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目次1综合说明2 项目区概况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4. 工程管理5、施工组织设计6、水土保持设计7、环境保护设计8、节能设计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10预期效益11 附图附加说明(包括总则)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及依据1.2 项目区现状简述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包括项目的位置等。
1.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简述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方案,总工期。
1.4 工程管理简述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建后的管护机制。
1.5 建设费用及资金筹措方案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总投资,投资构成,筹资方案。
1.6 预期效益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建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状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2.1.2 水文气象重点介绍项目区降雨、气温、蒸发、风向风速和日照等水文气象要素。
2.1.3 地形、地貌2.1.4土壤及作物种植情况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土壤土质、作物种类和种植间距。
2.1.5 水资源重点介绍项目区现状水源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受益人口及劳动力状况2.2.2 农业生产水平2.2.3 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2.2.4 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现状2.3 项目区水利设施现状2.3.1 水源工程现状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湖泊)、堰坝、山塘、河流等。
2.3.2 灌溉工程设施现状说明项目区灌溉工程设施现状,应包括工程类型、规模、分布及完好程度等。
2.3.3 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说明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4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现状自然灾害、农业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明目实施的必要性。
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3.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主要包括:(1)规划的文本及相关的审批依据;(2)中央及省针对现行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补助的有关文件;(3)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根据项目类型选用相应规范);①《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②《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④《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⑤《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等3.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标准(1)灌溉设计保证率喷灌、微灌各类作物采用85~95%,低压管道灌溉采用75%。
村镇农业节水灌溉项目方案(二篇)

村镇农业节水灌溉项目方案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确保全县粮食高产稳产,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我县___个乡镇实施节水灌溉工程。
为保证此项工程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节水灌溉工程,是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工程,为把工程建设好,落实好、管理好,我们要立足实际,统筹安排,坚持“水源优先、旱区优先、沿线优先”的原则,选择水源条件好、距离高压电源近、地块方正平整的地块实施,努力使项目如期完成并达到预期喷灌效果,以促进全县粮食生产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二、任务目标全县计划建设节水灌溉面积___公顷,分布在合隆、开安、前岗、哈拉海、杨树林、三盛玉、镇、华家、永安、新农共十个乡镇。
项目一期工程建设___个喷灌区,喷灌面积___公顷,其中:合隆___公顷,___个喷灌区;开安___公顷,___个喷灌区;前岗___公顷,___个喷灌区;哈拉海___公顷,___个喷灌区;杨树林___公顷,___个喷灌区;三盛玉___公顷,___个喷灌区。
三、建设内容在___个乡镇建设___个喷灌区,每个喷灌区打一眼每小时出水量在___吨以上的机电井;修建中心工作台兼机井房,中心工作台占地___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一个容积120立方米的蓄水池;设置一套指针式喷灌设备,喷灌设备的航架离地面高度为___米,航架每节长度为50—___米,航架节数根据喷灌面积确定;机井配动力电源,每个喷灌区设一个___kv变压器及输电线路,圆形喷灌区变压器设置在地块一侧,用地埋电缆向井供电,扇形喷灌区变压器设在井旁。
四、运作模式节水灌溉工程,采取“政府投资,农民受益”的运作模式实施工程建设。
1、政府投资。
项目所需喷灌设备全部由市政府负责,打井、配电、中心工作台建设所需配套资金由县政府解决。
2、农民受益。
项目投入运营后,由受益农户___负责管理、看护、运行费用等。
五、工程进度时间安排节水灌溉工程从现在开始实施,至___月___日___调试结束。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方案 (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方案引言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指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安排灌溉方式和设备,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使用尽量少的水资源。
在全球水资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方案,通过改进传统灌溉方式和采取一系列节水措施,来达到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传统灌溉方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灌溉方式多采用农田积水灌溉或者喷灌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 水资源浪费。
大量水资源通过农田积水灌溉会导致水资源浪费,而喷灌方式虽然较为节约水资源,但由于水分的蒸发和侧漏,仍然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2. 土壤盐渍化。
传统灌溉方式中,常采用过量的水分进行灌溉,引起了土壤盐分的积累,导致土壤盐渍化现象。
3. 不均匀灌溉。
传统灌溉方式无法精确控制水量和喷灌方向,导致不同部分土地受灌溉水分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方案为了解决传统灌溉方式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方案:1. 滴灌技术的应用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塑料管或者地下管道将水分直接送到植物根部的方式。
该种灌溉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 水分利用效率高。
滴灌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地面侧漏,使得水分更加精准地供应到植物根部,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 土壤盐分积累小。
滴灌方式可以减少土壤的盐分积累,从而减轻土壤盐渍化现象。
- 灌溉精确度高。
滴灌技术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和灌溉需求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每株植物的精确灌溉。
2. 配套管理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灌溉工程效果,还需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 灌溉计划的制定。
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的不同,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确保作物获得适量的水分供应。
- 土壤水分监测。
通过安装土壤水分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灌溉调整。
避免出现过度灌溉或者不足灌溉的情况。
- 节水设备的应用。
引入先进的节水设备,如智能喷头、雨水收集系统等,最大限度地减少灌溉中的水资源浪费。
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宁夏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但受限于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农业灌溉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一直存在。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方案至关重要。
一、水资源调配。
首先,我们需要对宁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
通过建设水库、水塘、引水渠等水利工程,实现水资源的集中调配和合理分配,确保农田灌溉的需水量得到满足。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水情变化,做好水资源的动态调度,保证农田用水的稳定供应。
二、灌溉设施升级。
其次,应该对农田灌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推广应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浪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同时,加强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减少因设施老化、损坏等原因导致的水资源浪费。
三、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也是提高农田用水效率的重要措施。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农田灌溉水的流失和渗漏,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因此,应该根据农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避免施肥过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此外,需要对宁夏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
推广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和抗逆性,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同时,发展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特色农业,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宣传和培训。
最后,还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同时,开展农民节水灌溉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
总之,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民等各方都应积极参与,共同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为宁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保障农田用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水源与水泵的选择
1.根据灌溉面积和地形,选择合适的水源,并确保水源的稳定 性。 2.根据水源的水量和扬程,选择合适的水泵,以满足灌溉需求 。 3.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管道系统与布局设计
1.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确保水流顺畅,减少渗漏和损失。 2.根据地形和作物分布,优化管道布局,提高灌溉均匀度。 3.考虑管道的耐用性和维护方便性,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连 接方式。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施工安全措施制定
1.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情况,制定全面的施工安全措施。 2.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
▪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2.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 化。
项目背景和目的
▪ 区域经济发展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2.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
▪ 科技创新驱动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 2.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 3.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 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安全措施与风险控制
安全措施与风险控制
▪ 施工安全教育
1.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掌握施工 安全知识和技能。 2.定期进行安全考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评估和提升 。 3.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和巡查 。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方案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高效节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灌溉的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我们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制定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方案。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和推广一种高效节水灌溉系统,旨在改善农业灌溉的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方案1. 灌溉系统的设计和优化1.1 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地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雨水收集灌溉等。
滴灌和喷灌是比较常见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可以根据土壤情况和作物需水量进行设计和优化。
1.2 定时自动控制利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灌溉系统的定时自动控制。
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监测数据,合理控制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和水资源的浪费。
1.3 追求灌溉效果和灌溉平均性在设计灌溉系统时,要追求灌溉的效果和灌溉的平均性。
采用合适的喷头或滴头,调整灌溉角度和水流量,保证水分能够均匀地分布到每一个作物根系所在的地方,提高灌溉的效果。
1.4 配套设施建设在灌溉系统设计中,还要考虑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水槽、水泵、管道等。
合理设计管道布局,减少水流阻力和压力损失,提高水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 水资源管理和利用2.1 雨水收集和蓄水利用雨水收集装置,收集雨水并进行储存。
通过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和蓄水设施,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
2.2 将废水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将农田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并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进行循环利用。
可以利用废水灌溉其他农田或进行再生水处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科技支持和管理3.1 应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灌溉系统的监测和管理平台。
通过传感器和远程监控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及时调整灌溉系统的工作参数。
3.2 培训和知识普及开展培训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方案1. 概述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宝贵。
为了高效利用水资源并减少浪费,高效节水灌溉成为了农业领域的重要方向。
本文档将提出一个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方案,旨在帮助农业生产者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并节约用水。
2. 技术指南2.1 依据作物需水量进行合理灌溉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特点进行合理的灌溉是高效节水的关键。
首先,需要了解当前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作物种植需求。
根据气候情况和作物生长阶段,确定每个阶段的灌溉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2 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灌溉量和灌溉频率。
传感器数据可以提供灌溉决策的依据,帮助农业生产者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减少不必要的灌溉。
此外,还可以采用自动化系统,将传感器与灌溉设备连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灌溉的智能化管理。
2.3 采用滴灌和喷灌技术滴灌和喷灌技术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手段。
相比于传统的洪灌和喷淋灌溉方式,滴灌和喷灌可以将水精确地送到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
此外,滴灌和喷灌技术还可以根据作物需求进行定向灌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2.4 收集和利用雨水收集和利用雨水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
通过搭建雨水收集设施,可以将雨水储存起来,在干旱季节或灌溉需求较大的时候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需要包括雨水收集桶、过滤设备和储存装置等,确保雨水的质量和储存容量。
2.5 采用植物覆盖和土壤改良技术采用植物覆盖和土壤改良技术可以帮助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植物覆盖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水分流失。
而土壤改良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土壤保水能力。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灌溉所需的水量,提高灌溉效率。
3. 实施方案3.1 项目规划和准备在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项目的范围、目标和预算。
然后,进行土地调查和水资源评估,了解土壤质量和水资源情况。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节水灌溉已成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项目旨在通过引入一系列高效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水灌溉的目标。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实现精细农业管理;2.减少灌溉水资源的浪费,保护水资源;3.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三、项目内容1.引入滴灌技术:通过在农田中设置滴灌管道,将水源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2.推广精确测量仪器:引入地下水位监测仪、土壤水分监测仪等精确测量仪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情况,根据监测结果精确定量灌溉。
3.建立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引入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农田灌溉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4.系统化管理和培训:建立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体系,包括技术培训、巡查管理和运行维护等方面,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实施步骤1.项目前期准备:包括项目立项、人员组建、预算编制等工作。
2.设计方案制定: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勘测和技术评估,制定灌溉技术和设备配置方案。
3.采购设备和材料:按照设计方案,采购需要的滴灌管道、测量仪器、智能控制系统等设备和材料。
4.工程施工实施:包括滴灌管道的敷设、地下水位监测仪器的安装、智能控制系统的调试等工程施工任务。
5.技术培训和推广: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知识和技术。
6.运行维护和管理:建立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维护机制,定期巡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故障。
五、预期效果1.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预计节水率达到20%以上。
2.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护水资源。
3.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4.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
5.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经验,为其他地区的农业节水灌溉提供借鉴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本情况1.1新型经营主体情况临沭县店头镇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店头镇党委政府精心打造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由临沂市农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经营。
临沂市农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公司现有员工26人,流转土地面积1800亩,土地流转年限14年。
2015年底固定资产总额达到260万元,2015年生产成本98万元(土地租金成本除外),2015年亩均收益1200元,纯收入36万元。
1.2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示范园区位于店头镇措庄社区东措庄村东,北临措大公路,南至陈巡回三村,东至店头镇敬老院。
示范园区涉及东措庄、西大于科、西李官庄、陈圩子、尹圩子村五个村,总面积2000余亩,耕地面积1800亩,辐射带动周边耕地10000余亩。
示范园区属沂沭河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
示范园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全年日照总时数2558小时,年均气温13℃,平均相对湿度67.5%。
无霜期212天,年平均降雨量862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488.3mm,能够满足种植业不同轮作制度生产的需要。
1.3 自然灾害情况示范园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冬季寒冷少雨雪,夏季炎热多雨涝,春季温暖多干旱,秋季凉爽又干旱。
示范园区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冻害等,特别是干旱灾害,是制约示范园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要想发展高效农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1.4农业生产现状示范园区现有田间水利工程因缺少必要的投入,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较差。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小,农田道路、桥涵、井渠、农电线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工程不配套、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自临沂市农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经营示范基地以来,积极加大田间水利工程投入,根据工程建设规划,示范园区现已建成节水灌溉面积工程300亩,其中喷灌面积260亩,滴灌面积40亩。
1.5水资源状况示范园区现有大口井4眼,深水井2眼,无水库、塘坝蓄水工程灌溉,水井是唯一灌溉水源,且单井出水量不大。
如从新沭河新建扬水站引水,由于投资过大,暂时无法实施。
如按传统灌溉模式运行,远远不能满足示范园区蔬菜生产的灌溉需要。
1.6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是发展现代农业工作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全面发展,走现代农业是一条必由之路。
现代农业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结合的农业,兼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以及绿色、安全和富民强农的多重特征与优势。
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园区内集成现代农业种植业高科技项目,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和农村经济增长极,形成示范带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和标杆,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括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由于蔬菜对水的依赖不可缺少,但项目区水资源相对稀缺,为使蔬菜稳产高产,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将有限水资源转化为高效经济的有效措施。
项目实施后,有效提高蔬菜的稳产高产,每亩可增加经济收入2000元以上,年增收入可达100万元以上。
第二章建设目标和任务2.1建设目标项目依据临沭县店头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规划实际情况,定位主导产业引导区的无公害马铃薯生产示范园及高标准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园,本着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宗旨。
建设高标准无公害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马铃薯生产示范园500亩。
带动辐射周边马铃薯生产基地10000亩。
通过建设,项目区节水灌溉及排水系统配套完好率不低于95%,实现田地平整连片、灌排设施配套完善、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的总目标。
达到年亩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9以上,使项目区蔬菜产业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示范区,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2.2工程任务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亩,其中:大田喷灌388亩,大田滴灌112亩。
第三章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3.1工程建设范围及布局工程建设范围为临沭县店头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500亩农田,其中布置圆形喷灌区388亩,圆形喷灌区外围成方连片滴灌区112亩。
3.2工程建设标准3.2.1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9-1999)的规定,工程规模为小(2)型,工程等别为V等,相应建筑物级别为5级。
3.2.2建设标准(1)灌溉标准灌溉系统规划科学,灌溉用水有保证,水质符合灌溉用水标准,灌溉制度科学合理,灌溉保证率达到85%,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小于0.90。
(2)灌溉水质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应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规定。
3.3工程类型选择3.3.1工程灌溉水源类型的选择灌溉区选取项目区内两眼大口井及两眼深水井作为供水作水源。
3.3.2田间工程灌溉方式的选择随着项目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粗放型灌水及常规节水已不能适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发展。
项目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呈现冬春严寒干旱的特点,项目区内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已成了制约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用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工程模式,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按其采用的主要节水工程措施分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喷灌工程、微灌工程。
其每种工程形式都有它的优缺点和适应条件,因此选择时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区域内的自然情况、经济条件、种植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投资等。
项目区主要作物为马铃薯,经对上述各种节水方式进行比较,对新建500亩高标准无公害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马铃薯生产示范园的灌溉模式采用喷灌和滴灌,分别对388亩大田采用喷灌模式,对112亩大田采用滴灌模式。
3.4主要建设内容、完成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建设喷灌面积388亩、滴灌面积112亩。
根据项目区电力设施现状、水源工程布置情况等,综合确定项目区变压器1台,低压电缆2.4km,圆形喷灌机2台,潜水泵2台,PVC管道2.37km,PE管道2.0km,PE管带89.6km,工作桥12座,变压器房12m2,喷灌机管护房2处24m2,闸阀井8座。
3.5工程技术方案依据项目区地块布局,分为大田喷灌区设计和大田滴区设计。
3.5.1设计依据《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46-1999);《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等。
3.5.2设计基本资料(1)土壤情况:土壤质地为轻壤土、中壤土,容重1.3—1.35g/cm3,田间持水量为28—32%。
(2)作物:对作物的种类、种植面积、分布位置,生育期阶段,需水量,主要根系活动层深度,以及当地灌溉试验资料。
(3)气象:项目区地处鲁东南,属北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形成春旱、夏涝、秋又旱的自然特点。
气温、降水及蒸发等气象要素年内、年际变化显著。
多年平均气温1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5℃。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62mm,其中约70.6%集中在6~9月份。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88.3mm,年最大蒸发量为1792.2mm,最小为1274.8mm。
年平均无霜期212天。
结冰时间一般为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冰冻期91天。
3.5.3 喷灌区设计喷灌区面积388亩,种植作物为马铃薯—花椰菜,分为1号、2号两个种植小区,灌溉面积呈圆形。
1号区配套DYP—125型圆形喷灌机1台,喷灌机喷洒半径125m, 灌溉面积74亩。
2号区配套DYP—243型圆形喷灌机1台,喷洒半径258m, 灌溉面积314亩。
(1)喷灌系统布置喷灌区依据DYP喷灌机械特性及工作范围,设计划分为两个喷灌小区,区内布置干管2条,干1管长1810m,干2管长560m,分别连接两台喷灌机。
(2)喷灌工作制度拟定DYP喷灌机是设备一端固定在地块中央,装有电机和轮胎的机身互相连接,绕着中心旋转。
水流从中心点经过机身上均匀分布的喷头对地面进行灌溉。
1号区DYP—125型圆形喷灌机主要技术参数:跨体长度124m,塔架布置为2*50m+25m,喷洒半径125m, 灌溉面积74亩,最大流量40m3/h,降雨量5.2--52mm/h,每周圈最快运行时间4.2h。
2号区DYP—243型圆形喷灌机主要技术参数:跨体长度243m,塔架布置为3*61m+25m+1*50m+10m+15m(喷枪),喷洒半径258m, 灌溉面积314亩,最大流量80--100m3/h,降雨量5.2--52 mm/h,每周圈最快运行时间9.5h。
根据以上技术参数可知,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可根据土壤水分盈亏情况,按作物需水要求进行,同时DYP圆形喷灌机设备还可施放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
(3)供水设备及管网布置两台喷灌机分别采用1号、2号两台水泵直供方式供水,1号喷灌区由1号泵供水,由于2号喷灌区喷灌机喷洒流量加大,由1号、2号泵联合供水。
管道设置为ф160mmPVC管,长度2.37Km,同时布置配套压力表、闸阀、进排气阀控制,以达到调整供水路线之目的。
3.5.4 滴灌区设计大田滴灌区面积共112亩,分布在项目区500亩成方连片田块内圆形喷洒区外围,呈不规则形,规划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的原则进行。
水源同时使用1、2号水泵供水管道供水。
1.技术参数选择(1)设计参数参照《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规定,并根据典型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滴灌设计参数取值如下:1)设计灌溉保证率:85%;2)灌溉水的利用系数:0.9;3)灌水器设计允许流量偏差率:20%。
4)作物高峰日耗水强度:3.5mm;5)计划湿润层深度:40cm;6)土壤湿润比:60%。
7)土壤容重1.35g/cm38)田间持水率30%(占干土重%)。
2.灌溉制度的拟定(1) 灌水定额选定土壤类型为中壤土,容重1.35g/cm3,计划湿润层深度0.40m,设计土壤湿润比为60%,田间持水量为30%,土壤适宜含水率上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90%和60%,滴灌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取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