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周昉挥扇仕女图卷绘画赏析

合集下载

浅析唐代周昉仕女人物画特点

浅析唐代周昉仕女人物画特点

浅析唐代周昉仕女人物画特点【摘要】唐代是人物绘画的大发展和创作的繁荣时期,本文就唐代大历年间将绮罗人物画推向新水平并将其发展成熟的代表画家周昉的几幅作品为例,从其特点和表现手法上进行分析和描述,并就独具一格的画风对后世艺术产生的影响和所做出的贡献进行评价。

【关键词】仕女画;绮罗人物;“周家样”1.周昉生平背景周昉,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

活动于唐太宗大历(785-804年)前后。

他的家世是贵族,父庆元,为宁王府东阁祭酒,官至监察御史。

其兄周皓是一有战功的将官。

官至宣州长史,从五品。

周昉的人物画师承顾恺之、陆探微和张萱等人的画法而有所发展。

在周昉的艺术创作活跃期,他的贵公子家庭出身及官宦生涯使他长期悠游于贵族子弟间,故极易接受张萱的绘画主题和表现手法,“初效张萱,后则小异”,(周昉的画风与张萱之迹是如此相似,以至于后人要从周昉不在仕女耳根敷染朱色这一“小异”来区别两人的作品)。

2.周昉的绘画特点及主要作品分析2.1周昉的绘画特点:2.1.1周昉的绘画作品题材多是描绘体态丰腴,服饰华丽的宫妃及贵族妇女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从而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

2.1.2周昉长于在肖像画中触及人物心灵深处,从而更悉心地将宫中各类仕女的心态微妙地展示在绢上,如忧郁、感伤、惆怅、悲切和怨情等,成为他绘画的显著特点。

2.1.3周昉的仕女画特别注重衣物、饰品、发饰及化装,而唐代妇女们的服装流行一种袒胸大袖衫孺,为贵族妇女在庭院中散步、采花、捉蝶、戏犬时常穿的服装,面料多为纱罗制品。

如在《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就可以体现出来。

2.1.4在渲染手法上,周昉很注重人物衣物的质感,所谓“绮罗纤缕见肌肤”,这又是唐代妇女服饰的一大特点,这也是“绮罗人物画家”的由来。

(5)在周昉绘画作品中,往往存在人物大小比例差别比较大的情况,用人物的大小现实身份的高低贵贱,而这也是他的绘画特点之一。

浅谈唐代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唐代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唐代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唐代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唐代仕女画堪称绘画艺术的巅峰之作。

周昉是唐代仕女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展示了唐代仕女画的独特艺术特点。

周昉的仕女画作品着重描绘女性的美丽。

他的女性形象细腻婉约,身姿柔美动人,体现了唐代贵族女性的优雅与风韵。

他擅长捕捉女性的细腻表情和姿态,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展现女性的柔情婉约,把握了女性的优雅和妩媚。

周昉的仕女画作品注重细节的描绘。

他善于用细腻入微的笔触刻画衣纹、发饰、饰品等细节,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质感和还原度。

他还通过精确的线条和色彩运用,展示了唐代服饰的特点,如女性花式头饰和华丽的衣裳等。

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还反映了唐代社会文化的繁华和女性的装饰品。

周昉的仕女画作品充满了温婉的意境。

他通过巧妙的构图和运用色彩,营造了恬静宁谧的氛围。

他常常将仕女置于花草之间,与大自然相融合,展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他注重画面的平衡和谐,追求整体的和谐美,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舒适。

周昉的仕女画作品体现了女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他的女性形象多采取独自读书、品茶、弹琴等活动,展现了唐代女性对于自我修养和独立思考的追求。

这与唐代女性在社会地位上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增长密切相关。

周昉的仕女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展现了唐代仕女画的风采与魅力。

他的作品通过细腻的形象描绘、丰富的细节刻画、温婉的意境和体现女性独立性的主题,向人们展示了唐代贵族女性的风华和社会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的赋予自由和尊重。

这使得周昉的仕女画作品不仅具有艺术品位,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挥扇仕女图赏析

挥扇仕女图赏析

挥扇仕女图赏析
《挥扇仕女图》周昉绢本设色
此画是周昉又一表现深宫内院贵妇生活的力作。

全画分为四部分:纳凉、蜀庄、围坐秀床、闲聊。

善于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画家周昉,在这幅画中再一次尽显其绘画风格及特点。

画家将盛唐时深宫内院的贵妇人空虚寂寞,百无聊赖,郁郁寡欢的精神状态表现得充分、生动,画面中人物安排疏密得当,
节奏有序,层次分明。

虽分为四场景,阴郁的气氛惯穿画面始终,尽显画家周昉人物画高深的素质技巧,深厚的人物画表现功底。

浅谈唐代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唐代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唐代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唐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尤以绘画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在唐代的绘画艺术中,周昉仕女画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备受瞩目。

周昉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的仕女画作品主要表现了唐代妇女的生活和社会地位,经常描绘了妇女的美丽和婉约之美。

他的仕女画作品以轻柔、温婉、细腻的笔触和自然、恬静、优美的画面布局为特点,给人一种质感丰富、光影有度的感觉。

周昉的仕女画作品注重形态的塑造。

他经常从不同角度描绘女性的面部和身体的曲线。

他的线条流畅、优美,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女性的柔美之处,刻画出女性的优雅姿态。

他注重捕捉女性的动态,使画面充满生机。

周昉的仕女画作品注重色彩的运用。

他善于运用淡雅的色彩,尤以粉红色、淡黄色、淡绿色等色调为主,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柔和的视觉效果。

他还善于运用色彩的明暗变化,通过在画面中加入适当的阴影,使女性的形象更加立体。

周昉的仕女画作品注重服饰的细节描绘。

他常常描绘女性华丽的服饰和精致的饰物,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每一个细节,使女性的服饰更加真实、生动。

他还善于运用服饰来突出女性的身份和地位,贵族女子的服饰通常更加华丽,而庶民女子则更加朴素,通过服饰来表达不同层次的社会地位。

周昉的仕女画作品注重背景的营造。

他经常在画中加入花草树木、园林建筑等元素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优雅、宁静的氛围。

他还采用透视法和远近法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使画面更加立体、真实。

唐代周昉的仕女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备受称赞。

他的作品注重形态的塑造、色彩的运用、服饰的细节描绘和背景的营造,给观者带来一种细腻、温婉、优美的视觉享受。

他的作品不仅刻画了唐代妇女的生活和社会地位,也展现了唐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水月观音创始者周昉,仕女画冠绝古今,虽体态丰盈却也胖得漂亮

水月观音创始者周昉,仕女画冠绝古今,虽体态丰盈却也胖得漂亮

水月观音创始者周昉,仕女画冠绝古今,虽体态丰盈却也胖得漂亮导语:周昉能书,擅画人物、佛像,尤其擅长画贵族妇女,容貌端庄,体态丰肥,色彩柔丽,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喜爱。

他出身贵族,好文善丹青,宋代《宣和画谱》曾形容他:“传写妇女,则为古今之冠。

”他笔下“袒胸露乳”的唐美人,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在揭示美女神秘的内心世界的同时,更写尽了“性情言笑之姿”,可谓足足美了千年!唐代是以胖为美的时代,而周昉眼中的美女也大多都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丰韵”二字是他画中美人的最佳写照,以丰厚为体,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虽大多丰盈,却也胖得漂亮!游走后宫的贵公子《宣和画谱》记:“周昉字景元,长安人也。

传家阀阅,以世胄出处贵游间,寓意丹青,颇驰誉当代……当时推为第一。

”周昉,唐代著名画家,字仲朗、景玄,京兆人,据说周昉曾官任越州长史、宣州长史别驾,其职位仅次于一州长官刺史。

他的师傅张萱只是唐朝宫廷中一名普通画工,而周家则是家世显赫的唐朝贵族家庭,崇尚武艺,周昉的长兄周皓便是受家庭尚武风气的影响,善于骑马射箭,随从名将哥舒翰西征吐蕃,在攻取石堡城的战役中,骁勇善战立了军功,因战功归来后官授执金吾,掌管京都的治安。

不过周昉不爱武艺,爱画艺,捞了个闲职,专心当他的贵公子。

周昉最初画仕女纯属兴趣,跟着宫廷画师有样学样,慢慢地,有着贵族出身的周昉显现出了贵族少爷的优势:因为长期优游于贵胄子弟间,他不仅能看到浓丽丰满的仕女们的面容身材,更能透过贵族姑娘们脸上的喜怒哀怨,看穿他们心里的无限寂寞呀寂寞。

并且,还很厉害的把这种情绪真相,通过绘画暴露出来,在当时,简直逆天了。

周昉红了,他的画也备受世人追捧。

描得出美人,更画的了佛像。

有个典故,说是当时,唐德宗正修章敬寺,召见周昉他哥周晧说:“爱卿,你的弟弟周昉擅长绘画,我想请他画章敬寺神像,请你告诉他。

”过了一些天,德宗又让周晧请了一次,周昉才开始画。

最初画出来的神像,周昉将它像屏风一样地放在寺院里,整个京都的人都可以去看。

中西方名家名画挥扇仕女图鉴赏结课论文

中西方名家名画挥扇仕女图鉴赏结课论文

中西方结课论文周昉挥扇仕女图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唐代也是仕女画发展最迅速,最繁荣兴盛的阶段。

端庄华丽,雍容典雅,是对唐代仕女画的贴切形容。

《挥扇仕女图》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挥扇仕女图》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佳作,画作上并无作者款印,《清河书画坊》认定为周昉所做,盖由《宣和画谱》所记周昉作品”纨扇“而来【1】。

长卷绢本设色。

纵33.7厘米,横204.8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挥扇仕女图》全卷画有九个有身份的宫廷贵妇,二个侍女,二个内监,共计十三人,皆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

全幅以横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种活动:执扇慵坐、解囊抽琴、对镜理妆、绣案做工、挥扇闲憩等。

作者注意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从而使得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

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

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腻和衣料的华贵。

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画作内容从右至左分为五个段落。

起首第一段为“挥扇”,凡四人。

一位妃子按纨扇慵坐,睡眼惺忪,眼神懒散。

她头上戴着精致繁复的玉莲冠,冠体玉质细腻温润,足见画工精湛。

身着洋红色襦裙,浅色披驳随意搭在肩前手边,裙上绣有精致的灰蓝色六边团花图样,画工细腻,可见其身份尊贵,裙子随着身体的姿态呈现褶痕,脚上部分的群体也隐约现出鞋子的形状。

其所坐的椅子上也雕刻有精细的画案,腰际垂绦。

其衣着华丽而倦倦无生机,深宫妇女任人遗弃的悲凉跃然纸上。

其右一女官,颔首,紫袍束带,官服上大团花纹细致生动。

贞观四年八月十四日,诏曰,冠冕制度,以备令文,寻常服饰,未为差等。

于是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

【2】由此可见此女官官阶在三品之上,也侧面说明了执扇妃子的尊贵身份。

女官两手横扇。

扇面为青色,画一对凤凰图案。

另有两女持梳洗用具侍立于左侧。

浅析周昉《簪花仕女图》的“慵懒”美

浅析周昉《簪花仕女图》的“慵懒”美

浅析周昉《簪花仕女图》的“慵懒”美作为中国画的代表性大师之一,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可谓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作品不仅在技法上精湛,同时也表现出了女子的慵懒之美。

本文将从图像特征、色调、造型及意象等方面,分析出这种“慵懒”美的表现方式。

一、图像特征《簪花仕女图》是一幅临摹自南宋时期画家陈容的作品。

整个画面以一位身着官服的女子为主角,她身姿婀娜、面容姣好,正将花簪插入自己的头发中。

整个画面以蓝色为主色调,通过线条的流畅与虚实的交替,勾勒出平淡而又自然的氛围。

画面细节丰富,如女子的官服图案、红色的腰带、袖口、裙摆及头发等的细节描绘均体现出信息的饱满与细腻。

二、色调颜色是表现“慵懒”美的重要手段之一。

周昉在画面中大量使用了蓝色,这种颜色具有柔和、深邃的品质,是一种温暖、舒适、亲切的色彩,具有一定的暖色系气息。

整幅画面呈现出一种柔和的感觉,使得画面变得轻盈、雅致、舒适而不失沉稳,进一步传达了女子休闲、自然、慢节奏的生活状态。

三、造型女子的姿势屈曲、缓慢,如此姿态体现了女子的慵懒之美,并且与花簪相得益彰。

整个画面的构图非常简洁,代表性的元素只有一位女子和花簪,配合简洁的笔触,展现了中国画所追求的“以几笔为多笔”的境界。

女子甜蜜欣喜的表情也更为突出了她的慵懒与舒适。

四、意象《簪花仕女图》中的簪花,象征着女子的神仙之美,这种美是一种自然、柔软而舒适的美态。

传统女子在花花世界里的表现方式,往往是华丽、精致、惊艳,而周昉的这幅画作品则明显的追求了一种温情、柔美、舒适、独立、自在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一种纯净的生活状态。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周昉在《簪花仕女图》中展现了一种“慵懒”美,这种美是一种非常自然、舒适、随意的魅力,是以舒适为原点的、展现女性独立自由、和谐与均衡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画作的色调、造型、特征及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认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以及中国画家对人性美好向往与追求的表现方式。

浅谈唐代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唐代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唐代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周昉是唐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仕女画以优美的造型、浓郁的色彩、细腻的神韵,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并对后世的仕女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造型、色彩、神韵三个方面探讨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一、造型周昉的仕女画形象生动,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经过悉心雕琢的。

他的仕女虽然身着丝绸华服,但却充满了质朴自然的气息,表现了唐代女子的优雅、纯净、自信与恬静。

周昉的仕女立体感强,形象流畅,使画面更具艺术意境。

例如《女弹丝图》,画中的女子手托着琵琶,身姿轻盈,神情安详,犹如蝴蝶舞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色彩周昉的仕女画色泽鲜明、绚烂。

他的画作选用淡雅而明亮的色彩,并善于变换不同的色彩,使人物在不同的环境里表现出不同的气质和情感。

他在色彩运用上,运用了“墨画墨法”和“笔画墨法”相结合的画法,运用点、线、面的变化来表现色彩渐进的过程。

例如《女逐鹿图》,画中的女子身着黄色华服,佩戴珠玉饰品,在草原上放飞箭矢,呈现出一种具有热情、自信的豪迈气概。

三、神韵周昉的仕女画具有一种优美飘逸的神韵,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

他善于将情感表现在人物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上。

例如《女吹箫图》,画中的女子索然无味地吹着箫子,整个人显得萎靡不振,暗示着唐代女子的寂寞和离愁。

他的仕女画有着一种优美的情感和恬静的气息,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周昉的仕女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他通过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细腻的神韵,展现了唐代女子的魅力和风采,既表达了时代的文化价值观,也体现了他自己的艺术特点。

他的仕女画是留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艺术之花,对后来的仕女画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时期周昉挥扇仕女图卷绘画赏析
唐朝《挥扇仕女图》卷,又名《纨扇仕女图》。

藏故宫博物院,相传为唐周昉所绘。

绢地,不论从主题还是画面来看,都突破了六朝以前有着浓厚鉴戒意义的列女、孝妇、贤妃、圣后等题材的妇女画束缚,而描写了贵妇的现实生活。

《挥扇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
画卷长204.8厘米,高33.7厘米,绢地,签条由乾隆亲笔御书“唐人纨扇仕女图内府珍藏”11字。

设色画贵妇女官等13人。

主人公是头带莲花冠、身穿红衣及粉色绿团花长裙的贵妇,坐于靠背椅上,右手执绿色纨扇,左手扶椅
圈,头微低,若有所思。

对面立一头戴幞头、身穿灰紫窄袖盘领长袍、腰束朱带者,手摇金凤鸾纨扇,为贵妇消暑。

贵妇背后二宫女,一持水盂,一持花盆,等候吩咐。

一女侍和一侍童抱琴离去。

再后男侍持镜,宫女对镜梳妆。

其后是三人坐于毡上,宫女和侍童正在引线或绣花,另一宫女倚坐于绣架之旁,左手支颔,作锁眉沉思状。

最后一景是宫女背坐于四足登上,右手执扇,扭头顾眄倚树而立的宫女。

整幅画面除了一树之外,没有任何衬景,突出了人物形象。

其中九妇皆面庞圆胖,短眉平直,眼小微阖,樱桃小口,表情冷漠、忧郁。

此卷用笔简练刚劲,硬直凝重,色彩鲜艳浓郁,充分反映出唐代染撷工艺的高度成就。

但此画究竟是何人手笔,一向有不同见解。

故此卷是否为周昉之作仍需予以考证澄清。

周昉字仲朗,长安人,出身于贵族。

其绘画“初效张萱,后则小异”,大致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的40余年(公元762-805年),所作“水月观音”的形象,世称“周家样”。

后人评其画为“古今冠绝”。

《宣和画谱》记载周周昉画目计72件,属于仕女画题材的约30有余,其中有一件“纨扇”。

《清河书画舫》可能据此订为周日方之作。

这种结论是否正确?我们可研究一下此图描写的人物究竟是唐代哪一时期,从出土实物和文献记载可以了解;初唐与隋代接近,穿紧袖衣,尖头靴,天宝末年便易为“小头鞋履窄衣裳”(白居易
诗《上阳白发人》),至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时世宽妆束”(同前),说明唐代衣服由紧、窄向宽变更,这是非常清楚的。

察看此图女官、宫女及贵妇的衣服,便知它不是紧袖尖靴,也不是长袖曳地的宽妆束,而接近“小头鞋履窄衣裳”的时代特征,应属开元时代(公元713-741年),较周周昉生活创作的时代略早。

目前,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周周昉的代表作是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簪花仕女图》(也有人不同意此说),而《簪花仕女图》上的高髻宽妆、肌体丰肥的贵妇形象与此卷丰腴适中、襟袖窄小的形象有所不同。

其用笔设色也迥然有别,显而易见的是:两图绝非出自同一人的手笔。

此卷中贵妇、女侍的身材丰腴、面庞浑圆不是偶然的。

关中地区妇女易丰肥,与江南地区妇女多纤弱这一点不同,以丰肌秀骨的杨太真妃作美女典型,逐步形成了崇丰肌美女的审美观。

在这种社会风尚熏陶下终于涌现出张萱、周周昉等绘曲眉丰颊之贵族女性的仕女画家。

而《挥扇仕女图》的作者可能早于张、周,从其高度艺术水平来看,也应是名家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