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意象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分类及其代表意象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分类及其代表意象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分类及其代表意象古代诗歌中意象主要种类:分类方式一:1、树木类2、花草类3、动物类4、风霜雨雪水云类5、器物类6、颜色类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8、地点9、其他类分类方式二: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分类方式三:1、自然意象(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2、人或事意象(1).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

(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代表意象1、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隐逸风范。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类型:行为、意象与文化内涵

类型:行为、意象与文化内涵

类型 的研究 对 于当今设 计有何 意义 ?本文 对 于类 型 的 研 究 所 能 起 到 的 作 用 。
具 体 来 看 , 中 国传 统 江 南 居 住 行 为 中 , 在 会
间 通 过 廊 道 、院 落 联 系 在 一 起 ,通 过 漫 游 的 路
试 图从 行 为 和 物 质 两 个 方 面 讨 论 在 当 今 设 计 中 客 、书 房 、卧 室 、门 厅 相 互 区 隔 ,各 个 功 能 之 类 型 具 有 两 个 方 面 的 含 义 , 是 它 的行 为 径 ,人 , 一 f q以 各 种 不 同 的 方 式 接 触 自然 ,同 时 产 学 上 的 意 义 ;二 是 它 的 具 体 的 形 态 。 类 型 的 生 变 化 多 端 、层 次 分 明 的 景 观 。同 样 是 传 统 民 在 传 承 中 , 型行 为 变化 较 少 , 至是 不 变 的 , 类 甚 而 居 , 南 民居 和 江 南 民居 在 行 为 模 式 上 表 现 出 皖 类 型 形 态 则 随 着 物 质 和 材 料 的 变 化 产 生 很 大 的 很 大 的 不 同 , 南 民 居 没 有 江 南 民居 那 么 明 显 皖
有 一定 的文化 内涵。通 过对 上述 两个方 面 的延续 、转化和发展 ,当代建 筑设计 可
对 事 物 “ 行 分 类 的 考 察 、 述 和 研 究 ” 从 中 心 组 织 空 间 。类 型 还 与 人 的 深 层 次 的 心 理 进 描 ①, 而 了 解 同 一 类 事 物 的 内 在 普 遍 性 以 及 表 现 形 联 系 在 一 起 。 村 落 的 风 水 布 局 , 达 了 人 , 如 表 f q 式 的 多 样 性 。 建 筑 学 领 域 , 型 学 的 研 究 之 对 于 自然 的 认 识 及 和 生 活 习 惯 的 紧 密 的 结 合 , 在 类 所 以 重 要 , 因 为 建 筑 类 型 是 人 类 生 活 艺 术 并 把 生 活 习 惯 与 这 种 认 识 紧 密 结 合 ,形 成 村 是

古诗中常见的行为类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行为类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行为类意象
嘿,你知道古诗里那些特别有意思的行为类意象吗?就好比“采菊
东篱下”里的采菊,陶渊明悠然自得地在东篱下采着菊花,哇,那画面
感简直绝了!还有“举杯邀明月”中的举杯,李白一个人对着明月举起
酒杯,多浪漫啊!这就像我们有时候会一个人发呆,或者开心地做着
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说,当我们在公园里散步,看到美丽的花朵,是不是也会像诗
人那样去欣赏、去感受呢?就像“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人看到那美丽
的枫林,干脆停车坐下来好好欣赏,这多随性啊!再想想,我们有时
候也会因为看到特别美的风景而驻足不前,对吧?
又比如“垂钓碧溪上”,姜子牙在溪边垂钓,那是一种多么闲适的状
态呀!这不就和我们周末去河边钓鱼一样嘛,享受那份宁静和悠闲。

还有“倚杖柴门外”,诗人倚着拐杖站在柴门外,那种悠然的姿态,真
让人羡慕。

我们也会在某个午后,靠在门边,静静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古诗里的这些行为类意象,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小细节、小情
绪的写照吗?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生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己
生活中的美好。

这些行为,有的是孤独的,有的是快乐的,有的是悠
闲的,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

我们读古诗,不就是在和古人对话吗?通过这些行为类意象,我们
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和生活。

难道不是吗?所以啊,古诗中的行
为类意象真的是太有趣、太有意义啦!它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屈原楚辞中典型意象分类

屈原楚辞中典型意象分类

屈原楚辞中典型意象分类(一)社会人生意象屈原楚辞中的社会人生意象即包括人类的社会活动又包括与人类社会活动相关的事和物。

典型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人物意象、骑乘意象和行为意象。

人物意象主要可以分为俩类,一类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一类为历史真实的人物。

屈原借这些人物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明君贤臣的渴望,或借历史人物反思现实政治,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神话传说中的典型人物主要包括太阳神,天帝颛顼、女娲、后羿、鲧、日神东君耀灵、日御者羲和、月神望舒、云神云中君丰隆、风神风伯飞廉伯强、雨神雨师、雷神雷师、造化之神黔羸、星神文昌、杀伐之神厉神。

东方之神东皇太一、太皓、句芒、南方之神炎帝祝融、西方之神西皇、北方之神海若玄武颛顼玄冥。

《九歌》是祭神用的乐歌,一组十一篇诗歌中,九篇用来描写各种神话人物。

屈原楚辞浪漫主义色彩强烈,作品想象奇谲、文笔优美。

文中作者带着读者呼风唤雨、乘龙驾凤,游仙境,与女神缠绵。

因此文中大量存在着各种神仙人物意象。

或表达他的向往、或引为知音,或抒发自己的感慨。

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

《远游》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

《远游》鲧婞直以身亡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离骚》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乎封狐。

《离骚》历史真实人物中的典型人物意象有尧、舜、禹、启、伯夷、商汤、比干、周文王、夏桀、商纣、周幽王、巧倕、伏戏、寒浞、过浇、纯狐、傅说。

这部分历史真实人物携带着深深的社会文化气息,他们自身的典故被人所熟知。

屈原用他们来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表白自己的心意,发泄自己的愤懑之情。

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进行对照,正是屈原在现实中渴望明君贤臣,谴责奸佞小人的真实情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离骚》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离骚》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离骚》后幸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离骚》另一典型是社会生活中突出的车马意象。

由于屈原楚辞的浪漫主义特性,这里的车马也不单单是指现实生活中的香车宝马也包括了他在文中幻想自己神游天际时的所乘交通工具典型的包括车、马、风、骐骥、玉鸾、凤凰蛟龙、八龙、云旗、桂舟、江、风波等。

基于旅游行为意象图研究的夫子庙开发规划设想

基于旅游行为意象图研究的夫子庙开发规划设想

基于旅游行为意象图研究的夫子庙开发规划设想颜敏【摘要】近年来,旅游行为意象图的研究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旅游规划与开发也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对旅游意象图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初步论述,对夫子庙景区的开发现状进行简要述评,以游客为对象,在对旅游行为意象图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对景区的进一步开发规划提出设想和建议.【期刊名称】《江苏商论》【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旅游行为意象图;评价;调研;特征;建议【作者】颜敏【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13;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旅游行为意象图是旅游者对旅游地图等旅游客观环境信息感知后,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它所反映的是旅游者所感应到的旅游空间和感兴趣的旅游信息。

它使旅游管理可以为旅游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完善旅游市场机制,更好地满足旅游者需求,提高旅游满意度。

以旅游意象调查分析为基础,以行为地理学和城市意象研究为理论依据,参考美国学者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5元素设定道路、节点、边界标识和区域的旅游意象基本要素。

夫子庙坐落于南京主城区的内秦淮河沿河,始建于东晋,相沿至今已近两千年,一直是古都南京的文化中心,“十里秦淮”风光带的核心。

作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和国家5A级景区,夫子庙是集民俗、商业、娱乐和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地。

结合夫子庙旅游资源分布和景区规划现状,将旅游意象的基本要素作出概述(表1)。

1、组合度夫子庙景区内历史古迹交相辉映、人文荟萃,影响力辐射海内外。

夫子庙景区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导,自然旅游资源为串联和补充,旅游服务方面也较为健全。

夫子庙景区人文旅游资源景观丰富,具有多样性,能满足旅游者的多种文化旅游需求。

现作如下分类概述(表2):2、文化性夫子庙景区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与人文积淀深厚,将建筑艺术、民风民俗、美食美味、商业文化有机融合,古风古韵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意象

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意象

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意象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对某个具体事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抽象的情感或思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意象: 1. 自然意象:描写自然景色,如山水、花草、天空、雨雪等,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 动物意象:通过描写动物的形象和行为,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如狼、鸟、猫等。

3. 色彩意象:通过描写色彩的变化和相互作用,表现出情感和思想,如红、黄、蓝、绿等。

4. 音乐意象:通过描述声音的特点和变化,表现出情感和思想,如嘈杂、悦耳、婉转等。

5. 建筑意象:通过描写建筑物的特点和形象,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态度,如宫殿、城堡、简屋等。

6. 身体意象:通过描写身体的部位和感觉,表现出情感和思想,如眼睛、手指、笑声等。

7. 器物意象:通过描写器物的形象和功能,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态度,如钟表、手锤、笔记本电脑等。

以上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些意象,通过细致的描写和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1 -。

意象对话

意象对话

猫头鹰——来自母亲或其它女人的负性保护者。
西瓜——意义接近于苹果;
母鸽、鸽子——一种扩展的可能性,但无投资。
圆柱——是习惯、刻板的行为或个性的支持结构;另一种可能是朋友背景,每一根圆柱是一个朋友。
色彩——自然的黄、白、青绿、深紫、淡绿都是正向的象征。
刀子——是固着的攻击,或至少是无结构·代表终结或假的本人心理或无结构。
马——高大动物,代表阴性的生命和色欲,如果女人梦到,是正性的性冲动,对男人来说,意味着负性或退行行为。
洞穴——为超我服务而禁止人类进人的隐僻与神秘的地方,代表现实的空洞性。
圆圈——意味着秩序,如果是自动的
或持续的通道,是因携的投射,在这种情况下,一点也没有看到圆环的固定形式。
直升飞机——一使飞机变坏,从倾斜屏来看因为直升飞机有锋利的浆叶。
铁匠——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反抗精神的人。
泥——表明主体以受损害为主的情境,但这种情境有潜在的可超越性。
鬼影——心寄生物的视觉。
蝴蝶——会飞的害虫,损害了花和果实。
人类——主体特定方面或关系中的具体真理被改写的象征,这些方面或关系是对主体生命意识中价值的认识,吃或者耍弄屎,意味着营养和程序的负性或死亡本能。
唱片——是分裂症潜伏期的征兆,来自外部的操纵与控制指征。(不相容的控制器)
制服、军服——宗教或非宗教的制服似乎代表超出功能意义之上的含义。
甜食、甜点——糖、糖块。
龙——对主体来说是一种很强的吃亏心理占优势的语义场,或是已有病灶的强力复活,或是面对情结源的无能为力,或是处于挫折情境中的孤立动力。
雷电——临时有害的干涉,临近麻痹、梗塞、意外事件的可能性。
抽烟——空闲的意思,或短暂的状态,涉及人类智慧的平静行为,或是劳动的休息状态。

意象在小说中的运用示例及技法总结

意象在小说中的运用示例及技法总结

意象在小说中的运用示例及技法总结
意象的定义
意象是指通过具体形象和符号来传达抽象概念、情感和思想的
一种修辞手法。

在小说中,意象的运用可以丰富作品内涵,增加艺
术感染力。

意象的示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意象在小说中的运用示例:
1. 自然意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如用春天
的花朵来象征希望与新生。

例:在小说《红与黑》中,作者用满城花火的描写来预示主人
公的崛起和命运的转折。

2. 动物意象:借助动物的形象和特征来暗示人物性格和行为。

例:在《老人与海》中,作者将主人公与大海中的鱼进行对比,展示了主人公的顽强和坚韧。

3. 颜色意象: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情绪、氛围和主题。

例: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黄色意象被广泛使用,象征着富裕、破败和失望。

4. 物体意象:通过特定物体的描写来象征性地表达某种意义。

例:在《1984》中,作者用“大哥眼睛”这一意象来代表全知全能的政府的监视和控制。

意象的技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意象技法:
1. 视觉意象:通过详细描述事物的外貌和形象来引起读者的视觉感受。

2. 听觉意象:通过描写声音和音响来唤起读者的听觉体验。

3. 嗅觉意象:通过描述气味和芳香来激发读者的嗅觉感受和情感。

4. 味觉意象:通过描写美食和味道来引起读者的味觉体验和情感。

5. 触觉意象:通过描述触感和质感来刺激读者的触觉感受。

意象的运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作品风格来决定,有效的意象
能够让文本更加生动有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抒发慷慨激昂的博大胸怀: 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 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 表现诗人经时济世,建功立业的理想。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 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凭借着栏杆之 处,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抬头朝着远方 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 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 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遇和悲凉 心境。)(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 淘沙》)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 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 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 “落花”、“微雨” ,本是极清美的景色, 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 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 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 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 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 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 四、借“流水”写亡国之痛 李煜的《虞美人》是借“流水”写 “亡国之痛”的典范。作者在词中写道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 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亡国前耽于享乐, 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
• 五以“流水”喻时光流逝的,如“浮云一 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 梁州故人》); • 六以流水衬托美景的,如“西塞山前白鹭 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张志 和),

二、借“流水”写情人相思之苦 “情人相思”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其中 以“流水”喻“相思之愁”的不乏其见。刘禹 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 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 白居易的《长相思》写道“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 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诗人飘 泊在外,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却不得相见,内心 充满愁苦,相思之心随着汴水、泗水飘然远去, 流水悠悠,天地有尽,而愁思无穷。
• 二 寄托诗人的离乱之悲和忧国之思:辛弃 疾《水龙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 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壮志难酬)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 病独登台。(怀才不遇及家国感伤)
• 思乡怀人 • 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 李清照《一剪梅》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月满西楼 • 李煜《无题》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 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伤怀往事)
• 三 相思之情 闺人怀远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都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 借“流水”抒写离别之愁 • 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 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词的上片写征人在驿馆与情人离别。征人面对春 红柳绿,草秀风暖的美景,信马由缰,悠哉游哉; 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浓。“迢迢不断如 春水”,以春水喻离愁,借春水之绵长,状离愁 之无尽,自然而真实地刻画了征人与情人别后离 情别绪萌生渐长渐多的过程。全词借春景写离愁, 景愈佳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堪称写离愁 之佳作。
• 落花: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 迟暮的感慨与恐惧。古人云:“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落花”“流水”一去不复 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把水 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 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 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作者 大多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 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
• 实三
借“流水”抒不得志之愁 李白的《宣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 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 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 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 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虽然这是一首送别诗, 但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 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现的牢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