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合集下载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朱 琴
( 州都 匀黔南州 中医院骨科 5 8 0 贵 50 ) 中图分类号:R 8 . 6 15
脑 脊 液漏 (eersiaf i, crbopn ll d u
文献标识码 :B
CF S )是 脊 柱 手 术 常
文 章编 号 :10 — 4 4( 0 O O O 9 一 2 0 4 7 8 2 1 )1 — 1 5O 引 出血 量 >2 0 。颜 色 鲜 红 ,指 示 有 压 动 性 出 血 I。观 察 皮 0ml
21 0 0年 l 0月 学 术 版 下 半 月 总第 2 9期 1
C ia ah hn Hel t

临床 护 理 ・
1 做好 卫生 宣 传 教 工 作 。 向病 人 介 绍 病 情 的 大 体概 况 , 要
3 建 立 良好 的 护 患关 系 。每 个 病 人 都 希 望 找 熟人 看 病 , 觉 得 心里 有 底 、有 依 靠 ,护 理 工 作 中 要对 病 人 热 情 诚 恳 、耐 心
见 的 并 发 症 之 一 , 文 献报 道 其 发 生 率 为 23 %~93 %[。如 _1 .7 1 ] 果 处 理 和护 理 不 当易 形 成 硬 脊膜 假 性 囊 肿 ,引 起 神 经 根损 伤 , 严 重 可 以发 生 感 染 , 引起 蛛 网膜 炎或 脑 膜 炎 ,甚 至合 并脑 脓 肿 及 颅 内 出血 , 重 威胁 生命 。 科 对 脊 柱 手 术后 并发 脑 脊 液 漏 严 我 患 者进 行 规 范 化 护 理 ,针 对 性 对 病 情 观察 、心 理 护 理 、基 础 护
1 临床 资 料
本组 1 ,男性 8 ,女性 5例 。年龄 3  ̄7 3例 例 5 2岁,平均

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

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

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探讨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对患者脊柱术后脑脊液漏进行护理。

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进行观察;对脑脊液漏情况及时处理,将引流管拔除,患者取头低脚高位置,避免增加患者腹压,防止感染以及注意观察患者电解质的平衡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治脊柱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依照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对脑脊液漏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标签:脊柱术;脑脊液漏;临床护理脊柱手术后容易引起并发症,脑脊液漏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1-2],由于伤口处不断外溢脑脊液,使得伤口及瘘口均很难愈合[3],预后不良,严重时甚至同时会形成术区感染、逆行性蛛网膜感染、脑脊液囊肿、化脓性脑膜炎[4,5]。

因此,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护理必须准确及时,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协助患者的早日恢复,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现将对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护理1.1观察病情1.1.1观察全身情况询问患者有没有搏动性头痛的出现,搏动性头疼通常伴有呕吐、恶心、畏光、耳鸣,或偶有视觉障碍或听力下降等脑脊液漏的典型表现。

1.1.2观察局部情况观察伤口时,患者伤口处皮肤微有隆起,用手触及时可波动,伤口敷料呈现黄色血渍印迹、潮湿,对敷料进行更换,且对患者加压包扎后,短时间内即重复出现以上症状者,则可提示患者存在脑脊液漏的情况。

①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量:通常引流液呈现暗红血色,质厚,流量正常情况下50~220mL/d,4h流量最多100mL,1d内流量最多为300mL。

如果引流量颜色浅淡,质地稀薄,流量偏大,应当考虑存在脑脊液漏的发生,应当对其密切观察,并报告医生备诊。

活动性出血与血性脑脊液容易相互混淆,可通过下面几种方法进行鉴别:a.对引流液进行收集、观察,如为血性脑脊液则大多不容易凝固;b.将引流液滴在纱布或者白色的吸水纸上面,血迹外侧有较宽的月晕样黄色晕圈;c.被血性脑脊液浸湿过的手帕,晾干后不会变硬,活动性出血的引流液将手帕浸湿后会变硬。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护理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护理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护理脑脊液漏是椎管内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虽不高,但处理不当,可产生诸多并发症如伤口经久不愈,脑脊液囊肿或者引起长期腰腿痛、头痛等症状[1,2],严重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3]。

早期发现脑脊液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有效减少因脑脊液漏而引起的并发症。

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37例脊柱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收集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10年6月1490例脊柱手术后患者资料,发生脑脊液漏者37例,其中男27例,女10例,年龄24-75岁,平均48.6岁。

30例采取一般处理措施后7-12天漏口愈合;7例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10-14天漏口愈合,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伤口经久不愈、脑脊液囊肿等并发症发生。

2 护理2.1 早期发现脑脊液漏早期可以通过观察硬膜外引流管引流液颜色、性质、量以及伤口敷料情况来判断。

脊柱手术后常规留置硬膜外引流管,经切口旁皮肤引出。

留置硬膜外引流管不但可以引流伤口中的瘀血,也利于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漏的存在,以便及时处理。

术后第1-2天引流液主要是暗红色血性液体,可伴有少量浆液性渗出,量逐日减少。

如果术后引流量较多,血性物减少后可见清亮的脑脊液,或者伤口敷料上可见较多的浆液性渗出或肉眼可见的切口渗液,即可判断为脑脊液漏,一般在术后1-3天内可以发现。

2.2 脑脊液漏的一般处理措施2.2.1体位脊柱前路手术后的患者取仰卧位,后路手术后的患者取俯卧位。

颈段手术者平卧,切口处用0.25kg-0.75kg的沙袋压迫,胸、腰段手术者取头低足高位,以减少脑脊液的继续渗出,有利于伤口及硬脊膜的愈合。

同时减少脑脊液的引流量,可以避免脑脊液大量引出而导致的低颅压头痛。

2.2.2去除或减少引起腹压升高从而导致脑脊液内压升高的因素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及时治疗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必要时,给予开塞露20-30ml纳肛或口服缓泻剂;及时处理尿潴留、排尿困难等。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8例观察与护理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8例观察与护理
252
Vo1.21 No.2
Aerospace Medicine
Feb 201O
脊 柱 手 术 后 脑 脊 液 漏 8例 观 察 与 护 理
姚 丽君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骨科 ,广东 惠州 516001)
摘要 脑脊液漏是 脊柱 手术后一种并发症 ,脊柱 术后 脑脊 液漏的治 疗及 护理 日益受到重视 和关注 ,采取有
治疗和 处理 后会 很快 愈合 ,对 今后 的劳 动及生 活都 无影 置患者于正确体位 ,避免脊柱扭 曲 ,正确放置 引流袋位置 ,
响 .关心 、安慰病人 ,将症状 、体征缓解 情况告知病人 ,以实 应低于切 口部位防止逆 流,术 中已发生硬脊 膜损伤或 疑有
际疗效鼓励病人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 。
平均 47岁 。脑 脊液 漏发 生在 胸 椎术 后 2例 ,腰椎 术后 6 包扎 或加密缝合 。
例 ,均为后路手术。发现脑脊液漏时间为术后 1~4 d,8例 2.5 预防感染 保持伤 口敷料 清洁干燥 ,敷料 渗液较多时
均经保守治疗痊愈 。
及时给予伤 口消毒 换药 ,并保 持床 单清 洁、干燥 。遵 医嘱
2 观 察 与 护 理
应用有效抗菌素 ,静脉滴 注 20% 甘露 醇加地 塞米松 10 mg
2.1 渗血渗液 的观察 脊柱手术后 ,一 般放置引流管 ,保 以减轻周 围组织水肿。补充 白蛋 白及少量血浆 ,加强 全身
持引流通畅 ,密切 观察和 记录 引流液 的性质 和量 ,早期 发 支持治疗 ,增强抵抗力 。
己的病情一知半 解 ,认为外渗 的脑脊 液是人体 的“精 华”, 内压 ,有利 于硬脊膜愈合。
往往感到 紧张 、恐惧 ,护 士应 向病人 说明外 渗 的脑 脊液类 2.7 预防 术 中避免损伤硬脊膜 ,术后经切 口椎旁肌放置

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进展

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进展

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进展【摘要】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手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脑脊液漏若护理不当,可导致低颅压症、伤口延迟愈合、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引起逆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脑脊液漏患者的观察,及早发现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尽快愈合,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脑脊液漏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综述如下。

【关键词】脊柱手术;脑脊液漏;观察与护理脑脊液是一种保护大脑和维持颅内压的生理性液体,脊柱手术中,脑脊液漏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3%~10%[1]。

而这些并发症需要更多的医疗干预和延长住院日,进而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显著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有研究显示,脑脊液漏患者的治疗费用平均增加50%左右[2]。

脑脊液漏发生后若护理不当,会出现低颅压症、伤口延迟愈合、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引起逆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3]。

因此,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脑脊液漏患者的观察,及早发现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尤为重要,现就近年来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要点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脑脊液的观察脑脊液的正常压力为5-15mmHg,脑脊液的分泌和吸收保持相对平衡,当脑脊液压力小于 5.0mmHg,脑脊液分泌增加,吸收减少;脑脊液压力大于 15mmHg,脑脊液分泌减少,吸收增加[4]。

发生脑脊液的时候,其症状主要为恶心、头疼、听力改变、耳鸣、面部麻木等。

局部症状为伤口辅料潮湿,呈淡黄色,更换敷料加压包扎后短时间内仍出现上述症状,提示脑脊液漏[5]。

如果术后 24 小时内伤口敷料虽不潮湿,也不渗血,但可见伤口周围皮肤稍有隆起,触及有波动感,则提示皮下有脑脊液。

通畅脊柱手术后伤口负压引流管 24 小时不超过 300ml,但有脑脊液漏时引流量可达1000ml以上,色淡,呈血清样混浊液,术后 24 消失引流液明显增多,颜色呈淡黄色[6]。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摘要】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是一个常见但危险的并发症,在临床上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通过对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和护理水平。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表现多样,危害也不容忽视,常见原因包括手术操作不当等因素。

在护理方面,临床观察尤为关键,及时发现并处理脑脊液漏的症状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对护理体会的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护理水平,同时对康复的影响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重视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将有助于减少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脊柱手术、脑脊液漏、临床观察、护理体会、危害、原因、护理水平、康复、重要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是一种常见并且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并发症,临床工作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并及时处理。

随着近年来脊柱手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对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深入了解,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旨在探讨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指导和帮助。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探讨脑脊液漏在脊柱手术后的表现、危害及常见原因,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促进患者康复的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本研究,旨在提高对于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认识和了解,提升护理水平,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促进患者康复。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1.3 意义引言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康复产生严重影响。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和护理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和护理
脊柱爆裂性骨折碎骨块刺破硬脊膜 脱位时撕破硬脊膜
(脊髓腹侧或侧方, 这类裂口多不规则)
脑脊液漏的原因
医源性硬脊膜损伤
松解粘连时撕裂 术中视野不清、操作不当误伤 肿瘤手术时肿瘤组织与硬脊膜粘连 脊髓疾病术中需要切开硬脊膜 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
有文献指出,尽管术中仔细操作,脑脊液漏仍 不可避免!
脑脊液漏的护理
二、管道的护理 固定:妥善固定,引流袋距手术创口20~ 30cm
脑脊液漏的护理
二、管道的护理
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
引流液呈淡血性,术后两小时﹥100毫升,由负压 引流改成常压引流
每班引流量大于100ML时,注意控制引流速度
方法:1、提高引流袋高度,减少到10CM 2、连续观察2小时如大于15ML/小时,汇报医生, 判断是否间断夹管
脑脊液循环 (人体第三循环) 通路
生成—— 两半球侧脑室→室间孔(Monro氏孔)→间脑三脑 室→经中脑导水管(Sylvius氏管)→ 桥延脑背方四脑 室→四脑室外侧孔(Luschka氏孔)、正中孔 (Magendie氏孔) →各脑池和脊髓蛛网膜下腔 回吸收—— 主要由突入脑上矢状窦的蛛网膜颗粒( Parchioni 颗粒,约占80%)和脊髓静脉的蛛网膜绒毛实现 也存在经室管膜、脑和脊髓软膜及沿脑和脊神经 鞘入淋巴管和血管周围间隙的少量吸收途径
伤口渗出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清亮液体
皮下积液穿刺抽出淡红色液体或清亮液体; 脊髓造影可明确
脑脊液漏的护理
脑脊液漏的护理
一、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感染 低颅内压 硬脊膜假性囊肿
感染
注意体温的变化及有无脑膜刺激症状
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局部有渗出及时更换敷料
遵医嘱使用可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及护理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及护理

《海南医学》2008年第19卷第7期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发生脑脊液漏,对患者手术恢复影响很大,轻者头晕恶心,重者头痛呕吐,伤口感染甚至引起颅内感染导致死亡。

因此,术后一旦发现脑脊液漏,临床护理就成为患者得到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

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共施行脊柱手术526例,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2例,由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无1例引起伤口感染和脑脊髓膜炎,均治愈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8例,年龄55~63岁,平均为51岁,均发生于腰段,10例为严重椎管狭窄,2例为巨大的椎间盘突出。

发现脑脊液漏的时间为术后1~3d ,均为保守治疗后治愈,脑脊液漏停止时间为3~6天,平均为3.5天。

2观察与护理2.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h,直至平稳,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腰痛、颈项强直等症状。

2.2渗血渗液的观察脊柱手术后,一般放置引流管24~48h,密切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早期发现脑脊液漏可以通过观察切口引流液进行诊断,术后24h 内引流液为血性液体,一般不超300ml [1]。

如24h 后还有血性液体引出,且较多,而颜色变浅,应考虑脑脊液漏可能,应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3心理护理从骨科角度讲,患者进行脊柱手术时较其他部位手术思想负担重,一旦发生脑脊漏患者情绪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往往精神紧张、恐惧,护士应向病人说明外渗的脑脊液身体每天都能自生,对今后的劳动及生活都无影响,经治疗可治愈。

鼓励病人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

2.4卧位护理硬脊膜损伤是脑脊液漏的原发因素,围手术期应尽量避免用力。

因直立时腰椎脑脊液压力为(3430—4410Pa ),比卧位时(686—1666Pa)明显增力[2],故术后应平卧。

一旦确诊脑脊液漏,应绝对卧床,及时抬高床尾15—30cm [3],取头低脚高位,根据病情可让病人俯卧位和侧卧位交替进行,降低胸腰段压力以减少渗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及治疗发表时间:2016-09-05T15:51:26.2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作者:周凡[导读]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后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31%~9.37%。

周凡(湖北省大悟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大悟 432800)【摘要】目的:总结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方法,探讨有效的临床治疗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48例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同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1例)和腰部持续性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组(观察组,27例),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期内无复发病例。

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观察,以便早期进行处理,腰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技术是治疗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柱手术;脑脊液漏;持续性腰部蛛网膜下腔引流;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241-02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spinal surgery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method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spinal oper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surger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June 2012 to 2015 November were 48 cases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spinal surgery clinical data, strengthen to the patient's illness observation,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control group, 21 cases) and continuous lumbar subarachnoid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27 cases) were observed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the time of removal of the drainage tube and the healing time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spinal surgery were observed to early treatment, lumbar subarachnoid space continuous drain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fter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ffective method,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pinal surgery;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Continuous lumbar subarachnoid drainage; Clinical efficacy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后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31%~9.37%[1],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出现脊膜假性囊肿和颅内感染,严重者可威胁生命。

因此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对于防止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进一步总结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48例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6.5±2.4)岁。

手术部位:胸椎15例,胸腰段12例,腰椎9例,颈椎6例,颈胸段6例。

所有患者均为脊柱后路手术,术中45例患者采用俯卧位,3例患者采用侧卧位。

根据术后脑脊液漏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部位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观察对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及患者主诉,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眼花等低颅压症状。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及引流液情况,若患者手术切口渗出较多,且为淡红色或黄色清亮液体,应考虑脑脊液漏发生的可能[2]。

若患者术后24h后引流液量较大,且呈淡红色或清亮液体,日引流量超过100mL时应意识到脑脊液漏的发生。

1.3 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绝对卧床休息,取俯卧、头低体位,同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及营养成分,以维持脑脊液生成、减缓颅内压力下降,手术切口处加压,及时更换敷料,保留引流管通畅,并进行常规抗感染及抗炎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腰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体位为侧卧位,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于L2-3椎间隙为进针点进行穿刺,当针进入到蛛网膜下腔的时候可见脑脊液流出,这时应将硬膜外的麻醉导管推送至腰椎管蛛网膜下腔,然后远处连接上引流袋进行引流。

脑脊液引流结束后关闭导管并观察2~3d,无复发者引流管方可拔除。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经腰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后平均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脊膜假性囊肿和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内无复发病例。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x-±s,d)组别脑脊液漏消失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组 2.8±0.8 3.9±1.1 15.2±2.0 对照组 4.7±1.6 5.8±1.5 19.3±2.5P <0.05 <0.05 <0.053.讨论手术操作对硬脊膜的损伤是导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直接原因,术中咬除椎板及松解粘连易损伤硬脊膜,手术者由于操作不熟练或动作粗暴均可造成对硬脊膜损伤[3]。

此外,术后患者由于咳嗽、喷嚏、排便困难,可使腹压升高,硬膜囊内压力增大,脑脊液撑破硬脊膜或硬脊膜裂口,使脑脊液发生外漏。

硬脊膜损伤后脑脊液与外界相通,因此增大了椎管和颅内感染的风险,伤口内积存的脑脊液可压迫局部的神经,出现各种神经症状,且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力的缓解,出现深部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4]。

因此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脑脊液的处理工作,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

对于脊柱手术患者应加强对术后的病情观察,早期发现脑脊液发生征象,一般可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切口及引流液三个方面判断有无脑脊液的发生,因此需要医生与护理人员密切配合。

临床对于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也较多,但由于脊柱手术节段、硬膜破损程度以及患者全身状况等诸多因素不同,目前临床常缺乏权威的治疗方案[5]。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腰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技术在治疗脑脊液漏方面的疗效较好。

持续性腰部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能够减轻对漏口周围组织的刺激,使其处于持续低颅压状态,改善硬脊膜血运,因此更有利于促进硬脊膜破口的缩小、愈合及周围组织再生。

在进行持续性腰部蛛网膜下腔引流操作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因引流过量造成低颅压,引流量应控制在每天200~300mL,尽可能缩短引流时间,同时常规给予应用抗生素,以有效预防颅内感染,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王再德,董明岩,曹阳等.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33(4):306-308.[2]金莉英.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10):884-886.[3]程增银.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2):309-310.[4]马泽民,吕国华,王冰等.脊柱手术后合并脑脊液漏52例分析与处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4):133-136.[5]于滨生,郑召民,庄新明等.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2):113-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