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楹联(一)
诗词文学社楹联

诗词文学社楹联
诗词文学社楹联,可以根据该社团的特点、宗旨或者期望来表达。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议:
上联:笔走龙蛇书千古
下联:诗吟风月韵千秋
横批:墨香诗韵
上联:韵聚江山添锦绣
下联:情凝笔墨写华章
横批:文心雕龙
上联:墨香飘逸书千卷
下联:诗意盎然赋万言
横批:诗书传世
上联:诗心妙笔抒胸臆
下联:词韵华章映日辉
横批:才情横溢
上联:唐风宋韵传千古
下联:汉月秦关入诗篇
横批:古典新韵
这些对联都体现了诗词文学社的特点,即创作、欣赏和研究诗词文学。
它们强调了笔墨、诗意、才情和古典文化的价值,同时也寄寓了对社团成员的美好期望。
横批则是对上下联的总结或提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请注意,这些对联只是建议,具体的对联还需要根据诗词文学社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诗词歌赋对联

诗词歌赋对联上联:军舰载歌迎客,唱黄河壮歌,长江赞歌,龙歌凤歌,人唱春歌。
下联:大地回春耀眼花三月艳阳照亮东方北京奥运世界瞩目内容简要,精神振奋。
上联:翠柳飞丝,百卉芬芳铺大地;下联:红联溢彩,千家喜庆贺新年。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内容为贺新年,体现中国特色。
上联:一元复始;下联:万象更新。
内容简要,为本地民俗,反映过年气氛。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上联:赤橙黄绿青蓝紫;下联:白露黑霜晨暮中。
(联友自拟,无意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宋)苏轼《定风波》上联:飞红乱点秋千架,下联:退白惊飞春十分。
(春字系上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上联:闲来垂钓碧溪上;下联:忽复乘舟梦日边。
(清)李白《行路难》上联:孤云将野鹤;下联:自古名将如美人。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上联:万里河山添锦绣;下联:九州儿女尽英雄。
(解放战争四川解放联)下联:事因民意见官平,心同党恩思国泰。
(江西彭泽县成立联)下联:惟吾父母双亲健,亦教儿孙满堂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联)下联:二水抱城东,南北双峰天际望。
(重庆丰都县城两江交汇处东岸望东湖)上联:九州地利皆归我;下联:四化图新又育人。
(对联集锦)“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对联)对联为春节作者之一对联是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文艺形式。
有的对联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远大志向;有的对联是作者向友人表达深情厚谊的;有的对联是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的;有的对联是描写山川景物的;有的对联是抒发强烈感情的;还有的对联是以“推窗问壁”、“以纸代笔”等方式,假托物言志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清)佚名上联:结庐在人境;下联:而无车马喧。
(王羲之《兰亭集序》)“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上联:洞房昨夜停红烛;下联:待晓堂前拜舅姑。
楹联集锦——精选推荐

楹联集锦楹联集锦 莺啼暖树莺啼序;鹊报新春鹊踏枝。
菰蒲放鸭空滩⾬;杨柳骑⽜隔浦烟。
桂⼦飘⾹花弄影;莲池浸⽟⽉涵秋。
校书长爱阶前⽉;品画微闻座右⾹。
(集争坐位帖字) 桃影横窗知⽉上;花⾹⼊室觉春来。
顾视清⾼⽓深稳;⽂章彪炳光陆离。
(集唐诗句) 较量⼈世⽆穷乐;罗列⽣平未见书。
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限天机。
笔⽼诗新疑有物;⽔清⽯瘦亦能奇。
(集苏轼句) 笔健乍临新获帖;⼿⽣重理旧弹琴。
(林则徐) 修⼰可知有乐地;作⽂⾃合舍陈⾔。
(集兰亭序字) 修⾝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
(集争坐位帖字) 修和群品先咸苦;管领春风⽇亦长。
(集兰亭序字) 胸中已⽆少年事;门外犹多长者车。
(梁同书集黄庭坚句) 胸中新滋三都赋;笔底烟霞五岳云。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鸳戏清流花烂漫;鱼游碧⽔燕逍遥。
⾼⼈⾃与⼭有素;⽼可能为⽵写真。
⾼⼭流⽔诗千⾸;明峡清风酒⼀船。
座揽清辉万川⽉;胸含和⽓四时春。
(集怀仁圣教序字) 旁罗⽶家书画船;博搜赵⽒⾦⽯录。
(毕沅) 凌霄⽻⽑原⽆⼒;坠地⾦⽯⾃有声。
烟霞尽⼊新诗卷;⼭⽔遥开古画图。
酒杯在⼿六国印;花雾上⾝⼀品⾐。
海到⽆边天作岸;⼭登绝顶我为峰。
流⽔⽩云常⾃在;⾦风⽟露⼀相逢。
(集词句) 流⽔永⽆风浪作;春情时以管弦和。
(集兰亭序字) 流⽔情⽂曲有致;⾄⼈怀抱和⽆同。
(集兰亭序字) 流⽔断桥芳草路;澹云微⾬养花天。
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玲珑。
浣溪⽯上窥明⽉;向⽇楼中吹落梅。
(集李⽩句) 家⽆⼭住因藏画;天与⼈闲只种花。
家有藏书⽇可读;学慎始习功在初。
家酝满瓶书满架;⼭花如绣草如茵。
(集唐诗句) 案头贝叶原⽆字;座上昙花别有春。
读书已过五千卷;此墨⾜⽀三⼗年。
(袁枚) 读书写字种花草;听⾬观云品酒茶。
读书当观其⽓象;交游求益于⾝⼼。
读书临帖我所乐;抱瓮灌花⼼⾃闲。
读画校碑⽆俗情;吉⾦乐⽯有真好。
课⼦课孙先课⼰;成仙成佛且成⼈。
课茶声细炉中⾬;种墨⾹⽣纸上烟。
唐经棣诗词对联选

唐经棣诗词楹联选一、诗词1、盛世铸华章唐王贵胄传晋昌,周礼祖德耀国邦。
悠悠时空三千岁,家乘谱牒纪辉煌。
唐氏通谱联中华,寻根溯源纂提纲。
江海为墨天若纸,白玉成碑金饰潢。
跪乳唐孙报列祖,拳拳丹心献芬芳。
赫赫先功标青史,盛世妙笔铸华章2008.10.112、晋祠春风杨柳送子归,千年古柏迎君回。
圣母殿前祭列祖,唐叔祠下思绪追。
桐叶惠封七百载,驰马扬鞭听惊雷。
战车千乘强国梦,摇旗挥戈十国随。
太宗御书传天下,帝王名士墨香徊。
巍巍龙山揽圣殿,碧玉晋水映朝晖。
经棣题2003年3、贞公颂威远将军唐贞公,挥戈灭金豪气宏。
铁骑横扫朱仙镇,精忠为国建奇功。
金牌十二阻北伐,岳武血泪染碧空。
英雄无奈奸贼计,仰天长啸气惯虹。
2005年4、介公颂监察御史唐子方,凛凛英气劾奸妄。
忠愤所激何所俱,浩然正气挽狂澜。
独立敢言真御史,中流砥柱屹如山。
参知政事理万机,鞠躬尽瘁护国邦。
心底无私神鬼敬,冰清玉洁天地畅。
直赠质肃垂青史,伟度高名万古芳。
2005.9.3(北宋御史唐介劾张尧佐,在殿上与宋仁宗争辩,张尧佐被罢免,文彦博罢相,介公从二品贬英州别驾。
介公在宋神宗朝升参知政事)5、蒙公颂汉武盛世中郎将,唐蒙忠心报国疆。
礼服夜郎收沃土,奇功伟业一朝建,神兵十万降南粤,决胜千里迅如电。
交趾两粤归大汉,热血丹心照汉天。
2005.11.9(六世祖唐蒙,汉武帝时拜中郎将,请命前往说服夜郎国归大汉,修筑通往蜀地的千尺道,建元六年,献策汉武帝并指挥十万夜郎兵沿佯河奇袭南越都城广州,收服广东、广西、越南北部的交趾等归顺大汉)6、绵山魂2005.11悠悠绵山介子推,千军万马唤不回。
烈火真金撼天地,壮士一去魂难追。
木屐重耳仰天叹,唐晋忠义卷风雷。
城濮大战定霸业,礼贤下士群英汇。
清明寒食祭介子,心底无私万古垂。
晋文公重耳43岁避难流亡国外,十多位贤士追随重耳,五贤士之一的介子推两次救重耳于危难之中,重耳公19年后复国登基,赐封追随之贤士及晋国功臣之后,唯介子推不愿封赐和母亲一起隐居绵山,晋之公派数万人唤喊寻找介子推,无奈之际晋文公下令三面烧山逼其下山,介子推宁烧死也不下山,次日文公发现介子推母子烧死在绵山上,文公仰天长叹,天地为之动容,义薄云天、狭肝义胆的介子推,使文公更加礼贤下士,勤政爱民,四年后与楚国在城濮大战而胜奠定下百年霸业。
中国楹联600句

中国楹联600句· 闻是书画官方头条号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春节贴在门上的对子叫“春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字形式,有人称它是挂起来的诗,是人类文化中的奇珍,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中国人民所撰写的楹联像海洋一样,无边无际,用途十分广泛。
它像号角,激励人们前进;它像欢快的乐曲,创造喜庆气氛;它像图画,吸引人们欣赏;它也像手术刀,切割毒瘤、揭露丑恶。
当然,对联还是一种高雅的游戏,具有妙不可言的娱乐功能。
清刘墉行书七言联长93.5厘米宽21.2厘米蜡笺花間酒氣;竹裏棋聲。
山奔海立;沙起雷行。
誦赤壁賦;聼廣陵濤。
心無物趣;坐有琴書。
聼鳥說甚;問花笑誰。
有容廼大;無慾則剛。
流水無意;落花有聲。
尺璧非寶;寸隂無價。
靜觀世態;細品人生。
流水無意;落花有聲。
雲水風度;松柏氣節。
風雲論道;筆墨通天。
江山入畫;意氣淩雲。
花晨月夕;茶半香初。
松風高潔;蘭氣幽芳。
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蕩思八荒;遊神萬古。
倚劍天外;射雕雲中。
移花得蝶;買石饒雲。
(鄭燮)曾三顔四;禹寸陶分。
(鄭燮)郑燮《行书墨兰苦茗七言联》纸本行书165×31cm×2一生勤爲本;萬代兆骰人無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蔭。
(集陶淵明句)與世爲依怙;如日處虛空。
(釋弘一)山深春自永;海靜日尤高。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風雷。
天長落日遠;意重泰山輕。
(集李白句)無極原有極;欲仁存至仁。
無事此靜坐;有福方讀書。
雲山起翰墨;星斗煥文章。
(集唐詩句)雲卷千峰色;泉和萬籟色。
不矜威益重;無私功自高。
甘從千日醉;恥與萬人同。
(集杜甫句)日麗千芳鬧;風和百鳥鳴。
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
(集杜甫句)風輕一樓月;室靜半枕書。
心同孤鶴靜;節效古松貞。
(集唐詩句)清邓石如隶书七言联长135.5厘米宽30.6厘米蜡笺心源無風雨;浩氣養乾坤。
以文常會友;惟德自成鄰。
去草尋怪石;留雲補斷山。
丘壑趣如此;鸞鶴心悠然。
(集唐詩句)蘭風載芳潤;谷性多溫純。
有关诗词天地有情楹联

有关诗词天地有情楹联1、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憾月常圆。
此联作者为石延年。
石延年,河南商丘人,北宋文学家。
上联出自唐代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金铜仙人因不忍离别故土而深感凄苦,苍天因怜悯动情而衰老。
相传司马光称此句为“奇绝无对”,石延年一次中秋赏月,兴到即成,对出下联。
月圆则无憾,月缺则有怨。
作者借自然景物抒发一生不得志之惆怅,情见乎辞。
联语皆凝练之句,对得珠联璧合,千古流传。
2、断送一生唯有;破除万事无过。
此联作者为黄庭坚,是黄庭坚将韩愈的“断送一生唯有酒”和“破除万事无过酒”两句诗,各舍去最后的“酒”字而得,目的是阐明酗酒的害处。
此联运用“藏尾法”,集句去尾,配成工整的巧对,委婉而讽,启人反省,劝诫之旨,不言自明。
3、共占春风,何处无桃李;一帘秋霁,窗外有芭蕉。
此联作者邵锐。
邵锐,浙江杭州人,明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太仆卿。
有专集宋词词句的《衲词楹贴》传世,叶恭绰称其集句联“机杼在心,有如己出”。
此联集苏轼的《诉衷情》、张先的《百媚娘》、姜白石的《翠楼吟》、陆游妾的《生查子》词句而成。
上联写桃李“共占春风”,既写春景之态,又传春景之神。
下联写秋日雨停初晴,芭蕉碧绿。
透过这一片秋色,引起人们广泛的遐想,颇耐吟咏。
4、天高地迥;心旷神怡。
此联为湖南长沙天心阁联,作者为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
上联语出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下联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对联嵌“天心”二字,引此两句寓指天心阁有滕王阁“觉宇宙之无穷”之气势,登楼则让人有“其喜洋洋者矣”的心境,全联看似信手拈来,若不将名篇名句烂熟于心,岂能如此自然贴切?5、入则孝,出则弟,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诵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
此联作者为朱彝尊,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其为“浙西词派”创始人,与纳兰容若、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
此联是让人们规范为人之道,为学之道,读圣人的经典文章,结交品德高尚的人,继承先人名哲的思想精华。
腹有诗气自华对联

腹有诗气自华对联【组一】
秋风瑟瑟夜月静,清音摇徐天地宽。
楼头流水猿声断,醉眼宿霞满山间。
拂空红叶无痕迹,香波碧水照成剑。
剑阁虚壁重写意,洒洒露水意不绝。
【组二】
幽幽碧螺点清波,妙曲细细暗漾舞。
水墨丹青六街明,落花缤纷皆歌舞。
翠竹拂晓婆娑影,斜阳曙色依旧绿。
宛如仙境缭绕梦,奇妙精彩令人愉。
【组三】
新竹凌空烟霞满,碧潭澄澈映宫阙。
兰亭掩映仙境中,檐翠浓若丹青树。
片云动摇堆积处,渐行渐近已泛黄。
洋洋大观气象改,风光绝佳洗满坊。
【组四】
晚霞如练散漫江,落日少年把乐张。
接天水连三江源,垂钓英雄钓双龙。
沧海歌声此作乐,竹枝吟咏鸣渔翁。
家国边沿流长河,渔歌潇潇明月中。
【组五】
旗帜高洁琅琊秋,锦阁书海著百工。
祖国神州繁华中,烟雨故里几多情。
英雄忠贞成一著,红军飒爽奋勇当。
暮钟重唱楚辞翼,彩凤双飞天地间。
诗词楹联

诗词1.表达爱国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2.劝人珍惜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唐)李涉《岳阳别张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缕衣》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偶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3.朋友送别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4.思念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5.儿童生活情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6.含哲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对联相关的图片资料
导学设计过程
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讲解第一知识模块:认识对联】
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当时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刚才同学的回答很好,都知道对对子应该去“对”。
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缺衣少食)
对了,这是比较有趣的“隐字联”。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有时候,一个对联,不啻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
二、【讲解第二知识模块:鉴赏对联】
通过以上题目,同学们都认识了对联,但我们不仅要识其形状,还要赏其神韵。(投影)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回答“…”老师追问“为什么呢?”然后,老师明确。)
(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积极肯定。很多学生都能回答上要求对偶,老师可及时出示投影,并追问学生“对偶在形式上有什么要求?”)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悼念鲁迅挽联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楹联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
课后
反思
珠联妙对,万古犹传风雅趣,珍语佳句,千年仍飘翰墨香。今天,我们了解了对联的特点,初步领略了对联的独特魅力,当然,它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需要同学们继续挖掘并传承和发扬。
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导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特点。
难点
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导学设计
意图
白板上出示了四副画面,虽然场景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知同学们发现了没有?(都有对联)是的,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婚嫁节日有喜联,丧事悼念有挽联,名胜古迹有楹联,店铺门头有行业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
(投的特点和要求。
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
(投影: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一、“对”对仗工整:字数、词性、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二、“联”内容相关
什么叫内容分相关呢?比如我们新婚节日的对联要喜庆,丧事悼念的对联要悲伤等,上下联之间都要符合情景并且意境统一。(“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
导学内容
大课题
诗词楹联(一)
课型
常规
学时
共2学时
本节内容
奇妙的对联
第1-2学时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
与
能力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自主—研究—创新
情感态度
与
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