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早期阅读《鸟窝里的树》环保案例分析
幼儿园鸟窝里的树教学设计教案

《鸟窝里的树》教学设计故事《鸟窝里的树》它讲了在一个鸟窝里长出了一棵小树苗,它每天都在往上长,这样长下去会把鸟窝撑破的,螳螂先生看见了,它提议把小树苗砍掉,可鸟太太却不让这样做,因为它觉得小树苗长的非常好,要是把它砍掉它会死的。
蚱蜢先生看见便说不然你们搬家吧,可鸟太太和鸟先生不愿离开它们辛辛苦苦筑的窝。
小树苗一个劲地往长,眼看就要把鸟窝撑破了,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好办法,它们决定给小树苗搬个家,小树苗被大家种在了泥土里。
从那以后鸟先生精心的照顾小树苗。
小树苗茁壮的成长着,鸟太太的小宝宝们也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钻出了蛋壳。
小鸟们长大了,小树也长大了,它们快快乐乐的在这棵大树上生活着。
它把孩子们引领进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发掘、体会情感的内涵和意义。
大班的小朋友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但是有很多时候还不懂理解所学的知识和老师讲的内容,现在的小孩子被娇宠多了,不懂得为其他人着想。
本次后动主要是培养小朋友的理解能力,懂得为别人着想,保护他人的。
活动目标1、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尝试表演故事情节。
2、懂得为别人着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故事,读懂故事,知道说的是什么内容。
难点:怎么样才算是为别人着想?活动准备1、故事《鸟窝里的树》录音磁带、教学挂图《鸟窝里的树》。
2、鸟太太、鸟先生、螳螂、蚱蜢的头饰各1个。
活动过程一、引入教师问:鸟窝是什么样的?小朋友见过吗?让幼儿就问题自由发言。
教师:那么鸟窝里长着一棵小树苗会怎样呢?二、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1、教师出示挂图并播放故事《鸟窝里的树》,提问: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慢慢引导幼儿体会故事中小动物发现鸟窝里长了一棵树后不同的做法和心理活动。
再次播放故事,让小朋友认真听听螳螂先生、鸟太太、鸟先生是怎么做的?是不是喜欢它们的做法?说一说为什么呢?3、最后由教师提问:如果小树苗没有鸟先生和鸟太太的照顾会怎样?三、学说一些关爱的话1、教师:怎样表达对小朋友的关心爱护呢?---幼儿讨论,自由发言。
(幼儿教育)-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鸟窝里的树》环保案例分析-精选

(出示树的图片)师:看!这是什么?
幼:这是一棵树
师:啊!好大、好茂盛的一棵树呀!你知道树有什么好处吗?
幼1:树可以让我们乘凉
幼2:树可以做小床、桌子
幼3:树可以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空气。
师小结:树的用处真大,它是我们人类和动物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这棵树可是来之不易的,怎么来的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活动背景: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可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损坏树木的行为:有的把足球往小树苗身上踢;有的抓住小树苗的树枝把它当单杠吊;有的喜欢拿小树苗当出气筒,向小树苗的树干上狠狠地砸……此情此景,作为教师的我们都会想到:“我们要培养孩子爱护小树苗。”今年正值我园创建绿色校园活动,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安排了《鸟窝里的树》这个活动。《鸟窝里的树》这个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鸟先生和鸟太太筑窝孵蛋,可窝里却长出一棵小树苗,鸟先生和鸟太太不愿意砍掉或者放弃这棵“碍事”的小树苗,而是把它搬下来种在附近的泥土里。鸟先生和鸟太太的鸟宝宝们长大,他们精心呵护的小树苗也长成了一棵茁壮的合欢树,鸟宝宝的新家又可以驻扎在这棵合欢树上了。人类和动物都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爱护大自然,大自然也会给我们回报。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们不仅对树有了更亲切的认识,同时爱护树木、爱护大自然的意识也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我给活动设计的目标为:1.通过看看、讲讲,鼓励幼儿帮助鸟先生和鸟太太想办法,尝试找出既能保护鸟窝又能保护小树苗的最佳办法。2.体验鸟先生和鸟太太对小树苗的关爱,增进对树的爱护之情。教学重、难点:尝试找出既能保护鸟窝又能保护小树苗的最佳办法,增进对树的爱护之情。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中班语言:鸟窝里的树(2021年,萧绍幼儿园,浙教版)

中班语言:鸟窝里的树设计意图:树,不仅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为了让中班幼儿更好地理解这层含义,我选择了这个充满爱的故事《鸟窝里的树》,故事从鸟爸爸鸟妈妈的意外发现展开,最后通过小动物们的共同努力,想办法既保护了小树苗又保护了小鸟的家,最后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回报了小鸟一家,筑了更多的鸟窝。
活动中让幼儿在观察画面后展开想象,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并与音乐结合的形式让幼儿更加生动地理解小树长大的过程,通过身体动作的展示更加直观形象的表现了树的成长过程。
最后在温暖的氛围中感知爱的力量。
活动目标:1.感知故事中传达的浓浓爱意,理解树和鸟之间息息相依的关系。
2.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为小鸟一家出谋划策。
3.在游戏中体验小树成长的快乐。
活动重点:积极帮助鸟先生和鸟太太想办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体验对小树苗的关爱之情,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树的成长。
活动准备:ppt一份。
活动过程:一、听一听,猜一猜,激发兴趣1.(ppt1)播放鸟叫,听一听,猜猜可能讲的是谁的故事?2.(ppt2)对,就是鸟和树的故事。
二、看一看,讲一讲,理解故事内容1.(ppt3)故事:春天,鸟先生用干草和泥土筑了个又大又结实的鸟窝,鸟太太蹲在鸟窝里孵她的蛋宝宝,一天,一个蛋宝宝“骨碌”动了一下,是宝宝要出生了吗?天哪!问:发生了什么事?2.(ppt4)故事:鸟太太惊叫起来,原来鸟窝里长出了一棵小树苗,叶子绿绿的,肥肥的,正一个劲地往上窜呢!问:这棵树长在鸟窝里,合适吗?为什么?3.(ppt5)听到这个消息后,谁来了?他来干什么?故事:螳螂先生说:“快把这棵树锯掉,不然,它会把你的窝撑破的。
问:鸟妈妈会同意吗?为什么?故事:鸟妈妈说:多可怜的小树苗啊!你看它长得多好啊!4.(ppt6、7)看!谁来了?甲虫是来干什么的?故事:甲虫先生对鸟先生说:“小树会越长越大,撑破鸟窝的,我帮你搬家吧!”问:鸟先生会同意吗?为什么?5.(ppt8)故事:小树苗一个劲儿地往上长,都快撑破鸟窝了。
幼儿园绘本《鸟窝里的树》教案

幼儿园绘本《鸟窝里的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鸟窝里的树》的基本情节,感知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教育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1. 绘本《鸟窝里的树》的故事情节介绍。
2. 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环保意识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鸟窝里的树》的基本情节,感知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教育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鸟窝里的树》及相关图片。
2. 准备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资料。
3. 准备环境保护的相关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绘本《鸟窝里的树》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情节理解: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让幼儿讲述故事的基本情节。
3. 角色情感分析: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让幼儿体验关爱动物的情感。
4. 鸟类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教师向幼儿介绍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5. 环保教育:教师通过实例教育幼儿保护环境,关爱动物,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环保小卫士。
6.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教学内容,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分析幼儿在环保教育中的反应,了解他们对环保意识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进一步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开展鸟类保护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鸟类保护的实际活动。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反馈,包括观察力、表达力和参与程度等。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与教学反思 鸟窝里的树

幼儿园语言活动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鸟窝里的树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鸟窝和树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理解互相帮助、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鸟窝里的树》2. 图片:鸟窝、树、小鸟等3.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4. 户外活动场地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提问幼儿对鸟窝和树的看法。
2. 故事讲述:教师讲述故事《鸟窝里的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鸟窝和树的关系,以及小鸟们是如何互相帮助的。
3. 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和谐共生。
4. 手工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制作鸟窝和树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真实的鸟窝和树,让幼儿亲身体验自然环境的美好。
2.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和谐共生。
3. 教师对本次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1. 教师反思故事课件和图片的选择是否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2. 教师反思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引导是否得当,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3. 教师反思手工制作环节是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教师反思户外活动是否能让幼儿更好地体验自然环境的美好。
5.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为下次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六、活动拓展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 区域活动:与其他班级开展互动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活动评价1. 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的提升。
2. 家长评价:收集家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家长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的认识和建议。
《鸟窝里的树》幼儿园绘本教案

《鸟窝里的树》幼儿园绘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绘本《鸟窝里的树》的故事,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3.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分享精神,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绘本《鸟窝里的树》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故事中树木被砍伐、鸟儿失去家园的情节,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
2. 通过观察绘本插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情节,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 难点:通过观察绘本插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鸟窝里的树》及相关插图。
2. 准备绘画、表演等表达工具和材料。
3. 教师事先了解绘本故事情节,掌握教学目标和要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绘本《鸟窝里的树》,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关注树木被砍伐、鸟儿失去家园的情节。
3. 观察插图: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插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 分享与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在交流中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2. 评价幼儿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的程度。
3. 考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幼儿亲身体验自然环境,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关注自然环境。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与教学反思 鸟窝里的树

幼儿园语言活动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鸟窝里的树一、教学对象:大班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鸟窝里的树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让幼儿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并在活动中能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图片、视频、鸟窝、树等教具。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大自然、了解动物生活的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生动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鸟窝里的树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4. 情景表演: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表演,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让幼儿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
6.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对故事内容的兴趣。
在情景表演环节,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扮演故事角色,表现出故事情节。
但在户外活动环节,部分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不够细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幼儿在观察、表达、合作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周:了解故事背景,引入主题1. 观看相关大自然视频,引导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
2. 讲解故事《鸟窝里的树》,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第二周:深入理解故事,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1. 分析故事中鸟窝里的树的重要性,让幼儿学会保护环境。
幼儿园:前阅读鸟窝里的树

中班前阅读:鸟窝里的树活动目标:1.理解画面内容的情境,明白小动物为鸟先生和鸟太太所想出的办法。
2.在猜测和验证中,体验小树苗成功搬家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课件《鸟窝里的树》,小树苗和卡车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说一说封面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图画书,这是书的封面,书的名字就叫鸟窝里的树,上面还有书中出现的小动物呢,那么这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呢?2.幼儿表述自己的发现。
3.这么多小动物在一起到底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二、集中阅读1.鸟先生和鸟太太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要孵蛋?2.鸟太太要孵宝宝了,你觉得它们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小结:是呀,家里要有个小宝宝了,想想就开心。
3.真高兴呀,既然是高兴的事情,第2页上它们怎么是这样的表情?这是什么表情?为什么这么惊讶?4.天哪,孵出来的居然是一棵小树苗,小树苗越长越大,会带来什么麻烦?三、自主阅读P3——P51. 那可怎么办呀?会有谁来帮忙呢?我们来看书的第3页、第4页、第5页,看到夹着白纸的地方就可以了。
2.幼儿自主阅读3——5页,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
3.请幼儿说说:看懂了第几页的内容?小动物们想了什么办法?①你觉得螳螂先生的办法是什么?鸟太太同意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鸟太太不同意?②除了螳螂先生来帮忙想办法,还有谁也来帮忙想办法?你从哪里看出来鸟先生它们不同意?你觉得鸟太太和鸟先生会说什么呢?请两个幼儿扮演鸟先生和鸟太太进行对话。
4.鸟先生和鸟太太既不同意也不同意搬家,但小树苗越长越大,这可怎么办?于是小动物们都来帮忙想办法,看到这一页,现在你知道了吧?封面上的小动物们原来在干什么呀?小结:是呀,原来大家都在帮鸟太太鸟先生想办法。
5.那么你觉得它们还会想什么办法呢?6.小动物们到底会想什么办法呢?我们到书中去找找答案,请你从第7页看到第9页,也就是书的最后一页。
三、自主阅读P7——P91.幼儿再次自主阅读,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早期阅读《鸟窝里的树》环保案例分析
活动背景: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关系
到整个人类的生存。
可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损坏树木的行
为:有的把足球往小树苗身上踢;有的抓住小树苗的树枝把它当单
杠吊;有的喜欢拿小树苗当出气筒,向小树苗的树干上狠狠地砸……此情此景,作为教师的我们都会想到:“我们要培养孩子
爱护小树苗。
”今年正值我园创建绿色校园活动,我觉得很有必
要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因此我们安排了《鸟窝里的树》
这个活动。
《鸟窝里的树》这个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动物与自
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鸟先生和鸟太太筑窝孵蛋,可窝里却长出一
棵小树苗,鸟先生和鸟太太不愿意砍掉或者放弃这棵“碍事”的
小树苗,而是把它搬下来种在附近的泥土里。
鸟先生和鸟太太的
鸟宝宝们长大,他们精心呵护的小树苗也长成了一棵茁壮的合欢树,鸟宝宝的新家又可以驻扎在这棵合欢树上了。
人类和动物都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爱护大自然,大自然也会给我们回
报。
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们不仅对树有了更亲切的认识,同
时爱护树木、爱护大自然的意识也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我给活
动设计的目标为:1.通过看看、讲讲,鼓励幼儿帮助鸟先生和鸟
太太想办法,尝试找出既能保护鸟窝又能保护小树苗的最佳办法。
2.体验鸟先生和鸟太太对小树苗的关爱,增进对树的爱护之情。
教学重、难点:尝试找出既能保护鸟窝又能保护小树苗的最佳办法,增进对树的爱护之情。
活动片段一:
(出示树的图片)师:看!这是什么?
幼:这是一棵树
师:啊!好大、好茂盛的一棵树呀!你知道树有什么好处吗?
幼1:树可以让我们乘凉
幼2:树可以做小床、桌子
幼3:树可以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空气。
师小结:树的用处真大,它是我们人类和动物的好朋友,所
以我们要爱护树木,这棵树可是来之不易的,怎么来的呢?我们来
看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