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有哪些中式恐怖(诡异)的传说?

中式恐怖(诡异)传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这些传说通常都是基于历史事件、神话、民间传说等,通过口耳相传,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些传说中,既有让人不寒而栗的恐怖故事,也有让人感到神秘和诡异的传说。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哪些中式恐怖(诡异)的传说。
1、狐仙传说狐仙传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有的传说。
狐仙是一种神秘的存在,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变化形态的妖怪。
在传说中,狐仙通常会以美女的形态出现,引诱男人上当受骗。
而且狐仙还会操纵人的命运,给人带来不幸和灾难。
狐仙传说流传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孟姜女传说孟姜女传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著名的传说。
传说中,孟姜女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她的丈夫在建造长城的时候去世了,她为了寻找丈夫的魂魄,来到了长城边上的海边。
在那里,她哭泣了三天三夜,最终她的泪水化成了一条河流。
这条河流就是今天的孟姜女河。
这个传说中充满了悲伤和神秘的气息,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3、白蛇传说白蛇传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著名的传说。
传说中,白蛇化身为美丽的女子白素贞,与许仙相爱。
他们的爱情却被法海和青蛇所破坏。
最终,白蛇为了救许仙,不惜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许仙的性命。
这个传说中充满了爱情和牺牲的主题,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4、钟馗传说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神话人物。
传说中,钟馗是一位勇敢、正义、聪明的人,能够制服妖魔鬼怪,保护人民的安全。
钟馗传说中的故事非常丰富,有的讲述他如何制服妖魔鬼怪,有的讲述他如何为人民服务。
这个传说中充满了正义和勇气的主题,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中式恐怖(诡异)传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些传说中充满了神秘、恐怖、爱情、牺牲、正义和勇气的主题。
这些传说已经流传了数百年,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这些传说,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含义,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魑魅魍魉

魑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中文解释-英文解释中文解释∙【解释】: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自】:《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示例】:如今把事实指出,愈使~无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自《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含贬义。
多用于书面语里。
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查看更多>>∙【近义词】:牛鬼蛇神、为鬼为蜮∙【反义词】:志士仁人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的意思。
如果用“老弱病残”这样的说法,那么“鳏寡孤独废疾者”差不多全可包括了。
编辑本段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有人劝齐宣王毁掉周天子巡狩朝见诸侯的明堂,他征询孟子的意见,孟子认为如果要实行王政就不能毁,因为周文王当年靠施行王政才统一天下,他除给予当官的优惠外,也对鳏夫、寡妇、独夫、孤儿这种无助的人特殊照顾,齐宣王认为言之有理。
编辑本段成语示例◎过去一些棒打不回、拘留不改的浪子回头了,长期难以处理的民事纠纷排解了,鳏寡孤独得到了热情照顾,科学技术和文化生活缺少的状况有了改善。
◎所谓打赢攻坚战,就是说,除了少数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鳏寡孤独等需要民政救济的贫困人口,以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贫困人口,基本上都要解决温饱问题。
◎共产主义……能够实现古人所说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陶铸《崇高的理想》)饕餮盛宴读音:tāo tiè shèng yàn释义: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是龙生九子之一,食量大。
饕餮后来又代指美食家。
饕餮盛宴就是指有很多吃的东西的宴席,有很多美食的宴会。
饕餮:以上美食家的意义应该是引申义,饕餮性贪食,以至于吃光了所有之后开始吞噬自己,最后仅剩下了头颅,故而饕餮有贪食,贪婪的本意,但是总归还是和吃食相关饕餮:taotie。
经典的鬼怪民间故事_传说

经典的鬼怪民间故事虽然谈鬼色变,但中国人自古喜谈,留下了很多有关鬼怪的民间故事,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经典的鬼怪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的鬼怪民间故事篇一南阳郡宗定伯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赶夜路遇上了鬼。
他向鬼发问:“你是谁?”鬼回答说:“我是鬼。
”鬼反问:“你又是谁?”定伯哄骗他,说:“我也是鬼。
”鬼问:“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回答说:“要去宛市。
”鬼说:“我也要到宛市去。
”他俩一起走了几里路,鬼说:“步行太劳累,我们可以轮流背着走。
”定伯说:“这太好了。
”鬼于是先把定伯背了几里路,说:“你太重,恐怕不是鬼吧?”定伯说:“我才死,所以很重。
”定伯便又把鬼背到肩上,鬼一点重量也没有。
他们象这样轮换着背了多次。
定伯又问鬼说:“我刚死,不知鬼都有些什么畏忌?”鬼说:“唯独不喜欢别人对着吐唾沫。
”就这样,他们边说边走。
路上遇到了一条河,定伯就让鬼先踏过去,鬼过河完全听不到水响。
定伯自己踏水时,却发出哗哗的响声。
鬼这时又问:“为什么会发出响声?”定伯说;“才死的鬼不会趟水,你不要大惊小怪。
”走到快要到宛市的时候,定伯把鬼背起来举到头顶上,紧紧地掐住他。
鬼大声叫唤,声音咋咋作响,要求下来。
定伯再也不听他的,一直来到宛市的中心,把鬼扔到了地上,鬼立刻变成了一只羊。
定伯把羊卖掉,又怕它再有变化,就把唾沫吐在它身上。
定伯卖羊得到了一千五百文钱,才从宛市离去。
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定伯卖鬼显奇能,得钱一千五百文。
”经典的鬼怪民间故事篇二苏州有位姓管的青年人,因为邻居家的媳妇长得漂亮,千方百计想要见她。
一天,他又到墙头上偷看,见那媳妇正在屋檐下缠丝,双眉紧锁,眼泪汪汪,满面愁容。
她的婆婆在屋里唠唠叨叨地数落她,管于是同情媳妇而恨她婆婆。
正在这时,有一个身着青衣的妇人,从厅堂的侧门出来,满脸笑容,径直走进佛堂,向佛礼拜,无论是下拜还是起立,身子都笔直生硬,如同僵尸。
管见状大惊,知道她不是活人.更加注意地观察。
妇人拜完佛,就转身到屋檐下,向媳妇用两手比划圈圈的形状,还用手屡屡指点厕所方向。
中国十大恐怖鬼故事

中国十大恐怖鬼故事中国的民间恐怖鬼故事已经流传很多年,令人胆寒。
这些鬼故事多数有实际意义,其中有一部分是用来警示人们,传播正义道德。
下面是中国最经典的十大鬼故事,一起来看一下。
1.《白马夫人》《白马夫人》是中国传奇中最常见的鬼故事之一,讲述了一个夫人死后坐在一头白马上在夜晚出现,张牙舞爪。
故事传说,当你看到白马夫人时,你一定会遇到不幸,如生病、失败或死亡。
2.《十室九阁》该故事发生在一座古老的宅邸里,被诅咒无关者无法活着离开。
十个房间里九个棺材,其中一个棺材里有一个邪恶的附体怪物,会拥有心灵和肉体,以暗流奔夺与之相遇人类,输出一种超越死亡的恐惧。
3.《捉鬼敢死队》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上海,是一支实际的捉鬼敢死队的真实经历。
这支猛烈的捉鬼敢死队成员们在深夜进入一座可怕的宅邸,在遇到强大的幽灵邪恶敌人之后,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发生了。
4.《水谷破梦》《水谷破梦》讲述了一位乞丐进入一处古墓里,被袭击后落入梦境中,得知了大量幽灵鬼怪的存在,令人毛骨悚然。
乞丐更加深入,在古墓里发现许多错综复杂的迷宫空间,该凶险让乞丐迷失在梦之中。
5.《街坊乐高》这个故事发生在古代台湾上。
一位老街坊做好了乐高,仿佛一个完整的古庙,被盗的珍珠和其他另类的珍宝被藏在里面。
但是,当他深夜探索神秘庙宇时,憾事发生了:锁在里面的无数异形鬼怪,仿佛一个可怕的迷宫,原本他本已触动的神秘控制者让他大惊失色。
6.《游乐森林》《游乐森林》讲述了三个小孩一起去参观游乐森林,突然受到无数怨念鬼怪围攻后,他们发现整座游乐园只有一个可怕的野外小屋,传说里有冷眼慢着它们穿梭。
无数鬼怪也如同袭击的昆虫,小孩没有办法脱身而去,必须等待太阳升起才能安全离去。
7.《朱雀缘起》《朱雀缘起》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异教建筑——朱雀缘起被太古无上神力所聚集,取得了神秘力量。
无数幽灵和恶魔穿梭其中,传说其中有三面宝塔,永不熄灭,似乎挤压着星空。
传说每当有人踏进朱雀缘起,将会有无数可怕的杀人恶魔出现,开启灾厄时代。
中国民间鬼故事传说

中国民间鬼故事传说中国民间鬼故事传说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闻风丧胆的存在。
这些传说讲述了各种各样的鬼怪、妖魔和灵异事件,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悚和恐怖。
这些故事渗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文字、口头传承和艺术形式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
1. 牛头马面牛头马面是中国民间故事中最为著名的鬼怪之一。
传说中,牛头马面是地府中执行判决的拿手角色,他们的形象被描述为上半身是人,下半身分别是牛和马。
他们会追捕丧失人命的亡魂,将其带至地府接受审判。
人们常常提到牛头马面,以警示自己遵守社会规则,不做违法乱纪之事。
2.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神鬼小说。
故事讲述了白素贞和许仙之间跨越人鬼之间的爱情纠葛。
白素贞化身为美丽妖艳的白蛇,与许仙相爱并生下了孩子。
然而,因为人鬼之间的禁忌,他们面临着各种阻碍和迫害。
白蛇在尝试保护自己的家人和爱人时,也不得不与道士和佛教徒展开斗争。
这个故事通过爱情的力量,传递了与世俗观念和道德规范相悖的价值。
3. 孟婆汤孟婆汤是中国民间鬼故事中与地府密切相关的传说之一。
传说中,每个人在死后都会到达地府,孟婆是地府负责人之一,负责给亡魂们喝下一碗孟婆汤。
这碗汤有着神奇的力量,饮用后可以使人们忘记前世的所有记忆,获得新的轮回机会。
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将遭受新一轮折磨和磨难。
4. 关帝庙游燕关帝庙游燕是中国民间流传的鬼故事之一,讲述了关羽的英勇事迹以及与其相关的神奇传说。
关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威名赫赫的军事将领,他被尊为义士和正直之人的代表。
据说,在关帝庙中,关羽的化身会时常飞出去遨游燕京,保护国家平安和民众安宁。
人们为了纪念关羽的事迹和保佑自身的平安,经常会去关帝庙祈福和参拜。
在这些民间鬼故事传说中,鬼怪们既代表了神秘和恐怖,同时也承载着忠诚、正义、爱情和守护的意义。
它们推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即便在现代社会,这些故事依然深受人们喜爱,并在电影、文学、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得以传承,并继续影响和吸引着更多的人们。
中国十大鬼故事

中国十大鬼故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鬼故事传统,这些故事凝聚着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好奇。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中国十大鬼故事,感受其中的神秘与惊悚。
故事一,《聂小倩》。
《聂小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鬼怪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女鬼聂小倩和一个人类相爱的故事。
这个故事充满了爱情、怨恨和鬼怪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死与情感的交织。
故事二,《钟馗嫁妹》。
这个故事讲述了中国古代著名的神明钟馗与妖魔的故事,其中涉及到了钟馗嫁妹的传说。
这个故事充满了惊险和神秘,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
故事三,《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白娘子化身为人类,与许仙相恋,但却遭到了道士法海的阻挠,最终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故事四,《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情传说,讲述了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的骨灰而哭泣的故事。
这个故事充满了悲情和感人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坚强和感情的力量。
故事五,《鬼吹灯》。
《鬼吹灯》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天下霸唱的作品,讲述了一群探险者在中国古墓中寻宝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充满了惊险和刺激的情节,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墓葬的神秘和危险。
故事六,《鬼见愁》。
《鬼见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鬼怪故事,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村庄中发生的一连串诡异事件。
在这个故事中,充满了神秘和惊悚的情节,让人们感受到了鬼怪的恐怖和神秘。
故事七,《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鬼怪故事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鬼怪和灵异事件的故事。
这些故事充满了神秘和惊悚的情节,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鬼怪传说的魅力。
故事八,《鬼吹灯之黄皮子坟》。
《鬼吹灯之黄皮子坟》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南派三叔的作品,讲述了一群探险者在中国古墓中寻宝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充满了惊险和刺激的情节,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墓葬的神秘和危险。
故事九,《镜花缘》。
《镜花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情传说,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与一个富家公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鬼怪首先说分类,我把鬼怪分为如下几类:甲类:某一类鬼怪,是一个品种。
比如狐妖等。
乙类:某只鬼怪,单独存在的异数,或者某类鬼怪里面出名的那一只。
比如画皮等。
丙类:人修炼或死亡或异化之后化为的鬼怪。
比如聂小倩等。
只录妖魔鬼怪,不录神仙,不录神兽,不录奇人,排名不分先后。
甲类螭魅螭魅(音吃妹)又名魑魅,是山林中的异气化生的鬼怪,杀人无形。
(《左传》:〃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机、饕餐,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杜预注:〃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覆穿着破烂衣服,手指长如利爪的人形妖怪,喜欢袭击单身的旅人,吸食人脑,可用滚烫的大石头掷杀。
(来自《神异经》)九尾青丘山上长了九条尾巴的妖狐,吃人,声如婴儿。
(见于《山海经》,《吴越春秋》中有说到:涂山氏是九尾白狐后裔,大禹治水的时候一只叫女娇的白狐看到了他,一见钟情,唱道:〃绥绥白狐,九尾痣痣。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后来二人相恋,于涂山结为夫妇。
)耳中人一种生存在人耳中的妖物,在人耳中窃窃私语,常常使修炼者误以为修成了内丹。
(见于《聊斋志异耳中人》)罔象罔象是一种生活在水里食人的妖怪,形状像小孩子,皮肤红里透黑,红色的爪子大耳朵长臂膀。
(见于《庄子》陆德明注,《东京赋》薛综注等)讹兽讹兽是一种喜欢骗人的妖怪,能讲人言,面容姣好,身体是兔子的样子。
要是吃了它的肉后就也无法说真话了。
(《神异经》)患鬼患鬼是监狱的愁绪怨气郁结而产生的鬼怪,身长数丈,形状象牛,青色的眼睛,闪亮的眸子,四只脚插在泥土中,一直在动却位置却不变化,酒能解愁,因此用酒浇它就可以使它消去。
(《搜神记》)山魈山魈是一种像小孩一样的山精鬼怪,长了一只脚,喜欢在夜里侵犯人。
(《抱朴子》:山精形如小儿,独足向后,夜喜犯人,名曰魈。
)鲛人住在南海的妖族,半人半鱼,哭泣时眼泪会化为珍珠。
(《搜神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中国古代鬼故事

中国古代鬼故事中国古代的鬼故事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这些鬼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鬼神的惧怕和崇拜,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些中国古代鬼故事,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聊斋志异》中的鬼故事。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其中收录了许多关于鬼怪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聂小倩》和《陆判》。
《聂小倩》讲述了一个关于美丽女鬼聂小倩和书生宁采臣之间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感人至深。
而《陆判》则讲述了一个官员陆判在酒楼遇到了一个神秘女子的故事,故事情节离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古文观止》中的鬼故事。
《古文观止》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其中也收录了一些关于鬼怪的故事。
比如《伯夷颂》中描述了伯夷哭告鬼神的故事,以及《东方朔》中记载了东方朔遇鬼的传奇经历。
这些故事不仅让人感受到古代人们对于鬼神的敬畏和崇拜,更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精神。
民间传说中的鬼故事。
除了文学作品中的鬼故事,中国民间传说中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鬼怪的故事。
比如《白蛇传》中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孟姜女》中描述了孟姜女哭坟的传奇故事。
这些民间传说中的鬼故事,既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鬼神的信仰和敬畏,又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和情感内涵。
总结。
中国古代的鬼故事丰富多彩,既有文学作品中的传世之作,也有民间传说中的传奇故事。
这些鬼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鬼神的崇拜和惧怕,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古老的鬼故事,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首先说分类,我把鬼怪分为如下几类:
甲类:某一类鬼怪,是一个品种。
比如狐妖等。
乙类:某只鬼怪,单独存在的异数,或者某类鬼怪里面出名的那一只。
比如画皮等。
丙类:人修炼或死亡或异化之后化为的鬼怪。
比如聂小倩等。
只录妖魔鬼怪,不录神仙,不录神兽,不录奇人,排名不分先后。
甲类
螭魅
螭魅(音吃妹)又名魑魅,是山林中的异气化生的鬼怪,杀人无形。
(《左传》:“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杜预注:“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
獏
穿着破烂衣服,手指长如利爪的人形妖怪,喜欢袭击单身的旅人,吸食人脑,可用滚烫的大石头掷杀。
(来自《神异经》)
九尾
青丘山上长了九条尾巴的妖狐,吃人,声如婴儿。
(见于《山海经》,《吴越春秋》中有说到:涂山氏是九尾白狐后裔,大禹治水的时候一只叫女娇的白狐看到了他,一见钟情,唱道:“绥绥白狐,九尾痝痝。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后来二人相恋,于涂山结为夫妇。
)耳中人
一种生存在人耳中的妖物,在人耳中窃窃私语,常常使修炼者误以为修成了内丹。
(见于《聊斋志异耳中人》)
罔象
罔象是一种生活在水里食人的妖怪,形状像小孩子,皮肤红里透黑,红色的爪子大耳朵长臂膀。
(见于《庄子》陆德明注,《东京赋》薛综注等)
讹兽
讹兽是一种喜欢骗人的妖怪,能讲人言,面容姣好,身体是兔子的样子。
要是吃了它的肉后就也无法说真话了。
(《神异经》)
患鬼
患鬼是监狱的愁绪怨气郁结而产生的鬼怪,身长数丈,形状象牛,青色的眼睛,闪亮的眸子,四只脚插在泥土中,一直在动却位置却不变化,酒能解愁,因此用酒浇它就可以使它消去。
(《搜神记》)
山魈
山魈是一种像小孩一样的山精鬼怪,长了一只脚,喜欢在夜里侵犯人。
(《抱朴子》:山精形如小儿,独足向后,夜喜犯人,名曰魈。
)
鲛人
住在南海的妖族,半人半鱼,哭泣时眼泪会化为珍珠。
(《搜神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博物志》等书也有记载。
)
罗刹国
海外罗刹的国度,这里的人以丑为美,按照相貌授予子民官职,长得越丑官越大,这里的看到中土的美少年都会吓得躲得远远的,认为中土的美少年丑的不忍直视。
(见于《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乙类
鬼车
鬼车是一只鬼鸟,食人魂魄。
(《岭表录异》:“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烁人魂气。
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
血滴之家,则有凶咎。
”)
画皮
画皮是一只骷髅恶鬼,常于人皮上作画,画好后披于身上化作美女,食人心肝。
(事见《聊斋志异画皮》)
魍魉
魍魉(音网两)是居住在弱水的妖怪,样子如三岁小孩,红眼长耳,赤黑色,喜欢模仿人声以此迷惑人。
可以附在木石之中,他本来是玄帝颛顼的儿子。
(见于《搜神记》《孔子家语》《淮南子》等。
)
化蛇
化蛇长着人类的面孔,身躯如豺狼,长有一双鸟类的翅膀,并以蛇的形态游动,叫声则像妇人呵斥之声。
它出现时常常带来水患。
(《山海经》)
旱魃
旱魃是一种眼睛长在头顶,浑身赤裸,两三尺长的小人,行走如风,它经过的地方都会大旱,赤地千里。
(《说文》,《诗经云汉》孔颖达疏)
白猿
晋安郡附近山上的妖猿,常掳掠美女作为后宫,也常化作白衣英俊男子引诱少女。
(唐佚名《补江总白猿传》)
浮游
浮游原本共工的臣子,后共工被颛顼打败,浮游自杀,成为怨灵。
(《少室山房笔丛》:春秋时代,晋平公在屏风前梦见了红色的熊,从此一病不起。
平公向郑国的子产询问原因,子产回答:“以前共工的大臣浮游,被颛顼打败后自溺于淮河,后来他化身为红色的熊为害人间;要是在宫殿里看到浮游,政权就会崩乱;如果在门口看到浮游,臣子就会作乱;在屏风前看到浮游,不会有大事发生,您的病也不会致死,只要祭祀颛顼和共工就可消除。
”平公照子产说的做了,病也痊愈。
)
孤竹君浮棺
孤竹国国君叔齐的棺椁,被河水冲出,在辽河中漂流,碰者皆死。
(《搜神记》:汉令支县有孤竹城,古孤竹君之国也。
灵帝光和元年,辽西人见辽水中有浮棺,欲斫破之,棺中人语曰:“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也。
海水坏我棺椁,是以漂流。
汝斫
我何为?”人惧,不敢斫。
因为立庙祠祀。
吏民有欲发视者,皆无病而死。
)蒙双氏
一对相恋的兄妹,相互怀抱而死,死后化作连体妖怪,人称蒙双氏。
(《搜神记》:从前高阳氏的时候,有两个一母所生的人成了夫妻,颛顼帝把他们流放到崆峒山里的荒野上,两人互相抱着死了。
神鸟用不死之草覆盖他们,七年之后,男女两人连成一体,又活过来了。
两个头,四只手,四只脚,这就是蒙双氏。
)
夹纸
夹纸是一只薄的像纸片一样的鬼怪,展开后是人形,变化无端,专门吓人。
(见于《阅微草堂笔记》,户部尚书曹竹虚说:他的族兄从歙县到扬州去,借住朋友家。
朋友请他在书房休息,曹生觉得很凉快,打算晚上就睡这里,但是朋友告诉他说:“这房间有鬼怪,不能住人。
”曹生坚持要住,到了半夜,有一个薄的像夹纸一样的鬼怪进了门。
展开后成了一个美女,忽然披头散发,吐出舌头,成了吊死鬼的样子。
曹生却一点也不害怕,女子又把自己的头摘下来放到书桌上。
曹生还是不怕,鬼就不见了。
曹生从扬州返回时又住进了这间书房,半夜时,门隙又有怪物爬动。
怪物才一露头,曹生就骂道:“怎么又是你。
”鬼魅一听,竟没敢进来。
做鬼到这个份上真悲催……)
丙类
伯奇
伯奇本来是人,他的父亲轻信后母的话将他杀死,他变成了伯奇鸟,其父发现错杀后,射死了后母。
伯奇死后变成了鸟,但心底明澈,以吞食恶梦而活。
(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见于上古傩礼)
伶鬼
伶鬼是周朝时的一位乐官,暴毙而死。
(事见《太平广记》,嵇康晚上在洛阳郊外的月华亭弹琴,伶鬼叫好,嵇康问:“谁在那里?”伶鬼说:“我只是一个鬼魂,不过生前嗜好弹琴,忍不住叫好。
暴毙之人面目可怕,就不出来相见了。
”嵇康坚持要他出来,他便掩着面现身,而后弹奏了一曲《广陵散》,嵇康惊叹不已,伶鬼就把曲子传给了他。
)
聂小倩
18岁早夭的少女,被葬于兰若寺,受姥姥夜叉等胁迫专门谋害过往客商,摄人血液。
(出自《聊斋志异聂小倩》,个人很喜欢的一篇,原文很长,但很好看。
)
冠先
冠先是个道人,在睢水旁生活了一百多年,每天钓鱼为生,喜欢重荔枝,后来宋景公向他求学道术,他不教,被宋景公杀掉,十多年后,人们看到他在宋国的城楼上弹琴,十多日才离去。
(《搜神记》)
窦氏女
怀上男子骨肉却遭遗弃,怀抱孩子于男子门外哀嚎而死的女子,化为厉鬼。
(《聊斋志异窦氏》这篇非常凄惨。
)
青城妇
人与蛇交配的后代,长着尖尖的嘴巴,阴部有蛇舌,与其ml往往被反插而死。
(《聊斋志异青城妇》:“青城山周围有几个村落,村中妇女多被蛇交配过,生下的女儿都是尖尖的嘴巴,阴户中长着像蛇舌一样的东西。
和男子交欢时,蛇舌有时会伸出来,一插入男子阴部,男子便会立即脱阳死去。
”)
薛慰娘
被人毒晕,贩卖与官员做小妾,受正妻鞭打囚禁,自缢而死,化为鬼,后还魂。
(见于《聊斋志异薛慰娘》)
促织
儿童变化成的蟋蟀,斗无不胜。
(《聊斋志异促织》,大意是:宣德年间流行斗蟋蟀,陕西华阴官吏为了巴结上司,每年都征收蟋蟀,失期则要受到重罚,乡民成名因此受到责罚,被打成重伤,几欲自杀,后受巫婆指点找到了一只不错的蟋蟀,等候征收时却被小儿子失手弄死,小儿子因此投井,却未死亡,神魂化作一只瘦小的蟋蟀,结果斗无不胜,拯救了成名一家,并且因此而富贵。
)于吉
三国时道士,被孙策所杀,化为鬼怪。
(《搜神记》:孙策杀了于吉后,每次一个人坐着,就仿佛看到于吉在旁边。
他心里非常
厌恶,精神也开始失常。
一次他治疗伤口刚刚痊愈,便拿起镜子照看,却看见于吉在镜子里,他就转过头不看。
像这样有好几次,最后他突然扑倒在镜子上大叫大嚷,伤口便都溃裂开来,一会儿就死了。
)
妒妇津
妒妇津是一个渡口,有位妒妇段氏因为妒忌而自溺于此,此后凡妇女要过此渡口,必须要自坏衣服装束,否则风雨大作。
(《酉阳杂俎》:晋刘伯玉尝诵《洛神赋》,曰:"娶妇如吾无憾矣!"其妻恨曰:"君何得以水神美而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乃投水而死,后因称其投水处为"妒妇津"。
相传妇人渡此津,必坏衣毁妆,否则即风波大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