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第一课时及教案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勤奋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相关词汇:勤奋、努力、奋斗等;理解并背诵课文《努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向上向善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勤奋、坚韧不拔的品质;激发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勤奋的含义,背诵课文《努力》;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教材《说勤奋》第一课时;2.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道具等;3. 活动:课堂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激活引导学生回想一件自己勤奋努力的事,分享给同桌,并互相表扬。
2.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勤奋、努力奋斗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勤奋。
3. 学习新知(1)呈现新词:勤奋、努力、奋斗等,让学生大声读并理解含义;(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努力》,并解释其中的生词和句子;(3)分组小练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小段话,表达对努力的看法。
4. 拓展延伸邀请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的小段话,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勤奋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勤奋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课堂互动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勤奋带来的收获与快乐;提出问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6.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语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勤奋的认识和看法。
五、作业布置将《努力》课文背诵熟记,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勤奋的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经历。
六、板书设计勤奋=成功努力=收获七、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勤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勤奋,为什么要勤奋;
2.通过课文理解勤奋的重要性;
3.能够正确运用“勤奋”一词。
二、教学准备
1.课文《说勤奋》;
2.教师准备课件PPT。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主题为“勤奋”,并询问学生知道什么是勤奋吗?
2. 分组探究
1.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勤奋,为什么要勤奋?”;
2.让学生代表分组说出自己组的答案;
3.课堂讲解。
3. 阅读课文
教师出示课文《说勤奋》,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询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概括课文要点
教师问学生:“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呢?”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要点,并记录在黑
板上。
5. 论述勤奋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感受勤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勤奋,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6. 给学生讲解语文知识
1.对“勤奋”一词进行讲解,如:“勤”表示努力、用心,加上“奋”表示刻苦、奋斗;
2.讲解“勤奋”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7. 让学生运用
教师出示多个句子,要求学生判断哪个句子中使用“勤奋”正确,并让学生自己造几个句子运用“勤奋”。
8. 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带领学生完成。
四、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堂关于勤奋的语文课,通过本课学生对勤奋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探究、课文阅读、讲解语文知识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勤奋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也发现,学生对于“勤奋”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纠正。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说勤奋》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一、二章节,详细内容为勤奋的含义与意义,以及勤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自律的良好习惯。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勤奋精神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勤奋的含义,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自律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勤奋学习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勤奋的意义。
2. 新课内容学习:(2)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勤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勤奋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勤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做到勤奋,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说勤奋》2. 内容:(1)勤奋的含义与意义(2)勤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3)如何培养勤奋的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勤奋学习。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关于勤奋的名人名言、故事,加深对勤奋的理解,激发学习动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勤奋的含义,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学习动力。
3. 板书设计: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针对性和答案要求的明确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的深度和拓展延伸的广度。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语文教案(精选13篇)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语文教案(精选13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干有所作为,才干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绩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具学具: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揭题(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
(板书: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
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古今中外,每一个胜利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喻)用"鲜花"比喻胜利者所取得的成绩用"汗水"、"心血"比喻胜利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
(个人朗读。
全班朗读。
)5、归纳板书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身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考虑。
五、作业抄生字。
第二教时一、复习检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二、学习课文第2节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
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通用8篇)

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通用8篇)说勤奋课文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说理的方法,能找出的观点。
3.感悟文中有关词句,体会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实现理想,有所作为。
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悟词句,能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感知说理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导入师:上课之前我想和你们谈谈理想(板书),你有什么理想呢?生:……师:是啊,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生:是勤奋!师:对!(板书:勤奋)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说勤奋》。
板书:说。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说”字的。
生:(谈论……说一说……说道理……)师:对,“说勤奋”就是谈论关于勤奋的道理。
那么,关于勤奋,有怎样的观点,又是如何去证明的呢?读完课文,你自然就知道了。
二.检查预习师: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下面我们就来呈现一下预习的收获。
1.读生字读屏幕上的生字,一生全部读完,一生再读,开火车。
2.读生字,说生词读一个生字,说出它在课文中的生词,小组读。
3.读生词,读句子。
读屏幕上的生词,找出含有生词的句子,读一读。
(相机与生交流:预习时读了几遍书?……激励同学:你真勤奋!难怪你的书已经读得这么流利了。
)三.初读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的观点,用“——”画出。
2.大屏幕显示句子: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朗读句子。
3.理解“鲜花”“汗水和心血”(“鲜花”就是实现了本身的理想,取得了成功,“汗水和心血”就是勤奋。
)读第一句话,这是个什么句子?(设问句)换成确定的`说法。
过渡:为了证明本身的观点,举了两个例子,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的2、3自然段。
四.精读感悟1. 同座两人合作学习其中的一个例子,思考:他们成功了吗?找出有关他们成功的词句,读一读。
大屏幕映示:北宋知名的史学家我国知名的生物学家他用了19年时间,终究编成了知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词,理解部分词语。
3、明确作者观点,读懂两个故事。
教学重点:读懂故事,明确观点。
教学难点:对比读两个故事、了解文体。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
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大家的理想是如此美好。
那么,你们可知道,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对,是勤奋!(出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齐读,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说勤奋》。
谁知道这里的“说”是什么意思?对,作者就是想和大家谈一谈勤奋。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看词语:稍微剥离毫不气馁滚瓜烂熟期末华罗庚急起直追名列前茅枕头资治通鉴勤能补拙有所作为基础远渡重洋(1)开火车朗读,及时正音。
(2)为了能够读准这些生词,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音?(齐读)(3)点击“基础”:通过完成“预习导航”,我们知道“基础”有两个意思。
它原来是指,本课是指。
(4)你从哪个成语中读到了“勤奋”?能给我们说说它的意思吗?2、请同学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1、作者谈勤奋,课文中哪两句话直接表明了勤奋的作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以后请用笔划下来。
交流(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第一句话中的哪个词语让你看到了勤奋?(理解“汗水和心血”、“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适时板书:桥梁、一生勤奋)(2)齐读两句话。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两个人的例子?板书:司马光、童第周a、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2、3两小节,把这两个人的事例作比较,看看它们有何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做做记号。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精选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说勤奋》的第一课时,详细内容包括:1. 理解勤奋的含义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勤奋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培养勤奋的品质。
3. 学习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勤奋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通过学习勤奋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对勤奋精神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勤奋的含义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勤奋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迹,让学生思考他们成功的共同因素,引出勤奋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讲解勤奋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勤奋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
(2)分析勤奋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勤奋的意识。
(3)学习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或身边人勤奋的事例,分享成功经验。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勤奋的品质。
4. 例题讲解:(1)列举一些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让学生理解其内涵。
(2)分析名言警句中勤奋的意义,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编写一句关于勤奋的名言。
(2)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勤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说勤奋2. 板书内容:(1)勤奋的含义及重要性(2)勤奋与成功的关系(3)勤奋的名言警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勤奋的认识。
(2)请列举三个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2. 答案:(1)勤奋是指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地去追求目标。
勤奋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成功的关键因素。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精选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说勤奋》,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以及通过勤奋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
重点学习文章第一、二自然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具体事例论证观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长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和论证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预习笔记、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勤奋学习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勤奋的思考。
2. 阅读指导: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巡回指导。
3. 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第一、二自然段,讲解生僻词汇和长句,理解勤奋的含义。
4. 例题讲解:讲解文章中关于勤奋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用具体事例论证勤奋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说勤奋2. 重点词汇:勤奋、努力、进取、拼搏3.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勤奋故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要求:内容真实,具体,运用举例论证方法,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勤奋的名人故事,进一步体会勤奋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文章解析2. 教学目标的理解与应用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评价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文章解析文章《说勤奋》的解析应重点关注文章结构的剖析和语言特色的讲解。
文章第一、二自然段通过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式,阐述了勤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 们Fra bibliotek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名人姓名
勤奋故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 贡献。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 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作者在最后又告诉我们什么?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课文一开头,作者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接着举了两个事例,通 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来说明道理,在课文结尾再次强调只有一 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像这样的文章结构,是说理文常用的方法。 三、生字教学 1、6个左右结构的字,特点是左窄右宽。 2、枕、惯、础的写法,描红。 3、末、基的写法,描红。 板书:
选词填空: 开始,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 ),
(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 学习成绩在班上( )。他希望自己今后成 为一个对社会( )的人。
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哪些句子告诉我们勤奋 很重要?用横线画下来。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 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说勤奋第一课时及教案
16 说勤奋
王庄集镇中心小学 赵玲芝
悬梁刺股
闻鸡起
凿壁借
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闻鸡起舞(祖逖tì) 凿壁借光(匡衡) 囊萤映雪(车胤yìn、孙康)
●史学家司马光 滚瓜烂熟 警枕《资治通鉴》
●生物学家童第周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远渡重洋 青蛙卵剥离手术
远渡重洋,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我国实验胚胎学的 主要创始人,生物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
●史学家司马光 滚瓜烂熟 警枕《资治通鉴》
●生物学家童第周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 茅 远渡重洋 青蛙卵剥离手术
●数学家华罗庚 勤能补拙 有所作为
指名说,相机出示:
A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B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C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D只有一生勤奋,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你觉得这四句话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把这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比喻句。
3、作者是怎样把要勤奋这个道理说清楚的?(板书举例子、司马光、童第周) 4、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有什么成就?齐读课文,再全班交流回答。(板书:) 小结:作者通过举着两位名人的例子,其实是在强调“勤奋能够成才”。
勤奋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举例子 童第周 剥离手术
成功
谢谢!
16 说勤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熟悉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 教学重点:学生能熟读课文,从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中初步感受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叫看图说成语。 2、这四个成语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要——勤奋。和老师一起板书。 (板书“勤奋)
●数学家华罗庚 勤能补拙 有所作为
本文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作者在课文开 头就摆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列举了————和————勤奋成才的 事例来证明自己,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告诉我们:——————。
左 窄 右 宽 , 一 横 两 头 出
末 字 首 横 长 , 撇 捺 要 舒 展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 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2.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 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 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 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观察一下“勤”这个字,是力字旁。这个力字可有讲究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说明要努力,卖力,用力) 3、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谈一谈勤奋这个话题。(补充板书“说”) 谁来朗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检查初读效果 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我想这些生字词应该难不倒大家,有没有信心!
2、课题叫《说勤奋》,那么课文中那些句子告诉我们勤奋很重要?快速读课文, 然后用横线画下来。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 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 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 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 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
●史学家司马光 滚瓜烂熟 警枕《资治通鉴》
●生物学家童第周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远渡重洋 青蛙卵剥离手术
5、这两个人,你最敬佩谁?用朗读来告诉大家。(指名读2、3自然段) 6、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勤奋?用笔画一画,然后读给大家听一听。 (老师评价学生读好了哪个词语)。疏通词语。
7、他们这样勤奋,浇灌出了怎样的鲜花呢? (1)老师介绍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就。 (2)他们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都是靠――勤奋。所以,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写 道:勤奋就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数学家华罗庚 勤能补拙 有所作为
● 剥 bāo ◎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 ~皮、~花生
● 剥 bō
◎ 用于复合词:~夺、~削 (xuē)、~落、~蚀、生吞活~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 光历时19年编写的一部编 年体史书,共294卷,涵盖 16朝1362年的历史。自成 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 文人墨客、各界要人争读 不止。作为历代君王的教 科书,对《资治通鉴》的 称誉,除《史记》之外, 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 与之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