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缺铁性黄叶病
果树缺铁性黄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在北方很多地区的果树黄化现象很多,其中缺铁性黄化又称黄化病、白叶病。
会给果树产量、品质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根据经验造成黄化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主要有这些。
一、具体原因
1、土壤含盐碱多
在碱性土壤中pH过高,使铁水解沉淀而使活性铁转化成非活性铁,果树根系难以吸收,铁素不足,降低叶绿素的合成,叶片黄化,因而缺铁性黄化多发在盐碱地区。
2、同土质及灌水有关
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及经常灌水的果园容易出现缺铁性黄化。
干旱时由于水分蒸发,表层土壤中含盐量增加,也导致黄化病发生。
3、施肥不当
有机肥施用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铁的有效性下降,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
或是偏施氮肥,造成新梢生长过旺,铁元素吸收不足,也会使新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铁失绿症状。
二、防治方法
①改良土壤
将好土和杂草、树叶、秸秆等加上适量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后回填。
经过几年的深翻改土,不仅可以使土壤得到改良,还能有效预防黄化病的发生。
②加强肥水管理
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干旱时及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
③叶面喷施铁肥
此法是最常用的校正果树缺铁黄化病的高效方法,也就是采用均匀喷雾的方法将螯合铁营养液喷到叶面上,在土壤PH值2- 12范围中有很强的稳定性,喷施时间应避免高温和阳光,喷施后不在喷施其它铁肥,可以和其它酸性、微碱性、中性肥料农药混合施用。
苹果树黄叶矫正及预防

龙源期刊网 苹果树黄叶矫正及预防作者:孙兰敏来源:《山西果树》2013年第05期造成苹果树黄叶的因素较多,较常见的有缺铁黄叶病、苹果花叶病及由于环剥方法不当、树冠郁闭、潜叶蛾危害、果园涝害或土壤过度干旱造成的黄叶等等,要根据苹果树黄叶发病症状分析发病原因,确定有针对性的方法加以矫正和预防。
一是缺铁黄叶病。
苹果树缺铁黄叶病一般年份5月下旬开始出现,进入雨季后缺铁黄叶病发病较普遍,尤其是在偏碱土壤上栽植的1、2年生幼树发病严重。
苹果树黄叶病主要表现在新梢的幼嫩叶片上,新梢旺盛生长期症状最为明显。
发病初期叶肉先开始变为黄色,叶脉和主脉仍保持绿色,叶面呈绿色网纹状失绿。
严重时,整叶变为白色,叶缘焦枯,造成早期落叶,甚至新梢顶端枯死。
防治方法是:对有黄叶部位枝梢喷0.1%~0.2%硫酸亚铁或0.3%尿素加0.3%硫酸亚铁混合液(尿素铁),或200~300倍液黄腐酸二铁胺等其他有机类铁肥。
二是由病毒引起的花叶病。
苹果树花叶病由病毒引起,常见有斑驳型、镶边型、环斑型、花叶型、条斑型5种类型,难以根除。
生产中加强管理、健壮树势是防治发病的最主要措施,如出现花叶病可喷施特灵、病毒必克等药剂。
山东省烟台防治苹果树花叶病的经验是:一般7月中旬前后,使用病毒Ⅱ号300~450倍稀释液,或者病毒1号每40 g兑水15 kg(开花前后可适当减量),同时每桶水添加纯牛奶0.5 kg,进行喷雾,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果树病毒病。
三是环剥引起的黄叶。
采取规范的方法进行苹果树环剥,一般环剥10~15 d后有一个短暂的叶片略微黄化期,如果环剥后叶片黄化加重,时间延长,甚至造成树冠内膛成龄叶片黄化落叶,要及时检查环剥口愈合情况,愈合不好的是愈伤组织向中间聚集,没愈合的环剥口呈黑色,对此要抓紧用塑料膜缠严环剥口(不能用地膜),也可涂泥后缠塑料膜促进环剥口愈合。
与此同时,树上喷300倍尿素液1~2次(隔7 d喷1次),也可喷绿芬威2号1 000倍液,同时地下进行浇水施肥,防止土壤过度干旱而加重叶片黄化落叶现象的发生。
苹果树缺铁症发生原因、症状表现、防治措施

苹果树缺铁症发生原因、症状表现、防治措施【导读】铁是苹果树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是多种生物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直接影响叶片叶绿素的形成和功能,对苹果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今天就来说说苹果树缺铁症发生原因、症状表…铁是苹果树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是多种生物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直接影响叶片叶绿素的形成和功能,对苹果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今天就来说说苹果树缺铁症发生原因、症状表现、防治措施。
一、苹果树缺铁的症状苹果树缺铁症状表现为叶片的失绿黄化,在新梢顶端新生的幼嫩叶片变黄绿,叶脉仍保持绿色,呈绿色网状,严重的顶端枯死,呈梢枯状。
二、引起苹果树缺铁的因素1、土壤上盐碱地和含钙质较多。
2、排水不良易积水、地下水位高的低洼地的果园,易引发缺铁性黄叶病。
3、灌水较多常导致土壤铁素流失,造成缺铁,发生缺铁病。
4、选用山丁子做砧木。
三、防治苹果树缺铁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立地环境建园。
2、避免在PH值高、土壤粘重、易板结的地块建立苹果园。
3、注意选择抗黄化的砧木。
4、增施有机肥料,改善铁素营养,改良土壤理化性状,防止土壤板结,防治苹果树缺铁。
5、结合秋施基肥,在有机肥中每株混施0.15~0.2千克的硫酸亚铁或整合铁。
6、果树生长期间,叶面喷施0.3~0.5%的硫酸亚铁、柠檬酸铁或有机整合钬液。
7、结果树采用叶面喷施铁肥时,尽可能的选择有机铁肥,避免肥害造成果面不洁。
8、对缺铁严重的果树,使用0.15~0.1%的硫酸亚铁溶液,注射枝干。
关于苹果树缺铁症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程才杨其斌朵宝庆马岩兵(甘肃农垦张掖农场林果站 734013)一、缺铁性黄化病的表现:果树缺铁性黄化病首先从新梢顶部嫩叶开始表现出来,初期先是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网纹状,随着黄化程度加重,新梢嫩叶全叶呈黄白色,下部老叶也出现黄化,继而新梢顶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边缘开始产生褐色焦枯斑,叶片逐渐坏死,严重者叶焦枯脱落,顶芽枯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
除叶子表现失绿症状外,果实也表现黄化现象。
二、发生黄化病的原因:果树黄化病主要是因为缺铁引起的,是铁在土壤中有效性低,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造成的。
容易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土壤含盐碱多。
在碱性土壤中pH过高,使铁水解沉淀而使活性铁转化成非活性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缺铁性失绿,因而缺铁性黄化多发少在盐碱地区。
2. 土壤有机质过低。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铁的有效性下降,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
3. 土壤中磷、锰或锌含量过高可能引起缺铁,不合理施肥,尤其是磷肥施用过多也容易引起缺铁。
肥水过量,尤其偏施氮肥,造成新梢生长过旺,铁元素吸收不足,也会使新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铁失绿症状。
4. 同土质及灌水有关。
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及经常灌水的果园发病较重。
干旱时由于水分蒸发,表层土壤中含盐量增加,也导致黄化病发生。
三、防治黄化病的方法:(1)改土施肥。
在盐碱地定植的梨树,每年秋天在行间(或株间)挖沟,将好土和杂草、树叶、秸秆等加上适量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后回填。
经过几年的深翻改土,可以使土壤得到改良,还能极大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有效的防治黄化病的发生。
(2)平衡施肥。
要注意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施有机肥、微肥。
(3)叶面喷施铁肥。
叶面喷施铁肥是最常用的校正植物缺铁黄化病的高效方法,也就是采用均匀喷雾的方法将含铁营养液(如硫酸亚铁、EDTA-Fe)喷到叶面上,可与酸性农药混合喷施。
根据黄化程度,每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苹果树黄叶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苹果树黄叶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1、发病症状。
苹果树黄叶病又称黄化病、白叶病、缺铁失绿症。
症状多表现在叶片上,尤其是新梢顶端叶片。
初期叶肉变黄,叶脉两侧为绿色。
叶片呈黄绿相间的网纹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黄花程度逐渐加重,全叶变为黄白色,进而叶缘枯焦,全叶干枯,提早脱落。
幼苗发病也是从枝梢顶端的幼嫩叶片开始,越往下的老叶发病越轻。
2、发病规律苹果树黄叶病主要是因土壤缺铁引起的。
铁是植物体内最不易移动的元素之一,当铁在土壤中生成难溶解的氢氧化铁时,便不能被苹果树吸收利用。
另外,进入植物体内的铁因转移困难,大多沉淀于根部,向叶部分配很少,致叶片缺铁黄花,特别是苗期和幼树受害重。
盐碱地或土壤中碳酸钙含量高的碱性土壤,可溶性的二价铁盐易转化为不溶性的三价铁盐沉淀不能被吸收利用,且生长在盐碱土壤中的苹果树体内生理状态失衡,阻碍铁的输导和利用,因而易染黄花病。
土壤黏重、排水差、地下水位高的低洼地或春季多雨而入夏后急剧高温干旱,均易出现缺铁黄花。
此外,果园土壤缺磷也可导致黄叶病。
3、防治方法⑴、选用抗性砧木。
我县土壤呈微碱性,因此,在建园时,要选用抗黄化和抗碱性土壤的砧木,如西府海棠。
不要栽植用山定子作砧木的苹果苗。
⑵、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
果园间作豆科绿肥,翻压绿肥,增施农家肥以改良土壤。
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园,除注意排水外,可种植深根性绿肥,这对于减轻黄叶病有良好效果。
⑶、施用铁肥。
一是发病严重的树,在春季发芽前枝干喷0.3%-0.5%硫酸亚铁溶液。
生长季节喷0.1%-0.2%硫酸亚铁溶液,每15天左右喷施一次,连喷3次,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二是叶面喷施0.1%-0.2%螯合铁溶液(乙二胺四乙酸合铁)。
三是在秋施农家肥的同时,配合施用硫酸亚铁。
先把硫酸亚铁溶于水,再与农家肥混合,开沟施入树冠周围土中。
10年生左右的树每株约施硫酸亚铁0.5千克,施用一次,作用可维持1-2年。
苹果苗期缺铁性黄叶病的防治

3 ) 防治方法 。① 选用抗性 砧木 。要选 用抗 盐碱砧 木, 如楸 子 、 八棱 海棠等 , 不要选 用 山定 子作砧 。 ②加强
2 ) 发病原 因。该病 主要 是 因土壤 中缺铁 或可溶性 二 价铁转化 成不溶性 三价铁 ,影 响植株对 铁元素 的吸 收 ,使 植株组 织 内缺铁 引起 的。① 铁是植 物体内最不 易移 动 的元 素之一 ,当铁在土壤 中生成难 溶解的氢 氧 化铁 时 , 便 不能被植 株根 系吸收利用 。 ②盐 碱地或 土壤 中碳 酸 钙含量 高 ( 石灰 质 ) 的碱 性 土壤 , 可溶 性 二价铁 易转化 为不溶性 三价铁 , 不 能被植株 吸收利用 , 且生 长 在盐 碱土壤 中的植株体 内生理代 谢失衡 ,阻碍铁 的运
害。④ 盐碱 害导 致烂根 。高浓度钠 、 镁离 子 , 造 成树体
水 分倒 流和外渗 , 使 叶片和 细根失 水 , 腐 烂 。同时 , 有 害离子过多 , 对 根系也造 成毒害 。
3 ) 防治 方法 。果 园积 水 时 , 及 时排 水 ; 施 有 机 肥 时, 适 当深施 , 下 引根 群 ; 晚秋 对 树干 周 围培 土 , 翌 年
输和利 用 , 因而 叶片易黄化 。土质黏重 、 地 下 水 位 高 的 低 洼 地 易 出现 缺 铁 黄 化 症 状 。 生 长 旺 盛 期 遇 干旱 , 土壤 含盐量 过高 , 发病严 重 。
有 白色 至褐色黏 液 , 具 氨气 的臭味 。严重时 , 地上部 主 干和大 枝一 侧树 皮呈带 状变 黑坏 死 ,干缩后 凹陷 , 易 剥离 , 其 下木质部 也 变褐 , 呈 条状 坏死 。 同时 , 与烂 根 相对应 的树 上叶 片边缘 焦枯 变褐 。变褐 从 主脉 开始 , 逐渐 发展 到 侧脉 和 小 叶脉 , 从 叶脉 向 叶 肉发展 , 往 往 造成 急 速大 量落 叶 , 斜切 叶脉或 小 枝 , 在 放 大镜 下 可 见输导组 织变褐 。④ 盐碱烂根 。树 根前端 须根大量 变
果树叶片发黄是什么原因?

果树叶片发黄是什么原因?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苹果园黄叶现象频发,特别是山东聊城、陕西、甘肃、新疆等地,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进而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
那么,苹果树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我们该如何对症下药呢?一、生理缺铁性黄化病。
1、生理上缺铁黄化主要发生在碱性土壤区。
果树缺铁性黄化病首先从新梢顶部嫩叶开始表现出来,初期先是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网纹状,随着黄化程度加重,新梢嫩叶全叶呈黄白色,下部老叶也出现黄化,继而新梢顶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边缘开始产生褐色焦枯斑,叶片逐渐坏死,严重者叶焦枯脱落,顶芽枯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
除叶子表现失绿症状外,果实也表现黄化现象。
2、干旱,蒸发量大,土壤表层盐渍化(大化肥施用过量,大量的施入化肥和未腐熟的人畜粪,造成土壤板结、盐浓度增加),土壤缺氧不透气板结,根系难以吸收铁元素表现为新梢发黄,特别是树冠阳面黄叶较多,严重者叶片发黄而干枯。
3、汛期果园内涝,土壤缺氧,根系受损。
二、环割、环剥引起的黄叶环剥、环割过重会引发叶片发黄脱落现象。
要及时用塑料膜缠严环剥口,也可涂泥后缠塑料膜促进环剥口愈合,与此同时,地下进行浇水施肥,树上喷黄腐酸叶面肥和尿素300倍液1~2次,每隔7天喷一次。
三、病毒引发黄叶其症状有5种类型:①花叶型,病斑不规则,叶片呈深浅相间的黄色,边缘不清晰;②斑驳型,叶片上呈现大小不一的鲜黄色斑块,边缘较清晰;③条斑型,沿叶脉黄化,呈较宽的带状或细密的网状;④环斑型,叶片呈黄色环状或近似环状斑纹;⑤镶边型,叶脉呈现黄色镶边。
病毒引发的黄叶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剂治疗,主要以预防为主。
发现苹果园内有此类病毒引起的黄叶时,要坚决挖毁。
四、树冠郁闭引起黄叶果树间距过小,树枝量过大,造成树冠内堂及树体下部叶片黄化并落叶,对此要做好修剪工作,及时进行夏剪确保树冠内通风透光,五、水分失调引起的黄叶夏季大雨过后,天气骤晴,温度高达30℃左右,树冠上部叶片水分蒸发过快,而树下由于土壤含水量高、土温太低,根系吸收水分不能满足树上叶片蒸发所需,即发生水分失调,于是树叶呈黄白色,严重的发生青干和萎蔫现象。
苹果黄叶病的识别及有效防治技术

苹果黄叶病的识别及有效防治技术缺铁黄叶病是苹果树的重要生理病害,在山西省晋城市发生较为普遍。
果园发病率高达20%一60%。
据泽州大箕乡坡头果园调查,富士、红星的发病率达45%以上。
缺铁黄叶病对果树生长结果有显著的影响,轻者生长迟缓,产量下降:重者树冠焦梢,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着果树生产。
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是发病苹果区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苹果黄叶病的特征苹果叶片发黄,有多种因素引起,其发黄特征也不一样,不少果农容易混淆。
其中苹果黄叶病是由于植物组织内铁的缺乏而造成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其症状是先从果树新梢的顶端嫩叶开始变黄,越往枝节下端,老叶黄叶现象越轻。
缺铁轻微时,叶片叶肉变黄,叶脉两侧仍为绿色,呈绿色网纹状;缺铁严重时,叶片失绿加重,变成白色,并在失绿部分出现锈褐色枯斑或叶缘变得焦枯,引起落叶。
而和黄叶病容易混淆的苹果花叶病(病毒病),其典型的病症则是沿叶脉退绿变黄,其余部分仍为绿色。
发病轻时,叶片局部散生淡黄色或黄白色大小不等的零星花斑,不形成坏死斑;发病较重时,沿叶脉变色,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的坏死斑,其中叶脉变色最明显,叶片呈黄色网纹状;发病严重时,全叶成为黄绿相间的花斑,沿叶脉变色,斑块坏死,其中大型斑块占多数。
二、苹果黄叶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造成植物缺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铁在土壤中生成极难溶解的氢氧化铁沉淀,植物难以吸收利用;此外,进人体内的铁转移困难,大部分沉淀于根部,向叶部分配很少,致使叶片缺铁黄化。
三、防治方法我们连续3年在全市6县(市、区)的12个果园施用酸性速效长效的有机铁肥和FCU复合铁肥防治黄叶病。
证明这两种方法具有肥效好,对叶、果无毒害,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多种优点。
两种方法,可根据病树发病程度不同,既可分别选用:即在入冬果树落叶前(最好在发病高峰期)进行调查,对重病树(全树发病,叶脉呈黄绿色,叶肉几乎全为黄白色,新生叶片的叶肉呈黄白色,出现梢尖枯萎)作出标记,于次年果树萌芽前土施有机铁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缺铁性黄叶病
一、表现的症状
1、叶片失绿,由于铁在植物体内移动比较困难,所以幼叶及嫩梢先表现出症状。
初期叶肉变黄,叶脉不会失绿,后期叶脉也会逐渐失绿。
2、在失绿叶片上有褐色斑点,叶片边缘出现焦灼的现象。
3、树冠焦烧,尤其是2-3年的的树缺铁症状比较严重
4、果实变小,着色困难,果实表面光滑,果质硬乏味
二、产生原因
果树表现出缺铁的症状一定是土壤中缺铁?不是,树体不能从土壤中获得充足的铁元素,导致树体内部缺乏铁元素。
树体缺铁是由于土壤中有效铁(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铁)的含量不足造成的。
影响土壤中有效铁含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土壤酸碱度即PH值,PH在7.3-8.25之间后植株易出现缺铁症状,原因是能被植物吸收的铁为2价铁离子,土壤呈碱性后易将2价铁离子氧化为3价铁离子,而3价铁离子极易被土壤吸收够定成Fe(OH)3沉淀。
成为无效铁。
土壤过酸也会引起缺铁症状的产生,原因是土壤酸性过大,通透性不好,影响植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
2、与苹果的品种也有很大关系,经研究发现金冠、红富士缺铁性黄叶病发生严重,元帅次之。
这与果树对铁元素的敏感程度有关。
3、与嫁接使用的砧木有关,例如山定子、共砧是最易发生缺铁症状的砧木,M系矮化砧木次之,西府海棠、烟台沙果、福山小海棠发生情况较少
4、与树龄和挂果量有关,树龄越大、挂果量越多就越易产生缺铁
5、与灌溉技术有关,打水漫灌和排水不好的果园更易发生缺素症状。
另外灌水中的总盐分浓度也影响植物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
三、防治和治疗缺铁症状的方法
1、果园园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酸碱性中性偏酸
2、砧木的选择,选择好的嫁接苗,如果想搞矮化密植可以通过矮化中间砧的方法,提高果树对缺素症状的抗性。
3、合理选择灌水方式,做好排水工作,例如在果园周围挖排水沟。
4、科学控制果树负载量,避免大小年的产生
5、果树最早出现的缺铁症状是果树顶部1-3片叶失绿,此时就应进行叶面补铁。
可以用硫酸亚铁加周天生物肥精或硫酸亚铁加周天喷施神露叶面补铁。
喷施2-3次即可预防黄叶病的产生。
周天生物肥精与喷施神露可以提高果树对铁的吸收利用,并且其本省含有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直接被果树吸收利用,加快树势的恢复。
6、采用局部富铁法。
硫酸亚铁加周天生态有机肥1比5混合,将硫酸亚铁喷施在有机肥表面拌匀,穴施,株施5-10斤,秋季与春季萌芽前进行为佳。
7、缺铁严重的果园还可以采用浸根的方法补铁,将硫酸亚铁溶液200-400倍液装到瓶内,将树盘挖开,将烂根处理下,将部分须根浸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此种方法比较繁琐并且要严格控制好溶液溶度,浓度过高易烧根。
此种方法可以维持一年的时间保证果树不出现缺铁性黄叶病的发生。
8、输液的方法补铁,用与濒临死亡黄叶病比较严重的果树。
用周天救命神露加葡萄糖加0.6%硫酸亚铁溶液混合,通过直接将营养注入植株体内的方法补救缺铁较严重的果树。
缺素是造成黄叶病的主要原因,缺锌也可导致黄叶。
所以科学施肥是关键!碱性化肥的过量使用使造成缺素的很重要一个原因。
一些果实形成期较短的果树极易发生缺铁性黄叶病,例如樱桃和小西红柿,樱桃从开花到成熟只有28天的时间,此段时间对铁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比较高所以很容易出现黄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