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研究生心理压力分析

合集下载

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与疏导

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与疏导

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与疏导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生群体的人数日益增加。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精英,研究生在获取专业知识和提高学术能力的同时,也承受着许多心理压力。

本文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和疏导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理压力的来源1.学业压力2.生活压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到了异地求学的研究生来说,生活也是一个导致压力的因素。

生活中诸多问题,例如安居问题、日常生活等问题,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孤独和不适应。

他们有时会因为压力造成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问题。

这些因素加起来可能使得研究生感到生活失去了品质,容易造成心理负担。

研究生是一批培养出来的高端人才,他们所背负的职业压力也是相当高的。

不论是走向学术界还是投身于社会,他们都需要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未来求职市场的洞察力,这些都带来了很高的期望和压力。

1.倾诉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向导师、同学、家人等人透露自己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听一听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听听别人的建议,去寻求一种有效的疏导方法。

2.自我暗示在面对压力时,可以自我暗示,鼓励自己勇敢地应对挑战,提高自信心和自能力。

这样可以使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更好地面对事情。

3.主动放松在学习和工作之余,研究生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或者舒展筋骨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的身心,让自己更容易恢复平静和专注力。

4.积极寻求帮助当研究生感到自己的压力非常大的时候,不要独自承受,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师或者心理辅导员的帮助,制定对自己有利的疏导计划。

总而言之,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学习,也来自于生活和职业上。

我们需要积极寻求疏导的方法,使自己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的打开未来自己的生活和求职发展之路。

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分析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分析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methods,studies the pressures that postgraduates at college suffer from the external world and themselves .Especially the thesis studies the pressure source from the aspects of employment pressure、study pressure、economy pressure、marriage and love pressure,and human communication pressure and then makes detailed expoundings in the chosen pressure points from every pressure .Moreover,on the basis of coping theory,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essure which postgraduates are faced with this thesis brings forward systematic pressure-managing tactics and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reducing the press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ety 、school and personal support .The purpose is for managing and teaching postgraduates at college and for providing a effective scheme for themselves to solve their psychological pressure.This thesis is mainly composed of four parts .Chapter I is an introduction,which mainly concerns about research background of postgraduates’psychological pressures,current situation of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Ⅱ i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pressure source theory,which mainly explains the of the pressure concept、pressure theories and models、psychological pressure、the concept of the pressure source,theoretical basis as well as some factors why postgraduates’pressures occur .This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thesis,playingthe role of theoretical support .Chapter Ⅲis about the sources of postgraduates’pressures .It carries out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postgraduates’pressures and an overall systematic analytical research on the pressures suffered by postgraduates from five perspectives including employment pressure、study pressure、economypressur,marriage and lovepressure,and humancommunication pressure. This part is not only the main body of the thesis but also the innovation of this thesis .Chapter Ⅳ concerns about the managing tactics for postgraduate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managing tactics,the pressure-coping、theorysystem theory and the validity of administration .It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feasible methods or means of relieving pressures from the country、society、family、school and themselves.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the author collects lots of materials and data and carries out specialized study on postgraduates’psychological pressure,which theoretically supplements the deficiency of such research and provides the theory basis and method countermeasure in order to make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s’ psychological pressure,take precautions against the occurrence and infest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 and psychological disease and develop the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At the same time,this study is helpful for our college educational workers to objectively face the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s’psychology,change traditional ideas and teaching styles andimplement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For postgraduates,it is also helpful for them to attain an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pressure and coping theory,various sources of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resolve their own psychological pressure,thus finally perfecting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achieving ahealthy all-round development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Keywords: Postgraduates;Psychological stress;Pressuresource;Managing t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前言 (1)(一)研究背景 (1)1.研究生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研究生由于受到叠加性压力的多重作用,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1)(二)研究现状 (2)1.关于压力及心理压力的定义和理论的研究 (3)2.关于压力源定义、种类、产生原因的研究 (3)3.关于应对定义、应对策略、应对理论的研究 (4)(三)研究意义及创新 (5)1.理论意义 (5)2.现实意义 (6)3.本文创新与不足 (6)一、心理压力及压力源理论 (7)(一)压力及压力源概念研究 (7)1.压力的概念 (7)2.压力源的定义与分类 (8)(二)压力理论模型 (9)1.压力的刺激理论模型 (9)2.压力的反应模型 (10)3.压力的 CPT模型 (11)(三)心理压力产生的有关因素 (12)1.社会转型因素 (12)2.自然环境因素 (12)3.压力源因素 (13)4.人格特质因素 (13)5.应对方式因素 (13)二、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来源 (14)(一)就业压力来源 (14)1.政策性就业压力源——研究生扩招政策和就业政策 (14)2.社会就业压力源——人才供需失衡及社会歧视 (14)3.学校就业压力源——教育层次、就业指导工作及导师个人影响力 (15)4.个人就业压力源——研究生就业期望与就业能力 (16)(二)学业压力来源 (16)1.政策性学业压力源——研究生学位教育 (16)2.学校学业压力源——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 (17)3.个人学业压力源——研究生科研能力 (18)(三)经济压力来源 (18)1.政策性经济压力源——研究生学费制度改革 (18)2.学校经济压力源——学校学费、生活补贴、科研经费 (19)3.个人经济压力源——研究生个人日常支出 (20)(四)爱情婚姻压力来源 (21)1.研究生爱情婚姻的性别压力源 (21)2.研究生爱情婚姻的年龄压力源 (21)(五)人际关系压力来源 (22)1.研究生人际关系的角色冲突压力源 (22)2.研究生人际关系的师生关系压力源 (23)三、研究生心理压力管理策略 (25)(一)心理压力管理的界定 (25)1.健康范式压力管理 (25)2.有效的整体性压力管理 (25)3.本文对研究生心理压力管理的界定 (25)(二)心理压力管理的有关理论 (25)1.系统论 (25)2.应对理论 (26)(三)研究生压力管理策略 (27)1.社会支持策略 (27)2.学校支持策略 (29)3.研究生自我调适管理策略 (31)结束语 (35)注释 (36)参考文献 (40)攻读书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4)致谢前言(一)研究背景1.研究生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研究论文:我国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和对策分析

研究论文:我国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和对策分析

研究论文:我国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和对策分析70377 心理学论文我国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和对策分析研究生作为我国的高水平的人才,对我国当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但当前整个社会处在转型期,社会需求和层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也体现研究生心态的变化上。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由于较大心理压力出现自卑、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所导致的诸如投毒、自杀等极端恶劣事件频频见诸报端,不仅扰乱了研究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更是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一、我国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基本情况研究生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拥有较高学历和智商,他们青春、有创造力,但同时不成熟、敏感。

研究生的这些普遍具有的特点加之现在所处的环境易使他们经常会遇到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而演变成了心理压力,在心理压力的困扰得不到排解的情况下,轻则会产生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情绪,重则会引发部分研究生做出极端恶劣的行为,由此看来,我国当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但随研究生的逐年扩招,社会竞争的加快,这使得当今研究生的心理难以得到关怀重视,缺乏正确的引导。

二、我国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研究生队伍的逐步扩大,竞争愈发激烈,使得当代研究生不仅没有了老一辈研究生的优越感,而且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当代研究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就业、学习、经济、情感四个方面。

(一)就业压力。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劳动市场相对饱和,研究生在市场的竞争优势大不如前,加之研究生“低不成,高不就”的就业心态,这些都给当今研究生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不论是在校或者是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很多都为就业问题苦恼,在家人的殷切期盼和严峻现实面前没有及时调整好心态,造成心理压力。

(二)学习压力。

研究生在校期间仍是以学业为重。

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更加注重的是一种研究性的、探索性的学习,需要研究生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日常的科学研究贯穿和毕业论文对研究生的要求也愈发提高,研究生的学习成绩不仅影响研究生毕业和就业问题,对培养单位声誉的也关系紧密。

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分析

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分析

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群体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学术压力较大、学业负担较重的阶段,研究生群体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

本文将对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希望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业压力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的学业压力主要来源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业任务和学术要求。

研究生阶段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研究生们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参与科研项目,完成学术论文等,这些学业任务给研究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业压力。

研究生阶段的学术要求也很高,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

学业压力是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

二、生活压力除了学业压力外,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还要面对生活压力。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较重,学生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学习和科研上,他们往往会忽视自己的生活和健康。

加之一些研究生们远离家乡,身处陌生的城市环境,面对生活、人际关系和经济问题时,会感到很大的生活压力。

生活中的压力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们的学习和情绪状态,甚至影响到其心理健康。

三、就业压力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也是心理压力的来源之一。

研究生毕业后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虽然研究生学历较高,但是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一些研究生担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担心找不到符合自己理想的工作和发展空间,这些都会给研究生带来就业压力。

四、人际关系压力在校研究生在学术导师、同学之间都会涉及到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也会成为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来源。

学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存在着沟通不良、学术观点不一致等问题,会使研究生感到心理压力。

同学之间也存在着学术竞争和人际交往的问题,一些研究生会感到自己处在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心理上会感到压力。

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摘要】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

在背景介绍了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群体,面临的心理压力问题日益突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在首先定义了研究生心理压力,然后分析了影响因素包括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等内容。

探讨了这些压力对研究生的具体影响。

在强调了研究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应对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建议。

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认识,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压力、影响因素、学业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重要性、建议、应对、研究目的、定义、结论、引言1. 引言1.1 背景介绍研究生阶段是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来面对来自学业、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压力。

研究生心理压力是以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所面临的各种困扰、烦恼、不适、焦虑等多种负性心理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产生不仅与个体的心理素质有关,也与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生心理压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着研究生本人的学业和生活质量,也对整个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研究生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研究生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实现个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应对和管理心理压力,提高其学习和生活质量。

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学业、生活、社会压力对研究生的具体影响,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启示。

研究的结果也可以为相关压力管理机构和个人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建议,有效预防和减轻研究生心理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研究生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为构建健康和谐的学术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分析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分析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分析及其管理策略研究一、概述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来自学术、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问题逐渐凸显,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制约了其学术成就和职业发展。

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学术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以及经济压力等多个方面。

学术压力包括科研任务繁重、论文发表要求高等;就业压力则主要体现在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前景不确定等方面;人际关系压力主要来自于与导师、同学、家人等的关系处理;经济压力则是因为部分研究生需要承担学费、生活费等经济负担。

这些压力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复杂局面。

为了有效应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这包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研究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为研究生提供及时、专业的心理支持;还需要优化学术环境,减轻研究生的学术压力;加强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以及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减少人际关系压力对研究生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分析其压力来源和表现形式,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我们可以为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 背景介绍:硕士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及其面临的压力来源硕士研究生群体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和所面临的压力源。

这一群体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追求和专业知识储备,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来自学业、职业、经济以及个人发展等多方面的压力。

从学业角度来看,硕士研究生需要深入研究某一专业领域,完成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项目。

这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和对策分析【摘要】我国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日益凸显,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分析现状,探讨影响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因素,提出有效策略应对心理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提升咨询服务。

建议政府、学校和社会加强支持,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解决他们面临的挑战。

希望通过本研究总结的经验,为未来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支持,提出持续关注和投入的建议,共同努力促进我国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因素探讨、有效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建议、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研究生们面临着来自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研究生们需要承担更多的学习任务和挑战,这也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研究生阶段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的阶段,其面临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

这些压力往往会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

对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影响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以及建议,从而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对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的改进,更好地保障研究生的身心健康。

通过对研究生心理压力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3 研究意义作为当代研究生的一员,了解和关注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和对策分析,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应对挑战,提升学习和生活质量,还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深入了解我国当代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有助于揭示造成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深层原因,为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社会压力下研究生心理素质问题及对策论文

社会压力下研究生心理素质问题及对策论文

社会压力下研究生心理素质问题及对策论文社会压力下研究生心理素质问题及对策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进入到这个阶段以后,身心与个人压力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在社会压力下,研究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对于他们日后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因此研究生心理研究目前被予以高度重视,我们也将重点放在针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上。

从目前我国各方面发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便是研究生处于学业中的最优势位置,他们还是需要面对社会所带来的各种压力。

其中压力表现为:感情、事业、生活等方方面面。

如何分析研究生心理特点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研究生心理素质问题产生的起因分析为什么当代研究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状况,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经济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研究生事故案件,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心理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我们探究了研究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它主要源自3个方面。

第一,就业与未来前景的压力。

对于目前的状况来说,研究生的压力并不比一些社会人士少,如今的研究生不仅要考虑学业问题,也要顾及到自己的未来发展。

由此研究生在面临对未来的抉择方面,有时候会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由此影响自身的发展。

第二,身心发展已经进入到思维的成熟期。

在23~27岁的年龄阶段中,研究生的身心特点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进入思维的成熟期让他们看待问题更加深刻与认真。

比如对未来的规划、社会竞争压力、情感问题等。

这个阶段选择继续在学校完成学业,但是身心特点已经符合社会工作人员年龄。

因此思维成熟与过度的压力会对研究生产生一定的内心困扰。

第三,由不良的社会风气引起的心理问题。

对于研究生来说,虽然他们还是身处于学校的环境当中,但是对于个人而言,接触社会的信息非常多。

对于信息的筛选缺乏一定的准则,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研究生很容易面临一定的内心问题。

二、研究生心理素质问题的主要表现(一)内心的焦躁感就自身心理与素质而言,研究生内心的焦躁感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加强烈,现在的研究生存在浮躁问题,在面对问题时不够冷静,这种内心的焦躁感起源于年龄和外界所带来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论文:研究生心理压力分析
[摘要] 目前国内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有限,暂时还没有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然而不同年级研究生心理压力不同,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不同,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研究生心理压力分析
一、研究生心理压力重视程度现状
在当前很过高校中,已形成并运行着较为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校方的重视,而相对来说,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还比较低,也还没有针对研究生的特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套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事实上,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特点与本科生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级研究生实际状况不尽相同,心理压力来源也不完全相同,应当针对不同年级研究生心理压力特点,采取相应针对性举措,以期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

同时,研究生压力的研究较本科生相比显得不够,这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重视程度不足。

韩勇(2006)研究发现,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在就业和婚恋方面体验到更多的压力,理工类研究生要比文科类研究生在学业上体验到更多的压力,而在就业方面压力则较小,已婚研
究生比未婚研究生在就业、经济和家庭等多个维度都体验到更多的压力,来自农村的研究生与来自城镇的研究生相比,在就业、经济和家庭三个方面都体验到更大的压力。

二、不同年级研究生心理压力
研究生,是拥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青年,但是高学历不等同于高心理素质,近年来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引发心理问题的事件屡次发生,轻则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重则危害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然而,研究生不同年级环境不同,压力来源有所差异,也提醒教育工作者,更多关注研究生群体,针对研究生实际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研究生新生心理压力
1.差压力
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大多是班级或年级的佼佼者,入校后,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巨大的落差易造成自我否定感,也有的研究生,存在理想主义思维,对新学校期望较高,若学校不能达到预期,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容易使其产生失落感和抑郁情绪,跨专业考研的研究生,可能会因为专业实际与期望的落差,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对未来产生质疑。

2.经济压力
研究生已是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普遍希望经济独立的完成学业,但是,对于本科考研或仅有很短工作经历
的研究生,学校发放的生活补助还不能满足生活学习开支,仍需要家庭的经济支持,形成了研究生既想要减轻家庭负担,又不能完全脱离家庭经济支持的矛盾,尤其是自费的研究生和来自贫困地区的研究生,这种矛盾尤为突出。

对于已婚的研究生,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子女需要抚养,脱岗读书又切断了经济来源,经济状况更是苦不堪言。

3.适应压力
在学习方面,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相比,有较大差异,不再只是跟随老师学习大量基础知识,而是要学习和掌握科研创新能力,自己主导科研,在所学专业领域独立自主的开拓创新,若学习、科研规划不明确,易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

在生活方面,长期远离家乡,与家人不能团聚,易产生孤独、无助的心理。

有的研究生将大多的精力投放到网络中去,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上交友、网上购物,网络成为他们打发业余时间的主要途径。

(二)二年级研究生心理压力
1.交往压力
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工作室或实验室度过,班级成员之间较少沟通,经济、学习或就业的压力,使得他们大部分时间埋头科研,没有太多的兴趣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部分研究生,由于来自农村或者经贫困地区,经济条件较差,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集体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愈发的喜欢独处,他们遇到困难,很少求助他人或者其他机构,心里话无人可以诉说,选择自己承担,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也容易产生孤独的情绪。

对人际交往的无措和紧张,更加影响着研究生与同学,导师的关系。

2.情感压力
研究生中还有部分男未娶,女未嫁的大龄青年,经济、学习或就业的压力,使得他们无暇顾及个人情感问题,情感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一方面迫于家长亲戚的压力,着急结束单身,另一方面,条件过于苛刻,自身的优越感,也过分在乎对方的学历,收入,家庭背景等。

还有的研究生,感情方面的挫折,使其不能走出阴霾,总处于精神低迷的状态。

3.家庭压力
每一个研究生,都是家庭未来的希望,家长往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

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家庭,寄希望于子女学有所成之后,在城市扎稳脚跟,因此寄予他们较高的期望,鞭策他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追求成功的同时,使一部分研究生忽视了自我真实感受和需求,无法从外在的成功中享受到快乐和喜悦,而只能感到诸多的压力无从排解,长期下去就会因此形成郁闷、压抑、烦躁等不良心理,若自己不知道怎样调整,导致心理状态越来越差。

(三)毕业班研究生压力来源
1.毕业压力
研究生除了学习课程之外,还要承担科研课题,部分研究生自我感觉考试过关难、科研出成果难、论文发表也难,少数同学无法适应紧张的课业压力或自己的科研成果达不到学校毕业标准,会使得其愈发难以适应课业和科研的压力,更加难以胜任科研和学习的任务,如果不能达到学校的毕业要求,就拿不到学位,找不到好工作,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解,都可能会导致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等。

2.就业压力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学生涌入高校,研究生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受到传统择业观的影响,多数研究生都希望找到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丰厚,发展前景可观的工作,但是,岗位需求并没有同比增加,这无疑增大了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更多用人单位倾向于录用男生,女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不公的就业待遇更加大了她们的就业压力。

3.健康压力
研究生在读期间,将大量的经历投入在科研和学习中,较少到室外参加体育运动,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已不适应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已婚的研究生,很多已经步入
中年,常年缺少体育锻炼,使他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更难以承受科研以及学习的压力。

综上所述,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不同阶段有着鲜明的特征,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直接进入社会,他们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入了解研究生群体,摒弃“高学历=高心理素质”的认知。

针对他们独有的特征,及时调整学生事务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恒.大学生、研究生压力研究综述,高校讲坛,2010,11.
[2]李小琴.论当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科技信息,2010,18.
[3]刘朋,石磊,刘蓉洁.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法制与社会,2010,7(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