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水产品的生产状况、质量和安全问题及其控制对策

我国水产品的生产状况、质量和安全问题及其控制对策

我国水产品的生产状况、质量和安全问题及其控制对策
我国水产品的生产状况、质量和安全问题及其控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状况:
- 我国水产品生产总量较大,但产业结构不合理,小规模养殖和捕捞占比较高,规模化养殖比例较低。

- 养殖水域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水质状况不佳,导致水产品品质下降。

2. 质量问题:
- 水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添加非法添加物、疫病和药渣残留等。

- 部分养殖场环境恶劣,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水产品质量存在隐患。

3. 安全问题:
- 部分水产品生产企业缺乏合规经营意识,违规使用禁用药物和饲料,增加了水产品的安全风险。

- 部分水产品被检出重金属和有害物质超标,给消费者带来安全健康风险。

对策控制:
- 加强水产品环境监管,提高养殖水域水质,控制和减少水生态环境污染。

- 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市场监督抽检。

- 制定和完善水产品养殖标准和规范,推动规模化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

- 强化水产品企业的责任意识,加强生产过程监控,确保产品合规和安全性。

- 提高水产品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行业自律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改善我国水产品的生产状况,提高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

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

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

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水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养殖加工技术问题等诸多因素,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困扰。

为了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对其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环境污染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加速,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增加,其中的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日益严重,进而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其次,养殖加工业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

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滥用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等,不合理使用药物,造成水产品质量不达标。

再次,水产品加工环节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加工企业在处理水产品过程中,忽视卫生和安全标准,导致产品中出现细菌、霉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

面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实施有效的对策至关重要。

首先,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政府应出台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对企业的环境排放进行监管,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水体污染。

其次,加强养殖业监管,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

加强养殖业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养殖业管理体系,加强养殖场的监督检查,对违规使用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的养殖场予以惩罚,倒逼企业合理经营。

同时,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摒弃对过度依赖价格的印象,注重购买有资质、有品牌的水产品。

再次,加强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监测体系,加大对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加工过程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

除了以上对策,还需要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相关的培训班、讲座等活动,提高养殖户、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水产品质量安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媒体也应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报道和曝光,引起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共同推动改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展望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展望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展望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展望一、引言水产品是我国重要的食品资源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分析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现状(一)问题的普遍存在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其中,水产品污染是导致质量不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环境污染、饲料污染、养殖水域污染等都给水产品质量带来了巨大压力。

此外,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常常使用非法兽药和化学肥料,加剧了水产品质量问题。

(二)标准和监管不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和监管相对滞后。

存在标准不统一、监管缺失、执法不严等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而粗放式养殖方式也增加了水产品质量风险。

(三)消费者信任危机长期以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导致消费者对水产品的信任受到了重创。

一些消费者不敢购买水产品,对水产品存在心理防线,这对企业和整个水产品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三、解决方案(一)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水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执法力度,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相关的标准和准入机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责处罚,从根本上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

(二)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水产品养殖技术的创新。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养殖环境,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加强信息透明度建立水产品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通过建立可追溯体系,提供水产品的溯源信息,增强消费者对水产品的信任感,让消费者全程参与到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中来。

四、未来展望(一)提高质量标准我国应当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水产品质量标准。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水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事关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事关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事关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关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水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也日益加强。

然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探讨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现状1.水产品感染疾病的风险水产品在生长、捕捞和运输过程中可能被污染,从而使消费者面临感染各种疾病的风险。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等。

一旦人体摄入含有这些病原体的水产品,就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或胃肠道感染等疾病。

2.水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超标水污染和环境污染导致水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超标。

其中包括重金属如汞、铅、镉等,以及农药、兽药残留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的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如中毒、免疫力下降等。

3.运输和储存条件不佳由于运输和储存条件不佳,水产品容易腐败或滋生微生物。

这会导致水产品质量下降,产生异味、口感差,甚至引发食物中毒。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水产品的储存和运输更容易受到影响。

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1.环境污染水环境的污染是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等都会导致水体中有害物质的积聚,从而影响水产品的质量。

2.监管不到位部分水产养殖场和水产品加工企业监管不严,存在违规操作和违法违规行为。

监管部门在水产品质量监测和检验方面的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3.消费者需求的推动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采取不合法、不合规的方式生产和销售水产品,从而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1.加强环境保护加强水体污染治理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

加强污水处理、工业废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减少有害物质对水环境的影响,为水产品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水产品产地、养殖场和加工企业的监管,加大抽检力度,确保水产品达到相关的质量标准。

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一、引言水产品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然而,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本文旨在探讨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改善水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问题分析1.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农业化肥、污水排放等造成的水体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从而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生长环境。

水体污染可能导致水产品中富集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2. 养殖环境及饲料问题养殖环境和饲料质量也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些养殖场面临水产养殖空间不足、养殖密度过大等问题,导致养殖环境脏乱差,水产品易受到疾病的影响。

同时,饲料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劣质饲料的使用可能引发水产品中含有化学添加剂、抗生素残留等问题。

3. 加工过程存在风险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即便是从养殖环节中获得的健康水产品,也可能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

例如,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源不洁净,处理工具不符合卫生要求等,可能导致水产品的细菌污染。

三、解决对策1. 加强水体保护与治理为了改善水产品质量,首先需要加强水体保护与治理工作。

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减少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提高水体质量。

同时,引入先进的水质检测技术,加强对水体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水体污染问题。

2. 规范养殖环境及饲料管理加强水产品养殖环境及饲料管理是保障水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加强对水产养殖场的监管,严格养殖区域的规划与管理,确保养殖密度适中,预防水产疾病的发生。

此外,加强饲料质量监管,对饲料进行抽检,杜绝劣质饲料的使用。

3. 健全加工管理体系针对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应建立健全的加工管理体系。

加强对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加工水源的检测力度,确保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源符合卫生标准。

水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现状

水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现状

水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现状水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尤其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来说,水产品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本文将探讨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现状1. 水产品污染情况严重水产品污染主要来源于水体污染和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兽药等添加物污染。

环境污染导致水体中的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超标,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而养殖过程中的添加物滥用问题也屡见不鲜,严重破坏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2. 无证养殖盛行目前,我国水产品养殖业无证无照经营现象屡见不鲜。

一些小作坊和个体户违规养殖水产品,忽视科学养殖规范,导致养殖水域环境恶化,水产品质量更加不可预测。

这种情况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3. 飞地贸易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飞地贸易虽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水产品选择,但同时也带来了质量安全的隐患。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溯源系统,进口水产品可能存在掺假、添加有害物质等问题,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二、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1. 缺乏监管力度水产品养殖业庞大而分散,监管难度较大。

政府在监管力度上还存在疏漏,导致了一些违规行为的屡禁不止。

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在营商环境上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对养殖业的监管不力。

2. 养殖户和企业利益驱使一些养殖户和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养殖过程中的原材料和添加剂使用缺乏规范性,往往为了降低成本而滥用添加物,从而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改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与建议1. 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水产品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和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严厉打击,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2. 推动科学规范养殖鼓励水产品养殖户和企业积极采用科学规范的养殖方式,合理使用饲料、兽药等添加剂。

水产品质量安全汇报

水产品质量安全汇报

水产品质量安全汇报水产品质量安全汇报近年来,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给人们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为了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纷纷采取措施,致力于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本篇文章将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旨在引起广大民众的重视,并促使各领域集中力量解决当前的问题。

一、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养殖环境污染:由于水体污染、养殖池塘不合格等原因,养殖水产品受到环境污染,可能存在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安全隐患。

2.生物安全风险: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常常面临疾病的威胁,如水生动植物病害、水产细菌感染等,这些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养殖效益,也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3.加工环节质量控制不严:一些水产品加工企业存在质量控制不严、加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增加。

4.质检体系不完善:当前的水产品质检体系仍存在漏洞,一些低质量水产品难以应付质检部门的监管,给市场带来潜在风险。

二、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1.监管力度不够:当前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不够,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手段来防范和控制水产品质量问题。

2.水产养殖环境治理不力:由于养殖环境的污染和疾病防控方面的不足,导致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加工环节管理不规范:一些水产品加工企业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加。

4.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目前,相关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传递渠道不够畅通,造成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难以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

三、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解决方案1.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养殖环境、加工过程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实现全程监控。

2.加强水产养殖环境治理:加强养殖水域的环境治理,控制水体污染,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为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论述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论述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论述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主要原因论述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主要原因引言:水产品是我国人民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一系列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给人们的饮食安全带来了重大威胁。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其主要原因,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合现实情况分析其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1. 恶性事件频发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如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用药物残留增重等。

这些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也损害了我国水产品的国际声誉。

2. 监管体系不完善尽管我国加强了水产品质量监管的力度,设立了一系列监管部门和法规法规,但监管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手段不全面、监管执法不严格等问题,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3. 信息透明度不足在我国,尚缺乏有效的水产品质量溯源体系,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获取途径有限。

因此,消费者对于购买的水产品质量无法进行充分的了解,加剧了不安全水产品的存在。

二、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1. 生态环境污染我国的水体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排泄物、城市污水等渗入水体,导致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超标现象屡禁不止。

2. 养殖模式不合理部分水产品养殖企业为了追求高产量和高经济效益,采用了过度密集养殖、使用大量化学药物等不合理的养殖模式。

这些养殖模式容易造成饲料残留和养殖环境污染,从而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 监管力度不足我国水产品质量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漏洞,监管责任分散和监管标准不统一。

导致一些不合格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严重地威胁到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三、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1.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法规体系,加大对水产品质量监管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水产品质量安全现
状与对策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析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摘要: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水产品的污染问题,渔用药物的滥用、渔用饲料的使用,导致水产品的质量下降,矛盾暴露日益频繁。

因此,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成为了当前的热议话题。

关键词: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近几年中,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但伴随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影响着水产业的健康发展。

例如: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渔用饲料,渔用药物,加之整体管理观念薄弱,水产养殖生产操作不规范等,导致了区域性渔业水域的污染,引起水产品质量下降。

并且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担心。

因此, 如何提高水产品质量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一.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劣势分析
1.水体环境污染严重
2007年,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对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黑龙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及其他重点区域的108个重要渔业水域的水质、沉积物、生物等18项指标进行了监测,监测总面积
2063万公顷。

结果表明: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

海洋天然重要渔业水域主要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的污染。

无机氮污染以东海区、黄渤海区部分渔业水域和珠江口相对较重,活性磷酸盐污染以东海区、渤海及南海近岸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石油类污染以渤海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

海洋渔业水域沉积物中,主要受到镉、砷、铜和铅的污染。

镉、铜污染以东海区和南海区及渤海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砷污染以南海区和渤海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铅污染以南海区部分渔业水域相对较重。

2. 药物残留超标
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添加含有激素或者腐烂变质的饲料以降低成本;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捕捞前不执行渔药的休药、停药制度;水产品生产、销售和加工过程中,存在使用孔雀石绿、氯霉素等不良行为;违规使用饲料、药物、水质改良剂、消毒剂、保鲜剂、防腐剂等投入品;使用具有禁药成分而未列入禁药清单的渔药,导致药物残留超标;人体内不断蓄集的残留药物所产生的毒性作用、过敏反应和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不仅会破坏胃肠道内微生物平衡,使肌体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而且水产品内的耐药性菌株能够传播给人体,危及生命健康。

常见因残留超标引起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药物主要有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五氯酚钠等。

近年来,药物残留
带来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的瓶颈,欧盟、日本、美国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针对药物残留的贸易技术壁垒越来越高,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水产养殖方面问题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但是水产养殖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缺乏全面规划和有效管理,不少地区的养殖场放苗过密,超过了环境容量,自身污染使环境恶化;二是育苗和养成技术比较落后,生产经验缺少科技含量,难以普遍推广;三是水域环境差,保持优良和健康生长的能力不够;四是养殖病害爆发、流行日趋严重;五是养殖品种近亲繁殖,种质退化,产量、质量降低;六是缺少优良品种和高产值养殖对象(鱼、虾、海参等);七是养殖种营养研究和高效人工饵料配置尚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八是对资源管理和近海环境改良的重视与支持不够,缺乏投资。

4.水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落后
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机构两万余个,其中绝大部分是各级政府依法批准设立的附属机构。

检验机构依赖于政府生存,行政色彩浓厚,缺乏独立生存能力,且各主管部门和检验机构本身的行业垄断,造成了检验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
设备、检测技术落后,相当一部分添加到食品中的工业原料无法检验出来,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外,由于部门障碍,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其他监管部门不承认其法律效力,这也造成检测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出现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
1. 提高水产养殖水域的水质标准
俗话说, 鱼儿离不开水。

水产养殖水域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产品的质量。

因此, 水产养殖用水应当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 2001) 标准, 禁止将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

同时, 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检测养殖用水水质, 养殖用水水质达不到使用标准时, 应立即停止使用, 采取措施进行净化达到养殖用水标准, 方可使用。

2 加强渔用饲料管理, 确保饲料的使用安全
渔用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水产品质量的好坏。

为保证水产品质量, 渔用饲料的生产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限量》(ny5072- 2002)。

饲料生产过程禁止添加禁用
药品, 生产成品应当经过质量检验。

水产养殖过程禁止使用变质过期饲料, 禁止使用“三无”饲料。

3. 加强对上市水产品的监管, 彻底杜绝不合格水产品流入市场
水产品上市流通前,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严格实行检疫检测, 同时要提高检疫检测的密度和频率, 对上市的水产品, 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检, 对检疫检测不合格的水产品以及不能提供水产品产地检疫检测合法证明的, 不得使其流入市场。

同时, 经营者要在显着位置设立公示牌, 标明水产品品种、产地、水产养殖单位提供的产品标签、检疫检测合格证明等, 对无公害水产品上市, 凭水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专用标志等, 可直接上市, 但实行索证抽检制, 以保证上市水产品的安全。

4. 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建立并完善水产养殖证制度、水产养殖用地和用水规划保护制度、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制度、水产养殖饲料和添加剂监管制度、水产养殖用药监管制度,严格执行《渔业法》《兽药管理条例》《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清理修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法规,严格执行养殖操作规程和休药期制度,规范养殖行为。

总之, 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项长期、系统的工作, 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 我们只有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 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 才能全面提升水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建富,鹿丽.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探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
[2] 孙震,钱和,陈峰.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 食品科技, 2007, (02) .
[3] 吴学军,姜爱兰,颜怀宇. 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j]. 渔业致富指南, 2009, (0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