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自制教具(陈宝凤)

合集下载

化学自制教具创新试验

化学自制教具创新试验

化学自制教具创新试验(两个)一、自制分子间隙演示器演示分子间间隙1、实验用品仪器:Φ20Χ200mm试管,带有细长导管的橡胶塞、胶头滴管药品:水、酒精、红墨水2、分子间隙演示器的制作分子间隙演示器的制作很简单,只需选择一个与试管相符的橡胶塞,打孔后,安装一根内经较小的细长玻璃导管即可。

3、实验步骤3.1向试管中先倒入约半试管的水,再缓慢倒入已滴有1~2滴红墨水的酒精至试管口约0.5cm处。

3.2塞紧橡胶塞(如图1所示)。

3.3将试管倾斜,,再直立起来,使试管内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如图2所示)。

4、实验现象混合前,当塞紧橡胶塞时,在玻璃导管中形成一段约10cm长的红色液柱,混合后,玻璃导管中红色液柱明显下降甚至完全消失。

5、实验说明5.1酒精中滴入1~2滴红墨水,可以在实验中观察到酒精与水在混合前的明显界线,同时,在细长玻璃导管中可以形成红色的液柱,更利于学生观察液面。

5.2向试管中应先倒入水,再缓慢倒入酒精。

5.3试管中液面距离管口约0.5cm,倒入过多,在塞紧橡胶塞时会有酒精溢出试管口,倒入过少,在塞紧橡胶塞时又不能在玻璃导管中形成较高的液柱,演示效果不理想。

以玻璃管中能形成8~10cm的红色液柱为宜。

5.4混合时,只要将试管稍倾斜然后再直立试管,不要使液体溢出。

二、自制“J”型管演示氢气、一氧化氮等几种气体的制取“J”型管的制作取一个Φ20Χ500mm的“U”型管,将“U”型管的一端截取一半(约100mm),截口用酒精喷灯熔光即可。

(一)钠与水反应制取氢气1、实验用品仪器:“J”型管、带短导管的橡胶塞、尖嘴管、内附玻璃珠的橡胶管(玻璃珠可以从碱式滴定管中取用,此处也可用带止水夹的橡胶管)、镊子、小刀、玻璃片、吸水纸、针头、火柴药品:钠、水、酚酞溶液2、验装置(如图3所示)3、实验步骤3.1从短管口倒入水,液面接近管口。

将“J”型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2用镊子取出金属钠,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一块钠,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将钠扎在针头上。

化学自制教具

化学自制教具

又如在讲述“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时,有一个粉尘爆炸实验,而实验室中没有实验的器材。

如果不做实验而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就无法直接观察到煤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导致爆炸的现象,肯定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于是,笔者利用废弃的可口可乐饮料透明塑料瓶、小漏斗、玻璃球、橡胶管、细支蜡烛、硬纸板等,自制了一个煤粉尘爆炸演示器。

该演示器直观性强,器材简单易得,效果特别好。

具体制法是:将塑料瓶由瓶座上分离下来,将瓶的圆形底部割掉。

按瓶的周长大小将硬纸剪成圆形,在纸板上打两个孔,一个孔插入小漏斗,另一个孔插蜡烛;漏斗下端连接一段约半米长的橡胶管,漏斗里放入一个直径稍大于漏斗颈口的玻璃球;在瓶座的壁上打一个比橡胶管直径稍大的孔,橡胶管由孔中央穿过,将插好漏斗和蜡烛的硬纸板放入瓶座内既可。

演示时,取一小匙细煤粉,放入小漏斗内,将蜡烛点燃,再将去掉底部的塑料瓶罩在上面并插入瓶座内,将瓶盖拧掉,然后通过橡胶管吹气,使煤粉尘飞扬,与瓶内空气混合,遇火急速燃烧,生成高温气体,使瓶内气体急速膨胀,产生较大压力,由瓶口向外喷出。

这样,从实验中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是爆炸,以及为什么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等处要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化学实验磁性图板教具箱的制作

化学实验磁性图板教具箱的制作

化学实验磁性图板教具箱的制作作者:李淑芬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第29期化学实验磁性图板教具箱,将原有小学、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物质化学式、仪器和装置、药品的实物转变成了磁性图板,有效地减少了使用时的危险性,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增强了趣味性。

实验室常见物质、常见仪器和常用装置、常见药品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毒性,且易碎,使用起来不安全。

小学生在科学课中只能看老师做实验,而不能自己动手做实验;在一些农村中学和边远山区,学校缺少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教师的演示实验无法完成,学生的分组实验就更难开设。

由此,笔者在教学中设计制作了化学实验磁性图板教具箱,将原有小学科学、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物质化学式,仪器和装置、药品的实物转变成了磁性图板,有效地减少了使用时的危险性,在安全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性。

学生自己根据需要拼接图示装置,随时用,随时拼装,从而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了学习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手段。

1 化学实验磁性图板教具箱结构图化学实验磁性图板教具箱结构图如图1所示。

2 用途将原有小学科学、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物质化学式、仪器和装置、药品的实物转变成了磁性图板;箱内除了设有常见的药品、常用的仪器和装置,还设有常见的物质的化学式。

因此,不但使得学生拼装方便,易携带、移动,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根据需要拼接图示装置。

3 制作材料及说明组合箱及层板可用塑料制作,箱体长25厘米,高20厘米,宽15厘米。

所述箱体(1)的顶盖(2)的内侧设有固定塑料袋(3),该固定袋内设有磁性黑板(4);箱体的底部设有放置常见药品图板教具的凹槽I(5),其中部自上而下设有活动夹层I(6)、活动夹层II (7);活动夹层I上设有放置常见物质化学式图板教具的凹槽II(8);活动夹层II上设有放置常见仪器和常用装置平面图的图板教具的凹槽III(9)。

其中常见物质化学式图板教具、常见仪器和常用装置平面图的图板教具、常见药品图板教具的正面画有相对应的图形,每个磁性图板可做成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或直径为5厘米的圆形,可用塑料或薄木板做成,背面则均用万能胶粘有两块磁铁。

自制初中化学面粉燃爆教具

自制初中化学面粉燃爆教具

自制初中化学面粉燃爆教具作者:***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72期【摘要】“面粉爆炸”實验是初中化学经典兴趣实验,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但是教材中的面粉爆炸演示实验成功系数较低,操作麻烦,通过对装置的多方面探究,最终打造了一套固定的燃爆教具,操作方便,成功率高,方便日后循环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创造热情,也适用于科普展示等!【关键词】面粉燃爆教具;初中化学一、制作背景本内容在中考化学中属于化学与能源板块,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突出化学在科技、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

爆炸实验的成功改进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科素养,难度不算大,却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鉴于教材中的面粉爆炸演示实验成功系数较低,教学中很多教师一般是直接讲述实验或用视频教学代替,课堂效果不佳,让学生感到失望。

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生刚学习了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学习兴趣浓厚,虽然该实验是教师的演示实验,但是感兴趣的学生已经在课余时间进行尝试,结果不成功,学生很想知道爆炸的成因和形成条件。

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实验尝试,在确保安全,操作便利的情况下将实实在在的现场还原给学生,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二、研究现状初中化学面粉爆炸改进实验不少,但是能制成教具反复方便使用的较少。

三、制作材料实验过程中其实也是通过反复选材,反复通过控制变量实验、反复对比后才最后敲定铁制材料。

1.塑料成本低来源广,本着环保的原则,笔者尝试了大小不同型号的塑料罐,发现易变形,基本上一次性实验,没有循环价值,可行性不高。

后来改用耐火型的PVC管,本来想实现分体操作,管底与木板不连体,方便演示,展现内部简单结构,实验后发现燃烧的现象也挺好的,不过携带还是不够方便,演示过程粉尘飞扬较脏,而且盖子不好找到适合的,密封性不够好,燃爆率不够高。

2.经过实验比对,发现还要考虑蜡烛火焰大小(3支3cm左右长度的蜡烛同时点着),以及火焰方向要与扬尘方向一致,点燃效果更好,实验成功率更高。

自制多功能化学实验器

自制多功能化学实验器

支 管 上 的 气 球 慢 慢 鼓 起 来 ,干 燥 的 紫 色 石 蕊 试 纸 不 变
创 新 探 索 、分 享 教 研 的 交 流 平 台 。 中 W核 心 期 刊 (遴 选 )数 据 库 (万 方 数 据 )、中 W期刊全
色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变色的顺序由下到上.
文 数 据 库 (中 国 知 网 # 文 收 录 。 主 要 栏 目 :教 学 论 坛 、教 学 研 究 、实 验 研 究 、教 师 发 展 、经 验 交 流 、教 学 研 究 、中卨考
能 力 ,进一步提高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合作精神、实验 能 力 、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
实 验 不 仅 具 有 趣 味 性 ,更 注 重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思
考 、分 析 、实 验 改 进 ,有 利 于 突 破 教 学 难 点 、提升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思考、突破的能力.
通 过 二 氧 化 碳 对 人 体 健 康 和 环 境 的 影 响 ,特 别 是 温室效应,以及二氧化碳用于气体肥料、灭 火 、碳酸饮 料 、人工降雨、制 冷 剂 等 用 途 ,提 升 辩 证 思 想 、环保意 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2 研究制作“自制多功能化学实验器”的过程 带着这个问题,进 行 深 人 的 探 究 ,注射器不仅可
以代替分液漏斗,还 可 以 把 注 射 器 的 活 塞 取 下 ,用剪 刀切掉短管用胶填满,做试 管 用 ,内装大理石,壁上打 个 孔 ,塞 上 橡 皮 塞 ,插 人 一 个 注 射 器 ,内 装 稀 盐 酸 ,做
(收稿曰期:2021 -01 -22)
令制多功能化学卖验器
张有建
( 桦 川 县 江 川 农 场 学 校 黑 龙 江 桦 川 154302)
摘 要 :利 用 身 边 的 废 弃 物 代 替 仪 器 ,做 成 一 个 实 验 装 置 ,完 成 常 见 的 二 氧 化 碳 气 体 的 制 取 、性 质 的 检 验 和 气 体 的 验证.

趣味化学实验(陈宝凤)

趣味化学实验(陈宝凤)

趣味化学实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我们了解化学实验发展史化学实验发展史概述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大致经过了早期化学实验、近代化学实验和现代化学实验等三个发展时期。

从远古时代开始到17世纪,化学实验在向科学道路迈进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时期。

一化学实验的萌芽人类最初对火的利用距今大概已有100多万年了。

火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实验手段。

人类最早从事的制陶、冶金、酿酒等化学工艺,都与火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在熊熊烈火中,烧制成型的粘土可获得陶器;烧炼矿石可得到金属。

陶器的发明使人类有了贮水器以及贮藏粮食和液体食物的器皿,从而为酿酒工艺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制陶、冶金和酿酒等化学工艺,已孕育了化学实验的萌芽。

例如,在烧制灰、黑陶的化学工艺中,工匠们在焙烧后期便封闭窑顶和窑门,再从窑顶徐徐喷水,致使陶土中的铁质生成四氧化三铁,又使表面覆上一层炭黑,因此里外黑灰。

这表明当时已初步懂得了焙烧气氛的控制和利用。

二原始化学实验古代的炼丹术,是早期化学实验的主要和典型的代表。

炼丹的主要目的:一是希望得到能使人长生不死的“仙药”;二是想把一些廉价的金属借助于“仙药”的点化,转变为贵重的黄金和白银。

由于炼丹活动符合帝王、贵族长生不死、永世霸业的愿望,因而受到他们的大力推崇,于是从古代到中古时代,这种活动很快地得到开展并兴盛起来。

焙烧是炼丹术士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方法。

例如在空气中焙烧方铅矿(即硫化铅)等贱金属矿石,把铅放在灰皿或骨灰造的盘子中加热,铅烧掉之后,可以得到一点银;把黄铁矿(从外表看有点象黄金)与铅共熔,铅用灰皿烧掉之后,可以获得微量的黄金。

除焙烧之外,炼丹术士还经常使用一些液体“试药”来对各种金属进行加工。

幼儿园小小化学家:废物利用DIY化学实验教案

幼儿园小小化学家:废物利用DIY化学实验教案

文章标题:幼儿园小小化学家:废物利用DIY化学实验教案在幼儿园教育中,化学实验通常被认为是高年级学生的特权,但其实幼儿也可以通过简单的DIY化学实验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今天,我们将共享一些废物利用的DIY化学实验教案,帮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让他们成为小小化学家。

1. 制作彩色发泡剂材料:小盆、醋、食用油、食用色素、碱性粉剂(小苏打或泡打粉)步骤:1)在小盆中倒入一些醋,加入几滴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2)在醋中加入一些食用油,再次搅拌均匀。

3)逐渐加入碱性粉剂,观察发生的气泡和颜色变化。

这个实验利用了醋和碱性物质的化学反应,产生了有趣的气泡效果。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并且在制作过程中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

2. 制作果酸汽水材料:透明的塑料瓶、碳酸饮料、柠檬酸结晶粉步骤:1)将碳酸饮料倒入塑料瓶中,留出一些空间。

2)加入适量的柠檬酸结晶粉,然后用盖子盖紧,轻轻摇晃。

3)观察瓶内液体的起泡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了解碳酸饮料中的碳酸气和果酸的化学变化,可以亲身体验气泡饮料是如何制作的,并学会简单的酸碱化学知识。

3. 制作彩色火焰材料:酒精、盐、火柴步骤:1)将酒精倒入小碗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2)将搅拌后的酒精液体浸湿火柴的火焰部分。

3)观察火柴燃烧时的颜色变化。

这个实验利用了盐对火焰颜色的影响,让幼儿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观察到不同化学物质对火焰颜色的影响,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三个实验不仅可以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到简单的化学知识,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些DIY化学实验教案,幼儿可以成为小小化学家,从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这些教案能够启发更多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让幼儿在快乐中体验科学,探索更多的奇妙世界。

幼儿园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在玩乐中学习,还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很多重要的技能和品质。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耐心和细心等品质,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自制氧气化学性质多功能演示仪

自制氧气化学性质多功能演示仪

自制氧气化学性质多功能演示仪【摘要】实验是化学的灵魂,继新课程的推广实施,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主旋律,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化学教学的迫切需求。

《氧气的性质实验》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课之前,老师需要准备多瓶氧气,工作量较大,尤其是多班连上时更是手忙脚乱;而且还会因为氧气的逸出,直接影响实验效果。

针对这些,我设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多功能演示仪。

【关键词】自制教具材料易得简洁一体化创新科学性反应可控实验是化学的灵魂,继新课程的推广实施,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主旋律,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化学教学的迫切需求。

《氧气的性质实验》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课之前,老师需要准备多瓶氧气,工作量较大,尤其是多班连上时更是手忙脚乱;而且还会因为氧气的逸出,直接影响实验效果。

针对这些,我设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多功能演示仪。

我所用的材料简单易得,分别为:200ml、100ml医用废弃盐水瓶各1个,20ml注射器一个。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制作方法:1、先将100ml盐水瓶去掉底部,稍加打磨制成氧气性质反应器,如图2、把注射器插在盐水瓶上制成气体发生装置,再用玻璃导管将反应器与发生装置连接从而完成对装置的一体化设计如图,如图该装置可用于可用于氧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备及性质实验、通过观察反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均有氧气生成,验证催化剂的特点。

下面我就氧气的检验和硫的燃烧实验向大家演示该教具使用方法:1、将二氧化锰碾成细粉,加水搅拌,用注射器抽取后注入作为发生装置的盐水瓶中,如图。

2、向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待有大量气泡产生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反应器中。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具有氧化性。

4、用无水乙醇引燃细铁丝(由废弃自行车闸线获得),缓慢伸入反应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教具:用饮料瓶设计的
钟式气体发生器
长武县中学陈宝凤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少不了教具。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对实验和教具进行改进创新。

如常见气体发生装置与常见尾气处理装置一样,已经多年基本没有改型。

它们的经久不变,当然证明了这些老装置确实十分成功,但是在新的理念“低成本、少污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的原则指导下,我们对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设计了一组同样用半截饮料瓶为主要材料制作的钟式气体发生装置,现介绍如下。

1、钟式氢气发生器
1.1制作方法
取一只空矿泉水瓶,用烧红的细铁丝在底部烫一些小孔,然后按图12a中虚线所示将其剪成三截,中部弃去,下部倒转,并在70~80℃热水作用下使之牢固地嵌入上部钟罩内,如图12b所示。

为了确保它不脱落,可在热水作用下,使外层钟罩的下边缘稍稍向内收拢。

然后在钟罩顶口配一只带导气管的橡皮塞,并将其放入适当大小和深度的大口瓶或烧杯中,即成为一个钟式氢气发生器,如图12c或图12d所示。

1.2实验步骤
(1)取下橡皮塞,向钟罩内放入锌粒,使锌粒均匀铺散在中部有孔的隔板上,然后塞紧橡皮塞,将其放到大口瓶或烧杯中。

(2)向烧杯中加入适量1∶4的稀硫酸。

(3)打开活塞,则酸液进入钟罩内并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4)关闭活塞,可使反应停止。

(5)实验完毕,将盛有锌粒的钟罩从酸液中提出、洗净,同时回收锌粒和酸液。

1.3装置优点
钟式氢气发生器与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相一致,功能基本相同,如都可用于制取H2、CO2、H2S等气体。

但它具有结构更简单、制作更方便、操作更简便、安全性更好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