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2

合集下载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

方向,香港在深 方向。
2)以上图中确定方向的方法是: ;除此之 外我们还可以根据 和

6、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C
D 。
四幅图按比例尺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7、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地球则看不见(
A、阳光 B、极光 C、彗星 D、流星

8、哈雷彗星绕日一周,太阳活动周期大约出现(

A、5个
B、7个
C、9个
D、11个

9、有关哈雷彗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周期为76年 B、哈雷彗星主要由冰物质组成
九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 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冥王星 哈雷彗星——绕日公转周期是76年。 银河系:由众多的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 星系
太阳系(地月系)
太阳系其他星系 河外星系——人类观察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 体系统,约有10亿个左右
低纬度 0——30 中纬度 30——60 高纬度 60——90
一般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或等于1:100000)表示范围小,描述 的内容也比较详细。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1:1000000)则反 之。——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描述内容越详细。
二、太阳和月球
太阳: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直径约为140万千 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约为 1500万℃。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常见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日 饵等。 太阳黑子:周期约为11年。(多少和大 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深圳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张铁
地球仪和地图
地球仪: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经线(子午线)(国际上规 定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 线,也称为本初子午线。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与经线垂直的 线——赤道。 与赤道平行的线——纬线

高中地理 上册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二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学案(1) 人教版

高中地理 上册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二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学案(1) 人教版

第一篇宇宙环境四、地球的伙伴——月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月球的概况,月球表面环境的特点;月相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了解日食、月食产生的原因及种类;地球上潮汐的形成。

会阅读“月相变化”图、“日食、月食成因图”、“潮汐形成图”过程与方法运用“月相变化”图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运用“日食、月食成因图”了解日食、月食产生的原因及种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宇宙奥秘的兴趣,并关注祖国的航天事业核心知识1.月球⑴月地平均距离:38.44万千米月球与地球比:半径 R=1/4;体积 V=1/49;质量 M=1/81;表面重力加速度 G=1/6 *无大气――无声、无风、无扬尘;无天气现象;昼夜温差大(127℃~-183℃)⑵月貌:①高原、山脉、平原、盆地——山岭起伏、月岩裸露、月壤深厚;②环形山密布――正面>1km有33000个;成因――陨星撞击或火山爆发⑶月球的运动:①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7.32日(恒星月);②自转――方向和周期与公转相同(同步自转),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月相与太阳出没比较月出→月落(理论上)月出→月落(实际)新月(农历初一)同升同落6时→18时彻夜不见蛾眉月(初三、四)迟升后落9时→21时18时→21时上弦月(初七、八)迟升后落12时→24时18时→24时凸月(初十、十一)迟升后落15时→3时18时→3时满月(十五、十六)此升彼落18时→6时18时→6时凸月(十九、二十)早升先落21时→9时21时→6时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早升先落24时→12时24时→6时蛾眉月(二十六、二十七)早升先落3时→15时3时→6时⑴月亮的亮面朝向――农历上半月:亮面朝西(日落时看);农历下半月:亮面朝东(日出时看)⑵月相变化的周期:29.53日(朔望月)⑶历法――①农历规定:新月即朔,为农历初一;②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都是按农历的月日计算安排的。

【例题】某年11月20日,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2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讲义湘教版-优秀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2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讲义湘教版-优秀

二、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加试) 当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除日期变更外,时刻是否发生变
化?为什么? 提示:不发生变化。东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区时相同。
[探究归纳] 1.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
(1)自然界线:即 0(或 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 向东过 0(或 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 0(或 24) 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2)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 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界 线”。自西向东过国际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国际日界 线要加一天。
2.当纽约(西五区)处于 4 月 30 日 12 时时,北京应为 A.4 月 30 日 1 时 B.5 月 1 日 1 时 C.4 月 29 日 1 时 D.5 月 1 日 9 时
()
解析 北京为东8区,比纽约西五区时间早13个小时,注意4 月只有30天。 答案 B
3.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N,30°E)起飞,向西南经过 11 小时飞抵
[学以致用]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 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2)题。
(1)苏瓦与阿洛菲两地比较 A.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 B.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 C.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 D.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 (2)图示时刻,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1 B.1∶5 C.1∶7 D.7∶17
2.区时的判断与计算 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 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处理:若小于 7.5 则直接 舍去;若大于 7.5,则在结果上加上一个时区),方向不变。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 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 小时。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案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案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地形等高线特点图示山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盆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微点1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1)海拔: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甲地海拔为1 500 m,乙地海拔为500 m。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

微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

(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

微点3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微点4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

(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据此回答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m B.230 m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C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H相=H高-H低或(n-1)d<H<(n+1)d,其中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③岩石圈: 13 ___地__壳___和 14 _上__地__幔___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4)地核 15 ___古__登__堡__面___以下至地心为地核,它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外地核
可能呈熔融状态
内地核 压力极大,形成一个固态金属球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1)概念:指环绕地球的 16 __气__体____层,其下部的边界为地球海陆表 面。 (2)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逐渐 17 ___减__小___。 (3)大气上界: 18 __2__0_0_0_~__3_0_0__0_千米。
(3)地幔(E+F) ①范围: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上地幔 莫霍面至地下 10 __1_0__0_0__千米 下地幔 1 000~2 900 千米的范围
②软流层:上地幔上部 60~250 千米(上界)至 400 千米(下界)之间, 物质处于 11 ___熔__融___状态,被认为是 12 __岩__浆__的发源地。
想一想2: 什么是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 【答案】不连续面定义:地球内部地震波的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 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想一想3: 地球外部圈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案】各圈层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在地球表面附近,各个 圈层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
[考向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2020 年 吉 林 长 春 实 验 中 学 检 测 ) 下 图 为 “ 地 球 内 部 圈 层 局 部 示 意 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 )
A.①为岩石圈
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C.③为地壳
D.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
5.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 )

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第2课时+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圈层结构)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辑

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第2课时+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圈层结构)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辑

综合思维
结合材料,综合分析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圈层以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观察地层、化石,推断其地质年 地理实践力 代、当时的地理环境特征。
人地协调观 通过圈层与人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 境观、资源观。
返回导航
2024一轮复习
目录
地层与化石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新高考·新教材
• 它的主要成分是__氮__气___和___氧__气____
• 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
时提供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_氧___气_
• 大气圈中的风、云、雨、雪等天 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
生物圈
新教材·新高考
2024一轮复习
气 物 石
返回导航
三.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 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
化石
1. 化石: • 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
存下来,形成化石
2. 特点: • 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往往含有
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 越古老的地层生物化石级别越低 、越简单。
新教材·新高考
2024一轮复习
返回导航
2024一轮复习
目录
地层与化石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新高考·新教材
返回导航
2024一轮复习
目录
地层与化石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
新教材·新高考
返回导航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质 年代
1. 地质年代的 更替及特点
地球的 演化
新教材·新高考
2024一轮复习
返回导航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质 年代

宇宙中的地球 (60张PPT)

宇宙中的地球 (60张PPT)

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等
其他恒
星系统
地球在宇 第 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 总星系 一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 系统

太阳系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太阳系中的
宇 一颗普通行星

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身 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距太阳越近,慧尾越长 距太阳越远,慧尾越短
行星际空间的 尘粒和固体小块, 数量众多.
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
流星体(群),流星现象(雨)和陨石的 关系
流星体

● ● ●●
大气上界

流星现象


陨星

地面
宇 宙
天 空













(3)天体的判断方法 判断宇宙中的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有两个标准:一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活动: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其他七大行星不会呢?
● 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 ►太阳稳定——光照稳定
球 ►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存
在 ● 适宜的自身条件(金锁链条件)


►适宜的温度
距日远近适中


►适合呼吸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充足的水分条件
地球内部结晶
水气化及适宜的温度
考考你
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BD ) A、人类的家园地球 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轮廓模糊的星云 D、待发射的人造卫星

高中地理《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 湘教版必修1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将安排1课时的时间,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这个时期的学生平时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但是缺乏对课本知识深入挖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弱,也没有养成知识迁移的习惯。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与太阳辐射有关的知识,在物理课中也学习波长的知识,这些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准备。

新课标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章内容的主题是宇宙中的地球,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说明地球是一个既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而服务的。

针对本节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

2学生能够说出太阳辐射和太阳常数的概念。

3学生能够举例说出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4学生能够说出太阳活动耀斑,黑子,太阳风在太阳大气中的位置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有了目标就应该有方法与之相对应。

我制定了这样一种教学策略。

就是既注意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又注意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面丰富理解知识,注意知识的实践性。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的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讲解和灌输。

所以我将采用下面三种学习方法组织教学:1 知识迁移法在心理学迁移理论中,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 小组讨论法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那么交换一下就是两种思想甚至是更多的思想。

这就充分说明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法教学时,从学生周围的生活出发,利用视频等手段提供新的材料和问题情境辅助教学,对高中生来讲,不能只谈问题,要结合实例,拓展讲解解决问题的途径。

那么这些方法我将应用到哪些知识点上来进行教学呢?我的教学过程将分为下面4个环节:1 知识回顾,导入新课2 知识迁移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3 讨论法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4 课内外活动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环节——知识回顾导入新课回顾已经学过的太阳辐射的知识点,让同学们说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适合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2、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质量和体积适中,
引力适中,吸引大气
3、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物质变化
4、安全的宇宙环境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课堂小结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三、地球又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②彗尾的方向总是位于背向太阳的一侧, 长度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有关;距离太阳 越近,彗尾越长;越远,彗尾越短
太阳系八颗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轨道 倾角

3.4 °

1.9 °
1.3 °
2.5 °
0.8 ° 1.8 °
偏心 率
0.20 6
0.007
0.01 7
— 具有生命存在的物质条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2.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同向性 2.共面性 3.近圆性 三、地球的特殊性 1.外部条件 2.自身条件
0.093
0.048
0.055
0.051
讨论思考:
0.006
1、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之间的 夹角大吗?
答:不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
2、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轨道形状特殊吗?
答:不特殊,都接近正圆。(近圆性)
小结:
通过比较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 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B案 课前自主预习参考答案
一、1、星云 行星 流星体 彗星 卫 星
2、运动 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太阳系
地月系
银河系 3、宇宙(总星系) 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
其他行星系
二、1、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2、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3、地球 水星 木星
三、1、适宜的温度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液态水 日地距离适中 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
行星际空间
大 气圈
尘粒和固体小块
流星体 绕太阳运行
数量众多,大小不一
同大气摩擦燃烧 产生的光迹
流星(现象)
地面
陨星(未烧尽) (陨石、陨铁)
2、天体系统 ①概念: 两个或两个以上天体;
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思考: 是否任意两个天体都能构成天体系统?
②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可 见
银河系


)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它恒星 系统
地月系
其它行 星系统




的 隶 属
太银 总
地月系
阳 系
河 系
星 系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行-地星球绕日作公为转天行的王星方星的向普具有通性同向性
海王星 木星
金星 水星
太阳 地球
火星
小行星带 哈雷彗星
土星
哈雷彗星:
①沿椭圆轨道绕太阳做顺时针(自东向西) 运动,周期76年;
2、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 氮和氧
3、内 海洋
教学目标: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 特殊的行星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它包括星云、 恒星等自然天体和人造卫星、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
下一页
天体的特点:
有星光闪烁的 —— 恒星 轮廓模糊的 —— 星云 不断移动的 —— 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 —— 卫星(月球) 有拖着长尾的 —— 彗星
地球的公转运动在太阳系行星中 没有特殊的地方。与其它行星相比具 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特征。
类地 行星
巨行星
远日 行星
结论:
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的原因:
? 运动特征:
? 同向性 ? 共面性 ? 近圆性
? 结构特征:
? 类地行星 ? 巨行星 ? 远日行星
地球是太阳系中 一颗普通的行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的特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