 深刻的 感情。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地球的内部圈层 问题探究 科学家们都说“上天容易入地难”。人类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观 测成百上千光年外的浩瀚太空,但观测地下却比观测太空要难得多。 目前人类对地表以下仅十几千米深处的情况还一头雾水。虽然人 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现在还处于科学设想阶段,但是目前人类可以 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间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物理 状况。
(2)纵波和横波速度突然增加。 (3)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但是二者的范围不同。 地壳是自地表至莫霍面,岩石圈是自地表至软流层;岩石圈不仅包 括地壳,还包括上地幔的上部。 (4)由于横波能在此传播,故不可能是液态,推测可能为可塑性物 质。
鲁科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宇宙看地球PPT课件,共41页

材料三 下图为某地景观示意图。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L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1)据材料一判断A、B两种波的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提示 A为横波,B为纵波。在同一深度传播速度慢的为横波,快的为纵波。 (2)据材料一说明地震波经过C和D深度时,波速的变化特点。 提示 地震波穿过C深度时,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穿过D深度 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据材料二分析,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内部圈层?并说明地震发生 时,街道上的行人有什么感觉? 提示 地壳。街道上的行人先感觉上下颠簸,后感觉左右摇晃。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L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课堂核心探究
探究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 层划分示意图。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L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材料二 2020年1月19日21时27分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北纬39.83度,东经 77.21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L
地壳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2)圈层特征
地壳
地幔古登堡面以下
厚度
约__1_7__千米
约2 800千米
由岩石组成,为连续圈 上部存在__软__流__层___,
特征 层,大陆部分较__厚___, 一般认为是__岩__浆___的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L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A_大__气____圈、B水圈和C__生__物___圈。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L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1)据材料一判断A、B两种波的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提示 A为横波,B为纵波。在同一深度传播速度慢的为横波,快的为纵波。 (2)据材料一说明地震波经过C和D深度时,波速的变化特点。 提示 地震波穿过C深度时,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穿过D深度 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据材料二分析,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内部圈层?并说明地震发生 时,街道上的行人有什么感觉? 提示 地壳。街道上的行人先感觉上下颠簸,后感觉左右摇晃。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L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课堂核心探究
探究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 层划分示意图。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L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材料二 2020年1月19日21时27分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北纬39.83度,东经 77.21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L
地壳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2)圈层特征
地壳
地幔古登堡面以下
厚度
约__1_7__千米
约2 800千米
由岩石组成,为连续圈 上部存在__软__流__层___,
特征 层,大陆部分较__厚___, 一般认为是__岩__浆___的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L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A_大__气____圈、B水圈和C__生__物___圈。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0张ppt)

小结
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外部圈层结构
划分依据:地震波 不连续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地壳、地幔、地核
水圈概念和作用 大气圈概念和作用 生物圈概念和特点
拓展:地震急救措施
1.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 内,切勿直接冲出房屋, 要躲在坚固的床或者桌下, 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 站在门口,应该远离窗户, 因为窗玻璃可能被震碎。
质到地球表层
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
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上天容易,入地难
一、地震和地震波
日冕层
等震线
震 震中 源 深 度
震源
震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波
地震波
纵 波 (P)
4.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 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 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尽 可能跑到空地上去,为避 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 在地上。
2.在公众场所遇到地震时, 大众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 甚至发生踩踏事件,这时 需要有序撤离,不要乱跑 乱窜
3.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 暂时在门口躲避,切勿躲 在地窖、隧道或地下通道 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 会填满堵塞出口
所必需的氧气 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它不仅避免了大多数流星体对地球的撞
击,而且削弱了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水圈
根据状态可分为组成: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根据位置分为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和生物水; 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地球表面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结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Fra bibliotek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第四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
地球的圈层结构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根据图表,能够说出地震波的分类及波速差异,及依据地震波
划分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方法。
2.运用图表等资料,描述地球内、外部圈层的范围、物质组成,
说明地球结构的特点。
情境导入:
【人类能实现地心旅游吗?】
地壳
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由岩石组成。 平均厚度33km,大陆地壳厚, 海洋地壳薄。
青藏高原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深度为地下33km-2900km,占地球总 体积的80%。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 但没有在顶部。
A.地壳和地核
B.地壳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
D.岩石圈和地核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堂练习
2022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进行冰雪厚度测量等研究活动。读
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C 3.冰雪所属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 4.图示地球圈层中( )
C.水圈
D.岩石圈
A.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思考:
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 各圈层起到哪些作用? 各圈层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 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大气圈包裹着地球,可以 调节温度,提供氧气,形成雨、雪、风、云等复 杂的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第一章第四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
地球的圈层结构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根据图表,能够说出地震波的分类及波速差异,及依据地震波
划分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方法。
2.运用图表等资料,描述地球内、外部圈层的范围、物质组成,
说明地球结构的特点。
情境导入:
【人类能实现地心旅游吗?】
地壳
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由岩石组成。 平均厚度33km,大陆地壳厚, 海洋地壳薄。
青藏高原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深度为地下33km-2900km,占地球总 体积的80%。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 但没有在顶部。
A.地壳和地核
B.地壳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
D.岩石圈和地核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堂练习
2022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进行冰雪厚度测量等研究活动。读
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C 3.冰雪所属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 4.图示地球圈层中( )
C.水圈
D.岩石圈
A.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思考:
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 各圈层起到哪些作用? 各圈层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 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大气圈包裹着地球,可以 调节温度,提供氧气,形成雨、雪、风、云等复 杂的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宇宙中的地球及其圈层结构-PPT

6.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时产生的电磁波叫太阳辐射 B.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全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D.由于日地距离的原因,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比其他行星都多
解析
()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解析 方法规律
此地地处低纬度地带,地转偏向力 小;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地势平 坦;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 天气多变,人口稀少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解析
()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9~10题。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读下图,完成7~8题。
7.图中的阴影区表示的是 A.黄道平面 C.地球公转轨道
解析
B.赤道平面 D.赤道
()
练出高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读下图,完成7~8题。
一、选择题
2010年8月20日科学网消息: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日前,天文学家发
《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宇宙看地球PPT-鲁科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必修第一册·鲁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探究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主题聚焦]
探索地球内部圈层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探索地球内部圈层最直观的方法就是 进入地球内部观察, 然而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不可行的。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 传播速度的研究, 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必修第一册·鲁教地理
(2)界面: ①C 莫霍面 :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大陆部分), A、B波传播速度都明 显 增加 。 ②D 古登堡面 :在地下约2 900千米处, A波 完全消失, B波传播速度 突然下降 。 (3)圈层:由内向外E+F为 地核, G为 地幔 , H为地壳。 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 上地顶幔部(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 岩石组成。
球外部各圈层之间的 2.理解地球内外部各圈层的主
关系。(区域认知+综 要特点。
合思维)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知识体系构建
必修第一册·鲁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强基础 自主诊断 析疑难 合作探究 提能力 分层集训 刷习题 巩固提升
必修第一册·鲁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基础素养]
必修第一册·鲁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 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必修第一册·鲁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第1题, 由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可知, 从地表到地心依次是地壳、莫霍 面、地幔、古登堡面和地核。第2题, 若海底储有石油, 因横波不能穿过液体, 故横波到达一定深度后会消失。选A。 答案:1.D2.A
《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宇宙看地球课件PPT

圣何塞,位于圣何塞的胡安·圣玛利亚国际机场运行受到影响,六家航空公司的数
百架进出港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大批旅客滞留。回答4~5题。
4.组成图里亚瓦尔火山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
解析 组成火山山体岩石的矿物为岩浆冷凝形成,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
【名校课堂说课稿】《地球的圈层结 构》从 宇宙看 地球课 件PPT- 最新版 本PPT导 学课件
【名校课堂说课稿】《地球的圈层结 构》从 宇宙看 地球课 件PPT- 最新版 本PPT导 学课件
515 内 0核
637 0
岩石圈 地壳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由坚硬岩石组成
软流层 上地幔
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
由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层组成。地核 分为内核和外核;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分别是上地幔顶部和软流层;地 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 面的应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
【名校课堂说课稿】《地球的圈层结 构》从 宇宙看 地球课 件PPT- 最新版 本PPT导 学课件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 达标检测 课时对点练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 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 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 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 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 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 物圈。
【名校课堂说课稿】《地球的圈层结 构》从 宇宙看 地球课 件PPT- 最新版 本PPT导 学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1)特点: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2)分类 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2.不连续面 (1)概念: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的面。 (2)分类 莫霍面: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纵波、横波传播速 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地下2 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陡降,横波完全消失。
对比项 厚 度 范 围 联 系
地壳 岩石圈
平均 17 地表至 千米 莫霍面
70~100 千地表至
米
软流层
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 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 分)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3.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
圈层名称
地壳
地 上地幔 幔 下地幔 地 外核 核 内核
不连续面
莫霍面(纵、横 波波速明显增 加)、古登堡面 (纵波波速突然 下降,横波完全 消失)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3.圈层划分 (1)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平均厚 度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2)地幔 地幔介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2 800千米。 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该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 地。 (3)地核 范围:古登堡面到地心之间,厚度3 400多千米。 分层:内核和外核。
(2)纵波和横波速度突然增加。 (3)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但是二者的范围不同。 地壳是自地表至莫霍面,岩石圈是自地表至软流层;岩石圈不仅包 括地壳,还包括上地幔的上部。 (4)由于横波能在此传播,故不可能是液态,推测可能为可塑性物 质。
(5)纵波速度突然降低,横波消失。说明地幔是固态,外核是液态。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提示:(1)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交换。其所需能量主要来 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3)水圈由固、液、气三态水共同组成,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分为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水圈没有一个完整的形状,因 此说它是不规则的;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又通过自然界物质的循环相 互联系、相互转化,所以说水圈又是连续的。 (4)不是。生物圈不仅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还包括它们赖以生 存的环境因素(如大气、水、土壤、岩石、阳光等)。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1.两种地震波的比较
地震波 质点振动方向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纵波(P 波) 与波传播方向一致 快 固体、液体、气体
横波(S 波) 与波传播方向垂直 慢 固体
在莫霍面的变化 波速明显增加
波速明显增加
在古登堡面的变化 波速突然下降
消失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大气圈、水圈和 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1.判断题 (1)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 ( ) (2)岩石圈就是地壳。 ( ) (3)地核分内核和外核,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 ( ) (4)水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 (5)地球的外部圈层分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 ) 答案:(1)√ (2)× (3)√ (4)× (5)√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提示:(1)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而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所以地 震发生后纵波先到达地面,陆地上的人们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横 波到达地面,人们又感觉到前后左右摇晃。不一样。纵波传播速度 快,可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所以轮船 上的人们只能感觉到由纵波引起的上下颠簸。
发展的自然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组成的一个连
的辨识,充分理解地球各圈层的位置关系和相关的基本特征。
解析:图中①为大气圈,②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⑤为内核。
外核(④层)是液态,③层横波能穿过。
答案:(1)C (2)B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地球的外部圈层 问题探究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感受地球的外部圈层。
结合材料探究: (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有哪些? (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有何关系? (3)为什么说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圈层? (4)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吗?为什么?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1.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它们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 境。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外部圈层特点比较
外部 圈层
概
念
组成
其他
由气体和悬浮
大气 物组成的包围 气体和悬浮物,主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 圈 地球的复杂系 要成分是氮和氧 要组成部分
C.地壳和地幔
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解析:在地幔中有一个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合在
一起,物质组成为岩石,叫作岩石圈。
答案:B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3.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 )
A.青藏高原
B.死海
C.马里亚纳海沟 D.贝加尔湖
解析:地壳平均厚度是17千米,陆壳平均厚度33千米,洋壳平均厚度6
答案:2.A 3.D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地球的圈层结构还包括其外部圈层。据图,完成4~5题。
4.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其中B代表(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
5.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
A.水圈
B.生物圈 C.地幔 D.大气圈
解析:第4题,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
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探知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②③层均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认知能力。通过对图
统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 构成的连续但 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 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 大气水、生物水等 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 圈
地球表层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
大气圈的底部、水 圈的全部和岩石 圈的上部
是大气圈、水圈和岩 石圈相互渗透、相互 影响的结果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2地球的外部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
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
3.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和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在莫霍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解析:第2题,由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根据地震 波波速的突然变化,可以推测该处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横波能在软流层中传播;在任一深度,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纵波。 第3题,在莫霍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古登堡面 下,纵波的传播速度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 分界。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
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圈层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外部圈层的理解能力和读图能力, 从而对抽象图进行一定的解读。
解析:第(1)题,在地球外部圈层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 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所以A代表生物圈,B是水圈,C是岩石 圈。第(2)题,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系统; 水圈中的水有多种形式。它们共同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不仅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和,还包括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 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 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 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也较密切,特别是和岩石圈关系最为密切。
答案:(1)D (2)B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1.大陆部分莫霍面的平均深度是( )
A.3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