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题库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答案《古代汉语》课程网上考试题库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1、()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是同一民族语言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而不是两种语言。
A、现代汉语B、古白话 c、文言 D、方言答案:A2、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文言,另一个是() A、方言 B、古方言 c、白话 D、古白话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 1、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目的是()A、认识古代汉字,阅读古代文言作品B、增进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 c、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 D、理解古文,通晓所阐发的思想 E、发展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答案:BcE2、从语言学的要求来说,学习、研究古代汉语可以()A、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B、正确地吸收“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 c、提高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D、进一步研究汉语发展史 E、获得古代汉语的系统知识,使感性认识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答案:ABc三、判断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1、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答案:正确2、文言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加工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 1 -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依照这种书面语所写的作品中的语言。
答案:错误,文言产生于先秦。
3、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通俗的,接近口语的书面语,是文言与口语差距越大的产物。
答案:正确第二章怎样查字典辞书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按音序排列,二是(),三是按号码排列。
A、部首B、笔画 c、部首和笔画 D、体例和释义答案:c2、()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全书按部首排列,共收字四万七千多个,一般字典上查不到的字,在它上面可以查到。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一、给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1.相:A.视,观察B.辅助C.貌相,状貌D.扶着瞎子走路的人(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季氏将伐颛臾》)2.过:A.过错B.超过C.太甚D.责备(1)求!无乃尔是过与?(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3.国:A.国家B.诸侯的封地C.都城D.一个地域(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二、解释下列括号内词的意思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四、解释下列句中带颜色的词,并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加以比较1.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5.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五、给下列括号内的词选择合适的义项1.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A.多少B.小桌子C.接近、接近D.数量少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A.房屋的统称B.宗庙C.古代刑罚之一D.古代五声音阶之一3.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
A.知道B.知识,见识C.记住D.标志,记号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A.劝告B.劝诫C.勉励D.提倡六、选出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一项A.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B.当其取于心儿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C.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古代汉语试题10套及答案

目录(打印版)古代汉语试题(1) (2)试题(1)参考答案 (3)古代汉语试题(2) (5)试题(2)参考答案 (6)古代汉语试题(3) (8)试题(3)参考答案 (8)古代汉语试题(4) (10)试题(4)参考答案 (10)古代汉语试题(5) (12)试题(5)参考答案 (13)古代汉语试题(6) (15)试题(6)参考答案 (16)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18)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21)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24)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26)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一、名词解释:(10分)引申义、笺、读为、脱文、传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10分)本、裁、从、象、徒、泪、刃、堵、鼠、莫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
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是对()所作的解说。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2.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及前王之踵武。
3.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语曰:“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4.《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5.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6.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7.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
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8.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
A首联、颈联B.颈联、颔联C.颔联、尾联D.首联、尾联9.《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赵岐注:“五谷____稻黍稷麦菽也。
”赵岐所使用的术语是()。
A.曰B.为C.谓D.谓之10.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姜氏何厌之有?B 敢问何谓也?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从左右,皆肘之。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B)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盍各言尔志?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百里奚举于市。
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A)A 惠等哭,舆归营。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11、下列各组汉字,都是形声字并且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C )A、陣都鄙隣B、树析休栔C、修脩儵倏D、胃肺膾炙1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一组是(D )A、暱——昵B、翦——剪C、桀——揭D、赴——讣13 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一组是(A)A、知——智B、昏——婚C、雕——彫D、襍——雜14 下列句子,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B )A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B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之一?A. 指事B. 象形C. 形声D. 拟声答案:C2. 以下哪个朝代的汉语语法研究最为发达?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3. 以下哪项不属于古代汉语的句式特点?A. 主谓宾B. 定语后置C. 状语前置D. 宾语前置答案:C4. 《诗经》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赋”的表现手法?A. 比兴B. 拟人C. 夸张D. 对仗答案:C5.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A. 拟声B. 比喻C. 倒装D. 对仗答案:B6. 以下哪个字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中的“会意”字?A. 日B. 月C. 明D. 星答案:C7.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副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C8. 以下哪个字是古代汉语中的助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B9.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连词?A. 之B. 而C. 焉D. 乎答案:B10.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介词?A. 以B. 与C. 在D. 从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
答案:字典12.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许慎13. 古代汉语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______、形声、转注、假借。
答案:会意14. 《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答案:风、雅、颂15. 古代汉语中的“四声”包括:平声、上声、______、______。
答案:去声、入声16.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司马迁17. 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状态18.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表示主语的心理活动或感情19. 古代汉语中的“被字句”是指______。
答案:以“被”为标志的被动句20. 古代汉语中的“为字句”是指______。
古代汉语》题库及答案

古代汉语》题库及答案B.君若以力,XXX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C.吾實不才,又誰敢怨?D.雞鳴而駕,XXX,惟余馬首是瞻。
9.下列句子中,形容詞表示意動的句子是()A.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B.小人甘其壟畝,君子保其恬素。
C.什一,去關稅之征,今之未能,請輕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下列句子中,名詞用作一般動詞的句子是()A.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
B.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
C.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D.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XXX客我。
”11.下列句子中,“於(于)”起引進行為主動者作用的句子有()。
A.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B.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XXX及楚人戰XXX。
D.勞心者制人,勞力者制於人。
12.XXX對“六書”的解釋中,“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指的是()A.象形B.指事C.會意D.形聲E.轉注一、默写课文《原宪居鲁》请默写《原宪居鲁》一文。
默写课文《鲁施氏有二子》请默写《鲁施氏有二子》一文。
二、举例说明六书中的象形、指事和形声请举例说明“象形”、“指事”和“形声”这三种六书中的表现方式。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義和今義1.XXX怨此三人,入於骨髓。
2.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3.XXX,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
4.上報曰:“將軍者,國之爪牙也。
……”5.心憂炭賤願天寒。
6.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
7.巨防XXX而漂邑殺人。
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请指出上述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四、翻译下列句子1.夫扁鵲天下之良醫,而不能與靈巫爭用者,知與不知也。
故事求遠而失近,廣藏而狹棄,斯之謂也。
XXX是天下的好医生,但不能与道士争用,是因为知道和不知道的问题。
所以我们常常追求远的而失去近的,珍藏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而舍弃了一些有用的。
2.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顔色。
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則臣食之。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42页)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 B伏牺氏 C仓颉 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 B耳林从解 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 B通假字 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B 3000C 40000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 B涉崔莫私 C安即和牧 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 B保禄私空 C寐融照哀 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 B郊胡鸽邵 C河诂语超 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 B增加意符 C读音相同 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 B张玉书 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 B目曰戒哀 C又甘受朝 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 B翦——剪 C说——悦 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 B赴——讣 C矢——屎 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25、“北”是一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题库及答案一、 默写课文《原宪居鲁》默寫课文《鲁施氏有二子》二、举例说明六书中的象形、指事和形声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義和今義 1.繆公怨‧此三人,入於骨髓。
2.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3.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
4.上報曰:“將軍者,國之爪牙..也。
……”5.心憂炭賤願天寒。
6.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
7.巨防容螻而漂邑殺人。
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四、翻譯下列句子1.夫扁鵲天下之良醫,而不能與靈巫爭用者,知與不知也。
故事求遠而失近,廣藏而狹棄,斯之謂也。
2.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顔色。
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則臣食之。
五、選擇題(包括单项和多项)1.下列句子中,“被”字表示被動的是( )。
A .下施萬民,萬民被其利。
B .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C .彌衡被魏武謫為鼓吏。
D .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
2.下列句子中,賓語用代詞複指的賓語前置句是( )A .我有老父,身死莫之葬也。
B .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C .吾實不才,又誰敢怨?D .雞鳴而駕,塞井夷竈,惟余馬首是瞻。
3.下列句子中,形容詞表示意動的句子是( )A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B .小人甘其壟畝,君子保其恬素。
C .什一,去關稅之征,今之未能,請輕之。
D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下列句子中,名詞用作一般動詞的句子是( )A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
B .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
C .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D .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5.下列句子中,“於(于)”起引進行為主動者作用的句子有( )。
A .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B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 .宋公及楚人戰於泓。
D.勞心者制人,勞力者制於人。
6.許慎對“六書”的解釋中,“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指的是()A.象形B.指事C.會意D.形聲E.轉注7.下列句子中,“被”字表示被動的是()。
A.下施萬民,萬民被其利。
B.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C.彌衡被魏武謫為鼓吏。
D.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
8.下列句子中,賓語用代詞複指的賓語前置句是()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葬也。
B.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C.吾實不才,又誰敢怨?D.雞鳴而駕,塞井夷竈,惟余馬首是瞻。
9.下列句子中,名詞做狀語表示比喻的句子是()A.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
B.童子隅坐而執燭。
C.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秦)稍蠶食諸侯,且至於燕。
10.下列句子中,形容詞表示意動的句子是()A.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B.小人甘其壟畝,君子保其恬素。
C.什一,去關稅之征,今之未能,請輕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1.下列句子中,名詞用作一般動詞的句子是()A.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
B.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
C.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D.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12.下列句子為判斷句的是()。
A.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B.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粟者王之大用,政之本務。
13.下列句子中“見”字表示被動的有()。
A.中郎將蘇武使匈奴,見留二十年。
B.冀君實或見恕也。
C.勝請為紹介而見之于將軍。
D.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
14.下列句子中,疑問代詞做賓語前置的句子有()。
A.子歸,何以報我?B.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C.敢問何謂也?D.且焉置土石?15.下列句子中,“於(于)”引進行為主動者的句子有()。
A.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B.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宋公及楚人戰於泓。
D.勞心者制人,勞力者制於人。
16.下列劃線詞中,表示程度低的有()a. 唯袁盎明絳侯無罪,絳侯得釋,盎頗有力。
《史記·袁盎鼌錯列傳》b. 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
漢樂府《陌上桑》c. 項羽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
《史記·項羽本紀》d. 至於序《尚書》則略,無年月;或頗有,然多闕,不可錄。
《史記·三代世表序》17.下列劃線詞中,屬于謙稱的詞爲()a. 與不穀同好,如何?《左傳·僖公四年》b. 光竊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也,願足下過太子於宮。
《史記·刺客列傳》c.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司馬遷《報任安書》d.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左傳·僖公三十年》18.下列句子中,“所以”表示原因的句子是()a.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墨子·公輸》b.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
《荀子·議兵》c.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韓愈《師說》d.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諸葛亮《前出師表》e.晉所以霸,師武臣力也。
《左傳·宣公十二年》19.下列例子中,“以”不是介詞的句子是()a. 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
《左傳·成公二年》b. 騫以郎應募往使月氏。
《漢書·張騫傳》c. 主明以嚴,將智以武。
《史記·張儀列傳》d.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史記·陳涉世家》e.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漢書·蘇武傳》20.“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杜甫《秋興八首》其八)中所用的主要修辭方式是()a. 委婉b. 誇飾c. 並提d. 倒置e.起興21.下列劃線的詞中,不屬於借代这一修辭方式的是()a. 長史張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征四方。
” 《資治通鋻·漢紀》b.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c. 至於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良逐狡兔,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d. 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諸葛亮《前出師表》e.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詩經·豳風·東山》22.許慎對“六書”的解釋中,“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A.象形B.指事C.會意D.形聲E.轉注23.下列句子中,“被”字表示被動的是()。
A.下施萬民,萬民被其利。
B.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C.彌衡被魏武謫為鼓吏。
D.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
24.下列句子中,賓語用代詞複指的賓語前置句是()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葬也。
B.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C.吾實不才,又誰敢怨?D.雞鳴而駕,塞井夷竈,惟余馬首是瞻。
25.下列句子中,名詞做狀語表示比喻的句子是()A.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
B.童子隅坐而執燭。
C.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秦)稍蠶食諸侯,且至於燕。
26.下列句子中,形容詞表示意動的句子是()A.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B.小人甘其壟畝,君子保其恬素。
C.什一,去關稅之征,今之未能,請輕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7.下列句子中,名詞用作一般動詞的句子是()A.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
B.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
C.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D.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28.下列句子為判斷句的是()。
A.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B.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粟者王之大用,政之本務。
29.下列句子中“見”字表示被動的有()。
A.中郎將蘇武使匈奴,見留二十年。
B.冀君實或見恕也。
C.勝請為紹介而見之于將軍。
D.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
30.下列句子中,疑問代詞做賓語前置的句子有()。
A.子歸,何以報我?B.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C.敢問何謂也?31.下列句子中,“於(于)”起引進行為主動者作用的句子有()。
A.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B.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宋公及楚人戰於泓。
D.勞心者制人,勞力者制於人。
32.下列劃線詞中,表示程度低的有()a. 唯袁盎明絳侯無罪,絳侯得釋,盎頗有力。
《史記·袁盎鼌錯列傳》b. 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
漢樂府《陌上桑》c. 項羽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
《史記·項羽本紀》d. 至於序《尚書》則略,無年月;或頗有,然多闕,不可錄。
《史記·三代世表序》33.下列劃線詞中,屬于謙稱的詞爲()a. 與不穀同好,如何?《左傳·僖公四年》b. 光竊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也,願足下過太子於宮。
《史記·刺客列傳》c.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司馬遷《報任安書》d.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左傳·僖公三十年》34.下列句子中,“所以”表示原因的句子是()a.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墨子·公輸》b.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
《荀子·議兵》c.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韓愈《師說》d.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諸葛亮《前出師表》e.晉所以霸,師武臣力也。
《左傳·宣公十二年》35.下列例子中,“以”不是介詞的句子是()a. 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
《左傳·成公二年》b. 騫以郎應募往使月氏。
《漢書·張騫傳》c. 主明以嚴,將智以武。
《史記·張儀列傳》d.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史記·陳涉世家》e.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漢書·蘇武傳》36.“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杜甫《秋興八首》其八)所用的主要修辭方式是()a. 委婉b. 誇飾c. 並提d. 倒置 e.起興37.下列劃線的詞中,不屬於借代这一修辭方式的是()a. 長史張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征四方。
”《資治通鋻·漢紀》b.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c. 至於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良逐狡兔,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d. 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諸葛亮《前出師表》e.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詩經·豳風·東山》六、举例说明什么是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七、標出下首律詩的平仄格式,並指出其中的拗救過香積寺王維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八、閱讀下段注文並回答問題《鳲鳩》刺不壹也。
在位無君子,用心之不壹也。
○鳲,音尸,本亦作尸。
[疏]鳲鳩四章,章六句。
至不壹。
○正義曰:經云:“正是四國”,“正是國人”,皆謂諸侯之身能爲人長。
則知此云在位無君子者,正謂在人君之位無君子之人也。
在位之人既用心不壹,故經四章皆美用心均壹之人,舉善以駁時惡。
首章其子七兮,言生子之數。
下章云在梅、在棘,言其所在之樹。
見鳲鳩均壹養之,得長大而處他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