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关于地理的研究性课题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探索我们生活中的地理奥秘》嗨,大家好!我是[名字],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小组做的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
这个课题可有趣啦,就像一场超级刺激的地理大冒险。
我们的课题是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
一开始,我们就像一群好奇的小探险家,对这个现象充满了疑惑。
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呢?简单来说,就好像城市变成了一个大岛屿,不过这个岛屿是热的。
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汽车、工厂,这些东西就像一个个小火炉,让城市的温度比周围的郊区高了不少。
我们小组的成员可多啦,有聪明的小明,细心的小红,还有超级热情的小刚。
我们开始到处找资料,就像小侦探寻找线索一样。
我们去了图书馆,哇,那里面的书可真多啊!感觉像走进了一个知识的大宝库。
我们在书架之间穿梭,眼睛就像扫描仪一样,寻找着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书籍。
小明特别机灵,他一下子就找到了一本厚厚的地理书,翻开书,他兴奋地说:“看这里,这里讲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呢!”我们都围了过去,眼睛瞪得大大的,像发现了宝藏一样。
书上说,城市里的建筑材料大多是混凝土、沥青这些东西,它们吸收太阳热量的能力特别强,就像一个个小海绵,把热量都吸进去了,然后再慢慢释放出来。
而且城市里的人口密集,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汽车、工厂排放的废气,就像给城市盖了一层厚厚的被子,热量散发不出去,城市就越来越热了。
小红皱着眉头说:“那这样下去,城市岂不是会变成一个大火炉?住在里面的人可怎么受得了啊?”她的担心就像一片乌云,飘在我们心头。
小刚拍了拍小红的肩膀说:“别担心,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呀。
”我们又去实地考察了。
我们来到了城市中心的广场,哇,那里真的好热啊!感觉就像站在烤箱旁边一样。
周围都是高楼大厦,阳光被反射来反射去,刺得我们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我们拿出温度计一测,温度比郊区高了好几度呢。
我们又去了郊区的田野,那里有绿油油的庄稼,还有潺潺的小溪。
微风吹过,凉凉的,好舒服啊。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课题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课题
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课题是一个广泛且具有实际意义的话题。
以下是从多个角度全面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些可能性:
1. 教学方法与策略:
研究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探讨如何将现代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如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等工具,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理技能。
2. 课程内容与教材:
分析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编写,探讨如何使地理知识
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研究如何将地理与其他学科(如历史、经济、环境科学等)
融合,以促进学科之间的跨学科学习。
3. 学生学习态度与成绩:
调查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态度,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因素,如性别差异、学科认知水平、家庭背景等,以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
研究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与问题,如地理概念理解、地图阅读能力等,探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措施。
4.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
探讨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如继续教育、教学培训等,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研究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的关系,探索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和评价体系。
5. 考试评价与教学改革:
分析高中地理考试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探讨如何通过考试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思维。
研究地理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实践,如项目学习、社区实践等,以推动地理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研究课题,具体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和个人兴趣来确定。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你的研究课题提供一些
启示。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高中地理的规律有效教学、高中地理教学难点探讨…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高中地理的规律有效教学2、高中地理教学难点探讨3、高中地理的资源整合建设探讨4、培养学生对高中地理的自主学习能力5、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策略全文总字数:14374 字篇一:高中地理的规律有效教学高中地理的规律有效教学摘要:高中地理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下,结合新课程标准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改变地理教学方式,根据高中地理规律,有效地开展地理知识教学。
本文简要分析高中地理规律概念及重要性,结合现阶段高中地理规律教学存在的各类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希冀促进高中学生能够增强地理学习兴趣,有助于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
关键词:地理规律;高中生;教学策略;主体地位一、引言地理规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由于地理规律,教学存在着众多问题,也大大限制了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难以掌握地理学习规律。
由于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对地理规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高中地理学习也是有章可循。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简要阐述了高中地理规律概念及重要性,并提出了高中课堂上存在的教学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策略:二、高中地理规律概念及重要性高中地理规律能够揭露地理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地理规律能够加强地理事物与现象的综合性概括,处于推理级层次。
由于高中地理学习可以分为地理演变规律,地理关联规律,地理分布规律等三大类。
通过不同的地理规律,开展不同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
由于高中地理知识较为抽象复杂,所以进行地理规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地理知识,能够了解到自然界中的变化规律,以及水循环和地理循环要素的变化过程。
通过地理规律的学习,能够明晰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时间变化规律,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当前高中地理规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师综合水平不完善在新时期下开展高中地理规律性教学,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地理规律认知,但是部分地理教师虽然能熟悉地理知识,但是却对地理规律是知之甚少,难以把握地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只能够根据教学经验进行盲目教学。
适合高中生做的研究性课题地理

适合高中生做的研究性课题 - 地理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科学,它涵盖了地球的地理形态、气候、地貌、水文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高中生来说,选择一个有足够研究性的地理课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进行地理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高中生做的研究性地理课题,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灵感。
1. 城市化对周边乡村地区的影响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它对周边乡村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个课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研究城市化过程中对周边乡村地区的影响,如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人口变化等。
学生可以采集相关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对地理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
此课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极端天气事件等。
学生可以运用气象数据和模拟方法,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的潜在影响。
3. 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洋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海洋污染源,如塑料垃圾、石油泄漏等,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研究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海洋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质恶化等。
学生可以运用相关的数据分析方法,评估这些影响的程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城市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城市交通拥堵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城市,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研究城市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采集交通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得出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联程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 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人口迁移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它对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研活动高中地理课题(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地理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市教研员张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张教授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表现,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2. 课堂观摩随后,由我校地理教研组青年教师陈老师展示了一节“城市地理”公开课。
陈老师以“城市发展与规划”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
3. 分组讨论课堂观摩结束后,全体地理教师分成三个小组,围绕以下三个议题进行讨论:(1)如何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2)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3)如何加强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通过讨论,大家达成了以下共识:(1)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2)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实验、案例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野外调查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4. 总结交流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认为,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地理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地理1. 引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包括了对地球表面的形态、气候、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研究。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地理学的研究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次研究报告将围绕地理学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探讨,包括地理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地理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等方面的研究。
2. 地理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中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地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和实际案例,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进行地理实地调研,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其次,地理学的学习需要丰富的实地考察,这不仅提供了学生与实际接触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再者,地理学的学习还涉及到大量的图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这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数理逻辑的能力。
最后,地理学的学习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更加关注和关心社会和环境问题。
3.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地理学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之间能够互相借鉴和补充。
首先,地理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密切,通过学习地理学中的生态环境、动植物分布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其次,地理学与物理学的关系也十分紧密,地理学的研究需要运用到物理学中的测量和实验方法,同时地理学中的天文地理、地球运动等内容也需要物理学的知识支撑。
此外,地理学与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也存在交叉点,通过研究地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经济事件所处的时空背景。
4. 地理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贡献。
首先,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地球的自然资源,进而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
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提供对地理环境的科学评估和预测,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方面提出科学建议和决策支持。
高中关于地理的研究性课题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地理(一)(1)新闻联播与“地理”(2)山谷风的形成(3)(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4)“三圈环流模型”制作(5)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6)(某地)旅游景点的开发(7)自然带与旅游特色(8)城市功能分区(9)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10)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11)月相变化观测(12)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13)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14)火山模型的制作(15)利用GIS信息技术制作(某地)人口分布特征图(16)(某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7)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18)(某地)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地理(二)1、月相成因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2. 对于时间和日期变化的研究3. 关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4. 关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研究5. 地球大气运动规律的研究6. 世界大洋洋流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影响7. 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8. 太阳与地球关系的研究9. 地球自转意义的研究10. 时区划分与日界线的意义研究11. 对黄赤交角的研究12. 地表形态成因的研究13.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14. 某地区人口结构调查15. 自然灾害对人类危害的研究16. 人与资源的关系研究17. 旅游区的环境保护研究18. 莘县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19. 莘县使用一次性制品的调查与研究20. 城市光污染现状调查与危害分析21. 城乡结合部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22. 互联网对聊城旅游业的影响23. 莘县商业现状调查24. 商店区位微观研究25. 莘县的传统饮食文化调查26. 旅游行为与旅游心态27. 莘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8. 莘县城市绿地调查与规划29. 高温期间居民用电状况调查30. 区域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调查31. 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32. 区域剩余劳动力调查33.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与防治34. 莘县水质污染监测35. 莘县不同季节和气候空气洁净度评价36. 来自自然的威胁――--酸雨37.莘县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38、小区域水量平衡调查39、小区住房环境调查40、太阳活动对人的寿命有影响吗?41、汽车消费――鼓励还是控制42、民间谚语中的气象知识43、衣着与气候44、服装的地理风格45、饮食与地理46、饮食习惯的地理成因47、性格与地理环境48、信息技术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作用49、中国灾害分布50、我国海岸灾害的影响51、中国红树林分布与现状52、谈谈我国季风53、莘县的旅游业与旅游资源54、歌曲中的地理知识55、古代文学与地理56、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演示模型57、气候类型复习活动转盘制作58、风带与气压带演示模型59、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实验60、季风成因实验设计61、噪声污染及危害62、莘县大气污染及危害63、关于贫困地区与人口问题的探讨64、关于城镇绿化的研究65、如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66、莘县自然灾害的调查与研究67、如何充分合理开发莘县的河流资源68、莘县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之我见69、城区噪声污染指数分析70、徒骇河某河段水污染状况调查。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PBL模式中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探析、谈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PBL模式中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探析2、谈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3、高考浅谈高中地理复习思考分析4、新课改中高中地理的比较法教学5、新课改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分析全文总字数:14197 字篇一:PBL模式中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探析PBL模式中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探析摘要:教育是国家之本,做好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机构的首要任务。
而PBL教学模式是实例化学生学习场景,将学习内容真实化、复杂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PBL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应用式教学具有促进作用,而高中地理教学涉及的复杂性时常使学生无法联系到地理实际场景,因此,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出发,结合PBL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式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教育;高中地理教学;PBL模式一、引言随着应试教育的发展,高中生对于学科的应用能力逐渐下降,许多高中生普遍出现“死读书”的现状。
在高中地理学科上,许多高中生常常无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实践能力落后于书本学习内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地理教学的有效方式。
为此,PBL模式的出现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学生虚拟化场景学习,使得高中生在地理学科上的应用实践能力越来越强。
二、相关概述(一)PBL模式的简介PBL模式是问题式学习的一套完整方法,在PBL模式下,高中生可通过问题导向找到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
PBL教学法是跨越学科进行多元化沟通学习的一种方法,其教学理念围绕点拨、支架(scaffolding)与教练(coach)进行展开,而PBL模式的行为控制者则维系了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科专家及信息的高中生咨询者。
在PBL模式下,许多高中生更好地察觉到自己学习的乐趣及积极性。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目的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综合地理素质,在培养地理技能、思维能力及研究能力等方面能独立自主地形成地理观点,并解决及完善地理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宇宙中的地球》《大气》《陆地和海洋》《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其中,选修课程可包含《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文化景观》《旅游活动与环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的国土整治》《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地理(一)
(1)新闻联播与“地理”
(2)山谷风的形成
(3)(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
(4)“三圈环流模型”制作
(5)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
(6)(某地)旅游景点的开发
(7)自然带与旅游特色
(8)城市功能分区
(9)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
(10)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
(11)月相变化观测
(12)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13)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
(14)火山模型的制作
(15)利用GIS信息技术制作(某地)人口分布特征图(16)(某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18)(某地)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
地理(二)
1、月相成因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2. 对于时间和日期变化的研究
3. 关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
4. 关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研究
5. 地球大气运动规律的研究
6. 世界大洋洋流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7. 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8. 太阳与地球关系的研究
9. 地球自转意义的研究
10. 时区划分与日界线的意义研究
11. 对黄赤交角的研究
12. 地表形态成因的研究
13.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4. 某地区人口结构调查
15. 自然灾害对人类危害的研究
16. 人与资源的关系研究
17. 旅游区的环境保护研究
18. 莘县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
19. 莘县使用一次性制品的调查与研究
20. 城市光污染现状调查与危害分析
21. 城乡结合部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
22. 互联网对聊城旅游业的影响
23. 莘县商业现状调查
24. 商店区位微观研究
25. 莘县的传统饮食文化调查
26. 旅游行为与旅游心态
27. 莘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8. 莘县城市绿地调查与规划
29. 高温期间居民用电状况调查
30. 区域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调查
31. 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32. 区域剩余劳动力调查
33.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与防治
34. 莘县水质污染监测
35. 莘县不同季节和气候空气洁净度评价
36. 来自自然的威胁――--酸雨
37.莘县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
38、小区域水量平衡调查
39、小区住房环境调查
40、太阳活动对人的寿命有影响吗?
41、汽车消费――鼓励还是控制
42、民间谚语中的气象知识
43、衣着与气候
44、服装的地理风格
45、饮食与地理
46、饮食习惯的地理成因
47、性格与地理环境
48、信息技术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作用
49、中国灾害分布
50、我国海岸灾害的影响
51、中国红树林分布与现状
52、谈谈我国季风
53、莘县的旅游业与旅游资源
54、歌曲中的地理知识
55、古代文学与地理
56、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演示模型
57、气候类型复习活动转盘制作
58、风带与气压带演示模型
59、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实验
60、季风成因实验设计
61、噪声污染及危害
62、莘县大气污染及危害
63、关于贫困地区与人口问题的探讨
64、关于城镇绿化的研究
65、如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66、莘县自然灾害的调查与研究
67、如何充分合理开发莘县的河流资源
68、莘县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之我见
69、城区噪声污染指数分析
70、徒骇河某河段水污染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