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测试 解析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测试 解析版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单选题1.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则()A. 他在第4 s末的瞬时速度为1 m/sB. 他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C. 他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 他在1 s末的瞬时速度为1 m/s2.如图所示,一人沿一直山坡,自坡底A以速率v1跑到坡顶B,随即又以速率v2返回到A,已知AB间的距离为s,那么人在这一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0B.C.D. 无法确定3.如图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启动后经过15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 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m/sB. 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km/hC. 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m/sD. 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km/h4.一个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经过A点速度为8m/s,经过5秒到达B点,到B点时速度为18m/s,则物体在AB段平均速度为()A. 2m/sB. 13m/sC. 5.2m/sD. 12m/s5.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 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是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 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50 m/sB. 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30m/sC. 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60m/sD. 赛车经过路标C时瞬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6.对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是标量B. 速度的单位是mC.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二、多选题8.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B.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D.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9.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C.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 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10.某短跑运动员参加100m竞赛,测得他在50m处的速度为6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8m/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6m/s指平均速度B. 8m/s指瞬时速度C. 运动员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m/sD. 运动员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0m/s11.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A.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m/sC.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m/sD. 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cm处的瞬时速度是2m/s12.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平均速度= ,当△t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 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三、填空题13.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m,一辆汽车用3.2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检测:第一章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检测:第一章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A级抓基础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上的速度计显示的速度可以看作瞬时速度B.平均速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答案:B2.小明家自驾车去旅游,行驶到某处见到如图所示的公路交通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路段平均速度不能超过60 km/hB.此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起过60 km/hC.此路段平均速率不能低于60 km/hD.此处到宜昌的位移大小是268 km解析:交通标志中的“60”表示通过的瞬时速度不能超过60 km/h.“宜昌268 km”指的是离宜昌的路程为268 km.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B3.(多选)对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一定为0B.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可以不为0C.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一定不为0D.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可以为0解析:车辆中途刹车停止后,再启动运行的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不为0,但停止时的瞬时速度为0,A错误,B正确;物体沿一圆周运动一圈的过程中,瞬时速度不为0,但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C错误,D正确.答案:BD4.从甲地到乙地的高速公路全程是197 km,一辆客车8点从甲地开上高速公路,10点到达乙地,途中曾在一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10 min,这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车速是()A.98.5 km/h B.27.4 km/hC.107 km/h D.29.8 km/h解析:该题求解的是客车的平均速率,由于客车在2小时内经过的路程是197 km,故平均速率v=st=1972km/h=98.5 km/h,A正确.答案:A5.(多选)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但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B .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C .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D .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解析:单点测速测出的是汽车经过测速仪时的速率,是瞬时速率,A 对,B 错;区间测速测出的是汽车在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率,C 错,D 对.答案:AD6.我国将“高分4号”卫星成功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卫星轨迹是以O 为圆心、半径等于R 的圆周.P 、Q 为轨迹上两点,且OP ⊥OQ .则关于卫星从P 运动到Q 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路程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为πR 2B .位移大小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为2RC .若运动时间为t ,则平均速度大小为2R tD .若运动时间为t ,则平均速率为3πR 2t解析: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路程始终在增大,最终为3πR2,A错误;位移表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应先增大后减小,最终大小为2R,B正确;若运动时间为t,则平均速度大小为2Rt,平均速率为3πR2t,C、D正确.故选A.答案:AB级提能力7.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②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③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④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④D.只有②③解析:甲乙丙三个小组从A到B的位移相等,运动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相等.由于甲的路程最大,时间相等,则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的路程最短,则乙的平均速率最小,故①④正确.故选C.答案:C8.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和时速400公里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京沪高铁上海段“试跑”.高速动车组1 min 内,时速由“0”飙升至“130公里”,驶出1 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in 末的速度约为36.1 m/sB .1 min 末的速度约为72.2 m/sC .1 min 内的平均速度约为16.67 m/sD .1 min 内的平均速度约为63.1 m/s解析:高速动车组1 min 内,时速由“0”飙升至“130公里”,1 min 末速度为130 km/h ≈36.1 m/s ,A 正确,B 错误;动车组在1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t =1 00060m/s =16.67 m/s ,C 正确,D 错误. 答案:AC9.(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 ,初始位置在bc 边的中点A ,由b 向c 运动,如图所示,A 、B 、C 、D 分别是bc 、cd 、da 、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 C .前4 s 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D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解析:由题意质点每1 s 匀速移动1 m 可知,质点运动的速率为1 m/s ,即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率均为1 m/s ,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也均为1 m/s.在2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 m ,由A 运动到cd 边的中点B ,在第2 s 末瞬时速度大小为1 m/s ,方向由B 指向d ,瞬时速率为1 m/s ,前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x 1=|AB |=Ac 2+Bc 2=12+12 m = 2 m ,平均速度为v 1=x 1t 1=22m/s ,方向由A 指向B ,平均速率为1 m/s ,前4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 m ,在第4 s 末到达C 点,则前4 s 内位移大小为x 2=|AC |=2 m ,方向由A 指向C ,平均速度为v 2=x 2t 2=24m/s =0.5 m/s ,方向由A 指向C ,平均速率仍为1 m/s. 答案:AB10.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解析:(1)设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 ,则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前一半时间t 2内的位移为x 1=v 1·t 2,后一半时间t 2内的位移为x 2=v 2·t 2,全程时间t 内的位移为x =x 1+x 2=(v 1+v 2)t 2;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x t =v 1+v 22. (2)设全程位移为x ′,由平均速度定义可知: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 1=x ′2v 1=x ′2v 1,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 2=x ′2v 2=x ′2v 2, 全程所用时间为:t ′=t 1+t 2=x ′2v 1+x ′2v 2=x ′(v 1+v 2)2v 1v 2,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x ′t ′=2v 1v 2v 1+v 2. 答案:(1)v 1+v 22 (2)2v 1v 2v 1+v 2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物理教学资料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1.下列正确说法是:()A.速度越大,发生的位移越大B.速度越来越小,位移可能越来越大C.运动越快,速度越大D.位移越大,速度越大2.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t看出:()A.位移的数值总是大于速度的数值B.位移的数值可以比速度的数值小C.速度就是每秒内发生的位移D.速度不变位移与时间成正比3.测得百米运动员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m/s B.9.6m/s C.10m/s D.10.2m/s 4.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5.作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 1,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6.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31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m/s ,在余下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3.5m/s ,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若前1/3的位移内平均速度2m/s ,余下的位移内平均速度为 3.5m/s ,则全程平均速度 m/s 。

7.为使火药立即爆炸,应对其点燃。

为安全往往是先点燃导火索,在导火索慢慢燃烧时点火员可跑到安全地带,导火索燃尽而点燃火药爆炸。

设导火索长度为L,安全距离为S,则点火员的平均速度与导火索燃烧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8.对于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概念正确的说法是:()A.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不变的B.直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变化的C.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D.曲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不变的9.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中,甲在车厢头,乙在车厢尾同时开始向对方运动,经相同时间甲走到车厢尾,乙走到车厢头。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选择题。

1. 下列物理量为矢量的是()A.速度B.时间C.质量D.密度2. “复兴号”高铁从硬件到软件,特别是关键技术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复兴号”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要求研发制造,将京沪间的运营时间缩短至4个半小时左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时速350公里”用来描述列车()A.速度变化的多少B.速度变化的快慢C.位置变化的多少D.位置变化的快慢3. 如图所示,俊凯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则()A.他4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B.他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C.他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他1s末的速度为1m/s4. 对于各种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B.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5. 下面几个速度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A. 小球第5s末的速度是6m/sB.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620m/s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60km/ℎD.百米赛跑时冠军的撞线速度是9m/s6. 2017年8月6日,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中,运动员加特林以9秒92夺得冠军.这是由于他在这100米中()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C.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8. 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着t2内的平均速度是v2,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A.vB.23v C.34v D.56v9. 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ℎ跑完了其余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ℎ,则v1的值为()A.32km/ℎB.35km/ℎC.56km/ℎD.90km/ℎ10.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傅园慧代表中国参加女子100m仰泳比赛,并取得了铜牌,其享受比赛的态度获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游泳赛道长为50m,若傅园慧前50m平均速度大小为v1,后50m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往返全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v1+v22,v1+v22B.0,2v1v2v1+v2C.0,v1−v2v1+v2D.v1−v22,v1−v2211. 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C.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12. 为倡导绿色出行,许多地方提供了共享单车服务.乐轩同学在某个停放点取了一辆自行车,骑行10min回到原停放点,共行驶2km.乐轩同学在此过程中()A.位移为2kmB.路程为2kmC.平均速度为0.2m/sD.最大速度为0.2m/s13.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 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A.12m/s,39m/sB.8m/s,38m/sC.12m/s,19.5m/sD.8m/s,12m/s二、多选题。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同步测试: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同步测试: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同步测试: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答案中有一项或几项是正确的,选对但不全得2分〕1.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要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D.假定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辰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平均速度为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B.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程,v是指瞬时速度C.瞬时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3.做直线运动的一质点经过P点时的瞬时速度为3m/s,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它在经过P点后的1s内的位移是3m B.它在经过P点前的1s内的位移是3mC.它在以过P点的时辰为中间时辰的1s内的位移是3mD.假定从P点末尾匀速行驶1s,它在1s内的位移是3m4.为了传递信息,周朝构成了邮驿制度.宋朝增设了〝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

〝金牌〞一昼夜行600里,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

〝金牌〞的平均速度是〔〕A.与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相当 B.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当C.与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速度相当 D.与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相当5.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的。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经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6.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立赛,张明明同窗是短跑运发动,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抵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那么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10.4 m/s B 10.3 m/s C 10.2 m/s D 10m/s7.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要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D.假定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零,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辰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8.关于速度的说法,以下各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A.速度是描画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B.速度描画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关于各种速度和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B.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C.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10.在2021年伦敦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女子100m决赛和女子200m决赛中区分以9.63s和19.32s的效果取得两枚金牌。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题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题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800 m/sB .小球第3 s 末的速度6 m/sC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40 km/hD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 km/h3.(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叙述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A .火车以76 km/h 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B .子弹以600 m/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C .公路上雷达测速仪测得一卡车速度是56 km/hD .物体在第2 s 末的速度是4 m/s4.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 .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 .35 km/hB .40 km/hC .45 km/hD .50 km/h6.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 末的速度为9 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 m/s ,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9 m/sB .9.6 m/sC .10 m/sD .10.2 m/s7.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 m/s,v 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13.75 m/sB .12.5 m/sC .12 m/sD .11.75 m/s8.一辆汽车以速度v 1匀速行驶全程的32的路程,接着以v 2=20km/h 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 =28 km/h,则v 1应为A .24 km/hB .34 km/hC .35 km/hD .28 km/h9.(多选)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 m/s ,那么这个物体( )A .在这一时刻之前的0.2 s 内位移一定是2 mB .在这一时刻之后的1 s 内位移一定是1 mC .在这一时刻起10 s 内位移可能是60 mD .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 000m 路程所需时间一定是100 s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为零,速度可能很大B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C .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D .单位时间内通过位移大的物体速度大二、填空题1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是10m/s ,他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 m/s ,瞬时速度是______ m/s .12.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 s 内通过8 m ,第2 s 内通过20 m ,第3s 内通过30 m ,第4 s 内通过10 m ,则此汽车最初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中间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13.一物体做单向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另一物体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 .1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第1 min 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第2、3min 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 ,第4 min 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 ,第5 min 内的平均速度为13 m/s ,则汽车在这5 min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三 计算题15.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 m /s 的速度运动60 m ,又以2m/s 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 m ,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参考答案一、1.C 2.C 3 BCD 4 D 5 C 6C 7.C 8.C 9 CD 10 D二、11. 10 1012.14 5 1713.221v v + 21212v v v v +14. 8三 计算题15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x t ,x 为总位移,t 为总时间,全过程的位移x =120m .物体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t 1=x1v1=603 s =20 s ,后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t 2=x2v2=602s =30 s , 整个过程所用的总时间为t =t 1+t 2=50 s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v =x t =x1+x2t1+t2=12050m /s =2.4 m/s。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物理精品资料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测试题1.下列正确说法是:()A.速度越大,发生的位移越大B.速度越来越小,位移可能越来越大C.运动越快,速度越大D.位移越大,速度越大2.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t看出:()A.位移的数值总是大于速度的数值B.位移的数值可以比速度的数值小C.速度就是每秒内发生的位移D.速度不变位移与时间成正比3.测得百米运动员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m/s B.9.6m/s C.10m/s D.10.2m/s 4.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5.作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 1,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1·2V V V V +D .2121·V V V V +6.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前31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m/s ,在余下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3.5m/s ,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若前1/3的位移内平均速度2m/s ,余下的位移内平均速度为 3.5m/s ,则全程平均速度 m/s 。

7.为使火药立即爆炸,应对其点燃。

为安全往往是先点燃导火索,在导火索慢慢燃烧时点火员可跑到安全地带,导火索燃尽而点燃火药爆炸。

设导火索长度为L,安全距离为S,则点火员的平均速度与导火索燃烧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8.对于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概念正确的说法是:()A.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不变的B.直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变化的C.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D.曲线运动的速度可能是不变的9.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中,甲在车厢头,乙在车厢尾同时开始向对方运动,经相同时间甲走到车厢尾,乙走到车厢头。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解析)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一、多选题1.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B.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D.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答案】B,D【考点】速度、速率【解析】【解答】瞬时速度是为了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引入的物理量,A不符合题意;平均速度在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时较粗略,但当平均速度中所对应的时间越小,越能更精确地描述物体在那一时刻附近的运动快慢,B符合题意;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而瞬时速度是与时刻相对应的物理量,不能说它与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C不符合题意;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分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平均速度反映是物体在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当平均速度的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2.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操场400米跑道的某点开始行走,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位在另一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位同学通过的位移一定相同B. 甲、乙两位同学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C. 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同D. 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速率一定相同【答案】A,C【考点】位移与路程,速度、速率【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人的初末位置都相同,所以位移相同,但运动轨迹不一定相同,所以路程不一定相等,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因两人的位移相同,用时相同,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平均速度一定相同,C符合题意;、因两人的路程不同,用时相同,故两人的平均速率不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分析】本题考查位移、平均速度概念,要注意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高考新题型链接训练,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 目的要求:1.能在位移时间图象中,运用速度定义判断、比较平均速度;2.能计算可分解为若干段匀速直线运动的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8分,对而不全得4分。

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关于速度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B.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同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变的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2.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1所示,则由图可看出()A.乙比甲早出发,甲比乙先到达距出发点s0处B.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C.甲比乙早出发,乙比甲先到达距出发点s0处D.两车的瞬时速度相同3.骑自行车的人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距离分别为1 m、2 m、3 m、4 m,关于这个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 s末的瞬时速度为2.5 m/s B.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0 m/sC.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4.0 m/s4.(2005,北京)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 ,图1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考间的距离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此物体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可能等于v1B.不可能等于v2C.可能等于2v1D.可能大于2v26.一旅客坐在一辆速率是54 km/h的火车中,迎面从旁边的平行轨道上驶来一列长150 m,速率为36 km/h的货车,则货车驶过旅客身边的时间为()A.10 s B.15 s C.6 s D.30 s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作答。

7.百货大楼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

若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上要3min,若此人沿运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则要___________min。

8.铁路钢轨每根长l=12.5m,如果火车内旅客在每1min20s内听到火车撞击钢轨接头处的声音100次,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9.(2005年·广东)“大洋一号”配备有一种声呐探测系统,用它克测量海水深度。

其原理是: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会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

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500m/s,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到反射波的时间为8s,则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___________m。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28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0.(12分)下面是一张上海到南京西站的列车时刻表,指示的是从上海至南京西站的运行情况。

假设列伞在这一段路中看作是直线运动,且在每一个车站都准点开出,准点到达。

求: (1)列车从上海站开出至苏州车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大?(2)列车从苏州站开出至南京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大?(3)列车从上海站开出至南京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大?T721车次T722南京西——上海特快自上海起公里数站 名 上海——南京西特快14:28 309 南京西 12:05 14:36 14:46303 南京 11:57 11:47 15:58 16:02 165 常州 10:33 10:29 16:26 16:30 126 无锡 84 苏州 9:43 9:39 17:33上海9:0011.(16分)图A 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

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

图B 中p 1、p 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分别是p 1、p 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p 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1.0 s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 =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 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_______m ,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m/s 。

图2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高考新题型链接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答案】AC【点拨】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A 正确;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可以相同,可以相反,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B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是单向直线运动,速度的方向是不变的,且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C 正确,D 错误。

2.【答案】C【点拨】从图中可知甲从t =0时出发,而乙从t =t0时出发,t 0>0,所以甲比乙早出发。

又因为到达s 0处时,甲用时t =t 甲,乙用时t =t 乙,t 甲>t乙,所以乙比甲先到达s 0处。

A 错误,C 正确;甲车中途停了一段时间,乙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D 错误;两车的位移相同,时间不同,平均速度不相同,B 错误。

3.【答案】C【点拨】自行车做的是变速运动,根据题给条件无法确定4 s 末的瞬时速度,A 、B 错误;前4s 的位移为s =1m +2m +3m +4m =10m ,前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sv t==2.5 m/s 。

4.【答案】B 【点拨】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应为闪电传播时间+人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时间。

设闪电发生的位置与地面相距s ,则8123033310s(.).s +⨯=⨯,因s 的值远远小于光速,所以s 约为=123033..⨯km =4.1km ,而33.0约等于31,故也可写成1.433.12=,故A 和C 错,B 对;若声速为2倍以上,则s 应为66.03.12⨯了,所以D 不对。

5.【答案】A【点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21212122v v v v v s v s s v +=+=,当v 2=v 1时有)(21v v v 或=,A 正确,B错误。

由1212<+v v v ,可得)2(221v v v 或<,故C 、D 错误。

6.【答案】C【点拨】以旅客为参考系,则货车相对于旅客的速度为v =54km/h +36km/h =90km/h =25m/s 。

货车驶过旅客身边的时间为15025s t v ==s =6s 。

二、填空、实验题: 7.【答案】0.75【点拨】设自动扶梯的长度为s ,则:12121212t t s s st s s v v v t t t t ====+++=0.75min 。

8.【答案】15.625 【点拨】因每1min20s 内听到火车撞击钢轨接头处的声音100次,则相邻两次声音间的时间间隔为t 0=0.8s ,这个时间就是火车走一根钢轨的时间,则火车的速度为:0lv v ==15.625m/s 。

9.【答案】6000m【点拨】设s 为超声波往返的距离,h 为海水的深度,有:s =vt =1500×8=12000m ,h =2s =6000m 。

三、计算题:10.【答案】(1)129 km/h ;(2)106km/h ;(3)109km/h【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看懂,用的是右边部分的时刻。

然后要看清从何地到何地,特别不要将“南京站”与“南京西”混淆。

此外有的站上有两个时刻,一个是到达的时刻,另一个是出发的时刻,两个时刻差是停站时间。

在计算时不能用错。

(1)t 1=9:39-9:0=39 min =0.65 h ,S 1=(84-0)km =84 km 。

平均速度:s m h km hkm t S v /9.35/12965.084111====(2)t 2=11:47-9:43=2:04=124min =2.07 h ,S 2=(303-84)km =217 km 。

平均速度:s m h km hkm t S v /44.29/10607.2217222====。

(3)t 3=11:47-9:00=2:47=167 min =2.78 h ,S 3=(303-0)km =303 km 。

平均速度:s m h km hkm t S v /24.30/10978.2303333====11.【答案】17;17.9【解析】由于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p 1、p 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 =1.0 s ,从图B 可知测速仪Δt 内的扫描距离s =30格,扫描速度v ′=ts∆=30格/秒。

测速仪发出超声波信号p 1至遇到汽车,测速仪的扫描距离为s 1=211n p =6格,经历的时间Δt 1=v s '1=0.2 s ,因此得到测速仪发出超声波信号p 1时测速仪与车的距离为: s 1=v Δt 1=(340×0.2)m =68 m同理,测速仪发出信号p 2至遇到汽车,经历的时间Δt 2=v s '2=v np '222=0.15 s ,测速仪发出信号p 2时与车的距离为:s 2=v Δt 2=(340×0.15)m =51 m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s 1-s 2=17 m 汽车行驶17 m 所用的时间为: t =Δt +Δt 2-Δt 1速度为:v ″=ts s 21-=17.9 m/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