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的鱼体测量及内部解剖共24页
实验四 鱼类解剖

鲤鱼头盖骨的打开
鲤鱼的脑
鲤鱼的骨骼
作业
• 绘鲤鱼的内部结构图
测量1
测量2
测量3
取鳞片
鳞片镜检
显微镜下鳞片结构
鳞片上的年轮
(二)鲤鱼内部形态及观察
体壁打开2
体壁打开2
头部的剪开
刀口Βιβλιοθήκη 雌鱼解剖雄鱼解剖雌鱼解剖
通入泄殖腔中的管道
鳔管
消化腺
肠
鳔
鲤鱼的肾脏
硬骨鱼心脏
去除鳃盖,示鳃部
鲤鱼的全鳃(除第五对鳃弓外)
鲤鱼的鳃丝(无鳃间隔,区别于软 骨鱼)
鲤(鲫)鱼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 通过对鲤鱼外形观察及内部结构解剖,认 识鱼类的身体结构特征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性,熟悉鱼类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特征。
二 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一)外部形态( 纺锤形,体侧扁)
鲤鱼头部结构
侧线麟
腹部鳍
泄殖孔及肛门(硬骨鱼有,软骨鱼 只有泄殖腔开口于体表)
鲤鱼的鳍
鱼体外形观察与解剖PPT.

对方有好感的时候,他觉得对方身体散发出来的味道是香味。所以,当客户觉得不讨厌你的时候,他会很乐于与你沟通,比如刚才讲
到的那个女客户会把她家里私人的事情告诉别人,这是很正常的。
应聘者回答问题直截了当,表明他们对你的问题能够认真聆听。
小结:总之,我们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劳动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并时刻牢记。
草鱼
体色银白,头 比鳊鱼小,从 胸鳍到肛门都 有腹棱,侧观 腹缘呈弧形, 胸鳍尖端仅达 腹鳍基部;
鲢鱼
体色黑而稍带黄 色,头大,侧观 腹缘平直,胸鳍 尖端越过腹鳍基 部。
鳙鱼
俗称鲤子、鲤拐子,外形呈柳叶形,头后部稍 隆起,鳞大且色泽艳丽,嘴部有须,体色随水 域和品种不同的有青黑、灰白、金黄之分。
俗称鲫瓜子、鲫拐 子、鲥,体形扁宽, 背部隆起明显。它 与鲤鱼的区别是, 体宽,鳞片小,嘴 部无须。鲫鱼刺多 肉嫩、味美。
鲫鱼
三、鱼类外部形态观察
10
11
1.7.4确定面试名单
观察几种插座、插头,说说它们用在什么地方?(固定插座在家里用处很多,一般固定在墙上;接线板用起来比固定插座灵活一些。
肠,约为鱼体长的3倍。
▪ 出现真正的牙齿,着生于最后 一对鳃弓特化形成的下咽骨上 (咽喉齿),牙齿由外胚层的 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以及髓腔 构成,与软骨鱼类的盾鳞同源
27
鳃是鱼类的 呼吸器官。 鳃由鳃弓、 鳃耙、鳃片 组成。
28
谢谢观看! 4.管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守有关规章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管理人员负有第一责任人职责。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事
新车在出厂的时候,方向盘上面都会有一个塑料套,还有一些倒车镜、遮阳板都是用塑料袋给套起来的,这些也应拿掉。
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ppt

强调:正确使用解剖工具
解剖刀只能割肉和结缔组织,不能橇肌腱和骨骼 解剖剪只能皮、肉和内脏,不能剪肌腱和骨
181h,
鱼类解剖流程
• 外形观察完毕,剪去鱼左侧体壁,掀去左鳃盖,先原位 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
181h,
把鱼体侧卧,经肛门之前向背方切开。
181h,
再从背侧向前方剪至胸鳍之前
红色,位于腹腔的背部,
紧贴背壁,又称“背
肾”。输尿管1对,在后
端汇合成略膨大的膀胱,
末端通入肛门后方的泄
殖窦排出。
181h,
76
鲤
鱼
的
泌
尿
与
生
殖
(
雄
)
181h,
:
鲤 鱼 的 泌 尿 与 生 殖 ( 雌 ) :
181h,
181h,
6、循环系统观察
心脏位于胸鳍间围心腔, 1心室、1心房、静脉窦。
181h,
鱼的分类知识
鱼类在分类上属脊椎动物门。这一门包罗着从 外形上、生活习性上及栖息条件上式样极其繁 杂的许多动物。4纲(盲鳗纲Myxini、头甲纲 Cephalaspidomorphi、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纲Osteichthyes)57目 479科3848属;我国有4纲45目299科1214属约 3166种和亚种。
脑后部变窄,连接脊髓
181h,
93
181h,
181h,
观察示范标本:鲤鱼的骨骼系统(注意不 要打开标本盒的盖子,以免损坏标本)
头骨
181h,
注意事项
取鱼时,请将托盘内的镊子和剪刀先取出,放在 桌面上。
检查剪刀的螺丝是否有松动,若有,请用镊子旋 紧螺丝后再使用。
实验3 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3 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目的与要求】通过对鲤鱼或鲫鱼外形和内部构造的观察,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及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材料与用品】活鲤鱼(或鲫鱼),以体重2.0kg、2龄以上为宜;放大镜、解剖盘、解剖器具、棉球、直尺等。
【操作与观察】(一)外形观察和测量鲤鱼体呈纺续捶形,略侧扁,背部灰黑色,腹部近白色。
身体可区分为头、躯千和尾3部分。
1、头部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两侧各有2条触须(鲫鱼无触须)。
吻背面有鼻孔1对,眼1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无眼睑。
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籍此覆盖鳃孔。
2、躯干部和尾部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
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用手抚摸鱼体表,粘滑。
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1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
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1个,较长,约为躯干的3/4;臀鳍1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的2叶,为正尾型;胸鳍I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1对,位于胸鳍之后,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基部前方,紧接肛门后有1泄殖孔。
3、硬骨鱼的一般测量:全长指自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指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体高指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躯干长指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柄长指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指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尾长指由肛门至尾鳍基部的长度。
头长指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鳃盖膜)的长度;吻长指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
眼径指眼的最大直径;眼间距指两眼间的直线距离。
眼后头长指眼后缘至鳃盖骨后缘的长度。
(二)内部解剖与观察将活鲤鱼置解剖盘,便其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向前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颌,这样可将左侧体壁肌肉揭起,使心脏和内脏暴露。
罗非鱼(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

罗非鱼(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罗非鱼(Tilapia)为一种中小形鱼。
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
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浅水中。
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
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此鱼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
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
中文学名:罗非鱼拉丁学名:T ilapia别称: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鱼纲亚纲:辐鳍鱼亚纲目:鲈形目亚目:鲈形亚目科:丽鱼科属:罗非鱼属形态特征该属原产于非洲,有600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15种。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
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贪食,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
罗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
罗非鱼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
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
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引进湖北英山温泉的罗非鱼有两种:一种叫莫桑比克罗非鱼,是1972年从京山县接到英山温泉的;另一种叫尼罗罗非鱼,是1979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来的。
它们安家落户后,都生活得很好。
印度Modadugu Vijay Gupta博士发展并散布清水养殖(使用罗非鱼)的廉价技术,获得2005年世界粮食奖。
特点罗非鱼具有食性杂、耐低氧、不耐低高温,繁殖强等特点:1.食性杂: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
罗非鱼2

罗非鱼罗非鱼罗非鱼罗非鱼(Tilapia)为一种中小形鱼。
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
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浅水中。
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
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此鱼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
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罗非鱼简中文学名:罗非鱼拉丁学名:[1]Tilapia别称:非洲鲫鱼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鱼纲辐鳍鱼亚纲目:鲈形亚目科:丽鱼科编辑本段属:罗非鱼属罗非鱼形态特征介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鱼,隶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亦称丽鲷科,丽鲷属)。
该属原产于非洲,有600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15种。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
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贪食,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
罗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
罗非鱼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
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
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引进湖北英山温泉的罗非鱼有两种:一种叫莫桑比克罗非鱼,是1972年从京山县接到英山温泉的;另一种叫尼罗罗非鱼,是1979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来的。
它们安家落户后,都生活得很好。
印度Modadugu Vijay Gupta博士发展并散布清水养殖(使用罗非鱼)的廉价技术, 获得2005年世界粮食奖。
编辑本段罗非鱼的特点罗非鱼具有食性杂、耐低氧、不耐低高温,繁殖强等特点:1、食性杂: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鱼类学实验-解剖图

57
58
59
大家好
1
鱼类学实验
一、鱼类分类及鱼类标本参观(5分)
2
二、鱼类检索表的编制(15分) 要求编制连续检索表(双歧括号检索表),能利用编制出
的检索表将以下鱼类区分出来: 1.灰星鲨 2.何氏鳐 3.中华鲟4.日本鳗鲡5.胭脂鱼 6.青鱼 7.翘 嘴红鲌 8.团头鲂 9.鲮鱼 10.鲤 11.鲫 12.鲢鱼 13.鳙鱼14.泥 鳅 15.大口鲇 16.长吻鮠17.黄鳝 18..翘嘴鳜鱼19.花鲈20.青 石斑鱼 21.蓝圆鲹22.大黄鱼 23.小黄鱼24.真鲷25.尼罗罗非鱼 26.军曹鱼27.带鱼28.银鲳29.乌醴 30.中华舌鳎31.双斑东方鲀
3
三、鱼类的外形观察和解剖(15分) (1)外形观察和测量:鳞式、鳍式、全长、体长、体高、
头长、躯干长、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眼径、 眼后头长、眼间距(5分) (2)内脏器官的观察:鳃、鳃耙、心脏、胃、鳔、肝胰 脏、胆囊、脾脏、肾脏、输尿管、生殖腺、输精(卵) 管、泄殖窦(10分) (3)脑结构的观察: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 脑垂体
4
5
6
7
8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

**
精选2021版课件
32
侧线下鳞
*
*
* * *
精选2021版课件
33
精选2021版课件
3434
背鳍
鳍棘
鳍条
精选版课件
35
鳍棘
精选2021版课件
36
鱼鳞的观察
精选2021版课件
37
鱼鳞的年轮观察
精选2021版课件
第四年 第三年 第二年 第一年
38
鲈鱼年轮的观察
Ten Year Old Striped Bass Fish Scale.
42
把鱼体侧卧,经肛门之前向背方切开。
精选2021版课件
43
再从背侧向前方剪至胸鳍之前
精选2021版课件
44
沿鳃盖裂之后,由腹侧剪至背侧,切去这部分体壁,现出内脏。
精选2021版课件
45
➢解剖整体图:
-E精nd选-2021版课件
46
五、鱼类内部结构观察
观察内脏自然位置
精选2021版课件
棒形(鳗形)(anguilliform)
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
22
不对称形
23
独特的体型
球形
24
独特的体型
海马形
翻车鲀形:
25
独特的体型
箭形
带形
箱形
26
3、口式 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
精选2021版课件
27
(1)口(捕食工具)
——鱼类的捕食工具。其位置与食性有密切 关系:
上位口:主要摄食浮游生物。
精选2021版课件
14
三、鱼类外部形态观察
精选2021版课件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