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理论的早期教育启示

2010年第
5期(综合研究)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理论的早期教育启示


满忠坤赵鹏程
*


[摘要]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自卑情结及超越等概念,建构
了其自卑与超越理论。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
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文章从两个方面探讨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理论对早期教
育的启示。


[关键词
]自卑;自卑情结;超越;早期教育启示


126
一、自卑感与自卑情结

阿德勒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反对弗
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其理论是
以社会文化为价值取向的,理论的最后落脚点是追求
人的优越感和自我完善。为优越而奋力是阿德勒人格
理论的基本动力,他把为优越而奋力称作生命的实质。
后来,阿德勒又把个人优越而奋力的观点改变成个人为
完善的社会而奋力,即社会兴趣理论。他认为人类生
活在
“意义场
”之中,而这一意义更多的是大家同感
的体认,是
“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别人认为有
效的意义
”。
[1]

(一)自卑感与优越感

在阿德勒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
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
望加以改进的。”
[2]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通存在
的事实,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这是因为他们常依
赖成年人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有了
自卑感,它会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就会迫使个体采
取行动来解除这一自卑的困扰。不同的个体、不同的
情景下,个体往往采取不同的方式应对自卑,一种是
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的方式,设法克服障碍最后往往
会战胜自卑。而有些时候,一个人已没有勇气面对生
活,但他仍然要设法摆脱自卑之感,不过这种人采取
的方式不是设法克服障碍,反而是用一种自欺的
“优
越感
”来麻醉和欺骗自己,这样做的结果,非但不能
克服自卑感,而是愈积愈烈,在困难面前表现得犹疑、
彷徨甚至退却的举动。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实际上它是人类、个
体不断发展的动因。在阿德勒看来,人类的全部文化
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追求优越并不是说人人都天
生要寻求在地位上、等级上超过别人,也不是说人们
要追求保持自己比别人更重要的态度,而是个体无论
追求什么都渴望有能力和有成效的动机。每个人都有

渴望优越感的目标,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
性。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
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

中。

(二)自卑感与自卑情结

自卑感不同于自卑情结,在阿德勒看来一般的自
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
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
过程。正如弗洛姆认为的“人是所有生物中最无能
的”,因为人一出生起就处于弱小、卑微、幼稚、依赖
和无助的境地,都体验着自卑,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
有人的通性。因此,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与生俱来
的一种心理现实。当人的某种能力缺陷受到周围人们
的轻视、嘲笑、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往往会大大加
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等方
式表现出来,由此上升为
“自卑情结
”。因此,当
“一
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对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
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出现的就是自卑情结”。
[3]

二、自卑感的功效及其机制

自卑既能摧毁人,也能塑造人。每个人在克服自
卑、寻求优越感的方式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不同的生
活风格和人格,我们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偿不
当,另一种是适当补偿。补偿不当指的是缺乏或过度
补偿,这都会引发自卑情结,甚至患有神经症。有自
卑情结的人通常会有两种表现:一是缺乏补偿时,人
面对自己卑微、无能而消极,不敢正视现实,极力掩
饰,并放弃自我改善处境的想法;二是过度补偿,为
了摆脱卑微,人极力寻求另外一种满足,以掩饰其某
方面的自卑感,甚至不顾别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
陶醉于自我虚幻的优越感中,盲目追求个人优越,对
自己缺点克服过犹不及,甚至表现出某些变态的行为
举动。这都是自卑导致心理异常的副作用。

但是当一个人面对自卑而积极地寻求适当补偿,
追求优越时,自卑感反而是催人上进的推动力,使人

*
[作者简介
]满忠坤,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原理(四川南充
637002);赵鹏程,西华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四川南充
637002)

比较教育研究



不断开拓进取,体验积极的生活。一个适当补偿的人,
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他就能在另一方面
找到新门路,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如外貌不是
很好的女性,往往会通过获得高的学业成就来达到心
理补偿。正因为自卑,人类追求优越感永远不会停止,
而人类文化发展也在不断地推动。

三、自卑与超越理论的早期教育启示

(一)重视早期家庭教养方式,预防问题儿童的

出现

除天生的器质性病变因素以外,所有儿童都具有

能正常发展的生物前提。可是为什么有的儿童却

成了
“儿童问题
”?个体成长是环境(广义的环境包含教育
在内)与遗传两因素影响下展开的过程,阿德勒认为

这其中关键之处在于早期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教育孩子,他们不知道

去顺应自然、使子女成为自己生活的客体对象,忽略

儿童的主体性,以自己的意志统摄子女的一切。这样,

儿童处于工具性的地位,容易囵隅于自卑之中。另外,

即使是父母意识到这一点,但同一个家庭中的孩子也

可能因为不同的长幼排行而产生无形的作用,使幼者、

病弱者或因父母的偏爱,而引发自卑情结。因此,问

题儿童的产生既有父母的主观意志的原因,也有某些

容易被忽视的客观因素的涉足。虽然阿德勒也承认问

题儿童的产生与经济、社会、种族或家庭状况都有着

密切的关系,但他仍然强调家庭教养方式的重要影响。

所以,家长要有这种意识,适当地予以干预,取长补

短,发挥儿童的优势,弥补不足,科学地施教,在自

然与干预之间寻找平衡点。

(二)客观对待自己的优缺点,避免
“自卑情结


的产生

阿德勒的自卑与补偿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

会有自卑感,自卑是正常的、必须的。适度自卑感是

激励个体超越的动力,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而

争取更大的成功。事事都有一个
“度”,而如果自卑感

愈积愈多,而不能积极地宣泄、释放,就会引发
“自

卑情结
”。过度的自卑就会变成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

礁,关键期儿童自然健康的生命航船,就容易触礁。

这需要每一个教育者(家长和教师)正确看待儿童的

优缺点,警惕儿童有可能的自卑,在生活学习中积极

引导学生,使儿童扬长避短,保持适当自卑感,也就

是客观对待自己的不足。作为一种
“强化物
”,家长和

教师的期望与态度对儿童早期成长关系密切,行为主

义的强化理论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家长教师要细心

观察学生的优缺点,多与儿童沟通,引导儿童正视自

己的长与短,并懂得“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无完

人的事实。我们要做的是立足于实际,发扬儿童的优

势一面,正视并尽量克服其欠缺的一面,促进儿童良

好社会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避免郁积为自卑情结,使儿童拥有活泼开朗、外向的

性格和健康体魄。
(三)引导儿童超越自卑,树立良好生活风格
每个人在克服自卑,寻求优越感的方式各不相同,

由此形成不同的生活风格和人格。基于阿德勒的理论,
自卑情结源于不良的生活风格,所以家庭学

校要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养成良好的生活风格。阿
德勒扬弃了弗洛伊德心理学强调的个体过去特殊的经
验对近日生活的影响,指出意义并非为环境所决定,
而是取决于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于是阿德勒宣称


“促使人类行动的动机是个人对未来的期望(虚构),
而不仅是他过去的经验。这种目标虽然是虚假的,他
们却能使人类按照其期待,做出各种行为
”。为此要使
儿童超越自卑对其行为方式进行导引,就必须让他们
学会在自身外部探求生活目标,在集体中体验到快乐,
才有可能避免、克服自卑。儿童要超越自我,超越个
人的私利,把自我与他人统一起来,而不是以自我为
中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成为一个
社会人。

(四)引导学生从自卑走向超越


“失败乃成功之母”。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
于自卑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丧失了对自我的信心与信
念。应对自卑的方式可概括为两种取向,一种是意志
消沉掩藏退缩,另一种是克服障碍努力改进,只有后
者才能真正摆脱自卑的阴影,从自卑走向成功,实现
自卑的超越。自古寒门出贵子,人往往因自卑感产生
对优越感的渴望,并为获得优越感而进行奋斗。这种
奋斗不仅在个体身上可以见到,整个人类也进行着同
样的奋斗。可以说自卑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
的进步就是人类对他们的无知感到自卑,从而努力奋
斗的结果。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与补偿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
在的,自卑为动力,补偿为方式,超越才是终极的目
的。愈来愈多的人认为,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分道扬镳
的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其理论
对教育的启示也颇为深刻、亲切,给教育者一种不同
的育人视角。我们要借鉴其理论的精华,培养儿童良
好的自我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顺利完成儿
童的社会化,在德智体等方面健康地成长。

注释:


[1]
[奥]阿德勒著
.自卑与超越
[M]
.台北:台北志文
出版社,
1984.
[2]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M]
.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
1998.
[3]
[奥]阿德勒
.超越自卑
[M]
.刘泗编译
.北京: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雷艳萍]

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