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细则

合集下载

仓储货物存放区域划分

仓储货物存放区域划分

仓储货物存放区域划分仓储货物存放区域的划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旨在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和货物存储的安全性。

一个合理的货物存放区域划分可以使货物分类、管理和检索更加方便,同时降低货物损坏和丢失的风险。

在本文中,将介绍三种常见的仓储货物存放区域划分方法。

一、按货物属性划分按照货物的属性进行划分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这种划分方法基于货物的特点和存储需求,将货物分为不同的区域。

常见的划分标准包括货物的种类、形态、尺寸、重量以及需求。

根据货物的属性,可以将仓库划分为原材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易损品区等。

每个区域根据具体的需求设置相应的存储设备和管理规则,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存储效率。

二、按存储方式划分按照货物的存储方式进行划分是另一种常见的方法。

这种划分方法主要考虑货物的存储特点和存取频次。

常见的划分标准包括常用货物区、滞销货物区、高频出入货物区等。

常用货物区用于存放经常使用和高频出入的货物,它们通常放置在离操作区较近的位置,以提高存取效率。

而滞销货物区则用于存放销售较少或不常使用的货物,这些货物可以放置在仓库的角落或高架区等不经常使用的地方。

三、按货物流向划分按照货物的流向进行划分是一种较为综合和动态的方法。

这种划分方法主要根据货物的进出流向和物流流程进行。

根据货物的流向,可以将仓库划分为进货区、出货区、中转区和暂存区。

进货区主要用于接收进货和验收货物,出货区则用于发货和装运货物。

中转区和暂存区则用于临时存放货物或进行分拣和配送等操作。

这种划分方法能够使仓库的物流流程更加清晰和高效。

综上所述,仓储货物存放区域的划分对于仓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划分方法可以提高存储效率、降低货物损失风险,并且能够使仓库的物流流程更加顺畅。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划分方法,以满足仓库管理的需求。

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细则

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细则

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细则1.功能区划分:a.入库区:用于接收从供应商送来的货物,包括一个检验区和一个分拣区。

b.出库区:用于储存已经检查和分拣的货物,以供配送。

c.存储区:用于储存尚未出库的货物,按照商品种类和尺寸进行划分。

d.拣货区:用于拣选货物以完成订单,按照订单种类和进货时间进行划分。

e.补货区:用于存放需要补充的货物,按照商品种类和库存量进行划分。

2.货物分类:a.按照物品种类进行划分,如食品、电子产品、服装等。

b.按照物品属性进行划分,如易碎品、危险品、耐用品等。

c.按照物品尺寸进行划分,如大件、中件、小件等。

d.按照物品价值进行划分,如高值物品、低值物品等。

3.货架划分:a.根据货物的尺寸和重量合理设置货架,确保货物安全存放。

b.设置不同高度的货架,以利用垂直空间。

c.对于易碎品和高值物品,应设置密集货架或专门的安全存放区域。

d.根据货物种类进行编码和标识,以方便管理和查找。

4.货区标识:a.在仓库的墙面或货架上设置标识,以指示不同的货区划分。

b.使用颜色和文字标识来区分不同的货区,方便员工识别和操作。

c.在通道口设置指示标志,以指引员工进入正确的货区。

d.定期检查和更新标识,以确保其可读性和准确性。

5.运输设备划分:a.根据货物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如手推车、叉车等。

b.在仓库中设置固定的运输设备存放区域,以便于管理和保养。

c.设置运输设备的行驶路径,确保其通畅和与货区的连接。

d.对于高值货物,应设置专门的安全运输设备,确保其安全性。

6.环境和安全管理:a.确保仓库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以保护货物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b.定期清洁和维护仓库的设备和货架,防止积尘和杂物的堆积。

c.安装适当的防火设备和监控设备,确保仓库的安全性和防火防盗。

d.培训员工使用设备和操作货物的安全知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通过合理的仓库储存区域划分和管理,可以提高仓库的工作效率,减少货物的损失和误发,保证产品的及时供应和销售。

仓库区域划分和使用管理规定

仓库区域划分和使用管理规定

仓库区域划分和使用管理规定《仓库区域划分和使用管理规定》本规定是为了规范仓库区域的划分和使用管理,明确各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保证仓库的安全、高效运作,并确保货物的安全性和存储效果。

一、仓库区域划分1.1 仓库的区域划分分为存储区、通道区和管理区。

存储区用于存放货物,通道区用于方便货物的进出和仓库内部的物流运作,管理区用于办公、仓库管理人员工作等。

1.2 存储区根据货物的属性和特点进行划分,包括但不限于生鲜区、易碎区、化学品区等。

不同区域应设置相应的标识牌,并按照标识牌进行货物的摆放和分类存储。

1.3 通道区应保持畅通,通道宽度、高度需符合安全标准并满足搬运设备的要求。

通道出入口应设置安全通道门,避免未经授权人员进入。

二、仓库使用管理2.1 仓库的使用权限仅限于授权人员,未经授权人员不能进入和操作。

2.2 仓库管理员应随时掌握货物的入库和出库情况,并及时与货运人员进行确认和核对,确保相关文件和记录的准确性。

2.3 仓库应建立货物清单和存放位置库存表,对仓库内的货物进行实时盘点并更新记录,确保货物的安全和追踪。

2.4 仓库的货物存放和堆放应符合相关规定和安全标准,以确保货物不会受到损坏或造成安全隐患。

特殊货物应遵循相关的存储和保管规定。

2.5 仓库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货物存放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仓库内的设施设备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6 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召开会议,对仓库的运作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安全措施3.1 仓库应配备防火、消防设施和设备,定期进行消防器材的检查和演练,确保仓库的防火安全。

3.2 仓库应配备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包括仓库区域、通道区和管理区,以保障仓库的安全和防范盗窃等违法行为。

3.3 仓库应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保证人员的安全和货物的保护。

3.4 仓库应建立巡检制度,定期检查货物和仓库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仓库现场规划办法区域划分、布局规划、货位定置的标准

仓库现场规划办法区域划分、布局规划、货位定置的标准

仓库规划规范一、目的为了充分利用仓储空间、提高存货的安全性、有效利用搬运设备、提高仓库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仓库三、术语通用仓库:除冷藏冷冻物品、危险物品等具有特殊要求物品外,一般物品普遍通用的仓库;功能作业区:库区内进行物品装卸、搬运、储存、分拣、加工等作业的区域;辅助作业区:库区内进行叉车等充电设备充电、保养、维修、停放等非直接进行作业设备的区域;办公区:进行非生产性日常工作的区域。

装卸作业区:用于停靠车辆并进行物品装卸的区域。

四、库区布局规划4.1功能区域划分4.1.1根据库址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服务客户类别、仓库使用功能、存储特性、拣选模式及作业流程、防火要求等要素,合理规划仓库区域,主要功能区包括:功能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办公区。

4.1.2按照仓储作业的功能特点以及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要求,库房存储区域可划分为:待检区、合格品存储区、不合格品存储区、待处理区。

4.1.3仓库内除设置上述基本区域外,还应根据仓储业务的需要,设置卸货作业区、流通加工区和出库待送区。

4.1.4为方便业务处理和库内货物的安全,原则上待检区、办公区应设于库区主入口处,辅助作业区应充分利用库区的边角用地,不合格品区与待处理区应与其他区域分区布置,并有效隔离。

4.2仓库布局规划4.2.1仓库应根据库区地理位置、库区面积、气候条件和服务客户、仓库服务功能、作业流程、作业要求、物流路线、运输车辆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仓库的位置、面积与仓库间距等;4.2.2库区布置的主要原则:a.减少行走距离,力求最短的作业路线,b.有效的利用时间,c.充分利用仓库面积。

库区布置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商品的吞吐量,b.机械设备、存储器具的使用特点,c.库内通道,d.仓库业务及流程4.2.3仓库分区与货物分类仓库分区根据仓库面积大小、并结合考虑供应商的分类情况及货物分类,一般按照货物的自然属性划分,在以流通为主的仓库,主要是按流通的频率大小来区分。

仓库区域占比标准

仓库区域占比标准

仓库区域占比标准
仓库区域占比标准是指在一个仓库中,不同区域所占的面
积比例。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仓库区域占比标准:
1. 存储区域:存储区域是仓库中最主要的区域,用于储存
货物。

存储区域的占比应占仓库总面积的60%至70%。

这个
区域通常被划分为货架、货位或储物箱等,以便有效组织
和管理货物。

2. 拣选区域:拣选区域是用于从存储区域中取出货物进行
拣选和分拣的区域。

拣选区域的占比应占仓库总面积的10%
至20%。

这个区域通常需要配备拣选工具、拣选车和拣选台
等设备,以提高拣选效率。

3. 包装区域:包装区域是用于对货物进行包装、封装和标
记的区域。

包装区域的占比应占仓库总面积的5%至10%。

这个区域通常需要配备包装材料、打包机和标签打印机等
设备,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完整。

4. 运输区域:运输区域是用于装载和卸载货物的区域,包
括货车停靠区和货物搬运通道等。

运输区域的占比应占仓
库总面积的10%至15%。

这个区域通常需要考虑货车的进出
通道、货物的装卸设备和安全标识等。

5. 办公区域:办公区域是用于仓库管理和运营工作的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和员工休息区等。

办公区域的占比应
占仓库总面积的5%至10%。

这个区域通常需要配备办公设备、会议设施和员工福利设施等。

以上的仓库区域占比标准是一种常见的参考,实际应根据具体仓库的需求、货物种类和运营模式等因素进行调整。

仓库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仓库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仓库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1. 物品特性分区:将不同特性的物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分区内,例如易碎物品、危险品、温度敏感物品等。

这可以有效避免物品相互干扰、损坏或污染。

2. 频度分区: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区,将经常使用的物品放置在较为便捷的区域,而不常使用的物品放在较为偏远的区域。

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取放物品的时间和劳动强度。

3. 重量分区:根据物品的大小和重量进行分区,将重量较大的物品放在底层或近地面的分区,而轻量的物品放在较高的分区。

这样可以减少搬运物品时的危险和劳动量。

4. 行业分区: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进行分区,将同一行业的物品放在相同的区域,便于管理和查找。

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混乱。

5. 季节分区:根据物品的季节性需求进行分区,将季节性物品按照存储和使用时间进行分区。

这样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合理利用仓库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原则,根据物品的特点、使用频率和管理需求等因素,灵活地设计和划分仓库的分区。

同时,需要建立明确的标识和管理制度,确保物品的存放和取用符合分区规划,便于管理和操作。

一、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细则

一、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细则
4.2.3加大比例抽样后,计算出包装不足的平均数量,然后计算出总的包装不足数量,开出“物料异常报告”经供应商送货人员签字。
4.2.4仓管员将实际的数量填入“进料验收单”中,然后将“进料验收单”和“物料异常报告”转交至品管ICQ组。
4.2.5数量验收处理时间
(1)物控部收料组处理一般物料的时间为30分钟内,处理急料的时间为10分钟内。
一、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细则
标准文件
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细则
文件编号
版次
A/O
页次
1、目的
为了让仓库的有效区域得到合理的利用,根据仓库作业的需要,将仓库中可储存物品的区域划分为待检区、待处理区、合格品储存区及不合格品隔离区,已达到放置不同状态物品的目的。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的相关事宜。
3、区域划分细则
合格物品储存区通常是保存合格物品的。它是仓库的主要储存区域,所以位置自然也是最好的,该区域以绿色作为标志。
3.4不合格品隔离区
不合格品隔离区通常是暂时存放质量不合格的物品,它在仓库的出口附近,这样便于物品的搬运,该区域以红色作为标志。
拟定
审核
审批
二、物料收货控制程序标准文件物料收货来自制程序文件编号版次
(2)货仓部处理数量验收的时间为2小时内,急料为1小时内,特急料为30分钟内。
4.3进料品质验收。
4.3.1品管部ICQ组收到“进料验收单”后,按《进料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和《进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
4.3.2经检验合格者,在“进料验收单”上注明(ACCEPT)并写上检验损耗数,同时在物料外包装明显位置上贴上(ICQPASS)标签,
A/O
页次
1、目的
对本公司进料的数量进行控制,确保进料的数量满足生产的需要。

仓库分区分类的原则

仓库分区分类的原则

仓库分区分类的原则
一、合理利用空间
1.垂直空间:高处存放轻薄易碎品,重物放在低处,有序分层利用。

2.水平空间:利用货架、仓库间隔等工具,保证物品不占用过大面积,
提高仓库容量利用率。

二、便于取放
1.常用品区域:将常用品放置在易取易放的位置,缩短取货时间,提
高工作效率。

2.标识分类:合理标识不同种类货物,方便查找和归类管理。

三、货物属性
1.相似特性:将具有相同特性、品牌或用途的货物放在一起,避免混
淆和错放。

2.质量要求:对质量要求高的货物要单独分类存放,避免受损或污染。

四、先进先出
1.有效期限:对易变质品要按照有效期限先后存放,采用先进先出的
原则,避免货物过期。

2.生产批次:对同一批次货物要进行顺序存放,有序管理,确保货物
的质量。

五、安全环保
1.易燃易爆品:将易燃易爆品、有毒品等危险货物单独分类存放,避
免发生安全事故。

2.环保要求:对液体、化学品等有特殊环保要求的货物要单独分类管
理,确保不影响环境。

以上便是仓库分区分类的原则,通过合理利用空间、便于取放、货物属性分类、先进先出、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分类原则,可以帮助仓库更加高效、安全的管理货物,提高仓库运作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待检区
待检区通常是存放暂时处于检验过程中的物品的。它一般位于仓库入口附近,这样便于进库物品的卸载及检验,该区域以黄色作为标志。
待处理区
待处理区通常是存放暂时不具备验收条件或质量暂时不能够确认的物品的。它一般位于仓库入口附近与待检区临近,这样便于检验,该区域以白色作为标志。
合格物品储存区
合格物品储存区通常是保存合格物品的。它是仓库的主要储存区域,所以位置自然也是最好的,该区域以绿色作为标志。
3、职责
货仓部:负责货物的清点与入库工作。
品管部:负责物料的品质检验工作。
物控部:负责物料的接收和急料的协调工作。
4、工作程序
供应商送货
供应商送货车到厂区后,应及时将“送货单”呈交至物控部收料组处,由收料组人员安排在指定的待验区,若是生产急料,收料组人员可将料先收到生产备料区。
货卸至指定待验区后,收料组人员将大件箱数与“送货单”核对,确认无误后开出“进料验收单”与“送货单”一起呈交至相关货仓。
仓管员将实际的数量填入“进料验收单”中,然后将“进料验收单”和“物料异常报告”转交至品管ICQ组。
数量验收处理时间
(1)物控部收料组处理一般物料的时间为30分钟内,处理急料的时间为10分钟内。
(2)货仓部处理数量验收的时间为2小时内,急料为1小时内,特急料为30分钟内。
进料品质验收。
品管部ICQ组收到“进料验收单”后,按《进料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和《进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
不合格品隔离区
不合格品隔离区通常是暂时存放质量不合格的物品,它在仓库的出口附近,这样便于物品的搬运,该区域以红色作为标志。
拟定
审核
审批
二、物料收货控制程序
标准文件
物料收货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次
A/O
页次
1、目的
对本公司进料的数量进行控制,确保进料的数量满足生产的需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外采购的物料、外发加工的半成品。
经检验合格者,在“进料验收单”上注明(ACCEPT)并写上检验损耗数,同时在物料外包装明显位置上贴上(ICQ PASS)标签,
不合格品隔离区通常是暂时存放质量不合格的物品,它在仓库的出口附近,这样便于物品的搬运,该区域以红色作为标志。
拟定
审核
审批
三、
一、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细则
标准文件
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细则
文件编号
版次
A/O
页次
1、目的
为了让仓库的有效区域得到合理的利用,根据仓库作业的需要,将仓库中可储存物品的区域划分为待检区、待处理区、合格品储存区及不合格品隔离区,已达到放置不同状态物品的目的。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仓库储存区域划分的相关事宜。
3、区域划分细则
进料数量验收。
仓管员收到单后,即着手核对“送货单”与“订购单”是否有误,如果有误,即通知采购部门确认何种原因搞错,直至更正无误为止。
仓管员安排人员再核对一次大件箱数是否有误,再按5%~15%比例抽查部门包装。部门包装内若出现包装不足现象,应与供应商送货人员一起确认,再加大比例抽样。
加大比例抽样后,计算出包装不足的平均数量,然后计算出总的包装不足数量,开出“物料异常报告”经供应商送货人员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