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 尺规作图(解析版)

合集下载

尺规作图演示课件

尺规作图演示课件
24.4尺规作图(2)
我们已熟悉尺规的两个根本作图:画 线段,画角.那么利用尺规还能解决 什么作图问题呢?
1.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画直线的垂线.
如图,线段AB,画出它的垂直平分线.
图 24.4.7
如图,线段AB,画出它的垂直平分线.
以点A为圆心,以大于AB一半的长为半 径,在AB的一侧图画2 4弧.4 .7;以点B为圆心, 以同样的长为半径,在AB的同一侧画弧, 两弧的交点记为C,那么C是线段AB垂直 平分线上的一点.利用类似的方法确定 另一点D.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直角边分 别等于的两条线段.
(第4 题)
2.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斜边和直 角边分别等于的两条线段.
(第4 题)
3.如图,过点P画∠O两边的垂线.
(第 1 题 )
4.如图,画△ABC边BC上的高.
(第 2题)
1.根本作图 2.应用
上海上门推拿 ://fan17 / 上海上门推拿
1.如图,点C在直线l上,试过点C画 出直线l的垂线.
作法:(3)以点D为圆心,以同样的长 为半径在直线的图同24一.4.侧8 画弧,两弧交 于点D; (4)经过点C、D作直线CD. 直线CD即为所求.
2.如图,如果点C不在直线l上,试和 同学讨论,应采取怎样的步骤,过点 C画出直线l的垂线?
作法:(1)以点C为圆心,图以24适.4.1当0 长为 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点A、B; (2)以点A为圆心,以CB长为半径在 直线另一侧画弧.
氏,别以为有哥哥、姐姐这双重保护伞就能为所欲为。爷倒是要看看你,怎么解释这各问题!第壹卷 第280章 沉冤王爷依然有他那波澜不惊 の消沉嗓音问道:“那好,你既然说跟八弟壹伙没有牵连,那么,二十三弟是怎么知道你姐姐の手受伤の事情?〞至此两姐妹才知道,原来是 因为这各事情,才惹得爷发咯这么大の火。玉盈满脸担忧地望向凝儿。水清只是心中壹阵冷笑,二十三叔是怎么知道の,她哪里知道,而且就 算是二十三叔知道咯,又跟八叔有啥啊关系?原来就知道爷是壹各生性多疑の人,没想到疑神疑鬼到咯这种程度!不会是因为二十三叔和弟妹 知道咯这件事情,爷找不到泄密の人,恼羞成怒,就拉她来当替罪羊吧。“爷这句问话从何而来?妾身怎么知道二十三叔是如何知道这件事情 の!既然爷想知道为啥啊,爷为啥啊不自己去问问二十三叔?这件事情自始至终,妾身都自认没有错处,假设爷壹定要让妾身担责任の话,妾 身没有选择,只能听爷の吩咐。但是,妾身只想说,妾身就是死,也要死得明白,妾身可以与八叔对质,以还妾身の壹各清白。〞水清の壹番 话,特别是最后の以死言志,让他无言以对!他还从未曾逼得壹各诸人以死言志,这是第壹次。他擅长与男人打交道,但他对付诸人,特别是 这各铁骨铮铮、不卑不亢、视死如归の诸人,真是棘手至极。“爷会把事情调查得水落石出の,你好自为之吧。〞说完,他转身离开咯帐子。 即使王爷已经走咯,水清心中の愤怒仍是难以平息,胸膛急剧地起伏着,她の肺都要气炸咯!以前只是知道自己不讨爷の喜欢,现在才知道, 竟会遭受不白之冤,这天大の委屈将她憋闷得快要疯掉咯。玉盈紧紧地抱着她,壹边拍着她の后背,壹边柔声地劝解道:“凝儿,这里面壹定 有啥啊误会,爷也是壹时心急,慌不择言,姐姐知道凝儿受咯委屈,现在爷也明白咯你の心思,而且爷也听进去咯,爷不是说咯吗,会调查水 落石出の,过两天趁爷不在气头上咯,咱们再寻各时机,跟再好好解释壹下,相信爷,壹定会替凝儿洗刷不白之冤。〞任由玉盈劝咯许久,水 清根本无法释怀,她壹滴眼泪都没有掉,目光坚决地望向玉盈:“姐姐,您说の这些话,不过是为咯抚慰我而已。我能不清楚吗?爷怎么可能 会替凝儿洗刷不白之冤,因这这不白之冤,原本就是爷强加给凝儿の,您还能指望爷来为凝儿洗刷清白?姐姐,您可千万不要被爷给蒙骗咯。 〞“凝儿!爷是你の夫君,你怎么可以认为爷在蒙骗你?〞“姐姐啊!凝儿说咯这么多,你怎么还明白啊!〞回到咯自己の营帐,王爷壹直深 思着。刚刚水清那绝决の态度,甚至以死明志,都不是假装出来の。那二十三弟怎么会知道?二十三弟壹直都不是很警觉の人,怎么单单这件 事情这

24.4-尺规作图(1)

24.4-尺规作图(1)
24.4尺规作图(1)
你可以很容易地用量角器和刻度尺画一 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画一个角等于已知 角.但如果限定使用的工具只能是圆规和 没有刻度的直尺,即尺规作图,你还能画 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吗? 自古希腊时代起,人们就已经创造了尺 规作图的游戏.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游戏, 吸引着许多人去探索.对用直尺和圆规能 作出哪些图形以及不可能作出哪些图形的 思考,竟推动了整个数学的发展.
第一步: 画射线O′A′. 第二步:以点O为圆心,以适 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C, O A 图24.4.3 交OB于D. 第三步:以点O′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画弧, 交O′A′于C′. 第四步:以点C′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 交前一条弧于D′.
注意:几何作图要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24.4.3,∠AOB为已知角,试按 下列步骤用圆规和直尺准确地画一个 角等于∠AOB.
第五步: 经过点D′画射线O′B′.
∠A′O′B′就是所要画的角.
怎样过点C作一条线平行于AB呢?
B
A
C
请你利用直尺和圆规分别画出满足图 24.4.4和图24.4.5中条件的三角形ABC.
(1)已知两边及夹角; (2)已知两角及夹边.

图 24.4.4
图 24.4.5
3.如图,已知∠A、∠B,求作一个 角,使它等于∠A+∠B.
如图24.4.1,MN为已知线段,你能用 直尺和圆规准确地画一条与MN相等的 线段吗?
图 24.4.1
如图24.4.2,我们可以先画射线AB, 然后用圆规量出线段MN的长,再在 射线AB上截取AC=MN,线段AC就 是所要画的线段.
图 24.4.2
1.已知线段AB和CD,如下图,求作 一线段,使它的长度等于AB+2CD.

《尺规作图》课件PPT课件

《尺规作图》课件PPT课件
在机械装配过程中,装配图纸是指导工人如何组装机械的重要依据。使用尺规作图可以绘制出详细的装配图纸, 包括各个零件的尺寸、位置和连接方式等。
05
习题与练习
基本题
题目1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题目2
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题目3
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进阶题
01
02
03
题目4
作一个三角形,使其三边 长度分别为3cm、4cm、 5cm
02
通过一个点作圆
使用尺规,选取一个点作为圆心,再选取一个长度作为半径,然后以该
点为起点,以该长度为半径,画出一个圆。
03
通过两个点作圆
使用尺规,选取两个点作为圆上的点,再选取这两个点之间的中点作为
圆心,然后以该中点到每个点的距离为半径,分别画出两个圆,这两个
圆就是所求的两个圆。
圆弧的作法
圆弧的基本性质
题目5
作一个角,使其是已知两 角的和
题目6
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 直平分线
挑战题
题目7
作一个正方形,使其面积 等于已知三角形的面积
题目8
经过两个已知点作一条直 线的平行线
题目9
作一个五边形,使其内角 和等于已知四边形的内角 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几何学中,尺规作图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几何问题,如求作线段的中点、等分 线段、求作圆的切线等。
在代数和解析几何中,尺规作图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求作函数的图像、求作方程 的根等。
在数学竞赛中,尺规作图是重要的解题工具之一,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几何构造问 题。
02
尺规作图的基本技能
直线的作法
直线的基本性质

第24讲 尺规作图

第24讲  尺规作图

个数是(
)
A .2
B.3

C .4
D.5
8.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4 个 B.3个 C.2个
)
D.1个
①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的 各边中点一定构成正方形;②中心投影的投影 线彼此平行;③在周长为定值 P 的扇形中,当 半径为 时,扇形的面积最大;④相等的角是 4 对顶角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知、求作、作法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必须用铅笔作图
).
谢谢大家! 再见
(3)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因为定理的逆命题 不一定都是真命题,所以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 (4)公理:有一类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 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伪的原始依据,这
样的真命题叫公理.
温馨提示: 对命题的正确性理解一定要准确,判定命题不成立时,有时 可以举反例说明道理;命题有正、误,错误的命题也是命 题.
第24讲 尺规作图
考点一
几何作图
1.尺规作图限定作图工具只有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 2.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以及线段的和、差;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以及角的和、差; (3)作角的平分线; (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
考点三
证明
1.证明:根据题设、定义、公理及定理,经过逻辑推理来 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一推理过程称为证明. 2.证明的一般步骤:①审题,找出命题的 题设 和 结论 ;②由题意画出图形,具有一般性;③用数 已知 学语言写出 ⑤写出 证明过程 求证 、 ;④分析证明的思路; ,每一步应有根据,要推理严密.
P

尺规作图篇(解析版)--中考数学必考考点总结+题型专训

尺规作图篇(解析版)--中考数学必考考点总结+题型专训

专题13尺规作图知识回顾1.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2.基本要求它使用的直尺和圆规带有想像性质,跟现实中的并非完全相同.①直尺必须没有刻度,无限长,且只能使用直尺的固定一侧.只可以用它来将两个点连在一起,不可以在上画刻度.②圆规可以开至无限宽,但上面亦不能有刻度.它只可以拉开成你之前构造过的长度3.基本作图有:(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具体步骤:①以线段两个端点为圆心,大于线段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圆弧,两圆弧在线段的两侧别分交于M、N。

如图①②连接MN,过MN的直线即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图②(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具体步骤:①以角的顶点O为圆心,一定长度为半径画圆弧,圆弧与角的两边分别交于两点M、N。

如图①。

②分别以点M与点N为圆心,大于MN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圆弧,两圆弧交于点P。

如图②。

即为角的平分线。

③连接OP,OP4.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

5.设计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主要把简单作图放入实际问题中.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对所作图形的要求,结合对应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的方法作图。

专题练习1.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已知线段m,n.求作△ABC,使∠A=90°,AB=m,BC=n.【分析】先在直线l上取点A,过A点作AD⊥l,再在直线l上截取AB=m,然后以B点为圆心,n为半径画弧交AD于C,则△ABC满足条件.【解答】解:如图,△ABC为所作.2.如图,在△ABC中,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1)作∠ACB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E(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证:AD=AE.【分析】(1)按照角平分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2)证明△ACE≌△ABD,即可得出AD=AE.【解答】(1)解:如图所示.(2)证明:∵AB=AC,∴∠ABC=∠ACB,∵B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角平分线,∴∠ABD=∠ACE,∵AB=AC,∠A=∠A,∴△ACE≌△ABD(ASA),∴AD=AE.3.如图,已知线段AC和线段a.(1)用直尺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并标明相应的字母,不写作法)①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l,交线段AC于点O;②以线段AC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使得AB=a,并且点B在线段AC的上方.(2)当AC=4,a=21ABCD的面积.【分析】(1)①按照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②以点O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A为圆心,线段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线段AC上方交于点B,同理,以点O为圆心,OC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C为圆心,线段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线段AC下方交于点D,连接AD,CD,AB,BC,即可得矩形ABCD.(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①如图,直线l即为所求.②如图,矩形ABCD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90°,∵a=2,∴AB=CD=2,∴BC=AD===,∴矩形ABCD的面积为AB•BC=2×=.4.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AB=BC,AD⊥DC于点D.(1)用尺规作∠ABC的角平分线,交CD于点E;(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接AE.求证:四边形ABCE是菱形.【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图步骤作图即可.(2)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再结合AB=BC,可证得四边形ABCE为菱形.【解答】(1)解:如图所示.(2)证明:∵BE是∠ABC的角平分线,∴∠ABE=∠CBE,∵AB∥CD,∴∠ABE=∠BEC,∴∠CBE=∠BEC,∴BC=EC,∵AB=BC,∴AB=EC,∴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AB=BC,∴四边形ABCE为菱形.5.如图,在4×4的方格纸中,点A,B在格点上.请按要求画出格点线段(线段的端点在格点上),并写出结论.(1)在图1中画一条线段垂直AB.(2)在图2中画一条线段平分AB.【分析】(1)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作出图形即可;(2【解答】解:(1)如图1中,线段EF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2)如图2中,线段EF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6.“水城河畔,樱花绽放,凉都宫中,书画成风”的风景,引来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留念.已知水城河与南环路之间的某路段平行宽度为200米,为避免交通拥堵,请在水城河与南环路之间设计一条停车带,使得每个停车位到水城河与到凉都宫点F的距离相等.(1)利用尺规作出凉都宫到水城河的距离(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图中格点处标出三个符合条件的停车位P1,P2,P3;(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M(0,2),N(2,0),停车位P(x,y),请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在图中画出停车带,并判断点P(4,﹣4)是否在停车带上.【分析】(1)利用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方法作图即可;(2)根据停车位到水城河与到凉都宫点F的距离相等,可得点P1,P2,P3;(3)根据停车位P(x,y)到点F(0,﹣1)和直线y=1的距离相等,得1﹣y=,从而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线段FA的长即为所求;(2)如图,点P1,P2,P3即为所求;(3)∵停车位P(x,y)到点F(0,﹣1)和直线y=1的距离相等,∴1﹣y=,化简得y=﹣,当x=4时,y=﹣4,∴点P(4,﹣4)在停车带上.7.图①、图②、图③均是5×5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其顶点称为格点,△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网格中△ABC的形状是;(2)在图①中确定一点D,连结DB、DC,使△DBC与△ABC全等;(3)在图②中△ABC的边BC上确定一点E,连结AE,使△ABE∽△CBA;(4)在图③中△ABC的边AB上确定一点P,在边BC上确定一点Q,连结PQ,使△PBQ∽△ABC,且相似比为1:2.【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即可;(2(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作出图形即可;(4)作出AB,BC的中点P,Q即可.【解答】解:(1)∵AC==,AB==2,BC=5,∴AC2+AB2=BC2,∴∠BAC=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2)如图①中,点D,点D′,点D″即为所求;(3)如图②中,点E即为所求;(4)如图③,点P,点Q即为所求.8.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C=45°.(1)请用尺规作出⊙O的切线A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B与切线AD所夹的锐角为75°,⊙O的半径为2,求BC的长.【分析】(1)过点A作AD⊥AO即可;(2)连接OB,OC.证明∠=75°,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B,推出∠BOC=120°,求出CH可得结论.【解答】解:(1)如图,切线AD即为所求;(2)过点O作OH⊥BC于H,连接OB,OC.∵AD是切线,∴OA⊥AD,∴∠OAD =90°,∵∠DAB =75°,∴∠OAB =15°,∵OA =OB ,∴∠OAB =∠OBA =15°,∴∠BOA =150°,∴∠BCA =∠AOB =75°,∵∠ABC =45°,∴∠BAC =180°﹣45°﹣75°=60°,∴∠BOC =2∠BAC =120°,∵OB =OC =2,∴∠BCO =∠CBO =30°,∵OH ⊥BC ,∴CH =BH =OC •cos30°=,∴BC =2.9.如图,在△ABC 中,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分别以点A ,D 为圆心,大于21A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AB ,AD ,AC 于点E ,O ,F ,连接DE ,DF .(1)由作图可知,直线MN 是线段AD 的.(2)求证:四边形AEDF 是菱形.【分析】(1)根据作法得到MN 是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2)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则AF =DF ,AE =DE ,进而得出DF ∥AB ,同理DE ∥AF ,于是可判断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加上FA =FD ,则可判断四边形AEDF 为菱形.【解答】(1)解:根据作法可知:MN 是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故答案为:垂直平分线;(2)证明:∵MN 是AD 的垂直平分线,∴AF=DF,AE=DE,∴∠FAD=∠FDA,∵AD平分∠BAC,∴∠BAD=∠CAD,∴∠FDA=∠BAD,∴DF∥AB,同理DE∥AF,∴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FA=FD,∴四边形AEDF为菱形.10.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B=8,BC=5.(1)作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H;(2)在(1)的条件下,连接CD,求△BCD的周长.【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BC的垂直平分线即可;(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C=DB,则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DCA,则DC=DA,然后利用等线段代换得到△BCD的周长=AB+BC.【解答】解:(1)如图,DH为所作;(2)∵DH垂直平分BC,∴DC=DB,∴∠B=∠DCB,∵∠B+∠A=90°,∠DCB+∠DCA=90°,∴∠A=∠DCA,∴DC=DA,∴△BCD的周长=DC+DB+BC=DA+DB+BC=AB+BC=8+5=13.11.已知:△ABC.(1)尺规作图: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内切圆的圆心O.(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如果△ABC的周长为14cm,内切圆的半径为1.3cm,求△ABC的面积.【分析】(1)作∠ABC,∠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点O即为所求;(2)△ABC的面积=(a+b+c)•r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点O即为所求;(2)由题意,△ABC的面积=×14×1.3=9.1(cm2).12.已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点E是边AD的中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下列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m,使m∥AB;(2)在图2中作出矩形ABCD的对称轴n,使n∥AD.【分析】(1)如图1中,连接,BD交于点O,作直线OE即可;(2)如图2中,同法作出点O,连接BE交AC于点T,连接DT,延长TD交AB于点R,作直线OR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直线m即为所求;(2)如图2中,直线n即为所求;13.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顶点均在格点上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图中△ABC为格点三角形.请按要求作图,不需证明.(1)在图1中,作出与△ABC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要求所作格点三角形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不与△ABC重叠;(2)在图2中,作出以BC为对角线的所有格点菱形.【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菱形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解:(1)如图1中,△ABD1,△ABD2,△ACD3,△ACD4,△CBD5即为所求;(2)如图2中,菱形ABDC,菱形BECF即为所求.14.【问题提出】如何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条直线或圆弧平分已知扇形的面积?【初步尝试】如图1,已知扇形OAB,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过圆心O作一条直线,使扇形的面积被这条直线平分;【问题联想】如图2,已知线段MN,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个以MN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MNP;【问题再解】如图3,已知扇形OAB,请你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一条以点O为圆心的圆弧,使扇形的面积被这条圆弧平分.(友情提醒:以上作图均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分析】【初步尝试】如图1,作∠AOB的角平分线OP即可;【问题联想】如图2,作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RT,垂足为R,在射线RT上截取RP=RM,连接MP,NP,三角形MNP即为所求;【问题再解】方法一: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OBE,作BC⊥OE,以O为圆心,OC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D,交OA于点F,弧DF即为所求.方法二:作OB的中垂线交OB于点C,然后以C为圆心,CB 长为半径画弧交OB中垂线于点D,再以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E、F.则弧EF即为所求.【解答】解:【初步尝试】如图1,直线OP即为所求;【问题联想】如图2,三角形MNP即为所求;【问题再解】如图3中,即为所求.15.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点A,B,C均在格点上,试按要求画出相应格点图形.(1)如图1,作一条线段,使它是AB向右平移一格后的图形;(2)如图2,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使AB和AC是它的两条边;(3)如图3,作一个与△ABC相似的三角形,相似比不等于1.【分析】(1)把点B、A向右作平移1个单位得到CD;(2)作A点关于BC的对称点D即可;(3)延长CB到D使CD=2CB,延长CA到E点使CE=2CA,则△EDC满足条件.【解答】解:(1)如图1,CD为所作;(2)如图2,(3)如图3,△EDC为所作.。

第24讲 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

第24讲 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
步骤:①以点 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OA, OB 于点 N,M;
②分别以点 M,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 两弧相交于点 P;
③画射线 OP,OP 即为所求角平分线.
(3)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步骤:①分别以点 A,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 在 AB 两侧作弧;
考点四 投影
1.投影: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上得到的影 子叫做物体的投影,其中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 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2.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如:物体在太阳光的 照射下形成的影子(也叫日影).
3.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如: 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
考点一 尺规作图 考点二 几何体的三视图(高频考点) 考点三 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考点四 投影
考点一 尺规作图
1.尺规作图的定义:在几何里,把限定用直尺和圆规作几 何图形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必须保留作图痕迹.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52021/9/5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52021/9/52021/9/59/5/2021 12:53:08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52021/9/52021/9/5Sep-2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52021/9/52021/9/5Sunday, September 05, 2021

第24讲 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

第24讲  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
1 以大于2AB长为半径,在AB两
作线段 的垂直 平分线
侧作弧;2.连接两弧交点即 为所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步骤:1.在∠α上以O为圆 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 作弧,交∠α的两边于点 作一个角 等于已知 角 P、Q;2.作射线O′A;3.以
O′为圆心,OP长为半径作
弧,交O′A于点M;4.以点M 为圆心,PQ长为半径作弧, 交前弧于点N;5.过点N作 射线O′B,∠BO′A即为所
例2
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
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
1 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 2
EF的长为半径
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CD于点M. 若∠ACD=120°,则∠MAB的度数为____.
拓展题2
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B为圆
2
1 心,大于 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主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高
正面

宽 宽
俯视图
主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高
正面
长 宽 俯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
2. 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几何体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正 方 体
圆 柱
几何体
主视图
左视图Biblioteka 俯视图圆 锥球1. 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
①正方体的展开图是六个⑩_______;
正方形
②棱柱体的展开图是两个多边形与多个矩形;
(’15漳州)如下左图是一个长方体包装盒,
A
则它的平面展开图是(
)
拓展题3
(’15南阳模拟)如图,把左边的图形折起来得

2025年广东中考数学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精准解读第7章 第24讲 尺规作图

2025年广东中考数学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精准解读第7章 第24讲 尺规作图

B.21
C.20
D.18
返回
目录
方法讲练·拓思维
命题点2 尺规作图动手操作
6年4考
5.(2024·广东)如图,在△ABC中,∠C=90°.
(1)实践与操作:用尺规作图法作∠A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保留作图
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解:如解图所示,AD即为所求.
返回
目录
方法讲练·拓思维
(2)应用与证明:在(1)的条件下,以点D为圆心,DC长为半径作☉D.求证

M,N两点;
(2)作直线MN,则直线MN即为所求作的垂
直平分线
到线段两个端点
作图依据: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点在这条线段
距离相等
的垂直平分线上
返回
目录
考点梳理·精整合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作图步骤
作图
已知:直线l和直线l上一点P.
求作:直线l的垂线PM.
图,并回答问题:
①过点A作切线AC,且AC=4(点C在点A的上方);
②连接OC,交☉O于点D;
③连接BD,与AC交于点E.
返回
目录
方法讲练·拓思维
(1)求证:DB为☉O的切线.
解:所作图形如解图所示.
∵AC是☉O的切线,∴∠OAC=90°.
∵OA=3,AC=4,∴OC=5.
由题意,得OD=OA=3,OB=OC=5,∠DOB=∠AOC,
2025年广东中考数学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精准解读
第七章
图形的变化
知识脉络·建体系
本章知识导图
返回
目录
知识脉络·建体系
数学思想方法:从一般到特殊,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讲 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的作图工具 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 2.基本尺规作图类型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步骤:①作射线OP ;②以O 为圆心,a 为半径作弧,交OP 于A ,OA 即为所求线段.图示:类型三: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步骤:①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在AB 两侧作弧,两弧交于M ,N 点;②连接MN ,直线MN 即为所求垂直平分线.图示:类型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步骤:①以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α的两边于点P ,Q ; ②作射线O′A ;③以O′为圆心,OP 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点M ; ④以点M 为圆心,PQ 长为半径作弧,交前弧于点N ; ⑤过点N 作射线O′B ,∠AO′B 即为所求角.图示:类型五: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步骤:点在直线上:①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于A ,B 两点; ②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在直线两侧作弧,交点分别为M ,N ;③连接MN ,MN 即为所求垂线. 点在直线外:①在直线另一侧取点M ; ②以PM 为半径画弧,交直线于A ,B 两点;③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交M 同侧于点N ;④连接PN ,则直线PN 即为所求的垂线.图示:3.常见几种基本尺规作图作三角形 ①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②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 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④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⑤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4.作图的一般步骤(1)已知;(2)求作;(3)分析;(4)作法;(5)证明; (6)讨论.步骤(5)(6)常不作要求,步骤(3)一般不要求,但作图中一定要保留作图痕迹.考点1:简单尺规作图【例题1】尺规作图,已知顶角和底边上的高,求作等腰三角形. 已知:如图,∠α,线段a.求作:△ABC ,使AB =AC ,∠BAC =α,AD ⊥BC 于D ,且AD =a.【解析】:作图如图,(1)作∠EAF =∠α;(2)作AG 平分∠EAF ,并在AG 上截取AD =a ;(3)过D 作MN ⊥AG ,MN 与AE ,AF 分别交于B ,C.则△ABC 即为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归纳:1.熟悉五个基本的作图步骤及作图痕迹. 2.平时多体会和理解一些复杂作图的依据及作图过程. 3.会在常见的作图语言与对应的几何语言之间进行转化.4.提倡在平时画图时,采用尺规作图,强化自己的作图意识和规范性. 考点2: 复杂尺规作图【例题2】如图,在△ABC 中,已知∠ABC =90°.(1)请在BC 上找一点P ,作⊙P 与AC ,AB 都相切,与AC 的切点为Q ;(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2)连接BQ ,若AB =3,(1)中所作圆的半径为32,求sin ∠CBQ.【分析】 (1)要求作⊙P 与AB 、AC 相切,根据切线的性质,即点P 到AB 、AC 的距离相等,且点P 在边BC 上,想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即作∠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P 点,以点P 为圆心,PB 为半径作圆即可;(2)由切线长定理得AB =AQ ,又PB =PQ ,则判定AP 为BQ 的垂直平分线,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CBQ =∠BAP ,然后在Rt △ABP 中利用正弦函数求出sin ∠BAP ,从而可得到sin ∠CBQ 的值.解:(1)如图所示,⊙P 即为所求:(2)∵AB 、AQ 为⊙P 的切线,∴AB =AQ ,∵PB =PQ ,∴AP 为BQ 的垂直平分线,∴∠BAP +∠ABQ =90°,∵∠CBQ +∠ABQ =90°,∴∠CBQ =∠BAP ,在Rt △ABP 中,AP =AB 2+PB 2=32+(32)2=352,∴sin ∠BAP =BP AP =32352=55,∴sin ∠CBQ =55考点3: 关于尺规作图的应用【例题3】(2019▪广西池河▪8分)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在⊙O 上.(1)尺规作图:作∠BAC 的平分线,与⊙O 交于点D ;连接OD ,交BC 于点E (不写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且用黑色墨水笔将作图痕迹加黑);(2)探究OE 与AC 的位置及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AD 平分∠BAC ,然后连接OD 得到点E ;(2)由AD 平分∠BAC 得到∠BAD =12∠BAC ,由圆周角定理得到∠BAD =12∠BOD ,则∠BOD =∠BAC ,再证明OE 为△ABC 的中位线,从而得到OE ∥AC ,OE =12AC .【解答】解:(1)如图所示;(2)OE∥AC,OE=12 AC.理由如下:∵AD平分∠BAC,∴∠BAD=12∠BAC,∵∠BAD=12∠BOD,∴∠BOD=∠BAC,∴OE∥AC,∵OA=OB,∴OE为△ABC的中位线,∴OE∥AC,OE=12 AC.一、选择题:1.(2018年湖北省宜昌市3分)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答】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求作:AB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作法:(1)任意取一点K,使K和C在AB的两旁.(2)以C为圆心,CK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3)分别以D和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4)作直线CF.直线CF就是所求的垂线.故选:B.2. (2018•襄阳)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分别交BC,AC于点D,E.若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为()A.16cm B.19cm C.22cm D.25cm【答案】B【解答】解:∵DE垂直平分线段AC,∴DA=DC,AE=EC=6cm,∵AB+AD+BD=13cm,∴AB+BD+DC=13cm,∴△ABC的周长=AB+BD+BC+AC=13+6=19cm,故选:B.3. (2019•河北•3分)根据圆规作图的痕迹,可用直尺成功找到三角形外心的是()A.B.C.D.【答案】C【解答】解:三角形外心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由基本作图得到C选项作了两边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可用直尺成功找到三角形外心.故选:C.4. (2019•贵阳•3分)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B和点D,再分别以点B,D为圆心,大于B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作射线CM交AB于点E.若AE=2,BE=1,则EC的长度是()A.2 B.3 C.D.【答案】D【解答】解:由作法得CE⊥AB,则∠AEC=90°,AC=AB=BE+AE=2+1=3,在Rt△ACE中,CE==.故选:D.5. (2018•河南)如图,已知▱AOBC的顶点O(0,0),A(﹣1,2),点B在x轴正半轴上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OA,OB于点D,E;②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F;③作射线OF,交边AC于点G,则点G的坐标为()A.(﹣1,2)B.(,2)C.(3﹣,2)D.(﹣2,2)【答案】A【解答】解:∵▱AOBC的顶点O(0,0),A(﹣1,2),∴AH=1,HO=2,∴Rt△AOH中,AO=,由题可得,OF平分∠AOB,∴∠AOG=∠EOG,又∵AG∥OE,∴∠AGO=∠EOG,∴∠AGO=∠AOG,∴AG=AO=,∴HG=﹣1,∴G(﹣1,2),故选:A.二、填空题:6. (2018•南京)如图,在△ABC中,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连接DE.若BC=10cm,则DE=cm.【答案】5【解答】解:∵用直尺和圆规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BC=5cm.故答案为:5.7. (2019•河南•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90°,AD=4,BC=3.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12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作射线BE交AD于点F,交AC于点O.若点O是AC的中点,则CD的长为.【答案】22.【解答】解:如图,连接FC,则AF=FC.∵AD∥BC,∴∠F AO=∠BCO.在△FOA与△BOC中,,∴△FOA≌△BOC(ASA),∴AF=BC=3,∴FC=AF=3,FD=AD﹣AF=4﹣3=1.在△FDC中,∵∠D=90°,∴CD2+DF2=FC2,∴CD2+12=32,∴CD=2.8. (2018•淮安)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5,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分别为点P、Q,过P、Q两点作直线交BC于点D,则CD的长是.【答案】【解答】解:连接AD.∵PQ垂直平分线段AB,∴DA=DB,设DA=DB=x,在Rt△ACD中,∠C=90°,AD2=AC2+CD2,∴x2=32+(5﹣x)2,解得x=,∴CD=BC ﹣DB=5﹣=,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9. 2.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1)利用直尺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的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①作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O ,交AC 于点D; ②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交OD 的延长线于点E. (2)在(1)所作的图形中,解答下列问题.①点B 与⊙O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②若DE =2,AC =8,求⊙O 的半径.解:(1)如图所示: (2)①连接OC ,如图,∵OD 垂直平分AC ,∴OA =OC ,∴∠A =∠ACO ,∵∠A +∠B =90°,∠OCB +∠ACO =90°,∴∠B =∠OCB ,∴OC =OB ,∴OB =OA ,∴点B 在⊙O 上; ②∵OD ⊥AC ,且点D 是AC 的中点,∴AD =12AC =4,设⊙O 的半径为r ,则OA =OE =r ,OD =OE -DE =r -2,在Rt △AOD 中,∵OA 2=AD 2+OD 2,即r 2=42+(r -2)2,解得r =5.∴⊙O 的半径为510. (2018•安徽•分) 如图,⊙O 为锐角△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5.(1)用尺规作图作出∠BAC 的平分线,并标出它与劣弧BC 的交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若(1)中的点E 到弦BC 的距离为3,求弦CE 的长.【答案】(1)画图见解析;(2)CE=【解析】【分析】(1)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B、AC有交点,再分别以这两个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距离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过点A与这点作射线,与圆交于点E ,据此作图即可;(2)连接OE交BC于点F,连接OC、CE,由AE平分∠BAC,可推导得出OE⊥BC,然后在Rt△OFC 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FC的长,在Rt△EFC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CE的长.【详解】(1)如图所示,射线AE就是所求作的角平分线;(2)连接OE交BC于F,连接OC,如图,∵AE平分∠BAC,∴∠BAE=∠CAE,∴=,∴OE⊥BC,∴EF=3,∴OF=5﹣3=2,在Rt△OCF中,CF==,在Rt△CEF中,CE==.11. (2019•江苏泰州•8分)如图,△ABC中,∠C=90°,AC=4,BC=8.(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若(1)中所作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求BD的长.【分析】(1)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12AB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即可.(2)设AD=BD=x,在Rt△ACD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直线MN即为所求.(2)∵MN垂直平分线段AB,∴DA=DB,设DA=DB=x,在Rt△ACD中,∵AD2=AC2+CD2,∴x2=42+(8﹣x)2,解得x=5,∴BD=5.12. (2018·广东·6分)如图,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CBD=75°,(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AB的垂直平分线EF,垂足为E,交AD于F;(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条件下,连接BF,求∠DBF的度数.【分析】(1)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过两弧的交点作直线即可;(2)根据∠DBF=∠ABD﹣∠ABF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直线EF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是菱形,∴∠ABD=∠DBC=∠ABC=75°,DC∥AB,∠A=∠C.∴∠ABC=150°,∠ABC+∠C=180°,∴∠C=∠A=30°,∵EF垂直平分线线段AB,∴AF=FB,∴∠A=∠FBA=30°,∴∠DBF=∠ABD﹣∠FBE=45°.13. (2019•湖北孝感•8分)如图,Rt△ABC中,∠ACB=90°,一同学利用直尺和圆规完成如下操作:①以点C为圆心,以CB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G;分别以点G、B为圆心,以大于G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K,作射线CK;②以点B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M,交AB的延长线于点N;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直线BP交AC的延长线于点D,交射线CK于点E.请你观察图形,根据操作结果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CD与CE的大小关系是CD=CE;(2)过点D作DF⊥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F,若AC=12,BC=5,求tan∠DBF的值.【分析】(1)由作图知CE⊥AB,BD平分∠CBF,据此得∠1=∠2=∠3,结合∠CEB+∠3=∠2+∠CDE=90°知∠CEB=∠CDE,从而得出答案;(2)证△BCD≌△BFD得CD=DF,从而设CD=DF=x,求出AB=13,知sin∠DAF=DFAD=BCAB,即12+xx=513,解之求得x=152,结合BC=BF=5可得答案.【解答】解:(1)CD=CE,由作图知CE⊥AB,BD平分∠CBF,∴∠1=∠2=∠3,∵∠CEB+∠3=∠2+∠CDE=90°,∴∠CEB=∠CDE,∴CD=CE,故答案为:CD=CE;(2)∵BD平分∠CBF,BC⊥CD,BF⊥DF,∴BC=BF,∠CBD=∠FBD,在△BCD和△BFD中,∵,∴△BCD≌△BFD(AAS),∴CD=DF,设CD=DF=x,在Rt△ACB中,AB=13,∴sin∠DAF=DFAD=BCAB,即12+xx=513,解得x=152,∵BC=BF=5,∴tan∠DBF=DFBF=152×15=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