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3篇)《鱼游到了纸上》篇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工笔细描”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第4和第7自然段。

3、体会聋哑青年画技的高超,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在有感情地朗读中理解、感悟描写青年画鱼、看鱼的句子,感受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空白处,落实写话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创设情境:板书课题,读题。

2、存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提出的疑问,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文中找出和题目意思相同的句子。

2、检查反馈,教师导学: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⑵找出和题目意思相同的句子,指导朗读。

三、紧扣课题,体会“画技高超”1、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朗读,从一个“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2、引读:“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⑵这段话里你有不懂的地方吗?⑶再次朗读句子,说说你读懂到了什么?3、引导写话。

4、指名交流。

5、小结过渡。

四、品读“特别”,感受勤奋专注1、自由读读第3~4自然段,体会“特别”。

2、品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⑴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⑵从这句话里,你感觉青年有什么特别之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⑶其他人来到这美丽的玉泉是怎样看鱼的呢?⑷你觉得青年真的是呆呆地、静静地,而且是不说一句话吗?再读。

3、出示: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忘我”。

五、小结设疑1、小结。

2、设疑。

3、书写生字。

(机动)【板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爱看鱼聋哑青年忘我鱼画鱼《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2《鱼游到了纸上》是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5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5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5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略)布置、检查预习,正确读写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感知人物形象;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位青年人的初步印象,并说一说理由;也可按事情发展顺序,即作者对年轻人的认识(举止特别—画技高超—骄傲—令人敬佩)来进行交流。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由欣赏、误解到由衷敬佩的情感变化。

)第二课时一、引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板书)同学们读一读课题,第一次读课题哪个字让你眼前一亮?生:“游”字、“纸上”……师:这个“游”字怎么就让你眼睛为之一亮呢?(为什么说金鱼游到了纸上?这话是谁说的?)二、第一次读书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1、师: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明确读书要求:“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生按读书要求读书、思考。

)3、师生交流:◆这句话是谁说的?(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抓住“惊奇”、“叫”。

◆当时你就在现场,听到女孩惊叫声,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挤过去,看到了那青年是4、学习青年画鱼的段落◆(出示画鱼的句子)自由地读读这一段话,你读出了青年的什么?“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流动。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展示课件,播放鱼儿游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习生字词,提高朗读能力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4. 感悟课文,培养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布置抄写生字词和课后阅读任务。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课后作业学生分享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字词。

2. 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比喻和拟人手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比喻和拟人手法的作用。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小组活动,创作以“鱼游到了纸上”为主题的画作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幅以“鱼游到了纸上”为主题的画作,体现课文内容和个人感悟。

4. 展示画作,分享创作心得各组展示画作,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布置抄写生字词和课后阅读任务。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学生朗读、抄写生字词的能力。

3. 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

4. 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展示个人才华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一《鱼游到了纸上》是新教材六年制第九册的新增课文。

课文记叙的是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所以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叙事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如果能把握好课文的脉络,顺着作者发现这位举止特别的聋哑青年及其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这条线,就能逐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悟出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就离不开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这样一个道理。

而这些典型材料恰恰源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只有平时留心观察和积累,写起文章来才能做到内容真实感人。

因此,教学本文,要先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写法。

可采用以下的步骤:一、整体入手了解全文每一篇文章拿到手上,都必须先大概了解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精学课文之前对全文有一个初步印象,扫清阅读中生字、新词的障碍,并理清作者思路,文章写作顺序。

所以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轮读或范读。

教师设问:课文讲了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主要人物是谁?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紧扣课题理清主线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题就是统率全文的灵魂。

“鱼游到了纸上”正是青年刻苦练习、勤于观察的结果。

在弄清了这个句子的意思以后,从课文中再找一找与它类似的句子,比较每一次出现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再设问为什么鱼游到了纸上,使学生初步明确“游到纸上”和“先游到心里”的关系。

可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明二者的关系,这样为深入理解课文找到突破口,也为下面理解“从哪里看出游到了纸上”和“从哪里看出先游到了心里”作了铺垫。

三、精讲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感情变化为了让长文短教,就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重点词句,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在体会句子内涵的同时,使学生情感的闸门大开,心灵也会受到触动,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

几个重点句子处理方法如下:一句:“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鱼游到了纸上》小学语文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小学语文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小学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合作、入神、神气”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勤奋好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合作、入神、神气”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合作、入神、神气”等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2.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引导学生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作者及绘画作品。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词语造句。

4. 品读课文(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美景”为主题,进行观察写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掌握生字词。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让学生尝试绘制自己眼中的美景。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学生的绘画作品,增进家校互动。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精选12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11 教学目标(1)熟悉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呆呆地、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育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3 教学预备:绿色班班通教学设备教学课件4 教学过程:(1)沟通谈话,导入新课①同学相互沟通去西湖旅游的经受同学们,今日我们和八班的同学互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老师了解到许多同学都喜爱旅游,那么你们去过西湖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班班通使用及分析:利用班班通,两个班的同学互动介绍自己去西湖时的旅游感受;这样可以较好地实现两个班同学的学问阅历的共享。

】②观赏西湖视频,感受西湖的漂亮刚才我们共享了两位同学的旅游感受,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走近西湖,去感受一下西湖的漂亮。

【白板使用及分析:利用白板播放西湖风景视频,使同学在情境体验中了解西湖,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③提示课题杭州西湖是我国闻名的风景区,那里景色秀丽迷人,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

在西湖的旁边,有一处漂亮的景点,叫玉泉,今日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玉泉池边。

(2)专心读题,大胆质疑①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同学会提出如下问题:a 鱼原本是游在水里的,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b 课文中讲的谁让鱼游到了纸上?c 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②带着这个疑问请大家来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字字洪亮,不错一字,不多一字,不漏一字。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初读检查,反馈质疑①出示本课生字词,认读,练写难点字花港绣花罢了厂徽聋哑细致a 指名读,齐读b 认真观看画线的生字,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你能提示大家写时要留意什么吗?c 老师范写,同学观看后练写一遍。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描述的生动性。

(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鱼的观察和描绘的兴趣。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描绘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乐于分享的积极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用词准确性。

(2)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动描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译文。

(2)相关鱼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和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鱼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鱼的观察和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指导情感表达。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含义。

4. 学习描写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用词准确性。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描写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请家长协助,观察一种喜欢的动物,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描绘。

2. 复习课文内容,熟记生字词。

六、教学过程(续)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关于鱼的写作题目,如:“描绘一种你最喜欢的鱼。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优秀3篇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优秀3篇

《鱼游到纸上》教学设计优秀3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聋哑”、“花港”、“厂徽”等词语,理解“挥笔速写”、“工笔细描”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文意与文路;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理解鱼怎样游到心里;感受用词的准确与丰富;抓重点词朗读体会年轻人的画技高超。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年轻人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学习重点】: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年轻人做事的勤奋与专注。

【学习难点】:鱼是怎样“游到年轻人的心里”【教学设计】:一、谈预习感受,直奔课文关键点1、预习过吗?在你第一次读到这课题时,感觉怎样?(惊奇、奇怪) 你来读读(指名3、4位)2、可是预习过课文后,你还觉得奇怪吗?那是什么促使了这个改变呢?就让我们赶紧去细细地读课文,找找原因吧!、二、整体感知,自学字词1、首先我们要消灭课文中的绊脚石,看屏幕,自由认读,指名读,同桌相互读,齐读。

2四人小组分段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角是谁?讲了他的一件什么事呢?(板书:年轻人观鱼画鱼)三、品读观鱼1、年轻人是怎样观鱼的呢?(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哦)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反复读出相关的句子。

(1)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a、生:呆呆的静静的师: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很好,那你来读读。

还有不同说法吗?b、生:非常认真的、全神贯注的、聚精会神的c、当学生说到不同的感受时,分别读一读,指导个别学生的朗读,齐读。

d, 呆呆的,静静的看鱼让我们体会到年轻人的认真、专心(板书:专心)(2)这样的发呆只是偶尔的一次吗?那是两次,或者3、4次?你是从那儿知道的?a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话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出示齐读b 师:这句话又让你体会到什么?(恒心)还从这个句子的其他地方体会到什么吗(耐心)c 带着这众多的感受朗读课文,再一次齐读这个句子3、两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4、想象说话是呀,看鱼看得都忘记吃饭,忘记回家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岭南学校樊华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年的优秀品质。

技能目标:
(1)、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从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一、创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刚才我们我们看到的那些图片中的鱼儿在水里游得多么的快活啊,正所谓鱼儿离不开水,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

可我们昨天见到的鱼却可以在纸上游动,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板书课题)读题
师:读书不光是用嘴巴,更要用心来读。

下面请你带着你上节课的感受我们再来读课题.不错,有自己的感受了,那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作者在玉泉游玩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看鱼看得非常专心,画鱼画得活灵活现。

)(板书:看鱼画鱼)
二、品“画鱼”感受“鱼游到了纸上”
1、师:看来你把上节课的知识学到了心里去了,老师为你高兴,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鱼是自己游到纸上的吗?是怎么上去的?青年竟然能把鱼画地像在纸上游动,看来这位青年非常的厉害,那他是怎么把鱼画得像在纸上游动的呢?请你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找出青年画鱼的语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师: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了纸上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汇报)
3、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好孩子,你们找的与他一样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句子: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生齐读。


4、师:在谈感受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两个词,工笔和速写都是画的一种画法,工笔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特点是用笔工整,细致,速写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动态描写出来,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
5、下面谁来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
(我体会到了青年画画很认真,我体会到了青年的画技很高超.)
师:有相同体会的请举手,你是从哪儿感受到他画鱼认真的?(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一丝不苟来说一句话.(做事很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

文中指青年画鱼很认真,一点不马虎。

)很好,从你的句子中,老师知道你掌握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在这里把青年画鱼和姑娘绣花进行了比较,突出了青年画鱼的细致)
除了感受到他的认真,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我体会到了青年的画技很高超.)
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他画鱼技术高超的?(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6、非常好,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来,带上你的感受我们女孩子一丝不苟地读工笔细描部分,男同学动力十足地读挥笔速写部分。

7、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但是老师希望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青年画的鱼都有哪些动态。

呆会告诉我,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

师配乐范读句子。

师:睁开眼睛,你看到了鱼的哪些动态?(生发言)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来,带上你的想象,把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地记在心里.再读.(配乐)
9、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啊!怪不得这位小姑娘叫了起来,出示小女孩的话,你打算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那就请你把这份惊奇、这份赞叹读出来吧!他读得怎么样,谁能读得比他更惊奇?真是一个勇于挑战的好孩子,下面我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10、同学们再来看看这句话,作者是抓住了小女孩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呢?知道的说出来。

出示(语言、动作、神态)作者在这里抓住了小女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让我们体会到青年的画画得好。

这种写作方法我们今后在习作中也
要学会去用。

11、师:小姑娘的这一叫可谓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围观的人纷纷议论着,赞叹着,(出示课文插图)想象他们会分别说些什么了?(看,这位白胡子老爷爷挤了过来,看着画,说……,这位大伯伯也走了过来,探着身子,看着画,说……小弟弟听到叫声跑过来,看了看画,又看了看鱼缸里的金鱼,又看了看画,说……)这一声声赞叹都汇成这样了一句话,读……(指大屏幕)(板书鱼游到了纸上)12、青年听到我们的赞叹声,议论声了吗?为什么?明确他不仅仅因是聋哑人,更是因为他已经和鱼融为一体了。

)用书上的话说就是
相机出示(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是啊,此时此刻青年和鱼已经融合在一起了,已经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境界了)
13、太阳下山了,大家都准备回家了,可他还在那里静静地画,出示(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但他没有忘记(金鱼),他手里所画的,眼中所见的,心中所想的,都是金鱼。

你们说他爱鱼到了什么境界?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忘我)
三、悟“看鱼”感受“鱼游到了心里”
1、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的?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汇报)
2、谁来把他画的句子读一读.师相机出示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3、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说说从这句话中哪个词可以感受这个青年的忘我呢?(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
“呆呆地”是不是说他在发呆呀?是说看鱼看得十分入神,可以看出青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静静地:是什么意思?他不只看鱼是静静地,他还在什么时候也是静静地,对,画鱼。

你们看他不管做什么都会静下心去做,多专心多投入的一位青年啊!
“老是”是什么意思?能给他换一个词吗?说明经常是这样的,并非是偶然的。

2、师:同学们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读,想想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青年的?
生:(出示神态、动作)。

那么我们在写人物时,这种方法用不用得上?要学会学以致用哦。

3、师:还可以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爱鱼到了忘我呢?生说师出示:(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从这些红色的词中,你感受到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汇报
师:一整天就是指从早上到晚上,而且每个星期天都来,如果按一年365天算,那么他观察了五十来天!这五十来天不管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间断,我们来想象一下他看鱼时的情景,老师来描述情境,同学们把看到的情景读出来。

好吗?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这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这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师:孩子们,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是这样坚持不懈地看鱼,记住了(鱼的特点),记住了(鱼的形象),记住了(鱼的动态),所以说鱼游到了(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四、理解“游到心里”与“游到纸上”的关系。

1、由鱼游到心里,你能想到一个成语吗?但老师想起了一位画家,他是北宋的文与可,他最擅长画竹子,知道是什么了吗?(胸有成竹)4、师总结:是的,正因为青年坚持不懈地细心地观察,正因为青年胸有成竹,才会让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正因为他让鱼先游到心里,所以才会有了在画鱼时有了鱼游到了纸上这种令人惊奇的事情的发生。

(画鱼的线条)
5、你能用一个关联词把“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表示出来吗?
6、师:让鱼游到纸上来的这位青年,他居然是位聋哑人,而且他竟然做到了由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他身上有什么样的品质?
五、拓展延伸
1、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具有这些美好的品质?你知道谁?同桌交流
2、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可以吗?
(知道这个节目叫什么名字吗?(千手观音)但是这群姑娘却是聋哑人,她们用表演感动了全国观众,甚至震撼了世界)
3、从这些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是啊,他们给予我们的震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他们告诉我们,瞄准目标,就坚持不懈地去努力,相信成功的大门会向你敞开的。

5、相信大家都记住了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形象,那么作者是怎么把青年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的呢?
(1、通过细心地观察。

2、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来描写的。

)6、作者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以致用吧。

完成下面的小练笔。

出示小练笔。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

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想象当时人们的表情、神态、动作、语言,学习作者的写法把它写下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