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地球的运动练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地球运动(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地球运动(含答案解析)下图为7月22日国际空间站直播截图,包含经纬度,昼夜分布,太阳方位以及空间站实时信息,空间站运行周期约为1.5小时,飞行高度约为420千米。
地点:39.3°N46.3°E前进方向:东南(128°)太阳高度:57.5°30°E1.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致是()A.(0°,0°)B.(15°N,0°)C.(15°S,0°)D.(15°N,180°)2.从此刻开始空间站运行一周后,北京时间约为()A.8:00B.9:30C.20:00D.21:30 3.有关空间站运行说法正确的是()A.此刻下垫面对应的地点位于南亚B.空间站里的宇航员在一日内会经历16个昼夜C.空间站飞行的高度在平流层内D.经过晨线前仓内宇航员不可能看到太阳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圆弧形排列。
古人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可确定节气,安排农耕。
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观测,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从右向左)。
下图为某日考古员从观测点拍摄的日出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日期最接近()A.1月27日B.4月27日C.7月27日D.10月27日5.此时,考古队员的身影朝向()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下图为“地球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物影朝向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6.关于四地的推测正确的是()A.①地的沿海地区易受热带气旋影响B.②地与③地各日日出方位基本一致C.②地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呈正相关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同7.当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A .地球绕日公转的角速度较快B .③地比④地的白天时间更长C .云贵山区地质灾害预警频繁D .太阳在地球上直射点将北返下图示意无锡市某高中室外篮球场,左图为某同学经常练习投篮的球场及投篮点示意图,右图为该球场篮板侧视图,M 、N 分别为某日及半月后地方时12:00篮板上沿在球场的投影。
【配套K1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二)地球运动

专题满分冲刺(二)读4~8月部分实地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a月早于b月),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南往北的正确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线速度④大于②B.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①小于②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③小于④D.a月某日日影在地面的转动角度②小于③【解析】1.B 2.D 第1题,依文、图信息,a月是6月,b月是7月,正午太阳高度的转折点是6月22日,①在南极圈,②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③在北回归线以北,④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第2题,②④的纬度值接近,线速度可能相等;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①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③大于④;日影在地面转动的角度跟昼长有关,②地昼长小于③,日影转动角度也小于③。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
下表示意本次会议召开期间全球四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
读表回答3~5题。
3.表中甲、乙、丙、丁四地,从北向南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乙—甲—丁—丙D.甲—丙—丁—乙4.甲、乙、丙、丁四地,全年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甲—丙—乙—丁B.丙—乙—甲—丁C.甲—乙—丁—丙D.丁—丙—乙—甲5.在巴西留学的某同学收看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幕式。
表中四地,最可能位于里约热内卢市附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3.D 4.C 5.B 第3题,太阳直射点每天移动约0.26°,11月10日太阳直射点约在12°S,这也是丁地的纬度位置;乙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应位于丁地以南;甲、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少,应位于丁地以北,经计算可知甲地约为42°N;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比丙地小,其位置最偏北。
故四地由北向南的排序是甲—丙—丁—乙。
第4题,根据11月10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并结合第3题分析可知,丙地位于丁地北边,靠近赤道,纬度最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小;甲地纬度最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
2025届高考地理真题专题训练2+:地球的运动

地理高考真题专题训练2 地球的运动(2023·山东卷)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
下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A.生肖虎B.生肖虎与兔之间C.生肖兔D.生肖兔与龙之间2.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A.5个B.6个C.7个D.8个(2022·湖北卷)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轨道运行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组网格局,可实现全球观测资料的100%覆盖。
E星装载最先进的微光成像仪,可大幅提高弱光条件下的监测精度。
下图示意晨昏轨道、上午轨道和下午轨道。
据此完成3~5题。
3.与上午轨道卫星和下午轨道卫星相比,晨昏轨道卫星()A.两侧温度差异小B.对地观测时,当地的太阳高度小C.太阳能补充不足D.对地观测时,成像仪太阳光入射少4.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A.年变化幅度为23°26'B.日变化幅度为180°C.年变化幅度为46°52'D.日变化幅度为360°5.2021年7月某日,当E星观测到巴西圣保罗(23°S,47°W)的万家灯火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墨西哥圣地亚哥(23°N,110°W)此时地表温度最低B.冰岛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雾弥漫C.夏威夷火奴鲁鲁(21°N,158°W)烈日当空D.中国北极黄河站(79°N,12°E)极光绚烂(2022·海南卷)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的运动练习

专题二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东经102度、北纬28.2度)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2019年1月3日到达月球预定地点。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 (2019辽宁葫芦岛调研)位于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中国留学生观看嫦娥四号发射实况的最佳 时间是() A.12月7日10时23分 B.12 月8日10时23分 C.12月8日11时35分D.12月7日11时35分答案A 根据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的北京时间 ,结合区时计算方法即可求得该留学生观看实况的最佳时间。
2. (2019辽宁葫芦岛调研)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 ,全球新旧日期的比例为 ()A. 12/45B.33/45C.12/33D.33/12答案C 结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的北京时间可知地方时 新旧日期分布规律即可计算岀新旧日期的比例。
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岀旅游。
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岀的照片 (117 ° E,39 ° N )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岀差的妈妈马上做岀了回复 下面两题。
))小明拍摄日岀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分天津文综3.(2019,10,4 A.呼和浩特(112 °E,40 ° N )_ 1 -B. 兰州(104 ° E,36 ° N )C. 杭州(120 ° E,30 ° N ) 南宁(108 ° E,23 ° N )D.) 可以推测岀甲城市的(天津文综,11,4分)据图文信息,4.(2019 纬度位置A.经度位置B.当天日落的方向C.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D.考查了地方时、 昼夜长短,C 本题组以小明同学与父母微信朋友圈对话为命题材 料答案D做题时要强化从图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变化和日岀日落方位判断的相关知识体0时所在经度约为84 ° E,据此结合 ,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
208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含答案-地理备课大师【.doc

! ----------------------- 知识网络点拨思维[网络构建][名师点拨1 在复习木讲时,应围绕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行复习,特别是应注意“两计算一变更”“两 大规律”和“ 一类图示”。
两计算一变更:地方时、区时计算及口期变更。
两大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英运用。
一类图示: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年份读设问知考向2017(全国文综III, 10)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天津文综,6)A 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 )的(天津文综,7)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北京文综,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江苏地理,3)乘客抵达广州吋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2016 (天津文综,9)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北京文综,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江苏地理,10)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屮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2015(全国文综II, 8)在M 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 选在当地时间的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核心突破・考向预测n主干精讲1. 地方时与区时(1) 图示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已知甲地(30°W)地方时为5时,求乙地(75°E)的地方时为 __________________ 时。
(2) 特殊地方时的判断① 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 地方时为18时。
②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Z 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 时为0时(或24时)。
③ 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要么是0时,要么是12时。
切点附近出 现极昼现象的是0时(或24时),切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12时。
核心点一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精讲知识对接高考侧视图2.日期变更 (1)图示日期变更(2)日期范圉①新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综合题

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二、综合题15.下图为“某时刻北半球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a、b为晨昏线,且晨昏线由a向b方向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甲地的昼长是小时。
(3)试说明此季节北京与堪培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持可持续发展,2010年3月27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
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国的城市紧随其后。
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
材料二几个主要城市的经纬度位置(1)当新西兰和斐济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是,图中5个城市中最接近正午的是。
(2)关于以上5个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5个城市均在大陆西岸B.伦敦与雅典的气候特征一致C.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近D.莫斯科与旧金山昼夜长短变化一致(3)当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家住伦敦的珍妮观察到太阳方位与右图大致相符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4)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位于东半球和昼半球且昼夜等长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
(5)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发现此时清晨日出时操场旗杆的影子朝向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45°E,20°S)70°S及其以南地区(2)2(3)北京: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下图表示一年中某段时间,全球①②③④四个地点昼长的变化规律。
读图回答1~2 题。
1、假如地点④位于北半球,图中M点代表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假如地点②位于北半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的排列顺序,正好纬度从高到低B.地点①可能位于80°NC.图示期间地点③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D.地点④在一年之中,有极昼极夜现象解析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日期为M时①②地昼长达到最长,④地昼长达到最短,可确定此日为二至日。
假如④地位于北半球,则M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第2题,图中四个地点中,③应在赤道上,纬度最低;①出现极昼的时间很短,应该在极圈附近;④地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存在极昼、极夜现象;若②位于北半球,则图示M为夏至日,故③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1.D 2.C下图示意位于我国某城市的观察者在6月22日观慕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地理坐标。
据此完成3—4题。
3、观察者所在城市可能是A.杭州 B.石家庄C.沈阳 D.哈尔滨4、观察者在12月22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A. B.C. 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0°左右,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可得,该地应位于43°N附近,对应表中各地纬度可知,沈阳最为接近。
故选C。
第4题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冬至日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正午太阳高度约为23°。
故选B。
答案:3.C 4.B我国国家强制性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住宅光照条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范,中低海拔地区大城市基本上是以大寒(二十四节气之一)日照时间为标准。
下表为北京、哈尔滨、上海和广州四个城市大寒日住宅南墙获得的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单位:kW·h/m2)统计。
据此完成5~6题。
5、大寒日,四个城市比较( )A.哈尔滨的太阳高度最大B.北京的日平均气温最低C.广州的白昼时间最长D.上海的天空云量最少6、导致表中四个城市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B.太阳高度C.天气状况D.白昼时长解析第5题,大寒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图示四个城市都位于北半球,哈尔滨纬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平均气温最低,广州纬度最低,白昼时间最长,所以C项正确。
专题2地球的运动规律课时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Word版含答案

强化提能作业 2 地球的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9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 分) 未来我国的火星探测计划将实现绕火星、落火星、巡火星的“三步”并“一步”。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到2020年,我国火星探测计划将实现大跨度的发展。
据此回答1〜2题。
1 .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①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和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③解析:火星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并没有厚厚的大气层;火星公转周期比地球长得多,而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相差不大,故其四季长度比地球长;火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差不大;据八大行星位置可知,火星和地球与太阳距离都较适中。
答案:B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效应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 .①② B.②③④C .①④D .①③解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保证了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这是地球温度适中的首要条件;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使地球上昼半球的温度不太高,同时夜半球的温度也不太低,昼夜温差较小;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效应,也使地球上昼夜温差较小,这一切条件都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
答案:B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读图完成3〜5题。
003.图中曲线中() A .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 .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 .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 .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解析:图中曲线数值最大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即图中 ①曲线;至V 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可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故 ②曲线表示地表吸 收的太阳辐射量;③曲线呈现不规则的波浪状,联系地球气压带判断,赤道低 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高空云量多,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多,副热带高气 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高空云量少,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少,故 ③曲线表示云 太阳辐射量(瓦每平方米) 90°N 60° N 30°N0° 30°S 60°S 90°S 000 0000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因为地球高纬度冰雪覆盖,反射率高,故图中低纬度数值小而高纬度数值大的④曲线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东经102度、北纬28.2度)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2019年1月3日到达月球预定地点。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2019辽宁葫芦岛调研)位于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中国留学生观看嫦娥四号发射实况的最佳时间是( )A.12月7日10时23分B.12月8日10时23分C.12月8日11时35分D.12月7日11时35分答案 A 根据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的北京时间,结合区时计算方法即可求得该留学生观看实况的最佳时间。
2.(2019辽宁葫芦岛调研)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全球新旧日期的比例为( )A.12/45B.33/45C.12/33D.33/12答案 C 结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的北京时间可知地方时0时所在经度约为84°E,据此结合新旧日期分布规律即可计算出新旧日期的比例。
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
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
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下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3.(2019天津文综,10,4分)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A.呼和浩特(112°E,40°N)B.兰州(104°E,36°N)C.杭州(120°E,30°N)D.南宁(108°E,23°N)4.(2019天津文综,11,4分)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当天日落的方向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答案 D C 本题组以小明同学与父母微信朋友圈对话为命题材料,考查了地方时、昼夜长短变化和日出日落方位判断的相关知识;做题时要强化从图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地方时、昼夜长短变化和日出日落方位判断和材料中的信息综合分析,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根据图文信息和储备知识推测城市的位置和日落方向,蕴含了尊重自然规律观和科学探究观。
第3题,据图中小明发朋友圈的时间(7时29分)、爸爸回复的时间(7时31分)和天津的经纬度位置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小明和爸爸所在城市同时位于晨线上,小明所在城市位于天津的东北方向或西南方向,呼和浩特位于天津西北方向,A项错误;杭州位于天津东南方向,C项错误;小明和爸爸所在城市日出时间(北京时间)相差2分钟,而兰州与天津的经度相差13°,地方时相差52分钟,不符合实际,B项错误,所以,小明所在城市最可能是南宁,D项正确。
第4题,据图文信息分析可知,天津的日出时间为7时31分,说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全球各地的日落方向均为西南,所以,可以推测出甲城市当天日落的方向,C项正确。
某太阳能热水器工厂生产的Ⅰ型热水器,其太阳能集热管与地面的最小夹角为30°,可调节角度是20°。
经过改良的Ⅱ型热水器可调节角度是35°,其他产品参数不变。
为了推广Ⅱ型热水器,该工厂计划在2020年春节前,在全国范围内为10户已购买Ⅰ型热水器的居民免费安装Ⅱ型热水器。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5.下列城市用户中,申请免费安装Ⅱ型太阳能热水器最积极的是( )A.海口B.武汉C.成都D.哈尔滨答案 D 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可知,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由于Ⅰ型热水器集热管与地面的最小夹角为30°,可调节角度为20°,故其最大倾角为50°;同理改良后的热水器集热管与地面最大夹角为65°,纬度越高的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越小,集热管在最佳效果时与地面夹角越大,故哈尔滨申请免费安装Ⅱ型太阳能热水器最积极。
6.该工厂计划在Ⅱ型热水器的基础上,研制太阳能集热管朝向能够自动调节的Ⅲ型热水器,推测该产品市场前景并不乐观的城市是( )A.海口B.武汉C.成都D.哈尔滨答案 C 成都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受盆地地形影响,该地区多云雾天气,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该产品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某中学组织游学活动,在北京火车站候车时一学生拍到了下面的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2019天津七校联考)图片中工作人员的前进方向是( )A.东B.西C.南D.北答案 C 根据照片上的日期可以判断此时为4月份,北京昼长夜短,日出东北,7:23时太阳大致位于东方,图中显示阳光在工作人员的左侧,故工作人员正在向南行进,C正确。
8.(2019天津七校联考)当天22时该同学将照片上传到微信朋友圈,随即看到在美国洛杉矶(34°N,118°W)的好友小明点赞,此时洛杉矶应是( )A.早晨B.中午C.傍晚D.午夜答案 A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洛杉矶位于西八区,二者相差16小时,故北京时间22时,洛杉矶应为22-16=6时,此时为当地的早晨,A正确。
9.(2019天津七校联考)该日,北京比洛杉矶( )A.日出时间晚B.黑夜时间短C.自转角速度大D.正午太阳高度大答案 B 该日为4月27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京比洛杉矶的纬度高,故北京昼长大于洛杉矶,黑夜时间比洛杉矶短,日出时间早于洛杉矶,A错误,B正确。
洛杉矶比北京距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近,则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洛杉矶,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C、D错误。
下图示意位于我国某城市的观察者在6月22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道。
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地理坐标。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城市地理坐标30.2°N,120.2°杭州E38.0°N,114.5°石家庄E41.8°N,123.4°沈阳E45.8°N,126.7°哈尔滨E10.(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观察者所在城市可能是( )A.杭州B.石家庄C.沈阳D.哈尔滨答案 C 图示该城市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0°左右,因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经计算可知,该城市纬度约为43.5°N,与表中沈阳最接近。
11.(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观察者在12月22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答案 B 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该地(沈阳)纬度为41.8°N,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25°;此日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与图B相符。
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9江苏盐城期中)下图为Q地某月16日某一时刻地球上Q、M所在区域昼夜分布状况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分)(1)写出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6分)(2)判断此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并计算M地的昼长。
(6分)(3)判断Q、M的相对方位。
(4分)(4)计算此时北京时间和盐城(120.13°E,33.4°N)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说明盐城的日落方位。
(8分)答案(1)20°S,120°W(2)Q>P 14小时(3)Q地位于M地的东北方向(或M地位于Q地的西南方向)(4)17日4时36.6°西南解析第(1)题,结合左图信息可知,此时70°N及其以北地区为极夜,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20°S,由于120°W平分昼半球,说明直射点位于120°W上,据此可写出直射点坐标。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为冬季,由于Q、P两地都位于北半球,且Q纬度高于P,因此Q地夜长大于P地。
此时M位于135°E且在晨线上,它与正午120°W的时间差为7小时,据此可知M 地昼长为14小时。
第(3)题,结合Q、M两地的地理位置即可判断其方位。
第(4)题,根据120°W时间,结合区时计算方法即可求得北京时间。
根据直射点坐标,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即可求得盐城的正午太阳高度。
结合季节可直接判断盐城的日落方位。
13.(2018重庆南开中学月考)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在福建厦门成功举行。
图1为福建省略图,图2为会议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晨昏线位置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图1图2(1)说明会议期间厦门昼夜长短变化状况,并比较厦门与福州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
(5分)(2)判断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的节气,并说明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5分)(3)判断图2中PQ为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该日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6分)(4)说明会议开幕至我国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及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变化状况。
(6分)答案(1)昼渐短,夜渐长厦门自转线速度比福州大(2)秋分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3)晨线0(4)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经过赤道后,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据此判断厦门此时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厦门纬度较福州低,自转线速度较大。
第(2)题,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③位置的节气是秋分,秋分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第(3)题,结合图示晨昏线特征可知其为晨线;Q位于直射点所在经线且在晨昏线上,是极夜的最低纬度,因此其正午太阳高度为0。
第(4)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自会议开幕至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秋分过后至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晨昏线与地轴夹角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