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主要污染源清单调查与源解析的研究
大气区域污染源分析及影响研究

大气区域污染源分析及影响研究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在许多地区,尤其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对大气区域污染源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大气区域污染源。
大气区域污染源是指那些能够对大范围地区造成污染的源头,例如工厂、发电厂、交通运输等。
这些源头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积聚和扩散,形成了大气污染。
从大气区域污染源的角度来看,工厂是一个关键的源头。
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这些废气和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
当这些有害物质被排放到大气中时,它们会与其他污染物混合形成有害的大气污染物。
因此,减少工厂排放是降低大气区域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另一个重要的大气区域污染源是交通运输。
汽车和飞机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它们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产生了巨大影响。
此外,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噪音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改善交通工具的排放标准和使用清洁能源是解决大气区域污染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大气区域污染源不仅对环境造成影响,也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
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环境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健康问题。
颗粒物和污染物进入人体后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哮喘等问题。
此外,一些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因此,减少大气区域污染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大气区域污染的问题,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例如,加强工厂和交通工具的排放标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科技,提高人们对大气污染的意识等。
这些努力有助于减少大气区域污染的程度,改善环境和人类健康。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分析及治理研究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分析及治理研究第一章引言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危机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深刻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质主要有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以及臭氧等多种成分。
这些污染物来源各不相同,治理方法也应因污染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因此,对大气污染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将重点对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治理方法进行研究。
第二章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分析2.1 颗粒物颗粒物是大气污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污染物。
其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扬尘等。
其中,工业排放是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重工业企业,大量的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在不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
机动车尾气是颗粒物的另一个主要来源,特别是当车辆在拥堵的道路上行驶时,其尾气排放将会极大地加剧颗粒物的浓度。
扬尘是另一个重要的颗粒物来源,主要来源于建筑工地、路面、农田等地点的建设施工、扬尘、农业等活动。
2.2 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其来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石化等。
其中,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是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非常大,且含有多种有害成分,例如甲醛、苯等,这些成分能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石化也是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
2.3 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其来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
化石燃料燃烧是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些化合物的排放会极大地破坏大气中的平衡,造成酸雨等严重问题。
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产生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量也非常大,特别是在城市等地区,其排放量尤为明显,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也非常严重。
2.4 臭氧臭氧是大气层中一种有害的氧化物,其来源包括:汽车尾气、工业生产等。
汽车尾气是臭氧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当车辆在繁忙的城市交通拥挤的时候,其排放造成的臭氧浓度会极大地加剧。
空气污染物源解析与治理研究

空气污染物源解析与治理研究一、引言:空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染排放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空气污染物源的解析与治理研究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污染物的种类和影响,以及相关治理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二、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 工业排放源:包括工厂排气口直接排放的废气以及大气中的工业产生的可污染物。
2. 交通运输源:汽车尾气和船舶尾气是城市空气中常见的污染源。
3. 燃煤烟气:家庭和工业燃煤释放出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4. 生物质燃烧:包括农村生活中的柴火和农作物秸秆的焚烧。
5. 农业源: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以及畜禽养殖废气排放。
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工业生产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
三、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影响1.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可以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并且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肺部,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危害。
2. 二氧化硫(SO2):是由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之一,其长期暴露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酸雨形成。
3. 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主要由交通尾气和工业燃烧排放而来,对呼吸系统有害,并可参与臭氧和细颗粒物的产生。
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包括苯、甲醛等化合物,对人体有慢性毒性作用,同时也是臭氧污染的主要源头。
5. 臭氧(O3):是一种存在于地面和高空的重要化学物质,高浓度的臭氧可引起呼吸问题和眼疾等健康问题。
6. 重金属:如铅、汞等重金属元素是人工活动排放的一类有毒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四、空气污染治理技术研究1. 排放控制技术:通过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源,如烟气净化器、尾气催化转化器等。
2. 过程优化技术:改进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生成。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解析与污染源识别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解析与污染源识别大气污染是当下全球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其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有效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准确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并进行污染源的识别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进行解析,并探讨一些常用的污染源识别方法。
一、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
工业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等。
工业生产过程中,燃煤、燃油和燃气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含有大量污染物。
2.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主要的污染物。
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3. 燃煤和燃油燃煤和燃油在能源生产和家庭供暖中广泛使用,它们的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特别是二氧化硫(SO2)和颗粒物(PM),对大气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4.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业生产会产生大量有机废物和氨等污染物。
特别是农业废弃物的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和甲烷(CH4)等温室气体。
5. 生活和商业部门生活和商业部门的废气排放主要来自燃烧和工业过程。
如家庭烹饪、暖气燃烧、商业建筑的供暖和空调等。
这些废气中含有各种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挥发性有机物。
二、污染源识别方法1. 气象条件分析法利用气象条件分析法,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推断出可能的污染源。
通过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和风向风速等气象信息,可以初步判断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区域。
2. 排放源解析法排放源解析法是通过对大气污染物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对污染源进行定量解析。
通过采集大气颗粒物样本或气体样本,并进行化学分析,可以确定不同污染源的排放特征,从而进行污染源的识别和定量分析。
《2024年郑州市PM2.5污染特性及其源解析研究》范文

《郑州市PM2.5污染特性及其源解析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PM2.5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PM2.5污染问题。
因此,深入研究郑州市PM2.5污染特性及其来源,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郑州市PM2.5污染特性和源解析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二、郑州市PM2.5污染特性1. PM2.5浓度及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对郑州市多个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PM2.5浓度普遍较高,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特征。
冬季和春季是PM2.5污染较为严重的时期,而夏季和秋季相对较好。
在一天之内,早晚高峰时段的PM2.5浓度较高,这与交通拥堵和气象条件有关。
2. PM2.5化学组成及来源PM2.5主要由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重金属等组成。
其中,有机物和硫酸盐是PM2.5的主要成分,来源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源排放等。
此外,郑州市地处黄土高原,土壤尘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源解析研究1. 污染源识别通过源解析技术,可以识别出郑州市PM2.5的主要来源。
其中,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源排放、土壤尘等是主要的污染源。
此外,城市扬尘、道路交通等也是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2. 贡献率分析针对各污染源对PM2.5的贡献率进行分析,发现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是主要的贡献者。
其中,工业排放的贡献率较高,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汽车尾气的贡献率则与交通拥堵程度密切相关。
此外,生活源排放、土壤尘等也有一定的贡献率。
四、结论及建议通过对郑州市PM2.5污染特性和源解析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郑州市PM2.5污染严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特征。
2. 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是郑州市PM2.5的主要来源,生活源排放、土壤尘等也有一定的贡献。
3. 为了改善郑州市的空气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工业排放管控、推广清洁能源、加强交通管理、控制城市扬尘等。
大气环境中污染源的追踪与源解析

大气环境中污染源的追踪与源解析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其影响不仅限于某个特定地区,还对整个地球产生长期性的影响。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大气中的污染物往往来自多个源头,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以及自然源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追踪和解析大气环境中的污染源。
追踪大气环境中的污染源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任务。
首先,大气中的污染物往往随着气流的传播而扩散,这意味着从一个特定区域的污染源出发的污染物可能在很远的地方被检测到。
其次,不同污染源的排放成分也可能存在重叠,使得难以准确判断某个特定污染源的贡献程度。
因此,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气象模型、化学分析和统计方法等,来解析大气中的污染源。
气象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模拟和预测大气中污染物传输的路径和扩散情况。
通过收集气象观测数据,科学家们可以建立数值模型来模拟大气运动。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预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并追踪污染源的位置。
利用这一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污染物是否来自某个特定工业区域或城市等,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化学分析是另一个重要的手段,用于解析大气中污染源的成分和来源。
科学家们通过在不同地点采样并分析大气中的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等,获取它们的组成信息。
通过比较不同地点的样本,科学家们可以发现不同区域的污染物组成差异,并推测其来源。
例如,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物可能来自附近的工业区域,而高含量的二氧化硫则可能源自火山活动或火力发电厂。
化学分析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有力的线索,帮助他们确定大气中污染物的来源和传播路径。
除了气象模型和化学分析,统计方法也是追踪大气污染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学家们将大量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污染源之间的相关性。
例如,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统计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与交通流量之间的关系,来评估交通尾气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贡献程度。
统计方法不仅可以揭示污染源的贡献,还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制定合理的减排政策,以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
大气主要污染源清单调查与源解析的研究

大气主要污染源清单调查与源解析的研究篇一:大气污染源解析大气污染源解析北京大钢环境治理技术研究院大气气溶胶及其粒径分布大气气溶胶,是指在大气环境中,液体或固体颗粒均匀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
虽然大气气溶胶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能见度、干湿沉降、云和降水的形成、大气的辐射平衡、平流层和对流层的化学反应等均有重要影响。
由各种源排放进入大气中的颗粒物,大部分集在对流层,距地面I〜2km范围内(即大气边晃层)。
在此区域内的颗粒物的尺寸最大,种类最多;而在距地面4〜5km以上的范围内,颗粒物的浓度基本上不受地球上直接排放的影响,其尺寸分布与本底气溶胶的分布相近。
一般认为,气溶胶颗粒物的本底质量浓度约为10ug/m3 , 颗粒浓度为300个/ m3。
但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有时气溶胶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最高可达2000ug/m3。
污染严重的水泥厂,其年均质量浓度通常大于350ug / m3。
大气气溶胶的粒径是其最重要的性质之一。
大气气溶胶所有的特征都与其粒径有关。
由于大气气溶胶的形状非常复杂,极不规则,有球状体、粒状体、片状体等,因此在度量大气气溶胶粒子大小时经常使用等效球体的直径来表示。
其中,最常用的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它是按照粒径的大小,大气气溶胶粒子可分为粗粒子(coarseparticulate)和细粒子(fineparticulate)。
对气溶胶粒子进行粗细划分和研究的原因在于粒径的差异使得粗粒子和细粒子在化学组成、来源和形成方式、传输和去除机制等均存在一些根本的区别。
目前粗粒子和细粒子的粒径分界线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根据研究的需要,一般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s , TSP)、PM10 和PM2.5。
TSP是指可漂浮在空气中的、粒径一般小于100um固态和液态微粒的总称。
TSP曾是中国唯一的环境大气气溶胶污染监测指标,现仍沿用,但主要用于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指标;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1am以下的大气气溶胶粒子。
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源解析与特征研究

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源解析与特征研究大气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污染物的源解析与特征研究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
本文将从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以及其特征研究两个方面展开,以期深入了解并有效应对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一、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生活废气。
以下将对这些主要来源逐一进行解析。
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颗粒物。
其中,硫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是最常见的工业排放污染物。
硫化物主要来自于煤炭和石油的燃烧过程,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化工厂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2. 交通尾气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尾气排放成为了大气污染物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此外,机动车尾气中的一些有机挥发物也对空气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3.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也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作物的种植、农田排水以及农业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释放出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等物质,对大气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和化肥使用也导致了空气质量的下降。
4. 生活废气生活废气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燃烧活动,包括烧煤、燃油和天然气。
这些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对大气环境的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大气污染物的特征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气污染物的特征,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以下将针对大气污染物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1. 空间分布特征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监测和模拟方法,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和城市的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
例如,工业区和交通拥堵区通常会有更高的污染物浓度,而郊区和农村地区相对较低。
2. 季节变化特征污染物的季节变化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季节变化会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组成。
例如,冬季由于采暖需求增加和稳定的大气边界层,污染物浓度通常会比夏季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主要污染源清单调查与源解析的研究篇一:大气污染源解析大气污染源解析北京大钢环境治理技术研究院大气气溶胶及其粒径分布大气气溶胶,是指在大气环境中,液体或固体颗粒均匀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
虽然大气气溶胶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能见度、干湿沉降、云和降水的形成、大气的辐射平衡、平流层和对流层的化学反应等均有重要影响。
由各种源排放进入大气中的颗粒物,大部分集在对流层,距地面I〜2km范围内(即大气边晃层)。
在此区域内的颗粒物的尺寸最大,种类最多;而在距地面4〜5km以上的范围内,颗粒物的浓度基本上不受地球上直接排放的影响,其尺寸分布与本底气溶胶的分布相近。
一般认为,气溶胶颗粒物的本底质量浓度约为10ug/m3 , 颗粒浓度为300个/ m3。
但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有时气溶胶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最高可达2000ug/m3。
污染严重的水泥厂,其年均质量浓度通常大于350ug / m3。
大气气溶胶的粒径是其最重要的性质之一。
大气气溶胶所有的特征都与其粒径有关。
由于大气气溶胶的形状非常复杂,极不规则,有球状体、粒状体、片状体等,因此在度量大气气溶胶粒子大小时经常使用等效球体的直径来表示。
其中,最常用的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它是按照粒径的大小,大气气溶胶粒子可分为粗粒子(coarseparticulate)和细粒子(fineparticulate)。
对气溶胶粒子进行粗细划分和研究的原因在于粒径的差异使得粗粒子和细粒子在化学组成、来源和形成方式、传输和去除机制等均存在一些根本的区别。
目前粗粒子和细粒子的粒径分界线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根据研究的需要,一般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s , TSP)、PM10 和PM2.5。
TSP是指可漂浮在空气中的、粒径一般小于100um固态和液态微粒的总称。
TSP曾是中国唯一的环境大气气溶胶污染监测指标,现仍沿用,但主要用于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指标;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1am以下的大气气溶胶粒子。
大部分的PM10能够沉降在喉咙以下的呼吸道部位,因而PM10 也称可吸入性颗粒物(respirableparticulatematter ,RSP) ;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2.5um以下的大气气溶胶粒子。
PM2.5粒径小,更容易沉降于呼吸道中,同时由于许多致癌和有毒物质如苯并[a]芘等多富集在PM2 . 5上,因此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另外,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大气中的浓度有很大的区别,PM2.5占PM10超过二分之一。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大气气溶胶粒子粒度分布各异,但都基本遵循以上规律大气污染的源解析相对于粗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更大,输送距离更长,所以对PM2.5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
PM2.5并非单一成分的空气污染物,它是由来自各种不同的人为或自然污染源、具有大量不同化学组分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可变的大气污染物。
大气气溶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水溶性无机盐、不溶性矿物质和含碳物质等,其中含碳物质包括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有机化合物及元素碳。
研究不同地区或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气溶胶化学组成的一般特征,为大气气溶胶的源识别或源解析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污染源解析方法主要有三类:污染源排放清单法、扩散法和受体模型法。
其中,受体模型被认为是现阶段最有价值的分析工具。
该模型是通过测量源和大气环境(受体)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定性识别对受体有贡献的污染源并定量计算各污染源的分担率。
它包括化学质量平衡法(CMB)、因子分析法(FA)、目标变换因子分析法(TrFA)、显微镜法和化学.统计学方法等。
其中的CMB是U . S. EPA推荐的用于研究PM10 / PM25和VOCs等污染物的来源及其贡献的一种重要方法。
目前其系统软件已发展到第八个版本CMB8。
以上模型又大致上可以分为3类:化学法、物理法和显微镜法。
物理法主要是X射线衍射线(XRD)和轨迹分析法(Majectoryanalysis)。
相对来说,化学法最为成熟。
这主要归功于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的发展。
显微镜法适用于分析形态特征比较明显的颗粒物,如单颗粒分析手段获得的单个大气颗粒物的类型、大小、数量、形态、颜色、光学性质、化学成分等特征,可以用来直观地鉴别颗粒物来源,所得出的源解析结果比化学分析更具说服力。
PM2.5的来源PM2.5的来源大致有三种:第一是直接以固态形式排出的一次颗粒物,它们在源与受体之间经历的变化很小,其环境浓度在总体上与其排放量成正比。
PM2.5中的一次粒子主要产生于化石燃料(主要是石油和煤炭)和生物质燃料的燃烧,但在一些地区的工业过程也能产生大量的一次PM2.5,除此之外,一次粒子的源还包括道路扬尘、矿物质的加工和精炼过程。
相对而言,建筑、农田耕作、风蚀等的地表尘对环境PM2.5的贡献则较小.第二是在高温状态下以气态形式排出,在烟羽的稀释和冷却过程中凝结成固态的颗粒物,主要由半挥发性有机物组成.第三是由气态的S02、NOx等前体物通过大气反应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气.粒反应),主要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可氧化转化的半挥发性有机物等。
在大多数地区,S和N为所观察到的二次PM2.5的主要成分,而二次有机气溶胶在一些地区也可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PM2.5的采样和分析方法PM2.5采样方法可分为污染源采样和环境采样两种。
污染源采样的目的则是为了确定PM2.5污染源的排放特征、对污染源进行鉴定并为源解析提供可靠的数据;环境采样主要应用于大气环境的采样,目的在于确定PM2.5浓度水平以及污染特征,了解其化学组成以及不同的污染排放源的贡献。
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会选择不同但合适的采样布点、采样仪器以及采样结果的分析方法等。
采样仪器PM2.5的采样仪器的主要操作流程是以一定的流量抽取空气,使其通过固定粒径限制的切割头。
低于该粒径的大气颗粒物可通过切割头并附着在滤膜上而得到收集。
采样器主要由切割头,采样器主体,滤膜夹,流量控制器,采样泵等几个部分构成。
切割头的主要作用是分离那些空气直径超过所要采集标准的大气颗粒物。
滤膜夹是在采样前、期间和采样后放置滤膜的容器,作用是固定滤膜。
采样泵主要用于对环境气体的抽取,使其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切割头。
为了获得准确的化学成分浓度值,需要准确测量通过滤膜的空气体积。
因此,在采样系统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空气量必须得到精确地测量和控制。
采样滤膜最常用的有三种,即石英纤维滤膜、玻璃纤维滤膜和聚四氟乙烯滤膜。
在采样过程中,除了要选择适当的滤膜,还应该按一定的操作规范对滤膜进行处理、运输和保管。
分析方法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对颗粒物化学组成的研究手段也日渐丰富,主要的分析方法如下:(1)采用光学显微镜或偏振光显微镜(PL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图象分析(认)等手段对颗粒物进行形态分析、表面分析和透镜分析,直观地观测单个颗粒物的大小几何形状、颜色和光学性质等。
(2)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子微探针、仪器中子活化分析(rNAA)、原子吸收光谱(AAS),特别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AS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 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 MS)等仪篇二:区域大气污染源清单实班级:环工姓名:苏学号:习报告1201静121802105区域大气污染源清单一、调查意义及目的1、调查意义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恶化,特别是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好坏,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以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正在向以臭氧(O3)和大气细粒子(PM2.5)为代表的二次污染过渡,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民生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主要的内容,要做好大气污染防治,首先要对污染物的来源和其化学特性进行调查和分析,一套完善准确的、满足新形势下协同控制要求的、区域高分辨率多污染物排放信息是研究区域空气污染形成机理、制定与落实污染控制对策的重要基础及依据。
而排放源清单是对某一地区一种或几种污染物排放源的排放量进行估算,一套完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应当覆盖化石燃料固定燃烧、工艺过程、移动源、溶剂使用、开放扬尘、生物质燃烧和农业等排放源,包含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挥发性有机物(VOCs)、氨(NH3)、一次颗粒物(PM2.5和PM10)和臭氧(O3)等大气污染物,并具备动态更新机制。
它对于政策制定和科学研究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科学研究上,排放源清单是大气污染模式最重要的起始输入数据,是研究空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先决条件,它对于模拟二次污染物、了解某一地区的空气污染情况、确立合适的减排方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调查目的弄清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以及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方式、影响范围等。
找出建设项目和所在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以此为依据科学有效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PM2.5来源解析、空气质量预报预警、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制订及效果评估、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等工作,为空气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料,从而能更好地进行空气质量管理。
二、方案制定在2016年1月4日下午,我们环工1201班与环工1202班一起就区域大气污染源清单”这一命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我们班主要负责的是广陵区与江都区,由于广陵区相对于江都区而言比较小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故安排8人成为一大组负责广陵区的调查工作,另16人成为一大组负责江都区的调查工作。
每一大组都要负责该区域6项污染源一一包括餐饮、干洗、汽车维修保养、医院、建筑施工及交通。
其中,赵艳红、桂铭蔚与我三人一小组主要负责江都区的建筑施工项目的调查工作。
当晚我们便在扬州市江都区环保局查询近年来关于建筑施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找出2014 年可能在建的建筑项目并在地图上标出相应位置。
同时,我们查好各点之间的公交路线及相应时间,做好万全的出行准备。
1月5日一早,我们江都区大组的同学分别将各自小组所标地图进行重叠,划出5片各项项目重叠较大的区域,其中区域4与区域5是调查的重点区域。
经过商量,我们小组在当日下午负责区域三的调查工作(该区域的6项项目均需调查)。
次日,由于其余小组均反应未看到建筑施工项目,故与学长及大组同学商量后,决定1月6日一天我们小组重点负责仙女镇建筑施工项目的调查工作,沿途看到其余项目再帮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