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前提方案控制程序(完整版)

合集下载

ISO14001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ISO14001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1 目的:制定并实施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以确保对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以及对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和实施.3 定义:无4 职责:4.1 行政部负责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监督和检查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4.2 管理代表负责方针、环境目标、指标以及环境管理方案的审核;4.3 总经理负责批准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4.4 各部门负责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5 工作程序5.1 环境方针5.1.1 方针的制定:管理代表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为目的,针对公司实际情况,适当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制定方针并形成文件,传达到全体员工.5.1.1方针制定应考虑的事项:1)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2) 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做出承诺、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做出承诺3) 提供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的框架4) 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5.1.2 环境方针的更改:每次管理评审均需对方针进行评价,确保其适宜性.当环境方针需要更改时要呈报总经理批准、形成文件后重新向全体员工传达. 5.1.3 环境方针的管理1) 环境方针的制定、修订、评审均需听取各方意见2) 通过文件分发、会议、宣传栏等方式向全体员工宣贯方针3) 行政部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方针的培训,以确保对环境方针的充分理解.4) 以适当的方式(如建立宣传牌)向公众公开方针,并保证相关方获得环境方针.5.2 目标和指标5.2.1 目标和指标的制定5.2.1.1 制定的时机:1) 行政部每年12月底(本年度最后一次管理评审之后)组织各部门根据环境方针、本年度环境状况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变更、制定新的环境目标和指标,经总经理批准后生效.2) 体系建立之初的环境目标和指标,由行政部根据环境评审结果,组织各部门制定、经总经理批准后予以传达和实施.5.2.1.2 制定时应考虑的事项:1) 本公司的方针。

ISO14001文件控制程序

ISO14001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对环境体系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让各种所需文件能够准确迅速的流通,以确保工厂各部门能合理、及时地获得正确的文件而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环境体系中各种管制文件、外来文件的管理均属之。

3. 定义:无
4. 权责:
5.工作程序
5.1工厂依据ISO14001标准的要求结合工厂实际运作建立环境文件。

5.2文件类型:
环境方针/
5.3文件制定要求
5.3.1文件编码具体要求:
5.3.1.1一级文件编号要求: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手册文件编号为:XX-EM 5.3.1.2二级程序文件编号要求:
1)编号方法:□□(公司代码)-□□(文件类别代码)-□□(流水号)
5.3.1.3三级文件编号要求:
流水号
文件代码
公司代码
5.3.1.4四级文件编号要求:
流水号
文件代码
公司代码
5.3.1.5外来文件管理要求:文控中心按外来文件原始编号、版本管理。

5.3.2文件编写格式
1)封面页:发行的文件除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指标外均应制作封面页。

2)程序文件格式如下,环境手册、规定类文件不限定格式:
1.目的
2.适用范围
3.定义
4.权责
5.工作程序
6.相关文件
7.使用表单
3)程序文件结构范例如下:
1.目的
2.适用范围。

ISO14001-2015环境法规控制程序

ISO14001-2015环境法规控制程序

环境法规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 目的为使本公司能够识别和获取适用于本公司活动和服务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并能够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的变更或新增情况,用于指导本公司环境管理工作,确保本公司持续的符合有关的要求。

2 适用范围识别、获取、登录、管理、更新环境法规和其要求都包括之。

3 职责3.1管理部负责识别、获取、更新登录、宣告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查本公司的各种有关环境行为与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

3.3管理代表负责不符合环境法规之改善措施的督导。

4 工作程序4.1法规之识别、获取与登录4.1.1识别和获取a. 由管理部通过向有关政府部门(如消防局、环卫局、立法机构等)问询、查阅相关环境法规资料、向环境专业组织(如咨询公司)咨询、网络搜索等方式获取与本公司的活动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危险源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信息;b.通过购买、网上下载等方式获得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活动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文本后,由管理部统一存档保管。

4.1.2法规登录由管理部将本公司收集的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作成《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4.2查询由管理部将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事项与本公司产品、活动或服务中的各种有关环境的行为进行对比,符合要求时应制订相应的文件程序予以保持,若经查核不符合时,应立即报告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责令相关部门订出相应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方案实施改善,以达成本公司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承诺。

4.3法规之变更、新增4.3.1为使本公司能够及时掌握适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更、新增情况,并能够保存最新发行和最新版本的适用法规,由管理部每年度进行一次进行法规的查询,依本程序4.1--4.2项的程序办理。

当取得新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时,原保存的旧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必须同时予以作废明确标示,以免误用。

ISO14001-2015目标及方案管理程序

ISO14001-2015目标及方案管理程序

环境目标及方案管理程序(ISO14001-2015)1.0目的: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为实施环境方针而依据重要环境因素以及法律、法规制定的目标和指标进行管理,改进公司环境行为;为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并使之有效实施,从而改进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制定、更改与实施及公司范围内环境管理方案的管理及运用。

3.0定义:3.1环境目标:公司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果可行应予以量化。

3.2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公司或其局部,如果可行应予量化。

3.3环境管理方案:为达成环境目标和指标而制定的实际而又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工作内容和期限,并规定了有关人员的职责。

4.0职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召集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目标和指针的制定、修改及对环境管理方案进行审查,并监督其实施。

4.2总经理批准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4.3各相关部门负责对各所属员工进行目标和指针的传达,执行及监督、跟踪环境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

4.4管理者代表负责召集环境体系相关工作人员,商讨确定各相关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

4.5管理者代表负责环境目标、指标符合情况的评价,并对环境管理方案实施的进度与效果等进行监督验证。

4.6各相关部门负责落实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5.0作业程序:5.1目标与指标5.1.1目标和指标的制定管理者代表每年根据公司的环境方针、本年度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以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变更,组织制定新的环境目标和指标于《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附件一);环境目标和指标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生效;5.1.2目标和指标制定的依据5.1.2.1环境方针的内容;5.1.2.2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5.1.2.3公司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5.1.2.4来自相关方的信息与要求;5.1.2.5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以及污染预防的承诺;5.1.2.6可选择的最佳环境技术,以及经济上、运作上的可行性。

前提方案(前提计划)控制程序

前提方案(前提计划)控制程序

前提方案(前提计划)控制程序1.目的规定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编制步骤和实施方法,确保前提方案(前提计划)与组织有关食品安全的需求相适应,并能满足如下目的。

1)控制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工作环境进入产品的可能性。

2)控制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3)控制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策划和实施管理。

3.职责3.1 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策划,包括编制组织、审核,以及实施的监视。

3.2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批准。

3.3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策划,编制、执行和落实本部门负责的前提方案(前提计划)。

4.定义1)前提方案:保证组织内和整个食品链食品安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

2)控制措施:能够用于防止显著的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所需采取的(食品安全)行动或活动。

5.程序5.1 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策划时机a) 设计并实施前提方案(前提计划),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建立、实施的起点。

b) 当新产品生产前,应策划前提方案(前提计划)。

c) 按文件控制的要求,应定期评审前提方案(前提计划),进行必要的更改,以保证其适宜性。

d) 当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变更时,应重新进行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策划。

5.2 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输入a) 顾客的产品要求。

b) 法律法规的要求。

c) 相关的食品安全指南和国际法典原则。

d) 行业规范。

e) 食品安全研究的技术成果。

f) 经验和同类产品、场所、技术、企业的相同案例。

g) 组织的可控制力和可影响力。

h) 危害分析和危害控制计划的结果。

5.3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5.3.1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的内容,应在如下方面规定要求:a) 建筑物和设施(包括车间、库房更衣室)的布局、环境、设计和建设。

b) 空气、水、能源和其他条件的供应。

c) 设备和工具要求,包括其预防性维护、卫生设计和每个单元维护和清洁的可达性。

ISO14001环境管理方案管理程序(完整表格)

ISO14001环境管理方案管理程序(完整表格)

ISO14001环境管理方案管理程序1目的根据本公司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要求,为了确保公司的方针、目标与指标的有效达成,制定出环境管理方案,以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管理与控制,有效地推动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各部门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核准、修订及跟踪管理。

3、职责3.1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召集、监督相关部门制定、实施环境管理方案。

3.2公司最高管理者:负责环境管理方案的最终核准。

3.3各部门负责贯彻实施环境管理方针,制定并实施本部门的环境管理方案。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5.1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5.1.1 依据经最高管理者核准的“环境目标指标一览表”,环境管理者代表召集各部门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

5.1.2 《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中应包括方案名称、方案编号、环境目标、指标、具体措施、技术手段、进度要求、责任部门、费用预算、资源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执行时间等。

5.2 环境管理方案的评审、批准、发布实施与监督检查5.2.1《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由最高管理者核准。

5.2.2《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核准后,由生产部发给相关部门实施。

5.2.3 每次管理评审时,均需对《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进行评审,确保其适宜性。

5.2.4办公室负责对管理方案的实施进度与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查,详见《环境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5.3 环境管理方案的进度管理5.3.1 各部门对各自的环境管理方案要求实施进度管理,依据环境管理方案的进度要求,具体的安排实施跟踪、评估实施状况,每月度将《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交给生产部审查。

5.3.2 生产部负责对整体的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进度管理,根据各部门提交的《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表》,对实施情况作出公司的季度环境管理方案实施总结报告,并向环境管理者代表汇报。

5.4 环境管理方案的修改5.4.1环境方案实施过程中,若发生下列情况,环境方案应进行修改:a)环境目标、指标改变时;b)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更新时;c)公司预算改变时;d)投入的设备或技术改变时;e)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变化时。

ISO14001环境体系法律法规管制程序

ISO14001环境体系法律法规管制程序
1.目 的
1.1.本程序规定了获取、确定、更新及记录适用于本公司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事项的途径和操作方法,旨在确保能够确定并获取所有已经批准发布的、有效的,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应遵守的要求项目。
1.2.规范收集渠道,及相关渠道的畅通。
2.适用范围:
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各项获取,确定及更新环境法律与其它要求事项的活动。
6.4.管理部对照清单,将清单项目及其内容发放至各相关部门,通过培训和宣传,使各部门了解相关法律与要求。
6.4.1.对于其它部门收集到有关环保法律与其它要求时,均应反馈至管理部,以备管理部确认整理。
6.4.2.收集的渠道有:
(1).国家、省、市级环保局;
(2).《中国环境报》等专业环境报刊;
(3).电子媒体、环保法律专业网站;
7.2.环保法律/法规符合性检查表
7.3.客户环境要求清单
7.4.客户环境要求符合性检查表
6.7.管理部在规定的时间内应全面查核公司内环境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事项的最新状况。
6.8.当本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变化或国家环保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时,管理部须向环境代表汇报,并协助分析相关变化时对本公司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相应改善对策并分配至相关部门实施。
7.附 件:
7.1.环保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清单
(4).劳动局;
(5).消防局;
(6).技术监督局等。
6.5.各部门收到管理部发放的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事项后,应建文件收管并按文件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6.6.管理部应比照环境法律与其它要求,进行相应检查其合规性,检查结果记录于『环境法律/法规符合性检查表』或『客户环境要求符合性检查表』,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与改善自身活动、产品与服务使之符合环境法律法规与要求。

ISO14001环境目标与指标控制程序(中英文)

ISO14001环境目标与指标控制程序(中英文)

ISO14001环境目标与指标控制程序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and Targets Control Procedure 1. Purpose目的This document is to establish company’s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and targets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al aspects, quantify the environmental aspects, disassemble as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and targets, then assign to relevant departments. 确定公司对产品、活动或服务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使环境因素得以量化,分解为环境目标和指标,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

2. Scope范围This procedure applies to ensure achievement of company’s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and targets. 适用于确保公司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得以达成。

3. Definition定义3.1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环境目标:Overall environmental goal whichregulated by organization and to be implemented, is consistent withenvironmental policy. 组织规定的,与环境方针一致的,自已所要实施的总体环境目的。

3.2 Environmental targets环境指标:They are from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orconcret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achieving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they apply to organization or part.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要的具体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局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FW-SCP-02 版次: A/1
目的
规定前提方案的编制步骤和实施方法,确保前提方案与组织有关食品安全的需求相适应,并能满足如下目的:
a)控制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工作环境进入产品的可能性;
b)控制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c)控制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前提方案的策划和实施管理。

3 定义
3.1前提方案:针对运行的性质和规模,而规定的程序或指导书;用以改善和保持运行条件,
从而更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和(或)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引入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及控制危害在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

3.2操作性前提方案: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引入的可能性和(或)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
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需的前提方案PRP(s)。

3.3控制措施:能够用于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活动。

3.4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不属于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前提方案。

4 权责
4.1 质量、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前提方案的策划,包括编制组织、审核,以及实施的监视。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前提方案的批准。

4.3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前提方案的策划,编制、执行和落实本部门负责的前提方案。

5作业内容
5.1 前提方案策划时机
5.1.1设计并实施前提方案,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建立、实施的起点。

5.1.2当一个车间开始运作前,应策划前提方案。

5.1.3根据危害分析的结果,重新评审已经确定的操作性前提方案,当操作性前提方案不能满
足危害分析确定的控制措施要求时,应重新策划操作性前提方案。

操作性前提方案的重新策划引致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的变化要求应得到识别和实施。

5.1.4按文件控制的要求,应定期评审前提方案,进行必要的更改,以保证其适宜性。

5.1.5当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变更时,应重新进行前提方案的策划。

5.2前提方案的输入
5.2.1顾客的产品要求;
5.2.2法律法规的要求;
5.2.3相关的食品安全指南和国际法典原则;
5.2.4行业规范;
5.2.5食品安全研究的技术成果;
5.2.6经验和同类产品、场所、技术、企业的相同案例;
5.2.7组织的可控制力和可影响力;
5.2.8危害分析和HACCP计划的结果。

5.3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
5.3.1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的内容,应在如下方面规定要求:
a) 建筑物和设施(包括车间、专间、库房、包装间、厕所和更衣室)的布局、环境、设计
和建设;
文件编号:FW-SCP-02 版次: A/1
b) 空气、水、能源和其他条件的供应;
c) 设备和工具要求,包括其预防性维护、卫生设计和每个单元维护和清洁的可达性;
d) 包括废弃物和排水处理的支持性服务。

e) 基础设施的修缮、改造等维护,并保持记录。

5.3.2有必要时,各车间根据需要,并考虑危害分析的结果和选定控制措施对确定的食品安全
危害的控制能力,应据此编制其适用的《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和对基础设施进行、环境进行必要的修缮和改造。

5.3.3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的验证:
a) 目的:验证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满足输入的要求,并得到实施。

b) 方法:对照前提方案的策划要求进行文件评审,对照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现场进行确认。

c) 频率:首次运行或变更后重新运行时和不超过六个月的时间间隔进行。

进行。

d) 职责:由HACCP小组负责。

e) 记录:参加人员应填写验证签到表(会议签到表),编写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验证报告记
录验证过程和结果。

对验证不合格开立文件更改申请表或不合格处理单以对其进行纠正。

5.4 操作性前提方案
5.4.1根据前提方案的输入要求,应在如下方面分别建立操作性前提方案:
a) 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表面接触的水和冰的安全;
b) 防止交叉污染;
c) 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d) 人员卫生;
e) 清洁和消毒:包括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手的清洗
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的保持;
f) 虫害控制;
g) 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
h) 包装程序;
i) 对采购材料(如原料、辅料、化学品)、供给(水、空气、蒸汽、冰等)、清理(如废弃
物和排水系统)和产品处理(如贮存和运输)的管理;
j) 生产加工和检验的作业过程。

5.4.2 每个操作性前提方案均应包括控制措施,明确如下内容:
a) 目的和范围:说明该操作性前提方案对哪些已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进行控制(包括适用
的终产品、场所、工艺和危害类型)。

b) 职责和运行:说明该操作性前提方案及其控制措施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应过程职责和
权限的细节。

c) 监视:规定能够证实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s))有效的相关监视程序(参数、频率和记
录要求)。

d) 纠正和纠正措施:当监视显示控制措施不适用时应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5.4.3 操作性前提方案的验证:
a) 目的:验证操作性前提方案的有效性。

b) 方法:检查监视记录,验证方案是否得到实施;运行操作性前提方案,检查作业人员是
否遵守规范,设备是否运转正常,仪器是否得到校准,以确定其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水有平是否在预期范围内。

文件编号:FW-SCP-02 版次: A/1
c) 频率:首次运行或变更后重新运行时和不超过六个月的时间间隔进行。

进行。

d) 职责:由HACCP小组负责。

e) 记录:参加人员应填写验证签到表(会议签到表),编写操作性前提方案验证报告记录
验证过程和结果。

对验证不合格开立文件更改申请表或不合格处理单以对其进行纠正。

5.4.4 操作性PRP(s)应与组织的经营规模和类型,以及生产和(或)处理的产品性质相适应;
无论是整体应用,还是用于特定产品或生产线,操作性PRP(s)应在整个生产体系中实施。

5.5前提方案的控制
5.5.1前提文案是公司受控文件,其编制和修改、分发、使用、标识等由《文件控制程序》的
规定进行控制。

5.5.2属于前提方案的文件,应另行编列《受控文件清单》
5.6可行时,操作性前提方案应与标准操作程序(SOP)结合起来。

6 相关文件
6.1文件控制程序
6.2食品安全验证控制程序
6.3各种前提方案
7使用表单
7.1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验证记录
7.2操作性前提方案验证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