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神经症性障碍
ICD-10第5章:精神和行为障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因身体的病理改变引起的
精障碍。如肿瘤、感染或外伤所致。
依赖: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俗称成瘾。 滥用:胡乱地、过度地使用
2018/6/12
二、编码规则
规则一:
精神和行为障碍在许多情况下不能通过实验 室的理化检查手段来诊断,因此本章中的类目标 题和亚目标题下通常都附有定义,它是供医师作
例如:
吗啡型药物瘾 F11.2 抗抑郁剂药物非瘾性滥用 F55
2、心因性功能性疾病或器质性损害编码规则
心因性疾病是指患者明显的生活事件或困难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中
起重要作用。 F45.3-F45.8的心因性疾病都是功能性F54中的心因性疾病 则产生了器质性的损害,在编码 时用本章的编码强调精 神障碍,其他临床表现可作为附加编码。 例如:心因性呃逆编码是F45.3; 心因性哮喘可编码F54和J45.-;
本章提供的星号类目如下:
F00* F02*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 分类于他处的其他疾病引起的痴呆
2018/6/12
知识回顾
精神:外在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 认识、思维、情 感、意志等。 精神病: 精神障碍已发展到自知力、洞察力
的丧失,不能
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已与
现实不能保持适当的接触。
器质性疾病:人体组织结构上有病理变化的
第五章 精神和行为障碍
(F00-F99)
一、编码范围
本章包括下列各节:
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F30-F39 心境[情感]障碍 F40-F48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的障碍 F50-F59 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 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 F70-F79 精神发育迟缓 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 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期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 F99未特指的精神障碍
第5章-心理咨询导论教学提纲

20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哈恩(M.E.Hahn 1953):
“就我所知,极少有咨询工作者和 心理治疗家对于已有的在咨询与心 理治疗之间的明确的区分感到满意 的……”
21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 伊东博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归纳 为以下五种类型:
C
心理咨询(Counseling)
29
2.2 心理咨询的功能
➢ 1.强化来访者的求询动机 ➢ 2.疏泻来访者的情绪 ➢ (1)为来访者提供激励力量,使得他(她)
能够经受改变的痛苦; ➢ (2)能加快来访者的态度改变 ➢ (3)能增强来访者对环境影响的敏感性
30
2.2 心理咨询的功能
➢ 3.提供新的学习经验 ➢ (1)学习新行为或为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
P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 包含(C>P)
CP
22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包含(C<P) ➢不一致
PC
P
C
23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一致 C=P
➢部分一致 PC
24
2.1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 心理治疗(therapy)❖ 心理咨询 ❖ 接受帮助者——一般称 (counseling)
协商咨询的时间、地点、收费、方式等; ❖ 填写表格、布置作业、签订契约;记录反思。
42
3.心理咨询的过程
❖ 3.1 心理诊断阶段
❖ 3.1.2 怎样建立信赖关系 ❖ 尊重; ❖ 温暖; ❖ 通情(共情); ❖ 真诚。
43
3.1.3 收集相关资料
❖ (1)一般资料 A、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 ❖ B、求助者的生活状况 ❖ C、婚姻家庭 ❖ D、工作记录 ❖ E、社会交往 ❖ F、娱乐活动 ❖ G、自我描述 ❖ H、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
第五章 焦虑障碍(神经症)

第五章焦虑障碍(神经症)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神经症及有关焦虑障碍的内容。
课时安排:讲解6课时,讨论2课时重、难点:神经症和焦虑障碍教学目标:掌握神经症的基本概念,着重了解焦虑障碍。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多媒体教学第一节神经症概述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CCMD-3将神经症分类如下:(1)恐惧症(包括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特定的恐惧症);(2)焦虑症(包括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3)强迫症;(4)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和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5)神经衰弱;(6)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
一、神经症的发病原因目前人们倾向于用多病因模式来解释神经症的发病及转归,其中包含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并认为神经症是一组异源性疾病。
神经症的发生有内在的基础和外在的条件,内在素质的缺陷被认为是病因因素,外在的精神刺激是重要的促发因素。
1、外在因素主要指生活事件、应激和社会支持。
有不少研究提示神经症的发生与生活事件有关,患者本人也倾向于将疾病的原因归于社会心理刺激或不良事件。
神经症发生的扳机假说认为,对于具有易感素质的个体来说,生活事件可作为神经症发病的促发因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重大生活事件与神经症的发病相关。
与正常人相比,神经症病人在发病或症状复发前的一段时间内经历乐严重的生活应激。
此外多项研究指出,神经症患者在遭遇应激事件后社会支持源贫乏,从而导致应激反应的持续时间延长和应激强度的增加。
2、内在因素主要指人体的人格和遗传学特征。
有些研究指出,神经症患者的生活事件并不比正常人多,只是由于他们对生活事件更易感,致使较低水平的应激即可致病。
第五章神经症病人的护理

神经症又称神经 官能症,是一组 精神障碍的总称。 CCMD-3将神经
症分为:
恐惧症 焦虑症 强迫症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其他或待分类的神
经症
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起病常与人格特征或精神应激因素有关
症状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症状、情绪症状、强迫症 状、分离或转换症状、多种躯体不适感等
以头颈部最 多见,其次是 腰部、四肢, 呈持续性或波 动性
慢性疼痛
患者感到“头 昏脑胀、脑子不 清晰”,头晕常 常与头痛、头胀 相伴出现。患者 自觉感知不清晰, 注意力难以集中, 记忆模糊,分析 综合能力受损, 焦虑、烦躁,并 可伴有自主神经 功能混乱。
1.神经衰弱的自主 神经症状是泛化 的,不具有明显 的特点。
感觉障碍
感转觉换过敏症,状感觉缺失、
指精感与神觉管刺异视激常 、、 癔引癔 症起症 性的性 失失 聪眠 情绪反应以躯体症 状的形式表现出来, 包括运动障碍和感 觉障碍
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
几种主要分型 的久惊神性恐经焦不症虑安,或为以反主广惊广复要泛恐泛发特性障和作征焦碍持的。虑
是一种以持包久括的躯担体心化或障相碍、未分化的 信各种躯体躯症体状形的式优障势碍观、疑病障碍、 念为特征的神躯经体症形,式常的有自主功能障碍
退休者最高,无业家庭妇女、工人、干部、 技术人员。
病因与发病机制
情绪不稳定、内向型人格,自
(一)人格特征 我中性、过分要求、胆小依、 依赖、天真幼稚、敏感多疑
(二)精神应激与生活事件 (三)家庭环境 (四)家庭环境 (五)遗传
神经症和癔症的常见症状
1
脑功能失调症状
2
情绪症状
3
第五章精神疾病精品PPT课件

11
五、焦虑症
病因:与遗传素质有关,与早期冲突经验也有关。 症状:经常表现出毫无理由的紧张与焦虑情绪,常有莫 名其妙的“大祸临头”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广泛性 焦虑:经常性地对客观并不存在的某种威胁或危险感到不 安与害怕,明知是“杞人忧天”,但不能控制。二是急性 焦虑,又称“惊恐发作”:在没有任何危险的情况下,突 然感到大祸临头,立即出现躲藏、发抖、大声呼救等惊恐 万状行为。
癔症中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者,青少年中有群体 爆发现象。
17
案例:学生群体癔症发作
我国有多起学生群体癔症爆发的报道。多与迷信或对 疾病的恐惧有关。如某校对学生进行乙脑疫苗接种,接种 前老师提醒学生说“这种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 反应,接种后30分钟内不要离开教室”。不想这种关怀成 为一种不良暗示,结果在此批接种的152名学生中诱发108 名学生群体癔症发作,纷纷出现了头痛头晕、甚至胸闷、 恶心、哭闹、肢体麻木等症状。
9
强迫行为主要有:
强迫性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洗澡,明知没必要,但不 能自制。
强迫性计数:见到可计数的东西(电杆、楼窗等)便不 由自主地反复数数,否则会感到烦躁。常为此误事。
强迫性仪式动作:如进门必先迈左腿,否则不安。上 床前 要围绕床转几圈,否则难以入睡等等。
10
四、恐怖症
病因:患者的遗传素质及幼年受到父母过于保护早期的 不良体验等因素导致其胆小、害羞、被动、依赖、焦虑等人 格特质成为发病基础。
症状:经常不由自主出现某种固定的莫名其妙的念头或重 复毫无意义的行为,患者明知没必要但又不能控制,为此苦 恼不已。分两大类: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精神障碍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十章 神经症性障碍及分离(转换障碍)

第十章神经症性障碍及分离(转换障碍)第一节概述一、概念——P1131、神经症性障碍是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和预后颇不一致的一大类精神疾病。
2、各种神经症性障碍的临床症状常可见于多种疾病。
二、共同特征(考点30)——P1131、患者自觉其精神活动能力受损,即有痛苦感。
2、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3、无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4、自知力大都良好。
5、起病多与素质、人格特征或精神应激有关。
6、病程多迁延或呈发作性。
第二节惊恐障碍(考点31)一、概念及病因——P114-1151、概念: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
2、病因:包括遗传、神经生化(乳酸盐)、心理等。
二、临床表现——P1151、惊恐发作:患者突然感到心悸、胸闷、胸痛或呼吸困难,有即将窒息的感觉。
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因而惊叫、呼救。
可出现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
程度严重但持续时间很短,一般5-20分钟。
2、预期焦虑:发生在惊恐发作之后的间歇期,担心再次发病,可出现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情况。
3、求助和回避行为:发作期中,患者因强烈的恐惧感而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
在间歇期,患者可因为担心发病时得不到救助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
三、诊断与治疗——P115-1161、诊断:无明显原因起病,有多种自主神经症状,症状强烈,有强烈恐惧感,持续时间短,可呈反复发作,重点排除其他精神障碍。
2、治疗:(1)治疗目的:尽早控制惊恐发作、预防再发和引起恐怖障碍。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联合应用。
(2)药物治疗:起效较快,适合快速控制症状。
包括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等。
(3)心理治疗:起效减慢,适合预防再发。
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呼吸行为训练、暴露疗法、放松训练、认知重建等)等。
历年试题21(单选题)惊恐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为( )A.对某个客体的强烈恐惧B.担心的等待C.惊恐发作D.自由浮动性焦虑【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对惊恐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的掌握。
杜春花:ICD第5

G00-G09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
本节不包括脊髓性偏瘫(G95.8)
脊髓性偏瘫: 单侧的上肢及下肢瘫痪。 脑性偏瘫: 单侧的上肢及下肢瘫痪伴有同侧 面肌的瘫痪,即有颅神经的损害,编 码于G81.-。
神经病
一、诊断中的神经炎与神经病常是相通的 名称。 二、若临床诊断为神经炎,多指单的神经 病变。 例如:臂神经炎M54.1
三、若诊断为神经的变性,常是指多神经 病。 例如:酒精性神经病G62.1
精神:外在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包 括认识、思维、情感、意志等。 行为:人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 一般来说就是指言谈举止。 障碍:意味着存在一系列临床上可辨认的 症状或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痛苦和个 人功能受干扰。
器质性疾病:人体组织结构上有病变的 疾患。 精神病:精神障碍已发展到自知力、洞 察力的丧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 已与现实不能保持适当的接触。 器质性精神障碍:因脑部的病理改变引 起的精神障碍。如肿瘤、感染或外伤所 致。
F04 器质性遗忘综合征(不包括:NOS R41.3) 非酒精和其它活性物质所致
F10.6 由酒精引起的遗忘综合征 (其他活性物质所致F10-F19伴有共 同第四位数.6) F55 非依赖性物质滥用 主导词:滥用
F10-F19 精神活性物质 成瘾性 主导词:依赖 戒断
F20与F23.2的区别
F43.0与F23.8的区别
F43.0(急性应激障碍) 以急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 在受刺激后一小时内发病。
F23.8(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 的精神病障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妄 想、严重情感障碍为主。(没有器质性病 因的证据并且不适于分类在F23.0-F23.3的 任何其他特指的急性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病学(7版)(5-8章)(修改)

神经系统 CT
Hachinski评分 <4
17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病毒性脑炎
• 单纯疱疹病脑最为常见 • 精神症状可以是首发症状或主要临床相,精神运 动性抑制症状较多见 • 头疼、疲惫、脑膜刺激征、中轻度发热 • CSF:压力增高,淋巴增多,蛋白正常或稍高,糖 和氯化物正常 • CT:病变区域低密度改变 • MRI:T1高信号,T2低信号 • 早期抗病毒(阿昔洛韦)、对症处理
4
• 4.治疗:病因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
– 精神症状的治疗:
• 小剂量、短期;
• 氟哌啶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尽量不用安定类药物(除非酒精、安定类药物戒断)
5
• (二)遗忘综合征(科萨科夫综合征)
– 脑器质性病变 – 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视知觉与解决问题 能力缺陷的认知综合障碍 – 近时记忆损害为主,注意力和即刻回忆正常 – 常有虚构 – 无意识障碍 – 智能相对完好 – 主要病变部位:下丘脑后部、近中线结构的大 脑损伤;双侧海马 – 酒精滥用导致维生素B1缺乏是最常见原因 – 治疗:对因治疗;康复训练
16
AD 起病 病程 早期症状 精神症状 隐渐 进行性缓慢发展 近记忆障碍 全面性痴呆, 判断力、自知力丧失, 有人格改变, 淡漠或欣快 早期多无限局性体征 弥漫性脑皮质萎缩
VaD 较急,常有高血压史 波动或阶梯恶化 神经衰弱综合征 以记忆障碍为主的限局性痴呆, 判断力、自知力较好, 人格改变不明显, 情感脆弱 限局性症状和体征如病理反射、 偏瘫 多发梗死,腔隙和软化灶 >7
20
• 诊断 根据病史和检查
• 治疗
– 急性阶段--神经外科处理 – 精神症状:精神药物对症处理
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录
第一节 什么是神经症 第二节 焦虑症 第三节 恐怖症 第四节 强迫症 第五节 躯体形式障碍 第六节 神经衰弱
2
第一节 什么是神经症
小康开始出现问题是在当实习医生的第一年。内科实习医生的时刻表使 得他每次值班的时候要连续36个小时随时处于待命状态。这种持续的紧张状 态和每天早上6点的巡视是很严酷和疲劳的。小康开始发现他的伙伴在照顾患 者的时候犯了一些小错误。他发觉自己在不断地反复思考他们的疏忽,更糟 的是,他在作出一些医疗诊断的时候开始变得犹豫不决,怕自己犯下严重的 错误。他发现自己在回避那些有难度的病例并开始感觉到不舒服。在这一年 结束的时候,他并没有被辞退,而是因为觉得不合适而自己辞职了。小康总 是非常紧张,抱怨头痛和持续的疲劳感。他把自己描述成“不中用的”、 “懒惰的”,但是,他知道他的恐惧是过分夸大的。经过劝说后,他承认自 己是一个聪明的、有能力的人,但是,他对于控制自己的焦虑仍感到十分的 无可奈何。
急促、头昏 眼花、心跳加速、发抖或胸口疼痛。 第三,在认知上,个体认为自己可能是心脏病发作,快要死了;或
认为自己发疯,失去控制了。
10
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
第二节 焦虑症
诊断标准
除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外,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 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并且惊恐发作需符合以 下4点: (1)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2)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3)发作时表现出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 人 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4)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神经症是一种持久的精神障碍,不同于各种短暂的精神障碍。
妨碍着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人生不能免于心理冲突,但是健康的心理冲突是建设性的,二神经症性心理 冲突是破坏性的。
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6
三、神经症主要分类
第一节 什么是神经症
7
第二节 焦虑症
一些概念:
焦虑是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未来的担
小康就是一个长期被焦虑和恐惧所困扰的人。但是,生理
的检查表明他并没 有什么器质性的疾病。这类疾病常常被归为
神经症性障碍。
3
第一节 什么是神经症
一、神经症概念的由来和演变
神经症这一术语是在1769年由苏格兰医生William Cullen( 1710-1790)首先提出来。此后神经症的概念经过了多次 的演变。
资料来源:APA,DSM-Ⅳ,1994.
11
第二节 焦虑症
三、广泛性焦虑障碍
定义
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 ,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因难以忍 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表现
情感上,个体感到很无助,他们神经过敏,紧张,易警醒,经常处于崩 溃的边缘。
在19世纪经过了神经症是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的讨 论。
后来随着临床神经病学的发展,很多器质性的神经疾病 从神经症中分离出去,最后达成的共识是神经症是一种 精神障碍。
4
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第一节 什么是神经症Fra bibliotek诊断标准
1.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2.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 有可证 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患者对存在的 症状感 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3.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 谢和脑 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 苦,促 使患者主动求医。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 4.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各种精 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
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恐惧,是一种对当前危险情景做出的即时的应激反应,具有很强
的逃避倾向,并伴随着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
两者的区别:
恐惧的认知成分是对清晰的、特定的危险的认识,而焦虑的认知 成分则是对弥散的、不确定的危险的预期。
8
第二节 焦虑症
一、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 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躯体疾病的焦虑
资料来源:APA,DSM-Ⅳ,1994.
5
第一节 什么是神经症
二、神经症的特点
强烈的心理冲突。
经症患者觉察到他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患者对疾病是 有自知力的。
精神痛苦。
因此,患者往往主动就医或求助于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喜欢诉苦是神 经症患者普遍而突出的表现之一。
持久性。
资料来源:APA,DSM-Ⅳ,1994.
13
第二节 焦虑症
四、焦虑症的可能病因与治疗
(一)焦虑产生的原因
1.生物学方面的原因
焦虑与大脑中特定的脑部环路和神经递质有关。 如,γ氨基丁酸,促肾上腺皮质释放因子系统,边缘系统。
2.心理和社会因素
在成长中认为世界是不可控的,认为在麻烦出现时自己将束手无策。当 这种认知非常强烈时,就对焦虑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易感性。
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 其他精神病理状态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
焦虑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
9
第二节 焦虑症
二、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的定义
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 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惊恐发作的症状
第一,在情绪上,个体被强烈的疑虑、恐惧或人格解体所击溃。 第二,在生理上,惊恐发作时可表现出急性应激反应,包括呼吸
认知上,个体预料到某种可怕的事情会出现,但又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生理上,个体会体验到慢性的肌肉紧张。脑电图显示了额叶ß波的活动增
强,尤其是在左半球。
12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第二节 焦虑症
诊断标准
除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还需满足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 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 1.以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2.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