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工艺流程图
阿胶系列10个产品的工艺流程图、详细的生产工艺

1.4洗皮:捞出后投入洗皮机用饮用水洗皮。
1.5刮毛:将漂泡好的驴皮放在刮皮架上,用刮皮刀将背毛刮去。
1.6切块:将刮去毛后的驴皮置割皮架上,用割皮刀将皮割成小于40cm的不规则小块,投入洗皮机内。
1.2.6出渣:第三次提取胶汁过滤完毕后,打开蒸球的密封盖放出毛渣,运往规定地点处理。
1.2.7 分离 将储液罐内的胶液泵入分离机离心除杂,离心后的胶液泵入浓缩罐。
1.3初浓缩
1.3.1提沫:将分离过的胶液泵入浓缩罐中进行跑荒汁快速浓缩,然后,将胶汁再放入夹层锅内,调节蒸汽压力至0.08-0.1Mpa;将胶液加热至沸,待胶沫与胶汁分离,稍关蒸汽阀门缓慢加热,开始进行提沫,每次提沫后向跑荒汁罐内加入饮用水约10㎏,反复操作3~4次,直至胶汁表面仅有有少量黄沫泛起,胶汁呈清凉透明状时,导至夹层锅内。
1.7.5胶头收集:尺寸不合格的胶块、边等收集在洁净容器中,附上品名、批号、数量、日期、操作者等内容的标识,由QA审查合格后转入下批回锅复制。
1.7.6摆胶:将切制合格的胶块整齐地摆在晾胶床上,块与块保持一定的间隔,并将填好的状态标志牌挂在晾胶床上,标明品名、数量、批号等,转入晾胶工序。
1.8晾胶
1.8.1将胶床移至晾胶室进行晾胶,使胶块水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1.9.2灭菌
1.9.2.1将胶块放置在灭菌间,打开臭氧发生器灭菌60分钟,停止2小时后收胶。
1.9.2.2灭菌后收起放于周转箱中,将合格的胶块附上标有品名、数量、批号等标识,凭半成品检验合格报告转交下道工序。同时挑出薄厚不均匀的胶块及片重差异不合格的放入不合格品周转箱中,并挂好标记牌,交管理人员登记,回收处理,及时清场并填写批生产记录。
阿胶的生产工艺

阿胶的生产工艺阿胶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滋补品,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独特繁复。
传统的阿胶制作工艺经过反复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程序。
阿胶的主要原料是驴皮,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杀驴、洗驴皮、刮毛、焯水、刮骨、浸泡、炖煮、过滤、晾干、研磨和包装。
首先,需要选购健康活泼的驴,一般选择生长在北方的成年驴,它们的皮质坚韧且富有弹性,能够制作出质量优良的阿胶。
此外,选择的驴不能患有传染病或慢性疾病,确保原料的卫生安全。
杀驴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残酷的环节,因为需要将驴宰杀。
为了确保其血液不凝固,需要尽快将驴皮剥离出来,通常是在驴头部将皮割开,然后逐渐脱离驴身。
剥离完成后,将驴皮洗净,并用刮刀将驴皮上的毛刮净。
接下来进行焯水处理,将刮净的驴皮放入开水中煮沸,使驴皮毛孔张开,便于后续刮骨和浸泡的进行。
然后将焯水后的驴皮平铺在石板上,用刮骨刀将驴皮上的骨头逐一刮净,这个过程需要非常耐心,因为骨头往往隐藏在皮肉之下。
刮骨完成后,将驴皮与水泡汤锅中煮沸,浸泡1-2个小时,使驴皮的胶原蛋白逐渐溶解出来。
接着将驴皮、汤汁一同倒入炖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热炖煮2-3个小时,直至驴皮变软,胶原蛋白完全分解。
炖煮完毕后,需要过滤掉汤汁中的杂质,以便获得纯净的胶液。
通常使用细密的纱布过滤,将汤汁逐渐过滤至只剩下蛋白溶液。
然后将蛋白溶液均匀晾干,此时的阿胶呈现出半固体的状况。
晾干后,阿胶还需要进行研磨,将它研磨成胶块状,使其更易于保存和使用。
最后,将阿胶装入适量的容器中,进行包装和贴标签,以便于销售和运输。
以上是传统的阿胶制作工艺,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现代阿胶的生产工艺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现代生产线的引入使得阿胶的生产更加自动化和标准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而言之,阿胶的生产工艺需要经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操作和耐心等待,才能制作出优质的阿胶产品。
阿胶作为一种传统滋补品,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生产工艺的继承和发扬,不仅能够保护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健康和美容的需求。
阿胶ppt课件

02
阿胶的生产工艺
阿胶的生产原料
01
02
03
04
驴皮
阿胶的主要原料是驴皮,要求 选用健康、无疾病的驴皮,并
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筛选。
冰糖
作为辅料,冰糖能够增加阿胶 的口感和甜度,同时也有助于
阿胶的凝固。
黄酒
黄酒作为阿胶生产中的重要辅 料,具有促进阿胶凝固、增加
药效的作用。
豆油
用于阿胶生产的豆油,要求选 用优质、新鲜的豆油,以保证
阿胶的质量控制
原料检验
对选用的驴皮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 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生产工艺控制
严格控制熬制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 ,以保证阿胶的质量和口感。
成品检验
对生产出的阿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 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的检测。
储存管理
阿胶的储存环境要求干燥、通风良好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确保产品 的质量和安全性。
市场需求
阿胶作为传统滋补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对阿胶的需 求量较大,主要用于美容养颜、调理身体等方面。同时,随着阿胶产品的不断创 新和多样化,男性消费者和年轻人群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阿胶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生产情况
阿胶的主要原料是驴皮,因此其生产受到驴皮供应的限制。近年来,随着阿胶市场的不断扩大,驴皮供应日趋紧 张,导致阿胶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一些阿胶生产企业开始探索使用其他原料替代驴皮,如猪皮、牛皮等,但这些 替代品在品质和效果上与驴皮仍有较大差距。
阿胶PPT课件
目录
• 阿胶简介 • 阿胶的生产工艺 • 阿胶的应用和食用方法 • 阿胶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 阿胶的科研进展和研究成果
01
阿胶简介
阿胶的起源和历史
阿胶生产工艺

阿胶生产工艺阿胶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以其补血活血,滋阴润燥的作用而备受推崇。
阿胶的生产工艺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和积累,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阿胶的生产工艺。
首先,阿胶的原料是驴皮。
制作阿胶的驴皮一般选择三到五岁的健康驴,以保证质量。
在宰杀了驴之后,将驴皮置于清水中浸泡,清洗去除污垢和杂质。
然后,将洗净的驴皮晾干。
接下来,将晾干的驴皮切成小块,并加入水进行浸泡。
一般来说,浸泡时间要持续十八到二十四小时,目的是让驴皮柔软,方便后续的加工。
浸泡过后,将驴皮放入大锅中用文火慢煮。
这一过程十分重要,需要慢慢熬制驴皮,直到皮块全部煮烂。
煮烂后,需要将熬制好的驴皮过滤,去除污垢和杂质。
过滤后的液体就是黄褐色的阿胶糊。
将阿胶糊倒入容器中,等待其自然凝结。
通常,凝结需要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两天。
待阿胶糊完全凝结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切块了。
将凝结好的阿胶糊切成长方形的小块,又称作阿胶丸。
切割时需要注意尺寸的均匀,保证每一块阿胶的大小相近。
切块过后,将阿胶丸用绳子穿起来,然后悬挂在通风的地方进行晾干。
晾干的时间一般是三到七天,具体时间根据天气等因素而定。
最后,将晾干的阿胶丸装入密封的罐子中,即可保存和销售。
阿胶的保存一般需要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和湿气的侵入。
以上就是阿胶的传统生产工艺。
虽然现代科技已经进步,但是传统工艺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因此,阿胶的生产过程依然是手工制作。
通过这种传统的生产工艺制作的阿胶,具有质地坚韧、味道纯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尽管阿胶的生产工艺十分耗费时间和人工,但是由于其独特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对于希望改善体质和滋补身体的人们来说,阿胶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药材。
阿胶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 目的:建立阿胶珠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阿胶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产品名称:阿胶5.1.2规格:统5.1.3性状:本品呈类球形。
表面棕黄色或灰白色,附有白色粉。
体轻,质酥,晷碎。
断面中空或多孔状,淡黄色至棕色,气微,味微甜。
5.1.4企业内部代码:5.1.5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肺、肝、肾经。
5.1.6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5.1.7用法与用量:3~9g。
烊化兑服。
5.1.8贮藏:密闭。
5.1.9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30g/罐;40g/罐;5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25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5.2 生产批量:5-10000kg5.3 辅料:无5.4 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工艺流程图:6.1 阿胶生产工艺流程图:注:※为质量控制要点。
6.2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6.2.1领料6.2.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阿胶原料。
6.2.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2.2净制:6.2.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
将净阿胶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6.2.2.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净阿胶转至中转间,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2.2.3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2.2.4质量要求6.2.2.4.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阿胶的制备工艺与药用功效

阿胶的制备工艺与药用功效阿胶,是一种由驴皮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中药材,历史悠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介绍阿胶的制备工艺以及其药用功效。
一、阿胶的制备工艺1. 材料准备:驴皮:新鲜的高品质驴皮,一般选择二三年的青年驴皮。
原料处理:将驴皮浸泡在水中,去除杂质和血迹,然后晾干。
2. 煅制:将晾干的驴皮放入砂锅中,加热煅制。
煅制温度通常在300-500摄氏度之间,持续2-3天。
这一步骤主要是将驴皮中的水分蒸发掉,并进行初步处理。
3. 炖煮:将煅制后的驴皮切成小块,加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然后用文火慢炖,持续数十小时,直至驴皮熬煮成胶状物。
这一步骤的关键是炖煮时间和火候的掌握,使驴皮中的胶原蛋白充分溶解。
4. 过筛:将炖煮好的阿胶胶状物过筛,去除杂质和残渣,得到纯净的阿胶。
5. 浇制:将过筛后的阿胶放入容器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即可得到成品阿胶。
二、阿胶的药用功效1. 滋补益气:阿胶具有滋补血气、强身健体的功效。
其内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和氨基酸等物质,可以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提升免疫力,改善贫血状况。
2. 补血养颜:阿胶中的胶原蛋白具有很好的保湿功能,能够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的出现。
同时,阿胶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促进代谢,提高皮肤的光泽度。
3. 润肠通便:阿胶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便秘患者具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其所含的蛋白质和纤维素等物质可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粪便排出。
4. 护肝养肝:阿胶中的胆固醇和亚油酸等物质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能够修复已受损的肝细胞,预防和改善肝脏疾病。
5. 缓解咳嗽:阿胶对于咳嗽和咽喉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能够润喉止咳,缓解炎症。
综上所述,阿胶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通过特定的制备工艺制成,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相同,使用阿胶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本文对阿胶的制备工艺和药用功效有所启发,并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现代阿胶生产工艺

现代阿胶生产工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阿胶制法项下规定:将驴皮漂泡去毛,切块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可分别加适量黄酒、冰糖、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晾干,即得。
具体可分解为:原料炮制→提取胶汁→澄清过滤→浓缩出胶→凝胶切胶→晾胶→擦胶印字→灭菌→包装入库。
整个过程需要49个工序,计30~60天才能完成。
一、原料炮制原料炮制是将驴皮浸泡进行前处理的过程,包孕挑拣、称重、泡皮、去毛、切皮、洗皮、掇皮。
一)挑拣、称重挑拣:按照驴皮的质量标准,将皮料进行分类整理,并挑拣出其中的杂质,如木屑、铁器、石块、草根、树叶及杂皮等。
将驴皮和杂质分类堆放、处理。
称重:把挑拣合格的驴皮进行计量,称重,按计划投料量将准确称重的驴皮投入泡皮池内。
二)泡皮泡皮:向投有驴皮的泡皮池中加入水,一般加水的量为高出驴皮表面10厘米以上(以淹没驴皮为度),浸泡驴皮5~7天,每天换水1~2次,至皮泡透。
泡皮的目的:一是将驴皮泡透,便于切制、清洁等工序的操作;二是在泡皮的过程中,通过换水,翻动驴皮,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使附着在驴皮表面上的土杂去掉,达到洁净的目的;三是通过漂泡可把驴皮在贮藏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挥发性碱性物质洗去,提高阿胶的内在质量。
此工序在操纵过程当中,应出格注意加水量、换水次数和浸泡的时间。
加水量不足,会使驴皮泡不均匀,影响以下工序的操纵;长时间不换水也会使驴皮腐臭变质。
浸泡时间过短,驴皮泡不透,时间太长会使皮质发生腐败现象。
此工序的优点:一是用水作溶媒,安全,经济;二是不加入化学物质,保持原物质的特性;三是不需要复杂的生产设备,操作简单;四是成本低。
缺点是操作周期长,工艺落后,生产环境差。
发起改进的方法:用浸灰法、浸酸法、浸盐法、浸酶法等。
三)去毛去毛:即将泡透的驴皮,置于刮毛架上,用刮毛刀将驴皮上的毛刮掉。
目前,阿胶生产企业一般采用传统的刮毛工艺。
此种方法的好处是,保持了传统的阿胶生产工艺,但是在目前科技发展的社会里,此种工艺已暴露出明显的缺点:一是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二是由于刮毛时只是将驴皮背上的毛刮掉,其他部位上的毛不易去掉,同时还会将驴皮上的胶质刮去而降低出胶率;三是此种工艺与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格格不入,应及早改进。
阿胶工艺规程

题目阿胶工艺规程编号版本0 共页编制日期替代审定日期颁发质量管理部批准日期生效发放总经理、生产副总、生产管理部发行号:一、目的:制定合适的阿胶工艺规程,使生产有序经济地按《GMP》要求运行。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阿胶生产的全过程。
三、责任者:生产部门有关人员。
四、内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阿胶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方法、质量要求、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标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阿胶生产全过程。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应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Q/EH—JS03.007—2005《原辅料质量标准》Q/EH—JS03.010—2005《工艺用水质量标准》Q/EH—JS03.001—2005《产品检验操作规程》Q/EH—GL02.008—2005《物料进出厂房的管理》Q/EH—GL02.010—2005《人员进出厂房的管理》3、产品名称及剂型3.1法定名称:阿胶。
3.2商品名:阿胶。
3.3剂型:胶剂。
3.4批准文号:4、产品概述4.1产品特点4.1.1性状本品为长方形块,黑褐色,有光泽。
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
气微、味微甘。
4.1.2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4.1.3用法与用量烊化兑服,3—9g。
4.1.4规格每块28×10×0.9(cm)。
4.1.5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4.1.6有效期4.2处方来源汉《神农本草经》载阿胶。
4.3历史沿革阿胶始产于山东东阿,系用驴皮及阿井之水煎熬而成,故名阿胶,至南北朝梁东都也能制作至清代传入浙江一带。
1963年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有处方两种,一是单纯用驴皮熬制而成,二是用驴皮熬制并加冰糖、豆油、黄酒等辅料制成,我公司采用第二种处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物料加工处理 物料 质量检查
三十万级区 物料、工序、人员走向 ※ 控制点
入库
3. 消炎片生产工艺流程:
3.1粉碎部分 3.2提取部分
物料加工工序、物料、人员走向
物料质量检验
内为三十万级※控制收集、入中间站
3.3片剂生产工艺
物料加工处理 物料
质量检查
三十万级区 物料、工序、人员走向
※控制点
入库
4. 三七活血丸工艺流程:
物料加工处理工序、物料、人员走向物料
质量检验内为三十万级入库
※控制点
5.
物料加工处理物料入库
工序、物料、人员走向 ※控制点质量检验
内为三十万级
6. 通窍耳聋丸工艺流程图:
物料加工 工序、物料、人员走向 物料
成品入库 质量检验 ※控制点内为三十万级
7. 小儿咳喘灵冲剂生产工艺流程
物料加工处理 物料
工序、物料、人员走向质量检验
内为三十万级
入库 ※控制点
8. 辛芳鼻炎胶囊生产工艺流程
※铝塑包装外观、密封性
包装外观、包材物料平衡
物料加工处理理工序、物料、人员走向
物料质量检验※控制点
为三十万级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