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朝铜镜纹饰
浅谈唐代铜镜

2020.02华夏文明唐代铜镜种类繁多,形制复杂,纹饰富丽,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汉式铜镜。
初唐,多为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海兽葡萄镜;中唐,多为花鸟镜、瑞花镜、人物故事镜、盘龙镜、双凤镜等,构图也不像汉式铜镜那样严格对称,而是采用绘画风格,但求均衡,不求对称。
装饰华丽精致,雄健豪放,也比以前增多,是唐代铜镜的最盛期,代表了唐代铜镜的水平;晚唐处于衰落趋势,多为八卦镜、万字镜,有宗教意义,整个看上去,简单粗放,单调乏味。
十二生肖镜(图1)不同于汉十二辰铭镜,其上通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或传说中的精灵,形态逼真,生动活泼。
瑞兽葡萄镜(图2)是盛唐最为流行的铜镜之一。
瑞兽葡萄镜又称天马葡萄镜、海兽葡萄镜,相似的还有禽兽葡萄镜、鸾兽葡萄镜等。
这类镜的共同特点是以瑞兽(鸾兽、海兽)和葡萄蔓枝叶组合而成,通常是在镜背饰以繁密的葡萄图案,花纹之间点缀四五个瑞兽,铜镜的造型除圆形外,还有菱花形、方形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纹饰逐渐多了起来,早期瑞兽镜的外区多为圈带铭文,稍晚的一些瑞兽镜外区没有铭文,代之以卷草、忍冬、瑞兽、葡萄蔓枝等,主要流行于唐高宗及武则天时期。
瑞花镜又称花卉镜,包括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宝相花、牡丹、莲花等。
宝相花只是一种泛称,是经艺术加工的荷花或其他自然形态花朵的装饰性纹样,使其更加富丽绚烂,给人以素雅端庄的感觉。
此类镜流行于盛唐及其以后,其中带有铭的宝相花镜,出现于唐代初期,其造型多为葵花形、菱形,亦有少数圆形。
花鸟镜(图3)是唐代纹样的代表作品,被誉为集当时工艺图案之大成。
图纹配置主要有雀绕花枝和对称花鸟两种。
雀绕花枝也可以称为小串枝花鸟,有的分区,有的不分区,纽座外花枝相间环绕,以四鸟四花枝为最多。
禽鸟有鸳鸯、鹊,有的展翅飞翔,有的静静伫立,有的足登花枝。
菱花形周边点缀着蜂蝶、花枝,内区与边缘纹饰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诗意浓郁的花鸟小景。
唐人诗作有“嫁时宝镜依然在,鹊影菱花满光彩”,形象地描述了这类镜子的形状和纹饰。
初探唐代铜镜的纹饰艺术

管部 主任 , 文博 馆 员 , 研 究方向: 青铜杂项。
配 以朵 花 , 打 破 了传统 的 “ 十” 字对称关 系 , 画 面显得 非常 清爽
明 快 。 云龙 镜 以 整 个 镜 背 盘 绕 一 条 巨龙 ,衬 以 小 块 飞 动 的 云 纹, 更 是 显 得 奔 放 而有 气 势 。 这 些 都 是 前 代 铜 镜 纹 饰 所 不 具 备
爱 并在生 活中广泛 运用 的证 明。 初 唐 铜 镜 的 纹 饰 经 历 了 一 个 由 规 整 繁 复 到 活 泼 简 洁 的 解
后, 以人物 故事 镜 、 对 鸟镜 、 雀绕 花 枝镜 等为 代表 的 纹饰 成 为 主流 , 内容上更 贴近世 俗趣 味。人物 故事镜 中的神话 传说 , 神 的形 象不再 像汉镜 那样神 秘威 严 ,与其 说是 表现 了对 神的崇
的。 即使是 人物故 事和宗 教符号 这两类 纹饰 , 也 同样体现 了清 新 活泼 的 风格 特点 , 像 月 宫镜 , 飞 仙镜 一类 的纹 饰 , 线 条柔 和 灵动, 形 象充 满动感 , 优雅 俊美 。 唐镜纹 饰艺 术的另一个 特 点是取材 来 自现实社 会生 活的 方 方面 面 , 更 加重视 世俗生 活的趣 味。随着 唐代 经济 的繁荣 , 人 们对现 实生活 审美 的兴趣 更加 浓厚 ,纹饰形 象 的内涵也 起
突显 出 眼光 的独 到 , 易于为听众接受。另一方面 , 即兴 感 表 现在
本身 , 而 是 带 着 原 始 气 息 和 劳 动 场 面 的坚 韧 生 命 力 的具 象 , 这 种 具 象 甚 至 超 越 了单 纯 的艺 术 范 畴 , 渗透在沟壑 间, 内 蕴 在 人 民 的 性格 中, 成 为他 们 生 命 律 动 的一 个 重 要组 成 部 分 。 此外 , 《 九 里 里 山疙 瘩 十里 里 沟 》 的音 乐 特 色 还 体 现 在 歌 曲 对 于声 音 对 比 、 速 度 对 比和 韵 昧 处 理 上 的 几个 方 面 。通过 声 音 的 变化 对 于 歌 曲 进 行 了 艺 术 处 理 , 音 调高低 、 强弱 、 色 彩 的 变 化 把 握 了歌 曲 的 内涵 , 通 过 前 半 部 分 的速 度 相 对 较 慢 , 后 半 部 分 速 度
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唐八卦朱雀纹铜镜考释

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唐八卦朱雀纹铜镜考释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八卦朱雀纹铜镜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
这件铜镜的形状为圆形,直径约为14厘米,整体造型精美,保存状况良好,堪称唐代铜镜的代表之作。
这件铜镜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纹饰,镜面上刻有八卦图案和朱雀纹。
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
八卦由三个阳爻和三个阴爻组成,阳爻用阳线表示,阴爻用阴线表示。
八卦图案在古代中国被广泛运用于建筑、柱子、家具等物件上,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
朱雀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常被描绘为红色的凤凰。
朱雀图案在唐代的艺术中经常出现,被赋予了祥瑞和吉祥的寓意。
朱雀纹铜镜上的朱雀图案形态优美,雄鸟展翅翱翔于云霞之间,栩栩如生。
这件铜镜不仅在造型上精美,而且在工艺上也非常独特。
镜背部分刻有几个花朵图案,花朵的线条流畅,花瓣一片片细腻,显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而镜的边缘则以圈圈相连,形成了一个圆圈的环形纹样,给整个镜面增添了一份柔和和神秘的感觉。
在考释这件铜镜时,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纹饰来看,这件铜镜上的八卦图案和朱雀纹是唐代时期很常见的图案,显示了当时人们的宗教和哲学思想。
从造型来看,这件铜镜的形状规整,线条流畅,说明当时的工艺水平非常高。
从材质来看,这件铜镜使用的是优质的铜材料,经过精心的打磨和加工,表面光滑,细节处理到位。
这件唐代八卦朱雀纹铜镜展示了唐代艺术的独特魅力,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依据。
它不仅展示了当时人们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和崇拜,也反映了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匠心独运的追求。
这件宝贵的文物不仅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份独特的美。
探析唐代铜镜的纹饰内容

探析唐代铜镜的纹饰内容摘要:唐代铜镜的纹饰题材丰富多样,其内容十分广泛,社会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除了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
纹样寓意深刻,生动活泼,形式优美,反映出唐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意识。
关键词:唐代铜镜纹样古代铜镜是艺术价值极高的美术工艺品,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
唐代经济发达、政治开明、社会繁荣、百业兴旺的封建社会之鼎盛时期,强大的国力造就了灿烂的文明,灿烂的文明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丝织业、金属工艺、制瓷业等都得到了高度发展,铜镜铸造业也达到了高潮。
本文拟对唐代铜镜的纹饰内容谈一些认识。
唐代铜镜的纹饰题材丰富多样,其内容十分广泛,社会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除了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
纹样寓意深刻,生动活泼,形式优美,反映出唐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意识。
唐代铜镜纹饰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 以自然为主题的纹饰唐代铜镜的纹饰,较大部分是花草鸟兽纹饰。
这些花草鸟兽纹饰作为主纹饰,或者作为边衬纹饰,或者交替使用在铜镜装饰中。
花草类纹饰主要有荷花、牡丹、芙蓉、蔓草、瑞草和各种形式的宝相花。
瑞花是一种发射式花纹,经常出现在古代瑞锦上,唐铜镜受其影响,并吸收外来忍冬纹之长处,组合变化发展成各种瑞花纹。
放射式宝相花镜,是一朵变形的石榴花与石榴花苞相间并呈放射状连接围绕镜钮,花托用面的形式表示,花瓣则以线的形式表示,花与苞之间有一个点相隔,整个纹饰点线面相结合,变化丰富,细节突出,显示出富丽华美的艺术风格。
散点式宝相花镜,其钮座是一朵变形的多瓣瑞花,呈俯视状,围绕钮座是六朵以阴阳相间的两种怒放花朵,其视角与钮座一样,表现出统一与变化的形式美感。
这些纹样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植物特征明确,形式优美,在唐铜纹饰中又与动物或人物相组合,丰富了画面层次和效果。
唐代文玩系列之——唐代铜镜

唐代文玩系列之——唐代铜镜唐代铜镜的形式,冲破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圆形模式,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方亚字形及有柄形等新的镜式;镜钮虽多以传统的圆形为主,但亦有兽形钮、龟形钮、花形钮等新的钮形;纹饰的内容丰富多彩,较前代有很大变化,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古代神话传说故事,都成为很好的表现题材,铸造于镜背;而纹饰的布局也不再限制于内区和外区了,出现了跨区布局、整体高浮雕等多种表现手法;铸造技法上出现了镀金、贴银、金银平脱、螺钿和宝石镶嵌等特种新工艺。
唐代铜镜在造型上突破了汉式镜,创造出各种花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等。
图案除了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饰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表现现实生活的打马球纹等等。
唐代铜镜的纹饰和总体布局,也突破了前期的程式规范。
铜镜的构图虽然还是环绕式和对称式的表现手法,但是布局清新明朗,流畅华丽,自由活泼,特别是高浮雕技法,生气充沛,柔美自然。
唐代铜镜的形式,冲破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圆形模式,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方亚字形及有柄形等新的镜式;镜钮虽多以传统的圆形为主,但亦有兽形钮、龟形钮、花形钮等新的钮形;纹饰的内容丰富多彩,较前代有很大变化,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古代神话传说故事,都成为很好的表现题材,铸造于镜背;而纹饰的布局也不再限制于内区和外区了,出现了跨区布局、整体高浮雕等多种表现手法;铸造技法上出现了镀金、贴银、金银平脱、螺钿和宝石镶嵌等特种新工艺。
唐代铜镜大发展,是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顶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瓷器已取代铜器,铜器衰落,青铜技术都集中到铜镜上,此外还因为当时铜镜作为礼品,广泛用于社会交往。
唐代铜镜一存很多,有出土的,也有传世的。
唐代铜镜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汉式传统的圆形镜,创造出了各种花式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
图案除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
盛唐以后,以花鸟纹为主,多为吉祥图案,自由豪放,清新活泼,表现了大唐帝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浅谈我国道教题材纹饰铜镜

浅谈我国道教题材纹饰铜镜铜镜是我国古代青铜器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常作为墓葬中的随葬品。
它本是古代照面的用具,但从唐初王度的《古镜记》中描写古镜法力无边,能镇百邪来看,镜子又是道教中的重要法器。
由于铜镜的形制、纹饰、铭文等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考古学上一直将铜镜作为重要的断代器物。
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铜镜出土于四千多年前的青海齐家文化遗址。
之后,铜镜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达到鼎盛,宋元以后日趋衰退,直至清代中晚期时为玻璃所替代。
铜镜背面的纹饰是铜镜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铜镜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同时,纹饰的题材图案和铭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各时代的一些思想情趣和社会意识等文化面貌。
本文就道教题材纹饰的铜镜,按内容的异同以及流行时间的先后次序,分述如下。
一、秦汉神仙画像镜道教虽然产生于东汉,但是作为道教核心内容的神仙信仰远在战国时楚国的诗歌中就已出现,秦汉时黄老思想兴起,升仙之说盛行,如秦始皇、汉武帝等均追求长生不老之道,而好神仙。
《抱朴子─内篇序》有"桓帝亦好神仙,而祠老子"的记载。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中,画面的内容就反映了当时驾龙升仙的思想相当流行。
这种思想的盛行直接影响了当时铜镜的纹饰。
"汉初崇尚道家……而古代的神仙、怪兽、卜筮等内容和形式均成为道教美术的最初表现。
"铜镜纹饰艺术当然也不例外。
秦汉时期道教题材纹饰铜镜主要是流行于南方的仙人四神画像镜和神兽镜两种:(一)仙人四神画像镜。
西汉末期至新莽之际的铜镜中与仙人(即羽人)有关的纹饰非常流行,仙人图像开始出现。
如汉"泰山七乳四神镜"(附图一)在乳钉间配置四神(即道教称为东方之神的青龙、南方之神的朱雀、西方之神的白虎和北方之神的玄武,以上均为道教的护卫神)及其它神兽,按顺序依次是青龙、朱雀、羽人逐鹿、白虎、独角兽、玄武、独角兽。
外区铭文曰:"泰山作竟(镜)真大巧,上有山(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兮。
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唐八卦朱雀纹铜镜考释

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唐八卦朱雀纹铜镜考释驻马店市博物馆是河南省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物收藏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唐八卦朱雀纹铜镜就是其馆藏中的一件珍贵文物。
唐八卦朱雀纹铜镜是一件历史悠久、文化价值极高的文物,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件文物进行一番考释。
唐八卦朱雀纹铜镜的首要特征是其朱雀纹和八卦纹。
八卦是古代中国先民创造的一种图形符号,代表了天地阴阳的相互关系,以及万物生成、发展的规律。
朱雀是中国古代四象之一,代表南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唐八卦朱雀纹铜镜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首先我们来看这件唐八卦朱雀纹铜镜的造型。
这件铜镜造型精美,底部呈圆形,中央有一个小孔,通过这个小孔可以看到铜镜背面的八卦和朱雀纹。
铜镜的边缘装饰有细致的花纹,整体工艺十分精湛。
铜镜的背面上刻有八卦纹和朱雀纹,八卦纹分布在铜镜中央,朱雀纹则围绕在八卦纹周围,构图谨严有序。
铜镜整体规模适中,手持方便,背面纹饰清晰,线条流畅,表现力十足。
唐八卦朱雀纹铜镜的工艺水平也十分高超。
铜镜的整体工艺非常考究,镜面和背面的纹饰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雕琢而成的,细腻的纹饰展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而铜镜的制作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包括铸造、打磨、镜面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精益求精。
唐八卦朱雀纹铜镜不仅在文化内涵上有着丰富的意义,而且在工艺上也有着极高的制作水准。
唐八卦朱雀纹铜镜是一件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高超工艺水平的文物。
它蕴含了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哲学和宗教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它也展现了唐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工艺水平的辉煌。
驻马店市博物馆能够收藏如此珍贵的文物,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为我们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希望这件唐八卦朱雀纹铜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为我们认识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唐代铜镜的花鸟纹样

2018-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唐代铜镜的花鸟纹样童月(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摘要:唐玄宗时代,是中国铜镜发展最辉煌的时期。
唐代的铜镜最具有特色,并且数量较多的,就是菱花镜和葵花镜两种;铜镜的花鸟纹样始于盛唐时期,布置方式除了散点式,还有对称式和旋转式;纹样在造型的写实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和变形,并且创造出了很多新颖、精美而富有装饰感的花鸟纹样铜镜;取之于生活题材的纹样具有唐朝社会活动的意义,并体现出唐朝独特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唐代;花鸟纹样;铜镜中图分类号:J2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30-0058-02一、前言从东汉末年到隋唐五代,铸镜业日益发展,铜镜是古代艺术价值极高的、最发达、最有艺术成就、用途最多的一种美术工艺品。
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在唐高宗时代,唐代的时代特色逐渐形成。
中国铜镜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是铜镜业鼎盛时期,是唐玄宗时期。
唐代的铜镜之所以得到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瓷器得到发展,应用到生活用品中,而青铜器走向衰落;另一方面是由于铜镜广泛应用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照面、献礼、馈赠或辟邪等多重意义,成为了当时的社会风尚。
因此青铜器的制作技术集中到了铜镜的工艺制作上来,进入了铜镜发展的又一个鼎盛时期。
唐代铜镜的造型在继承了圆形镜基础的同时,还新创出富有唐代时代特色的菱花形镜、葵花形镜和方形镜等铜镜;在素背镜继续生产的同时,还制作出银金背镜、螺钿镜、宝裝镜、宝钿镜和金银平脱镜等工艺镜。
在图案纹样上已有极大的突破,除了初唐的四神纹、十二生肖纹、规矩纹、瑞兽纹等动物纹外,还出现了禽鸟纹和花卉纹。
二、花鸟纹样的构图及组合形式盛唐时期,以花卉为主题的装饰纹样的数量很多,多采用宝相花、荷花、牡丹等。
饱满的构图使单纯变得繁缛绚丽。
连续性、情节性的构图使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完美无缺、一丝不苟。
主次分明的整体布局一气呵成,重叠部分较少,纹样呈现出形式美与秩序美的结合,反映了唐人对美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4 . 8
E四豳
浅谈唐朝铜镜纹饰
文/ 王楠
摘 要 :唐代是 中国铜镜 美学的黄金 时代 ,这一时期铜镜纹饰以 日神崇拜 大幅度地转化 为写 实化局 面,消退 了神秘浓郁的 气氛 。唐代 铜镜在构 图纹饰上逐 步走向写 实更 加接近 自然且装饰性 强 ,具体体现在 以下三 个方 面:一 、动物纹饰 由神兽转换 为与现 实生活 中相似的瑞 兽图案。二 、由 动到静的审美思考 ,反 映当时稳 定的社会格局 。三 、以 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 来源。从题材 的广泛与丰 富、构 思布局的合 理巧妙讲 ,都成为后 代铜镜 制作不可企及 的关学高度 ,使唐代铜镜 艺术 走向 自然 ,走 向大众,形成写 实的审 美风格 。唐 代 写实风格不仅表现在唐镜 纹饰上 ,在绘 画、雕 塑等多个方面都有表现 。 关键 词 :唐 代 铜 镜 ;铜 镜 纹 饰 ;写 实 审 美风 格
一
从美学 角度讲 ,它是 中国铜镜审美造镜 的高峰 。它的珍 贵之 处在与 :打 破 长期 以来 神兽 镜 笼 罩 和窒 息 铜 镜 美 学 发 展 的 局 面 ,从 神 性 的 崇 拜 走 向 了美 学的觉醒 和 自知 ,具有一种华丽 、富贵 、立体的美感形式 。 瑞兽葡 萄镜 摆脱了神兽镜 的神秘气氛 ,又 吸收 了神兽镜 中的期 盼吉 祥的形式 符 号 ,瑞兽是 神兽的衍 变,葡 萄是对外来文化 的吸取与借 鉴 ,葡萄 图案 的 大量出现反应了葡萄的广泛种植 ,葡萄也有多子多福的寓意。瑞兽葡萄镜把 写实 、 气韵、整体构成地有机结合起来。 展现了唐代精神的华丽、富贵、堂 皇和兼容 、自 足、大气 , 充分地代表了时代的美学精神和审美情感。 二 、由动到静的审美 思考 动 是 一 种 情感 亢 奋 、激 动 、不 稳定 的 表现 。静 是 一 种 情 感 平 静 、淡 自 的 表 现 。 审 美 情 感 往往 是 通 过 一 段相 对 平 静 、稳 定 的 心 绪 对 生 活 。 感 受 的 积 淀 和 过 滤 后 的 一 种 情 感 。 在 唐 以前 ,动 态 的 美 是 E t 神 崇 拜 的 震 慑 、恐 惧 中 颤 栗 ,带 有 悲 剧 审美 感 受 的一 种 美 。这 种 动 态 美 洋 溢 着 一 种 威严美 、震慑美。如 :四神镜 、龙虎镜 等。到 了唐代社 会相对稳 定 ,经 济发展和繁荣 ,人们的情 感相对 稳定 ,更 接近 审美 的实体。唐代铜 镜的 静是 “ 天人合一” 的静 ,是 自然被人性化的幽静 ,是祥和美好 的雅静 。 唐代铜镜的恬静美 ,是写实学风格 的一种形 态 ,这 种恬静是 一种求 乐 、享乐 、自乐的社会思潮表现。这种静中求 乐 、自乐的精神在 三乐镜 中有很好的表现。此镜葵 花形 ,圆钮 。钮 一侧一人 头戴冠 ,左手 前指 , 右手持杖 ,另一侧一人戴冠着裘 ,左手持琴。钮上竖格 中铭 “ 荣启 期问 日答孑 L 子” 九字 ,钮下一树。整个 画面 自然,恬淡 ,静雅 。从铭 文上可 知 ,图案取材于 《 列子.天端》 :“ 孔子游于太 山, 见荣启期行乎成 都之 野, 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日:先生所以乐何也?对 日: 吾乐甚 多,天 生万物 ,惟人为贵,而吾得为人 ,是一乐也。男女之别 ,男尊女卑,故 以男 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人生有不见 日月,不免襁褓者 ,吾既 已行年 九十矣 , 是三乐也。 ” 三乐 的题材在唐代的故事镜 中广为流传 , 反映出这个 时代的铜镜从天宫走向人间,人们思考和关注现实的人生和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