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项练习精选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项练习精选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项练习精选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项练习

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3、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B )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敦煌壁画》

D.《洛神赋图》

4、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B )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5、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因为(B )

①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②它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桥身依然坚固③它在交通运输上起了重要作用④桥的形状美观,栏板上的花纹生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谁的诗句(A )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杜牧

7、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D)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 )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9、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C )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子

D.坊

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1、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C )

A.200年

B.300年

C.400年

D.500年

12、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C )

A.揭示为君之要

B.用来警示百姓

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

1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C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14、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B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5、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C )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

16、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2004年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C)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江南长城

17、古时候,在白山黑水之间,有一个善养猪,吃猪肉,穿猪皮的民族,他们的后代建立了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朝代,这个民族是(B )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蒙古

18、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D )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D )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20、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1、"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22、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D)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23、16---17世纪入侵中国的西方侵略者有(A)

①荷兰②沙俄③葡萄牙④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A)

A."开元盛世"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C."文景之治"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

25、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A)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2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C)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27、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D)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28、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B)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9、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

⑴开元盛世⑵贞观遗风⑶贞观之治

A、⑴⑵⑶

B、⑶⑵⑴

C、⑵⑶⑴

D、⑵⑴⑶

30、"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A)

A、吐蕃

B、突厥

C、南诏

D、靺鞨

31、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C)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32、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33、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C)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34、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B)

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35、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A)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祖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36、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C)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

37、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C)

A、夜市

B、商业区

C、娱乐场所

D、居住区

38、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B)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西夏与辽

39、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C)

A、郑国渠

B、灵渠

C、隋朝大运河

D、元朝大运河

40、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D)

A、五代和契丹

B、辽和北宋

C、金和北宋

D、辽和南宋

4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C)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42.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D)

A.重新统一南北B.建立三省六部制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4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C)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44.唐朝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①麻线②丝线③棉线④尼龙线(B)

A.①②B.③④C.④①D.②③

45.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C)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

46.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在()统治时期

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47.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D)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8.“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A)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49.隋朝时建立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C)

A.玉带桥B.泸定桥C.赵州桥D.西安灞桥

50、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地方(D)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51.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A)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52、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初君权的加强(C)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53.两宋时期,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B)

A.当时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C.便于从事生产劳动D.受国外风俗习惯的影响

54.《百子嬉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B)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55.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墓碑的重要港口是(B)

A.广州B.泉州C.明州D.福州

56.在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①元②金③秦④清(C)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7.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通过它我们可以(C)

A.查阅孔子的详细生平事迹B.了解北宋的政治经济状况

C.查找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D.了解临潼兵马俑的发掘情况

58.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苏轼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①书桌上有写好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条幅②墙上挂有《宋、金对峙形势图》③书柜中有印制的书籍《三国演义》一本④接待客人的椅子是方形靠背椅(B)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9.下面对宋元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的表述不准确的是(C)

A.毕升最早发明了印刷术B.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

C.火药开始用于军事D.《十二气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60.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61、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C)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

62.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是(B)

A.战国与明朝B.秦朝与明朝C.战国与秦朝D.明朝与清朝

63.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重大举措是设置(D)

A.议政王大臣会议B.六部 C.内阁D.军机处

64.18世纪中期,乾隆帝大大加强中央政府对新疆管理的具体措施是(C)

A.设置驻藏大臣B.设置理藩院C.设置伊犁将军D.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6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C)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是(B)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儒林外史》D.《红楼梦》

67、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B)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

C、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68. 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聚丰实。”一诗,

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D)

A. 汉武帝时

B. 光武帝时

C. 唐太宗时

D. 唐玄宗时

69、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分别是在哪个朝代(B)

A、隋朝、明朝

B、隋朝、清朝

C、唐朝、明朝

D、唐朝、清朝

70.赵州桥的设计、主持建造者是(B)

A.张衡 B.李春 C.毕升 D.宋应星

71.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被作者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D)

A.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成吉思汗

72、“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A)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7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其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C)

A.设节度使 B.抗击突厥 C.重用人才 D.建立行省制度

7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B)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75.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于(C)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76.我国设立省级行政区,最早开始于(C)

A. 隋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清时期

77.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C)

A. 设立殿阁大学士

B. 八股取士

C.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 设三司

78、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C)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79. 被后世称为“画圣”的画家及其代表作是(B)

A. 阎立本的《步撵图》

B.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C. 虞世南的《游春图》

D.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80. 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直到今天还存在的行

政制度是(A)

A. 行省制度

B. 重视农业的制度

C. 发展海运的制度

D. 民族融合制度

81. 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B)

A. 有利于选拔人才

B. 有利于巩固专制制度

C.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 得到了不断完善

82.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C)

A.漳州

B.宁波

C.广州

D.云台山

83. 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B)

A. 海上交通发达

B.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造船技术高超

84.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A)

A. 帝国的彷徨

B. 中华的荣耀

C. 东方的曙光

D. 王朝的振兴

8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 两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B.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C. 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是反侵略斗争

D. 清朝平定三藩叛乱、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斗争

86. 提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小说是(A)

A.《红楼梦》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87.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88.1616年,_________自立为汗,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D)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骨力裴罗

D.努尔哈赤

89.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B)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90.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画是(B)

A.《秋郊饮马图》

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

D.《步辇图》

9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C)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92.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9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D)

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9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B)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95.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96.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D)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97.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B)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98.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D)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99.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00.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D)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101.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D)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02.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D)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03.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A)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C.来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

D.在我国北方边境进行骚扰的蒙古族军队

104.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B)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105.外八庙和避暑山庄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乾隆帝曾在此接待过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它们位于今天什么地方(D)

A.北京

B.山东青岛

C.陕西西安

D.河北承德

106.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C)

A.畏兀儿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

107.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A)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108.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D)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109.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B)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10.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111. 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B)

A.吴道子

B.赵孟頫

C.阎立本

D.张择端

11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113、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这说明唐太宗(A)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114.军机处设立于(D)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

115、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B)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16、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C)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117、下列人物,其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D)

A、姚崇

B、李春

C、杜如晦

D、玄奘

118、“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C)

A、王昭君

B、文天祥

C、文成公主

D、渥巴锡

119、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C)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120、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C)

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B、位于河西走廊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

121.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B)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22、“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D)之间的分界线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123、从解放劳动力角度讲,下列科技成果最具革命性的是(B)

124、人们认为烟火就是喷气式火箭的前身,中国是航天技术的故乡,这一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B)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5、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B)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这几句词的作者是(A)

A、岳飞

B、辛弃疾

C、李清照

D、苏东坡

127.科举制度是在逐渐完善的(B)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8、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C)

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赤嵌楼

129.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上说法正确的是(D)

①宣扬国威②到西洋去“取宝”③为开辟新航路④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⑤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30.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C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131.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B)

A.铁钱

B.交子

C.存折

D.支票

132、下列少数民族称谓,出现最晚的应该是(D)

A、突厥

B、回族

C、女真

D、满族

133、①康熙②戚继光③。根据你的判断,第三个人物应该是(D)

A、郑和

B、乾隆

C、唐太宗

D、郑成功

134、符合下列一组关键词①禁海政策②统一经营③海外贸易的城市是(B)

A、扬州

B、广州

C、南京

D、北京

135、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C)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C、繁荣与开放

D、中外交往与冲突

136.想想看,促使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A.隋亡之鉴

B.有自知之明

C.爱民如子

D.想树立威信

137.宋代时,下列哪些生活场景是存在的(D )

①淮河流域的人民可以吃到占城稻②使用景德镇烧制的瓷器③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④晚上实行“夜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38.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成定局是在(C)

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期

139.“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A)

A.契丹族

B.女真族

C.汉族

D.匈奴族

140.下列朝代二世而亡的有(B )

①西汉②秦③唐④隋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141.下列制度中,由隋唐开创的是(C)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丞相制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练习题 一、用所给词的适当填空。 1.Mike tells me ________(not swim) here. 2.Are you good at ______(swim), Tom? 3.My grandfather tells me many interesting ______(story). 4.What club ______Lisa ______(want ) to join? 5.Do you want _____(go ) to school with me? 6.Mrs. Brown is an English teacher. She _____(teach) us English.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We need you __ __(help) us with English. 2.This is my __ (parent) room. 3.How many _ __(people) does your family have? 4.His sister and brother are _ __(music). 5.He can't help you __(do) your homework. 6.They tell students ____ (not be) late for school. 7.Our English teacher often ____(tell) us a story after class. 8.Can you____(write)your name on the blackboard?

历年中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

2009年中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 1、文字狱自古就有,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都是为了 A.笼络人才 B.选拔官吏 C.稳定社会秩序 D.从思想上控制人民 2、为保卫祖国的边疆不受侵犯,亲自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大败俄军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 B. 雍正 C.康熙 D.乾隆 3、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黑龙江将军 4、在清朝前期,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①达赖②伊犁将军③班禅④驻藏大臣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毒品鸦片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告诉我们要 ①与贩毒活动斗争②远离毒品③抵制毒品的诱惑④开展禁毒教育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7、《马关条约》中,体现了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 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 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 9、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思想解放,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创建了近代第一批机器工业员 D.挽救了民族危亡,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0、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下列体现这一传统的史实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题复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题复习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写在题号前 1.清朝学者赵翼在某首诗中写道:“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A.秦始皇 B. 汉高祖 C. 宋太祖 D. 元世祖 2.宋太祖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他的这种认识导致北宋时期出现的军事特色是() A.守内虚外 B. 内外兼顾 C. 守外虚内 D. 内外皆虚 3.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 A.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B. 避免地方官吏贪污腐败 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 解决支付给辽、西夏岁币的财政困难 4.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收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5.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主人端上占城稻米饭给你吃 B.主人家的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 C.主人告诉你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 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 6.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选项中,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城市中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 D.发明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上 7.一位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的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1000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以下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图片是()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8.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的时代”。这种创新与繁荣的表现是() A.发明雕版印刷术 B.发明火药 C.改进造纸术 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9.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中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①《清明上河图》(局部)②南宋纸币“会子”铜板拓片③《货郎图》④市舶司遗址 A.宋代商业繁荣 B.宋代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交融10.某班在历史课堂上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代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是() A.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B.东京是当时最大的城市 C.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D.广州等地造船业发达 11.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的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上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12.唐宋时期,众多的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 B.印刷技术的改进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对外交流的发展13.“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具有讽刺的意味外,同事、时也()

七年级英语下册练习题

( )1. She can _____ the guitar. A. plays B. play C. to play ( )2. can your brother play _____ violin? A.\ B. the C. a ( )3. I want to join the _____ club. A. swim B. to swim C. swimming ( )4. You can join the _____ club. A. telling story B. telling stories C. story telling ( )5. what club do you want ____? A. to join B. join C. joining ( )6. I ____ ____ play soccer. A. can also B. also can C. also cans ( )7. Our teachers are good _____ us. He is good _____ playing soccer. Fruit is good _____ our health. A. for B. at C. with ( )8. I help my mom _____ dinner. My friend helps me _____ my English. A. with B. makes C. to make ( )9. I get up at _____.(6:10) A. ten past six B. six past ten C. six to ten ( )10. 9:45 means _____. A. a quarter past nine B. a quarter to nine C. a quarter to ten ( )11. On school days I either watch TV _____ play games. A. and B. or C. but ( )12. I don’t like basketball, _____. A. too B. also C. either ( )13. The ice-cream tastes _____. A. good B. well C. best ( )14. She _____ her homework at 8:00. A. do B. don’t C. does ( )15. How do you _____ home ? A. get to B. get C. gets to ( )16. How do you go to work? I _____. A. go to walk B. walk to C. walk ( )17. How long _____ it take to get to school ? A. is B. does C. do ( )18. How far _____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 A. is B. does C. do ( )19. It takes about 20 minutes _____ to school. It’s easy for us ______ to school . A. get B. gets C. to get ( )20. There is a big river _____ their school and their village. A. from B. to C. between ( )21. My brother is a _____ boy. My brother is _____ . A. seven years old B. seven year old C. seven-year-old ( )22. _____ late for class. A. Be B. Don’t C. Don’t be ( )23. Do you like _____ music? A. listening to B. listen C. listening ( )24. “Please _____ your books to school.” Mr. wang says. A. take B. bring C. make ( )25. Lily always gets to school _____. A. in time B. on time C. for time ( )26. Tom _____ home early every day. A. gets to B. arrives C. arrives at ( )27. We can’t fight ____ our classmates. A. to B. at C. in ( )28. Don’t run _____ the hallways. A. on B. to C. in ( )29.-Can I wear a hat in class? -No, you _____. A. needn’t B. don’t C. can’t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题组1分封制与宗法制 1、(2019·恒台联考)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这从文化史、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反映出的本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2、(2019·开封检测)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3.(2019·商丘联考)《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4.(2019·德州一中期中)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

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题组2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皇权VS相权 5.(2019·德州联考)《千秋兴亡——秦统一2 236年祭(前221~2019)》:“秦始皇从千秋万代着眼,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影响,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开创了延续至今 2 236年的中华帝国基业。”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B.肯定了秦国改革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消除旧宗制”的具体内涵 D.“中华帝国”意指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6.(2019·潍坊模拟)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7.(2019·青岛联考)“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江苏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8.(2019·南京联考)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的。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D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4. 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D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D 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B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B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C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D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1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D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D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7.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A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选择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选择题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选择题精选 单项选择。 ()1、Can you play guitar A、a B、an C、the ()2、Peter come to school early. A、wants B、wants to C. want ()3. My brother can the music club with me. A.Join B. join in C. take part in ()4. My grandfather often me some interesting . A.Talk B. says C. tells ()5. Sandy can sing very well , she can’ dance . A.So B. but C. because ()6. My brother often plays games me at home . A . at B. for C. with ( ) people join that music club . A .like B. want to C. likes

( ) can she do ----she can Chinese . A.Say B .talk C. speak ( ) 9. What are you talking A.about B. with C. to ( ) want to join the soccer club July . B. in C. on ( ) 11. My father is always busy his car at home . A. wash B. to wash C. washing ( ) 12. We can with old people . A. have friends B. make friends C. talk friends ( ) 13. If you want to find me. Me--- 622-6033. A.c alling ; on B. tell; at C. phone ;at ( )14. Our school usually begins Speaker 1st. A.i n B. on C. at ( )15. Who are you talking

九年级历史中考选择题专题练习

九年级历史选择题专题练习(全册)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2.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运动图标,它是在中国古代 某种字体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这种字体是 A.行书B.隶书C.楷书D.篆书 3.丝绸之路开辟后,在汉代的长安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一位将军骑着汗血宝马飞驰而过 B.一个法国人在街头摆卖他的火枪 C.一个阿拉伯人在客栈吃完胡萝卜大餐后拿出波斯银币付帐 D.一支驮着丝绸的商队正准备往西域出发 4.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孔子B.李冰C.蔡伦D.祖冲之 5.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其中在今天淮安、扬州的一段叫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6.我国封建治世中最为繁荣的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7.小明爷爷爱好收藏古钱币,他有一枚钱币最能反映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它应该是下图 中的 A.B.C.D. 8.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范进中举》、《孔乙己》批判的制度是 A.八股取士B.宗法制度C.行省制度D.九品中正制 9.“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的这首诗称颂的历史人物是 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文天祥 10.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11.“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个人 A.B.C.D. 12.右图两则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是 A.1894年和1944年 B.1895年和1945年 C.1895年和1944年 D.1894年和194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黄海海战日军投降

七年级历史下册非选择题专题训练(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非选择题专题训练(人教版)附答案 介休义安二中武瑞花1.【识图题】(12分)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1)当你处在洛阳时,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 这个时期的运河是哪个朝代开通的?(3分) (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4分) (3)运河C段是在哪个朝代时开凿的?在当时的北京附近还有一段, 叫做什么?此时,能与运河相比的另一条南北运输通道是什么?(3分) (4) 在历史上大运河都起过什么作用?(2分) 2.【判断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是姚崇。 ()(2)明朝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废除了自秦国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元朝,是蒙古族和中国的骄傲,毛泽东因此把他称为“一代天骄”。 ()(4)张某在第一次武举考试时成绩优异中了进士,在大殿上见到唐太宗的龙颜。()(5)北宋时期,并立的政权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金、宋、西夏、辽。 ()(6)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此诗句反映了唐朝科举制度的情况。()(7)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3.【材料解析题一】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1)这部条约名称是什么?何时签订的?(2分) (2)这部条约鉴订前,俄军曾在什么地方两次被打败?(2分) (3)这部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4、材料后请回答: 材料1:“明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足迹到达南洋与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沿岸。” 材料2: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外政策?(4分) (2)这两种不同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后果?这种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6分)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的类型 历史选择题的类型有:表述型、否定型、因果型、比较型、组合型、排序型、材料型。对选择题的解答既要了解题型,还需要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二、各种选择题型的解题技巧 1.表述型选择题: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称肯定型选择题。特征是:题干中常用“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提示语。这种类型的题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实际及再认、再现能力的考查,一般难度不会太大。 【解题技巧】:每一道选择题题干中都会有时间、地点、主语、关键词、限定项等,考生做题时一定先找出时空的限制项,其次抓住题干中的主语和关键词,最后看限定项的容,若能准确找准这三个条件,再结合给出的选项,运用排除法很容易找到正确答案。 2.否定型选择题:又叫逆向选择题,要求学生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这种题型的提示词有“错误”、“不正确”、“没

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系”、“不属于”等词语。这种题型是对学生基本功扎实程度的考查,对一般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只要心细,逆向选择就可以。 【解题技巧】:遇到这种类型选择题时,学生在审题时首先将不正确三个字用笔划出来,提醒自己这道题是否定型选择题,在找答案时一定格外小心;其次,在选择做题的方法时,学生可根据自己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来作答。基础知识好的学生可采用直选法,建议一般学生采用排除法较好。 3.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题干中常常出现的词语有“原因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目的”、“是为了”等。这种类型的题是对学生分析原因问题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解题技巧】:因果型选择题要求学生要分清原因有: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等,考生应学会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用迁移的知识,判断出正确答案。在平时做题过程中,考生一定要积累一些经验,例如: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一定是因,不能选择外因;根本原因如果是政治问题,落脚点一定放在经济上,如果是经济问题,落脚点一定放在政治上等。

七年级英语下册单项选择题

新目标英语7年级下册单项选择题(包括300小题) ( )1.My friend __________ America said he doesn't like Chinese food. A. of B. with C. from D. to ( )2.-- What club does he play ________? -- Juventus. A. with B. to C. against D. for ( )3.-- What do you think ______ the idea? -- I think it's funny. A. of B. over C. in D. for ( )4.He is friendly and most of his classmates like to play ______ him. A. by B. on C. with D. and ( )5.He doesn't ______ at school, but at home. A. singing B. sing C. to sing D. sings ( )6.When did you ___________ this morning? A. go to school B. went to school C. goes to school D. going to school ( )7.Where _____ your English teacher from? A. does B. is C. do D. are ( )8.----What are your school rules? ----We _____ eat in the classroom. A. don't B. not C. can't D. can to ( )9.-______________ is your brother, Tom? -He's much better. A. What B. How C. Where D. Why ( )10.My watch is old, but _________ is new. A. his B. her C. your D. its ( )11.The girl ________ the red dress is Alice. A. in B. on C. with D. under ( )12.-- _______ ? -- I'd like some noodles. A. What do you like B. Do you like some noodles C. What would you like D. What size would you like ( )13..Mary can't play with me _______ she is too busy. A. why B. so C. because D. because of ( )14.Let' s ________ football. A. playing B. are playing C. play D. plays ( )15.--- Why do you want to see the dolphins? --- _____ I like them. A. And B. But C. Because D. Then ( )16.Do you want to __________ a football player? A. wait B. be C. like D. call ( )17.My father ___ mind sitcoms. A. does B. doesn't C. isn't D. can't ( )18.---_______ is the school library? ---It's next to the playground. A. What B. Where C. How D. When ( )19.Sundays, I usually go to visit my grandfather. A. In B. At C. Of D. On ( )20.---Thanks a lot. ---_________. A. Y ou are right B. That's right C. That's all right D. All right ( )21.Here is a photo ___ our classmates.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28题.docx

28 题题型训练 ---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晚清时期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序123456789101112 答案 1.【 2015 年全国 II卷.29-1】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 实系伪造。 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维新变法 D .颠覆孔孟学说 2.【 2018 年全国 I 卷 .28-1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 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 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3.【2018 年全国 II卷.28-1】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 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 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4.【2015 年全国 I 卷 .28-2 】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 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 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D.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5.【 2015 年全国Ⅱ卷 .28-2】奕 ?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 ;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 ;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 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6.【 2016 年全国 I 卷.29-2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 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 A.东晋B.西晋C.陈朝D.隋朝2.2016年3月19日CCTV—9首播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2 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中心是()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3.(2016·辽宁名校月考)有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4.(2016·河南洛阳地矿双语中学月考)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 5.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元朝推行行省制D.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6.《蒙曼说唐:武则天》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该书中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7.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D.国力强盛 8.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9.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B.唐朝C.宋朝D.南北朝

高中历史概念型选择题答题技巧及专项训练

三.概念型选择题解题技法 题型特点高度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突出特点。概念型选择题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含义是、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表现是、准确的理解是等。二是在题干给出的是阐释或现象,在选项中列出四个概念,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反映了、目的是、实质是、性质是等’。 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解答此类型的选择题,一般采用如下的步骤: 第一步,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明确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阅读题干或材料,把握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界定; 第三步,除了运用排除法外,还要注意背景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史论结合法等方法的运用。 常用的几种方法: 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的背景,根据历史事件和历史空间并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选项。 定性分析法——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的背景,根据历史事件和历史空间并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选项。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选项就要被淘汰。 定量分析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理论法——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辩证关系原理,阶级分析法等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 史论结合法——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的相应理论与观点对题干与备选项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印证,从而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易错陷阱①核心概念理解不到位 例1.(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解析】“现代化”这个概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 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内涵,我们不难排除C项和D项;剩下A项和B项,我们就来看哪个更能体现这个趋向了:“清末新政”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目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确立民主共和制度。两者比较,当然辛亥革命更符合题意了。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本题的陷阱是:对现代化理解不全面,不能理解现代化的程度,导致选项无法确定。 例2.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解析】本题是当年正答率最低的一道题,是概念型选择题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材料信息是“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贵族爵位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说美国反对世袭。四个选项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100选择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下期末复习单项选择100题 单项选择 1. Our school is _________ a park and a big library. A. between B. next C. across D. in 2. Tom and Mike enjoy _______ TV. A. see B. watch C. watching D. to watch 3. Let's __________________ . A. go shopping B. went shopping C. goes shopping D. going shopping 4. They want _________ the zoo very much. A. to go B. to go to C. go to D. going to 5. There ______ some Chinese girls in Miss Gao's class. A. is B. are C. am D. will 6. _________ do you come from? China. A. When B. Where C. Why D. Who 7. We had fun in ______ games. A. play B. plays C. to play D. playing 8. _______ it going? Pretty good! A. How's B. What's C. How D. Where's 9. Thank you very much. ________. A. You're welcome B. That's right C. You're right D. Don't thank me 10. Thank you for _____ us so much help. A. giving B. give C. to give D. gives 11. Can you tell _____ the way to the shop? A. he B. his C. her D. she 12. You'd better _____ a taxi to the park. A. to take B. takes C. take D. taking 13. ______ you _____ a cup of tea? Yes, please. A. Are, like B. Does, like C. Do, like D. Would, like 14. I don't like cabbage _______. A. at all B. a little C. a lot of D. very 15. How many ____ do you want? A. rice B. tomatos C. pieces of bread D. potato 16. My work is interesting, but _____ dangerous. A. a kind of B. a kind C. kinds of D. kind of 17. Let's _____ TV now. A. to watch B. watch C. look D. see 18. Mother often goes ______ on Sundays. A. shop B. a shop C. buy D. shopping 19. We often play ____ after school. A. a basketball B. the basketball C. basketball D. a football 20. He is very hungry. He buys ____ hamburgers. A. many B. much C. a lots of D. all of them 21. "What does he do?" means ____________ A. who is he B. Where is he C. What is he D. what is he doing 22. The girl wants ______ a doctor. A. being B. to C. to be D. to do 23. Please _____ late for school next time. A. don't be B. aren't C. doesn't be D. be no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