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赏读诗歌
如何赏析诗歌

如何赏析诗歌如何赏析诗歌赏析诗词名句所谓名句,往往是富含哲理、朗朗上口、给人启发的经典诗句。
虽然经过时代的洗濯和沉淀,但至今依然广被传诵,散发着怡人的光芒。
名句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因为它在表现手法上比较有特色:有的是写景方法独特;有的是运用修辞,语言生动;有的用词典雅,形象鲜明;有的是富有哲理,揭示一般规律,给人以启迪;有的是感情浓重,意蕴悠远,感人至深等。
所以对于名句的鉴赏,可以抓住这些方面来分析:一、分析名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并且要重点分析其在句中的作用。
1、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
借清风明月传达诗人对朋友的牵挂、思念、关怀之情。
2、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句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3.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
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同时也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语出岑参的《白雪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写景咏雪的名句。
作者用春景来写冬景,用春花来喻冬雪。
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
写出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语出李商隐的《无题》。
这是抒写爱情的名句。
作者运用比喻、双关的手法,写出了至死不渝的爱情。
可谓肺腑之言。
它给人的启示是,对爱如此执着,对事业、理想的追求也应如此。
二、分析名句中关键词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从遣词、修辞、造句仔细揣摩、理解作者炼字的精妙。
("&"字运用了&修辞(描写手法)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或"&"字不仅写出了剧中含义,而且表达了&效果,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如何赏析诗歌 作文

标题:跟着我学赏析诗歌吧!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趣又有点深度的话题——如何赏析诗歌。
你们可能会想,诗歌听起来好高大上啊,但其实,掌握了小技巧后,赏析诗歌超简单的,还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呢。
首先,赏析诗歌的第一步是慢慢读。
别急着一眼看完,那样可就辜负了诗人的心血了。
咱们要逐字逐句地读,最好是大声朗读出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想象一下,诗中的画面就在眼前上演,多有意思啊!读完了整首诗,我们就要开始注意它的结构啦。
比如,诗是怎样开头的?是不是用了什么特别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之类的?还有中间部分,是不是情感特别丰富,让人感觉像坐过山车一样?最后,诗歌是怎么收尾的?是不是留给你很多想象的空间?接下来,咱们要找找看,诗里有没有一些闪亮的词句,这些往往能点亮整首诗的灵感。
比如,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是不是让你仿佛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鸣?写人情的诗句,是不是让你心里也暖暖的?发现了这些宝贝,赏析起来就更加有味道了。
还有一个小秘诀,那就是多了解一点诗人的背景和那个时代的历史。
知道了这些,咱们就能更懂诗人为啥要这么写,诗歌背后隐藏的故事是什么。
这样,赏析起诗歌来,就能聊得更深入,显得咱们特别有学问呢!最后啊,别忘了诗歌是感情的产物。
咱们在赏析的时候,也要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情感。
想想看,如果你站在诗人的角度,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一来,诗歌就不是冷冰冰的文字了,它们会变成有温度的朋友,和我们分享它们的喜怒哀乐。
好啦,今天的诗歌赏析小课堂就到这里啦。
记得,赏析诗歌不是做数学题,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让心灵和诗歌来个美丽的邂逅。
下次,当你遇到一首诗,不妨用这些方法试一试,发现诗歌的美好吧!。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1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1、了解题目背景首先我让同学注意题目。
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
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象杨炯的《从军行》,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
其次看“注释”。
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却是给你的暗示。
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
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
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
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
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
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
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
怎样欣赏诗歌

怎样欣赏诗歌顾名思义,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趣味。
当一支支动听的乐曲响起时,我们忍不住要欣赏一番;当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打开时,我们也会忍不住要欣赏,那么当一首首诗歌摆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又怎样去欣赏呢?现在我简单的谈谈我的欣赏诗歌方法:1、用“美”去欣赏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提出的三美诗歌评价标准,非常有价值。
三美就是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先看一下毛泽东同志的《答有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首诗韵律整齐,如行云流水,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人犹如仙宫,犹听仙乐。
从绘画的角度看,这又是一幅仙人下凡图,既有白云、波涛,又有翠绿,既有天仙女子,又有满天红霞,歌、情、景、色重重交织,真的是诗中有画,读后浮想联翩,令人叹为观止。
2、用“心”去赏析诗言志,很多诗歌讲的是自然,谈的是山水,其实都是诗人内心的感受、心灵的独白,用心赏诗往往能找到诗歌的思想和灵魂所在。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
于是,他就借写山水景物,借歌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忧闷苦恼。
因此,柳宗元陛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地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
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得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时分不开的。
怎样欣赏现代诗歌

怎样欣赏现代诗歌篇一:如何欣赏现代诗第一,背景的理解。
如果你不理解背景你就不知道作者在写什么,到底为什么写这首诗。
第二,诗本身的理解,要逐字逐句地读,读通读透,如果这两点最根本的都做不到,那么下面就不能进行。
第三,诗都是由一个个意象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就是要你找出诗人列举的意象物,然后看这些意象物各自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看看总体上表达什么意思第四,读诗其实根本就不是在读诗,是要你用自己的感觉去体会去把握的,所以不要参考什么别人的评注,这是最下等的读诗之法。
读诗最上乘的方法莫过于无法。
要你自己去感觉,这样学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意思是说,人没有一点诗歌修养,是说不好话的。
此话不无道理。
另外,优秀的诗篇还承当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的使命,并启示真理。
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当如何怎样,而是以默默的持久力量,改造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
所以,诗歌的学习应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精神营养品。
而掌握诗歌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那么是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对于现代诗的学习,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揣摩意境。
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创造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凝聚着作者独特的情思,它是读者获得审美趣味的基石。
由意象入意境是把握意境的较好方法。
例如胡适在新诗《鸽子》中写道: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它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碧蓝的天空,有鸽群飞舞,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观,作者抓住鸽子飞翔的动态,使诗歌具有极其亮丽的色彩之美,意境恬静优美,读后给人以审美的快感。
二、把握情感。
诗言志。
诗是抒情的艺术,情绪和情感是诗的根底。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更能充分地显示诗人的品格和情怀。
长久以来,人们常用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老实的品质,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情致婉约,风骨挺拔,以及操守、风格、丰神等人格魅力来抒情志,明教化,寄情思,逞才能,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
诗歌鉴赏的八种方法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 苑,皇家的官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问: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 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二、 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突破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词句,再体味所 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 情。例如: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 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 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 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 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 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 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 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 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 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 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凄凉……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或某几句诗)情境 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常见错误: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 变描摹为翻译;二是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 景交融”的正衬模式,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 来思考,辨析景物对思想感情是正面还是反面衬 托,避免出错。如: 山居秋暝
第二种:怎么写的(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达到了何种表达 效果? 提问变式①: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思想内 容的? 提问变式②: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案: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 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答案往往用到下列词语——直接抒情(爱憎、褒贬);间 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映衬 (又分为正衬和反衬)、烘云托月;象征;联想,想像; 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 除了这些常见的手法外,还有诸如变换抒情角度、白描、 渲染等。 达到的效果也应相机指明。如:
怎样比较鉴赏诗歌

怎样比较鉴赏诗歌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诗词成为了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的一部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人们所喜爱和传颂。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鉴赏诗歌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诗歌主题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了解它的主题。
一般来说,诗歌主题呈现多样化,有些是关乎人生和自然的,有些是具有政治倾向的,有些则是诗人的内心感受等。
通过对比不同诗歌的主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
二、诗歌写作背景在了解诗歌背景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诗歌写作背景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比如时代背景、生活环境、诗人的思想境界、价值观等。
通过了解诗歌背后的生活和思考,可以更好地领略诗人的艺术境界和挚爱生命的精神。
三、诗歌艺术特征诗歌的艺术特征包括诗歌的形式、语言、韵律和节奏等。
不同的诗歌形式可以带来不同的美感和艺术享受。
同时,鉴赏一首诗歌还需要对其语言进行研究,弄清楚诗人的用词、表达方式和技艺。
一个优秀的诗人往往能够通过独特的语言和韵律把情感和意境深深地刻入诗歌之中,这也是我们鉴赏一首诗歌的重要依据。
四、诗歌文化内涵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每首诗歌都深深扎根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还要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诗歌文化内涵能够带我们了解到许多的文化多样性,也能够带我们领略古代中国的美好传统和艺术。
同时通过诗歌的文化内涵的探索,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精神世界,同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当下中国文化的演变和经典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鉴赏诗歌是需要多方面的思考和了解的,但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理解一首诗歌,我们始终要从欣赏诗歌和读懂诗歌的角度出发,以最好的心态去领悟和感悟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诗歌鉴赏五步法

五步法 ①读正文 ②读诗题 ③ 读注释
一、阅 读 ④读作者
二、判 断
①基调②诗型 ③ 背景 ④风格流派 ⑤ 体裁
三、审 题
①提示语 ②提问语
四、分 析
①形象 ②语言 ③表达技巧 ④思想内容
五、表 述
(略)“表达”意识 “分层”意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这首诗首联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试结合作品内容简 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首联写出了山村荒凉、 夕阳惨淡、黄叶飘飞的景象。这一 萧索落寞的环境描写(反衬)为下 文突然见到朋友来访而产生的意外 惊喜作了铺垫,创设了意境。
⑩ 约南(寓宋 柳言秦后诗)期…陆姜…游夔辛悲文弃伤天疾痛爱祥苦国爱国低
三步:审题
题干
提示语 提问语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参②]考①消周答魂朴案;(这?】~里8形78容):极字其太哀朴愁,。吴兴(今属浙江)人。 不 秦旋1见国12③绕. ..表春何这泾曲你现草 等首水折认了, 强诗:。为表渭怀只 盛这现水古见 ,首了支伤古看诗诗流在今碑如人,写之,今什在作情行唐么今上样陕。客王是的西诗之朝如感省人路的何情中处春国尽?部理日势是请,情眺日黄简古景要属望衰沙关分秦经,,系析国水眼想的。。?之前当萦滨一年纡,: 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清后内新照容、应:雄、思铺浑陈乡、渲思优染亲美等、。、热比质爱喻朴大、夸自、然、 华张怀丽、才、对不准仗遇、确、反传歌复神颂等、。劳抒动言情人简、民意议、论丰反、、对 音叙官韵述府和、厌谐描恶写等战等。争。、关心民间疾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赏读诗歌
文/李阳海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
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同作者产生共鸣。
诗歌欣赏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捕捉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捕捉到诗歌的意境,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作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
这样将“画”与“情”融为一体,诗的奇妙意境也就捕捉到了。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
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一段,语言形象生动,比喻新颖精妙,使飘忽易逝的声音如在读者耳际萦绕,这一段的末尾用“东船西舫悄无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描写听者如梦初醒的状态,更加烘托出琵琶女演奏技艺的妙绝。
成功的音乐反映出琵琶女的感情,也反映了作者的感情,融情入景,加深了对读者的感染。
二、品味诗歌的含蓄美。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诗歌讲究的是曲折回环,不能把想说的直接说出来,而是借助于意象表现出来,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其含蓄的内涵,需要我们
用心去体会。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读起来明白如话,似乎没有什么难懂之处,但我们若用心去体味,便觉得这是千古绝调,其中感情浓烈真挚,诗意含蓄深沉。
前一句写送别的环境,点明了地点、时间和景色,此中有何寓意?我们可以想一想,面对着如此春色,在客舍送别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春雨沾湿了地上的尘土,也沾湿了作者的心。
“客舍”和“杨柳”都代表离别的意象,何况这柳是如此之青,怎忍心将之折断赠别?此中含蓄之处在于不点“别”而“别”意尽在其中。
第二句,初看不过是劝友喝酒之辞,其实也寄寓了作者的无限深情。
朴素的语言饱含真挚的情意,两人对饮,举杯浇愁。
“要是你出了阳关,就没有朋友像今天这样与你相伴了”,其中的依依不舍,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既是劝慰又是白描。
读者只有体会诗歌字里行间的寓意,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韵味。
三、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因此,欣赏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来感受诗的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
古诗的节奏很有规律,一般说来,五言诗每句三顿。
如王维的《乌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七言诗是每句四顿,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新诗也很注
意节奏,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
四、体味诗歌语言的色彩美、动态美。
诗人特别注重锤炼语言,使诗歌显得形象、凝练,富有色彩美和动态美。
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下片分别以“望”字和“惜”字统领七个短句,一笔贯通,气势恢弘。
动词“封”“飘”“舞”“驰”,形容词“莽莽”“滔滔”,都极富形象。
以“舞”字形容雪披的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总之,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含蓄美、音韵美、色彩美和动态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