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浅谈肉羊生产实用技术

浅谈肉羊生产实用技术
2.3 育成羊的饲养管理 2.3.1 育成羊是指从断奶到第 1 次配 种期的幼龄羊。育成羊仍处于快速生长发育 期,营养物质需要较多,如果此期营养供应 不足,则会出现四肢较高、体狭窄而胸浅、体 重小等问题。 2.3.2 公母羊在发育近性成熟时应分 群饲养,进入越冬舍饲期,以舍饲为主,放牧 为辅。春羔由于出生晚,断奶后采食青草的 时间不长即进入枯草期,这时要提前准备充 足的优质青干草和混合精料。 2.4 羔羊的饲养管理 羔羊的饲养管理是指断奶前的饲养管 理,此阶段是羔羊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 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工作。 2.4.1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 羔羊体质弱、抗病力差、发病率相对较 高,因此,搞好圈舍卫生,减少羔羊接触病原 菌的机会,是降低羔羊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2.4.2 人工哺乳 如果由于母羊产后死亡、患乳房炎或产 羔多而又找不到合适的保姆羊时,可人工哺 乳。人工乳可用鲜牛奶、羊奶、奶粉、豆浆等 代替。 2.4.3 及时断尾 一般在羔羊出生后 2—3 周龄时进行断 尾。断尾后用浓度为 2—3% 的碘酒涂抹伤口 进行消毒。断尾后几天内要经常检查,如发现 化脓、流血等情况要及时处理,以防感染。 2.4.4 及时补饲 母羊的泌乳量在羔羊出生后 4 周达到 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 月龄以后,必须进 行补饲。一般羔羊生后 15 天左右开始学习 采食一些嫩草、树叶或精料。用豆科籽实补 饲时要磨碎,最好炒一下,并添加适量食盐 和骨粉。补饲多汁饲料时要切成丝状,并与 精料混拌后饲喂。羔羊习惯采食草料后,可 将青绿饲料或优质青干草放在草架上,任羔 羊自由采食。 2.4.5 羔羊的断奶 羔羊一般在 3 月龄左右断奶。过早断奶 会增大羔羊的死亡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但断奶时间过晚(超过 4 月龄),既不利于
1 肉羊规模化饲养类型 1.1 在我国特定的养羊业生产环境下, 育肥羊主要有三种方法,即放牧育肥、舍饲 育肥和混合育肥。 1.2 舍饲育肥期通常为 60—90 天,精 料可以占到日粮的 45—60%,随着精料比例 的提高,羊只育肥强度加大,要注意育肥过 食精料引起的肠毒血症和钙磷比例失调引 起的尿结石症等。 2 不同用途肉羊的饲养管理 2.1 母羊的饲养管理 2.1.1 空怀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对于后备青年母羊,在配种前 1—1.5 月,应安排繁殖母羊在较好的草地放牧,促 进抓膘,使母羊在繁殖季节能正常发情配 种。对体况较差的母羊,给予短期补饲。 2.1.2 妊娠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妊娠前期即妊娠前 3 个月,所需营养与 空怀期基本相同。妊娠后期,此时胎儿生长 迅速,这一阶段需要给母羊提供营养充足、 全价的饲料。管理上,前期要防止发生早期 流产,后期要防止母羊由于意外伤害而发生 早产。 2.1.3 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一般羔羊的哺乳期为 3 个月左右,哺乳 前期约 1.5 个月,母乳是羔羊的主要营养来 源。母乳量多、充足,羔羊才能生长发育快, 体质好,抗病力强,存活率就高。如果母羊的 哺乳前期处于早春枯草期,放牧条件差,一 般都需补饲。 2.2 公羊的饲养管理 公羊在饲养管理上必须做到细致周到, 应单独组群放牧和补饲,避免公母羊混养, 加强种公羊的运动管理,使其体质结实,体 况适中,常年保持在中上等膘情。 2.2.1 非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非配种期的种公羊,除放牧采食外,冬春 季每日可补给混合粗料 400—600 克,胡萝卜 0.5 千克,干草 3 千克,食盐 5—10 克,骨粉 5 克。夏秋季节应以放牧为主,不补青粗饲料, 每天只补精料 500—800 克,自由饮水。 2.2.2 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公羊配种期的饲养又可分为配种准备 期(配种前 1—1.5 个月)、配种期和配种 后复壮期(配种后 1—1.5 个月)三个不同 的阶段。配种准备期应逐渐增加种公羊的精 料饲喂量,从按配种期 60—70% 喂量供给开 始,逐渐增加至配种期的精料供应。配种期 种公羊要加强运动,增加日粮中动物性蛋白 含量。每天的饲料补饲量大致为:混合精料 0.8—1.2 千克,胡萝卜牧草 3—4 千克或青干草 2 千 克,食盐 15—20 克,骨粉 5—10 克。草料分 2—3 次饲喂,自由饮水。在配种后复壮期, 公羊的饲养水平在 1—1.5 个月保持与配种 期相同,使种公羊能迅速恢复体重,并根据 公羊的体况恢复情况逐渐减少精料,直至过 渡到非配种期的饲养标准。注意加强放牧运 动,锻炼种公羊的体质。

优质肉羊高效集约化生产配套技术(上)

优质肉羊高效集约化生产配套技术(上)

优质肉羊高效集约化生产配套技术(上)一、品种选育提高技术1.种公羊选育提高应用《波尔山羊种羊》(GB19376~2003)、《波尔山羊种羊生产技术规范》(DB/T711~2004),应用联合育种、诱导发情和胚胎移植等纯种繁育选育配套技术,扩大波尔山羊纯种数量,提高其生产性能,为杂交改良奠定良好的种质基础,加快波尔山羊的推广利用步伐。

2.地方母羊提纯复壮开展杂交母本的选育提高可充分利用波尔山羊的杂交优势。

江苏省主要地方山羊品种: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海门山羊)、黄淮山羊(睢宁白山羊),具有性成熟早、繁殖力强、耐粗饲、肉质佳的特性,但其体型小,产肉率较低。

应用《海门山羊》(DB32/T484~2001)、《睢宁白山羊生产技术规程》(DB32/T711~2004)等标准,以地方种羊场为主,采用提纯复壮与选育提高相结合,群体闭锁选育与社会化保种选育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主要生产性能的选育。

二、种草养羊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优质牧草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及消化率都优于杂草。

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种植墨西哥饲料玉米、杂交狼尾草牧草品种,每亩产鲜草可达1万公斤以上.用于养羊可育肥出栏30只以上。

在种草过程中,要选择高产品种和有效的种植模式,利用轮作、间作、套种、混播等高产栽培技术,保证牧草的均衡供应,并利用干草晒制,草粉、草块加工和青贮技术,解决冬、春青饲料缺乏的问题。

推广切碎利用山芋藤、花生藤;推广应用秸秆青贮、微贮、氨化技术,扩大饲料来源,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秸秆过腹还田,还可减少秸秆焚烧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培肥土壤。

三、快速育肥技术以波杂山羊羔羊进行快速育肥,是当前和今后肉羊生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一项有效途径。

可进行羔羊早期(50日龄左右)断奶,集中育肥。

在羊肉生产中,羔羊育肥被习惯称作肥羔生产或羔羊肉生产。

肥羔生产具有生产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便于组织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等优点;羔羊肉鲜嫩多汁,瘦肉多、脂肪少,膻味轻、味鲜美,容易消化吸收,倍受消费者青睐;5~7月龄宰杀的肉羊可剥取质优价高的皮板;羔羊当年屠宰利用,可提高羊群出栏率、出肉率和商品率,还可减轻越冬度春期间饲草缺乏的压力,亦可避免冬春掉膘现象的发生。

无公害肉羊生产使用技术

无公害肉羊生产使用技术

无公害肉羊生产使用技术肉羊是指在经济或形体结构上用于生产羊肉的品种(系)。

无公害羊肉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养殖业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1.1羊只引入和购入无公害羊肉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引种时应正确选择品种,慎重选择个体,应严格按照《种畜禽管理条理》中的第7,8,9,、条执行,并按照国家标准gb16567进行检疫。

所选羊肉品种除考虑饲养的气候因素外,还应具备体重较大,生长速度快,反之效率高,肉用性能好等特征,不从有痒病或海棉服脑病及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羊只。

羊只在装运及运输过程中不得解除其他偶蹄动物,运输车辆应做过彻底的消毒和清洗。

购入羊只要在隔离场观察30d,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群。

1.2羊场环境羊场环境应符合gb/t18407规定。

场址的用地要充分的考虑羊场的放牧和牧草、饲料条件,羊场应建立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通风、益与组织防疫的地方。

羊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场、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或畜牧场等污染源。

羊场周围要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居民区、公共场所1km 以上,场区内净道、污道分开,互不交叉。

羊舍应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生产区应位于管理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而隔离羊舍、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羊处理区应在生产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

应把羊肉按照性别、年龄、生产阶段设计生产羊舍、集中育肥的饲养工艺羊舍设计应该保温、隔热,地面、墙壁利于消毒、通风,采光良好,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应符合ny/t388的规定1.3日常管理及羊只管理1.3.1羊场日常管理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传染病者不得进行养殖工作,场内兽医人员不得对外诊疗羊或其他动物疾病,羊场配种人员不应对外开放羊的配种过程,防止周围其他动物进入厂区。

1.3.2羊只管理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定期对羊只惊醒驱虫、药浴,控制程序符合ny5148的要求。

对成年羊只定期修蹄和浴蹄,并经常观察羊群健康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肉羊养殖主推技术

肉羊养殖主推技术

肉羊养殖主推技术我国养羊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发展养羊业有着较大的潜力。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一系列扶持肉羊产业政策与措施的出台,我国肉羊产业发生了质的跨跃,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但我国肉羊个体生产水平还较低,肉羊产业在畜牧业总体结构中也属薄弱环节。

为推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肉羊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期专题从肉羊人工授精、无公害肉羊养殖等方面遴选部分关键技术介绍给读者。

一、肉羊人工授精技术(一)概述。

人工授精技术是先用器械采取公羊的精液,经过精液品质检查和一系列处理后,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羊生殖道内,以达到使母羊授精妊娠的目的。

此法优点是可大大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节约大量种公羊的饲养费用,加速羊群的遗传进展,并可防止疾病的传播。

根据精液保存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鲜精人工授精技术。

有两种方法:1.鲜精或1∶(2~4)低倍稀释精液人工授精技术。

1只公羊一年可配母羊500只~1000只以上,比用公羊本交提高10倍~20倍。

用这种方法,将采出的精液不稀释或低倍稀释,立即给母羊输精,它适用于母羊季节性发情较明显,而且数量较多的地区。

2.精液1∶(20~50),高倍稀释人工授精技术。

1只公羊一年可配种母羊1万只以上,比本交提高200倍以上。

二是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

即把公羊精液常年冷冻贮存起来,如制作颗粒或细管冷冻精液。

1只公羊一年所采出的精液可冷冻1万粒~2万粒颗粒,可配母羊2500只~5000只。

此法不会造成精液浪费,但受胎率较低(30%~40%),成本高。

(二)技术特点。

1.采精种公羊选择与管理。

(1)种公羊的选择。

种公羊应选择个体等级优秀,符合种用要求,年龄在2岁~5岁龄,体质健壮、睾丸发育良好、性欲旺盛的种羊。

正常使用时,精子的活力在0.7~0.8,畸形精子少,正常射精量为0.8毫升~1.2毫升,密度中等以上。

(2)种公羊的管理。

肉羊加工技术

肉羊加工技术

肉羊加工技术
一、肉羊加工技术的意义
1.1 为什么需要肉羊加工技术
1.2 肉羊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肉羊屠宰技术
2.1 传统屠宰方法
2.2 现代屠宰技术
2.2.1 麻醉与宰杀
2.2.2 畜禽标识与追溯
2.2.3 屠宰设备与工艺改进
三、肉羊肉品加工技术
3.1 肉品分割与切割
3.1.1 分割技术分类
3.1.2 肉品切割技术
3.1.3 肉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3.2 肉品腌制与调味
3.2.1 腌制原理与方法
3.2.2 调味品的选择与使用
3.3 肉品熏制与脱水
3.3.1 熏制技术分类
3.3.2 肉品熏制工艺与设备
3.3.3 肉品脱水技术
3.4 肉品加工质量控制与保鲜
3.4.1 肉品质量控制指标
3.4.2 肉品保鲜技术
3.4.3 肉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操作
四、肉羊副产品的加工利用技术
4.1 毛皮的加工与利用
4.1.1 毛皮质量评价标准
4.1.2 毛皮的加工工艺流程
4.1.3 毛皮副产品的利用
4.2 内脏与骨头的加工利用
4.2.1 内脏的加工技术
4.2.2 骨头的加工利用
五、肉羊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5.1 精细化加工技术的应用
5.2 高效化加工设备的研发
5.3 绿色加工与可持续发展
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肉羊加工技术的全面介绍。

肉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肉羊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突破,肉羊加工技术将朝着精细化、高效化和绿色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肉羊加工技术能给读者带来有益的启发和参考。

肉羊加工技术

肉羊加工技术

肉羊加工技术肉羊加工技术是畜牧业生产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肉羊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肉羊的选育、屠宰、加工和储存等方面,介绍肉羊加工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肉羊选育肉羊选育是肉羊加工技术的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种羊进行繁殖,可以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和品质。

在选育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饲养管理水平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肉羊品种。

同时,还需要注重选育出具有较好抗病能力和适应性的肉羊品种,以提高肉羊的免疫力和生存能力。

二、肉羊屠宰肉羊屠宰是肉羊加工技术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肉羊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在屠宰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操作,确保屠宰场所的卫生条件良好,避免交叉污染。

同时,还要掌握合适的屠宰方法,以免影响肉羊产品的质量。

常见的肉羊屠宰方法有电击屠宰、切颈屠宰和钝器击打屠宰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肉羊加工肉羊加工包括前处理、分割和调理等环节,它们对肉羊产品的质量和风味起着重要作用。

前处理包括去毛、去脏和去内脏等步骤,目的是提高肉羊产品的卫生和食用安全性。

分割是将肉羊按不同部位进行切割,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

调理是利用腌制、烹调或加工等方法,使肉羊产品更加美味可口。

四、肉羊储存肉羊储存是保持肉羊产品新鲜和延长保质期的关键环节。

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肉羊产品变质和腐败。

常见的肉羊储存方法有冷藏、冷冻和真空包装等,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

总结起来,肉羊加工技术是提高肉羊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手段。

在肉羊选育、屠宰、加工和储存等环节中,都需要掌握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以确保肉羊产品的品质和风味。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肉羊加工技术水平,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肉羊产品的需求,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

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

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肉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品种之一,具有肉质鲜美、瘦肉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备受畜牧养殖户的青睐。

为了提高肉羊的生产效益,不断改善肉羊品质,标准化生产技术成为了关键。

本文将就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探讨。

首先,肉羊的选种工作至关重要。

选种是提高肉羊品质的基础,通过科学的选种方法,可以培育出具有良好生长性能和肉质的肉羊品种。

在选种过程中,需要考虑母羊和公羊的遗传背景、生长性能、繁殖力等指标,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选择出适合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肉羊品种。

其次,饲养管理是影响肉羊生产的重要因素。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肉羊的生长速度和肉质,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在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饲料的搭配和营养成分、饮水卫生、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频次等方面的管理,保证肉羊获得充足的营养,健康成长。

再次,疾病防控是肉羊标准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疾病的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肉羊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因此,需要加强对肉羊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环境消毒、定期体检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保证肉羊的健康成长。

最后,肉羊的屠宰和加工环节也是肉羊标准化生产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屠宰和加工工艺可以保证肉羊肉的品质和安全,提高肉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屠宰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屠宰设备的卫生和安全、屠宰操作的规范、肉品的包装和储存等工作,保证肉羊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综上所述,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是提高肉羊生产效益、改善肉羊品质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屠宰加工工艺,可以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和肉质,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肉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对肉羊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多胎肉羊生产主要技术措施

多胎肉羊生产主要技术措施

二、多胎肉羊生产主要技术措施1 、大力发展肥羔肉生产在30-60 日龄断乳,马上转入育肥,在 4 月龄体重(32-35kg)时屠宰。

肥羔肉品好:肥羔肉鲜嫩、多汁、易消化,营养价值优于成年羊肉,倍受国内、国际市场的欢迎。

经济效益高:羔羊生长快,饲料报酬高。

生长速度快:羔羊生长高峰在1-5月龄,此期间羔羊体重增长快,(3:1-4:1)。

生产周期缩:当年育肥,当年出栏,加快了羊群周转,提高了出栏率及出肉率,当年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应用现代繁殖技术采用同期发情技术使母羊同时发情。

国内绵羊的同期发情用MAP( 甲孕酮) 阴道海绵栓结合FSH(垂体促性腺激素) 和LH(垂体促黄体素) 进行了绵羊同期发情处理;或在绵羊繁殖季节肌注氯前列腺烯醇。

采用超排技术来提高受胎率。

对卵巢产生作用并能引起卵的成熟和排卵的激素主要有:孕酮、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等。

采用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来提高产羔率;即:受精卵移植,将优秀母羊早期胚胎,或通过体外受精得到的胚胎,移植到生理状态相同土种羊体内。

胚胎分割则是切割早期胚胎成二、四或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母羊,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羔羊的技术。

统一配种,从而使肉羊大批量生产,做到均衡上市,全年供应。

如注射某些激素,可以促使更多的卵泡相继生长并成熟、排卵。

这就是超数排卵的基础。

可以对卵巢产生作用并能引起卵的成熟和排卵的激素主要有:孕酮、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等。

3 、早期断奶,集中育肥通过控制哺乳期,缩短母羊产羔间隔和控制繁殖周期,使母羊的体质尽早得以恢复,以达到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提高存栏母羊生产效率目的。

生后一周左右断奶:用代乳料进行人工育羔。

生后6-7周断奶:此时羔羊瘤胃发育已基本成熟,能像成年羊一样有效利用饲料。

育肥方式主要有:放牧育肥、舍饲育肥、混合育肥三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羊生产技术肉羊养殖的现状养羊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山羊饲养量、山羊绒产量、羊肉产量、羊皮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肉羊屠宰加工业及羊肉市场发展更是迅猛。

2011年我国羊养殖量为2.83亿头,其中,山羊1.43亿.绵羊1.4亿. 2011—2013年,养羊热正在席卷全国.肉羊养殖的前景1、羊是食草家畜,便于放牧和圈养,羊的食草能力和发达的瘤胃,能大量利用牧草和秸秆等各种粗饲料,将其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羊肉、羊毛等,并且肉羊生长快,抗病力强,繁殖率高。

一般当年产的羔羊,当年就可屠宰获益。

2、羊肉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肉类,是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理想肉类,在国际市场上羊肉供不应求。

除羊肉外,羊皮、羊毛是轻纺工业的原料,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肉羊养殖的前景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羊肉含胆固醇低,营养丰富,正逐步被人们所认可,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预计到2015年,全国人均消费羊肉将达到1.69KG,按14亿人口计算,届时全国羊肉家庭消费需求量将达到231.50万吨。

目前国内外肉羊养殖业中的经济效益突出,增长势头迅猛,价值国家畜牧产业政策调整,以及我国羊肉生产具有劳动力低廉等优势,羊肉产业十分看好。

什么决定您的效益?决定养羊效益的因素品种?疾病?行情?成本?真正决定效益的因素养活—管理培训内容羊的生理指标肉羊的基础管理肉羊的分类管理常见疾病的防治羊的正常生理指标品种体温脉搏呼吸绵羊38.0~39.5℃60~80次/分12~30次/分山羊38.5~39.7℃60~80次/分10~20次/分绵山羊的正常繁殖生理指标1、性成熟:多为5—7月龄,早者4—5月龄(个别早熟山羊品种三个多月即发情)。

2、体成熟:母羊1.5岁左右,公羊2岁左右。

早熟品种提前。

3、发情周期:绵羊多为16—17天(大范围14—22天),山羊多为19—21天(大范围18-24天)。

4、发情持续期:绵羊30—36小时(大范围27—50小时),山羊39—40小时。

5、排卵时间:发情开始后12—30小时。

6、卵子排出后保持受精能力时间:15—24小时。

7、精子到达母羊输卵管时间:约5—6小时。

8、精子在母羊生殖道存活时间:多为24—48小时,最长72小时。

9、最适宜配种时间:排卵前5小时左右(即发情开始半天内)。

绵山羊的正常繁殖生理指标10、妊娠(怀孕)期:平均150天(范围145—154天)。

11、哺乳期:一般3.5—4个月,可依生产需要和羔羊生长发育快慢而定。

12、多胎性:山羊一般多于绵羊。

我国中、南部地区绵、山羊多于北方。

13、发情季节:因气候、营养条件和品种而异,分全年和季节性发情。

一般营养条件较好的温暖地区多为全年发情;营养条件较差且不均衡的偏冷地区多为季节性发情。

14、产羔季节:以产冬羔(12月—翌年元月)最好,次为春羔(2—5月,2—3月为早春羔,4—5月为晚春羔)和秋羔(8—10月)。

15、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绵羊多在产后第25—46天,最早者在第12天左右;山羊多在产后10—14天,而奶山羊较迟(第30—45天)。

16、繁殖利用年限:多为6—8年,以2.5—5岁繁殖利用性能最好。

个别优良种公羊可利用到10岁左右。

基础管理一、羊群结构在人工授精条件下,种公羊数应占成年母羊数的1%~2%。

另外,还要有2%~3%的试情公羊。

在自然交配条件下,每25~35只母羊需配备一只种公羊。

基础管理—羊舍基础管理—饲草储备饲羊主要日粮储备参考标准单位:kg/日·头基础管理—温度羊舍的通风保温通风——降低氨气浓度保温——温差过大,羊容易感冒通风与保温不可偏颇羊舍温度:最适宜温度:12~22℃,夏季要防暑,冬季要加温基础管理—饮水饮水量:饮水要安全卫生成年母羊和羔羊舍饲需水量分别为10L/只·日和5L/只·日。

冬季要饮温热水。

保证充足清洁饮水最好用自来水保持水槽清洁,如有污染及时清洗。

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水,冬天保温效果好的条件下,可以考虑自动饮水嘴、饮水碗。

基础管理--高强度育肥羊的采食量基础管理--高强度育肥羊的采食量定时定量饲喂1、喂料次数:一天喂料两次,早晚各一次2、采食时间:每次1.5-2小时,根据采食时间调整喂料数量3、采食数量:羊每天采食饲料为体重的3-3.5%,10天一增料,一次增1-2两。

上午喂全天采食量的45-50%,下午喂全天采食量的50-55%基础管理--高强度育肥羊的采食量进圈羊三天开始3两起喂,7天左右根据适应情况开始加料(浓缩料和玉米30:70先配好),隔天加1两多点,在15天左右加到1.2-1.5斤,加料要根据消化情况(看粪便)。

饲草料搭配:精料和草料(折合干草)4︰6,5:5,6:4,7:3,循序渐进,同时要求多样化。

3cm左右的长草占草料总比例的1/3--1/2利于消化吸收。

后期适当降低浓缩料,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整大垛状可清晰看出每一小颗粒的粪便整大垛状无法看出每一小颗粒的粪便基础管理—粪便的清理粪便的清理粪便的清理要及时,冬天羊粪清理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粪便消毒最实用的方法是生物热消毒法,将羊粪堆积起来,上面覆盖10cm厚的土,堆放发酵30天左右,即可用作肥料。

基础管理—驱虫驱虫---每年两次驱虫1、内寄生虫可供选择的驱虫药很多,常用的有驱虫净、丙硫咪唑、虫克星(阿维菌素)等。

有针对性地选择驱虫药物、或交叉用2~3种驱虫药、或重复使用2次等都会取得更好的驱虫效果。

大群驱虫时,无论选择何种驱虫药,应先对少数羊驱虫,确定安全有效后再全面实施。

2、外寄生虫为驱除羊体外寄生虫,预防疥癣等皮肤病的发生,每年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药浴。

基础管理—药浴药浴时应注意的事项有:①药浴最好隔一周再进行一次。

②药浴前8小时停止放牧或饲喂;入浴前2~3小时给羊饮足水,以免羊吞饮药液中毒。

③让健康的羊先浴,有疥癣等皮肤病的羊最后浴。

④凡妊娠2个月以上的母羊暂不进行药浴,以免流产。

⑤要注意羊头部的药浴。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药浴,必须要把羊头浸入药液中l~2次。

⑥药浴后的羊应收容在凉棚或宽敞棚舍内。

过6~8小时后方可喂草料。

药浴药浴液药浴液除用敌百虫(2%溶液)、速灭杀丁(80~200毫克/升)、溴氰菊酯(50~80毫克/升)外,也可用石硫合剂(生石灰7.5千克、硫磺粉末12.5千克,加水150千克拌成糊状、煮沸,边煮边拌,煮至浓茶色为止,沥去沉渣,取上清液加温水500千克即可)。

用50%的锌硫磷乳油,这是一种新的低毒高效农药,效果很好。

配制方法是,100公斤水加50克锌硫磷乳油,有效浓度为0.05%,水温为25~30度,洗羊1~2分钟。

每50克乳油可药浴14只羊,第1次洗过后1周,再洗1次即可。

基础管理—免疫1、羔羊的免疫程序按照生长日龄进行免疫注射,依次是———7日龄: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灭活苗,口唇粘膜注射,免疫保护期为1年。

15日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皮下注射,免疫保护期为1年。

2月龄:山羊痘灭活苗,尾根皮内注射,免疫保护期为1年。

2.5月龄: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

3月龄: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期6个月;气肿疽灭活苗,皮下注射,免疫保护期为7个月。

3.5月龄: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Ⅱ号炭疽芽胞菌,第二次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气肿疽灭活苗,第二次皮下注射,免疫保护期为7个月。

4月龄:羊链球菌灭活苗,皮下注射,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

5月龄:布鲁氏菌病活苗,肌肉注射或口服,免疫保护期为3年。

7月龄: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

基础管理—免疫2、妊娠母羊的免疫程序产羔前6~8周: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破伤风类毒素,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产羔前2~4周: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破伤风类毒素,第二次皮下注射。

产后1个月: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Ⅱ号炭疽芽胞菌皮下注射。

免疫保护期均为6个月。

产后1.5个月:皮下注射羊链球菌灭活苗、山羊传染性脑膜肺炎灭活苗。

前者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后者为1年。

山羊痘灭活苗尾根皮内注射,免疫保护期为1年。

布鲁氏菌病灭活苗肌肉注射或口服,免疫保护期为3年。

3、成年公羊的免疫程序配种前2周: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免疫保护期均为6个月。

配种前1周:皮下注射羊链球菌灭活苗、Ⅱ号炭疽芽胞苗。

免疫保护期均为6个月。

基础管理—免疫一般注射羊快疫、肠毒血症三联苗和炭疽、布病、大肠杆菌病菌苗等。

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

七天内,羊痘,羊快疫、肠毒血、羊猝狙三联疫苗,可结合分群进行基础管理—消毒1、养殖区入口消毒养殖区入口,地面用麻袋片或草垫浸4%氢氧化钠溶液或撒生石灰消毒。

2、养殖区周围环境消毒羊舍、羊圈、场地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清除污物;清除羊舍周围的垃圾,填平死水坑;认真开展消灭鼠、蚊、蝇等工作。

羊舍周围环境定期用2%火碱或撒生石灰消毒。

3、圈舍消毒羊舍清扫后消毒无羊消毒时,可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24小时,然后开窗通风24小时。

也可用10%~20%的石灰乳或10%的漂白粉溶液或2%~4%氢氧化钠消毒,最后开门窗通风,用清水刷洗饲槽、用具、将消毒药味除去。

带羊消毒可用1:1800~3000的百毒杀。

羊舍消毒每周一次,每年再进行2次大消毒。

产房在产羔前消毒1次,产羔高峰时进行多次,产羔结束后再进行1次。

在病羊舍、隔离舍的出入口处流放置浸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垫,消毒液可用2%~4%氢氧化钠、1%菌毒敌(对病毒性疾病)或lO%辽林溶液(对其他疾病)。

基础管理—配种肉羊的配种方法可大体分为自然配种和人工授精两类。

自然配种就是在羊只的繁殖季节,将公、母羊混群,实行自然交配。

通常采用大群配种,即将一定数量的羊群按公母1:25~35的比例混群放牧。

这种方法节省人力,受胎率也高。

试情公羊的准备:试情公羊的数量一般为参加配种母羊数的2%~4%。

将试情公羊赶入待配母羊群中进行试情,凡愿意与公羊接近,并接受公羊爬跨的母羊即认为是发情羊。

通过试情把发情的母羊挑出来放入配种室与选好的种公羊配种,并要做好母羊配种时间登记,以及配种公羊的登记。

试情的时间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5小时左右。

基础管理—妊娠期母羊妊娠期及预产期推算妊娠期平均为150天,其中绵羊为146~155天,在配种时间选择上避免冬季元月产羔。

母羊预产期的推算方法是:配种月份加5,配种日期减2或减4,如果妊娠期通过2月份,预产日期应减2,其他月份减4。

例如:一只母羊在2006年11月3日配种,该羊的产羔日期为2007年4月1日。

分类管理--种公羊种公羊所喂的饲料应是营养全面、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

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要防止公羊互相斗殴;要有足够的运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