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金银器

合集下载

六(上)美术——金银器

六(上)美术——金银器

和借鉴彼此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六(上)美术——金银器
汇报人:XX
目录
• 金银器概述 • 金银器制作工艺 • 不同地域风格金银器赏析 • 著名作品解读与欣赏 • 金银器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创作实践与体验活动
01
金银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金银器是指使用金、银等贵金属 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工艺品或日常 用品。
特点
金银器具有独特的光泽、质感和 价值,常作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其制作工艺精湛,融合了铸造 、雕刻、镶嵌等多种技艺。
灵感来源
观察和研究各种金银器的形状、纹理和色彩,从 中获取创作灵感。
创作技巧
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绘画语言,表现金银器 的质感和美感。
个性化表达
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创作 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手工制作
1 2
材料选择
选用易于塑形和上色的材料,如黏土、石膏或塑 料等。
制作步骤
设计模型形状,制作模具,浇筑材料,脱模,上 色等。
3
安全注意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安全工具和材料,避 免发生意01
将学生的创意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互相欣赏
和学习。
心得体会
0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遇到的困难
、解决的方法以及获得的收获等。
互动交流
03
在分享交流环节中,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互相学习
其他经典作品欣赏
01
《清代金质“奉天之宝”玺》
这是清代皇帝御用的玺印之一,以纯金制成,造型庄重威严,雕刻精细
无比。玺面上刻有“奉天之宝”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代表了清代

六年级美术上册《金银器》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美术上册《金银器》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美术上册《金银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金银器皿的制作和使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本教学案例以六年级美术上册《金银器》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金银器艺术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3.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促进相互学习,提高作业质量。
五、案例亮点
1.融合历史文化,凸显学科特色
本教学案例将金银器艺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金银器制作工艺和图案寓意的同时,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种融合,使美术学科教学更加丰富多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金银器的精美图片和相关历史故事,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体验中感受金银器艺术的魅力。
2.通过讲述金银器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3.创设模拟古代金银器制作工坊的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工匠精神,增强对金银器艺术的理解和热爱。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金银器设计与制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引导小组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小组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提高自我反思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2.学生跟随教师的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金银器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3.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金银器艺术,学会欣赏和传承传统文化。
(五)作业小结

金银流“金”岁月——唐代金银器

金银流“金”岁月——唐代金银器

⾦银流“⾦”岁⽉——唐代⾦银器2014-06-22吉⾦堂唐朝⾦银器是我国⾦银器艺术上最为辉煌的⼀页,种类器形之繁多,装饰纹样之精美,制作⼯艺之⾼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平。

唐裴肃进鎏⾦⼜凤纹银盘1962年西安北郊坑底村出⼟⾦银器⼴泛使⽤于宫廷⽣活各个领域.唐朝统冶者也像古代帝王,达官贵⼈⼀样,相信⽇常⽣活中使⽤⾦银器能延年益寿,长⽣不⽼。

⾷器中有盘、碗、碟、勺;饮器中有杯、盏、壶、⽻觞、茶杯等;容器有罐、盆等:茶器有碾⼦、罗⼦、笼⼦、风炉.盐台盒、匙、调达⼦等;装饰品有冠饰、发饰、项饰、串饰、⼿饰、⾯饰等;法器、供养器有锡杖、钵、⾹案、宝塔.捧真⾝菩萨、鉴⾦银菩萨等;杂器有⾹囊、熏球、熏炉、唾盂、把⼿、合页等。

各种门类,器形琳琅满⽬,应有尽有、⽽且纹饰精美绝伦、技艺巧夺天⼯,达到了中国⾦银器⼯艺的顶峰。

⾦银器进奉主要指地⽅⾼级官僚向朝廷上贡⾦银等财物,以达到升官受宠的⽬的。

⾦银器进奉风盛⾏,各地不断有进奉的⾦银器出上,在这些进奉物上往往刻有进奉者的官职姓名、进奉时间、进奉数量等。

唐舞马衔杯纹银壶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安村出⼟唐鸳鸯莲瓣纹⾦碗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唐鹦鹉纹提梁银罐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唐狩猎花草纹⾼⾜杯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唐掐丝团花桶形⾦杯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唐仕⼥狩猎⼋瓣碗形银杯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唐乐⼯⼋棱⾦杯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唐供奉舍利⾦塔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唐⼋重宝函、迎真⾝银⾦花⼗⼆环锡杖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唐鎏⾦银质捧真⾝菩萨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唐镂空花鸟纹挂链银杏囊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唐鎏⾦镂空鸿雁毯纹银笼⼦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唐⾦银丝结条笼⼦和盖局部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唐鎏⾦流云纹银茶碾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唐鎏⾦⼈物画贮盐银坛⼦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唐摩羯纹三⾜架银台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唐鎏⾦龟负论语⽟烛银酒筹器1982年江苏丹徒丁卯桥出⼟记得分享⾄朋友圈哦!!1、点击右上⾓,点击“分享到朋友圈”2、通讯录——>查找公众号——>输⼊:lyjijintang,关注我们。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共9张PPT)课件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共9张PPT)课件
无欲则刚。 正是这种尽己所能、顺其自然的心态, 才让他 更长久 地投身 于自己 所热爱 的事情 上。
自我消耗从来就不是正确的坚持方式, 苦痛也 不是恒 心的代 名词。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如停下来审视一 下自己 ,将自 己内心 的能量 挖掘出 来,找 准自己 的节奏 ,让自 己心态 更平和 一些, 而不是 一味地 逼自己 死撑。 任何目标与坚持都是生命长河里微不足 道的一 段,即 使某一 段坚持 并没有 当下立 见的好 结果, 但正确 的坚持 习惯却 会让我 们越来 越有力 量,对 每一次 新的挑 战都从 容笃定 。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只要从心底里非常想做某件事,就一定 会调动 身体里 的所有 潜能, 积极配 合。
2 你 的 恒 心 ,与 你的节 奏有关 当我们立下FLAG的时候,可能一开始都 会忍不 住下狠 劲儿。 之前一步都不想跑,决定健身了,就2公 里开跑 ,冲刺 5公里 。 之前一页书也不想看,决定勤奋了,就 焚膏油 以继晷 ,好像 不熬夜 都不好 意思说 自己看 书。 之前从没拉过筋,决定瑜伽了,就恨不 得立刻 把那支 僵硬了 几十年 的老腿 想掰哪 儿就掰 哪儿。 这种激情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被打 回原形 。 坚持从来就不是持续消耗,所以太用力 的人一 般都跑 不远。 作家村上春树的生活里有两件非常重要 的事情 :写作 和跑步 。 他全职写作没多久,发现身体变差,便 开始跑 步。 在普通人眼中,职业小说家应该是不舍 昼夜地 伏案工 作,资 深跑者 的锻炼 强度更 难以想 象。可 村上春 树的生 活却有 张有弛 ,十分 规律。 每天早 起后的 三四个 小时集 中精力 写作, 午休后 跑步, 日暮时 读书、 听音乐 。 在与写作和跑步相伴的几十年里,他既 勤勉耐 劳、不 惜体力 ,又谨 小慎微 地呵护 自己的 热情, 既怕惰 性来袭 ,又怕 用力过 猛。 他说: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 确无误 地旋转 到最后 。 坚持,从长远看,要循序渐进,就每一 天来说 ,要量 力而为 。 既要摸清自己的节奏,也要管住自己按 这样的 节奏坚 持下去 。不盲 从,也 不随性 ,不蛮 干,也 不懒散 。 只有不乱节奏,才能持之以恒。

金银器教案浙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金银器教案浙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金银器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 历史文化资料:提供关于金银器的历史文化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金银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 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参加金银器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 拓展建议:
-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博物馆、学术文章和视频教程,进一步深入了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
- 鼓励学生阅读与金银器相关的书籍和文献,扩展知识面,提高学术素养。
3. 设计理念:结合自然元素,创作一款以莲花为主题的金银首饰。灵感来源:古埃及文化中的莲花图案,象征着生命和美丽。
4. 金银器在古代中国:地位崇高,被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价值:金银器制作工艺精湛,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趣味。
5. 金银器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金银器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被广泛应用于珠宝设计、装饰艺术等领域。同时,金银器作为礼品和纪念品,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金银器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金银器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金银器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金银器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金银器
传统金银器欣赏:


金兽(西汉)




银槎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观察书本上以及上面展示的 金银器图片,总结这些金银器有 生命共同特点,通过上面的图品 展示,你在金银器中看到那些 “美”的内涵?又有哪些文化内 涵在其中?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讨论:
1、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金银器 首饰?
2、你觉得这些首饰体现了那些 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巧妙的设计构 思?
3、利用你身边的画笔,设计一 款你喜欢的金银器首饰造型。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优秀课件-《金银器》 浙美版PPT(9页)

1.根据目前的定义,转基因技术是从 某种生 物中提 取所需 要的基 因,将 其转入 另一种 生物中 ,使与 另一种 生物的 基因进 行重组 ,从而 产生特 定的具 有优良 遗传形 状的物 质。从 研究角 度看, 转基因 的技术 推进已 有不短 的时间 。

2.对于人类而言,转基因技术或是天 使,或 是魔鬼 ,既可 能给人 类社会 的发展 带来福 音,也 可能对 人类的 健康造 成损害 。

《六年级浙人美版〈金银器〉教学设计》

《六年级浙人美版〈金银器〉教学设计》

《六年级浙人美版〈金银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金银器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掌握欣赏金银器的方法,能够分析其造型、纹饰和工艺。

学会运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金银器的艺术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金银器的艺术特点。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金银器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掌握欣赏金银器的方法,能够运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金银器的艺术之美。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金银器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指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金银器的艺术特点和个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金银器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2.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的展示,演示欣赏金银器的方法和艺术创作的过程。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金银器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4.实践法:让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进行艺术创作,体验金银器的艺术之美。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精美的金银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金银器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讲授新课介绍金银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讲解金银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

介绍金银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分析金银器的艺术特点。

展示不同类型的金银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造型、纹饰和工艺。

分析金银器的造型特点,如圆形、方形、多边形等,以及其寓意。

讲解金银器的纹饰,如花鸟、人物、动物等,以及其象征意义。

介绍金银器的工艺,如铸造、雕刻、镶嵌等,以及其制作过程。

欣赏金银器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造型、纹饰、工艺、色彩等方面欣赏金银器。

金银器鉴赏手法

金银器鉴赏手法

金银器鉴赏手法金银器鉴赏手法在鉴赏古代金银器时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人对金银器的鉴赏常常会因为不了解鉴赏手法而无法得到正确的判断。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金银器鉴赏手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鉴赏金银器。

首先,对于金银器的材质鉴赏,我们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判断。

首先是通过金银器的颜色来鉴别。

金银器由于材质不同,颜色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金器的颜色较为明亮,而银器则相对较白。

其次是通过敲击金银器来判断。

金器的声音清脆,而银器的声音则相对沉闷。

最后,还可以通过化学试剂来鉴别金银器的真伪。

金银器在不同的试剂溶液里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从而判断出金银器的真伪。

其次,对于金银器的工艺鉴赏,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判断。

首先是观察金银器的造型。

古代金银器的造型多采用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为题材,因此造型独特而富有历史文化韵味。

其次是观察金银器的纹饰。

金银器的纹饰多采用浮雕、铸造等工艺,纹饰精美而细致,富有装饰性和艺术性。

最后是观察金银器的打磨和抛光。

古代金银器多经过多道工序的打磨和抛光,因此表面光滑而富有光泽。

最后,对于金银器的年代鉴赏,我们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判断。

首先是通过金银器的题款来鉴别。

古代金银器上常常有刻有作者名称、题款内容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金银器的年代。

其次是通过金银器的风格来鉴别。

不同历史时期的金银器风格各有不同,可以通过比对来判断金银器的年代。

最后是通过金银器的保存状况来鉴别。

古代金银器保存时间久远,有些金银器可能有锈蚀、变形等情况,通过这些情况可以判断金银器的年代。

总的来说,金银器鉴赏手法需要综合考虑材质、工艺和年代等因素来判断。

通过以上介绍的鉴赏手法,希望大家可以更好地鉴赏金银器,欣赏古代文化的魅力。

愿每个人在鉴赏金银器的过程中都能收获到快乐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独具异域风采
1.种类:除制铸造货币、鎏镀佛像外,还用于制作各种工 艺品和装饰品。金银器增多。 2. 原因:统治阶级竞相奢靡,大量使用金银器物和饰 品。上行下效,民间也大量使用金银器。 3.金银矿分布:北方的鲁、陕、晋,南方的滇、川、赣、 苏等。
4.器物种类:纯金、纯银、镶金银的香炉、唾壶、匕箸、 杆杓、屏风、莲花、环钮、盘、杯、镜、带以及鞍、 鞭、刀、剑等。 5.国外流入中国的金银器:通过丝绸之路从拜占庭、波 斯萨珊等地传入造型特殊的胡瓶、盘、杯、碗等容器, 以及指环装饰品。
7.2.5宋、辽、金时期:
1. 特点:以生活化为主,不同于唐代的是金银器已经具 有商品性,已全面走向市场。 2. 银器:造型以酒具和茶具为主,形体更加小巧,器壁 更加匀薄,花式造型变化更大。如杯盏就有五曲梅花 形、六曲秋葵形、八曲方口四瓣花形、十二曲六角栀 子花形、八角形和荷叶形、蕉叶形重瓣菊花形、桃 形、瓜棱形等等。
7.1.2 秦汉时期:繁荣发展
1.特点:金银不再是青铜器的装饰,成为独立的金银 细工。以中国传统风格为主,也受到西方风格的某 些影响。 2.分布:除了京师、咸阳、长安、洛阳以外,一般集 中于产地。 3.工艺:综合运用铸造、焊接、掐丝、嵌铸法、锉 磨、抛光等多种工艺技术。 4.用途:除用于制造货币外,还用于制作精细工艺器 皿饰物或装饰其它质地器物。
7.2 金属工艺的造型艺术
7.2.1春秋战国时期
特点:造型灵动、轻巧,姿态优美,结 构稳定。 2. 元素:多以想象中的鸟兽作为设计元 素。
1.
鹰形金冠顶、金冠带
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 墓出土,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冠高7.3厘米,冠带长30厘米,周 长60厘米,共重1394克。 冠顶呈半球形,上面饰有四狼噬四 羊的浮雕图案。顶部傲立一只雄鹰, 呈展翅向下俯视状。其身与尾部系 用薄金片打制成型,体内空。金冠 带由三条半圆形金带组成。冠带前 部有两条上下相接,未端用榫铆相 连。带的中段均作辫纹,两端或作 卧虎形,或作盘角羊形,或为马形。 此金冠顶和金冠带为战国时期匈奴 王的遗物,弥足珍贵。具有北方草 原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同时代 表了当时匈奴地区贵金属工艺的最 高水平。
金串珠 宝鸡益门村出土 长148厘米 春秋晚期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藏
金鸭嘴带钩 凤翔雍城马家庄宗庙遗址出土 长2厘米,宽2厘米,重20.7克 春秋晚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盘蛇金节约 宝鸡益门村出土 直径2.6厘米,高1.4厘米 春秋晚期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藏
鸳鸯金带钩 宝鸡益门村出土 通高1.5厘米,尾宽2厘米 春秋晚期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藏
蝉形轭端银钩首 秦陵铜车马坑出土 水平长3.55厘米,宽2.86厘米, 厚1.17厘米,重57克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鎏金银铜马 汉 1974年河南偃师寇店出土。 高5.9厘米,长6.2厘米。
圆泡形金节约 秦陵铜车马坑出土 通高1.58厘米,径2.44厘米,重25.5克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错金银伞杆构件 秦陵铜车马坑出土 长13.95厘米,直径2.6-2.7,壁厚0.13厘米。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7.2.6
元代
特点:生活日用器皿增多,造型简练,设计 巧妙,于规正中见变化。通过巧妙的 构图,营造一种极强的装饰效果,装 饰也向大型化和精细化发展。
银槎
高18厘米, 长20厘米,故宫 博物院藏,为朱碧山代表作品。 槎用白银铸成,槎和人物都 是先经过铸造,而后雕刻而成的。 银槎的造型奇特,槎身作松柏纹 理,其形如老树杈丫,银槎注重 人物神情的刻画,一道人道冠云 覆,长须宽袍,坐于槎上,左手 撑扶,右手持书作读书状,容貌 清瘦,神情安闲。银槎极具诗意, 它将中国传统绘画与雕刻特点有 机地融汇在这件艺术品中,说明 元代银工艺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 的水平。
金杯 唐茶具 高5.9cm、口径6.8cm 出处: 中国历代茶具
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7.1.5 两宋:清丽典雅
1.特点:有铭款的金银器显著增多;造型优美,素雅大 方,小巧轻薄,纹饰风格趋向写实。 2.主要用途:衣饰器玩和佛像塑造。 3.规模:金坑、金场14处,银场56处。年收入金约1万余 两,银20万余两,主要供官营手工业之用。 4.西夏、辽、金:金银制品相当发达。用金银制作的马 具、饮食器、饰物和宗教器物达到较高水平。
7.2.7
明清
1. 特点:造型庄重、典雅、严肃。不追求实用和
审美的结合,不再保持材料的本色之 美。用宝石和玉作装饰,金光珠宝,豪 华至极。 2. 代表:北京定陵出土的金器。
清,口径10.5cm,底径9.8cm,高 17.1cm。清宫旧藏 银胎,侈口,大肚,台足。口、 胴呈十二棱形,每棱均弧面,两棱相 结处下陷,成三角沟状,与通常瓜棱 式菊瓣处理手法不同。
7.1.4 隋唐时期:绚丽多彩
1.原因:经济高度繁荣,王公勋贵竞相奢靡,对外贸易需 求量增大,使隋唐金银器在数量、工艺、装饰等方面都 达到了最高水平。 2.风格:重视吸取西方工艺品的制作工艺、艺术造型和装 饰手法。呈现西方化的风格,明显受到罗马——拜占 庭、波斯萨珊,乃至粟特等的影响。其中有杯、盘、 碗、筷、壶、罐、盒、匜、熏炉和首饰等。 3.工艺技术:钣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锤 打、刻凿等。 4. 制作:分官、私两种形式。金坑、金场14处,银场56 处。
7.2.2
秦汉时期
特点:造型浑厚古朴,尽管金银器形体 较小,但仍有两汉造型艺术的宏 大气势。
金兽
西汉。1982年出土于江苏 盱眙,今藏于南京博物院。通 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 宽17.8厘米,重约9000克。 造型通体卷曲匍匐状,头 置于爪上,尾收拢于体侧。颈 部上方有三道项圈,头顶之间 有一铸造而成的环状提手。金 兽盘踞卧伏,虽形貌凶狠、瞪 眼张口,但因头部枕伏于前足, 反生几分祥和、温顺之感;颈 部的项圈表明它是驯兽或宠物 的身份。作镇魔压邪之用。背 部有纽,便于提携。整器以黄 金铸造,空心,是目前全国考 古发现金器中份量最重的一件。
银鎏金鸟禽缠枝莲纹蛤彀形盒 唐 口径6.6厘米 盒呈蛤彀形,银质,上鎏金; 盒外壁刻有鸟禽缠枝莲纹。造型设 计独特,图案精美。
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器 唐 高34.2厘米 1982年在江苏镇江出土,整个造型分简筒和伏龟 两部分。下部底座为龟形,采用写实手法,模仿自然 龟的造型,表现自然美的质朴;上部简筒则为圆柱体 ,表现几何形体的严整之美。此玉烛是用来盛放酒令 筹的,在国内是第一次被发现,无论造型设计还是纹 饰錾刻,都非常精妙,是唐代后期金银器中的瑰宝。
7.2.3
魏晋南北朝时期
特点:造型丰富多样,不仅受陶器、瓷器造型 的影响,而且受中亚、西域造型风格的 影响日趋明显。 造型特殊的胡瓶、盘、 杯、碗等主要是仿西方制造的。
7.2.4
隋唐五代时期
1.特点:造型设计以生活化为主流;功能以实用为主,实 用和审美相互融合;造型和结构上体现出合理的功能性 和科学性。 2. 风格变化经历了三个时期: (1)唐立国至玄宗开元前期:吸取西方工艺品中的制作 工艺、造型工艺美术与装饰手法,常呈现出西方的 艺术风格。 (2)开元后至宪宗以前:造型艺术多为外缘呈菱花或葵花 形的金花银盘。盘口的外轮廓是多度弧曲的菱花或葵 花形,线条弧曲流畅,规律、匀称而有变化,给人以 丰润华美之感。 (3)宪宗至唐末:品种多样,同一品种多种造型。
7.3.6
元代
特点:装饰图案上出现了游牧民族的生 活场景,
如意纹金盘(元) 高1.3厘米,宽16厘米,1959年1月 江苏省吴县吕师孟墓出土,南京博物院 藏。 金盘以四个如意云纹组成,线条为 捶揲而成的突起阳文,两下两上相互重 叠,盘心又捶出四个小如意云纹,形似 花朵,其余部位满饰錾刻缠枝花卉纹。 造型新巧,别具一格,如意云纹既是纹 样,又是构成器形的一个组成部分,使 装饰与造型合二为一。
7.1.6 元代
1.特点:金银器在宋代的基础之上又有所发展。 2.原因:贵族统治着非常重视使用金银器。 3.种类:生活日用器皿,如碗、盏、杯、盘、 盒、壶等;各种首饰,有簪、条脱等;作为货 币使用的金银锭和金银条。 4.地区:除了京师,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
7.1.7 明清:华丽繁缛
1.特点:明代生动古朴,清极趋于华丽、浓艳, 宫廷气息愈来愈浓厚,工艺细腻精致。 2.工艺:运用了编、织、盘、辫、码、拱等工 艺。 3.矿资源:明代民间银矿规模甚大。清代金矿发 展不大,主要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浙江、福建、四川和云南 四省。
7.3
金银器的装饰工艺美术
7.3.1 春秋战国时期
1. 器物:主要是一些佩饰品和饰件。
2. 装饰手法:运用浮雕、镶嵌、錾刻等手法。 装饰主要体现在纹样和构图上。
7.3.2
秦汉时期
1. 装饰:金银器制作以装饰品为主,装饰艺术超过 造型工艺美术。西方艺术对装饰风格产生 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锤谍 金银器和掐丝金饰。 2. 图案:寓现实、祝福、意念于装饰图案中。 3. 代表:河北定县东汉墓,江苏邗江甘泉东汉墓, 湖南长沙五里碑东汉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金 银饰品。
第7章
金银器的工艺美术
7.1 金银器的生产制作历史
7.1.1春秋战国时期:清新活泼
1. 特点:新工艺技术使金银器的数量、种类有了明显增 加;以装饰品为主;分布范围扩大。 2. 影响:南北不同风格的形成,为以后各代金银器在分 布范围、风格特点等方面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分布地区:宝鸡、咸阳和秦陵。 春秋:楚国最为发达。 战国:金银产量增加,金银制品增多。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高18.5厘米,白银质地。现藏 于陕西省博物馆。 造型仿效皮囊的形态,上面有 鎏金的提梁。提梁前有直立的小壶 口,鎏金的盖部为倒扣的莲花瓣形, 盖纽上系有一条细银链,套连于提 梁的后部。壶腹部两侧各装饰有一 鎏金的骏马图像。马儿前腿直立, 后腿曲卧,口中衔有一只酒杯,仿 佛正在翩翩起舞。由于采用了锤凸 成像技术,马的形象凸起于银白的 壶体表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显 得十分华美。舞马衔杯纹银壶构思 细腻,造型优美,制作精细,给人 以富丽堂皇的美感。同时集中了锤 凸成像、鎏金等多种工艺技术,显 示出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杰出成 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