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陕西陕西勉县旅游策划方案————打造三国之都

陕西勉县旅游策划方案————打造三国之都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文陕西勉县——三国文化的集散地,以其包容与大气,为三国文化的爱好者铺排了强健的精神底色,给予了所有三国迷体验历史的自信和豪情。
2009年8月,受陕西勉县县政府的邀请,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和旅游规划公司来到勉县,为其城市旅游进行整体策划。
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和旅游规划公司在考察走访完勉县所有旅游景点,并消话完项目资料后,对勉县做出了系统的战略SWOT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陕西勉县三国文化在其他三国文化区域竞争中没有有独到之处,同质化严重,体验性及吸引力不强;勉县旅游要取得成功,必须走出一条独特路子来,现金的关键是如何把三国历史文化的名胜、形胜和异胜的优势精炼概括发挥出来。
此次策划时过一年,现在可以将部分产品策划部分公开:(勉县王山稳书记与熊大寻交流)(勉县领导陪同熊大寻考察)勉县旅游策划思路:一、千古秘城——勉县勉县之秘1、双龙戏珠:象征魏蜀争夺定军山和汉中。
2、定军山形似双龙盘卧,最后卧龙诸葛亮选择最后归宿也为定军山,可谓卧龙归卧卧龙山。
趣称“卧龙卧卧龙”。
这是一句有趣的上联,再根据定军山之战奠定三国格局的历史,拟出下联“定军(君)定定军”。
3、天定属汉:天荡山和定军山之间属于汉水,命定了定军山和汉中争夺的结局。
4、汉江:蜀汉江山,诸葛亮:出也汉水,归出汉水。
于汉水中游的襄阳隆中出山,于汉水上游的定军山归山。
5、口袋地烧口袋:如果将汉中盆地地形比喻为口袋,则阳平关是口袋口,定军山、天荡山为系扎口袋的两端绳头。
据《三国志·魏书·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载:曹操闻知夏侯渊被杀,十分伤感、震惊,亲率军赴沔阳(今勉县)欲夺失地,为夏侯渊报仇。
为作长久之计,曹操在北山下(米仓山)屯粮“数千万囊”(口袋)。
为绝魏军后勤供给,黄忠、赵云再度计烧魏军粮草。
是夜,黄忠偷渡汉水,来到北山,正欲放火,张郃兵到,混战一处,曹操即令徐晃接应,将黄忠围在核心,进出不得,蜀副将张著也被魏将文聘围住,难以脱身。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发布的《“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
对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进行了明确规划。
根据旅游发展规划,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以提高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改善旅游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具体的规划措施如下:
首先,在旅游业规模的发展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
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5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5万亿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要继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改造升级工程,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增加旅游消费。
其次,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规划提出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产业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旅游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推进旅游+各个领域
的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竞争力。
再次,在旅游服务的提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提升。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旅行社、导游、酒店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推动旅游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游客的安全保障和维权机制的建设。
最后,在旅游环境的改善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治理。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自然景区和文化遗产的保
护,推动旅游业的生态环保发展,加强对旅游地区的环境治理和涵养水源保护,建设绿色旅游示范区。
总之,“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旨在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将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勉县的发展趋势

勉县的发展趋势勉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地方。
近年来,勉县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旅游和生态方面。
首先是勉县经济的发展趋势。
勉县地处秦巴山区,山区发展困难,但勉县政府加大了对山区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引进外资、培育本地产业和拓宽农村经济渠道等措施,推动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色产业方面,勉县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例如粮食加工、果蔬加工和畜牧业等。
此外,勉县地处丰富的铅锌矿区,具备较大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保措施,勉县的矿产业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勉县的文化发展也值得关注。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勉县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故里、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职场等等。
勉县政府正大力推动勉县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培育文化产业、扶持文化创意企业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使勉县的文化走向国际。
同时,勉县也在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举办传统节日活动等,使勉县的文化底蕴得以传承和发扬。
此外,勉县的旅游业发展也是一个突出的趋势。
勉县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勉县太宁湖风景区、勉县熊儿寨风景区等。
勉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提升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景区的开发利用效益,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旅游消费。
特别是通过举办主题旅游活动、打造旅游品牌和加强旅游宣传,勉县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最后,勉县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一个可喜的趋势。
近年来,勉县政府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通过加强污染治理、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等措施,勉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勉县还积极参与和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循环经济等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总体来说,勉县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的,经济、文化、旅游和生态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勉县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各项事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改善营商环境、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和加大对人才和科技创新的培育力度,加快勉县的现代化建设,使勉县成为陕西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生态发展的重要支点。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索引号:000014349/2016-00252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旅游发文机关:国务院成文日期:2016年12月07日发文字号:国发〔2016〕70号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12月7日(此件公开发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专栏1“十二五”旅游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第二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旅游业成为优势产业。
旅游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协调带动性、开放互动性、环境友好性、共建共享性,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激发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
旅游业被确立为幸福产业有利于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旅游业作为惠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促进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旅游,带动企业投资旅游,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良好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旅游业发展。
全球旅游业将持续稳定发展,增速将继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速。
亚太地区旅游业保持强劲增长,全球旅游重心将加速东移,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之中。
镇文化旅游“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

镇文化旅游“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镇文化旅游“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一、工作目标和任务“十三五”时期是我镇实现全面振兴,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旅游业发展的转型期。
为了促进我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镇制定了“加强景区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加强文化创意开发,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在过去五年里,我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等有利因素,大力加强景区建设。
先后投资10余亿元,完成景区路网建设、风景区群落规划建设、文化体验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从景区数量到景区品质全面提升的历史性跨越。
同时,为了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我镇不断加强旅游服务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推行“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人才”三大行动计划,整顿旅行社、旅游客运等服务配套设施,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
为加强文化创意开发,我镇锐意创新,在文创产品开发、文化节会的策划和落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实践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实际行动。
文创产品“文化小物”、“特色美食”等已成为旅游购物的热门产品;“文化之夜”、“旅游新年”等节会,吸引了更多人来到我镇感受浓郁的文化氛围。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镇新闻中心在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逐步打造出“每日旅游资讯”、“头条旅游新闻”、“旅图宣传片”等系列品牌栏目,不断推出旅游资讯、精彩活动报道、景区推介等内容,提高了旅游的宣传知名度。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1. 旅游人才短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镇在旅游人才方面存在缺口,招聘到的人员短期内难以适应旅游业的要求。
2. 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滞后。
尽管我镇在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方面做出了不少改进,但是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滞后,目前存在游客接待中心建设不足、厕所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3. 美誉度提升困难。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8.16•【字号】陕政发〔2017〕31号•【施行日期】2017.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旅游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通知陕政发〔2017〕31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陕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2017年8月16日陕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发展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文化强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优化供给、满足群众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基本现状(一)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积淀深厚。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缔造了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灿烂古代文化。
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集聚了极具革命性和先进性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陕西拥有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民俗各异,民间文化异彩纷呈。
陕西现代文化实力雄厚,培育了“长安画派”“文艺陕军”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优秀艺术家群体和优秀作品。
我省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4项,省级441项,市级1415项,县级4150项。
西安鼓乐、中国剪纸(安塞剪纸、延川剪纸)、中国皮影戏(华州区皮影戏)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0人,省级385人,市级1281人,县级3977人。
勉县旅游调研报告

勉县旅游调研报告勉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境内,地处秦岭腹地,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勉县的旅游发展现状和潜力,本次调研着重对勉县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和旅游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旅游资源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资源,如秦岭山峦、河流湖泊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其中,勉县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山体险峻,风景秀丽。
勉县还有丰富的草原资源,草原面积广阔,草风草动,十分适宜进行草原旅游和生态旅游。
此外,勉县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如金塔寺和太白山庄等,这些文化遗迹的存在为勉县的文化旅游提供了可利用的资源。
二、旅游产业勉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对较为滞后,目前主要以旅游农业和休闲度假为主导。
近年来,勉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民发展农家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农耕生活。
同时,勉县还积极开发湖泊资源,打造度假村和民宿,提供休闲度假服务。
然而,勉县的旅游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品牌和市场营销推广不足等。
三、旅游设施调研发现,勉县的旅游设施相对较为简陋,有待进一步完善。
游客在勉县游览时,交通不便,交通设施有待完善。
景区内的旅游设施也较为简单,游客的休息场所和餐饮设施有限。
此外,景区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缺乏专业的旅游团队和规范的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勉县作为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勉县的旅游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勉县旅游业,我们建议加大对勉县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并完善旅游设施和提升景区管理水平。
同时,还应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勉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样,勉县的旅游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为勉县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镇文化旅游“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

镇文化旅游“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镇文化旅游“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总结一、工作目标和任务本期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推进镇文化旅游发展,以提升旅游景区形象为中心,通过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建设和创新,打造高品质的旅游环境,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具体任务包括:一是完善镇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水平;二是加强旅游景区建设,提高景区的旅游品质;三是推出一系列创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镇区的旅游品牌影响力。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在本期工作中,我们努力打造更高品质的景区和产品,加强了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具体进展如下:1. 完善镇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在现有的基础上,我们加强了对旅游交通设施的投入和升级,建设了更加完善的交通网络,不仅方便了旅游者的出行,而且提高了镇区的旅游形象。
现在,到达景区的游客数和旅游收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2. 加强旅游景区建设:我们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提升了景区的设施和服务水平,打造了一系列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现在,景区的游客人数和口碑都在不断上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3. 推出创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我们着重推出了一些主题性、文化性强的旅游产品,如特色美食、民俗展览、文化体验等。
这些创新产品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而且也为本地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保障。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在工作中遭遇的问题和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产品方面,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创新。
2. 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方面还存在不足,有些景区的设施和服务水平还需加强改进。
3. 旅游接待和供应等配套设施还需加强,以更好地解决游客的旅游需求和服务问题。
四、工作质量和压力在完成工作时,我们始终保持了高工作质量的标准和态度,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不断提升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同时,我们也遭受了一定的工作压力,主要表现在大项目投入相对较小,完成质量要求高压力较大、时间紧迫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