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兴起看新闻评论员队伍建设

业务研究

Professional Studiey

66

近来,国内电视媒体新闻评论节目、栏目大量兴办,新闻评论员的形象逐渐成为常态。今年4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首次出现特约评论员的署名文章《强农到田头 惠农到心头》。

与央视相呼应的是,近年来国内一些卫星电视频道也纷纷开辟栏目,甚至邀请资深评论员主持,这些新闻评论类栏目大都采用新闻事实述评方式,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加以评说,以访谈、辩论、评说为主,使电视荧屏增加了很多理性色彩,比简单的新闻消息述评更进了一步,观众反应较为强烈。

一、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特点和盛办的原因相比于其他节目形态,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魅力无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涂光晋认为,电视评论节目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的视听互补和声像兼备,我们既可以看到事实的采访和展示过程,又可以看到当事人和有关方面的责任人,或者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同时还可以得到媒介对这个问题的点评和议论。实际上,电视评论所传播的意见是一些立体化的、多方位、参与式的整合后的观点,它的论据与论点,无论来源还是表现形式,都要更为丰富和多样。这些有别于报刊评论的特点,使这类节目具有更强的易受性和感染力。

现如今,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大量涌现,有着多种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种。

1.电视观众选择的需要。随着资讯的日益发达,观众已不满足于简单的事实了解,他们更希望得到一些深度解读,获得一些表象看不到的东西,因而对不同的视角解读尤其渴望。“报纸与电视的时差有十二个小时,只让观众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是不够的,还要有分析”(央视王志安语)。

2.电视媒体拓宽生存空间的需要。电视在与其他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博弈中,深深感受到观众的流失。尤其是互联网的冲击,使电视媒体在时效、题量诸方面相形见绌。网络评论的自由开放性、内容的离散性、参与的多面性,使其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中出尽风头。对于电视媒体而言,独家报道已不大可能,但独家视角、深度解读成为电视媒体突围的一种制胜法宝,电视媒体从中借以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

3.媒体舆论环境的逐步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政治氛围进一步开明,舆论环境进一步宽松,资讯透明度

增强,媒体话语权增强。这些都为媒体的舆论监督、表达民意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为评论类栏目的兴起大开了方便之门,使之成为一种可能。政治文明的推进带来了媒体的繁荣和舆论环境的进一步宽松。

二、电视媒体新闻评论员的作用与现状

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大量涌现,使新闻评论人才这一角色的作用凸现了出来。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认为:在一个事件出现的时候,受众需要寻求一种论点的指引,一种语言的点拨,一种前景的判断。在新闻评论里面,对未知的预判是最有魅力的,而拥有像阮次山甚至超过阮次山这样的人,对于媒体来说,无疑是强大的竞争力。凤凰卫视评论员杨锦麟在谈到做《有报天天读》的体会时说:利用节目自身的话语表达空间,填补受众的资讯落差,从大量繁复的讯息中即时筛选取舍主动策划焦点话题,从“知其说,知其所以说”,发展到“知其不可说,则知我所可以说”。央视新闻节目策划组主编王志安认为,评论员是一个电视台非常核心的元素,未来时间,评论员将非常紧俏。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打造,凤凰台已拥有了曹景行、阮次山、杨锦麟、何亮亮、邱震海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评论员。这些评论员的精彩评说为凤凰台增色不少。

新闻评论员的作用可概括为:1.引导的作用。新闻评论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在的媒体,新闻评论员对当前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观点,对受众是一种重要的引导。2.监督的作用。“监督舆论,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新闻评论员的评论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不断抨击和揭露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这些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3.表态的作用。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发言方式,新闻评论员可以代表新闻媒介对当前的重要事件和问题表明态度。4,深化的作用。评论所面对的问题往往是具体的、零散的、微观的,这就需要评论员通过分析、综合和提炼,让广大受众通过现象看到本质。

可见,新闻评论员是何等的重要。无论是把握导向、解读新闻,还是彰显媒体实力,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新闻评论员人才奇缺,在我国电视媒体供职的合格的新闻评论员可谓凤毛麟角。可以说,拥有自己的新闻评论员成为各大电视媒体的迫切愿望。央视新闻频道在新近的改版宣言中突出强调要建立自己的新闻评论员队伍,

从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兴起

看新闻评论员队伍建设

Professional Probe

业务探求

张雨雁

业务研究Professional Studiey

67

 

业务探求

充分说明了此一问题的紧迫性。

三、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培养途径

评论员重要,评论人才奇缺,使得电视新闻评论员队伍的培养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话题。笔者从多年的新闻实践感受,觉得电视新闻评论员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培养。

1.从主持人中培养。央视新闻频道新近推出了白岩松为新闻评论员,主要为《新闻1+1》作评论。从主持人到新闻评论员,这不仅是演播室座位的简单调整,而是发生了质的飞跃。电视节目主持人主要的任务是“问”,而新闻评论员的主要任务是“答”。这就要求评论员要博学,要有思想。主持要问得精彩,评论员要答得精彩。

2.从资深媒体人中培养。资深媒体人见多识广,了解社会需求,尤其是不同媒体之间的资深媒体人中,其观点视角往往不尽相同,对电视媒体是个很好的补充。深圳卫视请来了台湾纸质媒体的评论员刘和平来主持《直播港澳台》。凤凰卫视的不少评论员也曾是其他媒体的资深人士。

3.从嘉宾中培养。嘉宾往往多是专家学者,专家学者作为意见领袖,其学识思考不容置疑,凤凰卫视的不少评论员都来自于嘉宾。如杨锦麟先生就是从嘉宾再转而加盟成为新闻评论员的。

可以说,一个称职的电视新闻评论员,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还要能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或者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发表独特见解。他们的存在让观众有一种期待感,往往能吸引一大批固定观众。他应该是专家中的电视人,是电视人中的专家;他应是专职的,而不是兼职的;他不光要有独到的观点,更要有独特的分析方法。□

(作者单位: 浙江广电集团教育科技频道)

(本文编辑:陈富清)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灾难,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这样的变化对于经济报道来说却是“危中有机”:一方面,原本对经济报道不太关心的受众此时纷纷热衷于了解财经大事,经济报道有了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也给各媒体的经济报道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在危机面前,新闻媒体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报道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主题、角度、尺度和精神?成为业界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金融风暴面前,经济报道要及时适应新环境,进行必要的策略选择,以顺应和引导受众对新时期经济报道的市场需求。

一、宏观上树立大局意识,体现媒体引导作用

在当前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经济报道应该坚持树立大局观,关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国家利益。一方面,记者应当基于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情形判断,不断跟踪全球经济结构、各国产业分工和发展动向,站在更高的视野上来思考经济问题,报道经济事件。另一方面,要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准确把握,随时掌握宏观经济、高层决策和具体产业政策的变化,以此为基础确定报道的立场和重点,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一)准确权威的解读。

金融危机以来,各种事件层出不穷,各种政策陆续出台,各种数据快速更新。这些事件、政策、数据在民间会引发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人甚至在网络上逞一时口舌之快,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媒体的准确的解读此刻就显得格外重要。中央级媒体由于自身的地位,所做的解读报道本身就带有权威性。地方性媒体要想做到权威,可以从两点入手,一是找到权威的事件当事人,二是加强新闻报道队伍的专业性建设。

2009年3月,大连电视台为报道全国两会派特别报道组赴京展开了10期的特别报道《新春的约会》。节目涉及了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经济、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等诸多热门话题,播出后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个话题的访谈嘉宾都是事件的核心人物。比如,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访谈嘉宾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向东博士,本身就是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者之一;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的话题嘉宾则是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的胡春力,也是几项产业振兴规划的起草参与者。这些嘉宾的出场不但能将政策的内容、意义分析清楚,还带来了很多政策出台背后的故事,既增强了权威性又增加了可视性。

此外,经济报道中记者的功力也是影响报道质量的关键。一方面,在目前的考核制度下,很多记者不愿意做深入的经济报道。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报道的专业性,要求记者必须有多年的积累。然而,金融危机却把很多年轻的非专业的记者快速推向前台,一个救急的办法是加强记者与资深经济记者、高校经济专业老师的交流,“边干边补课”。当然,人才的培养最终还需要长期的磨练。

(二)唱响主旋律。

“顺境时多报困难,逆境时多报亮点”,这是宣传战线长期遵循的规律。这条规律如今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显得更加重

金融危机下的经济报道探索(接上页)

付寒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