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异常专题

合集下载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生物常考热点难点及提分策略掌握(解析版)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生物常考热点难点及提分策略掌握(解析版)

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1.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个体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 DD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C X a Y X a Y、X a Y 减数第一次分裂D AaX B X b AAX B X b、X B X b、a、a 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C【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2.一个基因组成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另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X b、Y、YB.X b、aY、YC.aX b、aY、YD.AaX b、Y、Y【答案】A3.下图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精细胞。

有关该精细胞的形成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B.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上的基因A突变为a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中的相同,且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该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解析版)30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解析版)30

题型04 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的情况分析1.正推法推断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3)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逆推法推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Ⅰ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Ⅰ分裂异常。

1.已知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的雄性小鼠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其他变异)。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正常分离B.与AA为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C.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正常分离D.与AA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基因型为A、a、a【答案】C【分析】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因此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并且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发生分离。

【详解】AC、通过分析减数分裂的过程,如果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正常分离,则含A和a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最终形成的四个精子是Aa、Aa,另外两个不含有A和a基因,不符合题意,如果减数第一次正常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含A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一极,形成AA 的精子,同时形成的一个精子不含A和a基因,另外两个精子正常分裂,各含有一个a基因,A错误,C 正确;B、根据AC选项分析,与AA为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不含有A和a基因,B错误;D、根据AC选项分析,AA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其中两个含有a,另外一个不含有A和a基因,D 错误。

专题减数分裂异常问题分析

专题减数分裂异常问题分析

例题:小鼠(2N=40)胚胎期某细胞发生如图所示异常分 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其中A为抑癌基因,a为A 的突变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分裂过程中形成20个四分体 B. 分裂产生 Aa 或 aa子细胞的几率均为1/2 C. 子细胞 aa 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无限增殖 D. 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
例题: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M、m都 被标记为黄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下列有关推测 合理的是( ) A. 若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则在赤道板附近会 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 B. 若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则某条染色体上一定有2 个黄色荧光点 C. 若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则所有四分体都有4个 黄色荧光点 D. 若观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则某条染色体上 一定有2个黄色荧光点
例题:基因组成为XBXbY的甲,其父患色盲,其母表现正常。 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 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 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 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 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 了精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例题:某雄性动物个体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在染色 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只考虑这两对等位基因,则下列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DNA复制时其中一个基因b发生突变,则最多可产生 三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B. 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最多可产生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C. 若正常分裂,则最多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D. 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这两条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有明 显差异
例题: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 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 测合理的是( ) A. 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 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 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 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 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 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 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 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减数分裂异常专题

减数分裂异常专题

减数分裂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在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行为变化时, 应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三个关键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也可以结合基因的变化, 逆向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加深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解, 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内涵的理解, 以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1. 基因突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 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注意突变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 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

2.基因数量变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常, 往往会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

在 分析基因数目变化时, 应考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关, 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

如 图1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情况。

注敦集一裁井®! 产嗚的-+WB9* ■ ■ w • n>4- ■~vs»«a «4> #*5>«WW /f H iF?U腸 *#«!£*: *,£« : §«*3产尽w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产性的 配干星----------产性的K f因嬉客1•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2•—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 图中,b 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 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3•如图表示某细胞(含 4条染色体)的分裂示意图,①〜⑥代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 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4•基因型为AaXBY 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 型配子。

生物考点指导: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

生物考点指导: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

20XX年生物考点指导: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在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行为变化时,应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三个关键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也可以结合基因的变化,逆向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加深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解,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内涵的理解,以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1. 基因突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注意突变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

2. 基因数量变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常,往往会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

在分析基因数目变化时,应考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关,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

如图11/ 3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情况。

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典例1(20XX年·山东卷,8)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A型配子中没有a基因,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 与a已经分开,一定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号染色体未分离,①正确,②错误;AA型配子中不含性染色体,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配子由产生的不含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分裂而成;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不含性染色体的性细胞,故③正确,④错误。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异常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异常

初级卵母细胞
C. 卵细胞
B. 次级卵母细胞
D. 胚胎细胞
基因型为AaXBY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 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 ①Leabharlann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
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
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
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
的是( )
A.

减数分裂中的异常行为优秀课件

减数分裂中的异常行为优秀课件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图1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2.基因数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常,往往会 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在分析基因数目变化时,应考 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关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 如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 的配子情况。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减数分裂中的异1.基因突变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在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 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通过配 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1所示。注意:突变一般发生在同源 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 隐性突变。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2.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 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 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B )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 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 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 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 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3.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
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
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减数分裂异常

减数分裂异常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间期:染色体复制
行为变化关键点:
减Ⅰ: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Ⅱ: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
减I异常(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移向两极) XY
XY
0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0
精细胞
减Ⅱ异常(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移向两级)
XX
0
YY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0
精细胞
减I异常(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移向两极)初级卵母细胞
减Ⅱ异常(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移向两极) XX
卵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极 体
初级卵母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
在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行为变化时,应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三个关键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也可以结合基因的变化,逆向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加深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解,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内涵的理解,以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1.基因突变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注意突变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

2.基因数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常,往往会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

在分析基因数目变化时,应考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关,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

如图1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情况。

图2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1.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A.B.C.D.
3.如图表示某细胞(含4条染色体)的分裂示意图,①~⑥代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细胞⑥的基因型为aBb
B.细胞②为第一极体
C.细胞③有2个基因B
D.细胞⑤的基因型为a
4.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