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地铁国王十字站火灾事故案例
四大恐怖地铁火灾

1903年8月10日,巴黎。
直到最近,巴黎的那场大火都被认为是最血腥的,它夺去了百余人的生命。
在梅尼蒙坦站到库隆站这一区间中,列车的一节车厢发生了短路。
机车因此而脱节,未能用手边的器材熄灭大火。
由于浓烟,另一列车的司机没有及时发现这节起火车厢,全速与之相撞。
消防员直到第二天才到达火场中心,准确地说是冲进火场中心。
为了到达事故地点,人们不得不炸出地道,让消防员从地面上的缺口爬进去。
救援姗姗来迟,一氧化碳已经造成人员死亡。
1987年11月18日,伦敦。
世界最老的地铁也未能幸免于大火。
国王十字地铁站自动扶梯起火的确切原因很有可能是一根被丢弃的火柴。
那时伦敦地铁里是可以吸烟的。
这个少数人的恶习却是致命的:31人被活活烧死,12人被严重烧伤。
这起事故之后即颁布了地铁禁烟令,对安全规范也进行了彻底的修改:在车站中安装了烟雾探测器,设了监控室,木制的升降梯改为金属制的。
没有人承担本次事故的责任。
1987年4月20日,莫斯科。
起火原因是电路短路。
晚上8点左右,往来于汽车工厂站和巴维列茨基站的一列车尾部车厢起火。
幸运的是无人员伤亡,但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巴维列茨基区南部遭受重创,进行了大规模重建。
不过,本次事故也有一定的好处:它促成了自动消防系统“尖顶”的建立。
到1994年前,莫斯科所有地铁列车都配备了这套系统。
2012年3月14日,基辅。
基辅奥萨科尔加地铁站大厅起火。
枝形吊灯由于线路年久失修而起火,随后塑料天花板开始熊熊燃烧。
造成死亡的不是大火,不是浓烟,也不是拥挤踩踏,而是地铁站自己几乎焚烧殆尽。
不过清理烧毁的天花板并不困难,奥萨科尔加站在第二天就已清理完毕,只是棚顶被熏黑了。
伦敦地铁火灾的启示

伦敦地铁火灾的启示伦敦地铁火灾的启示伦敦地铁火灾的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为防御战时空袭,解决城市地面紧张和交通拥挤的状况,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地下工程建筑的发展,诸如地下铁道、地下通道、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等。
我国也同世界各国一样,一方面从总体防御的战略角度出发兴建了大量的人防地下工程,另一方面,又将人防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如地下旅馆、饭店、礼堂、商场、工厂、仓库、文体娱乐场所等。
据不完全统计,仅我省就有人防地下工程×××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发利用的达××万平方米。
地下人防工程的开发利用,为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发挥了原有的投资效益,给群众生活和城市建设都带来了诸多方便,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新领域。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消防安全上,地下建筑由于出口小,空间有限,一旦发生火灾,升温快,浓烟不易散发,人员疏散困难,往往造成严重的危害,英国伦敦地铁火灾惨案就是典型的一例。
1987年11月18日,格林威治时间下午7:30分,英国伦敦最大的地铁站——国王十字地铁站突然发生火灾。
短时间内,大火吞噬了整个售票大厅,将数百名乘客困在火中。
当时电灯熄灭,大家你推我拥,争相逃命,乱作一团,呼救声响成一片,虽经消防队员奋力抢救,但仍有30人葬身火海,180人被严重烧伤,造成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惨案。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迄今已有125年的历史。
对伦敦地铁史上这起最严重的火灾的原因,目前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有的说是吸烟引起,推测可能有人将烟头扔到电梯下面后,引燃了存积在那里的赃物;另一种说法是,老式木结构电梯长时间运转摩擦生热而起火。
但不管何种原因,地铁管理不善却是舆论和社会各界公认的。
据英国报纸报道:伦敦地铁缺少最起码的安全设施,在1985年牛津地铁站发生火灾后,有关专家曾建议在地铁安装烟雾探测器、火警报警器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防火设施,改进迷宫般的地铁出口路线,但铁路部门由于经费不足,没有采纳这些有益的建议,从而酿成了大祸。
车站火灾防护系统与站台屏蔽门

2003年2月18日,韩国第三大城市大邱 市的地铁遭人蓄意纵火,大火从当地时间上 午9时55分开始燃烧,约3个小时后才于下 午1时30分被扑灭。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大 火至少造成196人死亡、289人失踪、146人 受伤,并导致大邱市地铁系统陷入瘫痪,市 中心秩序一片混乱。
大邱地铁火灾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在于: 地铁内没有处于防备状态的防护系统;应对火 灾的喷水消防装置仅设在地下两层站区,而站 台上则没有;地下车站没有可强行抽出烟尘的 空调设施。所以,事故发生后三到四个小时, 救援人员一直无法接近火场。
关键。
一旦发生火情能及时报警,自动进入灭火程序,
从而将火灾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少。
(1)火灾警报装置是火灾发生 时以声、光、语音等形式给人以警 示的一种消防设备,常用的有警铃、 警笛、声报警器、光报警器、声光 报警器、语音报警器等。
(2)地下铁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
①车站控制室、计算机房、通讯机房、信号机房、 变电所、配电室、广播室、电缆间及控制中心等 重要场所; ②站厅、站台厅、售票室、储藏室及管理用房;
③地下折返线和停车线;
④车辆段的检修库、列车库、停车库和可燃物品 库房; ⑤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的场所,应在适当部位增设 手动报警按钮。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 在所有子系统中处于特殊地位。一 方面,它是地铁运营防灾、救灾体 系最关键的一环。另一方面,此系 统的构建必须遵从国家和地方的消 防规范,对FAS子系统的系统集成必 须受到这些规范的强力制约。
地下建筑内的安全疏散的不利因素
(1)有些地下建筑内的各种可燃物质,燃烧时会产生大 量烟气和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其他有毒 气体),不仅严重遮挡视线,使能见度大大降低,还会 使人中毒窒息,危害极大。 (2)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室内由于正常的照明电源切 断,变得一片漆黑。
近年发生过的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近年发生过的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案例选取的是2017年英国伦敦格伦费尔塔火灾事故。
该火灾事故发生于2017年6月14日凌晨,地点位于英国伦敦西部的肯辛顿,是英国自1987年国王十字地铁站火灾以来最严重的火灾事故。
此次火灾导致至少72人死亡,70多人受伤,成为了英国近年来最严重的火灾事故之一。
格伦费尔塔是一座24层的公寓高楼,共有一百多个住户。
火灾起因是由一名住户的厨房冰箱发生故障而引发,起火点位于该座大楼的4楼。
然而,由于大楼外墙采用了燃烧性能较差的建筑材料和不合格的隔热材料,火势迅速蔓延至整座大楼,导致火灾扩散迅速、难以控制。
同时,由于该大楼只有一条狭窄的楼梯通道,疏散逃生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火势蔓延的速度,许多居民被困在了大楼内,无法逃生。
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英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调集了大量的消防人员和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和灭火。
同时,英国政府也加强了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定责工作,以便查清事故的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最终,英国政府做出了对涉事公寓大楼进行彻底检查和改造的决定,并对该案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处理。
通过对格伦费尔塔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火灾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所造成的。
首先,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选用是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格伦费尔塔火灾中,大楼外墙采用了燃烧性能较差的建筑材料和不合格的隔热材料,导致火灾蔓延速度加快。
其次,火灾事故还暴露了建筑物的疏散逃生通道设计不合理、疏散逃生设施不健全等问题。
在格伦费尔塔火灾中,大楼只有一条狭窄的楼梯通道,导致疏散逃生速度不足,许多居民被困在了大楼内。
同时,火灾事故的发生也暴露了相关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在火灾防范和应对方面存在严重的疏忽和失职行为。
在格伦费尔塔火灾中,有关部门并未对该公寓大楼的建筑材料和消防设施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后,救援和灭火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根据对格伦费尔塔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和教训。
国王十字车站火灾事故分析

国王十字车站火灾事故分析引言国王十字车站火灾事故是一起造成多人伤亡的重大事件,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由于对火灾的原因、地点和后果了解不足,事故很快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对事故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便找出事故的原因、改进安全措施,以便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一、事故概况国王十字车站是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一座重要交通枢纽,每天都有大量乘客在此处出入。
2019年6月,国王十字车站发生了一起严重火灾事故,造成多人死伤。
火灾发生在车站地下通道,据目击者称,当时火势很大,浓烟滚滚。
事故发生后,大批消防人员和救援人员赶到现场,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据初步报道,事故造成了至少5人死亡,20人受伤,其中多人伤重。
二、火灾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火灾事故的原因可能是有人在地下通道内违规使用明火,或者存在其他违规行为。
在地下通道使用明火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很可能是此次火灾的原因之一。
2. 设施问题此次火灾是否与车站的设施问题有关,也是需要进行深入调查的一个方面。
地下通道如果存在安全隐患,例如通风不良、紧急疏散通道不畅、消防设施不全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3. 其他可能原因除了人为因素和设施问题外,还有一些其他可能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调查。
例如,是否存在监管不力、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都可能是引发此次火灾事故的原因。
三、车站安全措施的问题1. 预防措施不足根据初步调查,国王十字车站的安全预防措施可能存在不足之处。
例如,是否存在地下通道的安全疏散指引不清晰、通风设施不完善、消防设施不全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检查和改进。
2. 应急救援措施不足在火灾发生后,车站的应急救援措施也可能存在问题。
例如,是否存在人员疏散不及时、救援设备不全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改进。
3. 监管和管理问题车站的安全管理和监管体系是否完善、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的查处机制等问题,也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改进。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1. 加强安全教育要预防火灾事故,首先需要加强乘客的安全教育。
火灾案例

生产生活中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2006年浙江福音大厦火灾2006年9月14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福音大厦因电气路短路引发火灾,死亡15人,受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736万元。
福音大厦位于湖州市吴兴区织里中路50——52号,共5层,高度约18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砖混结构,二级耐火等级。
大厦一层设置有服装辅料货架、厨房、办公室、吧台和门厅;二层设置服装辅料货架;三层设置会议室(闲置)、厨房卧室和服装辅料货架;四层为员工宿舍,并设有服装辅料货架;五层为房东住宅和展厅,屋顶设有楼梯间(用作员工宿舍)、电梯机房和临时钢结构简易棚。
经现场勘查和询问调查,认定起火部位是在大厦内一层西侧吧台处。
经调查认定,起火点在吧台内西南角,西墙面往东0.88米、吧台南边缘往北0.85米处一定高度范围内。
经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和技术鉴定,认定福音大厦火灾系一层吧台西墙上方多股铜芯线短路引燃下方可燃物所致。
福音大厦火灾主要教训1.报警迟导致错失了人员逃生和火灾控制的有利时机。
湖州市110指挥中心与当日4时29分接到火灾报警,织里中对于5分钟后到达火灾现场,但此时火势以迅速从一、二层蔓延到五层,并处于猛烈燃烧阶段,加上建筑内部火灾荷载大,浓烟夹杂火焰从窗口大量喷出,给救助人员和扑救火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建筑未经消防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
建筑开发商在未经消防验收合格的情况下擅自将建筑交付业主违规经营。
经营者在装修时擅自改动建筑布局,乱敷乱设电气线路,采用可燃材料作为房间隔墙,室内消火栓数量不足。
起火建筑共5层,其中一、二、三层为服装辅料的经营场所。
在没有消防分隔措施和独立安全疏散设施的情况下,业主擅自将四、五层作为办公和员工、业主家庭住宅使用、据调查,建筑起火时四、五层共有17人住宿。
周柏泉:福音大厦开发商。
2004年10月初,周柏泉为获得湖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备案科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变造公文,采取了变动文字、剪贴印章等方法,将吴兴区公安分局消防大队出具的《关于湖州今海岸房地产开发验收有限公司今海岸商住小区51#、52#、53#、55#、56#、57#s商住楼、幼儿园工程消防验收合格的意见》变造为《关于湖州今海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今海岸商住小区工程消防验收合格的意见》。
地铁火灾典型案例分析

地铁火灾典型案例分析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三起火灾案例一、伦敦地铁火灾造成32人死亡在英国首都伦敦有一座最繁忙的地铁站--国王十字地铁站,它是伦敦市地铁的枢纽站,同时也是通往英国东北部、苏格兰和约克郡的5条主要地铁干线的交汇点,每天都要接纳30多万名乘客。
1986年11月18日傍晚,这座地铁站发生了重大火灾,造成3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严重。
大火是从一自动扶梯的底部开始烧起来的。
地铁站的自动扶梯是古老的木质电梯,极为陈旧,已有40多年的历史。
大火的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当时在地铁站候车的乘客乱作一团,中央售票大厅到处是混乱奔跑的人。
人们咳嗽、流泪,陷入无比的恐惧之中。
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人,有的人已被烧得面目全非,受惊人们夺路而逃。
地铁站的大火烧了4个小时才被扑灭。
地铁火灾发生以后,有150多名消防队员参加了灭火战斗。
但是,消防队员由于没有及时获得地铁通道分布图和氧气防护面罩,灭火工作曾一度受阻。
为了不让失去理智的乘客自投火海,警察和消防队员堵住一些危险出口,并从地铁站调来一辆列车,把被大火包围着的乘客运走,在整个灭火过程中,许多消防队员没有携带防毒面具,灭火工作异常艰险,但消防队员奋勇顽强并付出重大代价,2人受重伤,1人以身殉职。
这次伦敦地铁大火,是有史以来世界地铁系统发生的第一次大火,对于这次大火的起因众说纷纭。
据伦敦警方调查,大火是由堆积在电梯下面的垃圾被电梯发动机所打出的火星点燃而引起的,也有人说是由于被丢弃尚未熄灭的烟头而引起的。
所以大火以后,英国地铁系统全面禁止吸烟。
伦敦地铁发生大火以后,许多国家迅速做出反应,普遍加强了地铁的消防工作。
教训:地铁站的自动扶梯是古老的木质电梯,极为陈旧。
消防队员由于没有及时获得地铁通道分布图和氧气防护面罩,灭火工作曾一度受阻。
二、土耳其百年火车站发生火灾2010年11月28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海达尔帕夏火车站发生火灾,幸无人员伤亡。
伦敦地铁火灾案例总结分析报告

伦敦地铁火灾案例总结分析报告概述:本文旨在对发生在伦敦的地铁火灾案例进行全面细致地总结和分析。
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并为今后类似事件的预防提供参考。
本文将从引发原因、事发过程及应急措施方面展开论述。
引发原因分析:伦敦地铁火灾案例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首先,在可燃材料储存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
其次,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当也成为火灾爆发的诱因。
另外,部分员工对于安全意识不够强烈,未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事发过程分析:该起地铁火灾事件始于一辆运行中的列车上突然起火。
由于列车内部紧急按钮损坏且无喷水装置,乘客们被迫寻找其他逃生出口。
然而,通往出口的通道通风系统也失效了,烟雾填满了整个地下通道。
此时在烟雾中,导致乘客混乱逃生。
在事发期间,与火警应急有关的广播系统也未能及时传达出相关信息。
应急措施分析:面对突发的地铁火灾事件,伦敦当局和救援人员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
首先,当地政府迅速调度了大量消防队伍到场扑灭火势,并通过安全通道引导民众有序撤离。
其次,在救援过程中,运用了高效的沟通系统,确保各个部门之间可以有效协作配合。
同时,当局还派出心理咨询团队为遭受创伤的乘客提供精神支持。
经验总结与建议:该起地铁火灾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经验教训,并从中得出相应的建议。
1.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等紧急装置是防范火灾的关键。
必要时更新设备以满足最新的安全标准,并加强对员工操作规程进行培训。
2.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养是预防类似火灾的基础。
开展定期的紧急演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火灾逃生程序和应急措施的熟悉度。
3. 完善通风系统:在地下通道中突发火灾时,通风系统至关重要。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安装备用供电设施,以免断电导致系统失效。
4. 加强应急广播:事件中应急广播系统故障导致及时传达相关信息受阻。
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需定期检查和测试该系统,确保它可以可靠地向乘客发布重要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伦敦地铁国王十字站火
灾事故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伦敦地铁国王十字站火灾事故案例
事故概况:
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地铁国王十字车站因为一只未熄灭的丢弃烟头引发了重大火灾事故。
国王十字地铁车站是伦敦地铁网络中最繁忙的车站,每天有25万多名乘客通过。
此次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另有1名消防员也在救火的过程中牺牲。
处置经过:
18:30,有乘客闻到异味并报告给地铁工作人员。
19:29,乘客发现国王十字车站内堆放有许多杂物的4号木质自动扶梯下起火,随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报告车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试图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但无法接近火源。
19:35,工作人员向伦敦苏豪区消防局和距离国王十字车站最近的尤斯顿消防局报告火灾,消防局立即赶往救援。
19:39,警察决定疏散售票厅内的乘客,并通过电话要求调度员命令所有列车不要在国王十字车站停靠,车站也停止售票。
19:43,第一辆消防车到达事故现场,命令售票厅内所有工作人员撤离,但未将火警通知车站内所有员工。
消防队长在不了解站内复杂空间结构的情况下进入车站内侦查火情,探明起火点后迅速派人封锁危险出口,随后消防队员未按要求佩戴防烟呼吸器就进入站内开始救援工作。
而此时仍有列车进站和乘客上下车,并且售票厅内温度急剧升高,已经产生大量浓烟。
19:45,第一辆消防车刚抵达2分钟,尚未开始灭火工作,此时自动扶梯上端和售票厅内发生轰然,进入车站的消防队员携带的便携式无线电话又失效,导致与地面指挥中心失去联系,直至轰燃发生一小时后还没有制订出有效的灭火方案,消防队员只能自行带领部分乘客离开售票厅。
此时地铁公司迅速组织危急调度,制订疏散方案,安排列车运送部分人员到达安全地带,其他乘客、部分警察和工作人员也紧急撤离现场。
一些乘客盲目奔跑,导致站内出现严重的拥堵、碰撞、踩踏等冲突现象,有些人员已经被严重烧伤,并且被困于车站内的人员在撤离过程中发现疏散通道上的两扇折叠门是被锁死的,无法及时逃生,现场秩序十分混乱,30名乘客当场死亡。
由于站内烟气浓度持续上升,消防队员要求地铁列
车加速通过车站,希望用它们造成的强大气流带走站内的浓烟和有毒气体,然而不但没能实现预期效果,反而助长了火势的蔓延。
20:05,伦敦消防总队的助理支队长到场指挥,增派消防力量,消防车迅速增加,共有30辆消防车,150名消防员参加救援。
21:48,火势得到控制。
次日1:46,火灾被扑灭,搜索和抢险工作一直进行到黎明。
此次火灾事故从发生到扑灭经历了6小时1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