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与砒霜治疗

合集下载

“砒霜疗法”治愈白血病

“砒霜疗法”治愈白血病

砒霜疗法”治愈白血病砒霜历来被视为剧毒物质,口服砒霜治疗癌症仿佛武侠小说中“以毒攻毒” 的情节。

但不久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员陈赛娟牵头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荣获上海自然科学特等奖。

陈赛娟团队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美国血液界将其称之为“上海方案” 。

据媒体报道,陈赛娟团队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世界多个血液中心,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是肿瘤治疗史上的成功典范。

其协同靶向治疗方法主要是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辅以化疗,前者是维生素 A 的衍生物,没有化疗副作用,后者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疗法” 。

砒霜治癌早有先例白血病俗称“血癌”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白血病大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白血病又可分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陈赛娟告诉记者,儿童的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成人则以髓细胞白血病为主要类型。

她的团队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髓系白血病领域,尤其针对其中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APL曾被认为是最为凶险的一类白血病,病人病发时常常能够自己走进医院,却会在极短时间内被家人目送着“离开”。

传统化疗对APL治疗效果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极大杀伤力,病人往往在接受化疗后会产生严重出血,而导致早期死亡。

APL的5年存活率曾一度只有10%—15%。

十余年来,陈赛娟团队致力于白血病发病原理和靶向治疗研究,其最突出研究成果是首创砷剂(俗称砒霜)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协同靶向治疗APL,使其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其团队在世界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7篇SCI论文,并先后入选2010年及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正如一些专家所言,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观念,使最凶险的APL实现了从高死亡率向高治愈率的转变,为其他类型白血病及实体瘤治疗学研究提供了良好思路,并将协同靶向治疗思路进一步扩展至其他类型白血病乃至实体瘤,也为国际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成功典范。

综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摘要】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临床血液科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机体骨髓跟外周血当中的幼稚及原始髓性细胞发生异常增生。

而临床中的AML患者,约有15%属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代谢异常、浸润脏器、发热、感染、出血及贫血等。

且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十分紧急,如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氧化二砷最早在古籍中记载为有毒物质,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发现其对AML有一定的治愈能力。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三氧化二砷对于AML的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联合治疗1.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原浆毒性物质,是组成砒霜的主要成分之一。

三氧化二砷的毒性十分强,跟巯基之间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够直接抑制磷酸酯酶色素氧化酶、脱氧核酸聚合酶及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诱导机体内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1]2.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患者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病变,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并随外周血扩散到全身,抑制机体正常造血细胞功能,病毒、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苯、遗传等均可能导致AML,患者临床极易伴出血、贫血等并发症。

2.2发病机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的主要分子机制是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基因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基因产生PML-RAR融合基因。

[2]2.3治疗机制ATRA能够靶向性针对PML-RAR融合基因,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有着极强的治疗能力。

据之前的研究显示,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83.53%。

同时,ATO也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主要药物。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医科大学(110001) 李 昕 孙 旭三氧化二砷(A s2O3,ATO)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剧毒物质,为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

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首先使用A s2O3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现A s2O3可诱导APL细胞凋亡和部分分化[1]。

随着A s2O3治疗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是临床医学在白血病治疗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此就As2O3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并按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予以分类描述。

1 诱导细胞凋亡1 1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其产物 目前已经发现的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有30多种,As2O3可以调节某些基因及其产物而诱导细胞凋亡。

Bax的产物可拮抗A s2O3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NB4和HL 60细胞内的TF、P A I 1和P A I 2的表达。

Bax的基因产物可拮抗Bc l 2的作用,A s2O3作用后可以下调Bcl 2的表达,从而降低B cl 2/B ax基因比率引起细胞凋亡[2 3]。

p73在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4],A s2O3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抑制剂联合作用显著提高NB4细胞的凋亡率,且p73是p53失活细胞中主要的凋亡基因[5],说明调节p73蛋白表达和功能可能会成为白血病治疗的一个新的分子靶位。

p53是抑癌基因,其基因产物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As2O3作用后p53表达上调,其可能机制为降低内源性Bcl 2蛋白的表达或提高Bax的表达,也可能As2O3作用于p53 鼠双微体(p53 m d m2)信号通路后p53表达增加,从而引发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6]。

A s2O3也作用于凋亡相关的酶,ZI P激酶(ZI PK)是与死亡相关蛋白激酶有源性的促凋亡蛋白激酶,ZI P K能将促凋亡蛋白(Daxx)招募到P M L原癌基因机构区(PODs),并在PODs上识别并结合D axx。

三氧化二砷的作用原理

三氧化二砷的作用原理

三氧化二砷的作用原理三氧化二砷,这名字一听是不是有点神秘又有点吓人呢?嘿,可别小瞧了这个化学物质,它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原理呢。

我记得我有个朋友是学医的,有一次我们聊天就说到了这个三氧化二砷。

我当时就特别好奇,我说:“这三氧化二砷不就是传说中的砒霜吗?那可是毒药啊,能有啥好作用?”我朋友就笑了笑说:“你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就开始给我讲起来。

三氧化二砷在医学领域,特别是在治疗白血病方面可是有着神奇的功效。

它就像一个精准的小战士,专门去对付那些病变的细胞。

你看啊,正常的细胞就像一群规规矩矩的小市民,每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该分裂的时候分裂,该休息的时候休息。

可是白血病细胞呢,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坏蛋,疯狂地分裂,根本不受控制。

这时候三氧化二砷就上场了。

三氧化二砷进入人体后,它会和白血病细胞里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结合。

这就好比是一把钥匙找到了一把特殊的锁。

一旦结合上了,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

它会干扰白血病细胞的一些代谢过程。

就好像是在这个调皮捣蛋的小坏蛋的工作车间里搞破坏,打乱它们的生产流程。

让这些白血病细胞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疯狂地分裂和生长。

哎呀,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这就像一个聪明的侦探,悄悄地潜入敌人的内部,然后把敌人的老窝给搅得一团乱。

再说说在工业上吧。

我有个亲戚在工厂工作,他说他们厂里有时候也会用到三氧化二砷。

在工业上,三氧化二砷可以用来做一些金属的提炼。

比如说在提炼铜的时候,三氧化二砷就像是一个小助手。

它可以和一些杂质发生反应,把那些杂质给去除掉。

就像我们打扫房间的时候,用扫帚把灰尘和垃圾扫走一样。

这样就能得到更纯净的铜啦。

不过呢,我们可不能忘记三氧化二砷是有毒性的。

这毒性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恶魔。

如果不小心误食或者接触过量,那可就糟糕了。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说有个人误把含有三氧化二砷的东西当成普通食物吃了,结果病得特别严重。

这就告诉我们,对待三氧化二砷一定要小心谨慎。

在农业方面,三氧化二砷也有它的用处。

【精品推荐】教授用砒霜治白血病你对砒霜中毒急救了解多少?

【精品推荐】教授用砒霜治白血病你对砒霜中毒急救了解多少?

教授用砒霜治白血病你对砒霜中毒急救了解多少?
小编希望教授用砒霜治白血病你对砒霜中毒急救了解多少?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近日,83岁的张亭栋教授用砒霜研制出了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因此获得了本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那你对砒霜的了解有多少?人在砒霜中毒后,该如何进行急救?小编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砒霜中毒的急救安全常识。

9月19日,2015年度求是颁奖典礼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血液病专家、83岁的张亭栋教授,因研制出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药物而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那么,你对砒霜的生活常识了解多少?知道砒霜中毒后怎么急救吗?
据了解,获2015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的张亭栋,1932年11月生于河北,是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

他从上世纪70年代基于中医药方开始探索研究,并于90年代与上海血液病学研究所等单位进一步开展研究,确认三氧化二砷是药剂中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效果最好。

他的发现通过与合作者的研究推广后,成为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

什么是砒霜?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分子式As2O3,是最具商业价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

砒霜能治疗慢性白血病吗

砒霜能治疗慢性白血病吗

砒霜能治疗慢性白血病吗文章目录*一、砒霜能治疗慢性白血病吗*二、慢性白血病如何预防*三、慢性白血病吃什么砒霜能治疗慢性白血病吗1、砒霜能治疗慢性白血病吗砒霜,学名三氧化二砷,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并可使癌细胞凋亡,医学上已将其作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可使此类患者“五年无病生存率”提高70%。

2、慢性白血病的分类根据细胞类型分为慢性髓系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CML)、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及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一般仅限于肿瘤性B细胞疾病,而既往T细胞CLL现称为T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上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种最为常见。

3、慢性白血病的病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9号染色体上C-ABL原癌基因移位至22号染色体,与22号染色体断端的断裂点集中区(BCR)连接,即t(9;22)(q34;q11),形成BCR-ABL融合基因。

其编码的p210BCR-ABL蛋白具有极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使一系列信号蛋白发生持续性磷酸化,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粘附,导致CML 发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几乎所有CLL发生前都存在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推测B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异常反应,产生了具有CLL表型的记忆B细胞克隆。

由于其他遗传学异常或骨髓微环境改变进一步影响B细胞克隆,最终导致MBL进展为CLL。

慢性白血病如何预防坚持身体锻炼能加强病人的体质,阻挡外来病毒的入侵。

健壮的体质是抵挡病毒的最好屏障。

而且,还应该持维乐观、积极的态度。

这对增长自身的免疫力,也有很好的帮忙。

慎用药物,药物是具有两方面的,能抑制病况,同时也会导致期它的疾病,所以要对用药导致留意,免得化学损害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药物也可诱发白血病,应尽力免得让用。

究竟是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

究竟是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

究竟是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之问,是问谁首先创新出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这一独特疗法;而不是指,谁首先发现砒霜抗癌或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机理;也不是指谁改进了砒霜疗法,使之更安全有效;更不是指,谁推广了或扩大砒霜疗法的知名度。

』编者按Editor''s notes2011年,中国两位科学家屠呦呦和张亭栋在本土获得“GSK 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同年屠呦呦再获拉斯克奖,四年后,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同期受到关注的张亭栋,则和另一项赢得世界尊重的发现有关。

——利用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的联合靶向治疗,将一种极为凶险,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血液疾病,达到基本治愈。

之后“砒霜治疗白血病”斩获无数国际大奖,但发明人及知识产权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

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他们做出关键发现时中国处在的特殊历史时期有关——当时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个人署名的文献报告不被鼓励。

而与国际科学、医学界交流的缺乏和语言障碍又使得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没有被重要文献及时引用。

譬如,在过去很多年里,青蒿素的发现都被强调是集体成果。

所幸,诺奖将青蒿素的发明人之争做了终结。

本文作者李永明长期关注“砒霜治疗白血病”这一话题,他从史实出发撰写了厘清这项重大发现来龙去脉的文章,希望史清事自明。

南方周末刊登此文,亦希望供关心砒霜疗法的人士参考。

撰文丨李永明编辑丨袁端端-01-“发明人”和“发明什么”的争议是谁发明了砒霜治疗白血病?目前还不十分明确。

砒霜的纯品叫三氧化二砷,溶水后叫亚砷酸。

有关砒霜治疗白血病发明权争议的官司曾从黑龙江地方法院打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法于2009年对诉讼有过判决,但并未回答发明人争议。

在网上搜索“砒霜治疗白血病发明人”,会跳出很多信息,包括不同的人物报道、学术文章、博客评论,及因该研究获奖的消息。

这并不罕见。

几乎每个诺奖背后都有关于这项科技发明和知识产权争议的故事。

比如,美国Waksman教授在发现链霉素并于1952年获诺奖后,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师徒发明权之争。

砒霜:“最毒的”救命药

砒霜:“最毒的”救命药

医学探秘37砒霜毒性之凶险世人皆知,《水浒》当中,潘金莲毒杀武大郎,所用的毒药就是砒霜。

这也让砒霜之毒更加深入人心。

然而去年,一则香港大学研发成功口服砷剂(砒霜)治疗白血病并获专利的新闻报道,让白血病患者精神为之一振,却也引发了大众太多的质疑。

砒霜,这让人闻之色变的毒药真能治疗白血病吗?砒霜:“最毒的”救命药□ 连政文砒霜属传统中药的一种。

据《本草纲目》记载,砒霜有剧毒。

由于毒性强烈,砒霜早已被看作是一种杀人的武器。

两千多年来,砒霜就一直与“中毒”、“暴死”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因而“声名狼藉”。

光绪死因百年疑案,原是砒霜所为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断了气。

37岁的光绪死在74岁的慈禧前面,而且仅隔一天,引起许多猜测。

有人认为,慈禧听人说光绪得知自己病危而有喜色,一怒之下,派人毒死了光绪。

有人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光绪,怕慈禧死后遭光绪报复,于是贿赂太监下毒。

还有说是太监李莲英下的毒,因为他得悉光绪日记中说慈禧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

但也有人认为光绪是身体虚弱病死的。

100年来,有关光绪死因的论文论著连篇累牍,却始终没能成定论。

2008年,在光绪皇帝百年忌日到来之际,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公布光绪死因确为砒霜中毒。

研究过程中,专家先后提取了光绪遗骨及衣物样品测试,结果肩胛骨、脊椎骨和每件衣物的胃区部位、系带和领肩部位的含砷量很高。

再对光绪棺椁内、墓内物品和陵区水土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光绪头发上的高浓度砷物质并非来自环境沾染。

而砷化合物也就是剧毒的砒霜。

经过科学测算,光绪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光绪死因的百年之谜就此揭开。

其实,不止是光绪,比他早死87年的拿破仑,后人也在其头发上检测出高含量的砷化合物,进而得出拿破仑也是被人毒死的推论。

毒药也是救命药砒霜无疑是一种致命毒药,但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而中医用“毒药”治病也非此一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ward
Scatter) 入射激光的同向散射光信号:细胞相对 大小及其表面积。 •侧向角散射(SSC, Side Scatter) 入射激光90角的散射光信号细胞颗粒 度及细胞内相对复杂性。
前向角散射光 ——FSC
►Forward
Angle Light Scatter
Laser
FALS Sensor
抗血管新生治疗
►近来研究发现,恶性血液淋巴肿瘤与
实体瘤一样,具有血管增生现象,推 测肿瘤的发生与血管新生相关,甚至 呈血管增生依赖性。
Optical Filters
Longpass
460 500 540 460
Shortpass
500 540
460
Bandpass
500 540
LP 500
SP 500
BP500/50
FACSCalibur光路图
分子生物学方法之荧光原位杂交
Molecular Methods the Ph Chromosome
白血病
概述
►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
恶性克隆性疾病。 ► 发生恶性克隆性增殖的细胞: 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 的不同阶段, ► 积聚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并浸润其 他组织器官 ► 正常造血受抑制 ► 感染、贫血、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
分类
► 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 ► 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阶段
► 诱导缓解 →
化疗治疗
►缓解后治疗→目的是消灭微小残留白
血病细胞,防止复发。 采用与诱导缓解方案无交叉耐药 的新方案,连同原方案进行交替序贯 治疗;通常第1年每月1次,第2年每2 月1次,第3年每3月1次。
诱导分化与促凋亡
►诱导分化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ML-M3,APL)的特效性治疗: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未阐明。目前认为凡导致染色体
异常、癌基因突变、活化和抑癌基因 失活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白血病的发 生。 ►多认为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 相关,尤其病毒因素。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已证实鸡、小鼠、
猫、牛和长臂猿等动物的自发性白血 病组织中分离出白血病病毒。从人类 T 细胞白血病细胞中分离出一种逆转 录病毒,称HTLV。 ►(二)电离辐射:已证实电离辐射可 引起白血病,与放射剂量及放射部位 相关。
CD: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luster designation
免疫分型 Immunophenotyping
CD4
CD # = cluster designation number
CD2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简称 FCM)是一种可以快速、准确、客观, 并且同时检测单个微粒(通常是细胞)的 多项特性的技术,同时可以对特定群体加 以分选 研究对象为生物颗粒,如各种细胞、染色 体、微生物、及人工合成微球等 研究的微粒特性包括多种物理及生物学特 征,并加以定量
其中: FSC:反映细胞的大小 SSC:反映细胞内颗粒性 ► FSC/SSC:不能将淋巴、单核及幼稚细胞区 分开 ► CD45/SSC:CD45是WBC抗原,RBC.PLT为 阴性。CD45在成熟细胞表达强,幼稚细胞表 达弱。在淋巴,单核及粒细胞表达强度不同。 优点:能将淋巴单核及幼稚细胞区分开,特 异分析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
►出血:与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如DIC)
相关。 ►贫血:与骨髓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使正 常造血受到抑制相关。 ►组织器官浸润: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 疼痛、齿龈增生、皮疹及皮下结节等;急 淋常累及神经系统及睾丸等。
实验室检查
►血象:WBC正常、增多或减少,但DC
常可见原始+幼稚细胞即白血病细胞; 可伴贫血和/或BPC减少。 ►骨髓象:多数增生活跃及以上,分 类中以原始细胞+幼稚细胞≥30% (FAB,髓系ANC),(2000年WHO标 准:AML≥20%ANC)正常造血受到抑 制。
分类
按细胞分化程度与病程缓急分类
发病 自然病 程 急性白血 较急 一般仅 病(AL) 几个月 慢性白血 缓慢 一般为 病(CL) 数年 分类 血及骨髓细胞形 态 异常原始及早期 幼稚细胞为主 异常成熟细胞与 晚期幼稚细胞为 主
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征分类
A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1、L2、 L3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0、M1、M2、 M3、M4、M5、M6、M7。 CL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单核细 胞白血病(CMO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CL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CMML) 特殊 浆细胞白血病(PCL)、多毛细胞白血病 (HCL)、幼淋巴细胞白血病,EL、BL
疫苗治疗
►疫苗策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细胞因子
GM-CSF、IL-2、IL-12及(或)共刺激 分子b7-1、b7-12基因转导入肿瘤(白 血病)细胞,增强免疫原性,提高宿主 识别能力,又可引起有效的体液免疫。
基因治疗
► 白血病系一类具有遗传学异常的疾病,理
论上基因治疗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手段。 ►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免疫调节基因导入 小部分白血病细胞内,从而激发体内其他 部位众多表达相同白血病特异相关抗原的 未经基因转染的白血病细胞,产生抗白血 病效应。
分类
►由于细胞形态学对细胞之识别能力有
限,采取以下分型方法。 ►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M)、免 疫学(immunology,I)、细胞遗传 学(cytogenetics,C)、分子生物 学(molecularbiology,M)。
白细胞分化抗原
是白细胞(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 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 中在这些不同谱系(lineage)细胞胞浆或 细胞膜表面出现或消失的标记,参与机体 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八十年代在WHO和 国际免疫学联合会(IUIS)组织下,将识别 同一分化抗原的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 抗体归为一个分化群
► 基因治疗
► 抗血管新生 ►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般治疗
►防治感染:预防、抗炎(广谱、杀
菌、联合、早期、足量)、支持等; ►防治出血:止血、输注血小板等; ►纠正贫血:输注红细胞; ►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水化碱化、别 嘌呤醇等。
化疗治疗
系迅速杀灭尽量多的白血病 细胞,使造血功能恢复,达到完全缓解标 准(症状、体征消失,血象与骨髓象基本 恢复正常,原始+幼稚细胞<5%)。 ► 依据AL类型,确定化疗方案: AML(非M3):DA、MA、HA等 ALL:VP、VDLP、HD-MTX/AC等
WHO分型
Ⅱ. AML伴有多系增生异常 继发于MDS或MDS/MPD 先天期MDS或MDS/MPD Ⅲ. AML和MDS,治疗相关性 烷化剂相关性 表鬼臼脂素相关性(有些可能是淋巴细胞 性) 其他 Ⅳ. AML不另做分类(沿用FAB标准)
病 例
► 某女,58岁,因糖尿病入院。 ► 临床除下肢散在少许紫癜外,余无特殊
流式细胞仪系统
简介 ►通过流式细胞仪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相对细胞大小 - 相对细胞颗粒密度和内部复杂度 - 染色过细胞的相对荧光强度
Injector Tip
Sheath fluid
Fluorescence signals Focused laser beam
1. 散射光信号
•前向角散射光(FSC,
侧向角散射光——SSC
Laser
FALS Sensor
90LS Sensor
散射光
►散射光能被用来区分不同细胞群体
的基本形态上的差异 - 通常使用“散点图”来看散射光 信号 - 散点图上的一个点就代表一个细 胞颗粒的数据
散点图——Dot Plot
lysed whole blood
FCM设门法
►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sation (FISH)
Metaphase
Interphase
Courtesy of Charles Sawyers, UCLA.
细胞遗传学
Cytogenetic Abnormality of CML: The Ph Chromosom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x
Y
急性白血病
►我国白血病年发病率为 2.76/10 万,急
性 > 慢 性 ( 约 5.5:1 ) , 男 性 > 女 性 (1.81:1),儿童中以ALL较多见,成年 人以AML为多见。
临床表现
►发热:与白血病本身和感染相关。
全反式维甲酸 30-60mg/d×45
天。
诱导分化与促凋亡
►促细胞凋亡
针对APL的具有中医特色特殊 治疗方法:砷制剂(砒霜、雄黄)。
亚砷酸(AS2O3)注射液、白 血康(含雄黄等)等通过促进细
胞凋亡达到治疗目的。
生物学治疗
►细胞因子治疗:干扰素(IFN)、白介
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 等。 ►单克隆抗体治疗:CD20(美罗华)治疗 淋巴瘤等。
2. 荧光信号
荧光素吸收激光能量
荧光素将吸收能量释放,转换为
振动能和热能 释放较入射光波长更长的光量子 荧光素与特异抗体结合 荧光抗体与细胞抗原结合越多,产生的荧光信 号越强
荧光检测器
FALS Sensor
Freq
Fluorescence
Fluorescence detector (PMT3, PMT4 et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