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合集下载

茶叶调研报告

茶叶调研报告

茶叶调研报告茶叶调研报告范⽂ 在学习、⼯作⽣活中,报告有着举⾜轻重的地位,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定的格式。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茶叶调研报告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茶叶调研报告1⼀、摘要 ⼀、摘要 中国是茶叶有发源地,茶区分布⼴、资源丰富,茶叶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在国内,茶类消费者为中⽼年⼈居多,但年轻⼈占据的⽐例也逐渐加⼤,说明茶在年轻⼈的消费中有了很⼤的提升空间。

中国茶叶出⼝主要有六⼤国际市场,分别是摩洛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中东地区。

由于国际市场质量门槛越来越⾼等原因,中国茶叶市场发展受到了阻碍,但从总体来看,我国茶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临许多困难,但总体向上的趋势从未改变。

相信随着我国茶叶种植、⽣产⽔平的迅速提⾼,产品安全体系⽇趋完善,我国茶叶的优势会越来越显现,世界各国对我茶叶的消费会逐步增加。

⼆、调研的背景和⽬的⼆、调研的背景和⽬的 1、调研背景 商品经济的⽇益的发展,我国的外贸份额越来越⼤,其中不可或缺的传统的商品茶叶市场也相当的活跃。

2、调研⽬的 更好的研究我国的茶叶市场,以点看⾯了解中国的市场⾏情。

三、调研采取的步骤和⽅法 三、调研采取的步骤和⽅法 ⼀)通过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茶叶的品种及其分类 ⼆)对国内市场进⾏调研,获取国内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情况和市场主要卖点。

主要通过以下⼏个渠道获得: 1、通过上⽹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茶叶市场⾏情,获取相关数据。

2、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报刊,详细了解情况。

3、⾛访⼀些茶叶销售店,询问⼀些社区的消费者。

4、学校学⽣的意见和想法。

三)详细了解我国茶叶的出⼝现状及出⼝⽬标市场,主要渠道: 1、通过互联⽹了解我国茶叶的主要出⼝国对象及其出⼝特征。

2、根据其出⼝特点制定营销⽅案。

四、调研情况介绍 四、调研情况介绍 ⼀)中国茶叶概述 1、茶叶分类 我国茶叶基本可以分为两类,⼀种是基本茶类,⼀种是加⼯茶类。

关于茶的调查报告

关于茶的调查报告

关于茶的调查报告篇一:茶与生活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第四小组这个学期,我们的综合调查主题是“茶与生活”。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采访路人、咨询茶叶店员工及老板、上网搜集资料、制作PPT等各种方式来参与这次的“茶与生活”的综合学习活动。

茶文化,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

中国是茶的故乡。

汉族人饮茶,据说起源于神农时代,距今少说也要4700多年了。

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

中国的茶文化也传播到了外国。

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从我们的调查问卷和对路人的采访,我们发现如下一些的情况:1.2.3.4. 通过其中的几份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其中一半的人喜欢喝茶,20%的人不喜欢。

大部分人都会泡茶,但只有约1/3人会用较专业的茶具。

人们对于中国茶的历史并不太了解。

人们对于茶的产地了解有限,写的基本只有云南、西湖、安徽几个地方。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发现人们对中国的茶文化并不了解。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的小建议:1.2.3. 我们要多了解中国的茶,传承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平时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去查阅这方面的资料。

可以看看关于茶文化的书或者有关茶的电视节目。

总之,我们要增加对茶文化的了解,把中国的茶文化传承下去。

篇二:茶文化知多少调查报告关于茶文化知多少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饮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茶文化是制茶,饮茶,品茶的文化。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与品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同时还有“客来敞茶”、“以茶会友”的传统风俗。

茶 的调研报告

茶 的调研报告

茶的调研报告茶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被誉为“国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茶在现代社会逐渐受到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人们对茶的认知、消费习惯以及与茶相关的健康知识等方面的情况。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问卷包括茶的种类、泡茶的方式、购买茶叶的渠道、茶的健康功效等问题。

调研对象为不同年龄、职业、地区的居民。

三、调研结果1. 对于茶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茶的了解程度较高,其中大部分人知道茶的种类,如绿茶、红茶、黑茶等;同时也了解到不同种类茶叶的泡制方式和特点。

2. 茶的消费习惯: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每天会饮用茶,其中以绿茶和红茶为主。

而在消费场合上,家庭团聚是最主要的茶叶消费场合。

3. 茶叶的购买渠道: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购买茶叶的渠道多样化,主要包括超市、专卖店、农商网站等。

4. 茶的健康功效: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茶的健康功效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茶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够起到抗癌、抗衰老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大部分人都对茶有一定的了解。

2. 绿茶和红茶是调查对象的主要选择。

3. 茶叶的购买渠道多样化,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购买渠道。

4. 消费者对茶的健康功效有较高的认知度。

基于以上结论,为了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茶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对茶的认知水平。

2. 丰富茶的种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提供更多便捷的茶叶购买渠道,方便消费者购买。

4. 加强茶叶的健康宣传,增加人们对茶的健康功效的了解。

五、调研总结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资源。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人们对茶的认知、消费习惯和健康知识等方面进行了了解。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推动茶产业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茶。

茶叶调查报告4篇x

茶叶调查报告4篇x

茶叶调查报告4篇i市茶产业现状i.i种植面积的变化茶叶是市传统农作物,1978年开始,茶叶生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茶农的积极性,1982年全市茶叶面积达到8.1万亩,为历史最高水平,产量350吨。

百亩以上茶叶基地有136个,其中,500亩以上的有34个。

有茶叶初制厂53家,精制茶厂4家。

有地方传统名茶八个。

即:南城麻姑茶、金溪云林茶、临川竹叶青、南丰军峰岩茶、宜黄米茶、黎川德胜毛峰、南城洪门岭茶和甜茶等。

1982年后,由于茶叶市场不景气,加上1991年的特大冻害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市茶叶生产不断受挫,茶园面积逐年下降,到九十年代未,面积不足 3 万亩。

进入本世纪,经过淘汰和调整,到xx年,全市茶叶总面积2.6万亩,茶叶总产量1525吨。

百亩以上茶园不到50个,茶叶初制厂10余家,精制厂1个,八个地方传统名茶绝大部分没有形成产量,消声灭迹。

xx年以来,白茶和青茶(乌龙茶)等茶类有一定发展,其中,白茶面积约3000亩,青茶面积约3500 亩。

1.2种植品种市茶树主要品种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安徽、福建等地引进的上梅州、福鼎大白和茶树群体品种,种植面积占现有面积的80%左右。

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了乌牛早、福云595、龙井43、浙农117等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5%左右。

进入本世纪以来,弓I进了安吉白茶、安溪铁观音等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15%左右。

1.3茶叶产量市茶叶绝大部分为绿茶,年产量1519吨,占总产量的99.56%,其中,名优茶产量254.7吨,占茶叶总产量的16.7%,主要品种有:龙井茶、毛峰茶、麻菇茶等。

近几年开发出白茶、青茶等新茶类型,其中,白茶产量 2.2吨,占总产量的0.14%;乌龙茶产量3.5吨,占总产量的0.3%。

2茶叶基地生产情况市茶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在传统绿茶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了白茶、青茶生产,并且形成了一批生产规模较大,种植品种集中,有一定影响茶叶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13800亩。

中国茶文化调查报告(共5篇)

中国茶文化调查报告(共5篇)

中国茶文化调查报告(共5篇)第一篇:中国茶文化调查报告中国茶文化调查报告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茶文化调查报告》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茶及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那么中国茶文化的调查报告有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的源流从“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中国茶及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那么中国茶文化的调查报告有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的源流从”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的古字)而解之。

“我国有关茶的记载的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所以我国也称得上是茶的起源地。

后来有陆羽的《茶经》、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等都对茶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神农本草》、《食论》、《本草拾遗》、《本草纲目》等书中均有关于”茶“的条目。

诗人李白、陆游、袁枚、苏轼等都有记录茶的诗篇。

中国茶的用法发展药用在我国,饮茶之始,是”食饮同宗“。

我们祖先仅把茶叶当做药物,他们从野生大茶树上砍下枝条,采集嫩梢,先是生嚼,后是加水煮成羹汤,供人饮用。

传说早在四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就有”得荼而解毒“之说。

经过后人长期实践,发现茶叶不仅能解毒,而且配合其他中草药,可医治多种疾病。

《神农本草》记载有”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东汉神医华佗在《食论》中也说茶味道较苦,但经常服食的话则有利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明代顾元庆在《茶谱》中写道:”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痤、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陆羽《茶经》、清代黄宫绣在《本草求真》都有相关记载。

食用食用茶叶,就是把茶叶作为食物充饥,或是做菜吃。

《晏子春秋》中就有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晏子就将茶作为下饭的菜食用。

东晋郭璞《尔雅》注疏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做羹饮。

“上述为古代的食茶之说,流传至今还有一些原始形态的茶食,如擂茶。

茶文化的调查报告(通用15篇)

茶文化的调查报告(通用15篇)

茶文化的调查报告(通用15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15篇茶文化的调查报告,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茶文化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泡茶八要点篇一1、台要简就是指整个茶台除了必须用的茶具之外,尽可能减少无关的器物。

茶台本身样式要简洁,流于繁复则失于方便;茶台之上陈设太多的装饰性物品,诸如茶宠之类。

2、器要洁所有的茶具必须是保证清洁无垢。

器形不端,花色复杂,有缺损,明显污渍,水痕,以及指印3、身要正无论是在进行冲泡中还是在平时,身形要保持端庄,不偏不倚,唯有身形端正才能保证气息顺畅。

坐姿不端正,或坐于座椅一角。

4、心要净没有杂念,一心侍茶,不要想茶之外的人和事;一边操作,一边说话;或者是边操作,边想心事。

5、气要和和的前提是,身体和心理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否则的话就很难做到气和。

心平气和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呼吸,保证呼吸平顺。

情绪大波动或者做过剧烈运动之后泡茶。

非不得已,不要在健康状态不好的情况下为他人泡茶。

6、水要静也就是说泡茶是,刚刚沸腾的水必须等到里面完全不沸腾的时候才能开始注水。

否则的话,就会造成注水过程中水流忽大忽小而不好把握注水的方向和力度;水未沸或壶中水尚在沸腾就开始泡茶。

7、手要稳唯有稳才能做到准确把握。

无论是在注水、出汤、分杯的过程中,稳是最基本的要求。

能力度忽大忽小,忽高忽低;8、声要低无论是泡茶还是交流,不可发出高声。

大声喧哗讨论琐事,冲泡过程中茶具之间发生碰撞而出声。

中国传统茶文化篇二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

茶被古人当做饮品,每年清明节新茶初上时,古人还要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名流雅士、街坊邻居争相围观,就像如今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

古人爱喝茶,茶的品种也很多,有普洱茶、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当然,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是西湖龙井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

茶文化调研报告(精选3篇)

茶文化调研报告(精选3篇)

茶文化调研报告(精选3篇)茶文化篇1摘要:如今,茶饮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仅是因为茶有提神消疲等功效,而且喝茶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

针对人们喜欢喝茶的习惯和功效,就以英德红茶为例,就英德红茶的历史,现状,发展,特征,文化内涵,传承与利用等方面,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更好的宣传英德红茶及传承英德红茶文化。

关键词:英德红茶;宣传;传承;文化前言红茶的干茶色泽与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所以称为红茶。

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红茶按制造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

红茶有健康保健的作用,而且还有预防疾病的功效,有益于心脏健康。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英德市,属叶型红茶。

茶色乌黑雪亮。

身披金毫,冲泡后汤色格外鲜红,味醇清爽,回味无穷。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的英德市的英山区,这里在19世纪前半叶就曾是红茶的产地。

“英德红茶”是与“祁门红茶”“云南滇红”齐名的三大红茶之一。

主体一.英德红茶的历史与现状:英德茶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英德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有“岭南英德产茶”的记载。

英德红茶创造制于1959年,品质优异,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外,与选用适制红茶的云南大叶种为主体,搭配凤凰水仙和推广成功高香、优质大叶红茶新品种有关。

1963年英国女王的盛大宴会上,英德红茶就被用于招待贵宾,并受到一致推崇,英德红茶此后作为高级红茶被英国指定为王室用茶。

英德红茶中以英红九号最为出名。

英红九号产自英德市的英红镇,英红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产出了高香型的英红九号,广受英德人民的喜爱。

英德红茶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与国内被誉为“茶中明星”的滇红(云南红茶)和“茶中英豪”的祁红(祁门红茶)一起被认定为中国三大著名出口红茶。

英德红茶英德红茶花色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规格分明:叶茶:条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芽尖肥壮,金黄色毫尖显露,无梗杂;汤色红亮,香气清高、滋味鲜爽醇厚;叶底嫩匀红亮,抖筛8~9孔,长度1~1.5厘米。

茶调研报告范文

茶调研报告范文

茶调研报告范文茶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茶在消费者中的受欢迎程度、消费习惯以及对茶品质要求的变化,并基于调研结果为茶行业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茶消费问卷,包括茶饮品种、消费频率、购买地点、购买方式等问题。

问卷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发布,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2.访谈:我们采访了10位茶消费者,通过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品牌偏好、购买动机等方面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茶饮类型:调查显示,绿茶和红茶是消费者最喜欢的茶饮类型,分别占据了调查样本的40%和30%。

花茶、乌龙茶和普洱茶的受欢迎程度相对较低。

2.消费频率:调查显示,茶消费者有55%的人每天都会饮茶,20%的人每周饮茶,15%的人每月饮茶,10%的人不定期饮茶。

3.购买地点:调查结果显示,茶专卖店是消费者最常光顾的购买地点,占据了调查样本的50%。

其次是超市和电商平台,分别占据了30%和20%。

4.购买方式: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更倾向于选择散装茶叶,占据了调查样本的60%。

包装好的茶叶和茶袋的购买率相对较低,分别占据了30%和10%。

5.品质要求:在品质要求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最注重茶叶的口感和香气,占据了调查样本的60%。

对茶叶的产地、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工艺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分别占据了30%和10%。

四、调研结论1.茶的品种选择方面,绿茶和红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茶企可以在这两个品种上下功夫,进行市场推广和产品创新。

2.茶消费者普遍保持较高的消费频率,茶企可以加大营销和促销力度,吸引消费者频繁购买茶叶。

3.茶专卖店是最常光顾的购买地点,茶企可以考虑增加线下门店并加强与茶专卖店的合作,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曝光度。

4.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散装茶叶,在包装设计和购买方式上,茶企可以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5.茶叶的口感和香气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品质要求,茶企可以在这方面进行产品优化和提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的调查报告怎么写篇一: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3篇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3篇茶叶市场竞争力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一定成果,茶叶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中国茶叶市场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市场中的背景下提出的课题。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一:一、调查结果分析1、调查方向:针对淘宝、京东网络销售平台,包括高中低档多种品类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茶叶畅销品牌,消费者接受程度较高的价格区间,以及购买率较高的包装规格等。

2、调查内容:调查了淘宝、京东多家综合、人气、销量排名靠前的产品和店铺,针对品牌、价格、包装三个内容作重点调查,结果大致如下:品牌:通过对多家店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平台畅销的茶叶以花草茶和乌龙茶为主,在数家店铺中,花草茶和乌龙茶在店铺里占据了极大位置;此外,十大名茶中的铁观音、碧螺春两个品牌的茶叶在网络平台销售情况较为突出。

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次之。

价格:对于价格,我们分别针对礼品茶、散茶进行调查。

①礼品茶:250g 的铁观音88元与128元两种价格的包装销路较好,500g的铁观音250元与350元较为畅销,月销量达到5000多笔;对于250g与500g两种包装,碧螺春250g与500g两种包装规格中较为好卖的价格集中在50~90元、100~200元这两个价格区间,月销量达到2000笔左右;②散茶:散茶的销售,在网络上销量低下,主要是购买需求问题,网上消费者大多是用来送礼。

包装规格:调查结果表明,包装茶有150g、250g、500g等多种规格,但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就是其中250g与500g 两种包装规格。

3、调查结果分析:综合调查情况来看,畅销的茶叶价格大致都集中在50~500之间,最为好卖的就是100左右、200左右这两个价格。

最为畅销的茶叶品牌就是铁观音,尤其以150元/斤的铁观音为主,几乎每个店铺都占据了较大位置;对于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由于价格普遍偏高,所以销量不是很大,其他品牌则很少见到,只有少部分店铺有陈列。

至于包装规格则以250g和500g为主,包装风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比较有历史感、注重体现文化层次;另一种则清新亮丽,更加贴近自然。

二、市场分析1、市场容量分析:网络平台近年消费人群火爆增长,去年更是创下双11当天350亿高峰。

随着网络消费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的消费观念逐渐改变,消费观念也趋向于健康消费、文化消费,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而饮茶正好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由此可见,饮茶习惯将会影响越多越多的人跨入”茶粉丝”的行列,茶叶将会走进更多网络消费者的家中。

2、竞争者分析:作为一个电商企业,公司对于茶叶项目的经营以线上销售为主,最终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对手的优势:①部分较早进入市场,有着自己固定的销售渠道;②已经培养出一批忠诚度较高的客户;③茶叶经营经验丰富,对茶叶市场经营模式有着更为透彻的了解。

对手的劣势:①目前都仅限于网上销售,缺乏强有力的竞争能力;②品牌意识差,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对茶产品与茶文化的宣传不到位;③产品单一,附加值较低。

我们的优势:①公司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新立的茶叶项目,公司全体员工充满激情与拼劲;②茶源地进茶将大大降低成本;③自主选择包装更有利于符合网络消费主体的需求;④经营品种多样化,能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

我们的劣势:①进入相对较晚,市场份额被瓜分一部分;②缺乏茶文化经验;③需要新入驻网络平台,半年内盈利不会太大。

3、市场前景预测: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将茶产业列为我国重点产业之一,政府加大了对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加上线下茶叶行业多、乱、弱的特点,给公司发展茶叶网络经营项目带来了极大机遇。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健康与文化两大主线的引导下,茶叶项目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营销策略1、宣传理念:自然、和谐茶文化最注重的就是返本归元,大道自然。

茶崇尚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追求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精神境界,在茶文化的宣传上,我们就必须以自然、和谐为主要元素,就像人们喝咖啡想着情调、小资一样,喝茶时就能想到高雅、平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入客户的心灵,在打开市场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客户忠诚度。

2、渠道策略:茶叶消费的形式主要有4种。

包括家庭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等。

家庭消费:经济收入高的人群和文化人士,主要消费名优茶,消费量也大;一般的居民以大众优质茶为主,以散装茶为主。

目前,袋泡茶、包装茶、茶饮料开始进入家庭。

这一群体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客户。

团体消费:主要为机关、企事业单位。

如工作会、招待会、联欢会、新闻发布会以及招待来往客人,由于各单位对茶的保管认知不是很强,储存条件差,以小包装、袋泡茶为主。

这一群体是我们的重点客户,需要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公关能力,争取拿到大批量团购。

礼品消费:礼品茶的需求日益扩大,市场红火,茶礼品包装不断翻新。

名优茶、茶具成为礼品消费的一个热点。

休闲消费:茶楼、茶馆、茶座、茶坊、茶庄等休闲场所消费。

这块市场消费的茶叶档次差异较大,消费量将不断扩大。

饮茶不仅具有养生保健之功效,更有助于陶冶情操。

我们要紧紧抓住茶文化这一主线,加上现代茶叶深加工带来的诸多功效来做好宣传,争取与茶馆、商场超市、茶叶专卖店达成合作,从而拓展市场。

3、促销策略:建立客户会员制,当客户消费到特定的消费额,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各大节日制定出详细的促销计划,可以附送成本较低但精美的茶具、健康饮茶知识、茶文化精美图册等。

茶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二:一.茶叶行业的现状中国是茶叶原产地和第一生产、消费大国,有上千年的饮茶历史,茶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现在的国内茶叶市场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众多茶叶企业亟待破茧而出。

国内茶叶市场问题目前我国茶叶市场整体需求趋于饱和,消费增长速度低于茶叶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呈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历史积淀的影响,我国的茶叶市场呈现如下特点:1.多:茶叶种类多,行业企业多。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大约有上千种茶叶,仅名茶就有两百种左右,而每一种茶叶因采摘时节、产地不同又可分出众多子类。

与茶叶种类多相对应的就是我国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

2.乱:管理无序,标准缺失。

产品种类和行业企业众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而行业管理不健全和产品标准的不易操作更导致了茶叶行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

近年来,各地大建茶叶城、茶叶批发市场,甚至一个城市建有多个批发市场,超出了市场的需要,结果导致市场内商户的销量和利润越来越薄。

而且批发市场由个体商户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乱、杂和不易监管等特点,很容易发生漫天要价的情况。

管理的松懈也导致食品行业普遍推行的QS认证在茶叶行业得不到有效执行。

我国现行茶叶品质标准中,关于茶叶的感官品质都采用定性语言描述,消费者难以理解和应用,致使标准在交易定价中很难发挥作用,形成实施上的标准缺失情况。

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往往难辨良莠,听任一些不良茶商的信口胡言,以次充好,长此以往也会抑制消费者需求。

篇二:茶文化知多少调查报告关于茶文化知多少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饮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茶文化是制茶,饮茶,品茶的文化。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与品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同时还有“客来敞茶”、“以茶会友”的传统风俗。

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于宗教哲学性。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此项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们对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认识及了解情况,主要对20岁到60岁的人群就其有无饮茶习惯,喜好哪类茶,及其对茶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随机问答的方式,每个年龄段的被调查人数为5人。

调查结果显示:有15%的人没有饮茶习惯,有85%的人有饮茶习惯,有饮茶习惯的中年人居多,老年人次之,年轻人最少,但是绝大多数人没有品茶习惯,而且很多人还将绿茶和乌龙茶等混为一谈,只是把茶当做解渴佳品。

有饮茶习惯的年轻人中女性群体占有绝大多数比例,其饮茶的主要目的是减肥,美容养颜,但是对于茶文化的基础知识认识了解很少,比如茶的分类,制作流程,冲泡方法等,很少有人能答的上来,然而对茶叶质量的好坏更是分辨不明。

年轻人群中几乎没有人有品茶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工作学习太忙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去品饮。

在中年人当中有饮茶习惯的以男性群体为主,这些人当中由于个人的阅历,文化水平及工作环境的不同,所以对茶文化知识的认识与了解的层次各不相同,有的可以说出几种茶的产地及制作方法,以及茶叶的冲泡方法以及各种茶具的各种用法。

然而在这些人当中有品茶习惯的也不是多数,有20%左右的人只是把茶当做是解酒,解渴,助消化,提神的工具之一。

有50%的人虽然对品茶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忙于工作应酬,家庭琐事等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品茶,他(她)们对茶文化的了解能够更深入一些,能够说出几种代表性的茶叶,比如绿茶的龙井,碧螺春。

红茶的大红袍。

黑茶的普洱。

乌龙茶的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还对茶与养生的知识了解一些。

剩下30%的人是有时间也有精力去品茶。

他们对茶文化的知识了解的更多一些,比如知道茶叶的采摘时间和注意事项,知道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的品质特征,知道绿茶由于加工时由于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等。

老年人品饮茶习惯的所占比例仅次于中年人,他们大多是与老友会面,打发闲暇的时间时品茶与饮茶,他们对茶文化的知识的了解可谓是丰富多彩,他们不仅知道茶的分类,制作流程及方法,茶的冲泡方法,茶的生长环境,茶的品质与形态,他们还知道有关于一些茶来源的传说故事及民间茶俗。

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经济贸易,医学保健,茶艺表演等。

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但茶文化在中国曾闪耀过耀眼的光芒,然而现在的中国人由于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等原因逐渐对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给予的漠视的态度,虽然大多数人还保持着饮茶的习惯,但是有品茶习惯的人却只是一小部分。

茶文化的现代意义: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有着传统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可以与其他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不同的民族将其它民族,以期获得互相补足,一体提升的效果,而不是一方同化於另一方。

若只套取其他民族的西能够为模式价值标准,而失去了自己,这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绝非好事。

但是茶文化的现代意义不容置疑,其基本精神更是饱含哲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