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青少年运动员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特征及其依法损伤

【启示与思考】青少年运动员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特征及其依法损伤
【启示与思考】青少年运动员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特征及其依法损伤

青少年运动员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特征及其依法损伤

广濑统一(日)范政(译)

一、生长期的分类与特征

青少年运动员的生长期主要以身高发育的高峰时期(又称PHV Peak Height Velocity时期)12-13岁为节点,分为三个阶段:11岁之前,12-14岁和15岁之后(如图1)。接下来就三个阶段的身体特征分别说明。

图1 各年龄段运动要素的发育程度

(一)11岁之前

首先,孩子们在11岁之前除早熟情况外,身体形态变化较小,神经系统的发育十分迅速。因此较易获得运动技术的提高,是掌握各项目专项技术的关键时期。故针对9岁以下年龄段运动员,训练的主旨应该是让其身体掌握尽可能多的动作,并尽量让其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同时注意在进行单个项目训练时,将跑跳等“移动性动作”与静止状态下的“非移动性动作”相结合。

最近常有学者提倡,在这个年龄段“应该让孩子多玩”。例如“捉鬼”(译者注:一种日本小孩间的追逐游戏,扮鬼的人去追逐抓人,被抓到的人转化为鬼,继续抓别人)游戏中就包含了很多基本的运动动作,通过游戏习得动作的方法对孩子们很有效。需要注意的是,教练不能只简单地放任孩子们去玩耍,而应该不断改变游戏规则,善于发现动作做不好的孩子哪里有问题,并进行单独辅导。多给孩子们一些例如“向后跑的时候,注意看周围的情况”、“可以尝试蹲下身体来躲闪”等动作提

示,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动作体验。

(二)12-14岁

该年龄段最显著的身体特征是“身高增长明显”。伴随这一现象,

有些运动员的动作会变得笨拙。而且容易因一些莫名其妙的摔倒导致骨折、磕碰等损伤。因此这个时期一定要注意在训练中让孩子们循序渐进的学会使用逐渐长大的身体,注意做好训练前的热身运动。

同时该年龄段运动员的耐力会有所提高,肌肉力量也开始慢慢增长,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训练应注意引入利于耐力素质发展的持续性动作练习。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指导方法的细节问题,有部分教练为了保证孩子们技术动作学习的准确性,经常会在训练中打断孩子们正在进行中的动作,以便讲解技术要领。但是如果每个动作都停下来给孩子们纠正的话,耐力素质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可以尝试在一周中的某一天训练多讲解技术要领,其余时间及时有孩子动作做得不对,也尽量不要去打断叫停他们,让他们在完成连续动作的过程中提高耐力水平。

(三)15岁之后

15对以后,耐力和肌肉力量进一步提高,在训练方面,要积极引入力量训练,多安排对力量要求搞得训练科目。对于对抗类项目,要适当增加对抗的强度。这里涉及到能否在更早的时候进行高强度身体接触训练的问题。个人认为,如果晓得时候能适当的让孩子们习惯与对手们进行对抗,感受一下冲撞后的感觉,之后受伤的几率反而会有所降低。因此,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二、9-11岁年龄段易发的损伤

(一)跟骨骨骺骨软骨病

9-11岁年龄段易发

的慢性损伤为“Sever”

病。症状表现为一活动,

脚后跟就疼。该病即为

“跟骨骨骺骨软骨病”

又称Haglund病,由Haglund于1907年首先描述,Sever则于1912年提出本病为跟骨骨骺的缺血性坏死,好发于爱好运动的8-14岁少年,女性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如图2所示(译者注)。Sever 病很少会变得严重,也没有必须要休息2-3个月,只要减少运动量,并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经过短暂休养就会比较快地恢复。

(二)骨折

此外,这个年龄段需要注意的依法损伤多为由于摔倒而引发的骨折与磕碰。预防方法为在热身活动中加入倒地时的自我保护练习,避免手臂的勉强支撑。此外,摔倒还容易引起软组织挫伤,但这时孩子们的体重较轻,一般不会引发较为严重的挫伤,但是有时挫伤会伴随出现软过损伤的情况,如不加注意,继续正常训练的话,高中时易引发“骨片游离”导致的疼痛现象。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挫伤并不是什么大事,大多不予理会,从而导致孩子们在受伤后无法收到良好的治疗,并在日后逐渐发展成为安全隐患。所以不管任何伤病,一旦出现问题就要找专业的医生去诊断,并进行积极地康复。

(三)胫骨结节骨骺炎(Osgood Schlatter Disease)

12岁之后,很多爱运动的孩子容易出现常说的“成长痛”。即胫骨结节骨骺炎,如图3所示,胫骨结节位于胫骨平台下50px,为髌腱附着处,就是膝下方小腿上端的体表隆起。当发育中的胫骨结节收到过度的牵拉应力后,可引起骨骺发炎,导致顾得生长快于软组织生长,形成异位骨化。此病多见于10-16岁男孩,尤其是喜欢跑、跳运动者,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膝痛原因之一。主要症状表现为:膝下方小腿上端正中部位出现过度隆起,活动时和活动后疼痛,休息后缓解。股四头肌收缩时也可引发疼痛(译者注)。

图3胫骨结节骨骺炎示意图

人们容易吧这种俗称“成长痛”的伤病理

解为是孩子成长期特有的疼痛,认为长大后会

自然消失,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胫骨结节骨

骺炎并非是可以自愈的病症,必须积极进行治

疗,否则日后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关于这一点作为教练员们一定要格外注意。

(四)腰椎分离症

12-14岁年龄段的另一个易发的伤病就是:腰椎分离症。

如图4所示,所谓腰椎分离症,就是指在谷歌还没有发育完全的情况下(大约10岁左右),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

导致第五腰椎节部位负担过重,由起初的出现

裂纹,到最后完全分离断裂的一种伤病(译者

注)。

图4腰椎分离症示意图

由于腰椎分离症属于一种由疲劳导致的慢

性损伤,不易被察觉,很多15岁左右的孩子在

出现疼痛后,在检查时才发现腰椎已经完全分离断开了,由此推断一般是在12-14岁,身高快速增高时,损伤已经开始出现了。因此在12岁之后如果出现身体后仰腰痛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诊断。如果再X光片上已经发现明显的断裂线,说明已经完全分离了,这时完全愈合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但是如果使用核磁共振或者CT,照射出细微的骨裂缝线,即属于发现较早的情况,通过静养,其愈合几率很高。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最为关键。

当然,如果错过了上述早期诊断治疗时期,15岁之后应该注意主要考虑应对这种疼痛的方法与策略,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

三、15岁之后的急性损伤

与14岁之前的慢性损伤不同,15岁之后,容易引发的损伤往往一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急性损伤为主。

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身体发育基本完成,很多软骨已经完成骨化,身体方面脆弱的部分已经逐渐减少。另一方面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加,速度与体重也在增加,每个动作的作用力也随之提高,导致急性运动损伤的诱发概率较之前有所提高。

这一时期的急性损伤可以分为“接触性外伤”与“非接触性外伤”两类,其中关于非接触性外伤,通过热身活动、提高身体平衡性、柔韧性等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地预防。

虽然人们常说青少年时期的软组织挫伤等伤病反复出现的原因,与15岁之后身体发育结束后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柔软度下降有关,但是现在尚无明确的研究数据支持这一点,只是在肌肉拉伤的有关研究中,人们会将过去的受伤经历作为再次诱发伤病的重要考量因素,认为在少年时期反复受伤的人,在成人后再次受伤的可能性更高。考虑其背后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是在受伤后人的身体机能会有明确的下降,特别是少年时期受伤后,病不能进行充分地、科学地康复训练。

最后需要提醒教练员们注意的是,很多运动员在小时候受伤后,往往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便继续投入训练,导致同一伤病反复发作,以致长大后引发更为严重的伤病。因此青少年受伤后必须进行充分并科学的机能康复训练,减少损伤的复发几率,这是每位青少年教练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选材篇 上海第二体育运动学校方水泉 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国体育界发出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是党和国家赋予全国体育人的艰巨使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金牌和奖牌总数跻身世界前列,但田径项目一金未获,离体育强国还有很大差距。使我们田径人心里愧疚和自责。如何尽快将田径部分强项跻身世界前三甲,是确立我国体育强国地位的重要标志。加速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田径打翻身仗的第一场战役。笔者从事青少年田径训练和研究三十多年,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田径运动的信息,结合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现状及本人的训练实践,对如何加快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做一探讨,仅提供全国田径同行参考。 1、早期选好苗子是田径出精品的重要保障 1.1 得田径者得天下。凡称得上世界体育强国的都是田径强国。在国内体育界,“人种论”的观念由来已久。认为亚洲黄种人要在田径短、跨、跳项目上超越黑人运动员是“不可逾越”的。这种偏见长期束缚我国田径教练员的聪明才智,是阻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桎梏。建国六十年来的事实证明,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在男子100米、110米栏、男女跳高、三级跳远,女子铅球及中长跑、竞走等项目上多次达到并超过世界水平。在上述涵盖田径跑、跳、投的项群中,曾在奥运会上披金摘银,涌现出众多田径明星。特别是近几年刘翔的杰出表现,更有理由让我们不要为黄种人而悲观。 1.2 历史证明,只要我们把握项目特征,深入研究它的技术特点,深入挖掘适应项目特征和技术特点的优秀后备人才,潜心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训练理念,优秀田径人才的涌现是水到渠成的。 1.3 当今世界田径已进入高体能、高智能、高科技的“三高”境地。这“三高”的第一突破点就是选材。田径运动与其它竞技项目不同的是,它是展示个人高体能、高技术能力的项目。技术动作的优劣所产生的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给田径运动带来多姿多彩的魅力。以运动员几乎耗尽体能的付出,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境地发展。它集中了现付竞技体育所必须的速度、力量、灵敏、协凋、弹跳等素质。而人类的这些运动素质必须符合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原则。遵照“用进废退”的生物学宗旨,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改造。所以说,对于田径运动项目特征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运动水平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鉴于遗传因子的生物学改造,在当今科学技术条件下还很难实现,但我们已经摸索出项目特征所必须具备的个体生物学强者在少儿时的症状和生理、生化范畴的依据。依照这些科学的依据和经验,我们可以精选出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行早期系统训练和培养。 2、少年儿童选材的特点和方法 2.1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多年的身体形态、机能测试和训练时间的积累和考察,获得第一手实践数据,遵照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及训练途径与方法

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及训练途径与方法 敦煌二中马新民2013年元月,我参加了甘肃省高原人才开发业余训练点及网点学校的培训班。大会邀请了国家竞走队主教练“孙荔安”教授,和上海体育学院教授上海市长跑组主教练李国强教授讲课,为期三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现在就我学习的心得,以及自己在长期的业余训练工作中总结的关于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途径及方法,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若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和指正。 一.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 选材是体育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在教练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和运动员成长和成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从事多年的业余体育训练实践中可以看出,选材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训练所能达到的高度。 同时,选材的成功与否,会决定教练员训练过程能否能顺利进行,也会决定运动员成才的时间长短。如果选材成功,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都会感觉轻松、愉悦,享受的是过程,体会的是成功。因此,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作为基层教练员在组队时根据不同的项目一定把选材作为训练中的重要环节来抓,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从8-10岁就开始了,这个阶段青少年处在第二次发育的前期,肢体变化、机体能力以及内脏器官功能处于相对稳定所段,这个阶段选材跟同龄人可比性强,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健康,没有既往病史,先天性疾病,体型较好,另外心肺功能优于 同龄人,同时,观察早晨的心率,训练后的心率,恢复期的心率。了解 运动员家庭成员的相关情况,从遗传的角度预测运动员的发展。 2.选材时应注重运动员先天的协调性,因为协调性好的小孩,在训练中能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项目,协调性好的运 动员容易接受(或学会)动作、改进动作。只要教练员给出动作要领,运动 员就能学会或改进。另外,相同运动量和强度,协调性好的运动员,一 般不容易受伤。相反,协调性不好的运动员,则容易受伤或出现身体不 适感。 3.小个子运动员比大个子运动员整体感觉可能会好一点。对大个运动员不 能已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多注意,多观察,保护好。 4.注重观察运动员的品质,选拔时要对能吃苦耐劳的运动员给予足够的重 视,因为,一但选中,他们得早起,晚睡,参加训练,还要忍受代酸或 乳酸的积累或堆积带来的身体不适。 5.观察运动员是否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换句话说就是运动员心理素质要相 对稳定。因为心理素质好的队员可以消化掉紧张情绪,属于比赛型运动 员,可以超长发挥,否则只能发挥80%——90% 6.运动员要有非常强的求胜欲望,有个性。 二.运动员的训练途径及方法 根据李教授的介绍,把青少年运动员根据年龄划分为甲组(16-17岁)乙组(14-15岁)丙组(12-13岁)对于乙组和丙组的训练主要以有氧训练为主,心率维持在140——150次/min 发育期(12-13岁)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技术含量都不宜过大,耐力训练维持在6-8km,同时做一些肌肉训练,柔韧练习,关节活动性的训练,和一定量的

对青少年运动员中长跑全面训练的方法探讨

对青少年运动员中长跑全面训练的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0-07-21T14:06:47.483Z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3月下旬供稿作者:应惠忠[导读] “中长跑”在提高速度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同时,不断改进有氧能力。应惠忠(浙江省慈溪市杨贤江中学,慈溪 315301) 摘要:中长跑的训练方法是由中长跑的特点决定的。中长跑的特点简言之是短跑的速度加上长跑的耐力,也就是机体无氧代谢和对乳酸堆积的高度忍受能力与内脏器官、组织摄取氧并利用氧持续工作的强大能力。这个能力是一个中长跑运动员必备的条件。不同类型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又各有侧重。“速度型”或”短跑型”。侧重于短跑的速度与无氧代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人体组织、器官对乳酸堆积的高度忍受能力有关。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中长跑;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9-0196-01 0 引言 “中长跑”在提高速度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同时,不断改进有氧能力。“长跑型”或“耐力型”侧重于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和有氧耐力的改进,使组织器官的运动中能及时排除乳酸堆积造成的障碍,保证持续工作的能力。各种类型的运动员在训练中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都能获得优异的成绩:不同类型的运动员都能通向中长跑的高峰,对中长跑来说,速度与耐力同等重要。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现在已很难对中长跑运动员分“速度型”或“耐久型”,因两者已结合得很紧密。 1 中长跑的训练要求 一个中长跑运动员必须提高的身体素质: 1.1 短跑速度要求有力量,灵敏、协调,同时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提高速度。 1.2 跑时的技术能否用最省力的动作来减少对氧气的需求。 1.3 呼吸动作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所吸进的氧气。 1.4 忍受缺氧的能力当运动员对氧气的需求超过他所吸进的氧气时能否长时间持续快跑。 2 提高速度 身体的高效率全面训练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展速度、力量、耐久力和其他身体素质,掌握合理的跑的技术。青少年运动员更应重视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因为只有具有较高身体训练水平的运动员,才能保证运动成绩逐年稳定提高和出现运动成绩的跃进。步长和步频是决定速度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跑的技术也是获得速度的一个关键,在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提高频率训练中可采用原地高频率跑,缩短步长的频率跑,如:原地高抬腿跑专门练习、跳跃练习和各种提高频率的练习。 2.2 提高反应速度训练中可采用游戏,不同信号的起跑,如追逐跑、变速跑、定时跑、越野跑和其它练习。 2.3 提高速度训练中可采用竞赛法、交叉领跑法,如:30~80米的行进快跑,4×(30~50)米的接力跑,加速跑和反复跑等练习。 3 提高速度耐力 耐久力能帮助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一般耐久力是速度耐力的基础。所以在青少年的训练中要重视耐久力的训练。但由于少年运动员的耐久力本来就差一些,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打好一般耐久力的基础,对今后发展速度耐力是很不利的。所以青少年时期在提高一般耐久力的基础上,逐步加强速度耐力的训练,要达成这一目标须采用反复的速度练习才能达到。反复的速度练习可适当的加大密度,减少组间休息时间,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在缺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 4 改进技术 一个人跑的姿势和他的身体条件有关。每个人把手和腿的基本配合动作适当调整后,就产生了自己的姿势。一个中长跑运动员应该使自己的姿势既有效又经济。训练中的腿部动作:①膝关节要指向前,任何向里或向外的动作都会使脚同样地不成直线。使力量不能全部用来向前,而是分散到两边。②脚要恰当地用来支撑腿的后蹬力。训练中的手臂动作:对于腿部的任何动作,上体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动作。运动员必须使他的手臂动作非常经济、自然。如果手臂动作不当,那么这个反作用力就会由肩膀来抵消,而肩部动作又慢又费劲。手臂摆动时大约成90°,轻松地前后摆动,稍在体前交叉,在大部分的距离中,手臂的位置应低,但在终点冲刺时动作应非常有力。 5 提高氧气吸入量和提高氧债承受能力 最有效地使用氧气问题是中长跑时最主要的问题,要花很多的时间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有氧代谢训练就是运动员的氧气吸入量能跟上该项目所需要的氧气。很明显,长距离的稳步跑是最适合的。为了产生无氧代谢效果,800米运动员要用绝大部分时间来进行适应无氧代谢的训练,也就是以快速训练来保证他氧气需要超过氧气吸入量。平常用来使运动员习惯于缺氧情况的训练是间歇跑,重复跑和计时跑。 5.1 间歇跑目前有各种各样的间歇跑,但基本形式都是这样:即运动员几次快跑一个短距离,中间有慢跑的恢复过程。区别在于运动员所跑段落距离的不同而已。如有的采用8×200米,有的采用6×250米等,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因人而异。 5.2 重复跑在这种形式的无氧代谢训练中,运动员快速跑的距离通常比间歇跑长,而在两次快跑之间不是慢跑而是完全休息。在这些重复跑中,质量是重要的因素,因此每次跑的速度要求与比赛跑时速度同样快。 5.3 计时跑计时跑一般采用600米、1000米、1200米。计时测验时,运动员应调正到较好的竞技状态,并渴望做这些测验。测验要选择场地、风速、天气等有利条件时进行,时间应在比赛10天前进行。如测验成绩不理想,教练要明白地告诉运动员,并准备好相应的补救办法。另外,无氧代谢训练的其它形式跑对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也很有帮助,一般有变速跑、逐级加速跑、“Z”字形加速跑等方法。 6 小结 耐力素质是身体素质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我们的运动员训练中,学生最怕的就是耐力素质的训练,因此我们教练员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采用青少年运动员喜闻乐见的训练手段来提高训练水平。参考文献: [1]上海体育学院函授部.体育函授自学教材(田径)[Z].1985,2. [2]赵兵.中学耐久跑的几种趣味教学法[J].体育教学2007,2.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选材篇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选材篇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总书记向全国体育界发出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是党和国家赋予全国体育人的艰巨使命。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的金牌和奖牌总数跻身世界前列,但田径项目一金未获,离体育强国还有很大差距。使我们田径人心里愧疚和自责。如何尽快将田径部分强项跻身世界前三甲,是确立我国体育强国地位的重要标志。加速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田径打翻身仗的第一场战役。笔者从事青少年田径训练和研究三十多年,本文通过收集国外田径运动的信息,结合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现状及本人的训练实践,对如何加快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做一探讨,仅提供全国田径同行参考。 1、早期选好苗子是田径出精品的重要保障 1.1 得田径者得天下。凡称得上世界体育强国的都是田径强国。在国体育界,“人种论”的观念由来已久。认为亚洲黄种人要在田径短、跨、跳项目上超越黑人运动员是“不可逾越”的。这种偏见长期束缚我国田径教练员的聪明才智,是阻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桎梏。建国六十年来的事实证明,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在男子100米、110米栏、男女跳高、三级跳远,女子铅球及中长跑、竞走等项目上多次达到并超过世界水平。在上述涵盖田径跑、跳、投的项群中,曾在奥运会上披金摘银,涌现出众多田径明星。特别是近几年翔的杰出表现,更有理由让我们不要为黄种人而悲观。

1.2 历史证明,只要我们把握项目特征,深入研究它的技术特点,深入挖掘适应项目特征和技术特点的优秀后备人才,潜心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训练理念,优秀田径人才的涌现是水到渠成的。 1.3 当今世界田径已进入高体能、高智能、高科技的“三高”境地。这“三高”的第一突破点就是选材。田径运动与其它竞技项目不同的是,它是展示个人高体能、高技术能力的项目。技术动作的优劣所产生的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给田径运动带来多姿多彩的魅力。以运动员几乎耗尽体能的付出,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境地发展。它集中了现付竞技体育所必须的速度、力量、灵敏、协凋、弹跳等素质。而人类的这些运动素质必须符合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原则。遵照“用进废退”的生物学宗旨,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改造。所以说,对于田径运动项目特征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运动水平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鉴于遗传因子的生物学改造,在当今科学技术条件下还很难实现,但我们已经摸索出项目特征所必须具备的个体生物学强者在少儿时的症状和生理、生化畴的依据。依照这些科学的依据和经验,我们可以精选出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行早期系统训练和培养。 2、少年儿童选材的特点和方法 2.1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多年的身体形态、机能测试和训练时间的积累和考察,获得第一手实践数据,遵照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生理机能与运动能力统一的运动训练学理念,按照项目的特征,筛选出符合本项目特征的生物学强者,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优秀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b8711090.html, 优秀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 作者:周唯 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22期 DOI:10.16661/https://www.360docs.net/doc/5b8711090.html,ki.1672-3791.2017.22.208 摘要:当代竞技体育竞争程度空前激烈,屹立世界之林的路途存在着来自多方面的挑 战。体育专项学生乃至运动队,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是根本任务。其中,高水平运动队更承担着为国家荣誉战斗的使命与职责。运动队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员作为运动训练中的主体,一方面是整个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工作中的积极参与者,教练员更是灵魂支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优秀的教练员作为有实战经验的“过来人”,才能让处于理论阶段的运动员拥有更强的实战基础。而作为一个优秀的教练员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过硬的内在外在能力、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更好地指导出优秀的运动员,在这当中,了解运动员的心理与需求,处理好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运动员教练员关系管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a)-0208-02 1 运动员 运动员,也称运动选手,是耐力、敏捷度等身体条件高于常人,且因此擅长于运动竞赛,从一定角度来看,将从事职业运动的人称为运动员。 1.1 运动队中的运动员 “认识独特的社会动物,只有把自己完全投入到集体之中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这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社会人假设”。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社会人是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与“自然人”相对。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运动员在运动队期间不仅是完成某次比赛任务而已,同时也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1.2 运动员与教练员

高级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人才培养与输送——基层教练员对于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高级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人才培养与输送——基层教练员对于人才的 选拔与培养 【摘要】近些年,我国举重运动飞速发展,这样的成果离不开基层教练员对举重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随着举重运动员的不断年轻化,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只有结合科学的训练体制,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断提升自我,取得辉煌成绩。本文通过参阅相关的文献报道并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对基层教练员的重要性,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选拔标准以及培养要点进行了归纳分析。通过相关的分析可知基层教练员的水平以及举重运动员选拔和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希望在未来举重项目的发展上,基层教练员的培训以及青少年举重运动的选拔和培养均要重视起来。 【关键词】举重运动;基层教练员;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福建南平举重项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weightlifting rapid development, so that the result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grassroots coaches Weightlifting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training, youth weightlifting athletes training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s weightlifting athletes younger, only a combination of science training system, in order to make the athletes in the game constantly improve themselves and achieve brilliant results. This paper to refer to the literature and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knowledge of the importance of

教练员运动员反兴奋剂工作措施

兴奋剂工作措施 1、教育运动员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加大反兴奋剂的教育宣传,发挥运动员的自我管理能力。 2、进入赛区对运动员入口食品进行严格的管制。 3、所有盛放食物的器具使用前必须清理冲洗干净方可使用。 4、不允许与外单位队员之间互相串门,坚决杜绝陌生人进入运动员房间,防止有人投放违禁品。 7、购买矿泉水时买小瓶,需要喝水的运动员到科研人员(教练员)管理处索要,当场喝完。 8、赛区自购热水壶,饮用热水一律用矿泉水烧制,不用酒店提供的热水;酒店里的杯子严格看管,在用之前必须进行清洗,离开视线的食物一律不得食用。 9、严禁运动员房间存放入口食品,所有食品统一由教练员(科研人员)保管,食用时向教练员(科研人员)索要。 10、运动员不得单独行动,外出必须在教练员统一带领下集体行动。 12、入口的物品除了指定的(餐厅),必须是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亲手给的,当场吃完,吃不完的交回给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保管,不许接受其它任何人的食物。 13、餐厅饮食注意事项:(1)去公共食堂吃饭时,别省不动的东西不能吃,别人食用后方可食用。(2)不能吃单独做的小份食品。(3)必须集体进餐,严防盛放的食物的间歇有人投毒陷害。(4)非自己盛用的东西绝对不动。(5)餐厅的餐具在使用前要细心刷洗。(6)食补的汤不能离人,从做到饮用不能离开专人视线。

14、比赛期间严格看管运动营养品和运动饮料,离开视线的饮品坚决不用,开口的饮品坚决不用,其他人给的饮品坚决不用。 15、队医、科研人员全程陪同运动员进行尿检工作,保证尿液的安全性,并认真填写运动员尿检清单。 16、如遇突发事件(如无意间被别人扎了一针等),要立即汇报、提高警惕。 17、运动员使用任何药品必须经过队医同意,如比赛中遇到开放性伤害,必须使用本单位医生携带的医疗用品。 18、比赛中科医的工作实施必须在教练员的要求和指示下进行,除此之外不得进行,一切听从教练员的安排。 19、根据运动员行程安排,提前72小时填报运动员行踪信息。 20、如在驻地运动员接到兴奋剂检查通知后,须立即汇报,由相关人员核实检查员身份后,如身份得到确认,积极配合检查。身份核实需执行以下工作流程:运动员-责任教练-队负责人-中心竞训科-中心主任-科教处-总局检查处等7个环节对检查员身份进行确认。

教练员培训班心得体会3篇

教练员培训班心得体会3篇 教练员多旨运动训练中培养和训练运动员的人。下面是教练员培训班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教练员培训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我打球也有三、四十年了,虽然在省市比赛中曾经取得过一些小小的成绩,但毕竟是业余自学的,打到一定程度,水平很难再上一个台阶。多年来,我一直苦于师出无门,乒乓球书籍、杂志、光碟买了不少,但始终没有太大的长进。特别是近年来,我拜师之心越来越切!这次教练员培训,使我茅塞顿开,受益非浅。庄老师对事业的追求,德高望重,平易近人,睿言哲理,严谨作风和精湛绝技,都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这次教练员培训,庄老师耳提面聆,言传身教,答疑解惑,指点迷津,把自己一生的心血、体会和绝技,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圆了我多年来拜师学艺的梦,这真是我一生的一件幸事! 乒乓球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愿把乒乓球运动、健身、普及和推广作为一项事业来对待,使我"知天命"之后的这段人生更加充实、丰富。我一定竭尽全力,努力学习前辈的思想品德、做人之道、严谨作风和精湛绝技,让它代代相传! 篇二:教练员培训班心得体会 7月16日至22日我参加了第四届全国高校瑜伽教师研讨会和国家瑜伽教练岗位培训课程,七天的培训课程很快就过去了,虽然郑老师给我们的授课时间非常的有限,但在课堂上却教给了我们很多的东西,无论是从理论还是技能方面都让我受益匪浅。因为以前也参加过很多次培训课程,基础也不错,这次申报了高级教练课程。郑老师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流瑜伽以及流瑜伽中串联体位的运用,这些内容让我对瑜伽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流瑜伽的呼吸是一息一动、串联流畅的。这和以往的瑜伽练习还是有一些出入的。同时郑老师的悉心指导也让我慢慢的在平时的练习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教练员如何有效组建青少年体育团队

河北省跆拳道协会 教练员如何有效组建青少年体育团队 一、团队组建的重要性 (一)青少年团队参与和运动退出率 无论是在休闲体育还是竞技体育,团队参与都是儿童身体活动的一个主要部分。在加拿大每年有超过一半(54%) 的5~14岁儿童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2000年)。在美国,39%的9~13岁儿童参加了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2002年)。 但是过了12岁之后,青少年的运动参与度开始下降。这项发现是令人担忧的,因为这个年龄段也是儿童发展社会技能和自尊的重要时期。解释这种中途退出的现象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其中包括个人方面原因(如缺少欲望)和社会性原因(如与教练相处不愉快)。 青少年参与体育主要是为了获得乐趣,促进技能发展,挑战以及身体健康。当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开始退出各种体育运动,主要原因与缺少运动欲望或者与教练或队员相处不融洽有关。一项对超过1000名青少年运动参与者进行的关于运动原因的回顾调查,列首位的是获得乐趣,然后再分别是促进技能发展、挑战和使身体健康。通过团队建立,教练可避免这种出现在青少年运动中的消极现象并有可能减少运动的退出率。 (二)团队组建与团队凝聚力 一些教练认为一支强大团结的队伍可通过提升凝聚力来增加获胜的机会,凝聚力可在紧要时刻助其取胜;其他教练则认为对于一些年轻运动员来说,只要获得比赛胜利,团队的凝聚力自然会提高。事实上,两种可能性都存在。研究表明:团队的胜利可以促进凝聚力,而凝聚力则能让团队有更好的表现。 团体凝聚力是一个涉及队伍统一性的动态过程,统一的内容包括任务和社会情况,而团队组建是发展团队凝聚力的方法之一。 (三)团队组建活动的利与弊 很多教练员没有意识到不恰当的团队活动会导致内部帮派或疏远,且仍然不清楚团队组建活动的恰当用法。团队组建远比和队员看电影或团队聚餐更复杂。在竞技与锻炼领域,团队组建策略已被用于提高团队的效率以及满足队员的需求。 团队组建的六个益处:(1)培养有协调性、有远见和可取的领导人物;(2)团队成员的角色认同和责任感;(3)各成员对集体成就的力量贡献;(4)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5)高效的团队会议与练习;(6)降低或忽略团队的消极影响。因此,人们设计各种团队组建项目来提高团体凝聚力。

教练员与运动员

教练员与运动员 运动队有不同的人员组合而成,有领队、教练员、运动员,以及队医、科研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等。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成员是教练员与运动员,其他成员以运动队的规模及所具备的条件而设。不同成员有着不同的职责,这里,我们只集中论述这几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有关问题。教练员与运动员是运动队人员构成的主要成分,虽然教练员与运动员生活在同一集体中,共同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两者在运动队中担负着不同的“角色”,各自承担的职责及任务不同。因此,对两者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一、教练员 (一)教练员在运动队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1、教练员在运动队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者 运动队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工作就是搞好训练,而教练员是训练过程的主要设计者,是训练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训练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者、教练员队训练工作的发展方向、某一时间阶段内的工作内容和完成总任务的具体对象都应提出方案,并与领队队员等运动队中的其他成员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带领运动队完成好训练任务。 2、教练员是运动队管理联众的信息沟通者

教练员在运动队中队训练工作最具发言权,因此,他应该时刻掌握本项目运动训练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本运动队有关的其他运动队的信息,并及时向领队和其他管理人员通报信息。 教练员平时与运动员接触时间最长,最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生活和思想情况,因此,教练员应及时、全面地向领队等管理人员提供运动员的情况,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组织全队的管理工作。 3、教练员是运动队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从管理学角度讲,运动队要完成训练工作任务,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在于调运动员的积极性。由于种种原因,运动员之间会产生多矛盾;在执行运动队指定的许多规章制度时,队内的各种成员之间也可能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教练员应该从维护正常训练工作秩序出发,协助领队做好其他人员,特别是运动员的工作,化解矛盾,协调关系。 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产生矛盾是运动队中常见的现象。在这种时候,教练员必须及时主动的调整双方关系,客观的对待自己,尊重运动员的个性,服从真理,绝不应把个人的面子和“威信”放在不适当的地位上去处理与运动员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尤其是对训练工作的不同看法,教练员更不宜固执己见,应该多

教练员如何有效组建青少年体育团队

**跆拳道协会 教练员如何有效组建青少年体育团队 一、团队组建的重要性 (一)青少年团队参与和运动退出率 无论是在休闲体育还是竞技体育,团队参与都是儿童身体活动的一个主要部分。在加拿大每年有超过一半(54%) 的5~14岁儿童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2000年)。在美国,39%的9~13岁儿童参加了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2002年)。 但是过了12岁之后,青少年的运动参与度开始下降。这项发现是令人担忧的,因为这个年龄段也是儿童发展社会技能和自尊的重要时期。解释这种中途退出的现象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其中包括个人方面原因(如缺少欲望)和社会性原因(如与教练相处不愉快)。 青少年参与体育主要是为了获得乐趣,促进技能发展,挑战以及身体健康。当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开始退出各种体育运动,主要原因与缺少运动欲望或者与教练或队员相处不融洽有关。一项对超过1000名青少年运动参与者进行的关于运动原因的回顾调查,列首位的是获得乐趣,然后再分别是促进技能发展、挑战和使身体健康。通过团队建立,教练可避免这种出现在青少年运动中的消极现象并有可能减少运动的退出率。 (二)团队组建与团队凝聚力 一些教练认为一支强大团结的队伍可通过提升凝聚力来增加获胜的机会,凝聚力可在紧要时刻助其取胜;其他教练则认为对于一些年轻运动员来说,只要获得比赛胜利,团队的凝聚力自然会提高。事实上,两种可能性都存在。研究表明:团队的胜利可以促进凝聚力,而凝聚力则能让团队有更好的表现。 团体凝聚力是一个涉及队伍统一性的动态过程,统一的内容包括任务和社会情况,而团队组建是发展团队凝聚力的方法之一。 (三)团队组建活动的利与弊 很多教练员没有意识到不恰当的团队活动会导致内部帮派或疏远,且仍然不清楚团队组建活动的恰当用法。团队组建远比和队员看电影或团队聚餐更复杂。在竞技与锻炼领域,团队组建策略已被用于提高团队的效率以及满足队员的需求。 团队组建的六个益处:(1)培养有协调性、有远见和可取的领导人物;(2)团队成员的角色认同和责任感;(3)各成员对集体成就的力量贡献;(4)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5)高效的团队会议与练习;(6)降低或忽略团队的消极影响。因此,人们设计各种团队组建项目来提高团体凝聚力。

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

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 人职发[1994]1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设一支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教练员队伍,合理使用和促进人才流动,调动广大教练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迅速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为四化建设服务,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教练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定为:助理教练、教练、高级教练。高级教练为高级职务,教练为中级职务,助理教练为初级职务。 第三条助理教练、教练、高级教练都是教练员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名称,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或任命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我国体育教练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训练教学水平和指挥、管理能力,建设一支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练员队伍,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体育教练员职务名称为三级教练、二级教练、一级教练、高级教练、国家级教练。三级、二级教练为初级职务,一级教练为中级职务,高级、国家级教练为高级职务。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体委系统从事体育训练教学的人员。 第二章岗位职责 第四条体育教练员的基本职责是完成训练教学任务,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全面关心运动员的成长,做好运动队的管理工作;参加

规定的进修、学习。同时高等级教练员须承担对低等级教练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和辅导基层训练工作。 第五条三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训练教学任务的要求,拟定和实施训练计划,协助高等级教练员做好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工作。 (二)基本掌握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方法;总结训练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技术资料,建立训练业务档案,主动接受高等级教练员的业务指导。 第六条二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训练教学任务的要求,制定和实施训练教学计划,承担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比赛的指导工作;培养后备人才。 (二)了解本项目发展方向,掌握运动选材和训练方法,及时总结训练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技术资料,建立训练业务档案 定期做出训练教学工作总结。 第七条一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体育运动人才成长的规律,制定、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划;承担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国内外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 (二)及时了解本项目发展动向,结合训练教学实践,进行有关选材和改进训练方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撰写论文。 第八条高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优秀运动人才成长的规律,制定、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划;承担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和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二)熟悉本项目国内外发展动向,掌握先进的技、战术训练手段、方法,以及科学选材、训练规律;总结培养优秀运动员和优秀后备人才的经验,进行专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指导和推动本项目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