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doc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valuation of green industrial building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2月前言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2013已于2013年8月8日发布,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工业领域第一本综合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具有指导绝大多数行业工业建筑评价的复杂性。
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工业建筑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编写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
编写《技术细则》的目的,是为绿色工业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工业建筑标识的评价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和评判依据,推进绿色工业建筑和相关评审工作发展。
本细则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中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学会本细则主要起草人员:徐伟、张家平、李丛笑、李国顺、袁闪闪、王明磊孙宁、郭丹丹、许远超、尹运基、宋甲英、曹国光曹国庆、李亨、吴剑林、俞水凤、张颖、孟冲邓高峰、牛秋蔓本细则主要审查人员:王有为、虞永宾、袁镔、张小慧、吕伟娅、巫曼曼赵霄龙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3.1 一般规定 (3)3.2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5)4 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 (7)4.1 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7)4.2 节地 (13)4.3 物流与交通运输 (17)4.4 场地资源保护与再生 (23)5 节能与能源利用 (34)5.1 能源利用指标 (34)5.2 节能 (37)5.3 能量回收 (53)5.4 可再生能源利用 (56)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0)6.1 水资源利用指标 (60)6.2 节水 (66)6.3 水资源利用 (75)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5)7.1 节材 (85)7.2 材料资源利用 (90)8 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 (102)8.1 环境影响 (102)8.2 水、气、固体污染物控制 (104)8.3 室外噪声与振动控制 (112)8.4 其他污染控制 (114)9 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 (119)9.1 室内环境 (119)9.2 职业健康 (126)10 运行管理 (130)10.1 管理体系 (130)10.2 管理制度 (131)10.3 能源管理 (133)10.4 公用设施管理 (135)11 技术进步与创新 (139)附录A 权重和条文分值 (141)附录B 工业建筑能耗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 (146)附录C 工业建筑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 (148)附录D 设备能效值 (150)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绿色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政策,执行国家对工业建设的产业政策、装备政策、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和安全健康等法律法规,推进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四川省绿色建评价技术细则

四川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第一批)目录预拌混凝土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4)表预拌混凝土基本项评价细则 (6)表预拌混凝土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7)表预拌混凝土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13)烧结墙体材料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14)表烧结墙体材料基本项评价细则 (15)表烧结墙体材料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1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21)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基本项评价细则 (22)隔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27)表隔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28)表隔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29)表隔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33)热轧带肋钢筋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34)表热轧带肋钢筋基本项评价细则 (35)表热轧带肋钢筋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36)表热轧带肋钢筋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40)沥青类防水卷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41)表沥青类防水卷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42)表沥青类防水卷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44)表沥青类防水卷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48)塑料型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49)表塑料型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50)表塑料型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51)表塑料型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55)塑料门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56)表塑料门窗基本项评价内容及要求 (57)表塑料门窗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58)表塑料门窗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62)铝合金型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63)表铝合金型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64)表铝合金型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65)表铝合金型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70)铝合金门窗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71)表铝合金门窗基本项评价细则 (72)表铝合金门窗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73)表铝合金门窗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77)塑料管材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78)表塑料管材基本项评价细则 (79)表塑料管材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80)表塑料管材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84)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86)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基本项评价细则 (87)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88)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92)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93)表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94)表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95)表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99)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100)表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101)表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102)表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106)建筑陶瓷砖(板)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 (107)表建筑陶瓷砖(板)基本项评价细则 (108)表建筑陶瓷砖(板)生态指标评价细则 (109)表建筑陶瓷砖(板)性能指标评价细则 (112)预拌混凝土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细则说明1、本细则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
绿色工厂评选评价指标实施细则

4
基本要求 预期性要求 基本要求
6 4 6 4 6 4
预期性要求 基本要求 预期性要求
基本要求
6
预期性要求
4 6 4
基本要求 预期性要求
绿色工厂评选评分认定说明
考核指标 序号 考核内容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优于行业前20%水平。(装备、电子、电器 等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指标。)前5% 为满分 3 废物资源化 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应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优于行业前20%水平,前5%为满分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大于65%(根据行业特点,该指标可 在±20%之间选取)。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根据行业特点,该指标可在 ±20%之间选取),90%为满分。 废水处理回用率高于行业平均值。 废水处理回用率优于行业前20%水平,前5%为满分。 4 能源低碳化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应符合相关国家、行业标准中的限额要求。 未制定相关标准的,应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装备、电子、电 器等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指标。)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相关国家、行业标准中的先进值要求。 未制定相关标准的,应优于行业前20%水平。(装备、电子、电 器等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指标。)前 5%为满分。 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应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装备、电子、电器 等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指标。) 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优于行业前20%水平。(装备、电子、电器等 离散制造业可采用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指标。)前5%为 满分。 参与部门
预期性要求
5 5 5
基本要求 预期性要求
10 10
10
基本要求
10
预期性要求
15
基本要求 预期性要求
国标《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及要点

引导绿 色工 业建筑的健康可 持续发 展, 适应工 业建 筑的绿色评 价需求 ,规范绿色工业建 筑评价 工作 ,就显得 非常必 要和迫切 。
一
编 制 背 景
在 我 国 现 代 工 业 快 速 发 展 的 大 背 景 下 ,工 业 建 筑 作 为 现
较 大 ,特 别是 恒 温 恒 湿 厂 房 ,洁 净 厂 房 、精 密 厂 房 、高 大 厂 房
水 、污 染 物 排 放 等 内容 .有 的 工 厂其 能 耗 指 标 反 而 上升 。调 查
表 明 :某 评 估 机 构 的 国 外项 目中有 3 %左 右 的 绿 色 建筑 的能 耗 0
告 作 出 了重 要 批 示 : “ 紧 编 制 出相 关文 件 , 尽 快 将 绿 色 建 抓 筑 扩 大 到 工 业 建 筑 领 域 ” 。 由 住 房 和城 乡建 设 部 组 织 中 国城 市
= 编 制 情 况 介 绍
2 1 年 1 2日仇 保 兴 副部 长对 中 国城 市 科 学 研 究 会绿 色 00 月2
建 筑 研 究 中心 呈 交 的 关 于 拟 开展 绿 色 工 业 建 筑 评 价 工 作 的 报
不 规 范 .评 价 项 目随意 性 大 。
3
、
主 要评 价 指标 没 有 量化 。如 工业 建筑 的能耗 、用 地 、用
得
别
天
’ 土
T e S eci F cus h p al o
口 机械工业第六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许远超 李国顺 宋高举 尹运基 李亨
针对 目前国 内外绿 色工业建 筑评价的现状 ,至今 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 的评价 标准可作为
依 据。编 制一部适合我国国 情、 且 与国际 通用做 法相适应 的绿 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体 系文件 , 一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标准》条文:“4.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标准》条文:“4.1.8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标准》条文:“4.4.6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细则》;4.1.8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细则》:4.4.1 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要求。
《细则》;4.4.2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细则》;4.4.4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细则》;4.4.5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细则》;4.4.6 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细则》;4.4.7 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
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
《细则》;4.4.8 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
《细则》;4.4.9 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
《细则》;4.4.10 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细则》;4.4.11 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
《细则》;4.5.5 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
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GB/T 50378-201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08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4月15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标准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的实施情况和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外标准,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1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
2.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
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绿色改造评价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既有工业建筑民用化绿色改造评价标准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旧工业建筑的民用化绿色改造已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3月1日实施

专 门 针对 工 业 建 筑 的绿 色 评 价 标 准 .填 补 了国 内外 针 对 工业 建 筑 的绿 色建 筑 评 价 标 准 空 白 。具 有 科学 性 先 进 性和 可 操 作 性 .总 体上 达 到 了国 际领 先 水平 。
《 标 准 》 是 指导 我 国工 业 建 筑 “ 绿 色 化 ”规 划 设 计 、施 工 验
方 法 保持 一 致 规 定 了 各行 业 工 业 建筑 的能 耗 、水 资 源 利 用指 标
的范 围、计 算 和统 计 方法 。
该 标 准 突 出 工 业建 筑 的 特 点 和绿 色 发 展 要 求 .是 国 际 上首 部
该 标准是根 据 2 0 0 9 年1 0 月2 8日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 部 建 标 函
它 的 实施 将 有 利 于 我 国 工业 建 筑 领域 规 划 、设计 、建 造 、产 品 、
管理 一 系 列 环 节 引入 可 持 续 发展 的绿 色 理念 .不 断 提 高其 规 范 化 及合 理 性 .为 各 工 业行 业 的 健 康 发展 提 供 技 术依 据 和 执 行标 准 .
合 医院和 二 星级 绿 色 建筑 配备 设 置 。 绿 色 可 持 续 的理 念 是 在 为 人 们 创 造 舒 适 环 境 的 同 时保 护 环 境 减 少 能 源 资 源 的 消 耗 ,体 现 在 医 院 建 筑 方 面就 是 避 免 医疗 资
据 悉 .山东 省 乐 陵 市 人 民 医院 迁 建 项 目在建 筑 形 态 、业 态 布 局 、结 构 和景 观 设 计 等 方 面 充分 体 现 了 “ 科 技 、 文化 、生 态 、 节 能 、环保 “ 的理 念 .从 设 计 、 建造 到 运 营 都 坚持 绿 色 环 保 .采 用 太 阳 能 光 电 、 自然 通 风 技 术 、 中水 回用 、雨 水收 集 系统 等 多 种 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valuation of green industrial building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2月前言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2013已于2013年8月8日发布,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工业领域第一本综合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具有指导绝大多数行业工业建筑评价的复杂性。
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工业建筑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编写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
编写《技术细则》的目的,是为绿色工业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工业建筑标识的评价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和评判依据,推进绿色工业建筑和相关评审工作发展。
本细则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中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学会本细则主要起草人员:徐伟、张家平、李丛笑、李国顺、袁闪闪、王明磊孙宁、郭丹丹、许远超、尹运基、宋甲英、曹国光曹国庆、李亨、吴剑林、俞水凤、张颖、孟冲邓高峰、牛秋蔓本细则主要审查人员:王有为、虞永宾、袁镔、张小慧、吕伟娅、巫曼曼赵霄龙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3.1 一般规定 (3)3.2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5)4 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 (7)4.1 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 (7)4.2 节地 (13)4.3 物流与交通运输 (17)4.4 场地资源保护与再生 (23)5 节能与能源利用 (34)5.1 能源利用指标 (34)5.2 节能 (37)5.3 能量回收 (53)5.4 可再生能源利用 (56)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9)6.1 水资源利用指标 (59)6.2 节水 (65)6.3 水资源利用 (74)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4)7.1 节材 (84)7.2 材料资源利用 (89)8 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 (101)8.1 环境影响 (101)8.2 水、气、固体污染物控制 (103)8.3 室外噪声与振动控制 (111)8.4 其他污染控制 (113)9 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 (118)9.1 室内环境 (118)9.2 职业健康 (125)10 运行管理 (129)10.1 管理体系 (129)10.2 管理制度 (130)10.3 能源管理 (132)10.4 公用设施管理 (134)11 技术进步与创新 (138)附录A 权重和条文分值 (140)附录B 工业建筑能耗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 (145)附录C 工业建筑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 (147)附录D 设备能效值 (149)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绿色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政策,执行国家对工业建设的产业政策、装备政策、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和安全健康等法律法规,推进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的建设工业建筑和既有工业建筑的各行业工厂或工业建筑群中的主要生产厂房、各类辅助生产建筑。
【条文释义】辅助生产建筑,本标准主要是指间接服务于生产工艺需求而建造的各类建筑物。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工业行业标准中将为生产人员生活所需建造的建筑物也列入辅助生产建筑中,如职工食堂、倒班宿舍、文化娱乐建筑等,本标准中统一将该部分功能建筑列为“非生产性和非辅助生产性建筑”。
独立的和贴建的“非生产性和非辅助生产性建筑”不在本标准评价范围内,应执行相关的评价标准。
1.0.3 本标准规定了各行业评价绿色工业建筑需要达到的共性要求。
【条文释义】本标准中的绝大多数条文对于各行业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是通用的,但是涉及到能耗和水资源利用等指标判定时,需要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清洁生产标准对于某一指标的统计范围或计算方法可能并不完全相同,此时应与本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中该指标的统计范围或计算方法保持一致。
1.0.4 当评价绿色工业建筑时,应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统筹考虑全寿命周期内土地、能源、水、材料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和运行管理等的不同要求。
1.0.5 当评价绿色工业建筑时,应考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和文化等影响因素。
1.0.6 在进行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工业建筑green industrial building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供适用、健康、安全、高效使用空间的工业建筑。
2.0.2 工业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uilding为保证生产、人和室内外环境所需的各种能源耗量的总和。
2.0.3 单位产品(或单位建筑面积)工业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uilding for unit product (or unit building area)统计期内工业建筑能耗与合格产品产量(或建筑面积)的比值。
2.0.4 单位产品取水量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for unit product统计期内取水量与合格产品产量的比值。
2.0.5 水重复利用率water reuse rate统计期内评价范围中重复利用的水量与总用水量的比值。
2.0.6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quantity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for unit product统计期内废水产生量与合格产品产量的比值。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工业企业的建设区位应符合国家批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要求。
3.1.2 工业企业的产品、产量、规模、工艺与装备水平等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行业准入条件。
3.1.3 工业企业的产品不应是国家规定的淘汰或禁止生产的产品。
3.1.4 单位产品的工业综合能耗、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消耗、水资源利用等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指标应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国内基本水平。
3.1.5 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1.6 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用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设项目用地的规定,不应是国家禁止用地的项目。
【3.1.1-3.1.6条文释义】绿色工业建筑所属的工业项目首先应是符合国家及产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污染排放达标的项目,而不应是列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项目。
对于当申报项目的企业没有行业准入条件时,如该项目已被相关部门批准通过的则可认为符合条件。
标准厂房仅可申报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标识,且须提交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及招商文件,其内容应明确产业准入门槛,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入,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制度,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实施了《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列入《限制用地项目目录》但符合目录规定条件,且已获得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相关手续的项目,可以参与绿色工业建筑评价。
列入《禁止目录》的工业企业项目,均不能参与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
【适用范围】所有参评工业建筑。
【参评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和全面评价阶段。
【证明材料】规划设计阶段:1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施工图审查合格证4项目施工许可证5建设项目建议书的立项批复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结论及批复7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等8项目节能评估报告9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10有效的产品生产许可证11符合行业准入条件、清洁生产标准、能耗限额要求及不属于淘汰目录的说明12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及招商文件(标准厂房)全面评价阶段:1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施工图审查合格证4项目施工许可证5建设项目建议书的立项批复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结论及批复7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等8项目节能评估报告9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及批复10有效的产品生产许可证11符合行业准入条件、清洁生产标准、能耗限额要求及不属于淘汰目录的说明3.2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3.2.1 申请评价的项目应在满足本标准第3.1节的要求后进行评价。
3.2.2 申请评价的工业建筑项目分为规划设计和全面评价两个阶段,规划设计和全面评价可分阶段进行,全面评价应在正常运行管理一年后进行。
【条文释义】规划设计阶段申请评价的工业建筑,应已经明确工艺功能。
对于工艺尚未明确、能耗和水资源利用指标暂无法判定,或环境影响无法评估的项目,不得申报绿色工业建筑。
3.2.3 申请评价的项目应按本标准有关条文的要求对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进行过程控制,并应提交相关文档。
3.2.4 在对工业企业的单体工业建筑进行评价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应以该单体工业建筑所处环境的评价结论为依据。
3.2.5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由节地与可持续发展的场地、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运行管理七类指标及技术进步与创新构成。
3.2.6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应按照评价项目的数量、内容和指标,兼顾评价项目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采用权重计分法,各章、节的权重及条文分值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条文释义】对于条文的参评情况按照3.2.8条的条文释义执行。
对于参评条文,表A.0.2条中的条文分值分下列三种情况执行:第一,条文分值范围为一固定值的,则该条得分为“0分”或“满分”。
第二,条文分值为三档固定得分的,则该条得分根据所达到的行业水平获得对应档的分值。
例如,5.1.1条得分为“0分”或“2.0分”、“3.0分”和“4.0分”三档中的一档。
第三,条文分值范围为某一范围的,则该条得分除“0分”、“满分”两种情况外,还可能为分值范围内的某一得分,具体按照本细则中的该条对应要求执行。
例如,7.1.1条得分为“0分”、“0.7分”、“0.8分”、“0.9分”、“1.2分”五种中的一种。
如参评项目某条得分低于表A.0.2条中该条必答分,则参评项目直接判定为不满足绿色工业建筑评价要求。
3.2.7 申请评价的项目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打分,绿色工业建筑等级划分应根据评价后的总得分(包括附加分)按表3.2.7的规定确定。
表3.2.7 绿色工业建筑等级划分3.2.8 当本标准中某条文不适用于评价项目时,该条不参与评价,并不应计分,等级划分应以所得总分按比例调整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