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鸟类与环境情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鸟类保护调研报告

鸟类保护调研报告

鸟类保护调研报告1. 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鸟类保护工作的情况,分析鸟类面临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动鸟类保护事业的发展。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走访、采访专家、参观相关保护机构以及在线调研等。

3. 调研结果3.1 鸟类面临的威胁经过调研我们发现,鸟类的保护情况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威胁:- 栖息地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鸟类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破坏,包括森林砍伐、湿地开发以及农田化等。

这导致了许多鸟类丧失了繁殖地和食物来源,进而面临灭绝的风险。

- 捕杀和贸易:一些鸟类因为其珍稀性或美丽的外观而成为了盗猎和非法贸易的对象。

这导致了一些鸟类种群的急剧减少,并对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负面影响。

- 污染和气候变化:现代工业活动以及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鸟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威胁。

气候变化也导致了鸟类迁徙和繁殖的节奏发生了变化,给它们的生存造成了不利影响。

3.2 鸟类保护工作的现状虽然鸟类面临诸多威胁,但目前鸟类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创建保护区:各地政府积极划定和管理鸟类保护区,保护稀有鸟类的栖息地,维护生态多样性的平衡。

- 宣传教育:一些非营利组织和保护机构通过举办展览、开展讲座等活动,推动鸟类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 断罪非法贸易:国际社会对非法贸易行为的打击力度逐渐增大,使得非法贸易的高风险和高代价让些人望而却步。

3.3 鸟类保护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然而,鸟类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跨部门合作困难:鸟类保护工作需要协调各部门的合作,涉及到环境保护、林业、土地管理等多个方面。

但目前在政府层面,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仍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合作。

- 教育推广不足:尽管已经有一些教育推广活动,但普通民众对鸟类保护仍然了解不够,参与度不高。

应推动鸟类保护知识的普及和学校课程的加强,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鸟类田野调查报告

鸟类田野调查报告

鸟类田野调查报告鸟类田野调查报告一、引言鸟类是我们周围的重要生物群体,它们不仅美丽多样,还扮演着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鸟类的分布、数量和繁殖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鸟类田野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调查过程、结果和发现。

二、调查方法1. 样本选择我们选择了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作为调查样本,包括城市公园、农田、湖泊和山地等。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环境下鸟类的分布情况。

2. 观察记录我们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观察,早晨和傍晚是鸟类活动较为频繁的时段。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使用望远镜和照相机记录了每一种鸟类的外貌特征、数量和行为习性。

3. 数据整理我们将观察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和图表,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呈现结果。

三、调查结果1. 鸟类分布在城市公园中,我们观察到了大量的麻雀、鸽子和喜鹊等常见鸟类。

而在农田中,农耕活动吸引了许多麻雀、麦雀和黄鹂等。

湖泊附近的水鸟种类较多,包括天鹅、鸬鹚和鸳鸯等。

山地地区则有一些特殊的高山鸟类,如雪雁和岩鹧鸪等。

2. 鸟类数量我们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城市公园中鸟类数量相对较多,尤其是麻雀和鸽子。

而在农田和湖泊附近,鸟类数量相对较少,这可能与环境的变化和食物资源的不同有关。

3. 繁殖状况我们观察到许多鸟类在繁殖季节内筑巢、孵蛋和喂养幼鸟。

城市公园中的麻雀和喜鹊在树上建造巢穴,而水鸟则在湖泊附近的草丛中筑巢。

这些观察结果表明,鸟类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够成功繁殖。

四、讨论与分析1. 城市化对鸟类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公园成为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建筑物的增多和环境污染,这对鸟类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农田的规模扩大和农药的使用对鸟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农药可能对鸟类造成毒害,而大面积的农田减少了鸟类的栖息地。

3. 湖泊和山地的保护湖泊和山地地区的鸟类种类较多,这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有关。

保护湖泊水质和山地植被,对鸟类的保护至关重要。

鸟类监测调研报告

鸟类监测调研报告

鸟类监测调研报告鸟类监测调研报告研究目的:通过对鸟类的监测调研,了解鸟类的栖息地、数量及分布情况,为鸟类保护及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1. 鸟类野外调查:选择不同地点进行野外调查,包括城市、农田、森林、湖泊等不同生态环境,记录鸟类的种类、数量及行为特征。

2. 鸟类巢穴调查:在适当季节,选择不同地点进行巢穴调查,记录鸟类的繁殖情况及巢穴类型。

3. 鸟类标本采集:在野外调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样本进行标本采集,用于后续研究及展示。

调研结果:1. 鸟类的栖息地情况:鸟类的栖息地主要分为城市、农田和森林等不同类型。

城市是鸟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常见的有麻雀、鸽子等。

农田是许多鸟类的繁殖地,常见的有喜鹊、鹧鸪等。

森林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常见的有喜鹊、麻雀等。

2. 鸟类的数量情况:对不同地点进行的野外调查发现,鸟类的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城市地区的鸟类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农田地区的鸟类数量较多,主要受到农作物的影响;森林地区的鸟类数量较为丰富,受到自然环境的保护较好。

3. 鸟类的分布情况:鸟类的分布主要受到栖息地的影响。

在城市地区,常见的鸟类有麻雀、斑鸠等;在农田地区,常见的鸟类有喜鹊、鹧鸪等;在森林地区,常见的鸟类有喜鹊、斑鸠等。

结论及建议:1. 鸟类保护:在城市地区,应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和食物供给,保护城市中的鸟类。

在农田地区,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中的鸟类。

在森林地区,应加强生态保护,保护森林中的鸟类及其栖息地。

2. 鸟类研究:应加强对鸟类的研究,了解鸟类的生物学特征和行为习性,为鸟类保护及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鸟类教育:应加强对公众和学生的鸟类教育,增强保护意识,推动社会对鸟类保护的重视。

总结:通过鸟类监测调研,我们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鸟类栖息地、数量及分布情况,并提出相关的保护建议。

鸟类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鸟类调查报告范文

鸟类调查报告范文

鸟类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鸟类是生物多样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地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对其保护现状进行评估。

二、目的1.了解当地鸟类的种类和数量;2.了解当地鸟类的栖息地现状和分布;3.评估当地鸟类的保护状况和面临的威胁。

三、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标本收集:通过捕捉鸟类并制作标本进行鉴定;2.观察记录:在自然环境中观察鸟类,并记录其种类、数量和分布区域;3.问卷调查:向当地居民送发调查问卷,了解本地区鸟类的分布和感知情况。

四、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们共发现了50多种鸟类,并成功采集了一些标本进行鉴定。

根据初步统计,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鸟类种类丰富:发现的鸟类种类多样,包括雀类、鹰类、鸣禽类等;2.鸟类数量较稳定:在不同季节和区域的调查中,鸟类数量保持较为稳定;3.栖息地多样性:鸟类分布于不同的栖息地,包括森林、湿地以及城市树林等;4.受威胁种类存在:有少数饱受威胁的鸟类,包括迁徙鸟类和栖息地丧失的鸟类。

五、讨论1.鸟类丰富性与生态平衡:当地鸟类的种类繁多,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其多样性对生态平衡至关重要;2.气候变化对鸟类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鸟类迁徙和栖息地选择产生了影响,可能导致一些鸟类数量减少或消失;3.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森林砍伐、湿地开垦和城市化对鸟类的栖息地造成了影响,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其栖息地;4.保护措施建议: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保护区和鸟类观测站,加强公众对鸟类保护的意识。

六、结论经过本次调查,我们对当地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有了初步了解。

当地鸟类种类丰富,数量相对稳定,但仍存在一些饱受威胁的种类。

保护当地鸟类和其栖息地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1. Brown, L.H., and Dean, W.R.J. (2002). Birds of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London: The Trustees of the John Voelcker Bird Book Fund.2. Del Hoyo, J., and Collar, N.J. (2024). HBW and BirdLife International Illustrated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ume 1: Non-passerines, Lynx Edicions, Barcelona.3. Sibley, D.A., and Monroe, B.L. (1990). Distribution and Taxonomy of Birds of the Worl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鸟类监测调研报告

鸟类监测调研报告

鸟类监测调研报告鸟类监测调研报告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生态系统保护中的重要指标物种。

为了了解当地鸟类种类、数量和分布,我们进行了一次鸟类监测调研。

本次调研共监测了当地五个主要生态区域,包括湿地、森林、草地、农田和城市区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湿地是最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

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吸引了大量鸟类种类的出现。

其中,湿地中出现的鸟类包括水鸟、候鸟和栖鸟等各类鸟类,种类之多令人惊叹。

我们记录到了30多种水鸟、20多种候鸟和10多种栖鸟。

其中,候鸟的数量在春季和秋季会显著增加,因为它们在迁徙过程中经过湿地栖息。

在森林区域,我们观察到了多种树栖鸟类,如松鼠、知更鸟和山雀等。

森林提供了茂密的树冠和多样的植被,为这些树栖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境。

我们记录到了20多种森林鸟类,其中包括几种在国内保护名录上的濒危鸟类。

这表明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需要加强保护。

草地作为当地农牧区的常见生境之一,也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草地生态系统中出现了大量可爱的鸟类,如百灵鸟、鹌鹑和秧鸡等。

草地提供了宽阔的空间供这些鸟类活动和觅食,对草原鸟类的保护和恢复意义重大。

农田区域由于大量的农田和农田系统,对鸟类的吸引力较低。

我们只记录到了少数几种农田鸟类,如喜鹊和麻雀等。

然而,一些捕食性鸟类,如老鹰和猛禽等,常常在农田周边活动,帮助控制农田害虫。

在城市区域,我们观察到了人工建筑和公园是吸引城市鸟类的重要因素。

鸽子、喜鹊和麻雀等常见鸟类在城市中较为普遍。

然而,城市化进程对鸟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如栖息地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城市鸟类保护工作,并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总结而言,鸟类监测调研是了解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手段。

我们的调查发现湿地、森林和草地是鸟类丰富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

城市和农田对鸟类的吸引力较低,需要加强保护和规划。

这些发现为我们制定鸟类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鸟类调查报告(范本)2024

鸟类调查报告(范本)2024

鸟类调查报告(范本)(二)引言概述:鸟类调查是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鸟类种类分布、繁殖习性以及环境变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对某地区鸟类的物种组成、数量变化及其可能的原因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鸟类物种组成1.调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调查发现的鸟类物种及其分类a.涉及的主要鸟类目和科b.具代表性的鸟类物种二、鸟类数量变化及其原因1.鸟类数量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a.线路点数法的标准操作程序b.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2.鸟类数量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a.近几年鸟类数量的变化情况b.可能影响鸟类数量的因素i.栖息地丧失和退化ii.气候变化对鸟类数量的影响iii.过度捕猎和非法贸易对鸟类的影响三、鸟类的繁殖习性研究1.繁殖行为观察和数据记录a.繁殖季节和鸟类繁殖期表现b.繁殖地选择和巢筑行为2.鸟类繁殖习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a.温度和湿度对鸟类繁殖的影响b.纷繁的鸟类繁殖策略四、鸟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1.栖息地变化和鸟类的迁徙行为a.秋季和春季鸟类迁徙的观察和统计b.迁徙行为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2.环境污染对鸟类的影响a.鸟类对污染敏感的生理和行为响应b.污染对鸟类羽毛和繁殖的影响五、保护与管理建议1.鸟类保护的现状和挑战a.目前的保护措施和政策b.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障碍2.鸟类保护和管理的建议a.建立和扩大保护区网络b.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总结:通过本次鸟类调查,我们对该地区鸟类的物种组成、数量变化、繁殖习性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详细研究。

调查结果表明,鸟类种类多样,数量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

其繁殖习性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气候变化对迁徙和繁殖影响显著。

为了保护和管理鸟类资源,我们建议加强保护区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以及加强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鸟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鸟类监测调研报告(一)2024

鸟类监测调研报告(一)2024

鸟类监测调研报告(一)引言概述:鸟类监测调研报告(一)旨在对目前鸟类种群分布、繁殖状况、迁徙规律等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鸟类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整理出了鸟类监测的一些重要发现和结论。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鸟类种类分布、栖息地状况、繁殖行为、迁徙路径以及保护策略。

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以及其所面临的威胁,从而制定更合适的保护策略。

正文:一、鸟类种类分布1. 鸟类物种多样性概况2. 鸟类区域分布差异辨析3. 重点保护鸟类种类介绍4. 异地扩散鸟类观测情况5. 鸟类种类数量与环境因素关系分析二、栖息地状况1. 鸟类栖息地选择和适应性2. 栖息地破坏与鸟类生存的关系3. 栖息地改善措施效果评估4. 城市化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5. 保护区范围与栖息鸟类数量关系研究三、繁殖行为1. 鸟类繁殖季节调查结果2. 繁殖场所选择和繁殖行为观察3. 鸟类繁殖行为差异性分析4. 巢穴建造与繁殖成功率的关系5. 繁殖成功与环境变化的关联性研究四、迁徙路径1. 鸟类迁徙规律和迁徙路径2. 迁徙距离与迁徙成本的关系3. 迁徙时间和气候变化的关联性研究4. 迁徙队形研究和社会化行为观察5. 人类活动对鸟类迁徙的影响评估五、保护策略1. 关键保护区划定和管理2. 鸟类迁徙路线的保护策略3. 栖息地恢复与保护的有效性4. 联合保护与合作机制建立5. 鸟类监测系统完善与技术应用总结:通过对本次鸟类监测调研报告的整理和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鸟类种类分布、栖息地状况、繁殖行为、迁徙路径以及相应的保护策略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这些结果为鸟类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促进了对鸟类生态习性和保护需求的更深入理解。

然而,仍然面临着鸟类栖息地破坏、人类活动对迁徙的威胁等问题,因此,为了有效保护鸟类,我们需要建立更完善的保护区、加强栖息地恢复与保护工作,并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和完善的监测系统,以确保鸟类的生存与繁衍。

深圳 动物研究报告

深圳 动物研究报告

深圳动物研究报告一、引言深圳市作为中国经济特区之一,不仅具有繁荣的经济和文化,还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在这个城市里,人们不仅能感受到现代化的繁忙和进步,还能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共处。

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圳市也有着丰富的物种和种群分布。

本报告将对深圳市的动物种类、分布和保护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了解深圳市动物资源的丰富性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二、动物种类根据深圳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的数据,深圳市目前已确认记录了近400种不同的野生动物物种。

这些动物物种涵盖了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等各个类群。

其中,哺乳动物和鸟类是深圳市的主要动物类群,数量最为丰富。

1. 哺乳动物深圳市目前记录到的哺乳动物物种有50余种,包括多种鼠类、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猴子、兔子等。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黑熊、穿山甲、豹猫等濒危物种在深圳市的分布情况。

深圳市在保护林区和自然保护区设立了专门保护濒危哺乳动物的基地,通过保护和研究工作,积极推动濒危物种保护工作的开展。

2. 鸟类深圳市是一个鸟类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目前已记录到200余种不同的鸟类物种。

深圳市境内有许多适合鸟类栖息和繁殖的自然湿地,给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中,白颈长脚鹬、黑脸琵鹭、鹳形目等鸟类是深圳市的特有物种。

3.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深圳市境内也分布着很多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物种。

目前已记录到蛙类、蜥蜴、蛇类等50余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物种。

其中,中华草蜥、黑颈鳖、青蛙等是深圳市常见的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4. 昆虫深圳市的昆虫物种非常丰富多样,已记录到1000多种不同的昆虫物种。

其中,蝴蝶、蜻蜓、蚜虫等是深圳市常见的昆虫类群,其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深圳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动物分布深圳市的动物分布与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在深圳市境内,主要的动物分布区域包括自然湿地、保护林区、丛林山区等。

其中,深圳市辖区内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有东部截汀自然保护区、梅林自然保护区、洪涝湖自然保护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鸟类与环境情况调查报告深圳市景秀中学“爱鸟”小组成员:初二(6)班罗颖罗勰林林佳慧初二(7)班李俊吴泽龙初二(8)班吴振航周梦娇蔡经谋初二(10)班蔡华容谢飞文谢智聪张艺楠指导老师:葛秀萍吴香红课题背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可它正承受着人类对它施加的各种压力,使它不堪重荷,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因此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是世界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鸟类是最常见的,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鸟类以鲜艳的羽毛,优雅动人的体态和婉转动听的鸣叫,为我们带来了多彩的春天,赢得人们的喜爱,鸟类是环境质量的监测员,是净化环境的能者。

我们学校于3月份成立了“爱鸟”小组,利用周二或周末的时间到深圳各住宅、公园及红树林观鸟,在观鸟的过程中,对当时当地的环境有了最直接的认识。

观鸟也是一个向自然学习的过程,在鸟儿面前,每个人不能妄自尊大,学会了谦卑,教会我们视众生如平等,人鸟相依,是自然和谐的表现,体会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使保护环境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研究目的:1、通过对鸟类的观察记录,从而对环境有深刻的认识,并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通过此活动进一步提高保护鸟类及环境的意识。

3、通过此活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4、通过此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究的过程及方法:1、拟定调查活动方案2、学习使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的方法,了解在户外观鸟的注意事项3、通过鸟类图鉴学习鸟类的识别方法,学会做好观察记录的方法4、在校园、住宅区、公园、红树林等地进行观鸟活动5、对记录的各地方的鸟的种类、环境进行统计分析6、学会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环境,是我们人类的依托。

自人类一出生开始,人就在环境中度过其一生,保护环境也成了每个公民的无声使命。

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极为活跃、生态位较高的组成部分,对平衡自然生态系统和反应环境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深圳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了解深圳的环境,并保护环境。

到户外观鸟是我们走入自然、感受自然,从而激发保护自然的情感的很好途径。

为此,我们景秀中学爱鸟的师生们于2003 年3月3日开始成立了学校的“爱鸟”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观鸟、爱鸟活动,对深圳市部分地区的鸟类种类、环境生态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誊写了这份《深圳市鸟类与环境情况调查报告》。

户外观鸟除了需要望远镜及鸟类图鉴手册外,就是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下面图表中的鸟类种类是某个时间看到的,不代表此地区的全部鸟类种类,因为鸟类生活状况是活动着的,所以需要多几次的观察才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鸟类种类。

一、校园及住宅的鸟类及环境情况:这三个地方是我们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们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对上述地点做了观察,发现早晚鸟的活动活跃,中午及炎热的时间鸟的活动减少。

从上表可看出,鸟的种类较少。

通过我们调查分析其原因是校园、住宅区房屋密集,人口比较众多,且树木种类较单一,树木数量较少、较稀疏,也没有池塘等有水源的鸟类栖息地,因此鸟类相对比较少。

这几种鸟也就是我们深圳地区最常见的鸟,它们的歌声和飞翔的身影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如果你能留心身边这些可爱的精灵,一定会感到生活的美好。

二、深圳公园的鸟类及环境情况: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深圳公园的鸟类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每个公园的鸟种最高记录都有20多种。

我们观察到这几个公园的生态环境的特点是林木、植被生长茂盛、种类繁多,而且都有人工湖,适合鸟类栖息、觅食、繁殖。

具体的环境状况是:莲花山和笔架山都是山地公园,树木茂密、林高木多,是鸟类居住的理想环境,莲花山公园占地166.14公顷,山海拔106米,有3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及16万平方米的草地,有各种棕榈科植物和乔木、灌木等400多种植物,笔架山公园占地136公顷,山丘占80%,最高海拔178米,植物覆盖率大90%,而荔枝公园28公顷,于82年保有589株老荔枝树及一片低洼稻田基础上修建的,有11公顷的水面积和8468乔木、45218灌木、300槟榔,其中,荔枝湖经由3次改造,大大改善湖水质量,整体说,深圳的公园环境较好,公园优美的环境不仅吸引了大量游人,也吸引了众多鸟类,是观鸟的一个好去处,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所以,如果想欣赏到更多的鸟儿,那就要赶早了,这是一种健康生活的开始,投入进来就会受益非浅。

三、红树林的鸟类及环境情况:“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东北岸,东起深圳河口皇岗,西至车公庙,长十一公里,面积二百零四公顷,建成于1984年,是全国面积最小的林业保护区,在国际湿地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滩,由红树科植物构成的群落。

这类植物由于剥去树皮后木呈红色,因而得名。

去红树林观鸟要根据海洋潮汐时间,据我们多次观鸟的经验和专家意见深圳红树林要在潮位1米以下的低潮位时才适宜观察水鸟。

(可上网查看潮汐变化规律:.hk/)鸻, 红嘴鸥, , , [普通]鸬鹚, 白鹭,苍鹭, 草相对于前面的几个地区,红树林的鸟种和数量是最多的。

深圳红树林共栖息着189种鸟类,其中有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如黑脸琵鹭、卷羽鹈鹕、黑嘴鸥等)23种,是东半球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经过监测,数量最多时达十几万只,是候鸟的天堂。

我们在观鸟的同时,还向保护区的同志,了解红树林的情况:由于红树林的直接经济效益小,不少沿海地区在滩涂开发利用中大量砍伐、围垦,造成红树林成片死亡。

其中亦包括深圳湾地这片红树林。

红树林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生态意义。

在学术界,红树林被称之为“海洋的肾脏”,地位可见一斑。

除了常见的防浪护堤外,在污水净化以及海洋沿岸生物链中起着关键作用。

红树林可为鱼类提供饵料与生存环境,大量的鱼类又会吸引鸟类的到来。

深圳市内的红树林经历了“先破坏,后保护”的过程,目前其生存状况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滨海大道建设方案的修改可以看作是了深圳市政府重视并保护红树林生态环境的转折点。

滨海大道经过红树林路段,专门增设了隔音保护墙,以减少车辆噪音对鸟类的干扰。

同时,红树林还兴建了观鸟屋、观鸟亭。

在深圳红树林和海滨公园的长堤旁,成千上万的候鸟和留鸟在距游人仅数十米的滩涂上悠然自得地觅食,不时翩翩起舞,面对岸边架满望远镜和照相机的观赏者,它们依然镇定自若。

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全世界仅存不足千只的珍稀候鸟黑脸琵鹭也出现在离岸几十米的地方,失去了红树林,我们也就失去了最好的抗海湾污染的卫士,而深圳也就不再拥有“美丽的海滨城市”之称了。

保护红树林即是保护自己,环境与人是息息相关的,人类不能为了一己之利而对周遭环境随意破坏,人类也没有权利剥夺其他物种生存的权利,红树林保护区作为经济特区内的一颗明珠,应该好好保护。

四、体会与建议在几个月的观鸟活动中,我们在感叹鸟儿的美丽与丰富的同时,更感叹大自然的魅力,油然而生的是一份保护自然环境的情感。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开展爱鸟护鸟活动,爱鸟习俗也成为这些国家的公民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希望更多的人们走入观鸟爱鸟的队伍,这样保护环境就会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

我们不仅了解了深圳的鸟类种类情况,也对深圳的各种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个地区的鸟类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当地的环境的好坏,而一个地区的环境要靠全民一心,自觉履行落实环保行动,我们在观鸟的同时还是看到了一些市民的不环保的行为,这就需要政府加强环保的宣传和法制力度。

我市于2000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大会上被评为“全球500佳”城市,是中国第二个城市享有此荣誉,经济高速发展,环保亦步亦趋,我们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要以保护环境为首任,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为己任。

2003年3月22日的特区报有这样一篇文章:深圳已成为国内最佳观鸟城市之一,那也就是说明深圳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可圈可点的,我们明白“今日鸟类,明日人类”的道理,人鸟相依,天地共存是我们的追求。

要创造优美的园林环境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下面是一些建议:1、建立生态型园林理念,合理布局规划绿化系统,改善现有的城市绿地,形成具有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生态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网络系统。

2、重视和保护深圳城市和郊区现存的自然生态残留环境,保护它具有乡土特点的生物物种和它们已建立的良好生态群落关系。

3、绿化除必要的艺术型园林必须以引进植物以外,建议优选原生乡土植物构建生物多样性高的多层次复式生态园林绿地,合理的配置乔、灌、藤、草的复合生物群落。

4,依据不同植被类型和生物多样化丰富度高,根据不同生长育成期的生态绿地采用不同的招引鸟类的生物工程措施,逐步形成林木茂密,三季有花一季有果,鸟语花香的深圳生态绿化网络。

我们每个人能做些什么?1、决不购买和笼养野生鸟。

2、不吃野鸟肉,不用鸟羽服饰。

3、不买、不使用野鸟标本和其他野鸟制成品,并劝导他人以你为榜样。

4、参加观鸟活动,用我们的眼睛和相机欣赏大自然的情趣,关心鸟类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

教师点评:学生们只要参加了一次观鸟活动,就渴望着第二次活动的来临,平时学生太少机会参加接触自然的活动,所以此活动对学生的内心是一次震动。

在观鸟活动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鸟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尊重生命,学会了欣赏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提高了环保意识,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把观察到的记录,上传到网上,学会了用网络与人分享和交流,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这不仅对学生的现在,重要的是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全国青少年优秀环保论文专家评审意见表等级:一等作者:深圳景秀中学“爱鸟”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