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系统有分电器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性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性一、组成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如图4—1所示各装置在汽车上的布置如图4—2所示各装置的作用如下:1.电源点火系统的电源是蓄电池或发电机,作用是供给点火系统所需的电能。
发动机起动时由蓄电池供电,正常工作时由发电机供电。
2.点火开关接通或断开点火系统初级电路,控制发动机起动、工作和熄火。
3.点火线圈为自耦变压器,将低电压变为能击穿火花塞间隙所需的高电压。
4.分电器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和电容器等组成,其功用是接通和断开点火线圈初级电流,使点火线圈次级产生高压电,并按发动机点火顺序将高压电分送到各气缸火花塞,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和燃油牌号的变化,自动或人为地调节点火提前角。
电容器与断电触点并联,以减小触点分开时的火花,延长触点使用寿命。
5.高压导线用以连接点火线圈与分电器中心插孔以及分电器旁电极和各缸火花塞。
6.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气缸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7.附加电阻改善正常工作时的点火性能和起动时的点火性能。
二、工作原理在传统点火系统中,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12V低电压,经点火线圈和断电器转变为高电压,再经配电器分送到各缸火花塞,使电极间产生电火花。
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轴连同凸轮一起在发动机凸轮轴的驱动下旋转。
断电器凸轮转动时,断电器触点交替地闭合和打开,因此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可分为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触点打开,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火花塞电极间火花放电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4—3所示。
1、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的过程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包括蓄电池、点火开关、附加电阻、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分电器的断电触点及电容器。
初级电路等效电路如图4—4所示。
触点闭合时,初级电流由蓄电池附加电阻Rf流过点火线圈初级绕组N1,初级电流按指数规律增长,并逐渐趋于极限值UB/R,初级电流波形如图4—5(a)所示。
对汽车上的点火线圈而言,在触点闭合后约20ms,初级电流就接近于其极限值。
汽车打火原理

汽车打火原理汽车的打火原理是指汽车发动机启动时所需的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启动时,需要在气缸内的燃油混合气被压缩后,点火系统将点火塞产生的火花点燃燃油混合气,从而使汽缸内的燃料燃烧,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带动曲轴旋转,最终实现汽车发动机的启动。
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动机打火的关键部件,其主要由电池、点火线圈、点火塞和点火开关等组成。
当驾驶员转动钥匙启动汽车时,电池会向点火线圈提供电流,点火线圈将低电压转换成高电压,然后通过点火线传输到点火塞,点火塞产生火花,点燃气缸内的燃油混合气。
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电式和电子式。
分电式点火系统是早期汽车使用的点火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分电器和点火线圈将电流传输到点火塞,从而实现点火。
而电子式点火系统则是现代汽车使用的点火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点火时间和点火顺序,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点火控制,提高了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除了点火系统外,汽车发动机启动还需要燃油系统的支持。
当驾驶员启动汽车时,燃油泵会将燃油从油箱输送到发动机,供给汽缸内的燃油混合气。
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油泵将燃油压力传输到喷油嘴,喷油嘴将燃油喷入汽缸内,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混合气。
在汽车发动机启动时,还需要考虑到气缸内的压缩比和点火提前角。
压缩比是指气缸内燃料混合气被压缩的程度,而点火提前角则是指点火塞点火的提前时间。
合理的压缩比和点火提前角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发动机的爆震现象,从而保证汽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汽车的打火原理是通过点火系统和燃油系统的配合,将燃油混合气点燃,从而推动汽车发动机的启动。
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分为分电式和电子式两种类型,而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油泵和喷油嘴将燃油输送到发动机。
合理的压缩比和点火提前角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保证汽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汽车发动机的打火原理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基础,了解其原理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和保养汽车发动机,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分电器

分火头与凸轮顶端的配合应稳固可靠;分火头胶木表面不能有裂纹,否则会造成高压漏电。分火头的导电铜 片表面不允许有烧缺、断裂等缺陷。如有不良,应予更换。
① 离心提前调节装置的检修
拆下分电器盖,用手转动分火头(顺时针方向),并放开分火头,检查分火头在离心调节弹簧的作用下是否 沿逆时针方向灵活回位。若分火头回位迅速,则说明离心提前调节装置正常;否则,表明其调节弹簧张力过小, 应予更换。
霍尔
图14-33所示为霍尔效应式无触点点火装置的组成示意图。霍尔效应式无触点点火装置与磁脉冲式无触点点 火装置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所采用的传感器不同,霍尔效应式无触点点火装置采用的是利用霍尔元件的霍尔效应 制成的传感器,在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点火信号,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它由霍尔分电器、点火线圈、点火控制器 等组成。
汽油机点火系统使用的电容器通常是纸质的(图14-18)。其极片是两条狭长的金属箔2。用同样两条狭长的 很薄的绝缘纸1与极片交错重叠,卷成圆柱形,在浸渍蜡绝缘介质后,装入圆筒形的金属外壳4中加以密封。极片 之一与金属外壳在内部接触;另一极片与引出外壳的导线5连接。
从图14-16可以看出电容器的安装情况。电容器23的引出线接到断电器的接线柱25上,电容器的外壳固定在 分电器外壳上而搭铁。
用万用表检查电容器可在安装状态下检查,也可以拆下来检查。在安装状态下检查时,应断开断电器的触点, 检查方法如下:
使电容器的导线和壳体搭铁,将万用表拨到 RXlk欧挡,用万用表的两表笔测量电容器的导线与壳体间的电 阻值。若万用表的两表笔接触电容器壳体和导线时,表针缓慢地从“∞”位置向“0”位置方向摆动,然后又迅速 回到“∞”位置,则表明电容器正常;否则,说明电容器性能变差,应予更换。微型汽车分电器用电容器容量为: ①长安、松花江、吉林、昌河微车分电器的电容器容量为 0.25/μF。②天津大发、五菱微车分电器的电容器容 量为 0.225~0.275μF。
发动机点火系名词解释

发动机点火系名词解释
发动机点火系统是指在内燃机工作时,用来点燃混合气的设备和系统。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气缸内的压缩空气和燃料混合物达到最佳点火时机,点燃燃料从而引发爆炸,推动活塞做功,驱动发动机工作。
点火系统通常由点火线圈、点火开关、分电器、火花塞和高压线等组成。
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点火线圈将低电压的电流通过磁场感应转换为高电压,然后通过高压线传递到火花塞,产生高温高压的火花点燃混合气。
点火系统的点火时机和点火顺序是由分电器和点火开关来控制的,以确保每个气缸在正确的时间点火。
此外,现代发动机点火系统还包括了电子控制单元(ECU)和传感器,用来监测发动机转速、负荷情况、进气温度等参数,以实现精确的点火控制,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
在高性能发动机中,还会采用可变点火正时技术,根据发动机工况实时调整点火时机,以提高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总的来说,发动机点火系统在内燃机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
角色,它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点火系统的种类与特点

点火系统的种类与特点由于发动机点火时刻和初级线圈电流的不同控制方法,产生了不同的点火系统。
按点火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传统机械触点点火系统、无触点点火系统、微机控制式电子点火系统和微机控制式无分电器电子点火系统。
1.传统机械式触点点火系统:传统的点火系统其点火时刻和初级线圈电流的控制是由机械传动的断电器触点来完成的。
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的分电器轴控制着断电器触点的张开、闭合的角度和时刻与发动机工作行程的关系。
为了使点火提前角能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在分电器上装有离心式机械提前装置和真空式提前装置来感知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的变化。
机械式点火系统最大的缺点是因为断电器与驱动凸轮之间机械联动因此闭合角不能变化,而闭合时间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触点闭合时间缩短,初级线圈电流减小点火能量降低;当发动机转速降低时闭合时间又过长,造成线圈中电流过大容易损坏。
这是机械触点点火系统无法克服的缺点。
2.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为了避免机械触点点火系统触点容易烧蚀损坏的缺点,在晶体管技术广泛应用后产生了非接触式传感器作为控制信号,以大功率三极管为开关代替机械触点的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这种系统显著优点在于初级电路电流由晶体三极管进行接通和切断,因此电流值可以通过电路加以控制。
不足之处在于这种系统中的点火时刻仍采用机械离心提前装置和真空提前装置,对发动机工况适应性差。
3.微机控制式电子点火系统:为了提高点火系统的调整精度和各种工况的适应性,在电子点火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微机控制。
系统的特点是:不但没有分电器,而且在提前角的控制方面也没有离心提前装置和真空提前装置。
从初级线圈电流的接通时间到点火时刻全部采用微机进行控制。
其工作原理如下:微机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的大小,由此查阅存在内部存储器中的最佳控制参数,从而获得这一工况下的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最佳闭合角,通过控制三极管的通断时间实现控制目的。
点火系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汽车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点火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3. 学习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汽车点火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适当的时候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混合气,推动发动机正常工作。
点火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蓄电池、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点火开关、火花塞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设备:汽车电子点火与燃油喷射系统综合实训考核装置、万用表、游标卡尺、常用维修工具等。
2. 实验材料:蓄电池、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点火开关、高压线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设备连接好,确保各部件连接正确、牢固。
2. 观察点火系统各部件:仔细观察点火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其工作原理。
3. 检测点火系统:使用万用表检测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部件的电阻,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模拟点火过程:将点火开关打开,观察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部件的工作状态,判断点火系统是否正常。
5. 故障诊断与排除: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点火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排除措施。
6. 记录实验数据: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点火线圈:通过检测点火线圈的电阻,发现其阻值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点火线圈工作正常。
2. 分电器:观察分电器的工作状态,发现其分配点火脉冲均匀,说明分电器工作正常。
3. 火花塞:使用火花塞检测仪检测火花塞的火花强度,发现火花强烈,说明火花塞工作正常。
4. 故障排除: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点火开关接触不良,导致点火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通过更换点火开关,故障得到排除。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完成了点火系统的组装、检测和故障排除,验证了点火系统各部件的正常工作。
2.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汽车点火系统原理和组成的理解,掌握了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计算机点火系统

图8-37
下午3时36分
开环、闭环控制方式框图
新星中等专业学校 19
爆震控制最主要的传感器是爆震传感器,它用于检测发动机是否发生爆震,一般每台发动机安装一 到两只。低标号燃油,点火过早等原因引起的发动机爆震会造成发动机损坏 爆震传感器安装位置:3缸发动机安装在第2缸缸体中间;4缸发动机安装在2、3缸缸体之间。工作原 理:爆震传感器(如图8-38、8-39所示)是一种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装在发动机气缸体上。
图8-39
爆震传感器结构图
下午3时36分
新星中等专业学校
21
③ 通电时间的控制: 导通角即前述的闭合角,它主要影响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通电时间和点火线圈的储存能量,而点火 线圈通电时间和储存能量取决于发动机转速和蓄电池的供电电压。控制原理框图如图8-40所示。在发动 机转速上升和蓄电池电压下降时,延长初级线圈的通电时间,即相当于闭合角加大,防止初级线圈储能 下降,确保点火能量(电压×电流×持续时间)。
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
下午3时36分 新星中等专业学校 15
微机控制单元确定修正点火提前角时主要包括:暖机修正、怠速稳定性修 正、过热修正、空燃比(氧传感器信号)、反馈修正和爆震反馈修正。
下午3时36分
新星中等专业学校
16
(1)点火系统有关的传感器及开关信号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中所用到的主要传感器有曲轴转角/转速传感器、曲轴基准位置传感器 (点火基准传感器)和爆震传感器,另外,还根据进气压力传感器或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温度 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以及起动开关信号、空调开关信号、空挡开关信 号等开关信号对各种工况下的点火提前角进行必要的修正。
点火系统结构认知

点火系统结构认知
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动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结构主要包括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部分。
电源是点火系统中的电能来源,通常由蓄电池和发电机组成。
点火开关是控制点火系统电路的开关,当点火开关接通时,电路接通,允许电流通过点火线圈和火花塞。
点火线圈是点火系统中的核心元件之一,其作用是将电源提供的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以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
分电器是点火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由分电器轴、凸轮、分电器盖和触点等组成。
分电器的功能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要求,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电压按顺序分配给各个气缸的火花塞。
火花塞是点火系统的终端元件,它安装在气缸盖上,负责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电压引入气缸内,并在适当的时刻点燃混合气体。
火花塞由钢壳、中心电极、陶瓷绝缘体和侧电极组成。
通过以上结构认知,我们可以了解到点火系统在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作用,即通过产生高电压点燃混合气体,推动活塞下行,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同时,点火系统的正常工作也需要各部分的协同工作,任何一个部分的故障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因此,对于汽车维修人员来说,了解点火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发动机的负荷: • 负荷增大时,进气量增大,新鲜混合气密度增加,
燃烧加快,点火正时应该随之推后;反之,提前。
• 3、爆震(闭环回路):推迟点火正时
• 4、发动机水温:水温低,点火正时提前
第一节 有分电器ECU控制点火系统测试、诊断与维修
• 二、发动机对点火正时的控制方式: • 1、起动点火控制:固定的点火正时(10度
•
点火系统在引擎运转时所扮演的角色是在任
何引擎转速及不同的引擎负荷下,均能在适当的
时机提供足够的电压,使火花塞能产生足以点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汽缸内混合气的火花,让引擎得到最佳的燃烧效
率。 点火系统的基本装置包含了电源(电瓶)、
点火触发装置、点火正时控制装置、高压产生器
(高压线圈)、高压电分配装置(分电盘)、高
压导线及火花塞。现代的点火提前装置则已改由
内)。
• 2、起动后点火控制: • 1)、预热 • 2)、过热 • 3)、怠速 • 4)、爆震 • 5)、其他校正
第一节 有分电器ECU控制点火系统测试、诊断与维修
• 三、有分电器ECU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 IGT(点火控制信号) • IGF(点火反馈信号) • 失效保护功能:6、8次无信号,该喷油器
停止工作。
第一节 有分电器ECU控制点火系统测试、诊断与维修
• 四、点火系统有关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1、点火线圈与点火器 • 2、火花塞及点火性能
•
引擎管理电脑所控制,电脑收集引擎转速、进气
歧管压力或空气流量、节气门位置、电瓶电压、
水温、爆震等讯号,算出最佳点火正时提前角度,
再发出点火讯号,达到控制点火正时的目的。
第一节 有分电器ECU控制点火系统测试、诊断与维修
• 一、发动机对点火正时的控制要求: • 1、发动机的转速: • 转速升高时,燃烧所占的曲轴转角增大,点火正
第六章 点火系统
第一节 有分电器ECU控制点火系 统测试、诊断与维修
第一节 有分电器ECU控制点火系统测试、诊断与维修
• 有分电器ECU控制点火系统组成: • 由各种传感器、发动机ECU、点火器、点
火线圈、火花塞、高压线等组成。
第一节 有分电器ECU控制点火系统测试、诊断与维修
• 一、发动机对点火正时的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